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胶囊,只要人们服用了,就会获得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全部课本知识,(假定无副作用,且人人可获得) 你会支持这种胶囊的应用么? 如果只有少部分精英群体才能获得,而你也是其中一员,他们都吃了,你会吃么? 这种胶囊到底是解放了人类对冗繁知识学习的劳累,使大家能够自由的探索各种艺术、人文、科技,还是一颗随时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的定时炸弹?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咋看呢?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为了提高自己器官的性能和寿命,在它们还健康的时候,都换成机械器官么?大脑也想换么? 这听起来很遥远,但科技就是从日常起居开始 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里面,改变了我们的日常。 科幻片里,未来全部是钢筋水泥 甚至远超于此的超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是西索不喜欢的,她更希望高科技生活同时兼具郁郁葱葱的自然风格。 Frida更喜欢不被科技影响的生活,那些非必须的 不与健康、发展相关的科技 也许也真的没那么必须。也许她更喜欢的是 在日常忙碌、竞争激励、内卷严重的生活里,大家能有空 过下慢生活,放下科技,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也许将来,写倦了基金的我们,就基于这期的idea,开了家“变形记”、“向往的生活”体验营,大家都是VIP哈。那时,也许会有很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实现了小康生活之后,会想要这种方式不吧。 听说在竞争激烈、也更现代化的一线城市,就有很多人结伴在郊外买房子、种地、追求有机生活,同时逃离城市的喧嚣。我想,这种生活,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子,都有益吧。但这还是有高科技生活在垫底,这些人也许爱种地、做饭、但应该没那么爱洗衣服、洗碗。真正李子柒的生活,我个人是完全接受不了的。 大家怎么想呢,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 References: [1]道格拉斯·亚当斯 《银河系漫游指南》 [2]罗振宇 《2018跨年演讲 时间的朋友》 [3]塔拉·韦斯特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4]豆瓣读书 原點 的评论《这是我的人生》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经写过一个“科技三定律”:第一条,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第二条,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第三条,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1] "我们这一代人就亲身经历了很多这样的过程。比如在我年轻的时候,百货商场就是“本该如此”,超市就是“伟大革命”,淘宝就是“异端邪说”。到了我女儿出生的时候,超市变成了“本该如此”,淘宝变成了“伟大革命”,今年拼多多之类的,就成了“异端邪说”。'[2] 作者塔拉出生在美国一个极端虔诚的摩门教徒家庭,她的父母是极端的反政主义者,认为上学就是被洗脑,看医生就是不珍惜生命。书中,母亲会自己开发草药,食物都是最简单寡淡的,服装是不可以体现身体线条的。[3] 注:音频中说到要加入此教,是个玩笑。我们对此教没有深入研究,仅通过《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略知一二,且觉得 它体现的偏执重于对质朴生活的追求,并且 作者自己也是挣脱出了教义和家庭的束缚,走上了追求自我价值的人生道路。希望不要误导朋友们。 并且。再次。推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的是作者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我认为最经典的精华'“圣经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上帝不晓得人类的难处:如果爱恨那么容易分离,原生家庭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4]
“实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操作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以为大家都是好好活着的 结果不说不知道 每个人都“死里逃生”过。 如果今天不说,我们都不会知道 彼此在实验操作中有这么多经验,总结出了这么多禁忌。 包括但不限于: 防止喷溅,特别是注意不要溅到眼睛; 漏水后 注意会否漏电; 王水 那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双层手套一点不多余; 液氮使用,专用容器,防止爆炸; 注射器。。。注意吧。。。没事别扎自己。。。当然 谁也不是故意想扎的。。。只能打起精神了; 。。。 。。。 还有很多安全知识,有些是我们之前知道的 但习惯后忽视了,有些是我们不知道 需要加强培训的,都可能关乎到我们个人的生命健康,而这才是最应该得到关注的。 总之,祝大家实验安全。
