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喝酒的经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虽然各个社会都努力想要从各种伤身的摄入品中保护未成年人,可这也恰恰让这些伤害自己身体的权利成为了自由与独立的象征,更加令未成年人心向往之。所谓堵不如疏,如我们一般,越是禁忌的事物越能吸引人们的好奇,越是会认为抽烟喝酒是酷;而如猪菁所说,见的多了,反而认为学习好更酷(多么令人羡慕)。 这一期我们邀请了两位在酒上造诣颇深的朋友和大家分享他们喝酒的故事。酒后的故事总是如此地爆炸,和陌生人拥吻,晕倒在朋友家厕所,跟人大打出手,呕吐物随风飘荡……在今天之前,不怎么有喝酒经历的我真的以为,这些都是脱离现实的艺术创作,只会出现在不知道谁在看的悬浮都市剧里,没想到,现实生活比编剧的想象更加精彩。 混一色年底爆笑推荐,不容错过! 【本期看点】 03:05 嘉宾自我介绍:小昊,猪菁 05:20 小昊:我家好像有酒鬼基因 12:44 猪菁:爸妈的朋友总趁我爸妈不在劝我喝酒 18:57 YY:我感觉就是喝啤酒好酷哦,好像是一些大人的事情 25:35 YY:微醺的我想和世界融为一体 31:31 小V:酒后吐真言,竟然说出“你这个人真他妈装逼” 34:29 小昊:大学后期心情不好,进口啤酒是我的麻醉剂 40:19 猪菁在酒吧放浪形骸的生活(小Y粗口大骂酒吧老板) 63:16 小昊在美国被保安扔出夜店 & 醉到朋友以为他亖在马桶旁 75:28 猪菁初次约会就不小心喝到在路边狂吐 88:18 小昊:从为了酒精喝酒,到把品酒变成兴趣 【音乐】 P!nk - 《Raise Your Glass》 Guitar Cover By Sebastian Lindqvist 伍佰 - 《突然的自我》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小昊 猪菁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提到纽约,你的印象是什么?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穿梭其中脚步匆匆的白领精英,还是一座文化融合、风情万种的国际大都会?本期播客,两位首度踏入纽约的主播联同两位纽约“老司机”,将带你探索纽约的另一面。这里不止有华尔街、自由女神、中央公园,也有纷纷扰扰的人群,永不停歇的霓虹,“奇奇怪怪”的居民,还有……那些出乎意料的“特大号”老鼠! 困困,在她的纽约地铁经历中为我们展示了这座城市的不安与疯狂,而她对大都会博物馆、百老汇音乐剧的热爱,又向我们揭露了这里的文化魅力。这种独特的吸引力,足以让她从宁静的西海岸飞往繁忙的东海岸。小莉,一个已经在纽约打拼了一年半的都市女子,将与你分享她眼中的纽约:那些她喜爱的瞬间与她难以适应的城市冷暖。 已经做好准备探秘了吗?紧随我们的步伐,共同挖掘纽约这座城市的魅力和秘密! 【本期看点】 05:10 嘉宾自我介绍:困困(aka 饼干),小莉 07:36 初到纽约,是惊喜还是震撼? 13:46 纽约街头的“三宝”:老鼠、垃圾、流浪汉 21:32 纽约的声音:为何这里如此嘈杂? 28:43 街头观察:多元的文化和不拘一格着装方式 34:43 困困的经历:纽约地铁的惊魂记 47:44 曼哈顿:一个神奇又不太适宜居住的地方? 56:17 纽约,一个充满艺术与文化的都市 72:12 我们的推荐:不可错过的音乐剧和互动戏剧 92:22 小莉:住在时代广场附近的感受 【音乐】 New York, New York - 《New York, New York (Cast Album Version, Instrumental)》 Hamilton - 《Satisfied》 Hadestown - 《Why We Build the Wall》 Taylor Swift - 《Welcome to New York》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困困(aka 饼干) 小莉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我是谁?”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谁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看,问题来了吧?长久以来,一直又一个问题在困扰着你。谁是你最好的朋友。是我吗?不,那只是一个期待,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这个愿望不是真的呢?如果我不是你最好的朋友的时候,你又是谁?你还是我最好的朋友吗?” “我不知道。哎呀,我也不用知道。” “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谁是你最好的朋友?” “这个问题你刚才已经问过了。” “不,刚才我问的是在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的前提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现在我们抛开这个前提,那这个答案又是什么?” “算了,我要跟你绝交。” “是谁要跟我绝交?还是我不认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的时候,我就已经跟你绝交了?” “是你跟我绝交了,所以我也跟你绝交了?” “回答正确。再见吧,我最好的朋友。” 这一期聊的是关于朋友之间的不可替代性。难道因为是朋友,就必须互相没有要求,也没有期待吗?有要求有期待的是伴侣才能满足的。可是小V的观点里,要求是指一定是他,他不满足就要磨合就要改,这是伴侣的相处之道。可朋友即便没有要求,总还是有些期待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关系难道不都需要有所期待吗?如果没有期待,那便是毫不相干的路人了。