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这么火?当下我们面临着各种精神危机,而王阳明的人生故事,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读《传习录》,对他所遇到各种困惑、不满和纠结,并不会觉得陌生。 被贬贵州龙场驿,在精神受辱的情况下,他如何寻求突围?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做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自我开导和开导他人来忘记当下的苦难呢?他龙场悟道悟出来什么?为什么明明道理是这样,但现实行不通呢?真正的“知行合一”是什么样子呢? 科举制度从诞生开始就被批判,甚至明代主考官都在批评它,但为什么还能维持下来呢?面对科举考试,只有从中超脱出来,才可能名垂后世;而那些超脱出来的人,他们又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一个相对还可以的成绩。这对当代“内卷”或许另有启发。 00:43 上王阳明的通识课,在大学生和古人间建立连接 02:24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对现实有借鉴意义吗? 04:24 王阳明5岁还不会说话 07:41 人生在世的第一等事 10:42 读书没有登第并不是耻辱 13:31 王阳明上书被廷杖,遭贬贵州龙场驿 17:25 明代残暴的廷杖 19:32 王阳明的诗歌创作:寻找精神突围 23:41 王阳明在龙场驿 28:11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33:00 在艰苦环境下,贯彻知行合一的意义 37:10 科举考试从诞生起就被批判 39:23 朱熹跟陆九渊辩论《义利之辩》,从体制中超脱 43:05 【片尾曲】Don McLean - Vincent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朱熹(1130-1200),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内阁首辅,又以宰臣身份而领袖文坛。诗开“茶陵”一派。 刘瑾(约1451-1510),明代中期宦官。 邵雍(1012-1077),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 陈献章(1428-1500),明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明代心学的奠基者。 朱宸濠(1476-1521),明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献王朱权之玄孙。袭封宁王。 王华(1446-1522),明代诗人。成化十七年状元,精通礼、春秋、易。 王守仁(王阳明)为其长子。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徐鲤 - 心学(《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故乡(《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找寻(《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悲伤(《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悟道(《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格竹(《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悟(《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欢快(《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徐鲤 - 尾声(《王阳明》纪录片原声音乐) Don McLean - Vincent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从观光客到京都文化的研究者,徐静波真正对京都文化感兴趣是2010年,在神户大学当了一年教授,去了30次京都。 一千二百多年来,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都城。自公元794年建都以来,京都受到了多次比较大的破坏,地面上很多建筑被烧毁。近代以来,又重建了许多,所以京都并不是从古至今完整的古城,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古都。京都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渊源,遣唐使和留学僧带来了文化的传播。 日本文明核心在于审美。在汲取了中国文明的基础上,在日本岛国自然环境自然风土物质基础上,慢慢衍生发展出了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的文明。以王宫贵族为代表的雅致,以武士阶级的张扬,以禅宗为代表的空灵。从审美上来讲,公家、儒家和佛家这三大块展示出了日本文明的脉络和机理。 02:00 从1991年初遇京都到2010年对京都真正产生兴趣 05:04 《原色京都》:京都旅行推荐手册 05:27 京都生活的审美化和文学化想象 06:48 千年古都京都的历史沿革 11:42 京都遭受的火灾破坏和战争动乱 15:26 京都的古老在于文化意义 17:00 京都历史文脉顽强延续下来 18:21 京都为什么有“洛阳”的称号? 20:22 日本画和文字中的中国情结 21:54 京都和中国的文化渊源:留学僧的文化传播 24:26中国茶文化传到京都 26:57 京都所展示的日本文明的脉络和记忆 29:32 日本文化的审美:以王公贵族和以禅宗为代表 34:35 京都小众之地推荐 39:47 【片尾曲】药师寺宽邦 - 般若心経(樱花MIX)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日本小说家。代表作有《春琴抄》、《细雪》等。 东山魁夷(1908-1999),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作品有《冬日三乐章》《光昏》。 丰臣秀吉(1537-1598),日本政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德川家康(1543-1616),日本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时代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 明治天皇(1852-1912),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孝明天皇统仁次子,万延元年(1860)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 平山郁夫(1930-2009),日本著名画家。