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8 不安的夜航船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英雄式人物。完成“旺代”的人,比登上太空的人还少,京坤用了99天。当我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看到这个壮举,想起两年前我们在杭州的见面,他怀着对伟大旅程的期待与忐忑,最终克服巨大的障碍,实现了自己的环球梦想。 坐在杭州单向楼下的酒馆,七年的时光和各种记忆突然涌来。偶尔在夜晚经过,看到书店灯火通明,像停靠在运河旁的一艘夜航船,只不过它的甲板和船桨全都由书构成,而我们属于不太高明的水手,即将要开进一片风浪更大,也更黑暗的水域。 过去几天,经常会想起茨威格写的《昨日的世界》,有种眼看着自己熟悉的世界崩塌的惊心动魄,就像葛饰北斋的那张浮世绘,人人都感觉到巨浪已经到来,但它将以何种方式作用在我们每个个体身上,一切还未完全显露,我们处在一个目瞪口呆的时刻。 又想起哈金的那句诗,“你必须守住自己安静的中心,在那里做只有你才能做的事情”。我们无法固守过去的习惯,但可以固守一些过去形成的价值观。将感伤和无能为力的感受,转化为应对未知的耐心、坚定和创造力,回到最具体的工作,去确认、实践只有你才能做的事情。 我也想听听你们对身处这样一个时刻的理解和反应。生活在变化之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具体而微的影响,去描述它,发现它背后的原因,我觉得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很期待你们的信件和留言,我想听到每个具体的感受,具体的故事,具体的应对,具体的希望,或具体的挫败。 ✉️ [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0:40 Tabarly和1976 01:00 他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英雄 03:44 旺代之旅 07:60 单向在杭州7年了 15:18 创造高浓度的情感和思想空间 21:06 运河旁的一艘夜航船 24:10 巨浪正向你涌来 31:10 “你必须守住自己安静的中心,在那里做只有你才能做的事情” 32:06 描述你具体的希望,或具体的挫败 |本期Pick| 🎵 1976 法国作曲家扬·提尔森(Yann Tiersen)为2008年纪录片《Tabarly》创作的原声音乐中的一首曲目, 他运用了多种乐器,包括钢琴、吉他和小提琴,营造出深沉且富有情感的氛围,契合了影片对塔巴利人生的刻画。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塔博里》(Tabarly,2008),导演:Pierre Marcel 《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 《昨日的世界》,[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扬·提尔森(Yann Tiersen),1970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音乐家,曾为电影《天使爱美丽》《再见列宁》配乐 艾瑞克·塔博里(Eric Tabarly,1931-1998),法国海军军官,被誉为“法国帆船之父” 徐京坤,1989年出生,中国帆船运动员,被誉为“独臂船长”,以99天19小时6分钟11秒的成绩,成为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历史上首位完赛的中国船长 增田宗昭(Muneaki Masuda),1951年生于日本大阪,茑屋书店创始人 朱建,前媒体人、二头坞荟馆主理人 龚晓跃,有马体育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曾创办南方体育、竞赛画报、晨报周刊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哲学家、文学家 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2004),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坦皮科城,爱尔兰裔美国政治家、影视演员,担任第40任美国总统 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2013),英国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也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哈金(Ha Jin),1956年生于辽宁,本名金雪飞,1985年移居美国,1999年凭借小说《等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The Ocean - Richard Hawley Hero - Family of the Year I Wish I Knew How It Would Feel To Be Free - Nina Simone A Canción Mixteca - Ry Cooder There's a Storm a Comin’ - Richard Hawley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6分钟
19k+
2周前

Vol.37 成为教练,时代的Coach

我一下被这本书迷住了。诚意,相信,隐私,防御,恐惧,超越,开放,欺骗,障碍,谦卑……他在《成为教练》中写了很多词条,这些带有个人经验的哲学和思想感悟,是他通过和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完成的,关于如何创造真正的共情,通向一个共同到达的方向。 好朋友中锋的职业很有意思,他是一位企业教练(Coach),“坐在企业家对面的思考伙伴”。坦白说,我们生活中很少有真正的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一位企业的领导者更是如此。Coach不仅是倾听者、鼓励者,也是和对方一起去发现陌生的未竟之地的同路人。 20年前,中国有一个管理学的浪潮,管理学大师、六西格玛原理、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很多名词一下涌进来,当时我们都想成为管理学的写作者,并且有一个共同崇拜的偶像彼得·德鲁克,他是管理学的一个塑造者,将它变成更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一部分。 某种意义上,我和中锋也是彼此的Coach,我们可以谈论自己内心的沮丧、期望,包括未遂的雄心,也互相鼓励。他说我做的《十三邀》节目,跟企业Coach很像。当时我冒出一句虚张声势的话,但他觉得很准确,我们像一个时代的Coach,通过跟时代中不同的人交流,让他们释放对时代的感受和判断,然后这个交流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我也希望「游荡集」未来可以变成由城市和音乐组成的很多词条。我们经常说,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到达的方向更重要。当孤立感和过度的防御感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们要打破那些壳,在生活的小范围里找到彼此的Coach,去理解他人,敞开心扉,保持谦卑,建立真正的共情,通往共同的方向。 |时间线| 00:40 The Only Road 02:33 关于成为教练 05:12 《指环王》中的Coach 06:13 20年前的管理学浪潮 11:49 我一下被这本书迷住了 15:46 读一些小词条:防御 17:53 仿若处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听见清脆的鸟叫声 19:43 在林间的变奏 22:19 词语能将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场景转化成概念 27:15 共同的地方就是共同拥有的自信 29:26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到达的方向更重要 31:33 Not The Only Road |本期Pick| 🎵 The Only Road 收录在英国音乐人理查德·霍利(Richard Hawley)于2003年发行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Lowedges》,2023年,霍利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编曲和录制,推出了新版《Not The Only Road》,对这首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成为教练》 张中锋|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11 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企业家教练经验,对教练理念、方法和技巧的深入思考和总结。由100个词解及对应的问答组成,涵盖了教练关系的各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企业家教练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职业素养,诠释了由作者提出的“诚意与共生”的教练哲学。问答部分是作者对一位企业家教练和一位投资人真实问题的详细回应,是对词解部分的进一步阐释。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指环王》(2001),导演:彼得·杰克逊 《企业巫医》,[美]米可斯维特、伍尔德里奇 《经济人的末日》,[美]彼得·德鲁克 《从历史看管理》,许倬云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大前研一(Ohmae Kenichi),1943年生,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年生,哈佛商学院大学教授,“竞争战略之父”,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位居第一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演说家、作家、记者,第61、63届英国首相 摩西(משה, Mōsheh),古希伯来民族领袖,史学界认为他是犹太教创始者,他受命率领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逃离古埃及 许倬云,1930年生于福建,1948年随家到中国台湾,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The Only Road - Richard Hawley Very Old Friends - Howard Shore I Will Follow You - Ricky Nelson Arioso For Brass - Johann Sebastian Bach Cirrus Minor - Pink Floyd Ramble On - Led Zeppelin The Word - The Beatles Humbled in Love - Leonard Cohen Not the Only Road - Richard Hawley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5分钟
23k+
3周前

