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11 姐妹你好!

本期节目是献给女性友谊的颂歌! 话题源起于我们最近对一系列与人际关系相关的事件的反思:一边是研究生刚开学的老鱼和同专业的姐妹们迅速结成女性互助团体;一边是被金融男同事气到夜不能寐的小吴。 从我们「冰火两重天」的经历为起点,我们延展讨论了男性友谊和女性友谊两种不同的交往模式。而从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动态中,我们观察到了男性友谊的衰退与女性友谊的崛起。 提起女性友谊,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两种相互矛盾的观念:一种是围绕着女性间的相互竞争、刻薄、「塑料姐妹花」刻板印象;另一种则是强调情感表达和身体接触的、所谓「女性化」的友谊模式。然而,现代社会趋于认同的女性友谊,实际上是推崇个体表达、寻求支持和共情的健康友谊形式。 历史学的视角也揭示了女性友谊与女性解放运动的紧密联系。在女性权益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见证了女性友谊的发展与变迁。从古代起,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大多由男性把控,而友谊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概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女性获得更多公共身份和话语权的现代,女性间的友谊逐渐被视为深度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单一性别的界限。 ——女性友谊的发展,也是女性逐渐获得解放、教育、公民权,走向更广阔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过程。 从女性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女性群体共同创造的空间为女性的智识发展创造了土壤。因为友谊的出现不仅仅与情感能力相关、以情感支持为目的存在,同时与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也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女性友谊的出现和发展,是女性之间理智与情感的碰撞。 “女性团结始终具有政治意义。”在女性共同的空间中,我们能够摆脱父权制的规范,相互激励、扶持,产生反压迫的意识和行动——女性之间的深度友谊本身就是对父权制的反抗。 通过这期节目,我们想和每一位姐妹说声:「姐妹,你好!」 感谢来自纽约的女子热练生活方式品牌DANSKIN对本期节目的赞助与支持! 品牌名由「DANCE」(舞蹈)和「SKIN」(皮肤)组合而成,寓意服装犹如第二层皮肤包裹着身体。2016年,DANSKIN由李宁集团正式引入中国,提供专业运动装备以赋能女性探寻自身无限可能的同时,助力每一位女性享受热练、释放自我!Slogan「我即能量」是将「我」作为一切力量的来源,引领自己以更加无畏的精神迎接挑战,不以「美」去定义运动的状态。 欢迎大家点击链接跳转:https://m.tb.cn/h.56PNzbO 或在橙色软件搜索【DANSKIN】,进入商城找客服报暗号【猫咪】,领取听友专属的199-100优惠券,力度很大不要错过哦! 内容|时间线 Part 1. 女性友谊是更好的友谊形态 [00:01:50] 最近两位主播冰火两种天的交友体验 [00:08:43] 男性俱乐部(Boys Club)一种很新的邪教组织 [00:12:30] 男性友谊和女性友谊的不同 [00:18:25] 社交不等同于交朋友 [00:21:52] 男性的友谊危机 [00:26:39] 男性孤独背后的原因 [00:32:05] 男性需要女性,而女性早已不再依赖男人 [00:34:49] 围绕着女性友谊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刻板印象:人类高质量友谊 vs. 塑料姐妹情 [00:35:23] 女性友谊的污名化从何而来? [00:36:13] 1) 男性的蜜汁自信:男人应该占据女人的全部世界 [00:41:19] 上野千鹤子:男性的同性社会欲望 [00:45:58] 2)媒体中过度呈现的女性恶意竞争 [00:47:15] 3)女性的“歇斯底里症” [00:49:52] 动荡且深刻的女性友谊来自于其包罗万象的复杂性 Part 2. 女性友谊即女性主义 [00:53:10] 女性友谊极简史:从古希腊到21世纪 [00:58:39] “女性团结始终具有政治意义” [01:10:19] 比起男性,没有生在资本主义中心的女性反而更加清醒、通透 [01:14:23] 友谊与认知发展的关联:女性友谊是女性智识发展的重要媒介 [01:14:41] 女性更擅长结交长期挚友 [01:21:34] 亚里士多德的三种友谊 [01:30:41] 友谊与认识“他心” [01:34:23] 女性支撑网:在相互依赖、彼此支持的关系中助长个人独立性 [01:36:31] 在女性的对话中理解何为“女性” [01:39:05] 女性友谊是更是个全人类的友谊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wx: badaolaoyu 🎵音乐 张惠妹 – 姐妹 Nobou – Wonderful Things Yehezkel Raz – Here There Stefano Mastronardi – Lovely Soul Rex Banner – Blue Thunder DaniHaDani – Wandering Heart Yehezkel Raz – Ballerina DaniHaDani – Bait Sémø – 8mm Sémø – The Dream of Life Beò – This Life of Time Laurel Violet – Looking Back From Here ANBR – Little Things 📚引用 波利娜·阿尔芒热《我,厌男》 上野千鹤子《厌女》 上野千鹤子《始于极限》 Marilyn Yalom and Theresa Donovan Brown-The Social Sex: A History of Female Friendship A. Marie (Medium) – Calling Out the False Bond in Female Friendships (And How to Make More Meaningful Connections) Roshni Ray (Brandeis University) – Women’s Friendships and Feminism Ana M. Martínez Alemán (2010) – College Women’s Female Friendships: A Longitudinal View Andrew Anthony (The Guardian) – Friends are good for us … so why do many men have none at all? Catherine Pearson (The New York Times) – Why Is It So Hard for Men to Make Close Friends?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04分钟
28k+
1年前

S3.E10 你在「装」什么?

