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月薪倒挂丨画饼管理丨亚健康围城:这届打工人还能活成”长期主义”吗?

新一年的言之无理在2月最后一天和大家相见:) 本期我们聊了年轻人关注的工作的那些事,很简单,很直接,钱、生活、老板、健康、职业发展、画饼和AI,没有温暖治愈的漂亮话,也没有所谓的“上价值”,因为工作这件事本身就是现实骨感的存在。 希望我们的坦率直言能让同样被工作裹挟喘息间点开这里的你感到,我们与你同在。 工作再苦再累,都不影响感受生活美好的可能,祝大家春天快乐。 本集内容 5:40 薪资和我的付出匹配吗? 9:37时代造就的薪资不匹配感 12:18 我的付出用“薪资”还是“一张饼”体现? 14:39 择业时考虑短期还是长期价值? 16:06 后疫情时代:当我们丧失长期主义的信心 18:14工作与生活能够平衡吗? 20:08 如果能够掌握人生切割术 24:30工作给身体带来的各种“结节” 26:25当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不再吸引我 28:24你想成为你老板那样的人吗? 29:55反感画饼式管理的年轻人们 31:13领导的画饼技术过于拙劣 34:50年轻人渴望被“看见” 35:30 领导的“暧昧式”管理 38:32 Deepseek浪潮带来的可替代焦虑 后期制作:Yaru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44分钟
99+
1个月前

Vol.18:“钢针苹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钢针”

“为什么是我?” “我所承受的苦难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被时代选择,当我们察觉自己体内的“钢针”,当我们看到那些又大又圆的“正常”苹果,作为“幸存者”和被“钢针”选择的人,总忍不住问出这两个问题。 而我们的答案是,不必思考,更不必探究,没有原因,也没有意义,“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命运就是不公的,钢针就是选择了你,那又怎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钢针”,也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如若被时代选择,那就做那75分之1,如若最终成为幸存者,那是我赋予我的生命以意义,而非苦难。 《不安》 《两颗苹果》 本集内容 “钢针苹果”:《不安》 3:27 “钢针”是什么? 5:12 “钢针”创伤的永久性 6:31被"钢针"选择的苹果=被时代选择的人 10:26 伤害者/施暴者主体的无意识遗忘 “幸存者苹果”:《两颗苹果》 12:51苦难 “幸存者”的骄傲 15:42 “原来我本可以不必如此” 18:20 《变形记》让我看到命运的“钢针” 21:44 苦难叙事陷阱:时代难题置于个体化消解 24:08 苦难/痛苦不是寻找意义的必要方式 何为救赎之路 26:53 当看到自己的“钢针”:“我的麦子熟了” 28:42 被“钢针”选择:没有原因也没有意义 30:53 智慧和悟性 BGM:《Drowning 》《别念》 后期制作:Dawn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33分钟
99+
11个月前

Vol.17:【专题活动】谁是卧底之找出文科生中的理科生

嗨!这里是一期【专题活动】策划 也是言之无理在2024年的一次新的尝试,在今年我们将尝试通过一些活动策划的形式进行有趣的内容输出,希望能为言之无理注入不一样的新鲜血液! 欢迎大家对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出建议,更欢迎听过这期之后心动的朋友们加入我们:) 本集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七位“文科生”,通过本次“谁是卧底”的活动找出文科生中的理科生。本次活动对于文科理科专业的划分标准是—— 人文社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艺术学在内的学科。 说在最后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工作对“人”的需求从来都不是像高中时文科和理科的二元划分一样泾渭分明,当真正走出象牙塔后,这个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也不会因为你是文科生or理科生而单一面向,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多领域、多专业交叉,而融合碰撞的过程才有火花产生的奇妙瞬间。 我们希望摒除文理科的刻板印象,有逻辑、思维强、有文采,读书多,也从来不是某一专业学科的专属名词,看似鸿沟的差异可能只是一线之隔,没有纯粹的文科和理科,只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所以我们试图走向这些刻板标签后各个专业的独特价值和可取之处。 “个体差异大于一切”,这些专业到底带给了你什么,又让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想要发问和探寻的。 在此,特别感谢友情参与本次活动,给予言之无理大力支持的七位优秀可爱的嘉宾朋友们:> 后期制作:Yaru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70分钟
99+
1年前

Vol.16:考研还是考公?