Vol.36 许知远×吴琦|那些无法归类的声音

2015年,我们决定创办一个文学奖,收集那些无法归类的声音。这个决定在当时看起来挺冲动的,一方面源于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思,技术与物质的胜利被大肆庆祝,而人文空间却似乎被挤压和忽视,我感到一种愤愤不平,同时也有点雄心壮志,希望单向街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空间。 十年后,我依然有一种寻找新一代声音的冲动,希望关注那些受全球化影响、从中国出发看待世界的年轻写作者。但同时,我也有一种对过去的致敬之情。 本期是我跟吴琦的聊天,他是我们《单读》的主编,也是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具体负责人。今年的文学奖没有放在公共场合,而是变成一个线上的谈话,在书店录制。聊天时,我手心有点出汗,看到台下坐着戴锦华、罗新、西川这些我大学时代的老师,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同时又觉得很神奇,人和人之间的相遇模式,总是会被最初的相见所设定。 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觉得亲密和甜蜜,其实可以让你保持批判的勇敢,和继续开拓的动力。文学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东西,它震撼你、抚慰你,也应该逗笑你。我希望它变成一个创造宝藏的地方。它不是堡垒,而是一艘漂浮的小舟,带着一种稳固性,顺着浪潮飘荡。 |时间线| 00:40 Into My Arms 01:18 批判的勇敢和继续保持开拓的动力 04:13 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紧张 06:39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10年了 11:35 夏天的很多时光都是在书店度过的 15:33 当时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但首先要开始 18:53 更受全球化影响的一代人看待世界的方法 21:11 休·海夫纳和《花花公子》 24:07 对非常质朴的崇高有一种渴望 27:50 创造自己的漂浮的小舟 33:41 乐观带来某种幻觉,幻觉有时候会带来行动 37:45 单向有义务给社会提供某种心理治疗 39:58 每一次震荡,都会展开理解力新的一页 45:03 做一张弗洛伊德的沙发 46:40 无法归类的问题,无法归类的声音 |本期Pick| 🎵 Into My Arms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于 1997 年发行的经典歌曲,收录在专辑 The Boatman’s Call 中。这首歌以其极致的温柔、深情和忧郁而广受喜爱,被认为是 Nick Cave 最感人的情歌之一。这首歌曾被用于多部电影和电视剧的原声带,例如 《About Time》(时空恋旅人)。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2015 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在当时位于花家地的单向空间诞生了。一个初具模样的文学奖已经怀揣了一些想法:做一个联合全国本土书店的奖,记录一代人的声音,看到书业中不同角色的创造,并用奖金鼓励他们。第十届文学奖的主题取自胡迁的剧本《抵达》,而“抵达之前”可能是许多文化工作者共有的一种状态——不预设终点 ,不预设荣光,先凭热爱与信念把工作日复一日地做下去。 今年的文学奖在延续了往年对多个奖项的评选之外(获奖名单),还策划了一档特别节目,希望在这特别的十周年,勇敢地讨论我们身处的危机。戴锦华、西川、罗新、梁鸿、许知远、阿乙、张定浩、罗丹妮和吴琦这几位文学奖“老友”在书店重聚,就“创造书店的时间”“为了春天的相聚:出版业的现状和危机”“AI 时代的头脑与心灵”三个主题展开对话。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时空恋旅人》(2013) ,导演:理查德·柯蒂斯 《格兰塔》(Granta),1889年创刊 《花花公子》(Playboy),1953年创刊 《时尚先生》(Esquire),1933年创刊 曼陀罗译丛,林贤治主编 《传统与个人才能》,[英] T·S·艾略特 《本雅明电台》,[德] 瓦尔特·本雅明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吴琦,单读主编,播客「螺丝在拧紧」主播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 西川,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 张定浩,1970 年代生于安徽,诗人、评论家,现供职于《上海文化》杂志 简·莫里斯(Jan Morris, 1926-2020),原名詹姆斯·莫里斯,英国作家、历史学家、旅行文学作家 V·S·奈保尔(Naipaul,1932-2018),英国印度裔作家 董秀玉,1941年生于上海,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辑,1994年创办《三联生活周刊》,1996年创办“韬奋图书中心”,2014年创办“活字文化” T·S·艾略特(Thomas Eliot,1888-1965),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 休·海夫纳(Hugh Hefner,1926-2017),美国企业家,《花花公子》杂志创刊人 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Garcia Capote,1924-1984),美国作家,代表作《蒂凡尼的早餐》《冷血》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安德烈·莫洛亚(André Maurois,1885-1967),法国作家,长于传记和小说的写作 罗伯特·A.卡洛(Robert A. Caro),1935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来成为哈佛大学的尼曼研究员,凭借罗伯特·摩西和林登·约翰逊的传记,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两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三次获得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王炜(1948-2005),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术活动家,风入松书店的创办人 林贤治,1948年生,广东阳江人,诗人、学者 伊凡·克里玛(Ivan Klíma),1931年生,捷克小说家、剧作家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作家、时事评论家、英文学者,俳号“愚陀弘”,被认为是日本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有“国民大作家”之誉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魏玛时代的古典主义代表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哲学家、文学家 埃里克·阿瑟·布莱尔(1903-1950),笔名乔治·奥威尔,英国小说家、散文家、记者和评论家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As Time Goes By - Dooley Wilson Turning Time Around - Lou Reed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50分钟
52k+
4周前

