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纯真博物馆开播一周年的献礼,我们本周末的三人节目会来认真地讲讲Chet Baker 其人其事。今天的Solo 节目算是给周末的节目做一个预热吧。 钢琴家DickTwardzik 是Chet 50年代后期在欧洲的好搭档,他们录制了很多传世之作。可惜年轻的Dick死于毒品过量。在那个年代了,音乐家们对生命有一种无法自拔的随意。 Freeway可能是Chet 一生唯一的创作。他跟Gerry Mulligan的几次合作也都是爵士史上的高光时刻。这两人也是西海岸cool jazz 运动的重要人物。 1974年发行的SHE WAS TOO GOOD TO ME 专辑可以看作是Chet重回乐坛的标志之一。慢慢从牙齿受损的磨难中走出来,Chet也开始了新的人生篇章。 JustFriends 是真真喜欢的一首Chet 名曲。(周末的节目里可以听到真真的演唱哦。。。)1983年Chet跟Stan Getz在欧洲的巡演也有很多的有趣故事,我们会在节目里聊到。 曾经的西海岸爵士王子,Chet Baker这个大情种确实 fall in love too easily。除了三段婚姻之外,他身边从来没有断过女朋友。这首歌他一生无数次演唱,我们来听听在人生的最后一年,Chet 演绎的深情与无奈。 曲目 * 01:31 Sad Walk (1955) – Chet Baker & Dick Twardzik * 06:08 Freeway(1952) – Chet Baker & Gerry Mulligan * 09:41 She Was Too Good To Me (1974) * 14:19 If I Should Lose You (1978) * 19:39 Just Friends (1983) – Chet Baker & Stan Getz * 29:51 I Fall in Love Too Easily (1988)
在被人吐槽聊天毫无逻辑之后,用时下的话来说,三个中年人开始“摆烂”,在伪装了半集文艺话题之后,终于滑入了中老年K歌模式。 恰逢开播周年,隔空相聚,高歌一曲,不管什么逻辑不逻辑,至少过程很有趣。来吧,能听到最后的朋友们,一起乐起来。 建议服用方法:深夜时分,独辟一室,饱吹饿唱,温酒送服
[Solo] | 爵士夜与乐 – Chet Baker 1974-1988 1 1964年回到美国之后,Chet 开始了他的黑暗时光。他在美国本土的知名度已经不能跟50年代比了,另一部分,作为爵士圈里出了名的毒虫,唱片公司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1966年8月,Chet因为欠了毒贩的钱,被人暴打一顿。这令他本来就不太好的牙齿再次遭受重创。Chet进一步沉沦了,68年左右他不得不全家搬去加州跟她母亲住。曾经万人迷的西海岸爵士王子在加油站打工养家糊口。 70年代初,Chet 慢慢重新适应了新的小号吹奏方式。他开始慢慢回到公众的视野。 过去的几年里,他远离了毒品。73年春天,在Dizzy Gillespie的帮助下,Chet 再次站上了舞台。 2 喜欢Chet的爵士乐迷基本上分成三派,喜欢1974年之前的一派偏好Chet年轻时甜蜜通透的嗓音,这部分人以美国乐迷居多。第二种人,喜欢的是74年之后的Chet,特别是78年重返欧洲之后的Chet。78-88这最后的10年,Chet依旧是毒瘾缠身。但是他更巧妙地处理了这个问题,因此他能有更多的时间花在音乐上,而不是监狱里。 这个阶段的Chet保留了对音乐的真诚,他的演唱依旧是纯粹的,但是多了一份成熟,一份沧桑,一份通透。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听到他牙齿的漏风,但是这也变成了Chet这个时期的一个特色。 3 Chet像一个高级流浪汉在欧洲大陆游荡。他开着车从巴黎到阿姆斯特丹,从德国到比利时。他的生活就是在演出与演出之间移动,不演出的时候就在哪个朋友的客厅里过一夜。 他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远离了美洲大陆纷纷扰扰的人群。爱他的人也好,恨他人也好,或者嫉妒他的人们,他统统不想见到。 4 Chet也曾考虑过在欧洲安定下来,跟他当时的女友Diane 租一个像样的公寓,过一些所谓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他好像只能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性格的散漫还有毒品的困扰让他缺少改变的动力。 在我看来,Chet人生的最后几年是他艺术生涯里最好的几年。他高产,而且技艺日臻成熟。