只是朋友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当互相不能满足对方对于朋友的期待时,默默离开,去往寻找下一个朋友的路上,不就好了么? 【本期看点】 03:25 嘉宾自我介绍:菲菲和包子 05:17 包子曾经对小Y设置在线对其隐身 11:35 包子与小Y的感情逐渐升温 17:02 作为好友,他们互相欣赏的特点 27:26 维持了很久友谊,人生际遇相似是必须的吗? 38:25 小V对待朋友关系的敏感与谨慎 44:27 在使用QQ时,如何为朋友分组? 50:57 大家希望从友情中获得什么? 59:59 好友的婚礼,你会参加吗? 65:40 如果不能与好友的伴侣相处,怎么办? 73:13 在友情中如果感到不平等,你将如何处理 83:58 你是你最好的朋友的最好的朋友吗? 【片尾音乐】 TRIPLANE - 《Dear Friends》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菲菲 包子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新一季令人心动的offer再次洒落在法律专业的舞台上,仿佛在暗示,虽然节目已辗转多个行业,但法律依旧拥有不减的吸引力。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律师总以其独特的聪明和能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到案牍旁的运筹帷幄,他们似乎时刻以专业的形象宣示,高昂的费用背后有着充分的理由。 然而,从一个法学新生一步步成长为知名大律所的合伙人,这一路的艰辛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应对的。更何况这样看起来咬文嚼字的专业,却要用一门非自己母语的语言来学习;这样法理人情纠缠的社会学科,却要在自己不够熟悉的非成长环境中理解,出国读法律这件事怎么想都是地狱难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追求国外的法学学位呢?今天我们就来采访一下,在国外学习法律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是出于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还是对未来职业和发展的考量?或者,是家庭对于报考专业的特定建议,比如“中医”和“法律”间的二选一,又将带领他们走向何方? 【本期看点】 03:16 嘉宾自我介绍:小鱼与小朱的法学旅程 06:38 从国内法本到出国继续法律专业学习的原因 10:36 美国和澳洲法律教育的花费 20:56 小鱼的律所初体验:小城律所印象深刻的案件 33:05 小鱼在美国的奇遇与特别的友谊:爱骑马的A姐 41:35 小朱在墨大遇奇葩:满嘴跑火车的妈宝男 57:20 法律界求职路:小鱼与小朱的面试经历分享 69:45 小朱的法学探究:普通法系下的过失犯定义 81:40 美澳法律专业的收入大公开 88:39 律师的工作到底在忙什么? 99:05 彩蛋:在美国被抢劫,你可能可以拿U-VISA! 【片尾音乐】 DALI - 《ムーンライト伝说》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小鱼 小朱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被老师特别偏爱?在开始今天这一话题之前,小V一直认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两位特别疼爱自己的老师,因为小V几乎一直是在各种老师的偏爱中度过的。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就像小V很少遇到特别讨厌的老师一样,被老师特别偏爱也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更多时候,与老师保持中立和平淡的关系才是常态。 趁着教师节到来,我们今天就来回忆一下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与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一种指导和服从的关系。听老师的话也是从小被家长提醒的。因此,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十几年前轻微的体罚也是可以接受的。即便没有达到体罚的程度,老师的一言一行,情绪波动,都可能影响整个课堂的氛围,是愉快轻松还是如履薄冰。在这样的互动中,会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或许,像猪菁所说,把老师看作一个职业,平等地与之相处,虽然失去了亦师亦友的亲近,但也消除了过度讨好的紧张氛围。这样的教育环境是否更健康呢? 在此,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如果你有印象深刻的老师,欢迎与我们分享。如果没有,那就来听听别人的故事吧~ 【本期看点】 03:01 嘉宾的自我介绍:猪菁和小朱 04:36 老师体罚小学生,小朱也被耳濡目染 10:54 小Y的老师总让学生排队打手心 21:35 害怕老师暴走,小V苦练家长签字 31:51 猪菁初中全班排挤年轻老师 39:14 小朱高三物理老师讲题经常断片 54:38 猪菁曾把骂人短信直接发给班主任本人 68:00 小朱希望低调,感觉英语老师处处刁难 73:43 小V因为对物理老师有crush所以对物理产生兴趣 84:19 语文老师偏爱小朱,毕业六年还记得他的高三作文 93:23 老师的偏爱太过明显,你会感到不舒服吗? 【片尾音乐】 AGA - 《圆》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猪菁 小朱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的播客已经走过了一周年啦。