Vol.35 仙台,太宰治的鲁迅

仙台更像一个精神的存在,而非地理,既亲切又遥远。除了东京、京都和大阪,可能没有哪个日本城市比它更有名了,鲁迅曾在仙台医专求学,并完成了弃医从文的过程。有两位学医的人改变了近代中国,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孙文,录这期节目当天,恰是孙先生逝世100周年。 对鲁迅的过分强调,有时反而使我们远离了他,你不知道如何在一个神话之外去理解这个Image。但那个在仙台的23岁年轻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战斗精神,而是带着某种童年的创伤,面对现实也有很多的困惑和摇摆,在仙台他还不是那个坚定的鲁迅,他是年轻的周树人。 无意中读到太宰治写的《惜别》,他描述了一个在仙台孤立无援的年轻中国留学生,给了你一个更立体的感受——鲁迅在仙台的生活,他内心的敏感和骄傲,对日俄战争和积弱中国的反应,听什么戏,去哪里游玩,通过太宰治动情的描述,你对鲁迅的感受一下就被拉近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依赖资料、事实或者分析来理解世界的,而是一种Feeling。 之前对太宰治也有误解,总觉得他是一个浪漫的颓废作家,不断地殉情。银座的Lupin是他常去的酒吧,我还专门去过,窄窄的小小的,很有昭和的味道,墙上有张照片,他脚翘在高凳上,手里夹着烟跟人喝酒聊天,特别潇洒。最终,你记住的都是Image,它会深刻地进入你的脑海里。 |时间线| 00:40 海明威和乞力马扎罗山的湖南菜 02:23 好久没体验到语言本身带来的快乐了 05:09 巴黎,牛角包和改革开放 08:00 仙台和鲁迅 08:40 两个转行的医生改变了中国 12:35 太宰治的鲁迅 15:39 《惜别》 19:21 好羡慕这个肉夹馍店老板 22:12 谢谢你们告诉我这些地方 |本期Pick| 🎵 Sendai 音乐人 Yasuo Zen 于 2022 年 8 月 19 日发布的一首单曲,以日本城市仙台(Sendai)命名。 📖《惜别》 [日]太宰治|现代出版社|何青鹏 译|2017-5 《惜别》是太宰治以在仙台医专求学时的鲁迅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太宰治亲自前往仙台医专考察,花了很长时间搜集材料,考量小说的架构,用太宰治的话说,他“只想以一种洁净、独立、友善的态度,来正确地描摹那位年轻的周树人先生”;因而,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鲁迅成为鲁迅之前的生活、学习经历及思想变化,书中的周树人,亦因太宰治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其中,而成为“太宰治式的鲁迅”形象。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乞力马扎罗的雪》,[美]海明威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作家、设计师、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日本小说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钱理群,1939年生于中国重庆市,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安顺学院终身教授,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任主编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1901-1971),爵士乐号手兼歌唱家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字德潜,又号疑古、逸谷,五四运动前夕改名玄同,浙江吴兴(今湖州)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生于江苏,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i tu vois ma mère - SIDNEY JOSEPH BECHET Devil In Disguise - Elvis Presley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Louis Armstrong Sendai - Yasuo Zen I LOVE YOU - 一風堂 Crucify Your Mind - Rodriguez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6分钟
27k+
1个月前