——想要显得「小众又高级」的人,究竟在装什么? 装腔,装腔。腔指的是腔调,它是凸显个人身份的行为举止,包括谈吐、审美趣味、生活品质要求和对细节的挑剔。「装」背后的心态是一种谄媚,谄媚的对象就是引领风潮、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是有腔调的那群有资阶级。他们精致的生活方式被视为腔调,旨在区分自己和普通人,彰显社会地位,赢得尊敬和优越感。 Adam Smith 在道德情操论中支出:「正是由于我们倾向于钦佩富人和大人物,并因此对其加以模仿,才使得他们能够树立或领导所谓的时尚。他们的穿着打扮是一种时尚,他们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也是一种时尚风格,他们的举止风度是一种时尚行为。甚至连他们的恶习和蠢行都成为一种时尚。」 装腔这个词之所以能成立,核心逻辑在于社会阶层是一种表演。阶层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只能通过行为、消费和语言等方式来展现,没有实质存在。即使一个人有钱、地位高,也不能像外在特征那样直接展现,必须通过社会表演来被他人识别。 这种表演是可以被学习的,就像《皮格马利翁》中的故事:语音学家希金斯和朋友打赌,用六个月的时间将街头的卖花女Eliza 从一个贫穷粗鄙的形象转化成上流社会的名门淑女。在希金斯一系列的语音语调、仪态、礼仪、谈吐的训练后,伊莉莎真的脱胎换骨,成为了出入任何高端舞会都能引起瞩目的淑女形象。 更有趣的是,人们自然地想要模仿那些”上流社会”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提出的非常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行为,人们可以学习新行为,而趋势人们观察、学习的核心其实就是奖赏与惩罚——当人们看到模仿”榜样”的行为带来了利益或奖赏时,他们很可能会效仿,即使不亲自获得奖赏,只要看到他人因某种行为而受益,也足以驱使他们去模仿。 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大家全面剖析「装腔」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机制,包括:「装」这个行为的内涵是什么?「装」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我们会从人的心理动力去分析,人为什么要「装」,「装」满足了人类什么样核心的心理需求?我们还会探讨一个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概念,即“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装到你真正成功为止)。 内容|时间线 Part 1: 什么是装? [0:09:57]「装」是一种对上流阶级的谄媚 「阶层表演」的历史演变 [0:14:46] 1)凡勃仑《有闲阶级论》:上流社会的 「炫耀性浪费」和「炫耀性休闲」 [0:32:07] 2) 品牌即自我:品牌的宗教化和人造的差异 [0:55:26] 3)二十一世纪的新兴精英:非炫耀性消费——看不见的阶级鸿沟 文化资本如何具象化? 裸色指甲油和十分重要的「克鲁格曼」 [1:06:23] 对应三种阶层表演的三种不同段位的装 [1:25:27] 「装」的鄙视链从何而来? [1:27:22] 向上「装」和向下「装」:仍然是权力的体现 Part 2: 为什么装? [1:35:33] 人们喜欢通过模仿更有权势、有话语权的人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1:38:35] 装腔本身就是带来“多巴胺”的刺激行为 「装」和赌的类似性 [1:49:19] 在融入前,只能通过「装」来试图融入 通过外在着装、容貌的歧视几乎是写在人类的基因里 Part 3:融入与归属 [1:50:51]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装到成真为止)的心理机制 怎么样才算make it? [1:53:30] Fitting in (融入)vs. Belonging (归属) ——我们是否太善于融入,以至于从未归属? [1:59:07] 装和成为的那条微妙线,在哪里? [2:07:37] 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真」?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音乐 《装腔启示录》OST Agustin Raffo – Fields of Gold Hawkins – Flower Duet Lakmé Hawkins – Pie Jesu Requiem Moderato Con Brio for Violin, Harp, and Orchestra Intermezzo in C Minor – Money Wins Adrian Berenguer – Aware Idokay – A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Yotam Agam – 6 Impromptu No.1 in C Minor for Piano Laurel Violet – October Laurel Violet – Where We Are Now Idokay – I Was All Alone 🐱听友群 添加wx: badaolaoyu 📚引用 Veblen –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Elizabeth Currid-Halkett – The Sum of Small Things: A Theory of the Aspirational Class 安东尼·加卢佐-《制造消费者》 Brian Mattmille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News) – Professor finds that in shirts, as well as skin, color matters Nicolas Roulin, Franciska Krings (2019) – Faking to Fit in: Applicants’ Response Strategies to Matc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Ysa K. (Medium) – The Crucial Difference Between Fitting In and Belonging: Confusing them could cost you your happiness Kaja Perina (Psychology Today) – How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Really Is a Thing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30分钟
96k+
1年前