那个阶段Chet 留下的几张专辑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1986,87两年,Chet成功举办了日本巡演。他在日本受到了空前的欢迎。那段时间,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当然也是碍于日本严格的毒品控制,Chet暂时离开了毒品。他靠美沙酮控制住毒瘾。本来他已经计划好了88年再去一次日本,但是生命无常。 Chet1987年在日本的现场发行了 Live in Tokyo 双CD专辑。这套专辑是我真正开始认识Chet,喜欢Chet 的开端。那段时间我听了无数遍这套专辑。 5 1988 年 5月13日,Chet Baker从阿姆斯特丹王子酒店的三楼房间窗口跌落,他的后脑砸在街边的水泥立柱上。事情应该发生在凌晨时分,人们发现他的时候,这位跟毒品纠缠了一生的音乐家已经离世了。当然,他的死也跟毒品有关。警察怀疑他是吸毒过量,在窗口坐着的时候产生了幻觉,导致了这次的事故。 Chet人生的最后10年收入颇丰,最后3年竟然达到了年入20几万美金的程度。那是80年代末啊,这个收入可谓是富豪级别了。这样说明了欧洲市场对Chet的喜爱。但是,他离世的时候,银行里的存款连葬礼都不够支付。一个真正的嬉皮是不容许死的时候口袋里剩下一文钱的。 Chet在欧洲的经纪公司安排他的灵柩回到美国,并支付了一切费用。电影导演 Bruce Weber在Chet 生前为他拍摄的纪录片Let’s Get Lost 那时候正准备上映。Weber承担了Chet的葬礼费用。 Let’sGet Lost 获得了1989年的奥斯卡提名。这一切Chet在天堂都看到了吧。不过我估计他不会在乎的,他会说出他的口头禅:“who cares!” 最后你会问,那么喜欢Chet Baker 的第三种人是什么样的?这种人喜欢Chet 的全部,年轻的,年老的,任性的,衰败的,奔放的,无奈的。管他呢,在Chet 的音乐里,Let’s Get Lost! 曲目 * 04:01 Autumn Leaves – She Was Too Good toMe (1974) * 11:07 It’s You or No One - She Was TooGood to Me (1974) * 17:41 El Morro – The Best Thing for You1977 * 36:15 All Blues – The Last Great Concert1988 * 45:42 Almost Blue – Live in Tokyo 1987 * 53:50 You and the Night and the Music – AsTime Goes By 1986 * 1:02:23 Let’sGet Lost
广东人有句话叫做“有情饮水饱”,内地有句俗话“家贫百事哀”,哪句话是真相,怕是没几个人能下断言。 据说根据调查,只有3%的人自认为找到了真爱,面对如此惨淡的现实,是不是还应该给爱情留些余地,面对未知的命运;还是该拿出计算器,代入工资、房产、退休金,以求得一个可量化的答案。 三个过来人,行至中途,说说自己的想法。
1955年Chet Baker第一次登陆欧洲。在这块爵士乐的新鲜土壤上,Chet大受追捧。Chet 在欧洲的这些年里完成了几百场现场演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专辑。 同时,他也越来越被毒品所困扰。他的生活几乎就是在舞台,戒毒所,甚至监狱之间轮转。最终,因为毒品问题,Chet 在1964年第15次被驱逐,而这次的目的地是美国。 今天的节目分两个部分,首先是Chet 小号演奏的部分。然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Chet 年轻甜美的嗓音。 - By DJ 曲目 Chet Baker in Milan * 02:03 Lady Bird * 06:48 Line for Lyons * 14:33 Look for TheSilver Lining * 19:07 Indian Summer It Could Happen to you, Chet Baker Sings * 25:55 I’m Old Fashioned * 31:00 EverythingHappens to Me * 36:07 It Could Happen to You * 39:00 Old Devil Moon