Vol.34 三四郎的三个世界

我在DeepSeek输入自己的梦,好像我们总是需要一些疏解,同时又在不断地喂养自我,每个人都变成一个小小的黑洞,像希腊神话里的伊卡洛斯,当你越有力量向太阳飞去,你的蜡烛翅膀就会越快融化,自我颠覆的同时又在自我摧毁。 姜尚中写过一本《烦恼力》,他是日本最知名的评论家之一,常在电视节目中评论东亚事务,还以夏目漱石研究著名。他认为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巨大的无力和困扰,于是需要创造一个膨胀的自我来对抗无力的自我。但膨胀一旦戳破,便会愈加恐惧。我们是不是可以创造出一个小小的、不膨胀但又很坚固的自我? 夏目漱石四十九岁去世,在四十九岁我陷入一种迷惘和困境,我很少有那种深刻、深沉的烦恼,这是否意味着我对世界也缺乏深沉的看法?我好像始终处在一种到处东看西看、找吃找喝、渴望新奇的状态,常把人看作时代的折射,却又对个体的命运、内心的挣扎和细微颤动缺乏洞察。但是很妙,当我意识到这样的一种欠缺感受时,突然觉得新书的一章找到了落脚点,我可以完成它了。 三四郎是夏目漱石笔下描绘的20世纪初明治末年彷徨的年轻一代,听完三四郎心中的“三个世界”,你们能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的几个世界吗?你们的二三个世界,也许会鼓舞到别人的四五个世界,因为正是不同的世界之间的交织,彼此理解和冲撞,才构成了一个我们共同的世界。 期望听到你们更长的回信,它会帮助我了解此刻的生活。 [email protected] |时间线| 00:40 DeepSeek解梦 07:43 还是被川普深深地震惊了 10:06 选less evil而不是给你更多许诺的 13:11 姜尚中的《烦恼力》 15:35 夏目漱石和我的49岁 18:26 三四郎的“三个世界” 22:14 他活在一个新与旧交替的时刻 24:22 三四郎与东京女子图鉴 25:18 请你描述一下心中的世界 |本期Pick| 🎵 TOKYO GIRL 日本电子流行组合 Perfume 于 2017年2月15日 发行的单曲,同时也是日剧《东京女子图鉴》的主题曲。 📖《三四郎》 [日]夏目漱石|时代文艺出版社|竺家荣 译|2019-2 《三四郎》写于1908年,是日本最早的成长小说。这部小说写的是男主三四郎从家乡熊本到东京读大学,从一个落后闭塞的乡村一跃而进入明治时代各种思想冲突相当激烈的日本中心。从单调淳朴中来,向流光溢彩而去,这条路上的风景不仅让男主想往,更让他迷茫,他不知道该如何从这个新鲜别样的世界中选择自己的前程。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烦恼力》,[日] 姜尚中 《心》,[日]夏目漱石 《东京女子图鉴》(2016),导演:棚田由纪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其作品入选日本中小学教材,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阅读过。他的头像至今仍被印在一千日元的纸币上,以纪念他为日本文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代表作品有《我是猫》《心》《三四郎》《从此以后》《门》《少爷》等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被译作川普,1946年生于美国纽约,德裔美国共和党籍政治家、企业家、房地产商人、电视人 ,曾任第45任美国总统,现为第47任美国总统 马斯克(Elon Musk,1971-),美国、南非、加拿大三重国籍,企业家、工程师、发明家 伊卡洛斯(Icarus),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他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被埋葬在一个海岛上,为纪念伊卡洛斯,埋葬伊卡洛斯的海岛命名为伊卡利亚岛 姜尚中,曾用日文名永野铁男,1950年生于日本熊本县,是韩裔日本人,日本现代政治学者和分析专家。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曾留学德国,并成为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1996年开始在东京大学信息学院和研究生院任教授。著作有《帝国主义的妄想和抗国家暴力》、《日美关系》、《亚洲地域主义》、《马克斯·韦伯与现代》等等,主张和平、反战 锺叔河,1931年生于湖南,编辑、学者、散文作家,以《走向世界丛书》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n Dreams (1987 Version) - Roy Orbison 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 - Albert Hammond,Diane Warren,Starship In My Secret Life - Leonard Cohen 人間失格~メインテーマ~ - 中島ノブユキ 乾杯 - 友部正人 TOKYO GIRL - Perfume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8分钟
23k+
1个月前

Vol.33 疲倦和飞钓,重返明治维新

我梦见自己被关了起来,试图越狱未遂。醒来突然意识到,我可能是生活受困了。有一种强烈的疲倦感,好像我生活的支点都变成了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大脑反应来不及就会经常宕机。 而这个疲倦,也与过去三周高强度的写作有关,我在写“重返明治维新”。那是我人生中非常密集的一段旅行时光,从冲绳、鹿儿岛,一直到东京、仙台,我和拍摄团队去了很多地方,想拍摄五个明治人物:西乡隆盛、福泽谕吉、涩泽荣一、夏目漱石,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集是一位女性,穿梭于政界、商界和教育之间的下田歌子。 这是2018年的一个突发奇想,那一年正好是明治维新150周年。19世纪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继失败,明治维新却成功了。我们想拍一个纪录片,通过几组故事,观看1850-1912这60年间整个日本社会的变化,以及它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因为疫情一切中断了,一直希望能够重启这个项目,年初突然意识到,不如先写成一本书。 写作时很多记忆会重新泛起,写到涩泽荣一时,想起电影《大河恋》中飞钓一幕,听着曲子,喝着白葡萄酒,盯着窗外的亮马河。心早已飞到别处,身体却困在这儿。或许这就是我的生活状态,四面八方同时发生,最后可能侥幸完成其中的一件。创造力和感受力,时常需要更多的意外和即兴。 |时间线| 00:40 一种特别强的疲倦感 06:08 走路可以真正辨清一个城市 11:06 重返明治维新 16:13 不如先写成一本书 17:55 月性和尚、西乡隆盛和青年毛泽东 22:55 《大河恋》和飞钓 25:10 心早就飞了,身体还困在这儿 26:17 我梦见自己被关了起来 27:38 我们做一个「游荡集」的Lonely Planet 28:32 老花和近视会同时出现 |本期Pick|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电影 《大河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1992) 的主题曲,由 马克·艾沙姆(Mark Isham) 作曲,悠扬而富有诗意,展现了蒙大拿州壮美的自然景观,与电影中飞钓(fly fishing)的意象交相呼应。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美国精神的封闭》,[美] 艾伦·布卢姆 《大河恋》(1992),导演:罗伯特·雷德福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毛泽东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西乡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1877),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明治维新元勋,与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1877年切腹自杀身死 福泽谕吉(ふくざわ ゆきち,1835-1901),日本明治时期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东京学士会院首任院长、庆应义塾大学创立者、明治时代六大教育家之一,影响明治维新运动甚钜 涩泽荣一(しぶさわ えいいち,1840-1931),日本幕末至大正初期活跃的武士(幕臣)、官僚、实业家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作家、时事评论家、英文学者,俳号“愚陀弘”,被认为是日本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有“国民大作家”之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作家、设计师、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和美国国籍,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的相对论及量子力学,荣获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2年颁发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湖南新化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下田歌子(しもだ うたこ,1854-1936),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教育家和诗人,出生于美浓国恵那郡岩村町,实践女子大学和学校法人实践女子学园的创始人,秋瑾即毕业自下田的实践女子学园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山阴人,初名闺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号(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家、革命志士 释月性(1817-1856),19世纪日本江户末期僧人 布拉德·皮特(William Bradley Pitt),1963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肖尼,演员、电影制片人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m So Tired - The Beatles Something Stupid - Lola Marsh 心のそばの胃のあたり - 山本耀司 Swing Me High; Swing Me Low - Mark Isham À la Folie - Hageshiku (Japanese version) - Juliette Armanet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1分钟
22k+
1个月前

