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梵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看到了一阵烟

琪明瑶述 我们的空中书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了一阵烟。 从少年卖画,到青年当牧师,再到27岁半路出家开始画画; 这一期我们一起看看梵高作品背后的故事,比如那幅拍出8700万美元的《加歇医生》; 还有他生命中几个关键人物——无条件支持他的弟弟提奥、曾经相依为命的妓女西恩、让他精神彻底崩溃的高更、以及死后帮他走红的弟妹。 00:32 梵高是谁?我们为什么聊他 02:31 从卖画到当牧师:梵高年轻时的选择 04:27 对宗教的失望,转向艺术 06:04 27岁开始画画:弟弟提奥的全力支持 06:43 十年创作之路的三个阶段 14:16 他为什么穷?为什么那么惨? 16:15 感情生活:一段非典型“爱情”故事 18:07 梵高的艺术观:画人物不是画五官,而是画性格 19:47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1)弟弟提奥 21:35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2)妓女西恩 24:10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3)高更 29:59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4)加歇医生 32:40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5)弟妹与他的死后爆红 39:00 梵高的艺术宣言:我想画出滔滔的一生 41:44 看梵高,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找一份静谧 《吃土豆的人》 《向日葵》 《星夜》 《加歇医生》 《杏花》 《阿尔勒的卧室》

41分钟
26
1天前

087.幸福就是跳出自我限制,走向更大的世界

琪明瑶述 我们的空中书房

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但就是不快乐; 常常因为别人比自己好而沮丧; 拼命追求兴奋刺激,最后却更空虚; 甚至,有时候觉得“幸福”这事离我们太远了。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伯特兰·罗素的经典著作《幸福之路》,我们一起探讨了这样几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拥有一切”,却依然不幸福? 我们以为的“浪漫忧郁”真的那么高级吗? 兴奋感是不是快乐的升级版? 答案都藏在这本书里——更藏在我们对生活的重新理解中。 从自我出发,一点点修炼自己,我们发现:幸福其实是可以习得的,而且方法论还不止一个。 00:00 幸福是什么?这本书为什么值得分享? 04:38 拿到幸福的第一把钥匙:跳出“自我中心” 05:28 哪些“隐藏人格”正在偷走你的幸福? 15:21 八个让人不快乐的真相,句句扎心 30:51 兴奋≠快乐?短视频、喝酒、刷剧是逃避不是享受 37:24 疲劳其实是心累,不是体累 41:28 嫉妒是害怕别人比你强,不是你想变更好 43:42 犯罪意识与负罪感,竟然我们从小就被植入? 46:04 被虐狂和舆论恐惧症,也都是幸福杀手 50:03 幸福其实有方程式:兴趣广泛+善意待人 56:31 女人对世界缺乏兴趣,可能从“乖巧文静”开始 57:22 情爱为什么让人幸福?不是因为浪漫,是因为安全感 01:01:23 家庭和当父母,是不是幸福的一部分? 希望你听完以后,也像我们一样,更理解幸福,也更愿意靠近它。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别忘了推荐给你关心的人。 记得经常来空中书房找我们玩~

91分钟
34
1天前

088.精致穷买人设,理性富买快乐:成年人的消费进化论

琪明瑶述 我们的空中书房

明知道自己钱不多,却总忍不住为「精致生活」买单? 为了一只梦寐以求的名牌包,咬咬牙买了,结果除了朋友圈里几张照片,生活并没因此更幸福? 又或者花了大几千去上网课、请家教、买课程,却隐隐觉得这些投入未必真的「值回票价」?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终于到了可以聊理性富的状态。绝对不是要劝你抠门,而是想带你看看:我们怎么从为人设买单、为虚荣付费,一步步转变成现在更理性、轻松、踏实的花钱方式。我们也回顾了那些曾经让我们肉疼的消费决策,聊了聊什么样的花钱才是真的聪明,什么样的「消费」其实是被套路了。 00:58 从精致穷到理性富,我们终于可以聊这个话题了 03:27 从“月光族”到“不敢花”,消费观念转折背后的社会背景 04:37 精致穷vs理性富:我们怎么定义这两个词? 07:22 那些年我们为人设买的单 18:52 为什么我们曾经愿意为这些“虚荣”买单? 22:31 转变的起点:去魅之后,我们开始明白价值不靠物质来定义 29:50 理性富的三大消费原则:为质感、时间和体验买单 46:07 理性消费小tips:记账真的很重要 48:41 从衣服多到极简风:真正了解自己才知道什么值得买 51:09 不买将就的,只买最爱的——像找对象一样选物品 53:36 “开源比节流更重要”:认真赚钱,也是一种聪明消费 我们都曾是「精致穷」的一员,也都在努力成为理性富的路上,边试错边成长。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共鸣和灵感,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消费故事~

55分钟
78
1天前

089.当白蛇不谈爱,只谈姐妹同盟

琪明瑶述 我们的空中书房

总觉得爱情故事里,女人总要更委屈一点吗? 今天我们聊聊《青蛇》,为什么李碧华把“白蛇传”从男女爱恋,翻成了姐妹同盟?为什么许仙这种“普通到骨子里”的男人,总能牵动剧情甚至拖累结局?以及,90 年代港片的“俗”“快”“火爆”,怎么会和今天的短剧热遥相呼应、甚至变成新的经典? 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聊天里,一点点被搅动、对照、拆解。 这一期里,我们从《青蛇》的情节走起:汤圆里塞的七情六欲、婚后“男弱女强”的隐痛、法海与许仙的双重隐喻;再聊到女性书写的锋利视角和“稳稳的幸福”的代价;最后把镜头拉远,放进港女气质、流行文化的“雅俗共赏”,以及创作者如何当“人性的矿工”。 【节目时间轴】 00:57 为什么又去读《青蛇》:电影重映勾起兴趣 04:17 《青蛇》的故事情节 18:05 女性视角下的“男人是一种让女人伤心的同类” 20:05 要不要主动表白?表达的“爽”与得失 22:58 情感博主逻辑vs.体验情感本身 27:39 为何仍执念“完整家庭”? 28:59 没有男人也能过得很好:姐妹同盟的回望 29:25 港女气质与时代环境:干练、独立与选择 35:41 雅俗共赏:经典如何被时间筛出来 45:27 没有“善终”的人生:列车仍在向前 46:53 别执念圆满:活到哪一站是哪一站 48:06 收尾:把背靠给同伴,先抓住自己

48分钟
10
1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