相比感到集体被冒犯的姑娘们,东八区的男人们被一部电视剧暴露于天下,其实更应该感到耻辱,因为某种意义上,从这部垃圾剧的主创视角望过去,剧中人的所思所想就是当下的现实而已。而这些寡廉鲜耻的所谓演员,恐怕还会觉得委屈,何至于自己勇于说真话,却又被全世界唾骂,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更令人琢磨。 在放心大胆的痛斥东八区的傻缺之后,下一部吐槽的电影就有些风险了,一群城里人有没有资格批评农村电影?苦难善良的劳动人民难道还不值得一个好评?轻如鸿毛的生命注定会隐入尘烟,但一声叹息之外,是否还可以追问背后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听听Chet Baker 在50年代初的演奏。 第一部分是Chet与Gerry Mulligan 合作的曲子,第二部分是Chet跟Stan Getz 合作的演出。 - By DJ 曲目 01:29 Lullaby Of TheLeaves (1998 Digital Remaster) – w/ Gerry Mulligan 04:43 My FunnyValentine (Live) – w/ Gerry Mulligan 07:39 Line For Lyons w/Gerry Mulligan 11:26 Bernie's Tune(Live At The Haig, Los Angeles, CA., 1953) – w/ Stan Getz 15:05 All The ThingsYou Are (Live At The Haig, Los Angeles, CA., 1953) – w/ Stan Getz 20:38 The Way YouLook Tonight (Live At The Haig, Los Angeles, CA., 1953) – w/ Stan Getz
顾城的名声留到今天,有多少是源于杀妻弃子的八卦,又有多少是被他的语言的灵性感动,早已不可考。 今日之中文,在互联网的粗鄙和意识形态的粗暴夹击之下,具有风尘女子的油腔滑调和街道大妈的正义凛然的混合体味道,纵然千言万语,也是陈词滥调,唯缺真诚二字。 正因如此,诗歌才格外有了当下的意义。 硬币中的女王 她一直严肃地坐在大海中央 被风捉住手指 她不能随她的船儿去远航 她被一个小小的咒语所禁锢 一个数字般卷曲的舌头 她只身守护着亚丁湾精细的海浪 她一直在想 那个爱她的人正在砍一棵杨树 树被抬进船场,鸟大声地叫着 手枪响着 酒柜上的梦叮叮当当 有人当场输给了死亡 门前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我们不走了。 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我们站着,用木鞋挖着泥土。 门也晒热了,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不会再长大了,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阿 曼 被风用过的海水 里边有潜水的妻子 不能拨开的果仁 里边有风 不能破坏的房顶 里边有一副纸牌 不能爱的人 里边有夜晚 不能推的枞树柔软的台阶 里边有一只脚 一个钟 一片第二次世界大战 用过的海浪 是树木游泳的力量 是树木游泳的力量 使鸟保持它的航程 使它想起潮水的声音 鸟在空中说话 它说:中午 它说:树冠的年龄 芳香覆盖我们全身 长长清凉的手臂越过内心 我们在风中游泳 寂静成型 我们看不见最初的日子 最初,只有爱情
今天我们来聊聊爵士乐里的地理,Places inJazz。 第一曲子叫做 QingWen,来自 KennyGarrett 2006 年的专辑 Beyondthe Wall。 这张全部由KennyGarrett 创作的 Beyondthe Wall 也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提名。KennyGarrett 今年60 出头,是美国顶尖的爵士萨克斯演奏家。今天的第一站,从中国的长城出发。乐曲里一声声高昂的 QingWen,到底在问什么呢? 今天的第二站,巴黎,而且是春天的巴黎。来自美国德州休斯顿的爵士吉他演奏家 Mike Moreno,今年才43岁。我们之前的节目里介绍过他的演奏。今天就让Mike 带我们去巴黎的春色里走走吧。 今天的第三站,北非的Tunisia 。如果你是爵士迷,爵士乐跟突尼斯最大的联系在哪里呢?当然是这首 Dizzy Gillespie 在40年代初创作的爵士名曲 A Night in Tunisia了。这首曲子也慢慢变成了爵士标准曲之一。据说当年Dizzy 创作此曲的时候,思如泉涌,把曲子写在了一个垃圾桶的底上。今天选的这个版本是我个人最喜欢的,Dizzy 和 Charlie Parker 1947 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奏。 今天的景色是越走越美,乐曲也是越来越动听。下面我们去美国的Vermont 看看月色吧。这首 Moonlight in Vermont 来自 stan getz 跟 Astrud Gilberto 的合作。 今天的终点站来到了美国的Alabama。这首 Stars Fall on Alabama 来自 Cannonball AdderleyQuintet in Chicago专辑。 - By DJ 曲目 01:45 Qing Wen –Kenny Garrett 12:04 April inParis – Mike Moreno 22:46 A Night inTunisia – Dizzy Gillespie and Charlie Parker 29:35 Moonlight inVermont – Stan Getz, Astrud Gilberto 33:09 Stars Fallon Alabama – Cannonball Adderley Quintet
