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关注我们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此前已读过鲁迅和卡夫卡。在新的节目中,我们将目光转向现当代女性作家,选择一起细读艾丽丝·门罗。 在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艾丽丝·门罗便在欧美尤其是北美地区获得诸多赞誉,比如说“当代契诃夫”、“散文界的艾米丽·狄金森”、“作家中的作家”。瑞典学院在授奖词中更是简要直接地称其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艾丽丝·门罗的魅力,如授奖词所说,“用几乎人类学的精确描绘了一个可识别的、宁静的日常世界,以及可预测的外部装饰”,却“很少依靠外部戏剧”,而是“发生在她的角色内部。最深的痛苦仍然无法表达。像其他少数人一样,她对沉默和被消声者、被动者、那些选择不选择的人、旁观者、放弃者和失败者感兴趣。性别和阶级的障碍在她的作品中从未远离过。 ” 1968年,当时37岁的艾丽丝·门罗经过15年的创作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快乐影子之舞》。书中共包含15篇短篇小说,以不同阶段的女性视角探视日常生活平静表面下的情感与人性、秘密与谎言;当然,其中也不乏艾丽丝·门罗不算很成熟的青涩之作。 以这本书展开对艾丽丝·门罗的阅读之旅,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作家写作生涯的起点。这一期,我们会选取书中各自印象深刻的短篇与大家分享。 【时间轴】 01:30 艾丽丝·门罗让更多人关注到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05:00 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背景简介 08:25 《快乐影子之舞》挖掘的是宁静日常生活下的人性之苦 09:40 译林出版社18年版与13年版对比 21:10 《沃克兄弟公司的牛仔》的生活逻辑、多层叙事及主题 29:40 《办公室》对人们虚构天性的讽刺 35:50 《男孩和女孩》对女孩成长中意识转折瞬间的精准再现 42:31 小女孩被“重男轻女”的经历在今天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49:00 《一点儿疗伤药》的青春失恋故事 55:00 《海岸之旅》的情节伏笔:平静表面下的暗流为最后的一跃积蓄力量 64:45 《海岸之旅》中立体的人物塑造 【本期提及】 艾丽丝·门罗 - 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译者:李玉瑶 艾丽丝·门罗 - 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译者:张小意 艾丽丝·门罗 - 中篇小说《多维的世界》 艾丽丝·门罗 - 短篇小说《逃离》 弗兰纳里·奥康纳 - 短篇小说《好人难寻》 【本期音乐】 背景乐:林生祥 - 动物园(电影《阳光普照》配乐原声专辑) 片尾曲:The Velvet Underground - Candy Says(来自地下丝绒乐队专辑《The Velvet Underground》) 【小说摘录】 摘自《沃克兄弟公司的牛仔》:而在这日薄西山的傍晚,我感受到爸爸的生命从此时的汽车里溯流回了往昔的时光。天色渐暗,变得陌生起来,犹如一片被施了魔法的风景,你看它时,它显得仁慈、平凡、熟悉,而你一旦背转身去,它便化作了你永远也无法了解的东西,里面有万千种变幻的天气,和你想象不出的各种遥远。 摘自《男孩和女孩》:我看见爸爸轻松地、熟练地端起枪,听见当马克在空中踢腿时亨利发出的笑声。我并没有强烈的恐慌或者反感的情绪,也许城市里的孩子会这样,而我早已经非常习惯目睹动物死亡,我知道我们活着就需要它们死。但是,我仍然感觉有些羞愧,对爸爸和他的工作有了一种全新的谨慎态度,要保持距离的感觉。” 摘自《海岸之旅》:“梦到我走在路上,”她说,“我正一路走过西蒙斯家的大门,觉得似乎有一片云正从太阳前飘过,仿佛感到了凉意。于是我一抬头,看见一只大鸟,哦,是你见过的最大的鸟,跟那儿的炉子口一样黑,正在我和太阳之间盘旋。你做过这样的梦吗?”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
