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愤怒,对坏消息无抵抗力的人类,万年钟计划

发现叙事

1. 这两天打开邮件就是各种年终总结。大部分都带着情绪。浏览了一下,确实是怨气满满。乍一看,这些文章真的很容易把情绪的节奏带起来。但是乍二看,有一说一,这样的年终总结其实可以当成这几年任何一年的年终总结。2022 年也是一样啊——也有情绪,也很愤怒,也有死亡破坏疾病贫困、有野火飓风地震干旱、污染战争恐怖主义、气温上升、侵犯人权、政治制度失调、贫富差距扩大,一样都不落——对,还有每年必打卡的,对人工智能,和核世界末日的担忧——站在每个年底回顾,都觉得这一年的混乱程度,前所未有。 2. 记得去年看过一个YouTube视频:《22 Problems Solved in 2022》:https://youtu.be/c3dDagZMALQ?si=qHLpGnRVHCzWHqwn,却反其道而行。说,年底啦,坏消息很重要,但它们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其实每年的世界也在默默变得更好,人类还是在继续走下去,虽然不一定是向前走,但只要走了,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于是视频就总结了2022年,人类解决的22个问题——有些被少数人庆祝了一下,但大部分是没人关心的,也上不了热搜。 3. 这再次验证了:危机感是人类本能,人类对坏消息没有抵抗能力。《新闻的发明》书中说,新闻就是和坏消息一起诞生的。 4. 《拼凑真相:认清纷繁世界的十大数据法则》:想象一下:如果我们25年才出一份报纸,那么最新的一期会报道什么内容?肯定有中美冲突、“9·11”、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的倒闭,欧债危机、白宫暴乱等。如果100年才出一份报纸呢?过去100年内最“耀眼”的事件肯定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其间的各种人间悲剧、惨剧,以及战后美苏拉开的冷战,尤其是好几次险些发生的擦枪走火。 5. Lex最新一期播客采访贝索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WqzZ3I2cY ),提到那个非常奇异的投资项目:万年钟计划。此钟将用一万年走完一圈,一年走一下,一千年报一次时,上面的年份展示,用的是五位数,比如今年是02018年,而不是常见的2018年。他想让人类意识到自己在時間長河中是多么渺小,把区区人类和几乎无限的时间宇宙语境中,能看出那点小心思小算计,小忧虑小悲催是多么可笑。人类终将被时间超越。所以,如果能万年尺度上思考问题,气候危机、战争都能解决;人类也会少犯那些因为短视的致命错误。

16分钟
99+
1年前

注意力资源《稀缺》的《饱食穷民》

发现叙事

昨天读到一篇书评,很有意思,觉得正好可以和手头上读的书串起来: 1. 一篇书评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书评 - 知乎 (zhihu.com)](https://zhuanlan.zhihu.com/p/42762932):评论行为经济学家塞德西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2. 这本《稀缺》,这是好几年前的书了,对“穷忙族”的研究,提出一个让人不适的观点:长期太累或太穷会变傻。穷人的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3. 想起来以前翻过的领一本书:美国社会活动家芭芭拉(Barbara Ehrenreich)的《我在底层的生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有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投资未来的“慢战略”;另一种是“快战略”,“快速生活,早早死去”。 4. 《饱食穷民》是一本老书了:表面的经济繁荣背后日本人的阴影,害怕竞争失败而跌入底层的恐慌和不安全感——也让停下来反思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稀缺,“就像是骑在一辆随时会倒下的独轮车上,感受到背后不断逼近的不安,非得骑到把自己累倒,不死不休”。结果和《稀缺》中的穷人一样,只能无意识地跟着生活,和周围的 PUA 压力走。结果变得一样穷。 5.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另外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我非常不喜欢的一本,这本书让我读的非常不适,不知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有道理。“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善”的”?

20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