秋风起时,伴随螃蟹一起长大的,还有文科生勃发的诗兴,是时候把酝酿已久的话题拿出来了,了却一桩心事之余,也与同好共赏之。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宋 ·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我不是神仙 宋 · 朱敦儒 我不是神仙,不会炼丹烧药。只是爱闲耽酒,畏浮名拘缚。 种成桃李一园花,真处怕人觉。受用现前活计,且行歌行乐。 念奴娇·老来可喜 宋 · 朱敦儒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 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宋 · 朱敦儒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鹧鸪天·西都作 宋 ·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超速音乐这个单元又回来了!上一次的超速音乐发布于3月15日,半年后让人血液沸腾的“狠”爵士又杀回来了! 第一首来自瑞典传奇天团e.s.t.关于e.s.t.我们专门做过一个两期的专题介绍,大家可以翻出来听听。这首 Intromotion 当时并未收录,是一首遗珠之作。-- 爆裂指数4.5颗星! 第二首稍微歇一歇,送上一首爵士标准曲 Cherokee。我选的这个版本来自Clifford Brown, Max Roach经典的Study Brown专辑,录制于1955年。你可以听到Clifford鲲鹏入云般肆意洒脱的小号,在Harold Land 的tenor sax衬托下越发显得轻盈潇洒。天才就是天才,我辈能欣赏就是大幸运。-- 爆裂指数3颗星! 现在请系好安全带,要开始加速了!请出John Coltrane,科川大神隆重登场!Giant Steps 选自科川1960年的Giant Steps 专辑。听爵士乐一定会听到Coltrane,听Coltrane一定要听Giant Steps。开场的几个小节直接把你放在纽约第五大道的jam现场,那是会记忆一辈子的旋律。-- 爆裂指数4颗星! 下面这首,我们来到北海道,探访一位札幌的爵士酒吧老板,福居良。福老师的这张Scenery 专辑录制于1976年。红色封面,满满的三池崇史即视感。这首early summer是福老师的炫技之作。但是我总觉得他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觉快要手指抽筋了。-- 爆裂指数3.5颗星! Hiromi ,上原广美有一个爵士摇滚的project 叫Sonicbloom ,出过几张很不错的专辑。Voice也是这种风格的作品。我曾经看过一个现场,第一个小时是 Gonzalo Rubalcaba的钢琴,很传统,很老派,很多像Ahmad Jamal那种的留白,弄得我都快睡着了。第二个小时就是Hiromi 的Sonicbloom project。后面这一个小时,所有的人都站起来了,吹着口哨,叫喊着,把手都拍肿了。话说9月上原妹妹要在西雅图的jazz alley表演哦!我早已经买好票了! -- 爆裂指数5颗星! - By DJ 曲目 01:42 Intromotion– Esbjorn Svensson Trio (EST) 爆裂指数 4.5 颗星 08:05 Cherokee– Clifford Brown, Max Roach 爆裂指数 3 颗星 15:02 GiantSteps – John Coltrane 爆裂指数 4 颗星 21:06 EarlySummer – Ryo Fukui 福居良 爆裂指数 3.5 颗星 34:07 Voice– Hiromi 上原广美 爆裂指数 5 颗星
怎样的日子堪称理想生活,原本觉得唾手可得的脑洞话题,话到嘴边才发觉,自以为最狂野的答案,竟是如此的陈词滥调和乏善可陈。 理想生活的前提是先对它展开最狂野的想象,来一场成年人的白日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