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播客的嘉宾,是出版圈最著名的外国人,猿渡静子。 她是日本籍,却在中国的出版圈摸爬滚打了20多年,担任新经典副总裁,新经典旗下童书品牌飓风社董事长,曾经把马尔克斯、村上春树、《窗边的小豆豆》等重磅作家作品带到中国,也翻译了《可爱的鼠小弟》《小金鱼逃走了》《苏和的白马》等不少经典日本绘本。 其实啊,我在7年前开启“采访100位童书人”计划时,第一位嘉宾就是静子老师;这一期播客,简直就是7年前那次电话采访的回响。7年前,静子老师还担任新经典副总裁,而彼时童书出版正处于欣欣向荣的“黄金十年”中。如今,静子老师已经退休,但她仍然在做着绘本和儿童文学的翻译,也准备开启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和静子老师聊天,第一个话题肯定是她的从业经历。 她说起千禧年以很便宜的价格一口气买下600本日本、欧美的经典绘本版权;说起她连续5年写信给马尔克斯的经纪人、最终获得对方信任取得马尔克斯版权;说起那一个又一个百万、千万销量的畅销书案例……在出版业哀鸿遍野的当下,这些“掌故”听起来,简直就像童话一般传奇而美好。 而职业光环之外的静子老师,是一个非常爽朗、真诚的人。 她是被张爱玲、三毛启蒙而爱上汉语文学的文学少女,是渴望冲破日本企业男尊女卑的性别环境、拥有一种格外的活法而来到中国的有志青年;也是至今对教育怀着火一样的热情、一直在追寻巴学园、小林校长踪迹的人。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3:30 七年前那次“震耳欲聋”的采访 06:16 这几年静子老师都做了些什么? 09:19 静子老师挑选翻译绘本和儿童文学的标准 13:52 资深老编辑对于目前出版市场的看法 19:50 千禧年时从日本美国一口气买下600本经典绘本版权 17:26 千禧年从欧美、日本选绘本的经历 25:48 静子老师也是读绘本长大的孩子 26:55 大学学习中国文学,喜爱中国台湾文学,还拿过花城文学奖, 29:20 从日本来到中国,也是一种“格外的活法” 34:49 在中国库布齐沙漠种树的日本老人远山正瑛是静子老师的榜样 38:40 教书只能影响几千人,做出版可以影响几千万人 43:20 拿下村上春树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版权 48:19 五年写信给马尔克斯经纪人最终获得授权 52:00《窗边小豆豆》1981年在日本出版的情况 58:22 深入挖掘《窗边的小豆豆》背后的故事 01:00:42 《窗边的小豆豆》在日本的轰动与80年代日本高压的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 01:02:59 一点点考古、还原巴学园的过程充满了乐趣 01:06:53 小豆豆的同窗们都怎么样了? 01:11:52 福山雅治唱的一首关于巴学园的歌 01:12:51 还能诞生巴学园吗? 01:14:50 日本教育环境的变化 01:17:26 从吉竹伸介、五味太郎的绘本看教育的本质 01:23:45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教育的思考 [延伸] 1、7年前采访猿渡静子老师的文章 15年只做1000本、单本卖过1000万,新经典怎么做经典童书? https://mp.weixin.qq.com/s/-S4BwB_en9ogQqXeGGhLkA 2、猿渡静子老师的新书:《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https://mp.weixin.qq.com/s/sayNUx-2hEqq83t1NvzYWg 【互动方式】 也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你也可以在小红书@绘本棒棒堂小巷 上找到我。 加入绘本棒棒堂读者群请联系小助手xx-bangbangtang(微信号)。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联结!
5月24日,第十五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本届信谊图奖收到900多件作品,创下历届投稿之最,最终评出图画书奖和文字奖的佳作奖、入围奖若干。 对于绘本爱好者来说,很多我们喜欢的经典原创绘本,都来源于信谊图画书奖,比如《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棉婆婆睡不着》《公主怎么挖鼻屎》《不一样的1》等等; 而对于整个原创图画书来说,信谊图奖培养了一批创作者和原创编辑,为中国原创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本期播客,我邀请了上海信谊的总经理黄润芳和原创编辑黄婧婧,一起聊聊信谊图奖十五年走过的路。 在这一期播客里,你能听到好多熟悉的书名、人名,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公主怎么挖鼻屎》是怎么诞生的?