本来计划用这个特别的时刻让嘉宾来分享坚持超过一年的故事和经历,但意外地发现这个话题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兴趣。相反,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些满怀热情开始然后选择放弃的事情。 我们都曾经充满憧憬和对更好自我的追求,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可能是一个暑假尝试学习的乐器,可能是几次想读完的书籍,也可能是听起来很酷的运动或者想记录下每一刻生活的心。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想放弃也不要拆穿。 然而,放弃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每个人都有容易放弃的时候,坚持也许很美好,放弃也没什么大不了。也许你跟小Y一样“小脑不发达”,所以很多事情尝试一下就放弃,或者像小V,在某些事情上能够坚,而在其他方面也会力不从心。人生就是由这些碎片和瞬间构成的,每一次尝试都在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这些瞬间的快乐和痛苦、焦虑和兴奋,这些属于你的情感和故事会使你变成一个更完整的自己。 最后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再撑一年... 【本期看点】 01:47 嘉宾的自我介绍:小帅和芝芝 04:04 坚持一年以上的事情少之又少,但三分钟热度的经验却随处可见 05:56 每个人应该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学过某种乐器吧 21:05 小V:我真的会弹吉他,还有女生在舞台下为我尖叫! 28:52 小V:都是上班害我读不下去《西方哲学史》 45:28 小Y:坚持健身的动力来源于怒气和肌肉帅哥 51:55 芝芝:保持运动驱动力就是健康,所以会选没那么痛苦的运动 59:09 滑雪怎么突然变成这么流行的运动?! 77:21 小V:我坚持每天都必然会看甄嬛传、武林外传、家有儿女中的一个 81:50 小V游戏的坚持力惊人,小Y觉得游戏好难新手关就放弃! 88:34 我们都有过坚持记录生活的时期 99:38 混一色一周年啦,希望能记录下更完整的我们 【片尾音乐】 刺猬乐队 - 《白日梦蓝》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芝芝 小帅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大家近期都过得怎样呢?混一色节目的第25期节目由于多种原因,录制连续翻车了两次。小V和小Y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这期的特辑,分享一下我们制作播客的心得和一些理念。我们还会讲讲那两个没能与大家分享的话题背后的故事和思考。 第一个话题稍显沉重,不知你们是否也有同感,感觉随着岁月流逝,对一些负面情绪的反应似乎未有所变。无论是小Y渴望成为他人的自卑,还是小V面对陌生人的敌意时的不安,我们应该已有所成长才对吧?在这情绪的旋涡中,我们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最终,我们认为此话题太深入,不适合网络环境,所以决定放弃。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消费,虽然录制完成,但其方向并不如我们所愿。考虑多方因素,我们决定不发布这部分内容(对嘉宾表示歉意)。但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还是会简单聊聊自己的消费理念。 期望大家喜欢这期特辑内容,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本期看点】 00:12 近期的录制经历了些许波折 01:33 放弃的第一个话题缘起于一深度对话 05:25 小Y:当我渴望成为他人,却又责备自己 11:05 人生课题不仅需要答案,还需推导过程 17:15 小V:面对陌生人的恶意,我似乎没有还手之力 25:27 下一个话题,我们聊聊关于消费 29:48 小V:消费本身对我来说就是压力 34:01 小V:节省的钱带给我一丝掌控现实的感觉 37:20 不消费,可能就失去了发掘爱好的机会 40:11 有些曾渴望的东西,我们终于拥有 46:14 想和大家分享真实故事,而非泛泛之谈 【片尾音乐】 Superfly - 《Gifts》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没有)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hunyiseboke.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其实我一直不太明白,所谓旅游的需求是从哪个年纪突然开始出现的。 小时候对旅游又爱又恨,爱的是可以去不同的地方,而且偶尔成为一次在班级里讲故事的角色,比起一直听别人口中的青岛厦门可是有趣多了。恨的是只能听从安排,旅游团的盛行让旅行像是换了个地方行军,披星戴月地坐车,赶行程,景区人挤人以及那并不好吃的大桌饭。只是当时好像对于这些没有什么概念,累不累好像很累,下次还去不去,那必须还去。 到了长大以后,可能突然变得有精力有时间后,去旅行的想法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安排的事。出门在外,一切都是新鲜与未知的,即便是过惯了波澜不惊,两点一线生活的人,一旦踏上旅程,各种故事也必然会纷至沓来。 即便知道旅行途中,可能大家都会有些新鲜事,但是依然被这一期大家分享的故事深深震撼了。于是就像标题所说,听完之后,只想感叹,旅个游而已,要不要这么荒谬啊!!?? 【本期看点】 03:24 什么时候想去旅行 & 你能接受边旅行边工作吗 14:08 挑选旅行目的地和行程:你们想去哪里玩? 