“我终于上岸了!” 当越来越多的声音在高呼上岸,我们想问:你上的到底是什么岸? 人生、社会、世界,真的有岸可言吗? 从考研到考公,生死疲劳战一卷再卷,从金字塔到苦海,曾引以为傲的思辩能力与创新思维也开始成为疑惑的枷锁。那个备受追捧的研究生学历和公务员职业的背后到底能带来什么又意味着什么,我们真的清楚吗? 如果注定要成为一个套子里的人,那我也想尝一尝吊在我面前的那根胡萝卜的味道。 本集内容 Part 1:研究生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3:45 读研成本与读研职业回报间的失衡 7:06 我的专业和领域真的需要到研究生深造吗? 10:28 研究生教育背后的巨额成本 14:30 渐趋功利化的研究生教育导向 Part 2:从考研到考公 16:50 从爬上金字塔到跳进苦海 20:13 生死疲劳战的无限循环 23:43 成为研究生公务员的意义 Part 3:你上的到底是什么岸? 26:05吊诡倒逼:当只能面临考研考公二选一 30:13 与学历垂直结构不相匹配的社会结构 32:15 平凡人的虚妄幻想:我就不能吃一口胡萝卜吗? 35:46 如果注定要成为套子里的人 BGM:《Dearest Piano 》《The Sound of Hope》 后期制作:Dawn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39分钟
99+
1年前

Vol.15:【新年特辑】关于2023年的23个问题

2023年的末尾,我们选择了23个问题回顾一整年。 旅行中吹过的自由的风,辗转难眠的夜晚流过的眼泪;心碎的裂片声、和摇滚乐一起呐喊的尖叫声;奔波医院的消毒水的味道、等待日出的海风的味道、妈妈做的最好吃的饭的味道。原以为今年好似一场梦,但这无数个碎片瞬间都昭示着在这一年里我们鲜活地跳动着的生命,以及,在漫长的冬天后,那个依然相信明年会越来越好的我,那个等待春天的我。 “新年是检讨和许愿的节日。让营营役役了三百多天的自己,重整生活,好好执拾一下活得有点零乱的生活。” “时间有时也是空间。当我们从旧的一年跨入新的一年,就像从一个空间走进另一个空间。这个崭新的空间又大又空,充满不曾使用过的时间。人们在这一瞬的期望是万象更新。” 我们就勇敢、坚韧地向前走吧,因为“天是越走越亮的”。 新的一年,言之无理、我们、和你们,将继续一如既往的一往无前,静待万象更新,风生水起。 新年快乐:) 本集内容 01:12 Q1.你去了哪些城市/州/国家? 02:58Q2.你生日那天做了什么? 04:13Q3.你今年坠入爱河了吗? 04:58Q4.你读过最好的一本书是什么? Q5.你今年发现的最好听的一首歌是什么? Q6.你今年看过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07:01 Q7.你今年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是什么? 08:00Q8.今年的哪个或哪些日子会铭刻在你的记忆中,为什么? 09:48Q9.你今年是否生过病或受过伤? 11:20 Q10.你今年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13:03Q11.你今年遇到过哪些困难? 20:17Q12.你今年做了哪些之前从未做过的事? 22:14Q13.你今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26:50Q14.你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的是什么? Q15.你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少的是什么? 32:40Q16.你有没有遵守年初时和自己许下的约定? Q17.有什么是你想要却没有得到的? 35:25Q18.有什么还未发生的事,如果发生了,会让你的这一年变得无比满足? Q19.明年你想要获得哪些你今年没有的东⻄? 39:46Q20.哪首歌会永远让你想起这一年? 40:41 Q21.今年你学到了什么宝贵的人生经验? 46:08嘉宾分享&寄语 Q22 & Q12 & Q7 52:53Q23.能够总结你这一年的一句话是什么? 特别鸣谢 本期【新年特辑】的嘉宾们:小e、文静、池边树、蔚蔚 BGM:《我想去拥抱微风》-J.well、《One More Light 》-Linkin Park、《heaven》- Ailee、《daylight》-seredris、《莉莉》-纯音乐、《送流水》-声音碎片、《平凡的一天》-毛不易纯音乐、《爱人》-莉莉周她说、《路过人间》-郁可唯、《new years eve》-MØ 后期制作:Yaru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56分钟
99+
1年前

Vol.14:为什么我们开始对一切失去兴趣?

