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对话 Lotte 与孟常——我们是否还相信“进步”?进步主义的代价是什么?

“还有一个人:娜丝琳。她不在相片中,她没坚持到最后。不过,少了那些不在场或无法在场的人,我的故事就不算完整。他们的缺席,如同没有伤口的痛楚,始终隐隐作痛。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德黑兰:它的不在场比在场更真实。” ——阿扎尔·纳菲西,《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这一期「三侠大爸」,我们邀请了两位在欧洲与中国之间穿梭多年、也都自称为进步主义者的朋友:Lotte Brand —— 一位活跃在中荷两地、拥有十年跨文化经验的荷兰酷儿女性;以及孟常 —— 知名播客主播、青年知识分子,曾定居阿姆斯特丹,现居意大利佛罗伦萨。 本期节目带你深入了解当下荷兰这场被称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政治转向”。一个高度发达、自由、多元的国家,正在经历怎样的收紧与反转?住房危机正在如何挤压年轻人与移民的生活?移民政策与社会氛围的变化,又如何冲击着酷儿社群与文化表达? 当一个城市不再欢迎你,离开,是否成为进步主义者最后的自由? 时间轴: 2:30 我为何逃离了新自由主义席卷的昂贵国家? 6:45 为何移民和难民容易成为社会、经济问题的替罪羊? 14:19学生支付多少房租才是合理的?以及400欧元的弗洛伦萨 26:00本月于阿姆斯特丹出现的与反华种族歧视事件 35:00 “我是双性恋和酷儿,我在阿姆斯特丹亲历政府对LGBTQ议题的政治利用和不作为” 41:40 “移民是头号命题,其他一切都平行排第二” 44:50 BIJ1,一个由Sylvana Simons于2016年创建的荷兰左翼进步政党,主张反种族主义、反资本主义和社会正义,强调交叉性平权、包容性和去殖民化 48:00 为什么我们需要整合一种新的语言来谈种族问题? 51:50 在场感 —— “我不想成为一个不参与社会的移民” 58:00 Lotte眼中,北京过去十年的变化 1:03:46 「三侠大爸」问卷 本期主播:大风,新浪微博@大风_Dafeng 封面:Yiyou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Free (Acoustic Version), by Prince I Wanna Be Your Lover, by Prince Ik Zou Je Het Liefste In Een Doosje Willen Doen, by Donald Jones 关于「三侠大爸」: 感谢大家收听,你还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谢谢你的支持!

72分钟
99+
5天前

14. 为什么这国家最伟大的作家都走了?