S3.E9 过往人生:想象与追忆,告别与重来

由A24出品、韩国导演席琳•宋编导的《过往人生》,是一部带有反浪漫主题的文艺爱情电影。电影用经典的「三角」人物关系——女主Nora与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讲述不同语言、以不同的方式爱着她的两个男人的感情羁绊——表达了亚裔移民者的复杂境况与心情。 席琳•宋在写给观众的信当中说:“这个故事关乎初恋、人的成长、被我们放弃了的不同版本的自己。” 《过往人生》是关于离别的电影,也是关于想象未来与追忆过去的电影。或许必须要经历一些身份变动的经历,才能够被这部电影真正打动。 舍与得。这部电影让我们思考人生中的每一次得到所对应的失去,也唤醒我们对遗留的人、事、物、或是另一种生活的复杂情感。往事已不可追,人固然要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但也不可忘记,被放弃的人生依然在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本期节目,我们会借这部电影和大家一起探讨,「怀旧」这种情感与当下个人身份认同的关系: 人们究竟是如何从回忆中,构建起关于身份的叙述?又为何,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和过去的自己做告别。我们也会谈论,想象与人生选择的关系:既是对过去本可以发生、却没有被选择的另一种人生的想象,也是在选择的当下,对还未实现之将来的想象。 节目的最后,我们也会朗读两封听友来信,听一听ta们的对“过往人生”的看法。 时间线|内容: Chapter 1: 模糊的身份与感情 [0:04:07] 《过往人生》是一部反浪漫的爱情电影 [0:11:57] In-betweeness 「在中间」的身份与模糊的情感 [0:14:17] I如何用一个爱情故事,着重表达的事亚裔移民者的复杂境况与心情? 两个十二年的时间节点,两种身份,两份感情 [0:24:45] 第一个十二年:海盛的寻找是来自故乡的呼唤 [0:29:39] 我们留学离乡的前几年 [0:41:20] 怀旧:一种天然让人感到舒适、安全、温暖的情感 [0:41:20] 第二个十二年:当回忆里的人来到了现在 [0:51:59] 移民者一生都在融入另一种文化的进程中 [0:59:09] 海盛为何如此执着于见到Nora [1:12:59] 遇见回忆中的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1:13:09] 1) 一系列的What-ifs 反事实思考 [1:15:50] 2) 自我回溯:我是如何从过去来到现在的 ——怀旧与自传式回忆的建构 [1:18:59] 过去的我,怎么就成了「另一个人」? [1:26:58] 是Nora的爱情故事,更是她的人生故事——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比选择爱谁更重要 Chapter 2: 我们的过往人生 [1:30:06] 小吴:每一个「过往人生」的念头都是一次微小的身份危机,也是一次重新肯定当下的机会 [1:36:50] 选择即想象 [1:39:48] 老鱼:和昔日好友,扮演过去的自己,再体验一次「过往人生」 [1:43:29] 听友来信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听友群 添加wx: badaolaoyu 🎵音乐 Bear & Rossen – Past Live SoundTrack 林忆莲,李宗盛-当爱成为往事 Laurel Violet – October Jacopo Croci-Bellatrix 8opus – Impromptu in F Minor Well Meet Again Nsee-Bloom Idokay-I was all alone Laurel Violet – Where We Are Now 📚引用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13分钟
27k+
1年前

S3.E8 Dating App:永恒轮回的恋爱游戏

本期,我们和嘉宾麦麦,一位过去三个月亲身体验约会软件(Dating App)的产品经理,一起聊聊当代Dating文化乱象。 在我们看来,如今的约会软件更像是一款在算法操纵下引人入胜的游戏,其目的便是为了令玩家沉迷一场永恒轮回的恋爱游戏。 从产品视角出发,我们会分析约会软件自身愿景和商业利益之间不可缓解的矛盾,以及同类型产品是如何向着愈渐游戏化的方向发展的。我们也将深入研究这款游戏在现代爱情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爱情观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我们也会探讨,在约会软件上,是否真的能够找到真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在一个人人游戏化爱情、浪漫化生活的时代,人类如何能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建立有意义的连接? 时间线|内容: Chapter 1:约会软件背后的商业逻辑 [0:18:55] 是什么人在做Dating App? [0:24:15] 约会软件的用户留存困境:找不到对象会卸载,找到了对象还是会卸载。 ——为了留住用户,各大约会软件各显神通 约会软件产品特色: [0:32:40] 1) 视觉系的用户档案:打造完美的交友社交形象 [0:39:53] 2)Swipe:左滑和右滑为什么令人欲罢不能? [0:43:09] 3)筛选:靠筛选选出满分对象? [0:49:28] 商业变现:Dating App 怎么赚钱? 1)「查看谁喜欢你」:各个app最受欢迎的付费项目 2)倒回:宁可付费,绝不错过 [0:54:08] Cody Premer Rizz Effect: 人无法讨厌一个喜欢自己(aka. 有眼光)的人 Chapter 2:约会软件作为爆款游戏 [0:56:43] 什么是游戏?——“博弈”: 冒着风险获得回报 [1:00:25] 如果是游戏,那就想要赢,想赢就需要攻略 恋爱中的玩家心态: [1:00:35] 1)想赢就得有攻略 [1:12:10] 2)无限局的错觉:永远都有下一个选择,永远都有下一个人出现 [1:13:47] 3)人的NPC化:每一个遇见的人都成了虚拟玩家 [1:14:42] 扮演完美的彼此,可以爱上互联网「人设」吗? [1:29:14] Ghosting:社交网络上「断联」总是来得格外轻易 [1:37:03] 现代人不做沟通,全靠玄学和过度分析 Chapter 3:约会软件上可以找到真爱吗? [1:41:08] 珍惜新手光环 [1:43:57] 在Dating app找不到真爱到底哪里出错了? [1:46:49] 1)初始信任的建立:从保持开放的选择到停不下的竞赛 [1:54:26] 2)恋爱关系的每一次进展,都如同一次闯关 [1:56:21] 3)选择过多带来的认知超载 [1:59:34] 4)无法摆脱「左右划」和「配对」带来的多巴胺快感 [1:49:36] 找伴侣和找工作之间本质的不同 [2:04:20] 无处不在的雷点,和不存在的完美人类 [2:14:30] 玩游戏可以有技巧,爱情全靠一颗心 💰打赏 (推荐使用)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音乐 蔡琴 – 一场游戏一场梦 王杰 – 一场游戏一场梦 BalloonPlanet – The Calling DaniHaDani – Change DaniHaDani – Everlasting Flower DaniHaDani – Wandering Heart Ohad Ben Ari – Prelude in E minor WTC 📚引用 Sarah Hanlon (the knot) – How Dating Apps Are Changing Our Psychology Louise Jackson (Hack Spirit) – Online Dating Statistics in 2023: Trends & Surprising Insights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40分钟
37k+
1年前