卡夫卡一生共写了三部未完结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其中的《城堡》是卡夫卡生前写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动笔于1922年1月,中止于9月。在这个时间前后期间,卡夫卡因结核病旅居各地,退了休,又辗转于原生家庭和新旧爱人之间,生活上经历着各种变动。 《城堡》是卡夫卡最长的一部作品,其技巧、思想成熟,可谓是卡夫卡艺术思想的一部集成之作。 阅读乃至解读这部作品都是困难的。既难在作品本身写作的词义情节的曲折往返,也难在主题的深刻奥义。但是当我们阅读完这部作品后,又未免有柳暗花明之感。 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作为现代人生命缩影的K.的辗转,也可以看到在村庄所代表的一个封闭权力系统下各色人等的命运。 土地测量员K.到底经历了哪些极富荒谬感的碰壁?在卡夫卡罗生门一般的叙事下,文中除了主角K.外的角色又有着怎样的众生相?其中的女性角色又有怎样的面对权力的不同态度?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在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经典作品《城堡》。 【时间轴】 03:30 《城堡》成书前后卡夫卡的经历 08:35 阅读《城堡》时的感受or吐槽 14:30 阅读前后心态上的对比 21:30 《城堡》故事介绍 29:20 对K.的分析 38:21 K.的经历可说是福柯微观权力观下一个规训的历程 41:45 巴纳巴斯一家人命运也展现出了权力的规训历程 54:20 弗丽达的反抗与妥协 01:08:11 弗丽达和阿玛尼亚代表了两种面对权力的女性 01:09:10 《城堡》是卡夫卡的自传吗? 01:12:45 在今天继续阅读《城堡》的意义 【本期提及】 卡夫卡 -《城堡》,天津人民出版社,文泽尔译 卡夫卡 -《卡夫卡全集》,中央编译出版社,赵蓉恒译 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 乔治·奥威尔 -《1984》 鲁迅 - 短篇小说《离婚》 康敏(陕西理工大学学者)- 论文《卡夫卡<城堡>中的权力运行》 【本期音乐】 背景乐:Andy Statman - Ariela Perle-Pearl from Warsaw(来自专辑《Andy Statman Klezmer Orchestra》) 片尾曲:Muzsikas - Repülj Madár, Repülj [Fly Bird, Fly!](来自专辑《The Prisoner’s Song》) 【小说摘录】 “城堡的轮廓开始逐渐消融,但始终沉寂着矗立于远方,K.完全看不出那边有丝毫的生命迹象,或许从这么远的距离根本就辨认不出任何东西来,但眼睛不愿容忍这种沉寂,所以一直在索求着什么。” “他总是穿同样的衣服,一件后摆很长的黑色短上衣。这一切差异当然不是变戏法的结果,而是很可以理解的,这取决于观察者当时的心情、激动程度,取决于他们见到克拉姆时所抱的希望或失望的种种不同程度,而且他们通常也只能看到克拉姆一两秒钟而已。” “如果我们早在彼此初见的那天夜里就移居国外,那我们就可以驻留在某个安全的地方,永远在一起了,你的这只手将永远近在眼前,我伸伸手就能握住。”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 【音频制作】文佳 【配乐策划】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
1924年5月,卡夫卡在维也纳近郊某疗养院的病榻上,逐字校阅完他即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的清样,泪流满面。6月,他与世长辞,安葬于布拉格的犹太人墓地。而这本短篇小说集在他死后两个月正式出版。这一期,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这本最后的结集——《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是作家、哲人,也是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家。他用朴素但锐利的文字营造出一个个奇异、荒诞、令人如鲠在喉但又感同身受的小说世界。他的小说如同流淌的梦境,语言的雕塑,其意象之丰富和情感之深邃是如此震撼人心,早已是超越时代的艺术品。 而卡夫卡本人也对艺术与艺术家这个主题也多有思考和书写。他在日记和随笔中常常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艺术观念。在他最后的小说集《饥饿艺术家》里,四篇小说中就有三篇是以艺术家为主角的作品,分别是讲述空中飞人表演者的《最初的忧伤》,讲述饥饿艺术表演者的《饥饿艺术家》,以及关于女歌唱家的《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似的听众》。