《妈妈买绿豆》为什么在2021年销售暴涨?《不一样的1》历经怎样的曲折?朱成梁老师《团圆》的版税是多少? 同时,嘉宾也坦率地分享了在如今图画书生态环境巨变的境况下,信谊面对的困境、挑战,以及他们对培育原创的坚持。 信谊基金会董事长张杏如女士曾经说:十年前,我选择了一条人烟稀少的小路,悉心灌溉路边的小花;十年后,这条路繁花似锦,人来人往。 为信谊的坚持鼓掌! 07:54: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基本情况,让编辑印象深刻的作品 11:37:哪些人报名参加了今年的信谊图奖? 13:45:为什么有的年份首奖会空缺? 17:17:2021年小红书平台崛起推动《妈妈,买绿豆》销售暴增 23:34 哪些获奖作品更容易出版? 25:10 以《公主怎样挖鼻屎》看从图画书获奖作品到出版中间会经历什么。 32:51 以《你怎么说,鸭子?》看从文字获奖作品如何打磨成图画书。 38:05 屡获奖项的《不一样的1》曲折的诞生过程 43:10 令人遗憾的《噔噔噔》,好在有一个更大的舞台 47:52 信谊图画书奖和信谊幼儿文学奖的渊源和区别 51:55 信谊图奖十五届里那些令编辑印象深刻的作品 58:24 原创编辑太重要了! 1:00:02 朱成梁老师版税大公开! 1:02:09 张杏如女士和彭懿老师就《巴夭人的孩子》的编辑展开的“交锋” 1:05:45 信谊幼儿文学奖对于台湾地区原创绘本的影响 1:08:41 编辑感受到的这15年来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变化 1:20:02 信谊也面临着整个图画书生态环境的变化,仍然在探寻出路 1:24:02 从信息广场到信息孤岛,图画书的营销是否应该更细分? 1:25:46 为什么大家不再爱用“儿童阅读推广人”这个称谓? 1:27:00 当单本图画书很难在主流平台上露出,信谊如何坚持? 【互动方式】 本期精华内容的文图版将在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上发布,你也可以在小红书@绘本棒棒堂小巷 上关注我。 加入绘本棒棒堂读者群请联系小助手xx-bangbangtang(微信号)。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联结!
相信很多图画书读者,都非常关注原创的发展。中国原创图画书经历了什么历程?有哪些代表作品?这几年又呈现什么趋势?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最近,阿甲老师出版了一本《原创图画书阅读与精品》,梳理了原创图画书发展历史和脉络,并精选了从1955年《萝卜回来了》,到2020年《谁的袜子》,65年间重要的62部原创作品。 这一期播客,我邀请阿甲老师一起聊聊《原创图画书阅读与精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书中未尽的更多关于原创的话题。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3:05 《原创图画书阅读与精品》创作缘起 07:18 书的定位,希望大人和孩子都能看到绘本有趣的一面 14:25 62本原创代表作的选书标准 24:17 《萝卜回来了》代表了2000年之前大陆原创图画书 35:03 中国图画书色彩传统,文人绘画与民间绘画 43:02 传统在新一代创作者中可能断层但最终延续 47:18 对于民间传统故事的改编 54:26 创作者自由表达,原创就会丰富 59:31 反映当代生活的图画书很少 72:35 年轻创作者的加入能为原创带来什么 75:17 走出去,拥抱世界 79:20 Astra国际绘本大赛 80:45 曹文轩等国内作家与国外画家合作的原创绘本 84:53 名家名篇改编的绘本 91:30 原创的编辑力量
7月我去逛了一趟香港书展,淘到不少香港本土绘本,也认识了木棉树出版社的创始人、主编黄雅文。 木棉树出版社是一个很迷你的出版社,总共只有“四个半”人,却在二十年间,涉足儿童文学杂志、童书、绘本,出版了几百本书;既把孙幼军、陈丹燕、秦文君等内地儿童文学带到香港,也培养了不少香港本土插画家,出版了入选白乌鸦书目的优质原创绘本。 木棉树的儿童小说和绘本,坚持平装、低定价的标准,38-42港币的价格坚持了十几年,印刷质量却好得很。雅文说,某种程度上她是为儿时的自己做书,希望香港的小朋友能认识孙幼军,也希望香港的小朋友可以拿出一点点压岁钱就可以买到书。 本期播客我请到雅文来做客,听她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到底是读孙幼军童话长大的孩子),聊她作为一个孤独的儿童文学读者、幸运的编辑、任性的出版人的经历和体会。 