当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对一切失去兴趣,那些人、事、物、关系,整个社会乃至宇宙都让我提不起来好奇以及渴望探索的心,我开始感到茫然、焦虑以及无所适从,仅仅是因为我感受不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联,那些重复的、机械的、日复一日的循环甚至开始让我丧失对美好的想像,我开始感受到自己对于一切的兴趣、想像和好奇在被无底黑洞吞噬,于是发问: “为什么我们开始对一切失去兴趣?” 也许最后乃至此刻我们依然没有答案,但当再提出这句话时,我希望不是用问号,而是用句号,“我们开始对一切失去兴趣。”是的,没有指责,不含怨怼,接受这个状态本身,因为我,以及我们,可以对一切失去兴趣,可以感到疲乏或力不从心,可以收回向外探求的心转而关注自我,因为我,以及我们每一个个体才是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感到好奇、感到惊讶而去探索的,探索和发现自己本身永远会给你惊喜,它始终值得。 悄悄说,但愿下次抬头看到星空时的我依然能对那一刻出现的那颗星星感到好奇:) 本集内容 Part 1 为什么我开始对一切失去兴趣 3:35 我们还能够写下自己当下感兴趣的三个问题吗? 8:43 我(曾)好奇宇宙里每一颗星星的故事 Part 2 当打工人的心力值耗尽 10:26 打工人的“文化体力”告急 12:36“人下了班之后只想躺着” 16:00 “两点一线”所构建的莫比乌斯环:失去对美好的想像 Part 3 当信息过载产生信息疲劳 19:40 “触手可及”=不再具有吸引力? 22:27 “收藏即阅读”:更可及=更不被珍惜? Part4 当我们一边社会化一边收窄信息面 25:16 成长的规训和教化是塑造兴趣边界的过程 28:36 不断收窄的信息面强化“选择性提取和概括”的思维模式 总结 当我们开始对一切失去兴趣 30:55 兴趣背后的逻辑关系: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的平衡 34:53 永远不要丧失对自己的兴趣和探索 BGM:《Love Me or Leave Me 》《Wondrous Instrumental for Latino Coffee Roasters 》 后期制作:Dawn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40分钟
99+
1年前

Vol.13:或许七夕你也在找搭子吗?

嗨,七夕快乐大家! 如果是一个人的你是否也会萌生找个搭子的念头?尤其是在每一个氛围被烘托的无比浓厚的节日中,比如今日。 在快节奏中“搭子文化”盛行的当下,饭搭子、旅游搭子、电影搭子等各类搭子词汇开始席卷我们所在的社交网络与现实生活。我们开始渴求一种精准定位下的精准陪伴,我们奢望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情感获取渠道,但我们同样发出疑问,这样一种快速连接并能快速切断的不确定关系,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在社交场域试图走上的规避社交磨合的“捷径”? 即使在忙碌琐碎与媒介入侵并行的今日,就我们本身而言,依然试图建立并维系正常的社交氛围,即使在功利性与工具化社交的浪潮中,也渴望让社交回归具体与真实。在群体性孤独中,我们可以快节奏,但不能只有快节奏,我们可以有工具化快速社交,但不能否定并放弃对深度联结的一切探索与追求。 保持真诚,对一切深度关系抱有期待,准备好拥有温暖良善的一切友好关系。 祝愿在真诚的社交网络中的所有朋友,两个人或一个人都快乐, 在今日,又不止今日:) 本集内容 Part 1 1:58假想你会在什么场合选择一个搭子? Part 2 4:47如何理解搭子文化的流行 10:20找搭子,一种精准定位下的精准陪伴 11:46找搭子,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情感获取渠道 14:10找搭子,一种非正常社交方式 21:50找搭子,一种失败率极高的不确定过程 25:28找搭子,一种规避社交磨合的舒适捷径? Part 3 28:49你知道的,他们都不会长久 33:30让社交回归具体的生活 36:15祝愿我们对一切深度关系,都还有期待。 BGM:《Rusty Lake Family Tune》-Victor Butzelaar 、《我记得》 - 赵雷 、《还是会寂寞》-陈绮贞 后期制作:Yaru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42分钟
99+
1年前