西索师姐读三体(三)上。虽迟但到。 祝大家收听愉快。
Frida学姐蛰伏数日后回归我们的节目,想念她的朋友们快来收听吧。 这期我们聊聊不同相亲渠道的奇葩经历。 当然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请大家一定要谨防诈骗。 如果害怕自己不小心被套路,那就极端一些,但凡提到“借钱”、“投资”、“贷款”等直接拉黑!!! 这里我们想披露一家交友微信小程序 它所谓的卖点是:顶级名校研究生团队创建的平台,只接受985研究生报名,必须上传学位证照片及身份证号码。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很严谨?但其中的水还真挺深。 其实对于这家小程序的真伪我们未加深入了解,但它存在明显的误导(觉得学校的团队可信)和审查不严(里面绝对有非真实信息人员,且有诈骗潜在危险性)的情况,非常容易降低对网络隐患的警惕心。 Frida学姐潜伏期间,第一个实验对象,就是骗子,一步一步实战杀猪盘套路。真的是令人发指。 (请大家自行知乎“杀猪盘”,了解下骗术,谨防上当受骗) 最后,还是祝大家安全交友、愉快交友。
建议1.25-1.5倍速收听 读不进去《三体》怎么办? 读不明白《三体(一)》怎么办? 读过《三体(一)》都忘了怎么办? 来听听西索师姐给你捋一捋。 祝小伙伴们新的一年继续善良,也能被世界善良以待。
当你和伴侣争吵无果 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远方的朋友总是能陪你冷静疏导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排忧解难。 当你无聊 伴侣又无暇顾及你的时候,有个远方的朋友总是能陪你聊八卦、东家长李家短的解闷。 当你受了委屈 伴侣却无法理解你的时候,有个远方的朋友总是能第一时间倾听和开解。 总之,这个朋友,永远不会背叛你、ta有耐心、能共情、能正面引导。随时满足你所有情绪上的宣泄、陪你浪费时间、正面改善。 这个远方的朋友,你们不需要见面、不需要知道彼此姓甚名谁,就能永远给你陪伴和支持。 有没有想过,有这么个第三方就够了。你所有需要完美伴侣实现的精神陪伴,他们都能做到。 谁还想要现实中观点相左的伴侣添堵??? (你会问,有这样的朋友么?诶,专业的陪聊来充当这个远方的朋友,就能解您忧。 划重点,Real女博士暂时不打算进军陪聊产业。陪聊产业也没给我们代言费。) … …我为什么突然写着写着,觉得这个第三方是个圣母婊… … oh no… … 可这不就是理想中父母伴侣、朋友师长甚至同事应该做到的么?怎么都实现了,我会觉得有点虚假?对,就是聊天中Frida说的,现实生活中的能有夺真?因为,一个人能时时刻刻顾及你的情绪,并说出你能听进去,又确实有帮助的话,确实太难了!太理想主义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真的能除了就是为你好想对你好之外 没有什么其他目 就能做到如此么?生活中的人也许有的时候也是为了息事宁人 自己能消停、是好为人师、是为了其他目的讨好你… … (我难道要写一本《人性本恶》?只是想说 是人 可能就没法一直让自己的情绪贼稳定从而对别人也贼稳定)。可是,如果成为伴侣他们之间就会以彼此不能接受的方式对对方好,督促对方改善,咋能开心呢?所以,有伴侣,就等于不开心? 但又可是,身边有个圣母婊,就能替代伴侣了么?如果我们还想要一个真实的伴侣,精神上也真实的伴侣,那他们又有啥特别有啥不能被取代呢?也许是共同见证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和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是共同成长,有笑有泪。谁说争吵不是一种陪伴呢?良性的争吵也许也能解决问题。在互相妥协中也能更好的认知自己和成长。所以,我默默的在这把话题变成了人愿不愿意通过自讨苦吃(通过伴侣这种亲密关系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终将以一种没有那么温柔的方式发现问题)来成长?或者说,变成了如果想要有一段亲密关系伴侣满足你对外表、学识、谈吐、眼界、勤奋、善良的要求之外,无法时时刻刻都懂你、都顺着你,你愿意只要对方肯沟通,就妥协并一起成长(但其实也只是每一方都改好一点点无法彻底改头换面)么?还是拉到了,干脆做自己一个人happy算啦? 哎… …电视剧下次好好拍,别总误导我们世界上就是有个完美的人,永远千好万好还永远温柔以伴这种错误的理想型。 也许,没有这种期待,当我们能接受争吵、妥协、共同成长,能过的开心一点… … 欸,这期写的又有点多,而且是闭门造车的写,纸上谈兵的写。也许男女思维模式的不同,就是无法实现所说的这种共同成长。而共同成长,也变成了一种“理想化”… …呃… …或者说,只有认清男女有别 也接受男女有别,才能有用一份健康的亲密关系?… …人类难解之谜 最后,还是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 适合自己 自己觉得不那么痛苦的自我成长的方法。此处的自我成长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更开心,更豁达。 千言万语 祝大家新年快乐!