Vol.32 异乡人的love letters

往昔会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到来,给你某种更确定的情感和力量,以及小小的休憩。你会看到,过去是这么崭新。 一直对海外华人社会非常感兴趣,因为时代浪潮的变化和各种机缘巧合,一些人脱离中心被推到海外异乡世界,失去了故土的束缚,他们反而创造出一种意外的生命力。新年伊始,小红书涌进大量新面孔,其中一部分是华人后裔,最令我触动的是,一个家族根的蔓延和成长。在这个平台,大家有了一个机会,去寻找自己的根,书写自己的家史,也将我们拖到了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过往。 我们的一生都处在一个“成为”的过程,由很多碎片拼贴而成。看到这些小红书用户发出的Love Letters,寻找亲人和他们的人生轨迹,评论里不断有人留言,共同完成一个谱系的连接,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也能感受到某种温暖和鼓舞。爱需要不断练习,不断建构,它会不断地变化、变形,充斥在不同的世界里,在过往和想象里,在思念里,在亲人用过的物品里,也在过去的那些信件里。 我也感觉到,随着年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许多不可抗力和无能为力,下意识的应对方式,不是以坚硬来对抗,而是变得柔软,或许柔软才是一种更持久的力量。 |时间线| 00:40 love letters 02:23 刚刚理解一个事物又一个新事物出现了 04:37 我们很少去想自己的爷爷是怎么成长的 08:57 古晋的左宗棠鸡 13:36 电影大亨和鸟类学家陆运涛 15:38 寻找Jane Leung Larson和谭精意 21:11 女性在一个新环境里更容易绽放 27:11 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被重新拼起来 32:04 过去是这么崭新 34:22 50岁去海外闯天涯来得及吗 |本期Pick| 🎵Love Letters 这首歌由Edward Heyman作词,Victor Young作曲,最初版本发行于1945年,由Dick Haymes演唱,“猫王”Elvis Presley于1966年录制了这首歌,并于当年6月作为单曲发行,成为他60年代中期的代表作之一。1970年他又重新录制了一版,收录在《Love Letters from Elvis》(1971)。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爱神》(2004),导演:王家卫/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史蒂文·索德伯格 《Sweet Bamboo: A Memoir of a Chinese American Family》,Louise Leung Larson/Jane Leung Larson 《Chinese Reformer in Exile:Kang Youwei and the Chinese Empire Reform Association in North America, 1899-1911》,Robert L. Worden/Jane Leung Larson/Zhongping Chen/Evelyn Hu-DeHart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陆运涛(Loke Wan Tho,1915-1964),新加坡和香港的著名电影制片人,国泰集团、永华电影和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鸟类学家及摄影家。祖籍广东鹤山,1915年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1964年因飞机失事逝于台湾 陆佑(1846-1917),华侨实业家、金融家、慈善家 邵逸夫(Run Run Shaw,1907-2014),原名邵仁楞,浙江宁波镇海人,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娱乐业大亨、慈善家、制片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创办人 张爱玲(1920-1995),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 1939年她赴香港大学文学院求学,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次年她中断学业回到上海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州府南海县人,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发起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 谭良(Tom Leung,1875—1931),广东顺德人,生于官宦之家,是康有为的弟子,康有为流亡美国后,曾任谭为洛杉矶地区保皇会分会长 谭精意(Jane Leung Larson),独立历史学者,专注于研究康有为及其创立的保皇会,她的外祖父谭良是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弟子,曾在美国洛杉矶创办保皇会分会 郭鹤年(1923-),马来西亚企业家,籍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以经营白糖业起家,有“亚洲糖王”之称 叶恩,清末保皇会的重要成员,曾担任加拿大总理一职 王家卫,1958年生于上海,导演、编剧、制片人 巩俐(Gong Li,1965-),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华语电影女演员、制片人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评价其为”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吕碧城(1883-1943),原名贤锡,字遁天,号碧城,晚年法号宝莲,中国近代女词人,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先驱 宋氏三姐妹,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宋嘉澍(1863-1918),字耀如,另有洋名查理(Charles),广东省海南岛文昌人,晚清著名传教士、革命家和富商,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之家祖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Yesterday (Take 1 - May 1, 1970) - Bob Dylan Memory - 菅野よう子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B.B. King Women - Lou Reed Slow Dance For Lover - Peer Raben Life Is - Jessica Pratt 日久他乡是故乡 - 交工乐队 |资料参考| 小红书:菜菜很努力/Vita.Starkin/Khimera 正面连接:寻找蔡烟墨,作者:徐兔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8分钟
28k+
2个月前