作品有《佛教传来》、《入涅盘幻想》、《大唐西域壁画》。 徐福,秦著名方士。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周作人(1885-1967),散文家、翻译家、思想家。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隐元(1592-1673),中国一代高僧、日本黄檗宗宗祖。 冈仓天心(1863-1913),日本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山口五郎 - 巢鹤铃慕 山口五郎 - 虚空铃慕 大和丝竹乐团 - Hachidan (Yatsuhashi Kengyo) 大和丝竹乐团 - Hoshun (Springtime) 药师寺宽邦 - 般若心経(樱花MIX)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常成先生本科学的是经济,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却遭遇了两次泡沫危机。多年以后,凭着从小看《三国演义》而引发的对历史的兴趣,他从博士阶段开始深度接触起历史专业。 第一手档案总是能给研究者带来很多线索和触动,节目中常成先生分享了他和第一手档案打交道的感悟,分享了他在做志愿军战俘的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历史亲历者很希望别人听他们倾诉,听他们所经历过的事。历史研究者者们的工作正是把这些故事发掘、整理、还原出来,并把它们讲给更多人听。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00:43 读《三国演义》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01:58 毕业后赶上两波泡沫: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泡沫 03:35 从博士开始投入历史 07:59 真正做历史研究课题必须去看档案 09:25 关于志愿军战俘的研究 12:12 接触第一手的资料对整个历史认知的触动 14:39 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震撼 16:42 采访齐邦媛先生的故事 20:45 做抗战时期盟军译员的口述历史 22:58 在加拿大访问抗战翻译员的故事 25:13 有没有后悔进入历史这个专业? 26:00 真正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什么?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毕仰高(Lucien Bianco),法国汉学家。著有《中国革命的起源》、《20世纪中国的农民运动》等书。 苏成捷(Matthew H.Sommer),美国汉学家。致力于清代法制史和社会史的研究。 黄宗智,历史学家。主要学术兴趣为明清以来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 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美国历史学家。致力于中国近代史、革命史等领域的研究。 毕克伟(Paul Pickowicz),美国历史学家。致力于中国史研究。 孔祥熙(1880-1967),政治家、银行家。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财政部长。 张泽石,1950年参加解放军,历任60军180师538团宣教干事。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周杰荣(Jeremy Brown),美国历史学家。曾与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编著《胜利的困境》一书。 茅海建(1954-),历史学家。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的研究。著有《天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等。 齐邦媛(1924-),学者。著有《巨流河》等。 齐振武,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军一四九师四四七团一营一连战士。生于1921年,卒于1970年代后期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冯钟辽(1924-),物理学家。冯友兰长子。 梅贻琦(1889-1962),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 梅祖彦(1924-2003),水力机械专家。梅贻琦之子。 赖恩典(1982-),导演。作品有纪录片《重返滇缅路》等。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Simon & Garfunkel - The Sound of Silence Johnny Mandel - Theme from M.A.S.H. (Suicide Is Painless) 王若琳 - 亲密爱人 法老 - 亲密爱人2017(feat. 酷癌)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我们在像《雍正王朝》《步步惊心》等剧中经常能看到“九子多嫡”的影视化呈现,即清康熙帝其中9个儿子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那么真正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样呢?皇四子胤禛为登上皇位用了阴谋诡计吗?他是如何处心积虑一步步继位? 竞争上岗后雍正励精图治,不时剑走偏锋。面对继位后种种的谣言,雍正通过《大义觉迷录》来申诉。雍正爱才,任人唯贤,赏识有能力的人,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但又得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超出了控制范围,就会像年羹尧的下场一样,有了造反的能力跟实际造反没有什么差别了。如果现实中遇到像雍正这样的老板该怎么办呢? 00:42 雍正处心积虑夺嫡 09:02 雍正继位后剑走偏锋 13:00 雍正称帝后剖白自己:大义觉迷录 19:01 雍正和年羹尧、张廷玉的关系 22:54 年羹尧之死的原因 27:16 雍正处置年羹尧,掐灭造反可能性 29:44 现实中遇见雍正这样的老板怎么样? 