S3.E7 波伏娃:「芭比」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

永远赶不上热点的猫咪终于错峰聊上《芭比》了! 《芭比》上映两三周以来,主要讨论点集中在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毕竟这样一部面向全年龄段、直接呈现对父权批判的商业电影实属罕见;但是这期节目,我们想要聊一下《芭比》这部影片中更大的一个主题: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 看完电影以后,我们俩有两个最大的感慨:首先是,身为女性去看这场电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身为人类,可以去创造,去认识、去改变这个世界,是一件更美好的事情。 于我们而言,《芭比》更像是一部讲述女性成长的电影,它更深次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女孩不由自主地踏上求真之路、不可逆地向成熟发展的过程。《芭比》的人物旅程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旅程:从刻板、单一、由他人塑造的性别身份的理念,过渡到更加真实、复杂、具体的人类身份的追寻之路。 我们将会从更大的视角去探讨《芭比》是如何体现存在主义这个命题。我们也将为大家分享:在存在主义者眼中,「身而为人」意味着什么?波伏娃为什么认为存在主义的内核是「自由」,什么是「男性脆弱」(men fragility)的根本原因,以及,为什么女性主义是为了实现全人类自由的理念。 时间线|内容: [0:03:29] 我们观看芭比的曲折过程 Part 1. 芭比是谁? [0:14:31] 选择经典款芭比作为主角,这意味着什么? [0:23:40] 「死亡的念头」为何是芭比的存在主义觉醒时刻? [0:30:07] 芭比的大众形象在过去6、70余年的流变: [0:33:59] 最初的芭比:集「小女孩的梦想」,「女企业家的赚钱工具」和「变态老白男的玩物」于一身 [0:46:34] 第二波女权运动之后芭比的两次颠覆性的改革 [0:51:03] 如今的芭比:新时代女性眼中过气的玩具,多元却「政治正确」的商品 [0:52:28] 芭比乐园:无真实世界「摩擦力」的梦想乐园 Part 2. 芭比与女性 [1:00:22] 女性的真实处境和芭比最大的不同 [1:04:13] 影片中芭比抑郁的根源: 1) 现实生活的「真」衬托芭比世界的「假」 2)自我认知以及人生意义的全面崩塌 3)社交网络和他人的目光 4)芭比的政治性抑郁 [1:14:54] 为什么父权制是「天花」? ——没有真正性别觉醒的芭比并不具有真正地免疫力 ——父权的深深诱惑:消除个体自由的焦虑,并给予丰厚的报偿 [1:19:10] 波伏娃:「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Part 3. 存在主义与女性主义 [1:26:29] 波伏娃:女性主义的核心是自由 [1:25:57] 芭比中一开始看似完美的母性社会为何无法体现真正地女性精神? 1)女权精神是人的精神 2)女权是关乎现实处境的理念 3)女权主义是对全人类的解放 [1:30:55] 男人们的「自欺」:从压迫中寻求不可能的自由 [1:34:59] 什么是男性脆弱(Men fragility)? [1:40:05] 芭比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 [1:44:18] 「成为」与「意识」——「becoming human is something I just discover I am」 [1:53:59] 和芭比说再见:芭比不再是理念了,因为芭比决定成为人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音乐 《芭比》OST Raviv Leibzirer – Schnell und spielend Lance Conrad – Cannot be broken Roger Louis Harmon – Apogean Tide Beo – Season Finale Laurel Violet – Letting go Biba Dupont – Oblivion Yoed Nir –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BMV 1007 – 1 Prelude Michele Nobler – Impromptu No.3 in G-Flat Major Op 90 D 899 📚引用 波伏娃《第二性》 M. G. Lord《Forever Barbie: The Unauthorized Biography of a Real Doll》 玩具之旅:芭比 The Toys That Made Us Barbie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17分钟
25k+
1年前

