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采访中文翻译全文链接 这次作客Cryptoria的是M0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Luca Prosperi。作为金融服务业资深从业者,Luca拥有数学经济学背景,曾是银行家和投资者。2020年癌症康复期间深入研究加密货币,后来投身MakerDAO积累了丰富的DeFi经验。在意识到现有项目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后,与Gregory Di Prisco共同创立M0,致力于构建下一代可组合稳定币基础设施。 从传统金融到加密革命的转身 * 数学经济学背景,金融服务业资深从业者的职业轨迹 * 2020年抗癌期间深入研究加密货币 * 深度参与MakerDAO,专注连接协议与真实世界资产 稳定币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 * 当前全球稳定币总量约2300亿美元,仅占全球美元M1供应量不到1% * 预计未来十年稳定币市场将增长10-50倍,不仅限于美元计价 * 双寡头格局不可持续:即使Circle和Tether再完美也无法满足全球需求 * 监管必然会拆分过度集中的市场控制权 M0的创新架构:拆解稳定币体系 * 打破Circle式单体公司模式,将稳定币拆分为可组合的不同组件 * 资产托管方、发行方、验证方、分销伙伴可以是不同实体 * 应用可以完全控制美元行为:品牌、收益分配、白名单/黑名单等功能 双代币治理创新 * Power Token:投票权,不投票会被快速稀释并通过算法拍卖 * Zero Token:享受协议经济收益,可以重置Power Token分配 * 重置功能:需要70%投票率,防止恶意行为者控制协议 * 就像股东可以解雇管理层一样,这是一个安全措施 合作伙伴生态快速增长 * 6个月内增长至3亿美元发行量,每周增长1500-2000万美元 * Noble:Cosmos生态主要稳定币发行方,发行USDN * Hyperliquid:35亿美元资金规模的永续交易所,发行USDHL捕获收益 * Cast:亚洲和拉美信用卡提供商,钱包而非传统银行账户支持 监管环境分析 * 美国GENIUS法案:稳定币将比银行存款更安全,持有者享有破产优先权 * 欧洲MiCA法案:过度保护银行而非消费者,要求储备金存放在银行 * 亚洲机会:新加坡高质量立法,日本、韩国积极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潜力 面向构建者的市场策略 * 目标客户:金融应用构建者而非散户 * “内置英特尔”模式:M0作为幕后基础设施,合作伙伴使用各自品牌 * 建设者主导的营销:会议、推特、投资者网络,而非零售品牌建设 CBDC观点:面对机构而非散户 * 批评散户CBDC:政府不应直接服务数百万零售账户 * 预测CBDC将成为批发产品,作为从央行到私人机构的连接层 * M0未来可能将CBDC而非国债作为储备资产 * 商业银行处境艰难:失去存款垄断,信贷业务被影子银行替代 五年愿景:重构金融基础设施 * 2040年的摩根大通、贝莱德、Revolut、Robinhood将使用M0基础设施 * 数千亿美元流经M0协议,但建立在M0之上的业务价值更大 * 挑战现有金融巨头的新一代玩家将使用开放架构技术 精彩语录 "稳定币发行将成为低利润业务,大部分利润将流向分销层" "为什么要生活在整个货币流通被两家公司管理的未来?" "我们不是为摩根大通构建M0,而是为下一代金融超级力量" “散户投资者太懒,他们甚至不会关心稳定币的名字" "银行业20年来一直懒得真正创新,但这种状况即将结束" "我们用技术将一家公司拆解并分布到加密生态中" 00:58 Luca个人背景介绍:数学经济学到金融服务业 03:20 抗癌经历与加密货币研究的转折点 04:10 稳定币市场巨大增长空间分析 06:30 传统稳定币vs去中心化模式对比 08:39 M0的可组合架构设计理念 10:19 治理机制:双代币模型详解 13:01 监管合规:各司法管辖区的许可要求 16:32 与比特币的本质区别:基础设施vs投资资产 19:27 当前发展阶段与合作伙伴生态 22:58 香港稳定币法案与全球监管环境 27:09 CBDC观点:批发产品而非零售解决方案 29:55 重置功能的安全机制设计 34:56 多链部署与速度优势分析 37:25 零售用户习惯与应用层策略 46:11 亚洲市场机会与监管友好环境 53:28 重构货币栈的长期愿景 55:36 五年目标:成为新金融巨头的基础设施 关键词:M0、MakerDAO、稳定币、可组合性、治理代币、Circle、Tether、CBDC、香港、新加坡、GENIUS、美国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DeFi领域正在从传统的激励驱动模式向价值累积驱动模式的演进。Hyperliquid的强势崛起和dYdX的市场占有下降都在不同方面揭示了代币经济学设计如何决定项目的成败。 