为什么这个国家最伟大的作家,都会选择离开?我们所指的这个国家,是诞生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思想家和诗人的国家。比如,下面这首诗的作者,相信每一位听众都听说过: 可是不管玫瑰花是红是白, 在监狱的空气里却难绽开, 碎石鹅卵石还有打火石, 他们就给我们这些东西 只因他们知道鲜花开放, 可以医治普通人的绝望。 不管玫瑰花是红是白, 花朵花瓣却悠然自在, 在令人难忍的大字墙上, 它们在沙土里自管开放, 告诉在牢院里放风的人, 上帝的儿子早已成亡魂 这段诗句,写于一百多年前的监狱里。它的作者,因爱上另一位男性,被判服苦役两年,罪名是跟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那时候他的祖国,不仅在同性恋问题上极其虚伪,还是个思想和文化受限,审查制度严苛,对于当时的艺术家,是个非常压抑的地方。 也许你会想,难道这一期要聊中国? 其实不是,我们谈的,是爱尔兰。今天恰逢每年一度的布鲁姆日(为纪念乔伊斯的庆祝日),我们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在19到20世纪初,爱尔兰最伟大的几位作家——王尔德、乔伊斯和贝克特,都选择了离开?他们的生涯和命运,又如何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更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审查最严、压抑最深的地方,往往也诞生出最伟大的创作? 本期的嘉宾是Ian Lahiffe 陆雨安。Ian同样也选择了离开爱尔兰,目前已在中国生活近十五年。他成为了两国之间的交流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人士之一,从事的商业和工业项目横跨消费、农业、音乐、教育等领域。Ian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并且与他孩子们的母亲,共同创立了一个叫“酵杯茶”的康普茶品牌。 本期就由Ian带我们穿越回19世纪的爱尔兰,回顾这个曾经让天才作家和艺术家背井离乡的地方,如何成为如今开放、多元、民主的现代国家。对于一些曾出国或在考虑移民,或者在考虑孩子以后是否去国外读书的听众,也许也能在这些人的经历中,找到一些关于身份、语言、家庭、国家等大问题的灵感。 时间轴: 00:15 ”可是不管玫瑰花是红是白,在监狱的空气里却难绽开“ 3:35 爱尔兰是全球唯一人口于19世纪达到巅峰,却因大饥荒导致人口减半的国家 19:00 虚伪的反同社会,如何失去了他们的宠儿王尔德? 27:06 一个暴力的父亲,一个审查制度严苛的国家,为何逼走了都柏林人乔伊斯? 41:21 贝克特:“你的戈多就是我们的戈多” 55:21 给爸爸们得推荐 58:29 三侠大爸问卷 封面:Yiduo 音乐: Running to Stand Still, by U2 Prelude in E minor, Op.28, No.4, Chopin 酵杯茶 主播:大风

69分钟
99+
1个月前

12. 与灵子谈剑桥的真实世界:我们如何不成为疏离的人?

世界上有两种人——读过剑桥的,和没读过剑桥的。我们属于后者,这一期的嘉宾灵子,属于前者。 灵子刚完成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博士论文,为此对成都公共生活做了做了二十个月田野调查。在此之前,她在两家国家级新闻期刊工作十二年,包括在“财新传媒”与《半生为人》作者徐晓一起负责所有文化内容。 在剑桥,灵子经历过哈利波特式的黑袍晚宴,也经历了种种“祛魅”时刻。如沃尔夫在《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里》中讽刺的那样,曾经女性无法进入剑桥和牛津的图书馆。虽说这个愚蠢的规则1946废除了,但剑桥至今竟仍有灵子无法踏上的草坪。 本期,我们跟随媒体人和人类学者灵子,走进疫情后、动荡世界之外的剑桥公共生活。 时间轴: 00:02 「三侠大爸」问卷 13:18 灵子、爱玛·汤普森和珍·古道尔来自剑桥唯一的女子学院 20:55 剑桥的树、”理所当然“的景色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29:48 “我在剑桥组建了‘Mature Student Society 成熟学生社团’ 35:39 对剑桥的祛魅时刻:”我还是希望跟这个真实世界有点联系“ 45:20 如何理解在巴以冲突、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性抗议的同时,剑桥公共生活的相对平静? 56:40 在剑桥或在中国,越精英是否越疏离?我们对一流知识分子的期待是什么? 63:35 灵子在剑桥不被允许踏上的草坪,其象征及其问题 72:31 当大环境难以改变,而我们又没有哈维尔的毅力时,我们应当做什么? 82:54 给爸爸们的推荐 封面:Yiduo 音乐:Amy Winehouse, Back to Black 树的照片:灵子