S3.E6 困在父权制下的精英女性:理解男人,超越男人

本期节目,我们来聊聊女性精英这个群体,以及这个群体所反映的女性主义相关议题。 「女性精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标签。因为「精英」并不是某个特定的职位,而是带有强烈资本属性的社会身份。精英阶层的划分,是资本主义的直接产物;精英也特指社会中一小部分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文化和经济资本,掌握关键资源,具有影响力的人。也正是因为「精英」们浓厚的男权底色,「女性精英」一词就具有了很强的张力。 在如今,我们似乎把「精英女性」和「女权榜样」画上了等号。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究竟是如何建立的?它们真实的关联又是怎样? 本期,我们将通过解析四位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精英女性,来和大家一起探究「女精英的女性主义」之谜。 本期内容: Chapter 1. 顶配女精英的《继承之战》 Siobhan (Shiv) Roy 作为一个悲剧人物 商业并购不过就是一场属于男人的原始丛林狩猎 为什么Shiv并不是一个女权人物? 1)婚姻霸权:以控制虚弱的丈夫来填补在父亲强权下的无力感 2)游轮事件:虚假的女性同情与真实的利益剥削 3) 父权的受压迫者内化的「厌女」情节 4) 女性的「职业化」:职场女性的去性别化 Chapter 2. 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 (Lean In):女性宣言或是女性职场成功学? 桑德伯格 (Sandberg) 的女性主义:向前一步,再一步! Sandberg女性主义的问题: 1)对女性议题本身的片面理解以及「数字化女权」 2)「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视角看世界 3)如何定义女人的成功? 4)世界前1%精英的性别不平等,远远小于世界范围内女性内部的不平等 6)被内化的的女权革命和进一步固化的男权社会 7)让一部分女性成为精英,带动更多女性成为精英,可行吗? 8)向前一步后,虚弱又自卑的精英女性 Chapter 3. 不允许自己成为《Fleabag》的女性榜样 Fleabag的姐姐Claire:男权体系中自卑却被迫成为女性榜样的人 一个迷思:是不是所有出色的女性都自动成为了女权榜样? 「失败的女权者」成为女性榜样的焦虑和不安 结语: 不应该追求让女性变得「强大」,女人本身便有力量,重要的是改变人们对女性力量的认知。 「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成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上野千鹤子 💰打赏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音乐 《继承之战》OST 《伦敦生活》OST Jeremy Chontow – Down the Rabbit Hole (artlist.io) Andante in C Minor – Solo Piano Intermezzo in C Minor – Money Wins 李佳璐 – 无法原谅 Adagio in C Minor Adrian Berengue – Premiere Lance Conrad – Cannot Be Broken Bishara Haroni – Gnossienne No.3 Beo – Season Finale – Instrumental 8opus – Impromptu in F Minor Well Meet Again Dimitrix – Fun Fun Fun – Instrumental 📚引用 Sheryl Sandberg:《向前一步》 Catherine Rottenberg:《The Rise of Neoliberal Feminism》 上野千鹤子:《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上野千鹤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Grainne Fitzsimons, Aaron Kay, and Jae Yun Ki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Lean In” Messages and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03分钟
35k+
1年前

S3.E5 谁还不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Hidden Track

本期节目由Glowe阁楼心理咨询APP赞助播出 过去的一个月,老鱼和小吴尝试了一件我们一直以来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那就是进行心理咨询。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彼此最好的伙伴,并且充当对方的「心理咨询师」,自诩幽微人性捕手的我们也自豪于对自己丰富内心世界的高度察觉与理解。但是最近的几次心理咨询体验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原来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会对自己有完全的了解。人类心理世界的结构是永远在变化的——生活带来了经验,经验带来各种各样的感受,我们的心理始终是开放的、与外界进行交互的;自己心理世界的变化,常常在我们有所察觉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而我们囿于自身视角的主观性、局限性,亦不可能对自身给出完全客观的诠释,常常也会陷入主观叙述一叶障目的桎梏中。在这个时候,我们便需要专业咨询师的协助,引导我们看清真正的自己。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件事情值得终身学习,那便是认识自己——不同阶段的、不同面向的自己。 通过本期节目,我们想和大家分享最近心理咨询的体验,也会为想要尝试心理咨询的听友们提供干货满满的建议。 (这期节目出得慢,真的是因为我们在好好体验产品、复盘经历!) 📒【本期内容】 Part 1. 心理咨询初体验 住在一起的三个月,老鱼和小吴相处如何? 曾经我们各自对心理咨询的偏见 小吴:遇到过一两个不太好的心理咨询师,从此对心理咨询心灰意冷 老鱼:海外心理专业的背景让她对国内心理咨询鱼龙混杂的大环境多重不信任 心理健康从业者的三大类科普 什么情况下一个人应该尝试心理咨询? Part 2. 小吴的咨询室 如果「好学生」也是一种病 倦怠社会中的人人自危、人人焦虑从何而来? ——时时刻刻都在自我激励与必须向上的人生 金融行业的「炫耀性劳动」和加班 终身学习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骗局 当(J人)小吴遇上(P人)老鱼,好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对事物控制感和确定感的寻求会进一步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情绪管理:问题并不在于管理太少,而是管理太多! Part 3. 老鱼的咨询室 找心理咨询师就像是找伴侣一样,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找到真正地问题所在 感觉不舒服,却认为一切都没有问题,可能就是问题本身! 很会处理人际问题,并不代表自己的方式总是正确可靠的 我们争输赢,只是为了更被重视、关心和照顾 我们都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听众专属福利】 阁楼本次提供了两种听友专属福利: ① 关注本台的官方小红书(ID:老鱼小吴),在有关本期内容的置顶帖中评论,我们会在评论区中抽取三位幸运听友赠送200元的双周方案优惠券。 活动时间:7月3日至 7月7日凌晨 开奖时间:7月8日 早上9点 领取方式:我们会在评论区开奖,中奖者请私信查收优惠券暗号,下载注册阁楼APP后,在首页找到咨询助理报暗号即可领取优惠券 ② 下载Glowe阁楼APP,注册时使用本台专属邀请码【cats】可以享受50元优惠券 ⭐️【关于阁楼】 Glowe阁楼是一个专注于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的APP。如果你遇到了亲密关系、人际交往、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情绪困扰等方面的难题,或者你想进行自我探索、想找专业心理人士倾诉、需要被倾听,都可以去阁楼找咨询师聊一聊。 平台的每一位咨询师都会经过5层筛选,最终通过率不足3%,远高于行业标准,在职的咨询师们还需参与两周⼀次的团体督导,监督、修正咨询⼯作。 阁楼能够适应更多的⼈群和场景,线上咨询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APP内有留言功能,来访者可以提前给咨询师留⾔个⼈信息和需求,让咨询师在短时间内更加了解来访者,提高咨询效率;同时支持免费⾃助更换咨询师,更换后可以选择保留过往对话记录给新咨询师,避免自身重复,为来访者提供低成本、更换压⼒⼩的咨询体验。 一次标准的咨询包含50分钟的视频或语⾳咨询+5天的留⾔辅助咨询,性价比高,适合长期咨询。如果对阁楼感兴趣或是有疑问,可以下载APP询问首页的咨询助理,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愉快的咨询体验! 参考 Lori Gottlieb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08分钟
18k+
1年前