代币经济学1.0的困境 * 激励驱动的增长模型:过度依赖代币奖励吸引用户,本质上是"用币买量" * 用户忠诚度极低:谁给的激励高就去哪里,羊毛撸完就走 * 恶性循环形成:需要不断激励用户,同时稀释代币价值 * 代币作为债务:每发出一个代币都是项目方的债务负担 代币经济学2.0的核心特征 * 价值捕获导向:创造经济价值并分配给代币持有者 * 两种价值分配方式: * 被动型:项目方回购代币推动价格上涨 * 主动型:质押等参与机制获得奖励分配 Hyperliquid成功案例解析 * 技术优势:独立共识链、10万笔/秒处理速度、链上订单簿 * 代币经济学创新:97%交易费用用于回购代币(行业最高比例) * 回购基金规模:累积超过10亿美元HYPE代币 dYdX的衰落警示 * 市场份额暴跌:从2024年73%跌至目前4.61% * 迁移成本:v4迁移至Cosmos生态增加用户摩擦 * 代币解锁压力:2023年12月5亿美元代币解锁造成抛压 * 先行者劣势:技术领先但未能及时转化为用户价值 DeFi价值分配的三种主流模式 1. 费用分成模式:Uniswap开始分配费用给代币持有者,代币暴涨65% 2. 回购模式:Aave每周100万美元回购,Jupiter 50%运营收入回购 3. 真实收益模式:Aave Umbrella提供10%以上USDC收益率 质押机制的重要性 * 抵押品功能:提供额外承诺,锁定期比LP更长 * 利益绑定:奖励与惩罚机制确保共同目标 * 流动性锁定:减少市场抛压,稳定代币价格 00:40 Hyperliquid崛起的市场数据分析 04:28 用户体验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08:05 dYdX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12:41 dYdX衰落的三大原因分析 17:57 什么是代币经济学1.0 22:41 恶性循环与撸羊毛现象 25:46 Hyperliquid展现的代币经济学2.0 32:46 价值捕获vs价值创造的区别 37:20 两种价值分配方式对比 39:53 回购机制的核心要点 44:29 质押机制的设计原理 51:55 DeFi三种主流价值分配模式 57:17 行业发展趋势与用户获取策略 关键词:代币经济学、Hyperliquid、dYdX、价值累积、回购机制、质押、费用分成、DeFi、流动性挖矿、代币设计、激励机制、Uniswap、Aave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关键词: 比特币、加密货币、以太坊、特朗普、非农数据、美元、美股、交易所、市场震荡、ETF、ENA、PYTH、UNI、Defi、贝莱德、黄金 嘉宾: 铁柱在Crypto (Twitter @TiezhuCrypto)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Coral (Twitter @Coral_Liu2000)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深入解析了比特币ETF的前世今生。从ETF基础概念出发,回顾比特币ETF长达10年的申请历程,重点分析Grayscale和BlackRock两个典型案例,探讨传统金融机构如何改变加密货币投资格局。 ETF基础知识和核心特征 * 交易型:可在证券交易所自由买卖,无需等待收盘 * 开放式:资金规模灵活,可根据需求发行新份额或赎回 * 指数基金:被动投资,追踪市场指数如标普500、黄金价格等 * 双重市场机制:一级市场(大机构AP授权参与者)与二级市场(散户投资者) * 套利机制:价格偏离通过AP套利交易回归合理水平 * 全球规模:超过8,500只ETF,管理15万亿美元资产 比特币ETF十年申请路 从2013到2024的漫长征途 * 2013年:Winklevoss双胞胎首次申请,比特币约100美元 * 2017年:SEC以市场缺乏监管、存在欺诈风险为由拒绝 * 2016-2020年:Grayscale、Bitwise等持续申请均被拒绝 * 2021年10月:转折点 - SEC批准比特币期货ETF * 2023年8月29日: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判决SEC拒绝"任意且反复无常" * 2024年1月10日:历史性时刻 - 一次性批准11只现货ETF * 期货ETF vs 现货ETF:合约交易 vs 直接持有比特币 Grayscale的传奇与挑战 从信托到ETF的转型之痛 * GBTC创立(2013):全球首个传统投资者比特币投资工具 * 封闭式结构:只能买入无法赎回,仅能在二级市场转让 * 极端价格波动:牛市50%溢价,熊市50%折价的疯狂摆动 * 高费率策略:从2.5%降至1.5%,仍远高于竞争对手 * 转换危机:ETF转换后单日流出6.18亿美元,累计流出超200亿 * 应对措施:推出0.15%费率的Mini信托、支持期权交易 * 意外收获:尽管资金流出,2024年收入2.685亿美元超其他10家总和 BlackRock的正规军打法 资管巨头的降维打击 * 实力背景:全球最大资管公司,管理10万亿美元资产 * ETF霸主:iShares品牌管理3万亿美元ETF资产 * 完美记录:576次SEC申请仅1次被拒(非比特币相关) * IBIT神话:11个月达到GBTC 11年积累的资产规模 * 策略精准:0.25%费率,前50亿美元首年免费 * 生态整合:自有基金配置IBIT,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跟进 * 数据对比:IBIT资产747.8亿 vs GBTC 