Vol.31 徐半仙和隆中对

似乎世界拥有一个锦囊秘籍,打开锦囊,你就有了一套应对世界的方法。像魔怔了一样,有段时间我一直在听一首歌,陈麦麒的《徐半仙》,后来正好去西宁出差,听说麦麒住在兰州,就坐车去看他。前段时间去襄阳,又碰到另一个“半仙”,我在隆中给书店算了个命。 对兰州和襄阳的印象,其实都跟武侠有关。记得楚留香的朋友姬冰雁是兰州巨富,感觉那是一个汉人和边塞文化交融的混杂地带,有一种刚性和野蛮;而襄阳和郭靖黄蓉有关,他们守的襄阳城是抵抗的象征,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襄阳还是诸葛亮写《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 在兰州那晚,去黄河边散步,黄河黑乎乎的像石油一样,铁桥上挂满灯笼,走着各种奇怪的人,那些卖东西的老太太,每个人看起来都像麦麒歌里写的孟婆。在襄阳古城墙上,看着汉水流过,每一条河流,都有好多故事,每一张面孔,都有一种江湖气。新的一年,希望能顺流而下,或者逆流而上,到处走一走,像个游吟者,去流窜,去观察,去感受,或者不观察也不感受。 一个社会收缩、相对停滞的时刻,换个角度,也可能是一个旧规范丧失的时候,你可以孕育出一些新的可能,去做一些没头没脑的事,不必符合过去的规范和意义系统。年轻时很多没头没脑的生活,它会藏在心里,慢慢发酵,在某一时刻突然冒出来。 |时间线| 00:40 陈麦麒和《徐半仙》 03:20 兰州和楚留香 06:28 在黄河上的铁桥游荡 12:28 骨子里特别想当一个流浪汉 15:00 在襄阳碰到另一个半仙 20:00 军师都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 23:30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江湖气 25:50 一封写给爷爷的信 29:20 我也不知道要逃到哪里去 |本期Pick| 🎵徐半仙 收录在民谣歌手陈麦麒的第三张专辑《三十》(2014)。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楚留香传奇》(1979),导演:王天林 《指环王》(2001),导演:彼得·杰克逊 《醉乡民谣》(2013),导演:伊桑·科恩/乔尔·科恩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陈麦麒,民谣音乐人,音乐制作人,1984年生于甘肃 徐童,1965年生于北京,纪录片导演、编剧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文学家 高远,摄影师、导演、影像艺术家,2019年在上海成立 COMO-STUDIO 全面模型工作室 晏礼中,原《经济观察报》记者,现为风水师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兰州 - 低苦艾 Five Hundred Miles - Justin Timberlake,Carey Mulligan,Stark Sands Hang Me, Oh Hang Me - Oscar Isaac Baby Please Don't Go - Muddy Waters This Land Is Your Land - Woody Guthrie 郊眠寺 - 万能青年旅店 Concerto in D Minor after Marcello, BWV 974II. Adagio - Glenn Gould 我不是黄蓉 - 王蓉 Happy New Year - ABBA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3分钟
24k+
3个月前

Vol.30 再见,中山美穗

54岁,她度过了非常浓缩的一生。因为中山美穗的离世,我重看了她和西岛秀俊主演的电影,《再见,总有一天》。故事发生在1975年的曼谷,那也是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我记得电影里的曼谷风光,酒吧里有人在唱猫王,还有他俩约会的场所,东方酒店的毛姆套房。 那是一段炽热的,看起来不正确的恋情,脱离惯性,内心充满纠葛,却仍然被欢愉所吸引。中山美穗在电影中有一颗自由的灵魂,大胆而热烈,又总是带着一种漫不经心,她经常嘲笑西岛秀俊饰演的东垣是个“模范青年”,他有未婚妻,有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起初一切都是漫不经心的,随时会结束的,结果反而带来一种特别强烈的依恋。 我喜欢两人初遇时的浓情,但又不太愿意面对人生的分离,我怀疑过分强烈的情感,有一种下意识的抵触和回避。可能因为没当过模范青年,所以不是很理解那种感受。情欲会转化成牢固的情感纽带吗,四个月可以压过几十年吗,爱说出口的瞬间会像冰一般融化吗?我不知道,情感让人困惑。 “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说再见。但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人死前,有人会想起曾经被爱,有人则会想起曾经爱过。”再见,中山美穗。 |时间线| 00:40 70后一代年轻时对外部世界的想象 03:30 一段炽热而看起来不正确的恋情 06:05 十年前去仰光旅行 06:55 曼谷的毛姆套房 09:00 漫不经心反而带来一种强烈的依恋 11:45 《再见,总有一天》 15:20 辻仁成和中山美穗 22:00 模仿青年变得不模范了 25:25 光子的诗 |本期Pick| 🎵再见,总有一天 电影《再见,总有一天》插曲,由Haster作曲。 🎬《再见,总有一天》(2010) 本片根据辻仁成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李宰汉执导,中山美穗、西岛秀俊和石田百合子主演。 📖《再见,总有一天》 [日]辻仁成 |上海文艺出版社|99读书人|章蓓蕾 译|2014-6 1975年,供职于日本东部航空驻泰国分公司的东垣内丰是一位年轻有为、稳重干练的“好青年”,他即将和女友寻末光子完婚,却在这时邂逅了美丽的妇人真中沓子。仿佛被施了魔咒一般,丰陷入与沓子亦情亦欲的缠绵中,因为婚约他最后选择与沓子分手,25年后,两人又重逢在曼谷……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东京爱情故事》(1991),导演:永山耕三/本间欧彦 《情书》(1995),导演:岩井俊二 《燕尾蝶》(1996),导演:岩井俊二 《城市猎人》,[日]北条司 《007之黄金眼》(1995),导演:马丁·坎贝尔 《安静的美国人》,[英] 格雷厄姆·格林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中山美穗(Miho Nakayama,1970-2024),生于东京都小金井市,歌手、演员 岩井俊二(Shunji Iwai),1963年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导演、作家 永尾完治,《东京爱情故事》男主角,由织田裕二饰演,剧中赤名莉香(铃木保奈美 饰)喊他“丸子” 樱木花道,井上雄彦漫画《灌篮高手》中的男主角 冴羽獠,北条司漫画《城市猎人》中的男主角 西岛秀俊(Hidetoshi Nishijima),1971年生于日本东京都八王子市,日本演员 比吉斯(Bee Gees),1958年成立于澳大利亚的流行音乐组合,由来自英国的三兄弟巴里·吉布、罗宾·吉布、莫里斯·吉布组成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英国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 辻仁成(Hitonari Tsuji),1959年生于东京都,进成城大学后中途退学,日本当代作家、编剧 、导演、演员,凭借《海峡之光》获得第116届芥川奖 司马辽太郎(しばりょうたろう,1923-1996),作家,生于大阪,原名福田定一,其笔名乃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Silent - 中山美穂 Massachusetts - Bee Gees Rigoletto, Act 1Gualtier Maldè ...Caro nome (Gilda, Borsa, Ceprano, Marullo) - Maria Callas Concerto No.5 in F minor, BWV 1056II. Largo -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Glenn Gould TWO ROADS - AAA 卡门 - 葛兰 If You Don't Know Me By Now - Harold Melvin & The Blue Notes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8分钟
25k+
3个月前