S3.E4 继承之战:权力颂歌,权力悲歌

《继承之战》是一出精致且富有极大张力的古典悲剧,因为里面所有人物悲剧都有同一个锚点:那就是人类的两种冲突的本能——对权力、力量的向往,和对爱的渴望。 这两者都写在了我们的基因中。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渴望母亲柔软的怀抱,也会竭尽全力变得强大以自保。 但是很遗憾,爱和权力并不是相辅相成的。相反,在很多的时候,当人们感觉不被爱,便会寻求权力去控制,去填补自己空洞的心。 剧中的主角Logan Roy,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他像是追逐权力的永动机,任何时候都在想着如何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他形容自己有一百尺高,身边的全是远不能企及他高度的矮人。 在Logan的理解中,人不是情感动物,而是「一个经济单位」。人们是消费社会中的必要角色,人类是消费者,是等待被剥削的劳动力,是商品。当人们聚集在了一起,就形成了市场。这是他贯彻一生的对人性的理解,也就注定了,他将被一个商品帝国包围,身边空无一人。 Logan的弟弟Ewan最后在他的葬礼这样总结这一时代传奇的一生:「他是一个刻薄的人,他的世界观也是刻薄的。他助长了人类心灵的贫瘠,也许他不得不那么做,因为他的内心也同样匮乏。」 从某种角度来说,正因为Logan准确抓住了人类内心的贫瘠,然后用憎恶、敌意、虚荣、享乐填满了它们,才造就了他的媒体商业帝国。从没有爱的土壤出发,开出了铁树,结成了钢筋水泥的森林,生长出了拔天而起帝国大厦。 或许正是如此,当一个人的内心是有爱的,他便不会拼命寻求外部的权力去填满自己。 Logan将他的价值观、世界观也传给了他的四个孩子们,那可怜的、坐上追求权力永动机的孩子们。可孩子们和父亲不一样的是,年轻的心还是滚烫热烈地渴求温暖——孩子们想要被爱,又被迫追逐权力。 本期节目,我们将讨论一下继承之战中对权力的超写实刻画,尤其是编剧Jesse Armstrong对人性中权力一面的深刻洞察。我们也会聊到权力与爱的关系,以及对在权力的追求中,主角们如何走向各自人生的悲剧。 Part 1:权力颂歌 充满魅力的暗黑角色:Logan Roy 权力在人物肢体语言中的体现 Logan的语言设计与权力 权力作为表演:如何塑造权利形象 权力的自证效应:从泡影塑造真实 Logan的权力游戏?成为系统规则的掌握着 当权者制造的思想监狱:ta的思维方式 一切都是游戏,为什么没有人能逃开Logan的游戏? Part 2:权力悲歌 权力对家庭的渗透 家族企业作为自相矛盾的概念 如果可以将爱比作是投资组合? 当家的形式大于家的实质 继承心理学:权利不对等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的? 当权力斗争(Powerplay)成为了人们交往的唯一方式 无法脆弱:一切都是信息的较量,包括最私密的情感 为什么爱和权力无法相容 继承之战的古典悲剧内核:对比古希腊和莎士比亚戏剧 人物即命运 参考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Jeffery Pfeffer-Power 《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 配乐 《继承之战》OST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27分钟
19k+
1年前