199.5亿美元 传统金融的加密化进程 华尔街正规军vs加密原住民 * 监管优势:传统机构与SEC打交道经验丰富 * 资源整合:利用现有客户网络和销售渠道 * 成本优势:规模效应压低管理费用 * 品牌效应:机构投资者对传统金融品牌信任度更高 * 信息差套利:加密市场仍存在大量捡钱机会 * 未来趋势:正规军入场将继续推动市场规范化 00:46 2024年1月11日历史性时刻回顾 05:31 ETF基础概念详解 12:38 比特币ETF十年申请历程 19:04 Grayscale法律胜利转折点 25:29 比特币ETF批准的历史意义 26:29 Grayscale GBTC深度分析 35:56 BlackRock IBIT成功策略 45:28 两大ETF巨头数据对比 46:52 BlackRock生态整合打法 49:47 传统金融vs加密原住民 关键词:比特币、ETF、Grayscale、贝莱德、SEC、金融产品、投资、现货ETF、期货ETF、传统金融、加密货币、资产管理、GBTC、IBIT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 市场回调:比特币跌破11.4万美元,以太坊回落至3,500美元,8月2日遭遇2025年第二大单日资金流出 * 监管突破:SEC正式启动加密项目,计划全面改革过时证券规则,特别工作组将访问10个城市与小型项目对话 * 稳定币法案生效:GENIUS法案获两党支持正式签署,为稳定币建立明确法律框架 * DeFi变局:Lido宣布裁员15%,Curve提议停止Layer2开发,Jupiter专业AMM占比超40% * 资金流向:Ethena的USDE七月流入31亿美元,超越贝莱德比特币和以太坊ETF 技术分析: * 比特币跌破日线震荡区间,大概率回调至9万美元附近 * 以太坊面临周线收阴风险,关键支撑位在2,900美元 * 山寨币可关注日线EMA60或周线EMA120支撑位 * 交易所30天净流出2.7万枚BTC,链上数据显示短期反弹信号 00:02 - 市场回调引发策略反思,定投vs波段操作的思考 01:30 - 比特币跌破震荡区间,回调幅度预测 06:26 - 历史对比:参考去年12月和四五月份回调模式 08:52 - 周线EMA60在8.8万,牛市结束看5.7万 11:50 - ETF与交易所数据异常,Coinbase大额流出 12:33 - 以太坊分析:周线收阴概率高,阻力区明显 15:22 - 山寨币策略:关注EMA支撑位,ENA/PYTH/UNI走势分析 21:25 - 9-10月降息预期,政策面偏好但需警惕博弈 23:09 - 监管进展、DeFi变化、平台创新 关键词: 比特币、回调、加密货币、美元、下跌、价格、利好、牛市结束、基本面、震荡区间、预测市场、美股、交易所、市场震荡、ETF、ENA、PYTH、UNI、降息、USDE、Defi、贝莱德 嘉宾: 铁柱在Crypto (Twitter @TiezhuCrypto)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Coral (Twitter @Coral_Liu2000)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为什么Robinhood选择Arbitrum,而Base选择Optimism? 这期是L2系列第九期,这期深度解析了Arbitrum如何突破二层链的技术竞争红海,转向商业模式创新的蓝海战略。不同于其他链项目还在讨论速度和手续费,Arbitrum已经构建起一个可持续运营的数字经济体。我们将详细剖析其2904%的应用收入捕获比例、12.1亿美元DAO国库的专业化运营,以及如何用500万美元撬动100亿资产的DRIP精准激励计划。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Arbitrum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策略,不但解答了为什么Robinhood选择了Arbitrum而非Optimism这个问题,还发现Arbitrum为所有DAO治理和项目空投策略提供了教科书级的实践范本。 1. 从技术竞争到商业模式创新 * Arbitrum不再讨论速度和手续费,专注可持续运营的数字经济体 * 双轮驱动模式:前驱基础设施(Arbitrum One) + 后驱定制化服务(Arbitrum Orbit) * 应用收入捕获比例达2904%:每100美元链上费用支撑2904美元应用层收入 2. Arbitrum One:数字华尔街的建设 * 66亿美元稳定币供应量,25.9亿美元DeFi TVL * 交易平均毛利率超过95%,二层链收入保留优势 * 2025年前5个月网络真实经济价值740万美元 3. Time Boost:MEV价值回流创新 * 引入250毫秒统一延迟,创造竞拍缓冲窗口 * 快速通道(Express Lane)拍卖,97%收入归DAO,3%归开发者工会 * 超99%拍卖轮次有活跃竞标者,验证MEV刚需属性 4. Arbitrum Orbit:Web3技术服务平台 * 48条主网运行,每条链贡献10%收入给Arbitrum * 平台化和标准化:提供定制区块链构建工具 * 支持自定义Gas代币、Layer3应用链架构 5. DAO治理:去中心化的企业级运营 * 国库资产12.1亿美元,92.7%为ARB代币 * 完整链上控制权:协议升级、国库持有全由DAO决定 * 三驾马车执行模式:基金会(战略规划) + Entropy(效果评估) + Offchain Labs(技术实现) * 互相制衡的去中心化机制,保持企业级执行效率 6. DRIP精准激励:500万撬动100亿的杠杆策略 * DeFi复兴激励计划,专注wstETH借贷USDT场景 * 15% LTV门槛设计,额外2%APR奖励覆盖借贷成本 * 8000万ARB撬动10亿资产,资本效率极高 7. STEP传统金融融合:稳定国库基金 * 7000万ARB转换为BlackRock BUIDL、Franklin Templeton BENJI等RWA产品 * 截至2025年5月持有2760万美元RWA资产,利息收入74.5万美元 * 参考USDC/USDT吸金模式,向传统金融资产配置转型 8. AGV游戏投资基金:2亿ARB专项投资 * 分配总代币供应量2%专门投资Arbitrum Orbit游戏项目 * 投资游戏工作室、应用和链,完善GameFi生态 * 针对开发者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9. 技术优势:开发者友好的生态建设 * Stylus编程语言支持Rust、C++等语言编写智能合约 * 与Solidity无缝互操作,Web2程序员零门槛进入 * 48条活跃区块链管理,技术平台运营商角色转变 10. 为什么Robinhood选择Arbitrum而非Optimism * 用户画像决定合作选择:传统金融用户 vs 加密原生用户 * 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度融合:贝莱德、Franklin Templeton合作信号 * 精准治理机制和用户吸引能力,每一步都经过精准测量 * 提供机构级合规途径,符合Robinhood降维打击策略需求 03:25 不再只谈技术而谈经济体 09:26 Arbitrum惊人的2904%收入捕获比例 14:02 Time Boost机制:MEV价值回流的创新设计 17:49 Arbitrum Orbit:定制化服务的后驱引擎 23:52 数字主权国家:Arbitrum无处不在战略 29:51 如何用DAO来治理12.1亿美元的国库 33:00 DRIP激励计划:精准空投的理论与实践 38:07 用一个支点撬动庞大市场 46:19 三驾马车执行:去中心化的企业级运营 47:26 STEP计划:传统金融资产配置转型 50:23 AGV游戏基金:2亿ARB的GameFi投资 56:16 Robinhood选择逻辑:用户画像决定合作伙伴 关键词: Arbitrum、DAO治理、DRIP、Time Boost、MEV、Arbitrum Orbit、Arbitrum One、STEP、RWA、国库、数字主权、贝莱德、Franklin Templeton、Robinhood、TVL、借贷、AGV、GameFi、ARB、金融、华尔街、Hashkey、Optimism、Base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这是Cryptoria的朋友们第二期,我们邀请了在Crypto市场营销摸爬滚打8年的Tracy,深度解析Web3营销的核心逻辑。从用户预期闭环系统到不同赛道的差异化策略,从冷启动到成熟项目的运营思路,Tracy分享了她独创的叙事构架师方法论,揭示Web3营销如何通过预期设计驱动用户增长。 1. Web3 vs Web2营销的本质差异Web2满足需求,Web3满足欲望 - 产品+品牌信任 vs 预期驱动+情绪共识 Web3用户投资的是"不确定中的可能性",更易受KOL、社区、叙事影响 营销核心从教育产品功能转向激发对未来的想象力 2. 用户预期闭环系统:Tracy的独创方法论预期投放:什么时候抛好/坏预期,数量和节奏的策略设计 预期管理:维持用户情绪,避免期望值过度膨胀 预期锚定:项目方兑现承诺建立信任,形成良性循环 叙事迭代:根据项目发展动态调整故事线 3. 不同赛道的营销策略差异DeFi项目:流动性+安全性为核心,需要机构背书和审计报告 公链项目:生态愿景+开发者友好,通过黑客松和技术活动建立护城河 GameFi/NFT:情绪价值导向,社区运营和UGC内容是关键 工具类产品:找到愿意共同成长的核心用户群体 4. 冷启动vs成熟项目的运营思路冷启动:高举高打的融资叙事 vs 寻找头一百个忠实用户 成熟项目:享受行业红利+地域扩张+年轻人教育市场 Product-Market Fit验证:代币发布前后的用户留存+商业逻辑清晰度 5. 内容营销在AI时代生存法则AI无法替代的部分:微妙的情绪把控和人性洞察 爱憎分明的观点输出,敢于制造争议和话题 攻击友商策略:通过对比凸显自身优势 6. 增长 vs 市场营销的职责分工增长:策略端,制定预期投放的心理路径和行为流程 市场营销:执行端,将策略转化为具体的内容、活动、社群运营 增长需要考虑做市策略,甚至影响项目发展方向 7. KOL合作的深度解析KOL = 喇叭,内容质量决定传播效果而非KOL本身 KOL轮次的商业逻辑:用投资绑定长期利益,降低营销成本 KOL筛选避坑指南:通过agency合作或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8. 