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请客吃饭|2021年听的那几百小时的播客,就像是奥威尔后花园的玫瑰

网球大排档

这是 2021 年最后一期播客,首先对慷慨返场、对我的临时起意全力配合的嘉宾表示感谢。作为本年度听播客时间 400+小时的重度用户,我们向大家推荐 2021 年听过的有趣的播客节目和单期节目,以及我们为什么喜欢听,为什么安利别人听,又为什么自己做播客。一凡也聊了聊姐妹大排档开张 500 多天以来,作东的思考、困惑和快乐,以及2022 年播客制作的一些想法。 至于为什么这期的标题起得如此飞,还请大家听到最后。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家 2021 年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下一期再见! 【收听提示】 2021 听过的有趣播客推荐 3:46 文化评论类播客小声喧哗:《山河令》编剧采访 6:46 脱口秀现场录制类播客嘻谈录:浙江啊浙江/广东啊广东/福建啊福建/安徽啊安徽,我的故乡 11:25 长沙开放麦录制播客一个观众站起来 13:07 古典音乐类播客响声播客 13:40 老牌影评类播客反派影评 14:56 出版品牌推广播客活字电波:郭宝昌采访 16:19 通过播客去旁听那些有爱好的人的对话,并且被吸引和感召 22:25 通过播客发现,我们和他人生活的联结比我们想象得多得多 姐妹大排档的这一年 24:10 请客吃饭告诉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认真且平等的分享和交流,给别人带来影响、共情甚至是启发 28:17 一凡录制最挫败的经验之一:我为什么无法和我最好的朋友们录播客? 32:02 回到姐妹大排档的起点,“母女”播客到底好不好做? 33:55 播客录制的难点:要不要避免交流时的分歧和冲突?怎么展现冲突? 35:47 听众对母女沟通的肯定甚至是羡慕,是大排档收到的最多的评价 姐妹大排档的下一年 40:39 推出两种新的节目形式 42:03 此处播客为不动声色,现已停更 46:06 为 2022 年的播客站位先拔高一下:让我们继续在生活的后院种玫瑰花! 【互动平台】 微博/公号: @大排档后厨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背景音乐】 O Tannenbaum - Vince Guaraldi Trio

51分钟
62
3年前

22 对谈|嚯,一凡来京两百日讨论大会!

网球大排档

我的偶像、闽南语界的“鲍勃·迪伦”陈昇先生有一首颇为低调的名曲,《北京一夜》。据说当年他在北京百无聊赖,随口用闽南语哼一句“为何在北京”,空耳听和“one night in beijing”如出一辙。若干年后,我发现“百花深处”原来是新街口南大街上的百花录音棚,陈昇所见的夜晚,大概在西二环的位置。 自5月10日凌晨两点到达帝都,一凡已经来北京整两百天了。北京的生活体验是独一无二的,它提供了其他地方给不了的好和不好;同时,北京的生活感受又是极端个人的,取决于每个人目前的生活条件和追求。这一期是久违的Julia和一凡的对谈,我们聊了聊200天内和北京这座城市的相处,关于独居的心情、关于坚持做一日三餐的方法、关于被北京同化和拒绝同化、关于在大城市中的交友和孤独。 【收听提示】 2:23 接受"漂泊"为生活的常态,所以我没什么“北漂感” 5:20 南方人不得不的“京化”:距离、方向和饮食 6:30 现在习惯了 50 分钟的地铁,也可以做到赴约不迟到了 9:56 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应该要求任何人成为“本地人” 14:30 在不同城市生活,真的会拓展一个人的生活边界吗? 18:55 在京独居生活的吃、安全和孤独21:55 独居自炊的方法论:朋友们,弯路虽然该走,理念还得先行! 25:59 如何面对独居的孤独:现在已经可以和孤独平静相处了,而且是不是有点太平静了? 27:58 和大家分享一个典型的当代“无聊”故事 29:41 大城市交朋友的困难是当代城市青年人的共有困境 38:35 气候反常的北京:多雨的夏天、转瞬即逝的秋天和过早的初雪 42:44 和本期主题无关但是 Julia 和一凡聊天的保留项目:工作 之 工作和生活可以分开吗? 49:27 成为“社会人”之后,我更明白我的起点已经为我规避了不少困难 【互动平台】 微博/公号: @大排档后厨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背景音乐】 北京一夜 by Bobby Chen

52分钟
19
3年前

21 请客吃饭|作为社会人的文科生:从理想国到现实国

网球大排档

姐妹大排档”请客吃饭“系列邀请我们身边可爱又可聊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感兴趣和在乎的事情。 这一期播客的缘起是一篇在一凡朋友圈得到多次转发的公众号文章“文科内卷女,你们还好吗”。出于对文章的共鸣和不认同,我邀请了哲学和艺术史出身的好友Maize,一起为这篇文章做了一个读后感和延展的分享,讨论了我们作为学生所做的“文科”选择,多大程度和如何影响我们作为社会人的体验和生活。 【收听提示】 4:05 如何开始走上文科路? 6:40/12:15 当时做文科专业选择的时候,是否知道自己具体在选择什么? 13:22 研究生和本科是一种研究路径的延伸,而不是为了就业的转型 18:20 文科让我没有那么愤怒了 22:15文科的理想主义需要被现实检视,需要走出校园 24:41 人不能没有现实国,但不能抛弃理想国 27:02 理想主义为什么要和文科挂钩呢? 28:45 文科经济转化率的困局是个人,也是文科在目前衰弱的重要原因 33:30 文科生求职是否需要被迫“降维”? 37:57 文科生的困境常常是学生思维的困境 42:07 “生活在别处”应该是广大打工人的共同追求 46:36 现实生活对文科训练的消磨:来自一个媒体从业人员和媒体研究人员的反思 50:40 给希望读文科小朋友们的建议:心态开放,专注实践,充实自我。你们是宝贵的 55:33 我们需要用新的思路来讨论“文科无用”,不要“挑软柿子捏” 【互动平台】 微博/公号: @大排档后厨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背景音乐】 触大喜乐队 - 出口