31:30 雍正爱才 33:00 雍正控制能力强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 年羹尧(1679-1726),清代政治家、军事家。 曾静(1679-1736),清代县学生员。授徒为业。 岳钟琪(1686-1754),清朝中期名将。 吕留良(1629-1683),明末清初学者、思想家。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孟森(1869-1938),历史学家。致力于明、清断代史研究。 张廷玉(1672-1755),清代政治家。 汪景祺(1672-1726) ,清代官员。当过两年年羹尧的幕僚, 佟佳·隆科多(?-1728年),清康熙、雍正朝重臣。 李卫(1688-1738),清代名臣。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赏识。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尹继善(1696-1771),满洲镶黄旗。清代名臣。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徐沛东 - 《雍正王朝》电视剧原声音乐 黄英华 - 《步步惊心》电视剧原声音乐 刘欢 - 得民心者得天下(《雍正王朝》电视剧主题歌) 张学友 - 你好毒(《雍正大帝》台视版片头曲)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司马迁不在鸿门宴现场,这段历史是他在口述历史的基础上,糅合文学和想象的最终呈现。这是李冬君所喜欢的行文风格和历史书写。从博士论文之后,李冬君再也不想去写学院派的八股文,她开始写个人专栏,用诗画的语言,用写故事的方式来写历史。李冬君最新出版的书籍《走进宋画:10—13世纪的中国文艺复兴》,从宋代的绘画艺术切入,去解读历史,和历史中的人。 为什么宋朝之前没有山水画呢?以《千里江山图》为例,我们该怎么走进欣赏宋画的世界?当我们提到南唐的李后主还有宋徽宗,常常说他们因为沉湎于艺术而荒废了国政,造成亡国的悲剧,艺术真的会造成权力的颠覆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思维去评价历史呢?艺术应该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ChatGPT会影响艺术的发展吗? 00:38 博士论文之后,我再也不想去写历史研究学院派八股文了 12:12 为什么写走进宋画? 17:24 经历轴心时代的民族,有了理性的觉醒,就可以文艺复兴 22:23 从艺术绘画角度来谈宋代的文艺复兴 27:25 从《千里江山图》讲怎么进入宋画的世界 33:52 艺术真的会造成权力的颠覆吗? 41:25 艺术应该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45:23 ChatGPT会影响艺术的发展吗?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刘泽华(1935-2018),历史学家。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何兹全(1911-2011),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 何兆武(1921-2021),历史学家、翻译家。 毕来德 (1939- ) ,瑞士汉学家。致力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 赛金花(1870或1864-1936),清末民初名妓。 内藤湖南(1866-1934),日本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 雅各布·布克哈特(1818-1897),瑞士艺术史和文化史学家。一生著述甚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希腊文化史》是其代表性的著作。 荆浩(约850-911),唐末五代时期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王希孟(1096 -?),北宋画家。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 王诜(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北宋画家。 宋徽宗赵佶(1082-1135) ,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 宋神宗赵顼(1048-1085),北宋第六位皇帝。 张择端(约1085-1145),宋代画家。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 孟昶(919-965),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梁楷,南宋画家。 赵孟坚(1199-1264),南宋画家。 赵孟頫(1254-1322),书法家、画家、诗人。 赵无极(1921-2013),华裔法国画家。 启功(1912-2005),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王守仁(1472-1529),明朝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张渠- 玉人(舞台剧《孔子》原声音乐) 张渠 - 逍遥(舞台剧《孔子》原声音乐) 关大洲 - 水龙吟(《国家宝藏》原声音乐) 那英 - 一眼千年(《国家宝藏》主题曲)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在宋朝,只有先帝的妻子才能够成为皇太后,宋朝太后听政是怎么回事?宋明理学奠基者“二程”想办法为死了丈夫的外甥女改嫁,为什么宋朝人不忌讳改嫁之事?包拯的儿媳妇为何不想改嫁而选择侍奉婆婆?魏徵背弃旧主李建成去服侍唐太宗,违背伦理道德大逆不道,后来却是贞观名臣,这该如何理解?历史事件有其复杂性,万物一旦丰富和复杂就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和疑惑疑虑。 我们关注历史上的女性,或受封建压迫,或受父权压迫,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宋代女性,我们会发现在历史大背景、制度观念趋势下,其实个体的命运还是千差万别的,独立的个人是有具体的故事和丰富的细节,个体的价值只是被遮蔽在历史的叙述框架之下,这也是现代历史学的意义。关注细节是很细腻的女性特质,如果我们一定要把雄性定义为某些特质,把雌性定义为另外一些特质的话,那么真正优秀的一定是雌雄同体的,兼有这些美好的品质的。 01:21 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宋代女性 10:57历史大背景和规律趋势下,个体命运和价值千差万别 15:13 在宋朝,只有先帝的妻子才能够成为皇太后 20:46 宋朝女性的开放和压抑 22:54 宋朝人为什么不忌讳改嫁? 