预期管理的实战案例Hyperliquid:从DEX到公链的叙事迭代成功案例 五万人注册的Landing Page病毒传播机制 如何平衡好预期和坏预期的投放时机 01:29 Tracy的8年Web3营销经历与入圈故事 09:57 用户预期闭环系统方法论的诞生 12:16 Web3与Web2营销的根本差异解析 16:04 品牌信任在Web3中的锚定作用 20:53 Twitter、Discord、Telegram传播渠道策略 24:23 维权现象背后的预期管理失误 29:44 DeFi项目营销:流动性与安全性为王 32:09 发币前后的用户预期管理技巧 37:24 Hyperliquid叙事迭代的成功案例 42:52 GameFi营销:情绪价值胜过产品功能 46:54 内容营销在AI时代的差异化 51:08 增长和市场营销的职责边界 54:56 新项目冷启动的两种打法 59:36 5万人注册的病毒传播实战案例 01:04:40 加入新项目做Growth的职业建议 01:07:27 老项目vs新项目的策略思维差异 01:14:43 KOL在Web3营销中的独特价值 01:18:12 如何科学评估KOL合作效果 01:24:17 KOL轮次投资的商业逻辑剖析 01:29:25 KOL合作避坑指南与实战经验 关键词: Web3、市场营销、预期管理、叙事构架、用户增长、DeFi、GameFi、公链、冷启动、内容营销、增长策略、KOL合作、品牌信任、情绪驱动、社区运营、产品市场匹配、NFT、AI、Hyperliquid、蔡文胜 Tracy个人链接 Twitter @CTracy0803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本次采访中文翻译全文链接 这次作客Cryptoria的是麻省理工终身教授、Optimum联合创始人兼CEO Muriel Medard。作为网络编码领域的全球顶尖专家,Muriel麻省理工担任软件科学与工程NEC讲席教授,同时她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将20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商业化,创立Optimum打造Web3的"内存层",致力于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技术解决区块链扩容和效率问题。 从数学文学双学位到工程学的意外人生 * 17岁高中毕业时完全不知道想做什么,选择MIT因为第一年不用定专业 * 数学和19世纪俄国文学双学位,工程学课程让她发现"既严谨又创造性"的领域 * 从"绝对不会当教授"到成为MIT讲席教授的人生转折 * 学术生涯中的高风险项目选择:"最坏结果就是被解雇,我总能找到工作" 网络编码的理论突破与去中心化愿景 * 信息论基础:加密货币的价值完全在于信息本身,而非黄金或房产 * 编码理论核心:用代数方程表示数据,如给你两个方程x1+x2和x1+2x2就能反推原始数据 * 网络编码的去中心化创新:每个节点随机选择系数,无需中央协调 * "分布式有老板,去中心化是大家按约定规则各自行动" 从理论到实践:Optimum的技术架构 * 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输入、输出、计算(CPU/GPU)、总线和内存 * Web3现状分析:有计算层(以太坊、Solana)但缺少总线和内存层 * Optimum定位:专注总线(传播)和内存层,让任何链都能更高效运行 * "就像造电脑,CPU再好,总线太慢整个系统都会拖累" 第一款产品Optimum P2P的市场验证 * 目标用户:节点运营商——"真正在干活的人" * 性能提升:常规情况下比现有P2P快2倍,拥堵时快10倍 * 销售验证:原定1小时会议10分钟就结束,"我要,给我就行" * 全球测试网:100多个节点分布世界各地的去中心化验证 人人可参与的Web3基础设施愿景 * Flex节点概念:手机、电脑都能参与,发送方程式就能获得收益 * 准入门槛降至接近为零:"有电脑就能参与Web3" * 公平激励机制:做多少工作得多少报酬,做得少也有收益,不惩罚 * 区块链三难困境的重新解读:与原作者Nancy lynch合作澄清误解 投资人眼中的技术价值 * "如果要解释数学有多聪明,那就是去写论文吧" * 重点展示实际效果而非复杂算法 * 20年研究积累的技术护城河:"数学证明没有更好的方法" * 专业化趋势:不同团队专注CPU、内存、总线,各司其职 团队组建与创业心路 * 三位联合创始人的化学反应:学术背景的Muriel和Kishore,商业背景的Kent * 投资人三要素:有知识、有支持、深度参与,三者缺一不可 未来10年的Web3基础设施图景 * 类比操作系统演进:开发者不再需要考虑内存泄漏等底层问题 * 内存层将变得透明:就像现在没人思考硬件指针一样 * 链的专业化分工:L1专注操作系统,基础设施层各司其职 *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链"的乐高积木式未来 学术到创业的人生转折 * 从20年学术研究到全职创业的勇敢转身 * "看到技术被采用的快感"是最大动力 * 转移能力超出预期:资金募集、团队管理、项目执行都有相通性 * 工作生活平衡:法国南部长途徒步,"有时候家里看起来不太好" 精彩语录 "加密货币将价值升华为信息本身" "你不能让又大又去中心化的系统变得稳健,就是做不到" "勇敢做看起来有点奇怪的事" "在系统足够快速和廉价之前,人们不会有使用的欲望——就像早期的手机视频" 