Vol.29 破地狱,饮食和男女

结束和开端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隔。 这一年过去了。去年出了好多书,借着《十三邀》(特輯)和“梁启超”第一、二卷在香港出版,我带着逃离北京冬天的强烈情绪去到那里,结果被冻着了。在电影院喝着冰啤酒看了《破·地狱》,这部片子特别吻合很多港人此刻的感受,有离去的人的历史创痛,也有留下的人要完成的内心和解,许多纠结,一层一层盘根错节地结在一起。 住的酒店很有趣,在香港北角。张爱玲去纽约之前,曾在这里短暂住过一段时间。她有一张很有名的照片,歪着头,穿着旗袍,叉着腰,就是1954年在北角照相馆拍的。看到一段她描述香港沦陷后港大同学的反应,不是恐惧,而是欢呼,因为不用考试了。大家都涌到街上去找吃的,那几年报纸上全是结婚广告,她说动荡的年代,最后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和男女。 一个不可控的时代,感觉已经非常清晰地涌到每个人眼前,这时可以读读张爱玲,看看那些经过乱世的人是如何应对那样的一个大变局。其实巨变是非常微观具体的,生活有非常多的细节。回到日常生活,找出一种节奏,慢慢去应对它,不用怕露怯,直接去试就好了,世界上没有无用功。 希望这个播客能够激起大家更细腻和绵长的感受,你可以写下你的经验,也可以发给我们一段自己录下的各种各样的方言,声音或许可以建构起一个小小的共同体。 |时间线| 00:40 一个被空调控制的城市 02:30 香港和《破·地狱》 05:16 张爱玲和北角 08:12 想用小说的方式写胡适 12:13 他们带着山河变色的创痛来到纽约 13:14 最后最重要的是饮食和男女 14:22 疫情中的连接和友谊 17:02 多和别人发生一点温暖的关系 19:36 时代的巨变非常微观和具体 22:55 读者来信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破·地狱》(2024),导演:陈茂贤 《倾城之恋》(1984),导演:许鞍华 《布鲁克林》,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大师》,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魔术师》,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许冠文(Michael Hui),1942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国香港男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 黄子华,1960年生于中国香港,毕业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演员,香港栋笃笑创始人 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煐,生于上海,后定居于美国,散文家、小说家、剧本作家,祖父与外曾祖父分别为张佩纶与李鸿章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生于江苏,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 周质平,1947年生于上海,1970年毕业于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1974年赴美,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中文部主任。 杨受成,1943年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广东省潮州市,香港企业家、慈善家,英皇集团主席 邵逸夫(Run Run Shaw,1907-2014),原名邵仁楞,浙江宁波镇海人,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娱乐业大亨、慈善家、制片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创办人 科尔姆·托宾(Colm Toibin),1955年生于爱尔兰,文学评论家,作家,文笔优雅恬淡,内敛含蓄,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英籍美裔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剧作家和散文家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德国犹太人,20世纪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 陈立夫(1900-2001),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县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采矿学系毕业,1947年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海波,诗人、收藏家 朱建,前媒体人、二头坞荟馆主理人 王五四,互联网创业者、食评人 张征,爵士黄楼创始人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 Stevie Wonder 无情夜冷风 - 许冠杰 安魂四重奏 - Wan Pin Chu Dinner Waltz - Alexandre Desplat 雪糕车 - 陈勋奇 Auld Lang Syne (Remastered) - Duke Ellington Don't Be Cruel - Elvis Presley I'm Gonna Sit Right Down and Write Myself a Letter - Fats Waller Amerigo - Patti Smith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8分钟
37k+
3个月前