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和讨论这三篇作品,一起倾听卡夫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艺术的表白。 【时间轴】 01:35 小说集《饥饿艺术家》的创作背景 07:30 短篇《最初的忧伤》内容梳理 10:00 如何理解标题“最初的忧伤”? 12:27 短篇《饥饿艺术家》内容梳理 20:51 卡夫卡自认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23:06 艺术家的孤独与痛苦:艺术家选择了艺术 or 艺术选择了艺术家? 24:58 当一种艺术过时后,艺术家如何自处? 35:43 短篇《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似的听众》内容梳理 44:05 小说中水一般的叙述方式,及“第四人称”视角 45:52 艺术和受众的关系:艺术是艺术家在受众心中引起的东西 56:56 本期小结 【本期提及】 卡夫卡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张荣昌译 陈凯歌导演 - 电影《霸王别姬》 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 - 电影《海上钢琴师》 弗朗茨·卡夫卡口述 / 古斯塔夫·雅诺施记述 - 《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天津人民出版社,徐迟译 鲁迅 -《而已集》 【本期音乐】 背景乐:Kol Simcha - Ma Jedidut(来自犹太民族音乐专辑《Traditional Jewish Music》) 片尾曲:Jasénka - Joj, Joj, Joj(来自电影原声专辑《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小说摘录】 《最初的忧伤》:他并非故意要待在高秋千上,其实他是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处于经常练功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技艺保持完美。 《饥饿艺术家》:在最近几十年里,大家对饥饿表演者的兴趣大大减低了。从前自导自演举办这种大型演出活动,收入是很可观的,今天这种演出活动完全举办不了。 ……我不是要哗众取宠,我只是找不着我喜欢吃的,找着了我就不这样了。艺术像是一种天赋吧。有时候都不知道是你选择了它,还是它选择了你。 《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似的听众》:约瑟芬在困难的抉择中所发出的低微的口哨声,几乎就像我们民族在充满骚乱的敌对世界中所过着的贫穷生活。 ……在我们这个民族中,人们没有青年时代,也几乎没有非常短暂的童年时代。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如此描述神话:“如果说神话显示出它们本身是荒谬的叙述的话,那么,实际上存在着一种神秘的逻辑,它调整着所有那些荒谬性之间的联系。” 以此说来,卡夫卡的大多数作品都具有现代神话的特色,这些作品用如梦似幻的情节和语言,不断追问和探究着现代生活的荒谬性。 在中后期的短篇创作中,卡夫卡更是直接借用和解构了西方神话典故,例如《普罗米修斯》《海神波塞冬》《塞壬们的沉默》;或重新想象了遥远的东方传奇,例如《中国长城建造时》;又或是对民间传说故事进行了新编,例如《猎人格拉胡斯》。 我们曾讨论过卡夫卡小说中的动物主题。毫无疑问,神话也是在他创作序列中无法忽略的主题之一。这一期,我们就来探讨卡夫卡的那些与神话叙事相关的作品。 【时间轴】 02:00 神话的定义,及神话对卡夫卡的影响 04:45 《普罗米修斯》原著与改写的对比 07:10 卡夫卡解构了传统神话的英雄叙事逻辑 10:00 《海神波塞冬》原著与卡夫卡改写的对比 14:00 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中对神话的颠覆和再挖掘 19:28 《塞壬们的沉默》原著与卡夫卡改写的对比 20:00 卡夫卡给塞壬的故事升了几个番?