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 | 爵士夜与乐 – Chet Baker 1974-1988
1
1964年回到美国之后,Chet 开始了他的黑暗时光。他在美国本土的知名度已经不能跟50年代比了,另一部分,作为爵士圈里出了名的毒虫,唱片公司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1966年8月,Chet因为欠了毒贩的钱,被人暴打一顿。这令他本来就不太好的牙齿再次遭受重创。Chet进一步沉沦了,68年左右他不得不全家搬去加州跟她母亲住。曾经万人迷的西海岸爵士王子在加油站打工养家糊口。
70年代初,Chet 慢慢重新适应了新的小号吹奏方式。他开始慢慢回到公众的视野。 过去的几年里,他远离了毒品。73年春天,在Dizzy Gillespie的帮助下,Chet 再次站上了舞台。
2
喜欢Chet的爵士乐迷基本上分成三派,喜欢1974年之前的一派偏好Chet年轻时甜蜜通透的嗓音,这部分人以美国乐迷居多。第二种人,喜欢的是74年之后的Chet,特别是78年重返欧洲之后的Chet。78-88这最后的10年,Chet依旧是毒瘾缠身。但是他更巧妙地处理了这个问题,因此他能有更多的时间花在音乐上,而不是监狱里。
这个阶段的Chet保留了对音乐的真诚,他的演唱依旧是纯粹的,但是多了一份成熟,一份沧桑,一份通透。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听到他牙齿的漏风,但是这也变成了Chet这个时期的一个特色。
3
Chet像一个高级流浪汉在欧洲大陆游荡。他开着车从巴黎到阿姆斯特丹,从德国到比利时。他的生活就是在演出与演出之间移动,不演出的时候就在哪个朋友的客厅里过一夜。
他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远离了美洲大陆纷纷扰扰的人群。爱他的人也好,恨他人也好,或者嫉妒他的人们,他统统不想见到。
4
Chet也曾考虑过在欧洲安定下来,跟他当时的女友Diane 租一个像样的公寓,过一些所谓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他好像只能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性格的散漫还有毒品的困扰让他缺少改变的动力。
在我看来,Chet人生的最后几年是他艺术生涯里最好的几年。他高产,而且技艺日臻成熟。那个阶段Chet 留下的几张专辑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1986,87两年,Chet成功举办了日本巡演。他在日本受到了空前的欢迎。那段时间,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当然也是碍于日本严格的毒品控制,Chet暂时离开了毒品。他靠美沙酮控制住毒瘾。本来他已经计划好了88年再去一次日本,但是生命无常。
Chet1987年在日本的现场发行了 Live in Tokyo 双CD专辑。这套专辑是我真正开始认识Chet,喜欢Chet 的开端。那段时间我听了无数遍这套专辑。
5
1988 年 5月13日,Chet Baker从阿姆斯特丹王子酒店的三楼房间窗口跌落,他的后脑砸在街边的水泥立柱上。事情应该发生在凌晨时分,人们发现他的时候,这位跟毒品纠缠了一生的音乐家已经离世了。当然,他的死也跟毒品有关。警察怀疑他是吸毒过量,在窗口坐着的时候产生了幻觉,导致了这次的事故。
Chet人生的最后10年收入颇丰,最后3年竟然达到了年入20几万美金的程度。那是80年代末啊,这个收入可谓是富豪级别了。这样说明了欧洲市场对Chet的喜爱。但是,他离世的时候,银行里的存款连葬礼都不够支付。一个真正的嬉皮是不容许死的时候口袋里剩下一文钱的。
Chet在欧洲的经纪公司安排他的灵柩回到美国,并支付了一切费用。电影导演 Bruce Weber在Chet 生前为他拍摄的纪录片Let’s Get Lost 那时候正准备上映。Weber承担了Chet的葬礼费用。
Let’sGet Lost 获得了1989年的奥斯卡提名。这一切Chet在天堂都看到了吧。不过我估计他不会在乎的,他会说出他的口头禅:“who cares!”
最后你会问,那么喜欢Chet Baker 的第三种人是什么样的?这种人喜欢Chet 的全部,年轻的,年老的,任性的,衰败的,奔放的,无奈的。管他呢,在Chet 的音乐里,Let’s Get Lost!
曲目
- 04:01 Autumn Leaves – She Was Too Good toMe (1974)
- 11:07 It’s You or No One - She Was TooGood to Me (1974)
- 17:41 El Morro – The Best Thing for You1977
- 36:15 All Blues – The Last Great Concert1988
- 45:42 Almost Blue – Live in Tokyo 1987
- 53:50 You and the Night and the Music – AsTime Goes By 1986
- 1:02:23 Let’sGet Lost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