社会性死亡:指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的困境。 [人民网三评“社会性死亡”之一:下一个是谁?] “社会性死亡”事件背后的推手就是赤裸裸的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之所以属于暴力,是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的伤害是无差别的。最初的受害者首当其冲,曾经的施暴者也同样难以幸免,他们身边的亲友也会被“连坐”“示众”。 [人民网三评“社会性死亡”之二:谁是补刀者?] 自认为密切关注时事热点的Amy学姐起初也并不知道社会性死亡是个啥意思,和她一样还不知道定义的同学们,推荐大家去百度一下,里面还引用了大量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它的批判,有助于大家的深度理解。 这一期,我们更多聊的是完全捏造 无中生有的这种形式,除此之外,片面描述、添油加醋、煽风点火,都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除了恶意报复的,相信很多类似事件是某个键盘侠在家无聊杜撰的,一不小心,转载飙升,形成了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舆论效应。那一刻,恐怕真真印证了双刃剑的说法。 其实生活很难很难,你要遭遇很多意料不到的困难、挑战。但是,生活却又很简单,践行小学生的理论知识足够你驰骋江湖:善良、诚实、勇敢、友爱。。。。。。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勇敢的正面去寻求解决办法(研究生有问题可以向老师、学校反应)。生活中遇到关于他人的负面消息,如果你是经历者目击者要诚实 不要故意抹黑;如果你是旁观者 要善良的看待对方,不要人云亦云恶意揣测;如果这是身边的人,你也勇敢的伸出友爱的双手。如果你是受害者,就勇敢面对,弄他。 人活到二十岁、五十岁、一百岁,也许会有更华丽和复合的语言去描述你应践行的人生准则,那些能让你轻松、快乐的准则,但你看,大道至简,无非就是小学生的知识。 各位,共勉!
Frida小姐姐偷偷跑去掘金的第二期,遥祝各位假期搬砖愉快呀~ 今天 我们主题有三: 一.推荐一些适合科研民工的公众号 二.发表论文后可以去公众号上推广宣传,但要避雷。 三.欢迎大家向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al女博士”投稿。 一.推荐一些适合科研民工的公众号 文献前沿+科研信息类: 1. X-mol:特点是可以给推送选择范围,比如是催化、高分子、还是生物化学,这样可以提高针对性。也可以限定推送的杂志,是NCS 还是 JACS AM。此外,它上面还有导师信息、博士、博士后招聘信息。是比较老牌规矩的公众号。 文献前沿类+周边信息类: 1. 材料人:除了文献前言还有一些课程,类似一些表征一起教学等。 2. 青塔:世界大学排名。优青杰青介绍。 3. 生物学霸:科研八卦,例如《当年被导师插手的恋情后来怎么样了?》。 大牛科普类: 1. 知识分子:饶毅、陆白、谢宇等重量级老师担任主编。以生物方向为主的科普、前沿。“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识生活。”是创刊的slogan。 2. 返朴:文小刚和颜宁两位老师担任总编辑。里面以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带来的科普文为主。当然,生物方面是主推内容。 人生大事类: 1. 杨小辉的牵线平台:他们的简介是这样写的-公众号由哈工大及吉大硕博联合创办,致力于帮助广大优质高学历高素质单身男女青年(21-35岁为主)千里姻缘一线牵,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对,是个相亲公众号,哈哈哈,身边有几个师妹在这上面成功靠谱脱单。 二.发表论文后可以去公众号上推广宣传,但要避雷。 请听西索详谈。 三.欢迎大家向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al女博士”投稿。 无论大家是发表了论文想推广、有科普知识想分享、有关于搬砖的问题提问,欢迎给我们踊跃投稿!具体刊出方式我们仨还在商讨,但首先 无论如何我们一定尊重各位版权。
