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期内容是春节前录制的医保集采话题,邀请到的是药业研发机构专业从业者,访谈嘉宾毕业于南药(中国药科大学)。 我们敞开谈了如下话题(虽然不得不有所删减) 1、医保、集采的逻辑,出现灵魂砍价的原因。集采机制有没有可能劣币驱逐良币。 2、原研药为什么贵,因为价格原因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毕竟集采是最大的医药消费途径。 3、仿制药的机制、仿制药也有三六九等、仿制药的药效;那么一致性评价、辅料、制作工艺等等各种因素,有多少可靠、可控,又有没有风险。 一致性变成一次性评价,原研药逆淘汰,仿制药会不会降低标准? 更关键的是,如果市场不激励原研,那么仿制从何而来。
很久没更新了,最近跑了一趟广州,与业内大咖、资深投资人和地产人张总深度聊了一下,对目前楼市和2025年的展望,围绕房地产、财政、购房人视角去分析了一下。主要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房地产短期政策影响究竟有多大;在过去一年眼花缭乱的救市政策,妄图大力出奇迹,这些政策会发生作用吗,还是叠加合成新的谬误。 2、影响房地产的长期因素,去伪存真,省的总被变来变去的因素误导。 3、买房等不等,如何判断; 4、手头有房要卖怎么分析时机,是否错过了窗口期只能出租。 5、给房地产祛魅,不如给政策祛魅,市场和需求从来不是被政策创造出来的。
本期话题,邀请到一位职场打工人——石榴,同时也是户外徒步、登山爱好者。 眼下许多人感受到压力,我觉得特别宝贵的是聚焦于事情本身,置身事内但不被裹挟,把自己的生活探索成为一条攀登的路径,可以很丰富,从容,不是除了内卷就是躺平的日子,我们可以有更多选择。 这一次聊天中,我甚至忘记了焦虑和压力,可以将眼光从事情表面移开,探寻内心的自然追求。 我最好奇的几个问题: 1、如何有那么好的心情状态,当工作的繁忙和需要不断调试的节奏、工作内容,面对多变的职场、商业环境,为什么。 2、自然的切换工作与生活,恬静的自在,不仓促也不浮躁,这是怎样在非常年轻的时间段,职场人少见的松弛。 3、怎么接触和喜欢上登山,这其中的感受和经历,如同初涉职场一般,去向未知的体验。
本期仍然邀请的是甜老师,资深职场、心理咨询师。 聊压力的形成,关注心理健康。 1、甜老师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从事这行的原因,以及做这行的感受。 2、对心理相关疾患的偏见和误解,刻板印象需要澄清。 3、实际案例,这一块说实话听起来压力有点大,但非常真实。以及抑郁症也有遗传因素。 4、如何选择心理咨询。 也欢迎大家评论区说出自己的故事。
招入行锦囊」(https://collection.xiaoyuzhoufm.com/SpringJobFair)特别企划,聚焦「各类」行业,聊聊行业最关键的话题,帮助你跨越从校园到职场的第一步,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本期内容有幸参加北师大教授钱婧老师的节目,谈了房地产大环境变化下的就业和心态准备,也包括对于应届生、刚入行的青年人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红利期和潮水退去之后,落差很大的行业职场体验,有人赶上了尾巴,有人赶上了空档,做事和成长仍然依靠勇气和艰辛的坚持,所以心态的调整由于行动的改善。 本期内容: 1、地产行业发展前景 2、校招的过去和现在,薪资的情况 3、学历、实习对行业的重要性,其他影响因素 4、给在校生进入地产行业的建议 串门链接: 钱婧老师的会客厅
这次的节目准备的比较久,是跟晨星中国编辑部合作的一期。 讨论房地产市场现状和未来,从地产过去20年烈火烹油的原因,到后来泡沫化,以及如今大家对居住需求、房价的看法逐渐变得冷静。 我与晨星中国说同步的这一期,与其他参与嘉宾一起探讨,不同观点的碰撞。
本期话题,探讨生育的决策,是什么让网络上不生孩子的声音如此之大,同时在现实中又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样本来支撑这种声音。 本期我请到的是婚恋咨询大咖老陈,他有许多这方面的实际案例,比我们感受上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 主题梗概: 1、生育在当今的成本,适龄人群的婚育选择,取决于哪些因素。 2、真的不生的男性、女性的言论失真度,网络语境的信息茧房和感性认识,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3、真丁克与只是将生育当作一个情绪宣泄话题,谈资的区别。 4、无论何种选择,更加理性、松弛的探讨问题,而不是利用话题来作为筹码或者博取流量的工具。
本期嘉宾大咖是广总,一位资深金融人,在英国金融专业学成后回国涉足该领域十余年,同时深入地产业务数年,目前是上海某著名投资公司策略负责人。 本期探讨三个问题: 1、量化交易策略的介绍,以及我们近期金融监管部门对此进行严管的来龙去脉; 2、当前外资投资机构利空的情况和原因分析; 3、关于股市投资的心态和认知的一些看法。 特别说明:内容为聊天发散式讨论,不构成投资建议,任何资本市场均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参与的嘉宾是綦宇,前《21世纪经济报道》产经记者,现为公众号“躺平指数”主理人。 主要内容: 1、风能、光伏等新能源的市场机会、运营投资企业逻辑; 2、新能源领域民营企业的参与情况与准入门槛、软性障碍与公共关系; 3、世界新旧能源格局变化与我们市场的机会和zc导向;
今天参与的嘉宾是綦宇,前《21世纪经济报道》产经记者,现为公众号“躺平指数”主理人。 上半部分主要探讨以下内容: 1、传统能源的市场化进程,电网与发电厂的分离历史及发展情况; 2、能源布局与省级投资、电力供应的话题,各地资源区别,整合省内水电、煤电等; 3、能源投资与经济增长,举例部分省份的能源集团组建,以及作为投融资主体为地方融资。
本期嘉宾:甜老师,多年内外资企业资深履历,创业经历;同时开辟自己职场咨询副业赛道已有两年,正好接触到许多新人的历程和提问。 本期主题: 前半段职场新人的提问整理,拿出两三个问题聊;我觉得看待工作的视角比工资本身的具体难题要重要,部分初阶问题是视角造成的。 后半段则涉及职业选择和深造与否的考虑,在hard模式下开启职场篇章的新人,深造是躲避这个阶段的方式么?
大佬纷纷在开满注册企业来控股境内企业,这一番操作仅仅为了避税?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