86分钟
99+
2个月前

11. 与唐映红谈「混沌少年时」:要把养育孩子当作一个项目去做

今年全球最热的剧集之一《混沌少年时》播出后,《纽约客》专栏用一句"It takes a village to ruin a child"(毁掉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努力")精准点题。这部剧以一起复杂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为主线,却拒绝给出简单的归因,而是全景式展现了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孩子的生存境遇:教育资源匮乏的公立学校、充斥暴力色彩的互联网亚文化(如厌女、Incel群体)、青春期身心巨变带来的心理危机。 该剧在全球中产阶层中引发热议,中国观众也不例外——每个成年人都能在剧中看到自己青春期的影子,或是不自觉地代入自己孩子的处境。本期「三侠大爸」邀请到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青少年心理专家唐映红先生。作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作家、评论家和创业者,唐老师长期深耕青少年心理及亲子关系领域。 唐映红的工作始终保持着深刻的社会介入性,他的文章总是将心理学议题与残酷却无法回避的阶级、制度等社会结构性问题相勾连,这使得唐老师成为当代中国少有的以公共知识分子姿态践行心理学研究的学者。 本期节目将围绕《混沌少年时》展开讨论(含部分剧透),但重点不在剧集的审美表现,而是通过唐映红的专业视角,解析剧中折射的青少年心理嬗变及其与成人世界的复杂关系。 00:00 「三侠大爸」问卷 7:00 'We come from a lineage of fathers that are not tactile'(大多数父亲都来自不习惯肢体接触的父辈传统) 10:01 青少年的两大需求:归宿感和掌控感 19:30 为何社交媒体带来的隔阂、极化是根本性的变化? 29:00 但限制社交媒体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37:30 等青春期再介入就晚了:归宿感始于早期的母婴、父子互动 40:00 一个瑞士中产家庭的育儿焦虑 46:05 初高中校园生活的阶级残酷 58:10 中国常见的现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不听;孩子什么都不跟父母说“ 63:05 给爸爸们的推荐 封面:Yiduo 音乐:Boys don't cry, by The Cure 嘉宾:唐映红,微信公众号:“唐师三百手” 主播:@阿姐夫 关于《混沌少年时》的其他播客推荐: 严艺家与史蒂夫说谈《混沌少年时》 严艺家与随机波动谈《混沌少年时》

68分钟
99+
2个月前

9. 学校是「全景监狱」?晚托班创始人谈应试教育的困境与希望

这一期的嘉宾是张贾龙,前腾讯财经频道编辑,2014年与时任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对谈后,他离开媒体行业,回到家乡贵阳以家教谋生。后来,他与太太共同创立了「快乐晚托」,至今已帮助过近1000名学生。 贾龙坦言,现在的学生比90年代辛苦得多:极长的在校时间、不足的睡眠、消失的课间休息、不断的校外补习、严苛的老师要求、日益提升的应试筛选标准……这一切就像福柯笔下的“全景监狱“,也的确让不少学生将学校称为“监狱”。在贾龙看来,学校通过监视、规范化和分类化,将孩子们塑造成符合规范的个体,却也让他们逐渐丧失了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然而,这种几十年未变的教育体制是否真的无路可走?双减政策、生育率下降、恐婚恐育现象、学业压力引发的反弹……这些是变革的动力,还是虚假的希望?贾龙从他的实践和观察出发,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本期播客,我们将与张贾龙一起探讨应试教育的困境与可能的变革路径。也欢迎你分享亲身经历的应试教育故事。 时间轴: 0:20 「三侠大爸」问卷 4:10 请喜爱音乐故事的听众关注「有几幕」 5:16 “我不能做媒体之后,回贵阳和我太太开了一个晚托班” 8:32 “学校老师看到的作业必须是全对的” 13:01 “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16:02 ”我们尽可能的帮助孩子保持好奇心,对知识的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快乐的文化“ 17:32 “学业的压力让孩子失去了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19:45 “教育应当育人,但我们是在筛选“ 28:05 “我尽可能给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 31:03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辛苦的多“ 33:16 “我最希望的是孩子的笑容变多“ 36:23 衡水模式的推广 36:50 “物极必反”是否是改变的希望? 39:20 恐婚恐育现象与当下教育的直接关系 42:10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是对热情和自尊的铲屎“ 42:43 「给爸爸们的推荐」 封面:Yiduo 音乐:Boo, by Pinback 关注“有几幕”(视频号、小红书、抖音同步更新)

47分钟
99+
4个月前

8. 禁止「早恋」害死了多少人?

