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半斤的年度最佳剧集——《安多》。 本期请来新朋友——@鲈鱼,分享他作为星战迷的狂热体验。
华星,再见。
请搜索公众号“半斤八两抡电影”
请订阅“半斤八两抡电影”公众号。
1)关于《码头风云》的影史分量; 2)两个维度 (1)重新发现《码头风云》的精妙 动作的胜利; 鸽子,和钩子。 (2)《码头风云》的隐秘暗面 1)假“进步”与真规训; 2)伊利亚卡赞——举报者
短节目第一期,分享关于《邪恶不存在》的不确定性的个人看法,以滨口龙介文本对仗的角度,揭开影片令人费解的高潮段落的隐含意义。详情可参看公众号“半斤八两抡电影”图文对照。感谢收听!
1、《邪恶不存在》 2、真人秀,滨口龙介作品潜台词:“再见!爱人?” 3、对暴力的态度 4、情感泥沼 5、角色的重大选择,未必都和“情感”有关 6、偶然中的必然,戏剧性与真实性的平衡 7、从文本的游戏到现代电影的某种母题 8、微妙的违和感——或许并不存在于现实中而只是某个角色的想象中的某些场景 9、影片中精神分析的语言系统 10、值得反复咀嚼的电影,文本多义性的反面——工整的精确的逻辑闭环 11、滨口龙介的自我挑战与观念传承 12、惊人的潜文本 13、滨口龙介对媒介的态度 14、关于滨口龙介创作方法论的迷思 15、结语
本期 @老高 回归,我们以《辐射》剧集文本为主,分析了其世界观背后的世界。请订阅公众号“半斤八两抡电影”配图观看更沉浸!
本期,我们请到顾问老师作客分享《雪豹》的观感。 音乐引用自《青海湖畔》《那些个月亮》。
详情请关注公众号“半斤八两抡电影”! 欢迎来到口述史专题——我老师的老师们——第二期。
您现在收听的是#半斤八两#新专题! 这是一类无限接近于真实的节目,也是一类不以“输出观点”为目的的节目。 鲁迅在《呐喊》的自序里写道“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 我们的新专题,与“回忆”相关,且回忆不只是令人“欢欣”的。 胡适说过:“墮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条是容易拋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拋弃学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我们的新专题,与“学生时代”相关。 欢迎来到“半斤八两”口述史专题——“我老师的老师们”,在声音中,让我们把“回忆”和“学生时代”两大主题相交织,跟随我——半斤——寻访我学生时代给我启蒙的老师们,以及她(他)们记忆中她们自己的学生时代。 今天,我们要开启的回忆,属于我大学时代的一位老师。我大学四年都混迹在西四一代,所谓的“课余生活”,就是骑车回家打游戏,乏味而粗鄙。现在想来,唯有在大一这一年里,每周二下午没课,我的这位老师就把自己私人收藏的DVD拿出来,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看电影。这位老师是影迷,是收藏影碟的发烧友,他会安排学生会的人提前几天在教学楼门口立一块小黑板,写上放映的片子、导演、时长、获奖信息,还有时间和地点。现在看来,那一年里的每周二下午,就成了我的“启蒙时刻”。最近,我向这位老师提出了请求,想请他聊聊他学生时代的经历,也想和听友们一起去发现——作为我的启蒙者,这位老师他自己是怎样被启蒙的。 因为特殊原因,访谈的地点只能在一家披萨店里,环境音失控,本期节目的声音质量不佳,恳请听友们包容!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这位老师的回忆里,其中有几位人物的姓氏用了化名,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第一场回忆。
详情请见同名公众号:eight-and-half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