继续解构传统英雄叙事 29:05 精读《中国长城建造时》 45:57 卡夫卡带着对于长城的疑虑切入了小说 48:05 关于中国长城历史的一些延伸背景 50:17 卡夫卡与中国人在很多方面的强引力 52:38 《猎人格拉胡斯》上篇解读 58:15 格拉胡斯代表了「Trapped in between」的极致状态 64:27 《猎人格拉胡斯》下篇解读 72:00 卡夫卡与托卡尔丘克演讲中的第四讲述者 【本期提及】 卡夫卡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张荣昌译 曾艳兵 - 《卡夫卡与古希腊文化》(论文)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珀涅罗珀记》(《重述神话》系列小说之一) 黄士芬 - 《荡寇》(改编自《水浒传》的当代小说) 动画短片《吉巴罗》(出自Netflix剧集《爱,死亡,机器人》第三季) 动画电影《心灵奇旅》(迪士尼和皮克斯工作室联合出品) 哈罗德·布鲁姆 - 《小说家与小说》(文论集) 【本期音乐】 背景乐:Bibo No Aozora - 坂本龙一(电影《通天塔》原声音乐) 片尾曲:Immigrant Song(Remaster) - Led Zeppelin(漫威电影《雷神3》主题曲) 【本期主播】文佳、刀刀、圈圈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圈圈 【文案撰写】圈圈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在我们所熟悉的《变形记》中,主角格里高尔所遭遇的噩运是从变成一只大甲虫开始的。这一故事开端,也开启了卡夫卡创作中持续的动物叙事。 动物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所代表的,是如《变形记》一般角色所遭遇的噩梦般的突变,是在《一条狗的研究》、《地洞》中横冲直撞却无法摆脱忧虑惶恐的生存困境,是《豺狗和阿拉伯人》《家长的忧虑》中人类所面对的未知的生命形态。 动物寓言式的叙事,为卡夫卡提供了一种深入而锐利的方法,去肆意地书写他内心的压抑不安,同时去透视现代人本身的生存境况。 那么,卡夫卡到底是如何运用这种叙事?这种叙事又有何意义?这样的叙事在此前此后的文学历史中又有何脉络呢?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讨论卡夫卡的动物叙事。 【时间轴】 04:16 《一条狗的研究》内容简介 10:05 对狗背后更高级别物种的暗示 12:45 主人公狗对自由意志的追寻 14:37 对人类的个人和集体认知发展历程的隐喻 17:57 汉娜·阿伦特受卡夫卡启发的观点及其延伸 25:38 《聊斋志异》的鬼神故事也曾对卡夫卡有过影响 33:29 《地洞》内容简介 39:00 地洞中小动物的惶恐不安令人联想到“黑暗森林法则” 40:55 卡夫卡为什么喜欢用动物寓言式的叙事? 49:06 卡夫卡的动物叙事是一种有禅宗意味的“换相”的手法 58:10 卡夫卡超现实/动物叙事的先驱者和后来者 1:03:15 卡夫卡动物叙事的几种主要类型 1:05:12 卡夫卡式的动物困境喻示了现代人荒诞却无可奈何的生存真相 【本期提及】 卡夫卡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张荣昌译 汉娜·阿伦特 -《极权主义的起源》、《弗朗茨•卡夫卡:一次重新评价》 翻转电台 - 卡夫卡(小宇宙播客) 蒲松龄 -《聊斋志异》 祝悦 -《从「聊斋志异」对卡夫卡的影响角度再读卡夫卡的作品》(论文) 爱德华·威尔逊 -《亲生命性》 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 夏目漱石 -《我是猫》 杰克·伦敦 -《野性的呼唤》 乔治·奥威尔 -《动物庄园》 吴承恩 -《西游记》 【本期音乐】 背景乐: 三宅纯 - Lillies Of The Valley(来自纪录电影《Pina》原声音乐专辑) 片尾曲: Filmový symfonický orchestra, František Belfín, Jiří Strohner - Krtek a orel(来自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的插曲)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文佳 【封面设计】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1913年之后,迈入30岁的卡夫卡在写作风格、美学和技艺上日臻成熟。 但这个时期,也是卡夫卡个人生活和外在世界动荡不安,甚至充满了撕裂与剧变的时期。 卡夫卡仍旧处于父亲的暴权阴影之下,与妹妹的关系变化起伏。在爱情生活上他多次订婚但终究没有与任何一位情人结婚。他糟糕的健康情况已有所显露。那个割裂的时代也无可救药地滑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泥潭。 