Vol.28 与王伟忠闲谈:荒唐、胡思乱想和不设防

我的个人成长受到台湾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是台湾继承的“五四”知识分子传统,从殷海光、雷震、李敖到白先勇,从《自由中国》到《中国时报》,很多作家对我产生过影响;另外是流行音乐,从民歌运动到罗大佑,包括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正好赶上我的中学时代,对我的情感塑造很重要;还有一部分很有趣,是台湾的综艺。 90年代,在邓小平南巡之后,大陆的娱乐文化也开始慢慢兴起,通过卫星电视看到了台湾的综艺节目,那么的放松,那么的肆无忌惮。有一天发现李敖竟然也上过《康熙来了》,他和小S聊天,跟我以前想象的那个严肃的、对时代充满批判的作家完全不一样,很搞笑,也很可爱。后来才知道,台湾的很多综艺,包括赖声川的《宝岛一村》,都是王伟忠制作的。 一个时代综艺文化的蓬勃,社会一定是放松的,大家经得起嘲讽,开得起玩笑,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界限和道德审判,可以容忍谬误、荒唐以及胡思乱想。看到伟忠,会想起那些更开心也更有创造力的时刻。他身上有很多时代压缩的经验,像褶皱一样,每一处打开都可以释放出很多东西来。 📺本期对话内容来自「伟忠哥来串门」,完整节目可在今日头条App上观看。 |时间线| 00:40 从《舞女泪》说起 02:47 台湾对我的三个方面影响 06:26 《宝岛一村》的创作 07:42 眷村和大院 10:32 外省人到台北 15:32 一个意外的历史的假期 18:30 历史不重复自身,但经常押韵 19:31 采访需要具体的语境 22:15 “尬聊”是思想作出反应的过程 23:59 《十三邀》采访许倬云、陈冲和坂本龙一 25:27 一直想做一期侯孝贤的节目 28:07 婚姻是最小的共产主义 29:42 娱乐意味着什么 32:15 一档节目的生命周期 36:02 对时代情绪变化的把握 40:01 他身上有很多时代压缩的经验 |本期Pick| 🎵 《舞女泪》 由韩宝仪演唱,林俊民作词作曲。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全民大闷锅》(2004-2012),制作人:王伟忠/詹仁雄 《嘎嘎呜啦啦》(1984-1988),孙小毛由王伟忠配音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1996-2011),制作人:王伟忠/詹仁雄/叶心如 《康熙来了》(2004-2016),主持人:蔡康永/徐熙娣(小S)/陈汉典 《宝岛一村》,导演:赖声川/王伟忠 《往事只能回味》(2014),主演: 王伟忠/田浩江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导演:姜文 《阿飞正传》(1990),导演:王家卫 《悲情城市》(1989),导演:侯孝贤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殷海光(1919-1969),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逻辑学家、哲学家 李敖(1935-2018),生于哈尔滨,1937年迁到北京,1949年随父母迁到中国台湾,曾先后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就读,著名批评家、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 白先勇,1937年生于广西南宁,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美籍华裔作家、评论家、戏剧家、昆曲制作人 冯光远(1543-1585),笔名徐玖经,生于台湾,曾任《中国时报》主笔、副总编辑,作者、编剧、摄影、与剧场工作者 田浩江,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旅美华裔男低音歌唱家,首位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连续签约长达20年的中国歌唱家 舒国治,1952年生于台北,原籍浙江,著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等 侯孝贤,1947年生于广东梅县,华语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台湾新电影领军人物,1989年执导的《悲情城市》是第一部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华语电影 伍迪·艾伦(Woody Allen),1935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美国导演、编剧、演员,执导有50部作品,《十三邀》第八季嘉宾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犹太裔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 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1952-2023),生于日本东京都中野区,日本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钢琴家,1978年与细野晴臣、高桥幸宏组成Yellow Magic Orchestra,《十三邀》第四季嘉宾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More Than I Can Say - Leo Sayer 童年往事 - 蔡琴 醉死台北城 - 侯孝贤 一场游戏一场梦 - 王杰 恋恋风尘 - 陈明章 风平浪静 - 陈永淘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45分钟
44k+
3个月前

Vol.27 行动即答案,尽管不一定对

忘记是在哪一刻,我意识到了《十三邀》对我的改变。言谈重要,却非唯一;思想具有多重的表达,你的表情、舌头,你起身跳跃或突然沉默,皆至关重要。 进入他们的空间,理解他们的语言,感受他们的舒展,将他们带入陌生之境,意外的丰富常常意外到来。这个节目的英文名叫 13 Guests,我想起那些嘉宾,他们就像莱昂纳德·科恩在《The Guests》里唱的,很多人open-hearted,也有一些人broken-hearted。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了“十三邀”第五季至七季的对话。回看这些对话,很难相信它们发生在2020到2023年之间。它们也让我相信,方寸之间依然能够创造出可能性,而行动,本身就是答案。 这套丛书还有另一个基调,是猫王的《It’s Now Or Never》,要么此刻,要么就永远不了。很多嘉宾的人生选择,也是这样的时刻。但又突然想起,一次张艾嘉在走路时跟我说,Never too late,王赓武先生93岁仍在写作,锺叔河先生48岁才开始工作,她的回答又像是另一种回应。 |时间线| 00:40 十三邀的那些“The Guests” 03:55 另一个基调,It’s Now Or Never 06:20 行动即答案 09:55 看到他们,我还有40年的时光可以探索 14:55 像是一个对我自己人生的答疑解惑 16:35 我们都为对方所塑造 21:20 序:多重的语言 25:50 创造自己的时间 |本期Pick|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 (👈点击购买) 许知远|铸刻文化/单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11 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套五册,分别为:《站在历史的远处》《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 🎵 《The Guests》 由Leonard Cohen演唱,收录在1979年的专辑《Recent Songs》。这是科恩的第6张录音室专辑,也是他继《Death of a Ladies' Man》之后,回归民谣的一张作品,加入了爵士和东方音乐元素。 《It's Now Or Never》 由“猫王”Elvis Presley演唱,在1960年推出,旋律改编自意大利歌曲《O Sole Mio》(我的太阳)。当时在德国服兵役的猫王,听了美国歌手Tony Martin翻唱的《There's No Tomorrow》获得灵感,他将想法告诉了音乐出版商Freddy Bienstock,回到纽约后,Bienstock找到Aaron Schroeder 和 Wally Gold两位创作者,两人花了不到半小时完成了这首歌。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Norman Cohen,1934-2016),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音乐家、词曲作家、歌手、小说家、诗人、艺术家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1935-1977),又称“猫王”,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图珀洛,美国男歌手、演员 张艾嘉,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西五台,演员、歌手、导演、编剧、制片人 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生于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著名动物保育人士 王赓武,1930年生于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祖籍江苏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历史学家,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 锺叔河,1931年生于湖南,编辑、学者、散文作家,以《走向世界丛书》闻名出版界及史学界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其个人纪录片《解释鸿沟》在腾讯视频播出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I Want To Break Free - Queen Show Me The Place - Leonard Cohen Waltz of the Wind - Austin Farwell The Last Waltz - 武満徹 Lullaby - Leonard Cohen 十三邀100期现场:《创造自己的时间》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32分钟
43k+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