Vol.12:年轻人为何开始热衷看山看海?

“好幸福,拥有满天的星星,我很久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星星了,而且就我自己,我也都不需要跟别人分享。我有一瞬间觉得,我拥有了银河,因为没有人跟我一起看,周围全是海,看不到一个人,就觉得这片天空都是我的,这种浪漫就是自然给的浪漫。它让我感觉,我对这世界,仍然是抱有浪漫的期待。” 在大海边,在群山前,在水天相接处,等今晨第一缕阳光,寻今夜最亮的星星。我们一起去看日出,找星星,多么奇妙的冒险。当一阵风吹过,有大海独有的混杂沙滩与海星的味道,有山间百年树木的年轮清香,还有暖暖的阳光朝气,独属于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又纯粹。无垠的大海,神秘又看不全的山和山,在面对它们时,它们也在问你,你在想些什么,又在难过些什么? 即使是这样渺小、悲观的我依然能拥有大自然给的浪漫礼物,它带了日出、晚霞、群山与大海赠予我,张开怀抱让我尽情感受,告诉我,我依然能感受并始终拥有着这世间的美好。打开门去看看山,听听海,去闻闻那些大自然中既说不清又不能写下来的味道吧,可得解脱处,必有山海间。 (“洛克之路见闻” Yaru摄) (“鸽子窝日出” Yiming摄) 本集内容 03:13 高敏感人看日照金山湿了眼眶 日出的新生与吸引力 05:11 鼓浪屿一人看日出&泰山一群人看日出 11:51 传播仪式观:为看日出创设的美好情境 14:44 “最浪漫的事情是没有看到日出” 16:50 结果带有遗憾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为什么年轻人开始热衷于看山看海 23:00 原来我依然会被大自然给的浪漫所打动 28:21 宏大神秘的自然前你还在难过什么 33:43 打工人的修心疗法:去拥抱一棵树 36:14 反认知消耗:大自然滋养神经元 为自己留一个“园子” 40:35 树一直在:“它们没日没夜的站在那里” 41:50 去闻闻那些既说不清又不能写的味道 BGM:《你要去看春天的山川与海》《Sea Dreams》《Femme Parmi Les Fleurs》《We Found Love》 后期制作:Dawn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欢迎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关注收听:)

44分钟
99+
1年前

Vol.11:卷不动、躺不平、润不了:我们陷入了仰卧起坐式工作?

