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竞争的焦点是什么呢?是算法?是人才?是计算能力?到底是什么?” “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科技水平如何?“ “现在电动汽车的推广速度是否比你预期的慢?” “你怎么看中国电动车公司?” “你在公司里管理着很多天才。你认为管理这些聪明人的关键是什么?” 这一期我们一起解读和学习这其中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最重要的部分。
上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接受了对冲基金AKO创始人,挪威国家主权基金CEO Nicolai Tangen的podcast专访。期间谈到了“阿里落后的原因”,这段视频在网上发布后,引来了无数的吐槽,很多声音说“难怪阿里落后成这样,到现在都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今天马云都内部发千字长文,对过去一年蔡崇信和吴泳铭领导的面向未来的变革予以肯定。 批评吐槽最容易,学习收获最难。今天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这个视频采访中,老蔡都被问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尺度到底大不大;我们从中能够学习和收获到什么。
提到“投资人”,你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形象呢?是不是那些闪着光环、手里拿着水晶球能洞察一切遇见未来、绝顶聪明的人呢?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国内创业者和投资人共识的一个基本事实:今天的中国的PE/VC(创投)行业,和美国的创投,已经完全不是一个行业了。
小米的SU7发布会之后,一些媒体和“网友”开始呼吁“小米做什么都能把价格打下来”,那”小米来做房地产把,这样就能把房价打下来了“。今天问界M7降价2万,而特斯拉却宣布涨价5000。 雷军18号的直播说“没有任何一家是挣钱的,基本上离谱的一辆车会亏10万”。 接下来的电动车红海,变蓝的希望还有多少?
2024年3月31号,Elon Musk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功的将23颗starlink卫星送上地球低轨道。 从整整7年前的今天猎鹰9号第一次发射,猎鹰9号已经成功的完成了260次重复发射了。 SpaceX旗下到底有多少火箭、飞船呢? 如果我来归一下类的话,目前SpaceX旗下有火箭、飞船、卫星三大种类的飞行器及依托于这三大飞行器提供的各种服务,全部以Star开头。
人类首位脑机芯片植入者Noland Arbaugh通过脑机接口跟电脑下了一盘国际象棋。Arbaugh开玩笑说他的twitter账号被封了,因为tiwtter认为他是机器人;但马斯克给他解封了,因为他确实是机器人了。这一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神奇的进展。
这几天新闻出现了盒马管理层的调整,及可能会出售的传闻。生活在北方非沿海城市,能够手机下单后一个小时内就有生鲜海鲜送上门,这幸福感太墙裂了!对盒马最近的变化我即感到突然,又在意料之中。今天咱们就一起看一下依靠科技的新零售和会员制的传统零售是如何不同的经营自己的生意的。
"I started SpaceX with the idea of making life multi-planetary.” 2023年全球共发射运载火箭223次,SpaceX发射98次,占全球发射总量的45%。全球共发射卫星2945颗,SpaceX发射2514颗,占全球总量的87%。全球入轨总质量1492吨,SpaceX入轨总质量1284吨,占全球总质量的86%。SpaceX发射次数只占全球总发射次数的45%,但发射总卫星数量和总质量占到了近90%,说明了效率之高。 对我们每个人更有意义的是,如何能够让一个人在如此多的领域取得这样惊人的成功呢?这一期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Figure在twitters上发布了Figure 01人形机器人与OpenAI结合的产品进展,机器人与附近人类和环境互动的能力,用语言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并与人交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机器人具体都具备什么能力了,以及是如何做到的。
这两天的两会中,大家应该听到了一个新名词,“低空经济”。在未来的交通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技术正迅速崭露头角,那就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简称eVTOL(“ee-vee-tol”,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项技术的涌现不仅源于电动推进技术的飞速发展,还应对了城市空中移动对更环保、更高效交通方式的迫切需求。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探讨一下eVTOL如何引领低空经济的崛起,以及它可能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城市规划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为什么大型模型如此耗电?它们到底消耗多少电?我们需要关注它们的能源消耗吗?这一期我们将一一探讨这些问题,一起了解一下这个不可忽视的不可持续性。
马斯克对OpenAI这个他曾经是创始人之一的人工智能公司提起了诉讼,这个诉讼牵扯到人工通用智能(AGI)和对于科技发展方向的分歧。我仔细阅读了这份诉讼书中马斯克方对OpenAI违反最初创始约定的详细陈述,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探讨马斯克的动机,看看未来的科技世界是否会因此而改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