“我敬你满身伤痕还如此认真 山水迢迢还奋不顾身 我敬你万千心碎还深藏深藏深藏一吻 乌云滚滚还走马上任 我敬你泪流成河还如此诚恳 生死茫茫还心怀分寸 我敬你人去楼空还有刀有盾 落叶纷纷还独自上阵“ 《敬你》 演唱:李雪琴 原唱:许飞 词:董玉方 曲:许飞 看到这几句歌词,就更心疼男主,西索应该也更加心疼女主吧。 哎 又看了眼 男主含着泪水绝望地坐在海边的镜头 太心疼了。 风平浪静,多么云淡风轻 不值一提的要求。在卷来争去的世界里,大家许愿的大多是名利吧,稍微遇到些问题的 也大多是乞求健康平安。而一介草根,年少冲动,用网络热词叫承担了他这个年纪本不该承担的责任,却只愿风平浪静。 当生活把这些腌臜之事 都丢给你,你会怎么办?窃取的你清华的保送名额、你又误伤(杀)了人。是回避、逃跑,还是争取、承担? 我不知道 这么说 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不是 唱高调 意愿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但我觉得 借一点梁静茹的勇气,坦坦荡荡,不卑不亢不闪不躲,也许 反而是草根该有的样子,只有这样才能在风浪中不被裹挟、淹没。 还记得第一遍看《少年的你》,不明白为啥非得让周冬雨去自首,难道两个人都进去比一个人进去好么?他们明明也都是受害者。但几条知乎评论提醒了我,坦荡一定比一个人“苟活“要好,因为内心的平静”囚禁“,要比永远负罪的”自由“让人舒服。坦白只是生活很难,而掩藏 是绝望的生存。
人间不值得 读博劝退帖 本帖适用于,真的在意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志于读博、进高校、做科研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对于拿读博就是体验人生,失败了就回去继承家产的小可爱们,可以忽略此帖,或者要不你听听我们说的,就当读过博了也行 哈哈哈。 劝退排行榜TOP4 1. 想着只要读了博就能过上“舒服”日子。其实也不是制造焦虑 非要求博士不能舒服了 必须拧巴着。相反,是告诉大家科研就是件大多数时候枯燥 常常失败 偶尔成功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会持续你整个职业生涯。提前认清了这些,再入坑,尽量避免后悔和拧巴着坚持。 2. 认为只需要搞科研就是全部工作内容的人。大学不是象牙塔,除了专业技术(科研、教学),(管理、合作、沟通等)职场软实力一样也逃不掉。单打独斗这事咋说呢,大多数时候是不可行,也不可能的。 3. 想靠读博一步到位完成世俗意义上的阶级跃迁。大概率来说,靠一代人一步到位是无法实现的。万一实现了,大概率来说也不是纯粹意义上靠你读了博。 4. 靠读博发家。理论上,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教师这份职业 也确实不应该具备让人暴富的属性。并且相对于早你几年硕士毕业后就进入赚钱的几大热门行业的小伙伴,读博还挺影响你的早期财富积累的。甚至是你刚工作时,连续通宵帮组里写本子、一周一趟跑北京项目答辩的仿佛忙过马云的日子里,真正进入你兜里的真金白银,可不一定配得上你的付出。 这 就是现实,这 就是生活。 如果面对真实的生活,你还想走进它,没毛病 你就是条汉子。但如果这和你想象的相去甚远 你也无法接受,那变换个赛道,趁时间来得及。
哪个留学生不是修的双学位,无论本专业学的如何,都能把另外那个“新东方厨师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证书”拿捏的死死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那些令我们骄傲的、崩溃的拿手菜,以及北欧“美食”到底美不美? 疫情还未彻底消停,寒假大家也多在家 照着下厨房练练手(真的 这期真的可以是篇非常完美的广告软文,哈哈哈,浪费了),万一意外发现自己有烹饪天赋呢?而且,重点!!!偶尔做几次饭,家里的皇太后也许会少唠叨几句,烹饪乃母慈子孝之必备技能!!!加油各位!!!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