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清朝官员李鸿章去美国访问交流。当考察团乘坐的邮轮缓缓驶入纽约港口,李鸿章被曼哈顿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所震惊。但是李鸿章不知道的是,这些摩天的大楼的的主要作用,主要就是大公司的白领们用于办公。 白领们并非一开始就是光鲜亮丽的,就在李鸿章去美国的五十年前,也就是上班一族刚刚出现的时候,白领们瘦弱的体格和油腻的打扮遭受了美国劳动人民的无情嘲讽,以至于偷偷去健身房开始成为一种热潮。 二十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匆匆而过,白领与办公室彼此纠缠在一起,既有着郭敬明小说中那种玻璃幕墙背后的光鲜,又成为《黑客帝国》电影中讽刺的对象。最终,办公室的格局被一个办公用品公司完全锁定,再无突破。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 🎯时间轴 00:20 白领的瘦弱和油腻受到歧视,健身房开始兴起 05:40 美国疯了,百年前铁路总长度是今天中国的三倍 08:20 职业经理人出现,专用办公室开始流行 11:00 曾经的气压运输管系统,文件从门口直达老板 14:09 郭敬明炫耀的玻璃大楼 ,50年代火遍全球 16:49 没考上哈佛,他去工厂拧螺丝,创建了科学管理 18:24 管理学传到苏联,人力资源HR开始出现 19:52 办公桌和办公椅重新发明:路径完全锁定 🎯背景音乐 Aphrodite’s Child-Such A Funny Night 🎯作品外链 《消失的白领》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收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请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微信,注明来意; 入群成为听友请扫描左侧二维码,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你可能之前没听过“迷因”这个词,但“迷因”无处不在:蜜雪冰城那句“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实际上是源自于19世纪70年代诞生的美国民歌《哦,苏珊娜》;“小镇做题家”“内卷”这些社会学词语短期内传遍全网,引发了共鸣;实力派演员于和伟在沉寂了十几年之后,却因为一段魔性跳舞的短视频重新蹿红。这些不断传播的基本单位——《哦,苏珊娜》的旋律、某个社会学名词、某些影视片段,就是一个个“迷因”。 🎯本期主播 范米扬 《中欧商业评论》特约嘉宾 🎯时间轴 00:00 “迷因”是什么意思? 04:25 我们研究四个方面的“迷迷之因” 🎯作品外链 你是否想过,那些令人费解的商业现象背后的“迷因”是什么? 🎯背景音乐 Aphrodite’s Child:《Such A Funny Night》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收听。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入群成为听友,可以解锁更多精彩内容,范老师在群里等你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