回顾:我在香港淘绘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Mzg3MzEzNQ==&mid=2247554809&idx=1&sn=34e54ce8eb5fad620b0f2c820d5e09b2&chksm=c02a6879f75de16ffb507ea2f1cb923cc3b25d8d62109a4ee26fedbc1f1fef2aa558995aa8d4&token=1058938756&lang=zh_CN#rd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4:09 木棉树是个只有一个半编辑的迷你出版社 06:12 创刊于1998年的《木棉树儿童文学月刊》是当时香港唯一一本儿童文学杂志 09:18 雅文小时候从广州堂妹家看到孙幼军童话、《少年文艺》杂志 12:36 香港孩子爱读漫画,较少接触儿童文学 14:15 《木棉树儿童文学月刊》初创时期的情况:进入香港孩子国语课堂;发现儿童插画师太少了 17:53 杂志就是一个playground,慢慢建立和插画师的关系 19:46 木棉树从2000年开始出版儿童文学 21:22 和陈丹燕、孙幼军、周锐、秦文君等内地作家的交往,被作者骂“你这样签合同会被赔死” 28:34 从一开始起就坚持每一本书的低定价 33:40 不管地域,两岸三地哪里的作品好就刊登哪里的作品,没有刻意培育本土作家 39:50 任性决定开辟绘本线,被奥利弗·杰夫斯的《迷路的小企鹅》迷住了 43:08 要赶在台湾出版社看中前把香港部分切出来 45:35 雅文引进绘本的标准:在个人口味和孩子应该读中间平衡;图画的独特性; 52:35 为什么会坚持绘本的平装和低价? 59:50 因为对品质的要求坚持绝大部分书籍都在香港印刷 1:01:55 第一本原创绘本《蚊子大侠》,改编自薛卫民的童诗,李蓉绘 1:04:40 入选了白乌鸦书目的林建才的《移民去哪里》 1:13:07 策划的在地系列绘本“我们的风景” 1:22:22 推荐香港本土绘本画家:廖倍恩、林建才、猫珊、张韵珊、高佩聪 1:35:02 香港绘本行业起步有点慢,但有一批新生代画家对绘本感兴趣,希望在他们身上 1:39:37 没有特别做内地绘本版权输入、输出工作,把内地绘本放在全球绘本版权池里 〔本期提到的作家作品〕 孙幼军:一代童话大师,也是我国第一位获的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的作家,出版《小布头奇遇记》《唏哩呼噜历险记》等30余种童话集。 陈丹燕:作家,旅行家,电影导演,既为大人写作也为儿童写作,曾担任《儿童时代》编辑,儿童文学作品包括《我的妈妈是精灵》《女中学生三部曲》等。 周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擅长幽默小说,著有《幽默聊斋》《幽默三国》《幽默水浒》等。 林建才:香港绘本画家、艺术家,剑桥艺术学院童书插画硕士毕业,代表作《移民去哪里》获得2020年白乌鸦书目,此外还创作了《电车小叮去哪里》《小高的游乐场》等绘本。 张韵珊:香港绘本画家,《你会咚咚咚吗》入围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谁是魔法王》获得第八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 高佩聪:香港绘本作家兼出版人。作品有《等待》《生日快乐》《回家的路不再陡》等。2012年创立“香港绘本文化”出版社,以推动香港原创绘本为目标。 廖倍恩:香港绘本作家,代表作有无字绘本《我的美术馆》《我的城市》《我的下雨天》,《我的美术馆》获2018年博洛尼亚童书奖艺术建筑设计类佳作奖。 “我们的风景”系列:木棉树出版社原创绘本,以香港本土自然、人文景观为主题,包括《电车小叮去哪里》《这个节日是春天》《小高的游乐场》等6本。 【互动方式】 本期精华内容的文图版将在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上发布,你也可以在小红书@绘本棒棒堂小巷 上关注我。加入绘本棒棒堂读者群请联系小助手xx-bangbangtang(微信号)。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联结!
汤姆牛,大概是台湾绘本作家里,我们最熟悉与喜欢的一位。《爱吃水果的牛》,《像不像没关系》,《下雨天》,《林桃奶奶的桃子树》《画家马一边》……他的作品,总是有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幽默可爱的故事,充满个性的角色。 本期播客,我邀请到汤姆牛来做客。讲话慢吞吞的汤姆牛老师,分享了他的生活,他的眷村童年,他无心插柳的绘本生涯,他是如何在幽默中展现生而为人的独特,为什么渴望绘本中的每个角色都超越平凡……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5:07 快问快答环节 14:12 从广告公司的创意到儿童图画书作家 16:15 如何形成现在的艺术风格? 