如此动荡多变的个人生活与外在世界,客观上却促成了卡夫卡创作上的一个盛开期。他将对个体经验的深度观察和解剖,融入到了对多元的时代主题的反思中,创作出了一批风格迥异但各有其美的短篇小说、笔记和箴言等。 其中既有解剖现代暴力机器和权力系统的《在流放地》,如疯癫梦魇的精神画像《乡村医生》,也有寓言般的个体规训小史《致某科学院的报告》。 这一期,我们就来共读卡夫卡的这三个短篇小说,一窥卡夫卡在成熟期的创作。 【时间轴】 02:00 《在流放地》初读印象 03:40 小说背景及内容简介 08:20 此篇颇有科幻小说之风:惊喜&正确的双重快乐 12:05 为何文中如此反复狂热地描绘那台杀人机器? 23:40 是卡夫卡小说中少见的意图相对明确的作品 26:48 揭示了现代暴力系统的一对典型矛盾:暴力工具或仪式的科技化甚至审美化 VS.暴力本身内在的原始荒蛮和恐怖本质 34:30 《乡村医生》小说背景及内容简介 39:47 阅读体验有如被拉入一场梦魇 45:00 小说中叙事指义的模糊性 48:15 小说中的时代情绪及艺术探索 01:00:55 《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内容简介 01:02:07 此篇是对《变形记》动物叙事与异化经验的延续 01:06:45 当猿猴用人类的话语写报告 01:08:21 小说可看作一部关于个人被社会规训过程的寓言 【本期提及】 卡夫卡 -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张荣昌译 厄休拉·勒古恩 - 《变化的位面》《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寻获与失落》 丹尼尔·凯斯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余华 - 《一九八六年》 莫言 - 《檀香刑》 福克纳 - 《喧哗与骚动》 动画短片《乡村医生》(导演:山村浩二) 论文 “被教化的身体——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篇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化学探讨”(作者:李明明) 话剧《一只猿的报告》(导演:郗望;主演:李腾飞) 【本期音乐】 背景乐:Jacqueline Du Pre - Edward Elgar - Cello Concertoin E minor, Op. 85 - I. Adagio - Moderato 片尾曲:Neil Young - Are You Ready for the Country? - (来自专辑《Harvest》)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圈圈 【封面设计】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变形记》开头的这段话,永远镌刻在了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史上。 一个努力工作养家的小推销员,忽然无端变成了一只巨型甲虫,and then?——《变形记》毫不迟疑地把骇人的荒诞注入到了未经审视的日常之中,带给我们关于生活的表象和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背后的社会结构的反思。 与同年创作的《判决》一样,《变形记》也刻画了主角与原生家庭间的博弈,以及最后的失败。 《变形记》是伟大的,因为今天的我们及所面临的世界,仍未摆脱其中所刻画的疏离和被动、焦虑和失落。《变形记》也是朴实的,在其中,卡夫卡写下了对于普通人最深刻的理解和关怀。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读卡夫卡的名作《变形记》。 【时间轴】 02:01 重读《变形记》的整体感受 04:47 主角名字Samsa与Kafka的关联 06:00 卡夫卡自此更加深入到家庭主题的写作 07:25 与《变形记》中的打工人&打工魂深度共情 08:40 《变形记》的自传性与时代性 11:44 《变形记》中的「变形」在历代变形文本中的独特性 24:49 《变形记》的三幕式结构:「触发」-「冲突」-「解决」 30:09 小说中的妹妹对主人公感情和态度的变形过程 37:36 小说中“门”的意象营造出微妙独特的情感空间 41:50 《变形记》开启了卡夫卡式的动物叙事和小说美学 45:14 卡夫卡在百年前就揭示了“风险社会”中普通人的处境 49:30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更应加强链接并继续追问 