好久不见!希望你们也和我们一样,度过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夏天。 我们这一期邀请了北京唯一的一位(很可能也是中国唯一)精通中、法、英三语的拉康派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学专家,Gaëlle Cassier 凯嘉丽女士,来和我们聊聊「禁止早恋」的问题。 「早恋」是在英语、法语中不存在的词语。早恋的众多衍生品,即校规、惩罚、压抑、禁忌、刺激等等,也只有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校园和体制下才得以蔓延至今。凯嘉丽谈到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她说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寻找父母以外的“镜子”时,恋爱是其形成自我意识和认同所必须经历的体验。当被禁止早恋时,我们错过了哪些探索的机会?这又如何影响成年后的我们与身体、爱、自由和权力的关系? 时间轴: 00:29 大风:“禁止早恋让我少了五年性生活” 02:26 凯嘉丽:“我所在的法国国际学校有11%的孩子接受过在校的心理援助” 09:38 小方:“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成为了处罚学生的‘小黑屋’” 13:07 早恋是一个人从家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主体的必经阶段 17:05 家长恐惧孩子早恋的六大原因,合理还是荒谬? 19:07 家长恐惧孩子有性生活,因为这意味他们自己的性生活正在衰退 23:22 在法国,恋爱意味着孩子的独立和成人,在中国,或许孩子永远是孩子 27:56 三岁的女儿最近喜欢通过夹腿获得快感,家长如何做才更妥当? 32:12 在青少年时期被禁止早恋,对我们后来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37:34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制度对欲望的规训? 40:50 我们如何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45:55 疫情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什么影响? 51:06 如果我的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怎么办? 54:25 给爸爸们的推荐 音乐: WAP-Cardi B; Megan Thee Stallion Apocalypse-Cigarettes After Sex 剪辑:小乔 封面:Yiduo 本期嘉宾和主播:Gaëlle Cassier, 小乔,小方,大风 特别鸣谢:CPA播客公社提供的场地支持

60分钟
1k+
9个月前

7. 从厕所到客厅,细数婚姻中的不平等 ft.Alex绝对是个妞儿

为什么我们很难承认我们的婚姻不平等?在本期播客中,「三侠大爸」 的主播小方和大风邀请了他们各自的伴侣,一起深入探讨婚姻中的不平等现象以及“男的不行”这一话题。 从家务分配、育儿责任到财务管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爱说“男的不行“?在今天的社会里,“男的不行”对我们的婚姻和育儿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大多数离婚由女性提出?为什么家务分工成为大问题?为什么一些有钱的男人表面上将财权交给妻子,却秘密的与律师计划“我死后如何给私生子留钱而不让妻子知道?” 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伴侣共同反思,探索性别差异是否是导致婚姻不平等的根本原因。 时间轴: 00:05 Alex、子涵答「三侠大爸」问卷 06:31 现在家务劳动如何分工,你满意吗? 09:34 家里一般女的管钱,是因为男的不行还是因为男的懒惰? 14:17 「我自己曾经因为更有钱,而在关系里吃到过一些红利」 19:44 婚育前男人的孩子气可爱,婚育后男人的孩子气「可恨」 28:36 女性离「离婚自由」还有多远? 31:22 从形象管理到内在品质,男的具体哪不行? 47:20 接纳脆弱从我做起,世界将会更美好 48:49 给爸爸们的推荐 音乐: 你怎么能瞒过我 —钟玲玲 Blue Hour — 岩崎太整 むこりった—PASCALS Battle Hymn of Women—Betsy Rose / Womansong Chorus 本期嘉宾:子涵,母亲,编剧;Alex,母亲,「绝对是个妞儿」创始人 封面:Yiduo 剪辑:小乔 主播:小方,大风

52分钟
2k+
1年前

6. 父亲节特辑——我们谈谈婚姻、心理健康和即将出生的“老二”!