17:38 学习雕塑的背景对创作的影响 19:19 《画家马一边》里的水墨中国画 26:16 江河湖、库西先生、马一边……作品中的“名字梗” 29:13 汤姆牛笔名的由来 31:03 眷村童年的快乐回忆 34:43 对于武侠的偏好 40:28 如何设定作品中的颜色 43:01 雕塑专业背景对创作的影响 45:09 创作方法论:灵感-概念-故事-图像语言 49:52 汤姆牛的“灵感盒子” 51:55 最念念不忘的灵感是武侠的故事 52:40 最喜欢表达的是:有没有其他观看方式 01:06:55 因为绘本与动物们产生了特别的感情 01:09:35 唯一的偶像:约翰·伯宁罕 01:11:14 儿童图画书作家是一个奥妙又神圣的工作 01:13:28 “汤姆牛,几分熟?”绘本展 01:16:55 第一读者就是自己 01:18:45 绘本最重要的是:避免刻板印象,文字中的文学性,绘画方式法人艺术性,呈现开放性的哲学思考 【互动方式】 本期精华内容的文图版将在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上发布,你也可以在小红书@绘本棒棒堂小巷 上关注我。加入绘本棒棒堂读者群请联系小助手xx-bangbangtang(微信号)。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联结!
本期播客,是绘本棒棒堂公众号发起的“2023年世界绘本现场”专题策划的第三弹。 前两期,我们以公众号图文方式,盘点了韩国和日本2023年绘本产业从创作、出版到阅读、推广的全貌。而这一期,我邀请了身在法国巴黎的费嘉老师,和法语童书版权人、译者谢逢蓓老师,以更松弛的聊天方式,谈谈过去一年他们所亲历的法国绘本“现场”。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4:11 费老师在巴黎经常逛书店,发现每一家书店都有自己的个性 05:22 快乐时光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年代的关于绘本的文献资料 11:38 谢老师去年去了两趟法国,法国仍是平稳发展的绘本创作平台 12:26 费老师的观察:更多小众另类的法国绘本“被看见” 15:36 阿德里安·帕朗热的新作:《春天》 19:15 法国绘本很强调设计感 20:18 谢老师的观察:法国绘本越来越多个性的表达,艺术形式上的呈现,绘本和漫画的界限在打破 23:18 2023海贝卡•朵特梅在巴黎童书展上签名火热到需要领号、本杰明•修德、ICINORI的新作 26:35 2023年博洛尼亚童书展的两个个展分别是海贝卡•朵特梅和贝亚特丽斯·阿勒玛尼亚 27:17 ICINORI的新作Merici,以及费老师和《然后呢》的缘分 32:30 我们关注的法国绘本作家的新作:海贝卡•朵特梅的《小兔子》第四本,贝娅特丽丝·阿勒玛尼娅的作品集,旁帝的《道路》、 艾伯丁在瑞士出版的法语绘本 39:35 印象深刻的法国非虚构类绘本:题材广泛,讲求通感,有韵律感 43:02 法国书店在疫情期间的生存状况 45:06 法国儿童书店:书的歌声 47:24 书店、插画师画廊承担的绘本及插画展 48:30 法国安古兰漫画节 50:47 法国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书店,是很好的公共文化教育空间 55:07 法国巴黎童书展的历史、特色,今年巴黎童书展的见闻 01:04:25 费老师2024年计划:关注法国图书馆的童书专业杂志 01:09:25 谢老师2024年计划:绘本寻宝之旅继续博洛尼亚童书展与法国巴黎童书展,搜集原创作品投稿dPITCTUS世界100图画书,为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的巴黎图书节准备中国童书相关活动 【传送门】 2023年世界绘本现场第一弹:韩国(https://mp.weixin.qq.com/s/ChF1--uAcsODM9g0y-998w) 2023年世界绘本现场第二弹:日本(https://mp.weixin.qq.com/s/bL_tBjP-r0WBTJGnI71uOQ) 【互动方式】 播客精华内容将在绘本棒棒堂公众号以图文方式呈现。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上海童书展期间,在建投书局一间安静的房间,我得以和尊敬的法国鸿飞出版社创始人叶俊良老师,有了一次珍贵的对谈。 “我是一个出生在台湾,在巴黎学习建筑,现在和法国人一起做童书的编辑。”叶俊良老师短短一句话话,概括了他的人生际遇。 他是出版人、童书编辑、绘本作者、翻译、建筑师;他生于台湾高雄,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辅修外文系;他30岁时在巴黎取得建筑师文凭,38岁与法国合伙人黎雅格在巴黎成立以原创童书绘本为编辑主轴的“鸿飞文化出版社”。 鸿飞秉承“为读者开一扇窗”的出版哲学,编选兼具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艺术融合的作品,促成中华文化与法国文化的相遇。而对我来说,叶俊良老师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以文学的眼光看待童书。他曾经说过: 人终其一生、亲身经历的事物有限,他往往需要透过文学、戏剧、电影等媒介,借助作家发想的故事来活出千百个深刻的生命,帮助他领悟道理,安身立命。