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80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来源于唐代诗人韩愈的《送孟东野序》。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好事时不要过多考虑个人的得失或未来的结果,应该专注于当前应做的好事,其余的交给时间和命运。 “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也很重要,不要因为结果的不如意而对过程的收获产生否定和怀疑。”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结果,也要珍视经历的过程本身。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过分关注结果,例如在学术、职业甚至是个人生活中追求显著的成就或具体的成功标准。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人们在未达到预期结果时感到挫败或自我怀疑。然而,重视过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成长和学习体验,即使最终结果并不完美。 应对不如意的结果 * 客观评估:理性分析结果未达预期的原因,区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 积极态度:保持开放的态度,从失败中寻找反馈和教训,而不是简单地感到失望。 * 长远视角:将注意力从一个具体的失败转移到长期的目标和个人发展上。 通过这种平衡的视角,我们不仅能更健康地处理失败和挫折,还能在生活的各个阶段中维持持续的成长和满足感。这种心态对于保持个人的动力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你有所启发, 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6分钟
99+
6个月前

生死之间75 苦难本没有意义

大家好,我是玉婷。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苦难的意义。 01:07 苦难本身并不自带意义:苦难是自然和生活的一部分,它自身并不因为任何超然的目的或更高的理由而存在。 02:33 而我们要创造意义,则是一种应然的指令,即在面对无意义的苦难时,我们有责任为自己的经历赋予意义。这是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和挑战是在面对生活的随机性和无常时,自我定义和寻找个人意义。 03:30 如何创造意义 03:39 1. 个人选择与自由: - 意义是通过个人的选择和决定来创造的。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情境下作出选择,这些选择决定了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经历,以及他们如何从中寻找或创造意义。 03:59 2. 价值观与目标: - 个人可以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来寻找或创造意义。这可能涉及到实现某种目标、维护人际关系或致力于某种高尚的事业。 04:20 3. 转变视角: - 通过改变看待苦难的方式,人们可以发现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存在的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这种视角的转变有助于人们看到在挑战中的潜在价值。 05:02 4. 服务与奉献: - 为他人服务或对社会做出贡献也是创造个人生活意义的一种方式。通过帮助他人,人们经常能发现自己苦难经历的意义。 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6分钟
99+
8个月前

一次合作访谈:我与心理咨询的那些事儿

《生死之间》&《六分之一》合作访谈: 大家好,我是玉婷Yolanda。 这一期视频是由《六分之一》频道主播桥怡邀请我进行的一期合作节目,很开心可以和桥怡有这样一次深度的访谈和交流。在这期访谈中,主持人桥怡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问题,而我也在对话中获得了更多的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行业的洞察与思考。 1. 开场介绍 00:55 嘉宾Yolanda做简单自我介绍(我的自我介绍) 2. 关于哀伤咨询和心理咨询 02:40 哀伤辅导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做哀伤辅导这个话题呢? 05:32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需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呢 08:10 如何进入心理学或心理咨询这个领域的? 09:50 你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比较推崇的咨询方向与流派,以及主要的方向 11:40 你有没有遇到过他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14:42 国内心理咨询与国外心理咨询有何区别 3. 心理咨询的实践 19:45 能否分享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咨询案例,并谈谈你是如何帮助来访者的? 25:18 在咨询中会接收到一些负面信息,你会怎么调整自己? 27:37 你有没有自己的困惑?你最害怕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对死亡的认知? 4. 心理健康的普及及建议 31:47 对于想要从事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学工作的新人,你有什么建议? 35:10 你推荐哪些书籍、课程或资源来帮助人们了解心理学? 5. 关于当代人的情感现状 39:37 你怎么看现代人都找不着对象这件事? 41:56 你能具体聊聊现代人很难进入恋爱关系的原因吗? 43:15 很多人丧失了“爱的能力”,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6. 行业内的挑战和未来 47:22 你认为目前心理咨询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6. 个人生活的平衡 01:00:00 你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平衡? 7. 结束语 • 欢迎互动留言 谢谢大家的收听,也很开心有这一次关于自己的深度对话,期待我们之后更多的探讨和相遇。

63分钟
99+
8个月前

生死之间72 为什么年轻人选择县城感

大家好,我是玉婷,好久不见。 休假归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县城感”。 为什么年轻人突然开始追求县城感?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往起县城的宁静与慢时光,追求一种“县城感”的生活方式。这种趋势背后,是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年轻人不断感受到焦虑和压力,于是开始寻找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回归县城的宁静与慢节奏。这种“县城感”的生活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旧,更是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一种心理疗愈的选择。 焦虑往往源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状的不满,而县城的生活提供了一种“躺平”哲学的实践平台,让人们放慢脚步,减少生活中的非必要竞争。在这里,每一天都可以慢慢品味,享受生活的本质,而非外界强加的节奏。你可以在老街上漫步,感受每一个角落传递的历史气息;可以在市集中与当地人交流,倾听他们的生活故事;或是在一个安静的下午,坐在茶馆里,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疗愈。 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向往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表达,是对都市生活压力的一种释放,是一次心灵的归乡之旅。对于那些厌倦了城市喧嚣、渴望寻找生活本质的人们来说,县城的慢生活不仅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更是一种心灵疗愈的方式。 选择县城,不只是为了生活的宁静,更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和自我修复的旅程。在这里,我们不仅找到了生活的节奏,更找回了生活的意义。通过“躺平”,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实现真正的心理疗愈和内心的平静。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7分钟
99+
9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