22:18 小时候和父母参团旅游总是特种兵模式 29:29 小V:跟团旅行的最后怎么变成了小美人鱼 33:46 小Y:我小时候出去玩的故事可是又多又精彩 47:13 菲菲:把小学的我留在赌场门口,爸爸单独带娃出门心很大 54:09 菲菲:想和父母在欧洲度假,但妈妈从行李箱中掏出电饭锅 63:16 芝芝:精心计划和父母的旅行却被姑姑放冷箭,真的好心累 76:17 小V:妈妈来美国和我们一起玩都很顺利,小Y评论“步步惊心” 84:57 小Y和小V出去玩的秘辛大起底! 【片尾音乐】 広末涼子 - 《MajiでKoiする5秒前》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芝芝 菲菲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hunyiseboke.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作为同志群体的一员,我们对于这十年之间,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着深切的好奇。我曾经幻想过,在这个资讯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流通必然会导向更加包容的环境,于是新的年轻人,特别是在某些方面有点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一定可以越来越多地被看到,也一定会有更加肥沃的土壤来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并不仅限于性取向这么一个狭隘的方面,但性取向的不同却不可否认地会让他们脱离合群的标签。 然而事实上似乎是,十年对于变革来说,还是太短了。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发觉他们成长的困境和我们没什么不同,不否认有更加友善的环境存在,可是那也只是出生彩票的一部分。更荒诞的是,他们早早的自我接纳,甚至没有意识到为何要对自己不认同的情况下, 社会的规训却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约而至,强行让人把自我认同压抑回心底,而努力隐藏,伪装成一个”正常的男生“。 世界的多元,从来不是想要从谁手里抢走些什么。希望再过几个十年,人类依然可以不只为了繁衍生存而苦苦挣扎,每个人能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不被打扰的生活。 【本期看点】 01:48 余飞和小明,嘉宾的自我介绍 03:10 优酷土豆?小明第一次遇到成人内容 14:54 余飞的自我探索,意识的成熟早于身体 23:10 当自我发现早于社会规训,接纳便显得顺理成章 27:42 在认识到自己是通讯录之后,要如何获取更多的讯息和资源 35:35 能够寻找同类本身就是自我接受的体现 41:40 玩梗还是冒犯?“哲学”的火爆你们怎么看 50:06 小V是如何被中科大基友群发现的 51:50 余飞和小明如何应对自己身份的不同和情感上的需求 55:35 你的朋友都知道”你是谁“吗 63:00 我知道我只要不说,就可以安全地做朋友 68:19 出柜与否,不取决于我们的亲密程度 78:15 关于未来,你们想过对家里出柜吗 【片尾音乐】 五月天 - 《爱情的模样》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余飞 小明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hunyiseboke.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但凡断网两个月,似乎就会跟不上当下时兴的流行与热词。在我小时候,经常喜欢和大我七八岁的表哥们一起玩,看他们喜欢的动漫,跟着他们玩那些流行的游戏,所以总觉八零后和九零后的童年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可是在这个九零后动辄已经叫自己叔叔阿姨,零零后独居老人频频出没的年代,我和小Y总会好奇,到底现在的零零后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呀! 今天我们请到了三位刚刚在六月经历过高考这个人生十字路口的“已”成年人,借由他们回忆一下依然鲜活的高中生活,也满足一下我们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特殊时期度过的备考日子,和那披星戴月的日常安排。不知道他们分享的这些细节,会不会让你想起你当年的时候呢? 时代向前而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本期看点】 02:36 余飞,小明和小皓,嘉宾的自我介绍 05:19 现在高中的生活到底有多卷? 16:46 高中生感受和30多岁的老师的代沟在哪里? 21:48 00后嘉宾和父母的关系亲近吗? 25:32 现在的高中生能用手机吗? 34:58 00后嘉宾的零花钱和消费观 43:56 关于疫情对于高中生活的影响 58:28 新的分班和高考制度下,大家和同学的关系还好吗? 71:27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期待? 【片尾音乐】 雷心雨/RAiNBOW计划 - 《纪念》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余飞 小明 小皓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hunyiseboke.