这个过程从孩提时候就开始了,从这个角度看,具备文学性的童书不是奢侈品,而是成人给孩童的贴心礼物。 特别提醒!叶俊良老师的新书《我在法国做图画书》新鲜上市,绘本棒棒堂有少量珍贵签名本,欢迎选购。 播客精华内容文图版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Qq7mPkuGJXC5ZM_ylduESQ 《我在法国做图画书》购买点击: https://k.youshop10.com/s5doTzrP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3:38 叶俊良老师自述人生经历,透过文学发现广大世界 07:28 童年阅读,文学的美感经验 14:20 儿童的韧性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15:20 十一二岁开始读三毛,想象一个人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17:57 文学素养对于理解绘本的作用 21:12 文学素养对于编辑绘本的作用 23:45 学习建筑的经历对于叶老师做出版的帮助 25:10 鸿飞出版社在法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26:08 鸿飞如何从中华文化中挑选具有普世价值的部分给法国读者 26:58 《海角乐园》 28:58 《爱流汐涨》 34:00 《花木兰》 43:13 《萝卜回来了》 47:33 《姑姑的树》 53:04 各种情感的书构成缤纷多彩的王国,它们都是生命的养分 54:40 鸿飞从国内引进的书,以及做出的当地化改变 1:02:00 鸿飞的书讯《啾啾》 1:03:30 鸿飞的最新出版计划:三木森《冬天的假期》 【互动方式】 播客精华内容将在绘本棒棒堂公众号以图文方式呈现。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美国时间中秋之夜,92岁的杨志成先生于睡梦中仙逝。又一位绘本大师,离我们远去。 其实,这一两年,我们送别了不少老一辈绘本作家,大卫·麦基、雷蒙德·布里格斯……但杨先生的离世,激起的情感更浓烈,怀念也更炙热。 这当然因为杨先生是一位功成名就的绘本大师,也因为,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 他和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但他经历的峥嵘岁月,见证的大江大海,信仰的精神世界,及至呈现的艺术结晶,都像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 这一期播客,我邀请了杨先生晚年的弟子,同时也是绘本作家、2019年《纽约时报》十佳绘本获得者金晓婧。 在2015-1017年间,晓婧老师以杨先生助理的身份,每周帮助杨先生整理著作和画稿,也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接触杨先生。 她印象中的杨先生,是一个看起来很酷,但其实温和而包容的长者; 他内心有非常坚固的棱角,这让他一直都以不屈不挠的姿态对待偏见、压力、诱惑; 他对于绘本有着近乎信仰的追求; 他一生都在中西两种文化间穿梭,他的100本书,是绘本中的“中国结”…… 本期标题想了颇久,是仿写杨先生的《如果你是一条河》中的古体诗。仿得笨拙,但不重要吧,我们的心愿都在里面了。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2:45 为什么要临时加更这一期播客? 05:20 《我很想念你》是晓婧成为杨先生助理的敲门砖 07:05 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是在到了美国之后被激发 11:51 杨先生的家庭成员这几年都陆续离世了 13:45 晓婧成为杨先生助理的机缘 16:49 晓婧为杨先生工作的日常 18:03 杨先生的家位于纽约州曼哈顿上城哈德逊河岸安静的小镇 22:21 杨先生是个看起来很酷但其实非常温和包容的人 24:34 杨先生对于绘本的信仰和精神 28:02 杨先生初到美国,先学建筑再转向平面设计,最终投入绘本创作 30:32 杨先生和美国著名编辑厄苏拉女士打交道的事 33:00 杨先生萌生创作自传想法的源起,晓婧为自传所做的工作 36:15 杨先生100本绘本的内容、主题线索和风格、材料变迁 内容:亚洲民间故事主题,自然主题 材料:黑白铅笔-色粉-综合材料剪纸 意象:山,树 40:06 山、杨树等意象背后有杨先生独特解读 《雪山之虎》:不断前行、自我挑战的精神的共鸣 《小树的话》:杨树:阴阳平衡 42:19 杨先生作品中自写自画和与人合作的比例 47:25 杨先生对材料和技法的探索,剪纸是他的大成 52:10 《爸爸造的房子》 01:00:57 《如果你是一条河》 01:08:44 《侘寂之美》《Beyond the Great Mountains 》《The Lost Horse》《My Sister》 01:15:23 杨先生自传《杨树的一百片叶子》出版进度 【互动方式】 本期提到的绘本,会在公众号上展示封面、内页。