29:02 历史认知需要细节去丰富 31:37 历史学家重事实 理学家重逻辑 35:10 为什么从事宋史研究? 36:31 大宋之变:以人物生平为线索的政治文化史 38:48 优秀的人应该是雌雄同体的 40:46历史学家写传记会比中文系写得好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陈东原(1902-1978),教育史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从事教育管理、教育科学教学与研究,尤专中国教育史,代表作品 《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国教育史》。 李清照(1084-1155)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赵明诚(1081-1129),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官员、学者,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 孝庄文皇后(1613-1688),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嫔。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 慈安太后(1837-1881),即孝贞显皇后。晚清政治人物。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帝载淳继位后,以嫡母身份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慈禧太后(1835-1908),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同治、光绪时期的实际统治者,前后掌晚清政权近半个世纪。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隆裕太后(1868-1913)光绪皇后,慈禧太后的侄女。1908年宣统帝即位后被尊为太后,1912年2月12日主导清帝逊位,被报章誉为“女中尧舜”。 康有为(1858-1927),晚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世称王渔洋。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二程,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合称。宋明理学奠基人。二人为同胞兄弟,且学术思想、学术造诣相近,故合称“二程”。 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魏徵(580-643),唐朝初年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李建成(589-626),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朱熹(1130-1200),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郭思达 - 《大宋宫词》电视剧原声音乐 王晰 - 阳关引 (电视剧《大宋宫词》片尾曲)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洋务运动失败了?日本作为后发国家,为什么能不断追赶,不断奋斗,最终实现现代化进程呢? 在明治维新扮演主导角色的那一批人,当时都是血气方刚有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明治维新的胎动之地来源于吉田松阴开办的“松下村塾”,挽救日本于危亡拯救国家的力量在于中下层的青年人接受教育,奋起直追。孕育出一批在日本近代史上发挥推动作用的有志之士。 对于年轻人来说,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或者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结构下特别重要,有时候就远远超出了个人努力的成分,年轻人有他的发挥自己作用的舞台,哪怕这个时代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之当他们还能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最美好的想象投入到未来,这还是蛮好的时代。 01:15 研究明治维新历史的背景 03:29 明治维新胎动之地 06:39 日本独特的文化特性 08:33 日本教育塑造出的武士精神风貌 12:45 日本的中下层青年的草莽精神 14:11 日本开国给中下层武士制造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16:34 人生50年,日本年轻人志士的精气神 18:21 年轻人处于什么时代,远超个人努力 22:40 日本办大学从思想上最基础的层面去改变国家 25:33 日本的广泛青年人教育 27:48 日本武士阶层阶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 32:25 日本文化有时反而更推崇失败者 34:05 幕府的最后一个将军:德川庆喜,值得后人永远尊敬 38:47 年轻人拥有发挥自己作用的舞台,就是一个好的时代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福泽谕吉(1835-1901),日本近代思想家、明治时期教育家。 吉田松阴(1830-1859),思想家。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近代政治家。 西乡隆盛(1828-1877),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政治家。 大久保利通(1830-1878),日本政治家。 木户孝允(1833-1877),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政治家。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 高杉晋作(1839-1867),日本幕末时期政治家和军事家。 山田方谷(1805-1877),日本思想家、教育家。 胜海舟(1823-1899),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初期的政治家。与山冈铁舟、高桥泥舟并称“幕末三舟”。 德川庆喜(1837-1913),江户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也是江户幕府及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位幕府将军。 