51:20 再次比较卡夫卡与鲁迅的作者性 53:38 小结:卡夫卡追求超越性的洞察和书写,但又充满了自我矛盾 【本期提及】 弗兰茨·卡夫卡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张荣昌译 奥维德 -《变形记》 吴承恩 -《西游记》 厄休拉·勒古恩 -《那些离开奥梅拉斯的人》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 里奇·罗伯逊 - 《牛津通识读本:卡夫卡是谁(中文版)》 【本期音乐】 背景乐:Anat Fort - As Two / Something 'Bout Camels(来自专辑《A Long Story》) 片尾曲: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 People Ain't No Good (来自专辑《The Boatman’s Call》)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 【Logo设计】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1883年,卡夫卡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下的布拉格。1901-1906年,卡夫卡在大学期间由攻读化学、日耳曼文学和艺术史转学法律。也正是在大学期间,卡夫卡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1903年起,当时仅20岁的卡夫卡,开始写下自己的第一个作品《一次战斗纪实》(或译为《一次斗争的描述》)。此后,卡夫卡完成学业,旅游,交友,开始在保险公司工作,并继续创作。他的人生渐渐平稳下来,塑形成后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小职员生活。 直到1912年,卡夫卡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作品集《观察》,并创作出被认为是其第一篇成熟佳作的《判决》。 当我们说起卡夫卡,总会想到他的很多短篇名作,但我们很少意识到,那些作品是在他经过长期的自我训练及精神成长之后才陆续完成的。 对于卡夫卡来说,这一历程经过了十年。 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读卡夫卡的《观察》及《判决》,去了解其早期作为一个作家的成长及创作历程。 【时间轴】 01:50 《观察》短篇集的创作背景 05:45 《揭穿一个骗子》的外来者心境:孤独、警惕、渴望被关注 10:01 卡夫卡叙事模型之:动机不明的他者与脱离常轨的主人公 13:56 艺术家的高敏感特质与创作的关系 17:17 《公路上的孩子》:仍未脱离童年的梦幻底色 21:58 《乘客》《临街的窗户》:关于存在的孤独与疏离感 26:16 卡夫卡作品中的空间感 28:26 《不幸》:转向简洁、清晰和有力的叙事 30:17 囧人OS实录:《单身汉的不幸》《乘客》《拒绝》 36:30 《观察》小结:初现了卡夫卡的后现代风格叙事 38:53 《判决》的故事梗概 43:17 《判决》中不可靠的叙事流vs.可靠的情感逻辑 46:38 《判决》再现了卡夫卡受家庭压抑的、弑父未果的灵魂 49:55 直面家庭主题是卡夫卡触碰自身精神内核、进入创作成熟期的开始 【本期提及】 卡夫卡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张荣昌译 草间弥生(好以幻觉和波点入画的日本女艺术家) 伊恩·麦克尤恩 -《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水泥花园》 安妮·埃尔诺 -《位置》《一个女人》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玛戈特·利夫西 -《小说运转的秘密》 【本期音乐】 背景:Jeff Russo - The Parable (来自美剧《Fargo》原声专辑) 片尾:Nirvana - Heart-Shaped Box (来自专辑《In Utero》)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好久不见了,朋友们! 去年我们读鲁迅,看到鲁迅的国民批判与今天国人的生存状态仍是息息相关。而与鲁迅同时代的另一位欧洲作家,也如先知一般,毫无时空隔阂地描摹出我们今天的困境,也可说是现代人的普遍困境。 这位作家便是卡夫卡。我们熟知他的一些代表作,《变形记》《城堡》《饥饿艺术家》,等等。