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实时弹幕(29-38)| 老警察讲故事

疑难案件攻坚会战开始,全省各地共整理出几百起最棘手、付出心血最多、侦查进入绝境的积案、冷案。秦川要求先筛选出残害妇女、儿童,作案手段恶劣,影响比较大的案件,最后选择了草河案、东林案、清江两案、良城案等九起久侦未破的大案要案作为攻坚目标。 【时间轴】 00:00 面对大案、要案、疑案,刑侦人员要有超乎常人的心理能力,电视剧中展示几位刑警痛哭流涕,似乎有点夸张。 03:21 现实中,公安部对破积案一直有部署,基层梳理积案上报的时候会反复衡量考虑破案条件,行动之前还会发布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公告。 11:50 破积案,无非把能想到的思路和方法再进行一遍,并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破得了的。当然,现在的公安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条件都好很多,数据库也更完善了,这些都有助于破积案。 15:29 清江两案中,最终比中嫌疑人指纹的是辅警杨小洁。谈谈公安系统几十年来聘用辅警(过去有民兵、保卫科、警卫队、联防队员等多种称呼)的情况。 19:18 审讯清江两案嫌疑人时,民警又使用了心理测试手段。实际工作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不太可能靠测谎仪来帮忙。 20:00 本弹幕系列节目,只是借剧情说说公安实际工作的情况,不评论电视剧本身的好坏。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20分钟
99+
3个月前

《我是刑警》实时弹幕(22-28)| 老警察讲故事

张克寒案结后,秦川回家和亲友相聚,海平、海正都打算报考公务员当警察。 2014年1月,清江市发生一起重大爆炸案,秦川被任命为案件总指挥。由于爆炸发生在野外,周围没有摄像头,留下的物证又少,破案难度很大。警方找到了现场附近的赌场放哨人阿金,又根据爆炸物残片去找购买一种高档遥控器的人。经过多轮拉网排查,罪魁祸首终于被找到。 剧情还穿插了一起景城命案、一起朱玫玫失踪案,主要是展现大数据和心理测试等新技术的作用。 时间来到2016年,秦川接手了发生在18年前的清江两案,即派出所齐副所长被害案和银行邱行长全家灭门案。 【时间轴】 00:00 张克寒被击毙后,民警上前查看时少了一个把张的枪踢开的动作。 00:30 秦川审讯张克寒的情妇时,有多处细节不符合现实规范,带有诱供的性质。 03:13 借秦川与亲友吃饺子喝酒的情节,讲一讲公安关于喝酒的规范。2013年开始,公安民警喝酒必须报备,具体要求非常严格。 08:43 心理测试有时候并不靠谱,确实只能作为审讯的辅助手段。 11:12 景城命案中,抓捕队员拿枪、曹阳问要不要尸检这两个细节很业余;法医雷主任讲课,都是很基础的内容,应该是讲给电视剧观众听的。 14:21 清江爆炸案,应该先请消防专家看现场,还少了一个排查开摩托车的人的步骤;杨雄和同事在小卖部查到购买高档遥控器的人,应该马上向店主追问嫌疑人的特征。 18:18 抓捕廖家叔侄现场,顾队押解嫌犯时不应该还高举着枪;嫌犯出现在公安机关内部,背铐变成了前铐,这也是不规范的,很危险。 20:35 朱玫玫失踪案,海平在做心理测试时,对于编织袋和分尸场所的分析是错误的。 关于失踪案立案、案件追诉期,可以听:十年白骨积案与八套审讯方案 关于碎尸案,可以听:1997年,一起失踪案背后的绞肉机碎尸案 23:27 1998年的邱行长全家被害案现场,民警用手推开防盗门、一脚就跨进了房间,这样可能会破坏犯罪分子留下的痕迹。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25分钟
99+
3个月前

《我是刑警》实时弹幕(19-21)| 老警察讲故事

两个村民在山上见到嫌疑人,警方荷枪实弹准备追捕,嫌疑人却提前警觉再次逃脱,秦川通过他留下的生活物资中找到了DNA。昀城的松树坪派出所经群众举报找到张克寒的老家,确定了嫌犯身份。小半年后,张克寒利用洗浴中心的打工小妹蒋美珍,打算继续作案。专案组经过分析研判,制作了《查控缉捕工作方案》。最终,警方通过群众举报,在昀城的商场找到了张克寒的踪迹,布置了大量便衣严阵以待。次日清晨,张克寒向跟在身后的两名老民警开枪,被民警击毙。 【时间轴】 00:00 警方发现张克寒在山上出现,马上开始搜山。其实搜山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搜捕的效果不会很理想,而且发动大量警力、警犬的成本很高。此外,民警搜山时戴着大檐帽,也与现实不符。 02:35 张克寒在垃圾桶扔掉子弹和弹夹以“声东击西”,这个情节似乎不太合理。 06:35秦川向大家展示了《查控缉捕工作方案》,这件公文不符合现实规范,全部下发也违反了保密原则。 07:21 昀城铁路公安刑侦支队的侦查员在巡查时发现张克寒,不幸牺牲。在现实工作中,民警应该怎么做,既能确保自身安全,又能跟住嫌疑人? 12:07 警方发现张克寒出现在商场,秦川布置了四百名便衣上街搜查,并在房间里用手机跟进工作情况。现实中,这类大要案的指挥部肯定设在110指挥中心。同事将秦的配枪交给他,也不符合枪支使用管理规定。 13:30 便衣民警每人都背一个挎包,是不是太明显了?其实还有很多别的处理方法。 15:30 回答听友提问:群众遇到警察办案的时候可以围观、拍摄吗?如果想见义勇为帮助警方,应该怎么做?(更多案例,可以听之前的节目:平民侠客——三个“治安积极分子”的故事)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27分钟
99+
3个月前

《我是刑警》实时弹幕(15-18)| 老警察讲故事

15~18集电视剧中,秦川赶到溪城,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研究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线。在开展工作时,遇到了并案难、排查原定嫌疑人胡中兴无果等困难。通过查看监控视频,秦川认定905公交车上出现的就是犯罪嫌疑人,要求当地警方抽调人手集中起来看视频。在民警小邓等人的努力下,警方终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嫌疑人张克寒的正面清晰照片。不料,2012年1月6日,枪又响了,案子却发在钟城。在省厅协调下,专案组移师钟城,调集了上千名警校学生一起查看监控视频。 【时间轴】 00:00 秦川去了省厅刑侦总队,警号是009108,赵飞、李文的警号分别是009112和009120。科普一下警察佩戴的胸徽、警号的规范称呼及分配警号的规则。 04:05 在溪城,秦川和顾局长就是否并案一事发生矛盾。其实在现实工作中,这么重大的案件,省公安厅甚至公安部都会予以重视并指示并案侦查,顾局长是无法违抗的。 06:20 秦川与赵飞排查原定嫌疑人胡中兴,显然到了云南,怎么会与本剧开头的东北属于一个省呢?(相信所有观众都知道为什么了……) 09:33 剧情中提到了“A通”即A级通缉令。讲解一下A通、B通下发的流程和各级公安机关需要进行的工作。 17:01 秦川认定公交车上出现的就是嫌疑人后,要求调集200人看监控视频,有点夸张了;当年,各地都提出“向科技要警力,要破案率”。 25:05 案情分析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群策群力总好过几个人商量;“走群众路线”是写在警察法里的。 26:40 民警巡逻的镜头,不符合现实。民警巡逻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需要一直保持戒备姿势。 29:00 剧情浓墨重彩地描绘民警、大学生集中查看视频,其实排查户籍档案才是捷径。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29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