《婚姻故事》里的爸爸离婚了,《坠楼死亡的剖析》中的父亲坠楼了,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选择活着,可以对我们的孩子更温柔,还可以做一个关于父亲身份的播客。「三侠大爸」已经面世近一年,我们与“大爸们”一起探索许多关于“父权”、“父职”的认知,也真诚分享了自己对于成长和亲密的观点。有朋友说,我们其实是在做一档“男性成长”节目,继续与所有父亲共勉! “好消息”是,大风即将再次成为一个“新爸爸”,他的第二个孩子将在今年8月份出生,祝贺大风加入“二胎家庭”! “坏消息”是,从去年开始,大风一直深受抑郁症困扰,他的情绪波动也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生”与“旧患”,大风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与此同时,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也会共同分享一些“老父亲”必须面对,却又不擅表达的问题:成为父亲对婚姻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男性的心理健康令我们感到羞耻? 时间轴: 00:05 Yiduo(小方女儿)答「三峡大爸」问卷 04:59 迎接二胎,恐惧还是期待? 10:16 与孩子密集的相处,是治愈也是消耗 13:33 抑郁症状会如何影响父母在育儿层面的表现 20:50 孩子的到来,会给婚姻带来怎样的冲击? 29:42 好好的一个人忽然变成了「虫子」,要怎么办 45:09 抑郁症让我的自主性变得更强了 51:48 在那些琐碎和具体的小事中找寻对抗抑郁的方法 55:05 男人们,多聊一聊我们的脆弱吧 本期音乐: Fall-Joshua Hyslop Boys Don't Cry-The Cure 剪辑:小乔 封面:Yiduo 主播:小方,大风(阿姐夫) Yiduo的法语诗<Si j'étais>的中文翻译: 「如果我是」 如果我是一朵花 我会把我的心中的幸福送给你 如果我是一只鸟 我会带你飞过水面 如果我是一种香气 我会每天早晨都让你沐浴在芬芳中 如果我是一只鹦鹉 我会用我的彩色羽毛为你做一束花 但我只是个孩子 我写了一首诗给你 告诉你我爱你 最后,分享几句我们听说过的人描述Ta们的抑郁症体验: Abraham Lincoln: "I am now the most miserable man living. If what I feel were distributed to the whole human family, there would not be one cheerful face on the earth." Winston Churchill: "I don't like standing near the edge of a platform when an express train is passing through. I like to stand right back and if possible to get a pillar between me and the train. I don't like to stand by the side of a ship and look down into the water. A second's action would end everything. A few drops of desperation." Vincent van Gogh: "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Sylvia Plath: "I am, I am, I am." Virginia Woolf: "I am made and remade continually. Different people draw different words from me." Emily Dickinson: "I am out with lanterns, looking for myself." Leo Tolstoy: "I often feel like someone who is holding a drowning man's head above water, and yet I'm drowning too." Charles Darwin: "I am very poorly today and very stupid and hate everybody and everything."