关键词:Optimum、去中心化、内存层、MIT、Web3、节点运营商、三难困境、P2P、Solana、美国、扩容、人生选择、节点 00:50 MIT教授的学术背景与Optimum创立故事 03:24 从数学文学到工程学的人生意外转折 10:00 网络编码理论如何应用到加密货币 16:16 去中心化网络编码的核心突破 19:42 三难困境的重新理解与解决方案 25:46 三位创始人的相遇与团队化学反应 32:16 计算机架构视角下的Web3内存层 38:11 投资人沟通:展示效果而非复杂数学 42:58 人人参与的Flex节点愿景 48:37 与现有生态的协作而非竞争关系 51:49 未来10年Web3基础设施的专业化图景 58:58 从学术到创业的角色转换感悟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 重要声明: 本期内容所提及的所有公司、代币或金融产品仅用于分析讨论。 本期播客深度解析Robinhood Chain的发布以及它对RWA(现实世界资产)赛道的潜在影响。我们回顾了股票代币化从2018年至今的完整发展历程,分析了早期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并探讨为什么Robinhood的入场可能真正改变这个赛道。 1. 1. 股票代币化前世:从创新到坟场 2. Synthetix(前身Haven)2018年率先推出合成资产,包括股票、商品、法币 Terra生态Mirror Protocol巅峰时TVL达18亿美元,提供30多只明星股票交易 币安2021年4月推出股票代币,FTX紧随其后提供55只股票交易 2021年7月监管重拳出击,币安率先退出,行业集体死亡 3. 4. 2. 三座大山压垮早期尝试监管围剿: 技术不成熟:只提供价格追踪的"山寨股票",无分红权、投票权,价格偏差巨大 没人用:Crypto用户更爱炒MEME,传统用户不知道链上交易,两头不靠岸 Dogwifhat 24小时交易量1520万美元 vs 苹果代币化股票日交易量550万美元 5. 6. 3. Robinhood的降维打击优势现成用户基础: 7. 2600万用户、2550亿美元托管资产,5%转移就是130万活跃用户 需求驱动模式:用户已有明确股票交易需求,技术只是补足服务 真正股票权益:承诺提供分红支持,更接近真实股票体验 成熟商业模式:订阅收入、订单流支付、保证金利息、现金管理多元化营收 8. 9. 4. 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监管环境改善: 10. 美国签署三个数字法案,欧盟MiCA法案提供明确框架 基础设施成熟:Layer2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交易成本,预言机技术解决价格偏差 传统金融拥抱:高盛、Fidelity等巨头主动提供Crypto服务 懂王效应:加密货币投资兴趣激增,Robinhood Q1加密交易量同比增长246% 11. 12. 5. 用户体验的革命性提升24/7交易: 13. 突破美股交易时间限制,亚洲用户告别深夜交易 碎片化购买:类似比特币按聪购买,不需整股交易 零门槛开户:无需复杂文件证明和最低资金要求 稳定币结算:避免外汇风险和双重征税问题 无感区块链:用户无需改变任何使用习惯,不知道在用区块链 14. 15. 6. 稳定币战略的隐藏野心 16. 当前使用MiCA合规的USDG,但未来可能推出自有稳定币 印钞权逻辑:假设5%资产转移,64亿美元稳定币规模,年利息收入2.69亿美元 战略控制权:RWA天然需要稳定币结算,拥有主要稳定币=货币发行权 激励机制:可为活跃用户提供稳定币奖励,长期持有者获得更高收益 17. 18. 7. 对山寨币市场的潜在冲击质疑观点: 19. 有基本面的股票vs无估值锚点的山寨币,传统投资者更偏爱前者 反驳观点:两拨不同人群,卖预期是人性,不会消失 积极影响:优质资产增多,劣币被驱逐,行业整体质量提升 风险分散:资产多样性增加,但不会替代创新性native项目 20. 21. 8. 传统金融巨头的入场竞赛Fidelity威胁: 22. 管理15万亿美元资产,是Robinhood的60倍规模 高盛等跟进: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区块链业务 技术栈争夺:不同机构选择不同链,可能重现流动性分散问题 标准化需求:行业呼吁统一标准,避免"Tesla不同平台代币"乱象 23. 02:31 股票代币化:老韭菜的往日重现 04:12 华尔街分析师一致看好Robinhood股票HOOD 07:04 Synthetics开创股票代币化先河 11:41 Mirror Protocol巅峰时刻与Terra生态崩塌 12:19 币安和FTX相继入场股票代币化 16:30 股票代币化的三座大山:监管、技术、用户缺失 29:39 Robinhood的人和优势 43:11 用户体验无感区块链的成功实践 48:47 稳定币战略:Crypto世界的印钞权 55:25 山寨币冲击讨论:良币驱逐劣币? 