57分钟
68
3年前

20 请客吃饭|国际关系的另一副面孔:职业、志业和学理沟通

网球大排档

姐妹大排档”请客吃饭“系列邀请我们身边可爱又可聊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感兴趣和在乎的事情。 姐妹大排档第 20 期,一凡邀请了目前在苏格兰攻读国际关系博士学位的友人,试水地聊了聊国际关系这一话题。首先要声明的是,本期内容和国际局势的预测、中美关系的分析、中国未来走向这样的问题没有关系。我们想做的,是通过这期节目来展示国际关系学者和学术研究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定位是什么,交流对象是谁,目标是什么,挑战是什么。当如今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上充实着各种立场和情绪的”国际关系“分析时,一部分以国际关系为专业的国关人的视角和思路又是什么样子。对国际关系出身的我来说,这期节目既有强烈的与公众沟通的欲望,又夹杂着许多个人的好奇,所以在节目内容上不免有一些门槛。这是相当正常的。但是,通过将这个对话的思路和态度和生活中 所见的“国际关系”相比较,我相信听众也会得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关于以学术为职业和志业的话题,我在这里一并推荐播客随机游走关于ep17 李连江:在学术界谋生。 【收听提示】 > 6:30 国际关系博士的就读感受:永远都在不断变清晰的过程中 > 9:20 建构主义和软实力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变得更加重要了 > 12:42 学院内和学院外的国际关系 > 13:40 作为学者,通过学理对话是至关重要的 > 14:00 政策型学者和研究型学者在国际关系领域定位不同 > 15:12 国际关系“专业”到底专业在哪里17:45 经典问题:为什么要在国外做一个中国外交的题目呢? > 18:58 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他者才能做好这门“关系”的学问 > 20:11 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以自己作为方法是痛苦但是必须且值得的 > 21:44 专业追求是你的文章在二三十年后还可以看到学理的价值 > 24:45 为什么要在苏格兰这个偏僻的地方做国际关系呢? > 29:38 改变一凡的本科毕业演讲:当你爹拿社交媒体教你国际关系,怎么办? > 30:45 国关学院秦亚青教授是理想的国关人 > 32:45 如何定义一个社会科学学者:万变中的不变 > 34:22 未来的国际关系世界我不知道,我还是关心中国话语权 建构主义 > 非常简单笼统地说,建构主义者认为任何一个社会人的行为都被约定俗成的社会传统、社会习惯和个人身份来制约或改变。 【互动平台】 微博/公号: @大排档后厨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背景音乐】 久石让 - Summer

40分钟
99+
3年前

19 请客吃饭|教育和快乐童年:你为啥就不能高兴点儿?

网球大排档

姐妹大排档”请客吃饭“系列邀请我们身边可爱又可聊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感兴趣和在乎的事情。 这一期 julia 和一凡的请客吃饭邀请了目前在德国生活的 Rebecca,从女儿和不同阶段妈妈的视角出发,聊了聊经常出现在亲子之间的天问:孩子,你为啥就不能高兴点儿?在家长的认知里,孩子所感受和呈现出的快乐常常与自己的付出没有因果关系;在孩子的视角中,自己的快乐和不快乐难以被家长理解和交流;在社会的主流故事中,快乐的童年已经不是孩子可以轻易拥有的。去年,清华大学刘瑜教授发表的一篇演说《我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家长对该演说中“孩子拥有普通快乐的童年”的理所当然感表示不满: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清华大学教授的社会资本来为自己的孩子兜底,从而拥有“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的选项;归根结底是中产阶级的一种“凡学”。难道快乐是一种特权吗?在教育的层面上,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呢? 【收听提示】 1:51 惊现播客历史上少有的认干妈环节 4:20 教育理念是美好的,但实践常常充满着错位和妥协 13:16 "60年代"的父母倾向于接受和化解困难,孩子得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和沟通 17:47 当下教育理念的丰富和随之而来的内卷 20:30 现在的环境下,快乐的童年是否伴随着不可逆的、不公平的代价? 25:55 快乐童年不是客观事实,需要家长进行主观引导 34:05 被培训班占据的童年:过程快乐和结果快乐 38:18 当下的快乐也很重要,不需要什么都放下一个时间或者计划内理解 39:43 孩子的快乐有时候需要父母的等待 49:51 人沿着家庭这条轨道成长,反思然后挣脱,最终继续往前走 52:57 如何回答“童年对你重要吗”取决于你的个人经历 【互动平台】 微博/公号: @大排档后厨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背景音乐】 刺猬乐队 - 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

56分钟
24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