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慢慢接触并爱上绘本的。记录亲子共读的书籍,我们听说过不少。比如最著名的那本《你能为我每天读书吗?》(即《为爱朗读》),讲述了一个爸爸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每天为女儿读书,直到女儿离家上大学。 但是,亲子共读能延续到什么时候?那些长大的孩子,和变老的父母,当双方智力、体力更接近时,他们的亲子阅读又会呈现什么样子? 单向街旗下出版品牌单读新推出的书:《同窗:妈妈女儿共读书》,记录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亲子共读:50岁的妈妈桂枝,和20岁的女儿京京,藉由14本书引发的14场对谈。 她们读白雪公主,读莎士比亚,读老舍,读村上春树…… 他们谈论存在的意义,人性的悖论,情爱,欲望,生死…… 女儿说:妈妈和我一起读了不少书,我喜欢站在她的窗下,从她的角度看看她眼中所见,我知道,她也喜欢这样。 妈妈说:我的女儿是我的灵魂伴侣,我们俩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各自远行,但阅读,让人从不孤单。 上野千鹤子写过;女儿是母亲最激烈的反抗者;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里对父母的控诉比比皆是;桂枝和京京如此平等、坦诚、清醒又亲密的母女关系,听起来似乎有些“异类”。 她们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关系?阅读在中间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一期播客,我邀请了桂枝和京京来做客,我们一起聊了她们共同的作品《同窗》,追溯她们漫长的亲子共读,以及她们对亲子关系的理解。 【本期福利】 关注绘本棒棒堂+留言+点亮右上方爱心,我将挑选1位留言的听众,赠送《同窗:妈妈女儿共读书》1本。8月1日获奖名单将在评论区公示。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7:46 《同窗》背后的出版缘由 09:04 书中呈现的对话也经常发生在母女生活中 10:30《同窗》为什么选择了这14本书? 13:09 每一场对话中母女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对错之分 15:45 为什么可以如此坦诚地聊“欲望、性、生死”等话题? 19:58 桂枝和京京对书名《同窗》的不同理解 23:09 桂枝姐和京京从小到大亲子共读的历程 26:46 桂枝和京京都喜欢的绘本和童书 31:34 桂枝和京京的阅读偏好 05:16 有没有想象过未来亲子阅读会是怎么样? 37:11 如此平等且坦诚的母女关系是否遇到过波折? 43:38 阅读在她们生活和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46:32 如何看待母女关系? 53:19 对京京来说,太强大的妈妈会是一种负担吗? 55:13 妈妈和女儿分别给对方三个词语的评价 59:20 亲密却又边界感清晰的关系,是如何做到的? 【片头音乐】 舒伯特F小调钢琴幻想曲 4手联弹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节目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想购买《同窗》,可以移步@绘本棒棒堂 公众号。 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随着疫情阴霾的逐渐消退,大家那颗渴望出去浪的心又蠢蠢欲动了。对于绘本爱好者来说,如果能在旅行途中打卡绘本美术馆、绘本书店,一定是个额外的福利;如果还能顺道参加一个童书节插画展,那可真是太幸福了! 本期播客我们就聊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童书节:韩国南怡岛国际儿童图书节。它每2年举行一次,地点就在《冬季恋歌》等众多韩国偶像剧取景地南怡岛,童书节期间还会举行南怡岛插画奖的颁奖典礼。 南怡岛是一个像童话般的小岛,经过设计师康禹铉的整体设计后,不仅自然环境美不胜收,还充满了艺术气息。岛上有众多图画书主题元素,绘本爱好者绝对可以收获惊喜。 本期嘉宾是刚刚从南怡岛回来的子葭和孔阳君,听听她们亲历的南怡岛国际童书节和南怡岛国际插画奖吧! 南怡岛之冬/网络 南怡岛之春/网络 南怡岛上图画书雕塑(孔阳君/摄) 岛上特别设计的卫生间(孔阳君/摄) 获奖作品立体展览(孔阳君/摄) 获奖作品(孔阳君/摄)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4:23 子葭以工作人员身份参与了韩国南怡岛国际儿童图书节 08:28 孔阳君作为游客去了南怡岛,童书节让她大开眼界 11:41 设计师康禹铉整体设计了南怡岛,使之变成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小岛 17:06 南怡岛为什么会被称为“南怡岛共和国”? 