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略》《如懿传》比较阅读(下集)中国需要宫斗剧吗?

历史剥壳|张志浩播客

宫斗退位,新宠何在?重温甄嬛传之余,谁填补了那份宫廷幻想?聂远的乾隆,是帝王魅力再现,还是你心中的围城主角?延禧攻略里,不只是宫斗,更是情感与权力的围城,悲欢离合间,袁春旺的扭曲人生,是否让你心头一震?演员王茂蕾,用颠覆性的演技,让人记住了这个边缘却深刻的角色,如同小丑般的复杂内心,让人难以忘怀。魏璎珞,不服输的逆袭传奇,每个奋斗瞬间直击心灵,她的世界,非黑即白,却在宫墙内绽放耀眼光芒。而那些配角,如晴,爱恨交织间,成了剧情推进的催化剂,让人爱恨交加。清宫剧的美学,延禧的明艳,如懿传的求真,哪一款触动了你的古装心?服饰之美背后,是编剧的智慧在发光。历史与想象交织的宫廷大戏,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品。 02:01 《延禧攻略》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色背后的心理 04:02 魏璎珞:一个不妥协的女性形象,她的故事震撼人心 06:05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一个善良、努力的角色形象 08:06 如懿传与延禧攻略:两位女主角的服装对比与评价 10:18 真实与美好:如懿传与延禧攻略的不同追求 12:55 《红楼梦》中的人物穿着《现实与艺术的对比》 15:29 年羹尧与雍正皇帝的关系:离别与背叛的背后故事 18:04 年羹尧与雍正皇帝:政治斗争中的牺牲者与胜利者 20:40 宫斗剧的套路:皇帝形象的转变与后宫争斗 23:15 宫廷大女主剧:宫廷斗争与角色成长的独特体验 25:50 探讨中国电视剧的类型片:生活剧与悬疑剧的差异与联系 28:26 中国宫斗剧:不仅仅是权力斗争,更是人性的探索与成长

31分钟
9k+
1年前

是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红楼梦》人物品评

历史剥壳|张志浩播客

春意盎然,恋爱季至,金玉姻缘or木石前盟?元春端午节次节礼,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命运交织,引发舆论风暴。宝钗被单拎,是否暗指婚约?若非,此举何意?舆论压力下,宝钗被动尴尬。金玉初现,宝玉赠物林妹妹,黛玉却道:“草木之人,无需金玉。”此言背后,黛玉心绪难平,宝玉真心何在?宝玉“你我一体”表白,黛玉却言“姐姐来了,妹妹忘了”,真情流露却又戛然而止。尴尬气氛弥漫,宝钗适时出现,宝玉失言要看红串,宝钗肌肤丰润,宝玉心动,金玉之事再起波澜。林黛玉全程目睹,心中五味杂陈。金麒麟现,宝玉举动引黛玉侧目,似有深意。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亲,是否牵涉宝钗?贾母一句玩笑,揭示金玉姻缘背后隐情。大人、小孩皆心绪不宁,恋爱季纷扰不断,宝玉黛玉争吵升级,结局如何?恋爱纠葛,红楼谜团,待你一同揭晓。 02:01 宝钗的尴尬处境:金玉姻缘的微妙之处导致的困扰 04:01 红楼梦中的金玉姻缘:宝玉与黛玉的心思与情感交织 06:01 红楼梦中的心灵坦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真诚对话 10:04 红楼梦中最尴尬的一幕 16:06 冲突升级!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激烈争吵背后隐藏的矛盾是什么? 18:06 红楼梦中的金玉姻缘:一场关于爱情和家族压力的争吵 20:06 冤家聚头,还是金玉姻缘?——红楼梦中的爱情迷局

23分钟
7k+
1年前

我的情绪劳动你不要假装看不到!对话《情绪价值》译者徐航

历史剥壳|张志浩播客

情绪价值与情绪劳动,为何女性成为“默认”承担者?#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我们深入探讨情绪价值这一网络热词,以及其背后的心理学概念——情绪劳动。面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反思:为何女性被赋予如此沉重的情绪价值供给责任?如何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尊重个体情感表达自由,让情绪劳动回归其本质——为提升生活质量而非束缚个体?让我们一同探索,寻求答案。 02:01 情绪价值与情绪劳动:探索日常中的隐藏劳动形式 04:22 情绪劳动: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情感等级和付出代价 08:48 女性形象的文化塑造:从妈妈到红玫瑰白玫瑰的转变 13:17 共情能力与性别差异:女性在情绪处理中的优势? 17:39 性别角色定位的差异:女性被设定为服务者的角色与社会期望 22:07 儒家审美对女性形象的影响:从宋明理学到民间传统 26:34 男性关注女性话题: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与理解 30:59 社会规训下的美丽:女性妆扮与自我认同的力量 35:24 男性提供情绪价值:被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 39:51 突破性别框架:认可和欣赏情绪劳动的重要性 44:14 性别角色的固化:女性情绪劳动的牺牲与男性受害者 48:42 发现情绪价值:男孩儿女孩儿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53分钟
6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