63:39 传统金融巨头竞争格局展望 关键词: Robinhood、股票代币化、RWA、Synthetix、Mirror Protocol、币安、FTX、监管合规、MiCA法案、稳定币、USDG、传统金融、Fidelity、用户体验、降维打击、山寨币、流动性分散、华尔街、HOOD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 政策突破:美国国会通过历史首部重要加密货币法案,川普正式签署Genius稳定币法案 * 市场里程碑:加密市场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比特币创123,000美元历史新高 * 资金狂潮:以太坊ETF单周流入超20亿美元,比特币ETF全周流入18亿美元 * 美国资产领涨:Made in US加密资产总市值24小时内增长6.5%,达5,420亿美元 * 生态繁荣:区块链网络单周交易量首破3.4亿笔,Solana占据近60%份额 市场分析: * 比特币一度突破123,000美元后进入震荡区间 * 以太坊强势突破3,700美元,单周涨幅超20% * RSI显示超买状态,短期或将形成震荡 * 巨鲸转账活动加剧,7日平均值接近12,000枚BTC 00:50 - 疯狂大牛市来了:市场总值突破4万亿美元里程碑 01:17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等三项历史性加密立法 02:21 - Made in US资产狂欢 04:28 - 四大财富管理巨头年底前将提供比特币ETF 06:47 - 以太坊ETF表现强于比特币,资金面利好明 10:08 - Solana领跑区块链交易量,各大生态创新不断 18:48 - 专家称美国正式拥抱加密货币技术创新 关键词: GENIUS、比特币、以太坊、法案、美元、加密货币、ETF、资产、机构、立法、美国、市值、互操作性、稳定币、区块链 嘉宾: 铁柱在Crypto (Twitter @TiezhuCrypto)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Coral (Twitter @Coral_Liu2000)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DeFi世界中一个相对较新但极其重要的概念——LVR(Loss Versus Rebalancing,损失与再平衡)。通过数学公式和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流动性提供者(LP)面临的真实成本,以及为什么传统的无常损失计算方法已经不够精确。 LVR概念核心解析 传统无常损失的局限性 * 只关注起始和结束两个时间点,忽略中间价格波动轨迹 * 无法反映套利者在价格波动过程中对LP造成的累积损失 * 在价格回归原点时显示零损失,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 缺乏对动态交易过程的精确建模 LVR的优势与精确性 * 考虑整个价格变化轨迹,而非单点对比 * 记录每一笔不利交易的累积影响 * 对比AMM有效价格与市场实时价格的差异 * 提供更准确的流动性提供成本评估 套利机制与价格发现 链上价格滞后的根本原因 * 以太坊12秒出块时间 vs 中心化交易所毫秒级响应 * 价格不对称性创造套利窗口 * 套利者利用时间差获利,成本由LP承担 * 零和游戏:套利者收益=LP损失 AMM有效价格计算 * Uniswap核心公式:x × y = k(常数乘积模型) * 有效价格是连续交易过程中的平均价格 * 市场价格与AMM执行价格的差异分析 * 滑点机制对价格发现的影响 LVR数学建模与预测 Black-Scholes模型的应用 * 将股价变动视为随机游走过程 * 波动率(Sigma)作为关键参数 * LVR与波动率呈非线性关系:波动率翻倍,LVR增加4倍 * 核心公式:LVR = σ²/8(适用于x×y=k模型) 实际案例计算 * ETH/USDC池子日波动率5%的情况下 * 每日LVR损失约0.03125%(3.125个基点) * 年化损失可达11% * 需要日交易量达到池子总价值10.4%才能覆盖成本 减少LVR的创新解决方案 - 拍卖机制(CoW Protocol) * 套利权利竞价分配,而非先到先得 * 套利者与LP分享收益,重新分配利润蛋糕 * 通过竞价机制减少LP损失 动态费用策略 1. 基于波动率的费用:检测价格波动自动调整交易费 2. 基于比较的费用:观察同类池子表现动态调整 3. 预言机费用:利用外部价格数据判断套利行为 套利者识别技术 * 时间过滤:高手续费快速交易识别 * 来源分析:CoW Protocol等延迟协议用户豁免 * 毒性评分:AI系统评估每笔交易的套利概率 高性能链的必要性 速度作为DeFi基础设施 * 出块时间直接影响套利窗口大小 * Solana、Megaeth等高性能链的优势 * 复杂金融运算对速度的严格要求 * 向下兼容原则:高性能永远优于低性能 市场现状与挑战 新协议的采用困境 * CoW AMM日交易量仅110万美元 * Ambient协议4.4亿美元交易量 * 合计不到Uniswap同期600亿美元的1% * 用户习惯与网络效应的强大惯性 根本性解决路径 信息不对称的技术突破 1. 更快的区块时间:缩小套利窗口 2. 实时预言机系统:降低价格传播延迟 3. 