20:27 岛上酒店值得一住,充满图画书设计元素 21:49 南怡岛国际儿童图书节与南怡岛国际插画奖获奖者的关系 22:53 南怡岛国际插画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值得国内插画师去尝试 24:20 黑咪曾经以《什么都想要的兔狲》获得第五届南怡岛国际插画奖紫岛奖 25:37 今年令子葭印象深刻的获奖作品 30:41 南怡岛上对获奖绘本作品的展示让孔阳君印象深刻 40:24 南怡岛对儿童友好、动物友好,充满设计感 43:35 插画文化在韩国当代年轻人中具有较大意义 47:58 孔阳君介绍韩国绘本的历史发展过程 54:50 韩文化在海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7:53 到南怡岛旅游的Tips 【本期提到的作品】 《南怡岛:永不终结的故事之旅》康禹铉/著 龙门书局 2013.8 《惊奇美术馆》〔西〕哈维尔·赛斯-卡斯坦/文〔西〕曼努埃尔·马索尔/图 奇想国/浙江少儿出版社2021.10 《你要去哪里?》〔乌克兰〕罗曼娜·罗曼尼辛、安德里·利斯夫/文、图 王春/译 浪花朵朵/四川美术出版社2022.9 《什么都想要的兔狲》熊亮、黑咪/文 黑咪/图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9.12 Tara Books:印度独立出版机构,以传统艺术和手工印刷闻名 【延伸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zJ6pl0CncuYOtsY5LxaUiQ 【互动方式】 想看更多精彩文图资料,请移步@绘本棒棒堂微信公众号哦!公众号还有每月新书书单,欢迎收取。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喜欢绘本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最近几年,漫画尤其是图像小说的兴起,以及绘本、漫画、图像小说的融合趋势。 现象之一:一方面绘本的阅读年龄向上兼容,一方面图像小说的阅读年龄往下伸展,越来越多全年龄段的绘本和图像小说。 现象之二,像漫画的绘本和像绘本的漫画也越来越多,比如棒棒堂曾经推荐过的《一生之旅》《四季》《爷爷和月亮》等等。 现象之三,很多作家会在绘本和漫画两种形式上跨界创作,老一辈如雷蒙德·布里格斯,新生代作者如安宁达。 现象之四,传统的绘本和童书奖项把图像小说纳入视野,传统童书出版社也纷纷设立了图像小说线,在出版推广漫画、图像小说上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欧美漫画研究者、推广者陶朗歌,一起聊聊绘本和漫画、图像小说在这十年来彼此呼应、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及互相借鉴、双向奔赴的现象。作为超级漫迷的陶叔,还为绘本爱好者推荐了“适合绘本爱好者阅读的漫画和图像小说”。 其实,绘本也好,漫画或图像小说也好,都是视觉叙事的艺术,重要的是情感,是图像带给我们的震撼。所以,不管是绘迷,还是漫迷,好好享受就是吧!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8:04 陶朗歌的漫画和绘本阅读史,以及两条阅读线的合流 18:06 过去的父母和现在的父母对于漫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1:08 以《蓝发女孩希尔达》为代表的YGA漫画 23:30 文学经典改编漫画的现象 29:15 漫画和图像小说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31:18 在中文语境里“漫画”是一个宽泛且边界模糊的概念 32:50 美国漫画非常细分 35:24 图像小说在国外和在国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国外:营销包装概念,为了和低龄化的漫画形成差异 国内:出版社从漫画大类里分化出来的概念, 40:43 图像小说有全龄向的趋势 41:55 图像小说在中国生根、发展与绘本的蓬勃有很大关系 45:07 艺术爱好者同时栖息于绘本和漫画两种载体上 48:07 传统童书出版社在图像小说的出版上起到重要作用 58:32 绘本的成人化和图像小说的低龄化与社会思潮有很大关系 59:45 那些结合绘本和漫画的作品 01:08:23 国内重要的出版漫画/图像小说的出版机构 01:25:45 国外的漫画奖项 01:30:55 陶朗歌为绘本爱好者推荐3本图像小说 【本期提到的专业名词】 Graphic Novel:图像小说 YGA:Graphic Novle for