在略显严肃晦涩的文字之下,卡夫卡却处理着与现代人有着最普遍也最深刻共鸣的生活体验——其内向式写作正起源于此,其巨大的精神和文学影响力也源于此。 比如,卡夫卡一生深陷于父权专制的阴影之下,我们从《判决》这篇小说就可看到他与父亲之间的权力博弈和爱恨纠缠。而时至今日,“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已成为标语式流行,国人对“原生家庭”话题也空前关注,我们很多人仍然面临着与卡夫卡当年并无二致的家庭困局。 再比如,卡夫卡作为在保险公司上班的骨干级社畜,对办公室重复枯燥的职场生活深恶痛绝。他在小说《变形记》中精准呈现的工作对人触目惊心的压抑和异化,百年之后仍然可以让每一个身陷996无限循环的打工人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新的一年,让我们打起精神,一起阅读卡夫卡。让我们追随卡夫卡的幽灵,去推演他留给我们的悖谬难解的人生谜题,去探寻他自己也在苦苦挣扎的进击之路。本期,我们先谈谈这次再读卡夫卡的整体印象和感悟。 【时间轴】 6:30 影响了一批世界级现当代作家的卡夫卡 7:35 卡夫卡印象:抽象的、明快的vs. 被凝视的、被审判的 13:30 迥异表面下,卡夫卡和鲁迅的精神内核是相近的 20:15 被生活毒打之后,我们更能共情卡夫卡了 23:53 “微笑抑郁症患者”卡夫卡 24:55 卡夫卡和林黛玉算不算好CP 28:30 《变形记》《判决》是卡夫卡反抗父权的精神自传 34:47 成长的未完成:从卡夫卡到高启盛再到村上春树 43:25 卡夫卡的写作特点 54:00 为什么那么多作家喜欢卡夫卡? 59:00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卡夫卡? 【本期链接】 卡夫卡-《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张荣昌译 卡夫卡-《设计师联名书系·K经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电视剧-《狂飙》 村上春树-《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 【本期音乐】 背景:Bernhard Hofstötter -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BWV 639 片尾:Radiohead - Creep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圈圈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先前我们把《彷徨》中的小说大致分成了社会观察篇和家庭观察篇,前两期节目中,我们讨论了“社会篇”的几篇名作。这一期,我们来讨论可以归入“家庭篇”的几篇不那么知名的作品——《肥皂》、《长明灯》和《离婚》。 这三篇小说分别对应了鲁迅对民国时期旧家庭的几个不同角度的观察:性的意识和潜意识,宗族对个人的控制,女性的婚姻自主权。这些观察涉及到国人对性、宗族和婚姻的观念传统,及其在新文化冲击下可能发生的裂解。三篇小说未必在鲁迅声名赫赫的作品之列,但却以小见大,用生动细腻、如临其境的镜头,对准民国时期的家庭或家族生活样本进行记录和化验,我们由此可以深入旧式家庭的结构机理和日常运作,更可以反思它们遗留至今的残影。 【时间轴】 02:12 《肥皂》故事梗概 05:35 男主对性的暧昧态度是进入小说的线索 08:15 故事揭示了中国人的性压抑、性苦闷 12:58 中西碰撞的民初社会和家庭系统 16:50 《肥皂》纯客观叙事的写作手法 21:00 《长明灯》故事梗概 25:30 《长明灯》的主角是“狂人”的延续 28:26 《长明灯》技法已非常成熟,画面如镜头般流畅 30:28 《长明灯》对“无物之阵”进行了全景式的批判 36:28 《长明灯》四个空间场景的自觉选择和切换 43:00 鲁迅对空间的清醒意识 44:44 《离婚》故事梗概 47:50 《离婚》与女性主义批判 【本期链接】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 李安导演电影-《喜宴》 塔可夫斯基导演电影-《乡愁》 【本期音乐】 背景:Alexandre Tharaud -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BWV 639 (《Amour》) 片尾:Lou Reed & John Cale – Smalltown(《Songs forDrella》)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圈圈、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如果理解了这部作品也就能够理解鲁迅了。” ——日本的文学评论家竹内好,曾如此评价鲁迅的小说《孤独者》。 