S3.E3 《小姐》:性是压迫、是武器、更是势不可挡的天性

本期节目由「UPKO」赞助播出 《小姐》是一部关于「性」的女性主义电影。 影片很多篇幅花在了性爱描写上,这绝非是导演的博眼球之举,而是用「性」为女性赋权。 在《小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性面前,朴赞郁刻画了两性截然不同的形象: 面对性的诱惑,男人是丑陋的、低俗的、虚弱的、可怜的、等待被施舍的; 而女人是性的施诱者,女人是美丽的、高雅的、强大的、主导的、掌握主动权的。 本期节目,我们会专注于《小姐》中「性」这个主题的呈现,解读导演如何使用「性」这个概念塑造强大的女性角色,为女性赋能。我们也会从三个维度讨论朴赞郁的女性主义,包括对男性体制的摧毁、对性权利的颠覆、对凝视的反转。 内容 | 时间线 [0:03:51 – 0:10:33] UPKO 推广 [0:17:02] Part 1. 朴赞郁的女性主义 剧情介绍 朴赞郁改编和原作的出入 影片中大量的性别符号的使用:书房、门与围栏、蛇型雕塑、手套 小姐的两面:脱下与戴上手套 [0:34:00] Part 2. 男性凝视 什么是男性凝视?从视觉主义和故事叙述层面展开 小姐中典型的男性凝视场景分析: 朗读:书内书外的女性景观 性爱:不在场却主导女性欲望的男性 [0:45:26] Part 3. 性权利的颠覆 在性面前,朴赞郁塑造了两性截然不同的形象 为什么秀子是「可怕」且「强大」的女人? 秀子小姐对欲望的两方面掌控:对他人与自己的控制 性的毁灭性:极美之物只需吹灰之力便可毁灭一个 [1:06:12] Part 4. 让性回归本身 作为工具的性欲欲望,并不是女人 父权制规范下的性行为:凭什么唯有男性才能给女性带来快感? 性自由:选择真心爱一个人,全情投入和另一个人享受多样的性 [1:21:13] Part 5. 对朴赞郁女性主义的批判 无法克制的男性审美与趣味 什么是女性凝视?去「感知」,而非「观看」 更深的问题是:男性视角究竟有无可能描述女性情感? 被意义穿透的秀子小姐与人物升华 🎉【听众专属福利】 对UPKO产品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专属下单优惠: ① 点击这里跳转:https://market.m.taobao.com/app/tb-source-app/shopact/pages/index?wh_weex=true&pathInfo=shop/activity&userId=2206490845892&shopId=564611869&pageId=380757931&alisite=true 或复制完整链接【79¥6l3idMJXBSe¥ https://m.tb.cn/h.UwP4mVZ CZ3457】领取UPKO天猫旗舰店专属优惠券,订单满99-5,199-10和399-30元,下单立减。 ② 也可在淘宝搜索【UPKO旗舰店】,私信客服,报暗号【猫咪】领券下单 ③ 海外用户购买可以到UPKO官网➡️ www.upkoofficialshop.com 下单时使用优惠码【CAT】获得20% OFF惊喜折扣! 【关于UPKO】 UPKO是主打原创设计的高端情趣用品品牌,将多元文化视角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表达中,产品以精致、悦目、匠心为特点,不断丰富爱的表达方式,探索亲密关系的更多可能。产品涉及身体配饰,真皮道具,性感内衣和情趣礼盒。 想要进一步了解我们,以及学习玩法,欢迎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UPKO官方】 配乐 Steven Beddall – I Need You Tamuz Dekel – Blue Beings Eli Benacot – The Play Ardie Son – Overcoming Alon Peretz – Asturias The Handmaiden (OST)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95分钟
27k+
1年前