Young Readers Comic Book:美国主流商业漫画通称 Stripe:报刊漫画 Character:讽刺/社论漫画 Cartoon:漫画的通称 【本期提到的作品】 《蓝发女孩希尔达》〔英〕卢克·皮尔森/著 奇想国/海豚出版社 2021.3 《神探狗狗》〔美〕戴夫·皮尔奇 浪花朵朵/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9.6 《塔希里亚故事集》吴淼/著 接力出版社2020.12 《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拟泥nini/著 时代华语 《闪光的旅程》〔法〕卡米耶·茹尔迪 浪花朵朵/海峡文艺出版社2022.8 《伦敦一家人》〔英〕雷蒙德·布里格斯 《一生之旅》〔法〕汤姆·奥戈玛/著 奇想国/海豚出版社 2022.8 《我的辽阔天地》〔法〕卡特琳·默里斯/著 新经典/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2.10 《人们》《四季》《歌谣》〔法〕Blexbolex/著 乐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2022.12 《小家伙》〔法〕玛丽昂·法约尔 乐府(即将出版) 《刘慈欣科幻漫画》刘慈欣/文 中信出版社 2022.4 《这个夏天》〔日〕玉城真理子、玉城吉莉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12 《间谍过家家》〔日〕远藤达哉 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1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皱纹》〔西〕帕科·罗夫/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4 《阿尔茨海默先生》薛慧莹/文 陈怡潓/图 【互动方式】 更多文图资料,可以移步绘本棒棒堂公众号获取哦! 您也可以去绘本棒棒堂微店一键购买本期提到的部分图像小说作品
与世界童书创作者、出版人、推广人对话,是一种什么体验?又有什么意义? 本期播客,小巷邀请了爱阅公益采访部负责人王欣婷一起来聊聊采访童书人这件事,她刚刚出版了采访合集《寻找童书的真生命》第二本。 在聊天中,欣婷和小巷还发现了不少共同点:比如学生时代的职业理想都是做记者,同为历史专业,同样喜欢松弛闲聊式的采访方式,同样喜欢《巴黎评论》《人物》; 她们也一致认为,采访是基于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好奇;童书人是世界上很有趣的一个群体,能够走近他们,呈现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彩的内心世界,是一件超棒的工作。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6:46:一开始为什么想要采访? 欣婷:试探性展开爱阅公益的新方向 小巷:对于采访并不陌生 09:59:还记得第一次采访的经历吗? 欣婷:种种缘分下采访了黑鹤老师 小巷:大腕新经典副总裁猿渡静子老师 16:51最好玩的一次采访是什么? 欣婷:薛涛老师带我“走亲戚” 小巷:采访“童书女皇”杨红樱老师 27:25 最出糗的一次采访是什么? 欣婷:第一次采访黑鹤老师 小巷:第一次采访猿渡静子老师 28:59 最感动的一次采访是什么? 欣婷:采访汤汤老师时患上甲流,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 小巷:对《中国故事》的作者一苇有深深的感触 38:50 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是什么? 欣婷:见到麦克·巴内特本尊 小巷:与蔡皋老师的一次长沙话对谈非常有意思 47:09 哪一次采访让你很有价值? 欣婷:收到外界正向反馈 小巷:因为历史系背景而挖掘到伦纳德·马库斯先生研究童书的源起 52:24最想采访哪一位在世的童书人和去世的童书人? 欣婷:工藤纪子,过世的想选择罗尔德·达尔和米切尔·恩德 小巷:苏·西李,过世的想采访汤米·温格尔 57:11在采访领域有欣赏/借鉴的对象吗? 欣婷:黄菊的公众号“行李”和《巴黎评论》,《人物》 小巷:安妮宝贝(庆山)的采访理念;《巴黎评论》《双重时间》 01:04:09什么是一篇好的采访? 欣婷:希望能够追述一个体成为如今模样的原因 小巷:采访者和受访者双方独特趣味的碰撞,采访后的编辑和写作能力 01:09:15 采访对自身和读者的意义是什么? 欣婷:本身对别人生命的好奇,对自己也是一种学习 小巷:希望采访文章的读者不仅仅是业内人和爱好者 【互动方式】 如果想了解更多绘本相关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绘本棒棒堂。期待我们任何方式的连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