这篇创作于1925年的万言文,以暗流涌动的冷峻笔法,刻画了在当时令人窒息的环境中,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以及勇敢。 乡村礼教是虚伪的,却不得不遵循;爱情和婚姻是虚妄的,却对故人难忘;孩子总是天真的,却被他们利用或疏远;小城是逼仄的,当局是黑暗的,最终却以复仇者的姿态纵身一跃这黑暗中…… 这本是一篇需要阅历的沉淀才可深入的作品,但在当下这个万物停滞的奇特时代,我们大概也能够找到一些可以潜入其中的共振通道。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细读这篇小说,和我们一起潜入这篇小说。 【时间轴】 03:10 小说的创作背景 09:30 小说的画面感有如侯孝贤杨德昌的电影 11:00 小说的故事线 16:17 初读难以进入《孤独者》的原因 19:00 叙事视角:举重若轻的第三者转述 25:15 叙事结构:交叉递进的双线叙事 31:20 魏连殳最后转向的当代回音:卷、停、躺…… 34:17 人物设定:鲁迅的分身实验和复仇美学再现 42:20 环境设定:回到小城 47:25 人物原型可能部分也来自鲁迅故友范爱农 48:40 对话描写:融合了魏晋风度与酒神精神 53:30 结尾的飞升,代表了“我”与魏连殳的精神汇合 【本期链接】 杨德昌/导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侯孝贤/导演-《悲情城市》 钱理群-《鲁迅作品细读》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迪迪埃·埃里蓬-《回归故里》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本期音乐】 背景乐:《广陵散》-演奏:龚一 片尾曲:《孤勇者》-演唱:陈奕迅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创作于1924到1925年。在这11篇小说中,鲁迅为我们展开了一卷更加细致入微的国人精神图像,带我们观看“无物之阵”如何侵蚀普通人和革命者的生存意志,深入到知识分子和小官僚的内心世界进行切片采样,还少见地呈现出他对于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化验。 带着我们今日的经验再次阅读祥林嫂、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和子君这些经典人物,我们不再浮于此前的简单印象,而是感受到了那些穿越时代的切肤的痛感:碰壁的,无力的,也是孤独的。 我们将《彷徨》中的小说分为社会观察篇和家庭观察篇。这一期,我们将一起共读社会篇里的《祝福》和《在酒楼上》。 【时间轴】 02:50 《祝福》故事梗概 07:38 “我”回忆祥林嫂初次登场:有明亮色彩的少妇 08:50 祥林嫂所面对的“无物之阵” 16:55 重读祥林嫂:曾是一个生命能量很强的女人 19:35 祥林嫂对悲剧的反复讲述是一种心理疗愈么? 23:39 《祝福》展现了集体之恶的完整演变过程 29:40 《祝福》中的反讽和对比 34:40 知识分子的通病 36:12 《在酒楼上》故事梗概 40:02 吕纬甫和“我”都是后革命时期无力而孤独的彷徨者 40:53 周作人说《在酒楼上》是最具鲁迅气氛的小说之一 43:08 吕纬甫和“我”可以看作鲁迅的分身吗? 45:55 日本作家和中国散文体叙事传统对鲁迅的影响 50:15 《在酒楼上》为何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链接作品】 钱理群 -《心灵的探寻》《鲁迅作品细读》 鲁迅 -《碰壁之后》 夏目漱石 -《三四郎》《其后》 张岱 -《陶庵梦忆》 沈复 -《浮生六记》 曹雪芹 -《红楼梦》 安妮·埃尔诺 -《一个女人的故事》 【本期音乐】 背景乐: 窦唯 - 《柳调》《昊天鼓》 片尾曲: Bob Dylan - 《House of the Risin' Sun》 【本期主播】圈圈、文佳、刀刀 【音频制作】文佳、刀刀 【配乐策划】刀刀、圈圈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在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找到同名节目专辑。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