板仓胜静(1823-1889),原幕府老中的松山藩主。 岸田文雄(1957-),日本政治家。 安倍晋三(1954-2022),日本政治家。 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左宗棠(1812-1885),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容闳(1828-1912),中国近代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 严复(1854-1921),近代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郭嵩焘(1818-1891),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徐继畬(1795-1873),晚清名臣、学者、地理学家。著有《瀛寰志略》等。 魏源(1794-1857),清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海图国志》。 吴敬琏(1930-),经济学家。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久石让 - 《坂上之云》电视剧原声音乐 森麻季 - Stand Alone(《坂上之云》主题歌)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报纸的全盛期,也是与一代编辑的青春交织的时期。我们怀念纸媒文化全盛的时代,也是在怀念那个时代活色生香的人们。 编辑往往是作者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很少有人去讲编辑们的故事。本期节目,我们来聊聊编辑部的往事,一起翻阅有历史感的旧报纸,听听背后的故事。 当我们在回望这些旧报纸,就像翻开历史的日历。文字记录着时代,记录着编辑们工作人生,也承载着中国人的历史观。丢掉了报纸,就像丢掉了纸媒时代编辑那段重要的生命阶段。 01:39 “翻这些旧报纸,总是有些感慨” 03:39 沈公的幸福 05:09 小学毕业的学历,却能翻译学术著作 06:52 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 07:39 怀念那个时代,其实是在怀念那些活色生香的人 12:28 “下次见面是不是还在人间” 15:53 “读书人心中的20年” 16:58 “从贫困到丰富,从禁锢到开放” 19:30 “中国人的历史观存在文字的容器里面” 20:30 纸媒全盛时代是和青春交织在一起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沈昌文(1931—2021),出版家、文化学者。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 吴彬,《读书》杂志创刊的初始成员之一,曾任执行主编。 杨绛(1911-2016),作家、翻译家。 钱钟书(1910-1998),作家、文学研究家。 邓广铭(1907-1998),历史学家。 单士元(1907-1998),明清史专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 罗大冈(1909-1998),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 吕叔湘(1904-1998),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 张清常(1915-1998),语言学家。 刘乃和(1918-1998),历史学家、文献学家。 王利器(1912-1998),文学家、历史学家。 顾廷龙(1904-1998),版本学家、目录学家。 叶嘉莹(1924-),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赵萝蕤(1912-1998),翻译家、比较文学家。 萧乾(1910-1999),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王元化(1920-2008),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 李霁野(1904-1997),翻译家。 汪晖(1959-),学者。 周国平(1945-),学者、作家、哲学家。 黄艾禾,作家、媒体人。曾在《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中国新闻周刊》、《国家历史》、《财经》等杂志担任主编或总监。 。 吴伯凡(1966-),编辑,,曾任《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 苗炜,作家、前《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原《新知》杂志主编。 邱华栋,作家。 杨东平,教育学家。曾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Alexandre Desplat - Obituary(《法兰西特派》电影原声) Adam Cork-A Quick Look(《天才捕手》电影原声) Alexandre Desplat - Moses Rosenthaler(《法兰西特派》电影原声) Adam Cork - Dear Max(《天才捕手》电影原声) 郎文硕 - 鲁迅先生 Alexandre Desplat - Simone, Naked, Cell Block-J Hobby Room(《法兰西特派》电影原声) Joni Mitchell - Both Sides, Now |场地提供| 郎园station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是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是神话般的存在,是中国的边疆挖掘史,不仅仅是政治史革命史,同时也是知识史、青年史。杨早前段时间去了蒙自和长沙,本期节目他将分享重走当时西南联大那些关键地点的有趣见闻。 「流亡大学」西南联大从长沙到昆明,颠越铁路通行后蒙自开始衰落,反而成就了联大在蒙自建分校,那么对当地人影响最深的冲击是什么?在当地人生活中留下什么印记呢?那一代青年人所经历的是此前此后的年轻人所没有经历过的,分担了中国的命运。 严谨南开、自由北大、个性清华那么多学子凑在一起建学校,面对艰难,坚持下来便是意义所在。不管是老师还是学子,在学术上投入很多个人体验和志向,这也是学术有魅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地方。 “我们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一个人既往内走又往外走,获得一种稳定的平衡感,长久的信心确实非常重要,希望对大家的生命有一点借鉴,治疗一下精神内耗,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联大的各种书。 