01:03 凌晨四点 ,值班老头听到枪声 07:39 盗窃过程就是这么抓马 19:05 责任全在美方(手动狗头)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00:00 女主人出门买点心回家,儿子竟被持枪歹徒控制 02:47 幸运的是马上有了线索 04:56 针对枪案,设卡查车的注意事项 08:50 埋伏包围后,技侦民警亮了绝活 11:20 嫌犯刚刚到案,媒体怎么就知道了消息 13:11 枪是哪里来的 18:03 公安机关如何消除枪支隐患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02:09 2000年代初,一个生意人在仓库深井中发现白骨 07:47 公安准备了8套审讯方案,都有什么门道 17:06 嫌犯交代:因被害人的一句话起了杀心 21:15 关于失踪案、案件追诉期的法律知识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01:58 村里管鱼塘的老头神秘失踪,留下一屋子血迹 06:31 关于浮尸的冷知识 08:51 警犬出动,场面一度十分戏剧性 14:21 警民开展大范围搜寻,“被害人”竟然回来了 16:16 乌龙案真相大白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在缺乏监控探头和网络痕迹的年代,公安要找到一个人绝非易事。这不是一起离奇的案件,但警方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擒到两个凶手。 02:32 警方设卡拦截,嫌疑人早已踪影不见 06:54 两地公安携手追凶,过程困难重重 09:54 破案遭遇瓶颈,警方往往遭遇内外双重压力 11:46 半年以后,终于出现新线索 13:28 第二年,另一个凶手也浮出水面 15:08 警方顺藤摸瓜,最终在千里之外将嫌犯抓获 19:07 形容公安有句话:“多吃半夜饭,少吃年夜饭”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01:26 7岁小女孩失踪,家人收到敲诈信 07:02 警方精密布控,结局却出人意料 16:25 侦破遇到瓶颈,警方再次开展走访 19:34 嫌疑人家里的一块青砖暴露破绽 23:01 警方巧用心理战术,引嫌疑人慌张出逃 26:16 案件破获了,却留下一个至今未知的遗憾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这是主播亲身参与破案的一起小型抢夺案,过程中用到了多种公安侦破案件的传统手法。 03:02 春节前不久,一个小卖部被抢走一箱名牌香烟 10:32 从地名入手,警方开始走访排查 13:42 嫌疑人出现,民警“卧底” 引蛇出洞 17:20 法理上“辨认”与“指认”有何区别 19:05 侦破过程一波三折,嫌犯终于露出马脚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00:48 商场下班后,夜里警铃响了三次 04:47 案情分析会认为:嫌疑人可能是胆大心细的惯犯 10:09 警方发出悬赏通告,线索来了 18:00 好不容易找到了出租车司机,线索为什么断了 21:30 画像师“神笔”张欣出马,新线索通往医院 27:24 经过海量工作,罪犯终于到案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01:33 抢劫和抢夺,在法律上有何区别 05:06 警方开展现场勘查与走访调查 10:53 案件引起上级重视,全市警力参与大排查 17:32 中央电视台的一条新闻使案件侦破迎来转机 25:44 审讯过程中,线索进一步明晰 27:01 嫌犯被擒,警方复盘案情 33:11 1992年之后,为何案件呈爆发式增长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05:34 报案人过于沉着冷静,令人难以置信 16:27 警方复盘,案情如同迷雾 22:23 侦查员发现疑似凶器 25:04 异地抓捕,险象环生 29:32 初审嫌疑人,真相水落石出 31:53 这起奇案引起了业界对案件统计方式的探讨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在1980年代中期的南方某市,竟然出现了两年内连续入室盗窃作案100多起的奇案。盗窃者是怎样的人?出于什么心理作案?采取了什么高超的“技巧”?如何落网的?最后结局如何?请听本期故事。 02:12 盗窃案可从时间上分为“白闯”与“夜盗” 06:20 从已知线索出发,公安如何布控 14:00 排查过程中,主播本人也被列为嫌疑对象? 15:37 没有电脑助力,排查指纹是一项大工程 20:40 “朝阳群众”立功了! 24:25 真相水落石出,罪犯结局令人唏嘘 27:30 犯罪心理,无奇不有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缺满腔正义的平民侠客。在上世纪70到90年代,有这样一群有勇有谋的“治安积极分子”,是公安可以依靠的群众力量。他们分散在工厂、企业、医院、街道,潜伏在传达室里、公交车上,帮助公安机关发现违法犯罪线索,抓获违法犯罪人员,是值得歌颂的平民英雄。本期带来三个故事。 03:30 工厂保卫员孤身迎战销赃者 08:50 传达室老工人几年内抓住100多个小偷 11:30 年轻的反扒队员只身对抗亡命之徒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