跨链流动性聚合:减少流动性分散带来的套利机会 04:03 LVR概念与传统无偿损失对比 09:56 套利机制详细案例分析 16:11 AMM乘积公式与有效价格计算 23:14 LVR累积损失的数学建模 35:35 Black-Scholes模型应用 42:39 减少LVR的解决方案 49:46 市场表现与采用挑战 56:15 根本性解决路径探讨 关键词:LVR、流动性提供者、AMM、套利、无常损失、Black-Scholes、波动率、DeFi、Uniswap、高性能链、CoW、Ambient、AI、a16z、Messari 参考资料链接: Messari - Mitigating Loss Versus Rebalancing a16z - LVR: Quantifying the Cost of Providing Liquidity to Automated Market Makers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深入分析了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政策的争议与挑战。通过历史视角审视储备货币的兴衰更迭,对比传统储备资产与比特币的本质差异,探讨这一政策背后的深层矛盾及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 储备货币的历史兴衰 从葡萄牙到美国的权力更迭 * 15-16世纪葡萄牙里亚尔:海上贸易主导地位 * 16-17世纪西班牙比索:美洲白银支撑的全球货币 * 17-18世纪荷兰盾:金融创新与海军力量的结合 * 18-19世纪法国法郎:拿破仑时期的短暂辉煌 * 19-20世纪英镑:工业革命后的日不落帝国 * 20-21世纪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霸权地位 萨尔瓦多的比特币实验 政策初衷vs现实表现 * 2021年成为首个比特币法定货币国家 * 解决70%无银行账户人口和24%GDP海外汇款成本 * 投资回报亮眼:6,236枚比特币,利润翻倍 * 用户采用率从25.7%暴跌至8.1% * 汇款功能完全失败:仅1.3%使用比特币 * 商业采用率极低:86%企业无比特币交易 * IMF压力下被迫修改政策,实验宣告结束 美国比特币储备政策解析 川普政府的战略布局 * 2025年3月签署行政令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 * 现有20万枚比特币(约200亿美元)主要来自执法没收 * "预算中性"原则:不发债购买,但可印钞 * 扩展至其他数字资产储备的可能性 * Bitcoin法案:5年内购买100万枚比特币 * 持有至少20年的长期战略考量 * 多元化联邦资金来源,避免借款依赖 传统储备vs比特币储备 传统储备资产的成功要素 * 石油储备(SPR):明确战略用途,危机时提供稳定供应 * 黄金储备:8,133吨储量,货币信心支撑,全球价值认可 * 稀有金属储备:锂、稀土等高科技产业必需品 * 农产品储备:应对自然灾害和食品安全危机 比特币储备的本质矛盾 1. 功能错位:危机时表现为高风险资产而非避险工具 2. 替代悖论:设计初衷就是挑战美元体系 3. 政策冲突:去中心化特性与货币政策工具需求矛盾 4. 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救市压力、政策扭曲风险 经济学界的激烈辩论 支持派论据 * Tyler Cowen:主动参与确保数字货币领域主导地位 * Robert Murphy: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增强美联储灵活性 * Cynthia Lummis:稀缺性优势与地缘政治竞争需要 反对派论据 * 芝加哥大学调查:0%经济学家支持借钱创建加密储备 * Nick Carter:政府购买信号被误读为对美元缺乏信心 * Matthew Klein:基于数据的风险分析,波动性过高 * 保罗·克鲁格曼:技术创新不等于货币创新,缺乏基本货币功能 A16z的平台化战略 双轨并进的未来设想 * 第一轨:美元稳定币战略,加强而非削弱美元地位 * 第二轨:比特币作为中性桥梁,连接不同经济体 * 目标:确保数字货币时代美元仍是"杀手级应用" * 警告:比特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将是最大输家 新旧时代的根本对抗 * 支持派:拥抱未来,适应数字化大趋势 * 反对派:基于传统货币经济学框架的理性质疑 * 核心分歧:传统框架的普适性vs新时代的变革需求 * 关键问题:平滑过渡vs革命性颠覆的路径选择 02:30 川普比特币战略储备提案背景 05:47 储备货币历史兴衰回顾 14:37 萨尔瓦多比特币实验详析 26:30 美国比特币储备政策框架 32:51 传统战略储备体系解析 42:39 比特币储备的根本性矛盾 53:25 经济学界支持派观点 01:00:00 学术界一致反对的原因 01:13:18 a16z平台化战略构想 01:18:16 新旧时代对抗的本质 关键词:比特币、美元、美国、货币政策、战略储备、资产、加密货币、黄金、数字货币、主权国家、经济学家、政策、金融体系、萨尔瓦多、a16z、IMF 参考资料: a16z - 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implement a Bitcoin strategic reserve? a16z - U.S. as the crypto capital: What it would take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