毕业工作两年后的节点再回看当初的选择和当时的心态是否有不一样的感觉?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们一样在此刻开始寻找价值、意义,也开始感到一些无力茫然与不知所措。当象牙塔里曾完美自洽的状态被打破,当“不进则退”的停滞感席卷而来,我们试图追问和探讨。 那我们今天讨论躺、卷、润是为了讨论什么呢?我们并没有能力为那些共同拥有的矛盾和困惑给出答案或是决策,因为你的价值感和痛苦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我们想让你看到那种割裂和其背后的根源,想让你重视自己的感受而非自我批判与自我价值的否定,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将自己摆到自己的自洽位置。也正是这份无力感才让这个问题有讨论的意义和必要性,因为说出来才有解决的可能,这正是寻找平衡和自洽的开始。 【言之无理】陪伴大家走过的一周年也是yiming和yaru在寻找自己自洽状态的一周年,去年创立之初我们首期拷问回答了关于自我的人生选择: Vol.02: “人生嘛,有那么多选择” 今天是我们特别打造的周年特辑再思考起点,首次邀请了我们的朋友作为嘉宾,分享给每一位听到这里的朋友,真诚感谢大家一周年的陪伴与鼓励,也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我们的对谈中,那么未来,就让我们继续一起向前走吧:) 嘉宾介绍 羲和:毕业于PKU,现就职于北京的一家金融行业类的国企,Yiming的好朋友:) 本集内容 04:08 毕业入职两年后认清工作本质:我们都开始感到迷茫? 11:55 工作中出现无意义感问题时的自我PUA 17:00 个体经验与价值判断体系在外界认同缺失时的支撑作用 20:00 当代青年在卷躺润之间的“仰卧起坐式”工作 24:50 别人都说“有用”的选择和工作,我到底想从中得到什么? 27:42 工作自洽的本质:追求社会认可与自我认同间的平衡 32:00 工作是否能带来充分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36:25 思考“意义”过载时的虚无主义误区:要寻找具体抓力 41:38 自我付出、社会评价与自我价值间的良性循环 45:00 “唯XX论”:并非所有人都追求价值认同感和个人成长 47:55 听到内在坚固自我的声音:坚持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53:54 不进则退的停滞感——人的根本属性是成长和发展 01:03:00 讨论困惑的意义:看到自己的痛苦和感受而非让它过于割裂和失衡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全网同名:欢迎通过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关注收听:)

68分钟
99+
1年前

Vol.10:阅读,是必需的生活方式吗?

这个时代需要人保持对世界的好奇,需要有对世界的巨大吸引力。 给自己一个思考、一个探索、一个疑问,在书籍构建的思想宇宙的漫游中获得一种认识,获得一种与固有文化、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体验认知,在思维的流动中寻找世界、定位自己。带着种种思考和疑问关照自身、关照社会,向生活、经验以及真实保持开放和探索,而不是在被一堆抽象意义的左右中变得更冷更无情,也许,这就是在我们看来,阅读本身的魅力、意义和归处所在。 本集内容 2:03 作为城市文化符号的书店:拍照打卡式书店怪象 8:05 “十年如一日”的畅销书榜单:泛大众化趋向or引读者入局 Part 1 13:45 童年阅读:儿童文学的“小豆豆”与“安妮” 15:03 应试教育下的功利性阅读 16:16 阅读世界观的建立:初触沉重宏大的时代命题 20:01 阅读视角的成长:反复诵读经典 22:06 阅读终点是向真实和经验开放探索:深奥不等于好 Part 2 27:37 阅读是个人选择与体验 30:53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不同时期阅读的不同共鸣感 34:04 书籍里没有标准答案:在作者的不同框架里认识世界 39:10 阅读从一到多:由一本畅销书叩响一个领域、流派的大门 44:11 契合当下状态与跨领域的阅读选择:跳出阅读的舒适圈 特邀环节 49:50 近期阅读分享 特邀嘉宾——Ximing:一位中文系出身、在出版社工作,带有文学气质的Yiming的朋友,是看到“读书”二字第一个想到的朋友。她说,她真的非常非常珍惜能够表达的机会,尤其是在今天看似表达变得很容易的时代,要真诚地清醒地表达自己其实非常不容易。而这,正是我们想要表达的。 提到的书籍/电影 * 《活着》—余华 * 《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面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温一壶月光下酒》—林清玄 * 《惶然录》—费尔南多·佩索阿 * 《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瓦 * 《存在与虚无》—让·保罗·萨特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 《北京折叠》 —郝景芳 * 《降临》—丹尼斯·维伦纽瓦 * 《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 * 《少年鼓手》—残雪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 *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 《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 短篇小说 * 《草坪的复仇》—理查德·布劳提根 * 《如雪如山》—张天翼 近期阅读推荐 * 《逃离》—爱丽丝·门罗 * 《他者的消失》—韩炳哲 * 《危险的愉悦》—贺萧 BGM:《That Positive Feeling》《Johanni Weis'》 后期制作:Dawn 联系我们 微博:@言之无理FM 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全网同名:欢迎通过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关注收听:)

58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