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在这个大家小时候都想要做科学家的话语体系下,博士可谓是自带光环的称号,甚至很多现代都市悬浮剧里,xx博士的称呼意味着这个角色自带高智商,高技术以及不通人情世故我行我素的刻板形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博士生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读博的生活真的是天天都在改变世界吗?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几位在美国拿到理工科博士学位的朋友来聊聊他们读博期间的甘苦谈。 博士生常常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科研的方向、读博的经费、论文的投稿以及最后的毕业要求事实上也确实被”老板“掌控着。作为一个未经世事追梦科研的博士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被“老板”拿捏住了。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能遇到一个”善良“的”老板“。 精心设计的灵感、不断试错的实验、没日没夜的改稿,这些呕心沥血的付出却可能被一个不善良的自诩为“老板”的人利用、甚至不断的拖延甚至否定。当你付出了几年最好的青春,甚至更加极端地会认为,自己从上学开始一路走来的所有人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在过活时,这些生活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压力,和看似已经无路可退也无处可去的状态,真的会让很多人濒临崩溃甚至想要一了百了。 当我们又听闻一个博士生自杀的新闻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呢?当一个怀抱科学理想——只想让这个世界的边界再拓宽一些的灵魂被摧毁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呢?Actually it's OK to say Fxxk you! 希望这一期内容能够满足你对读博生活好奇的同时,也会让你对经历过困境的人多一些包容。如果你的朋友也像他们一样卡住过,希望你能告诉他生活是可以享受的,未来光明灿烂。也祝大家善良待人,也能被善良以待。 【本期看点】 03:44 阿拉蕾、猪菁和小昊,嘉宾的自我介绍 06:32 小昊的研究方向:侧信道安全 14:08 猪菁的研究方向:测一个非常小的力 18:45 阿拉蕾的研究方向:燃料转化 26:48 博士生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想象中的天花乱坠 34:42 猪菁的研究项目从头到尾只靠她,还被老板PUA 50:56 小昊研究热情高,却无奈老板情商低 64:20 小昊的崩溃之后最终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 73:19 怀抱理想的阿拉蕾,却被老板当作风险投资 84:19 阿拉蕾博士生涯中最困难的时刻 92:35 如果你想来欧美读博士,这是一些我们的建议 101:40 在美国,读完一个博士之后的出路是怎么样的 【片尾音乐】 Lily Allen - 《F**k you》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阿拉蕾 猪菁 小昊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hunyiseboke.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我想大多数人关于成年的记忆,都和那场牵动千万人的大考有关。这似乎是整个人生第一阶段的里程碑,我们从踏进校园的第一天,这个名为高考的倒计时就在我们耳边从未停歇地滴答作响,随着时间越发嘹亮。你的人生似乎被他操纵,你的未来似乎被他决定,你的其他一切都要为他让路,直到高考结束那一天,你才真正拥有了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权利,去考虑不同可能的机会,因为在那之前,你只会被反复告知“好好学习,别想那么多。” 可是当这个重大事件尘埃落定(这一天终究会来),我们期待的未来真的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吗?高考成功的辉煌,到底庇佑我们走了多远?高考失利的遗憾,又到底困扰了我们多久?作为一群“过来人”,我们想要分享自己对高考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或戏谑或遗憾,有人在高压之中也可以找到生活的小乐趣,有人努力拼搏最后真的迎来皆大欢喜的结果。但重要的是,人生真的还有很长,一考真的定不了乾坤。 最后,祝愿广大学子们考试顺利! 【本期看点】 02:48 小岩子、猪菁和芝芝,嘉宾的自我介绍 05:56 高考结果满意吗,几家欢喜几家愁 18:23 模拟考小岩子成绩逐步下滑,一次好一次差芝芝只得信命 34:10 状元同桌狂刷题芝芝压力大,猪菁灵魂发问“有那么多题吗” 47:32 小Y不愿被比较,小V自觉像Loser 56:29 放学后芝芝青涩恋爱,钟点房岩子火热探索 68:25 物理博后自认考试靠风水,广州高中迷信活动真离谱! 79:05 小岩子姨妈突袭血洒考场,好心人不远千里助力猪菁 94:24 高考完男友与小岩子绝情分手,出门玩不回家芝芝妈怒摆脸子 101:05 查分日芝芝终留遗憾,中科院广传猪菁喜讯 114:41 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还有我们的一点祝福 【片尾音乐】 范玮琪 - 《启程》 【主持人】 马铭远小v 小y 【本期嘉宾】 小岩子 猪菁 芝芝 【联系方式】 混一色播客专用邮箱:hunyiseboke.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小马识途victor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