03:00 为什么选择了蒙自? 04:51 为什么联大是清华作主? 06:21 “联大能够维持下来很不容易” 11:25 本地人难以接受女学生穿旗袍 12:50 “昆明比成都要洋气” 14:14 当地出现了招收女生的中学 15:45 联大设了师范学院 21:58 能吃上牛肉,才可以读研究生 23:05 大学内迁与边疆挖掘 25:19 他们是战后第一代年轻人 27:25 给回忆加上了滤镜 29:07 为什么到联大去? 32:49 年轻人对纯粹的向往 38:05 老师之间互相听课 39:21 正因为难,它坚持下来了,便是意义所在 42:03 “文学知识化了,我就不喜欢了” 42:20 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44:52 在学术中,投入很多个人的体验 45:05 在和历史的对话中,找到自己的存在 45:44 读书有一个好处,是获得优越感 46:00 “信心很难给你证明,但你要有”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周伯斋(生卒年不详),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协理、富滇银行创始人之一、副总经理 蒋梦麟(1886年-1964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曾任北大校长。 梅贻琦(1889年-1962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曾任清华校长。 冯友兰(1895年-1990年),哲学家、思想家。曾任教西南联大。 钱穆(1895年-1990年),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曾任教西南联大。 杨振声(1890年-1956年),现代教育家、作家、教授。曾任教西南联大。 闻一多(1899年-1946年),诗人、学者。曾任教西南联大。 刘文典(1889年-1958年),学者。长于校勘学,版本目录学,唐代文化史。曾任教西南联大。 吴宓(1894年-1978年),学者、诗人。曾任教西南联大。 冯至(1905年-1993年),诗人、学者。曾任教西南联大。 沈从文(1902年-1988年),小说家、文物专家。曾任教西南联大。 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年-1984年),诗人、文学批评家。曾任教西南联大。 汪曾祺(1920年-1997年),小说家。曾就读西南联大。 朱德熙(1920年-1992年),语言学家。曾就读西南联大。 李荣(1920年-2002年),语言学家。曾就读西南联大。 施松卿(1918年-1998年),新华社对外部特稿组高级记者。曾就读西南联大。 赵瑞蕻(1915年-1999年),翻译家。著有回忆录《离乱弦歌忆旧游》。曾就读西南联大。 鹿桥(1919年-2002年),著名华裔作家、学者,本名吴讷孙。著有《未央歌》。曾就读西南联大。 穆旦(1918年-1977年),诗人、翻译家。曾就读西南联大。 吴宏聪(1918年-2011年),教育家、现代文学研究家。曾就读西南联大。 董易(1919年-2003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室研究员。曾就读西南联大。著有《流星群》。 易社强 (John Israel,1935年- ),西南联大荣誉校友,著有《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于坚(1954年-),诗人。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著有《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云南师范大学森林合唱团 - 西南联大校歌 范宗沛/苏子茵 - 纪录片《西南联大》原声音乐 冯硕 - 无问西东印象集 王菲 - 无问西东 罗大佑 - 闪亮的日子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人生有意义吗?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你赋予的。 在许宏漫长的几十年的考古生涯中,有没有觉得考古这件事毫无意义? 从有着深厚文学情结文学梦想读北大中文系、到阴差阳错考入山东大学考古专业,从培养兴趣,到通过田野考古发掘整理研究,变成了铁杆考古人,如今许宏有着作家和考古人的双重身份从事考古,迷上的是考古的发现之美和思辨之美。 考古就像侦探,考古队长就像电影导演,考古工作者是灰头土脸的思想者,穿越于古代与现代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文科和理科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考古学是从过去到未来的学问,那它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本期音频中有一段音乐便是由AI创作的,这不是答案,而是尝试,毕竟我们身在其中。 我们知道太少了,我们绝对不敢说:“我们可以完全获知历史的真相。”如历史学家克罗齐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个体生命和整个人类历史相触碰的瞬间,是生命迷人的瞬间,也是诗性诞生的时刻。 00:59 作家和铁杆考古人的双重身份 05:16 迷上考古的两大美 08:12 学术故事,该怎么讲 10:46 考古队长就像电影导演 16:02 考古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 19:44 考古学家对生命和时间的感知力 22:10 考古学是什么? 24:35 考古工作就像侦探 25:53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7:40 历史学是一种经验型学科 31:23 考古对当下生活的影响 34:26 考古毫无意义?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郑岩(1966—),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美术考古。 李硕(1977-),青年历史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出版了《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等书籍. 岳南(1962-),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 马克斯(1890-1966),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二任丈夫,哈佛毕业的考古学专家。 张承志(1930—2021),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当代作家。 