59分钟
1k+
1年前

5. 谁没「厌」过童?| 父能量 x 三侠大爸

十多年以来“厌童”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为了让乘客免于儿童哭闹的困扰,亚洲航空于去年和新加坡的Scoot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提供无12岁以下儿童航班的航空公司;欧洲旅行的中国中产游客通常会发现高端的西餐厅从来没有儿童座椅,甚至不为儿童安排座位;3月底,武汉某小学在面临多位家长的压力之下,将一年级的一位孩子“劝退”,因为这位年仅7岁的“熊孩子”出现了打同学的现象(可参考心理学家唐映红先生的文章《被劝退的熊孩子,该正视问题的是学校而非家长》)。孩子是家长的责任,Ta们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应如何将这个世界和我们所在的社会、社区建造成更包容的环境? 为讨论这些问题,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 张一帆:11个月孩子的父亲,人文播客栏目「文化土豆」的创始人以及新手父亲育儿播客 @父能量 的联合创始人。张一帆曾是「微在」负责人并和Alex绝对是个妞一起创办「微在不懂爱」栏目。这位嘉宾声称自己曾是一位“厌童者”,但在成为父亲后一跃变为“反厌童”的先锋,恨不得帮身边所有的家长安抚在公共空间哭闹的儿童,为这个世界扫除一切“厌童”的障碍。 小乔:「三侠大爸」首席反直男癌官和首席剪辑官,女性主义实践者,小乔长期观察当下社会规范中女性地位和育儿角色的不平等分配,并对这个由男性为主设计的城市空间中的“厌童”问题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时间轴: 00:05「三侠大爸」问卷 06:17 如何理解“厌童”概念 13:47 调整好心态是一个解决“厌童”问题的方法吗? 16:13 年轻人“厌童”背后,是一种对公共空间和情绪劳动的焦虑感 18:05 作为带孩子的家长,孩子哭闹时我也希望身边的人能来帮帮忙 21:28 餐厅遇到哭闹的孩子,你会帮忙、旁观、还是离开? 26:37 “厌童”背后到底“厌”的是谁?无助的孩子还是无能家长? 28:12 解决“厌童”,我们需要的是更包容的社会心态还是公共空间? 35:49 作为爸爸,你会“厌”自己的孩子吗? 38:52 从一个“厌童”的人,到亲自养育一个孩子,其中心态如何变化 44:13 给爸爸们的推荐 本期音乐: Meridian Sun-Daniel Kaede Lullaby(Wiegenlied Op. 49, No. 4) - 马友友/KathrynStott Beautiful Boy-John Lennon 主播:小方 @小方方方方方;大风 @阿姐夫 剪辑:小乔 @乔乔乔- 封面:菜卷

54分钟
1k+
1年前

4. 一个想为女儿拆掉「墙」的爸爸

21世纪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怎样的?这是秦轩长期思考的核心问题。秦轩是一位10岁女孩的父亲,同时也是中国当代的一位自由而又挣扎的回族知识分子。 他努力为女儿创造一个适宜成长的社区环境。生于北京而自称“宋庄主义者”的秦轩,曾“逃离”北京典型的小区生活,与一群文人、艺术家朋友和他们的孩子们在宋庄共同居住了五年。在距离北京市中心20公里的地方,当大多数人经历严苛的疫情管控时,他们与孩子们度过的日子却充满了马戏团、现代舞、烤炉、涂鸦、宠物和园艺等元素。但现在的宋庄还是那个模样么?那时的宋庄又到底是什么? 如今,秦轩和他的家人已定居加拿大。他和女儿刚从魁北克回到多伦多,现在,他将与我们分享他的故事——作为父亲和知识分子的挣扎,对育儿现实的思考和选择,以及他对留在宋庄的朋友和女儿的朋友们的牵挂。 在过去的20年里,秦轩曾任职于中国新闻周刊、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端传媒和财新世界说等媒体,并报道过朝鲜、缅甸、印度、利比亚、巴勒斯坦、以色列、伊朗等地的故事。他长期关注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近代化转型现象、全球范围的族群冲突和边缘社会问题。想了解更多关于他对生活的日常批判和世界观,可访问他的个人网站:www.xuanqin.one/cn,以及在油管搜索“不会说假话的秦轩“。 时间轴: 03:50 走过全世界很多个地方后,我最怀念的还是宋庄 06:28 我们建立起了小区,却无法建立社区 09:21 曾经在宋庄建立起的连接,现在依旧温暖着我 12:15 我们的城市消解了人和人之间应该建立起的社群 15:48 离开宋庄,对我来说是逃难 18:11 “墙”如何规训了孩子的身体 25:46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如何平衡规范与自由之间的边界? 28:52 完美孩子、完美教育从来不存在,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少给孩子带来创伤 32:30 与女儿一起跳现代舞,解放了我被规训的身体 35:21 命题作文无法避免,但我依旧希望尽力为孩子创造自由表达的空间 40:01 给爸爸们的推荐 剪辑:小乔 封面:Yiduo

45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