李济(1896-1979),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和中国考古之父。 梁思永(1904 -1954),梁启超次子,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贝奈戴托·克罗齐(1866-1952),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傅斯年(1896-1950)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Stefan Gregory - The Dig Soundtrack Philip Glass - Metamorphosis Christopher Gunning - Poirot's Theme Song AI生成音乐 - Techno Theme (by AIVA) 橘子海 - DIG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青年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唐小兵带着历史学系的学生去无锡游学,接触的是活生生的历史,敞开自己,也更亲近同伴,公共生活是可以帮助克服个人精神上的那种空虚,可以成为生命的底色。“文化比权力更有重要,学术比政治更有生命”,当和历史的氛围感和文化的力量做连接,贯通了时间,我们是可以从历史中汲取能量来面对当下的困顿时刻。 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但在某种意义可以上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个时代。在这个喧嚣的信息巨量爆炸的时代里,求异存同,用生存的智慧安顿自己,守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自己不断往里走,集聚精神的力量,总有一天这件事会散发出它的意义和力量。 01:46 为什么组织学生去无锡游学? 04:39 抗战时期的学术精神 06:04 “人还是可以选择怎样面对时代的” 08:06 “你和历史的联系变得重要了” 11:17 学会聆听、理解同伴 17:31 众声喧哗的五四时代 20:33 “两头不到岸” 24:10 “已经可以看见人生的天花板在哪里” 27:23 遗世独立与和光同尘都很难的 28:12 “观念往往超前于那个时代” 33:59 新媒体带来虚幻的连接感 35:06 事实没有了,观念的竞争会很虚妄 37:37 与其说求同存异,不如讲求异存同 39:32 找到安顿自己的力量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吕思勉(1884—1957),历史学家。 薛福成(1838-1894),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 殷海光(1919-1969),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 李达(1890-1966),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 余英时(1930—2021),历史学家。致力于中国历史,特别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 蒋梦麟(1886-1964),教育家。著有《西潮》、《新潮》等。 托尼·朱特(1948—2010),学者、思想家。著有《事实改变之后》等。 钱理群(1939—),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哈金(1956—),诗人、作家、波士顿大学教授。 陈冠中(1952—),文化学者。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阿鲲《觉醒年代》电视剧原声音乐 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 Mark Crawford《Caught in the Crowd》 罗大佑《爱人同志》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剪辑: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濉溪,曾被当地人自嘲为“安徽的西伯利亚”。15岁前,马勇不曾离开过那里。后来他当过兵,下过矿,成了当代中国第一批农民工。1979年,马勇24岁,大龄考生的最后报考机会,他几乎是压线进了安徽大学,进了安徽大学历史系。1983年,马勇又顺利考上复旦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师从朱维铮。再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历史学家。 在马勇先生的早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中,“乐观”和“热情”是显见的。此外还有一种,或许可以被叫做“面向现实,继续努力”的态度和方法。听上去不是很昂扬激越,但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说,“生活比激情更宽广”。 06:18 我是第一批农民工 09:52 煤矿工人考上了大学 14:06 读完自己专业的书 18:35 “男的挖煤,女的纺织” 23:36 目标就是考上研究生 27:28 “你们一定要外语好” 30:18 以非常现实的态度为自己奔一条路 36:08 作为艺术的历史学 43:28 全球文科的式微 47:08 除了乐观?就是乐观! 55:07 历史一定要是消弭仇恨的 57:08 如果可以重新来过,大概也不会变了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 群体 周一良(1913-2001),历史学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学者。 朱维铮(1936-2012),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胡宝国(1957-2023),历史学家。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Bill Evans - Soirée Brad Jacobsen - Afterword だ - 夏风 Ennio Morricone - Overture 「緑の座」 - 増田俊郎 風巻立つ - 増田俊郎 Intro – Commandantes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设计:白水 剪辑:Ro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