S3.E2 《Beef》:紧绷、愤怒、有毒的正向思维

本期为《怒呛人生》两小时纯享版,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对剧集的深度解读,也是对现代人的紧绷、中产焦虑、东亚人/ 代际关系问题的全面剖析,更是一次心里疗愈之旅。全部节目共分五个章节,已经收听过上周释出的三分之一内容的听众可以直接跳转至54分钟继续收听,当然,我们也欢迎你从头开始听一遍。 《怒呛人生》(Beef)讲述了一场路怒是如何引起一整个人生崩盘的故事。 这部剧呈现给了观众一个关于冲动的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看到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 两位主角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他们被生活,被家人、社会的期待压得无法喘息,急于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为自己的冲动、愤怒、发泄付出了沉重的、毁灭性的代价。 故事虽然是从路怒事件的发展开始写起,却一直带领我们走进主角的内心,让我们明白: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他们在停车场会做出那般冲动的举动? 《怒呛人生》的两位不同性别、不同族裔、不同社会阶层的男女主都呈现出了高度一致的紧绷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每一处生活细节上:Danny的暴食,Amy对家里每一处管道的紧张,他们停不下来的奔忙,在人际关系中的控制欲,易怒,对自我的压抑等等。 本期节目,我们将以Beef的两位主角作为例子,探讨三个维度的紧绷——生活的、人际的、自我的紧绷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也想尝试为一个东亚限定的终极命题提供答案:我又压抑得要死,又不能发泄,我到底该怎么办? 时间线|内容 [0:02:09] 怒呛人生:一场路怒引起的人生崩盘 [0:07:20] 跨越阶层的忙碌和暴躁 [0:09:02] 老鱼:这是一部教育片,主题是——生气的代价 Chapter 1. 无处不在的紧绷感 [0:14:03] 三个维度的紧绷和松弛 [0:15:44] 稀缺:穷人为何越忙碌越贫穷? [0:18:09] 稀缺思维如何控制我们的大脑 [0:25:24] 年轻的成功女企业家为何和入不敷出蓝领工人Danny同样焦虑、疲惫、委屈? [0:26:25] 中产式装修 [0:28:11] 老鱼:中产的富裕只是一种幻觉 住上亿豪宅,用两年时间修一个电路板是什么体验? [0:38:58] 买得起,就是负担得起了吗? [0:43:49] 消费主义对每个人的拿捏:所有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身份,消费那些需要咬咬牙才能买得起的东西 [0:49:08] 拥有得越多,却为何感到更加贫穷 Chapter 2. 东亚代际关系 [0:54:07] 亚洲有毒原生家长:“生孩子就像排毒,以父母的身份,把自己的创伤撒到下一代身上” 西方凝视下,亚洲(特别是Asian American)家长特点: [0:54:53] 1)严格、高标准,导致孩子将功绩与爱和认可关联在一起 [1:04:24] 2)不表露情感:只是生活,从不谈心 [1:06:19] 3)强调牺牲:爱是控制,是捆绑,是制造很多责任和假想的需求 [1:11:47] 4)固执、拒绝认错 [1:02:21] 对「无条件的爱」的怀疑:他们明明爱我,为什么我却不敢相信 Chapter 3. 个人的紧绷 [1:24:02] 自我批判:做不到自爱,永远对自己不满意 [1:26:22] 从不休息的亚洲人:人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小心翼翼,永远在劳动。 Chapter 4. 有毒的积极心理学 [1:33:47] 为什么积极性可能是有毒的? [1:36:59] 健康强迫症:无时不刻的干净饮食、正向思维、冥想 [1:42:11] 被积极性压抑的自我感受 [1:44:22]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有优越的环境去保持积极的心态 [1:47:50] 当积极和健康变成了一种地位象征、一种自上而下的强迫 [1:48:48]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1:57:27] Amy 和George 相爱又伤害的夫妻关系 Chapter 5. 该如何处理你,我的愤怒? [2:05:55] “积极思维给出了很多许诺,它让我们相信只要获得了正念,我们就会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 [2:08:50] 愤怒与发疯需要被理解;理解了,然后呢? [2:13:10] 如何区分有毒的积极性和真正的mindfulness 西方疗愈真的救不了东方头脑? 我们需要你的打赏 (推荐使用)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音乐 《怒呛人生》OST You want it darker Adrian Berenguer – Aware Nono – The 5th Season Adrian Berenguer – Premiere Yotam Agam – 6 Sol Ben Reneer – A Ghost in Someone’s Body (feat. Emma Reneer) 傻子与白痴 – 你终究不爱这世界 引用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阿比吉特·班纳吉 & 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Richard J. Tunney (Scientific Reports) – Economic and social deprivation predicts impulsive choice in children. 西莫斯·可汗《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39分钟
24k+
1年前

S3.E1 而我们终将长大……

互相陪伴彼此走过20岁初的老鱼和小吴,保持着线上长达五年的友谊,终于成功录制了第一期线下节目。本期节目,我们借着「久别重逢」的机会,一起回顾了过去五年我们从青少年晚期「长成」大人的历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effery Arnettt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对上千位美国的年轻人进行访谈,发现,18-25岁的人们,大多有种「在中间」的感觉——他们既不人为自己是青少年,也不认同自己为完全的成人。 Arnett 认为,这样一个被之前的心理学家认为是从青春期到成人的过渡期,实则是一个全新的生命阶段,被他称之为新兴成年(Emerging Adulthood)。处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认知能力和条件,也具有在法律上承担个人责任的义务,但却还没有完全独立。 新兴成年期也许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动荡、最漂泊的时期。大部分人还在探索自己的身份,在社会中的位置;人们会对人生目标、意义、爱情都感到迷茫,既不知道自己值得追求一生的事业是什么,也没有找到适合的稳定伴侣。 于此同时,这也是一段对未来充满幻想、乐观和期待的时期,人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没展开,有无限可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这个时期的人们还没有办法做出长久的承诺,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在某个领域扎根,在某处安定,与某人长相厮守。 这样一个动荡、混乱、迷茫、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阶段,便构成了我们过去的五年。 时间线|内容 [0:02:01] 从北京到多伦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家之旅 Part 1. 什么是长大? [0:13:40] 法学、心理学,神经学、哲学上对「成长」有不同的定义 [0:14:20] 法定成年年龄:18-20不等,社会的约定俗成 [0:16:43] 生物学对「成熟」的定义:生长发育抵达平台期 [0:17:59] 脑科学:大脑或许永远都不会发育成熟? [0:21:40] 「成人」作为一种感受 [0:22:45]心理学:心智成熟的四个维度 [0:30:23]是否存在普遍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成长」范式? Part 2. 我们的新兴成人期 [0:32:44] 成长与家庭的关系密不可分 [0:33:21] 人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和父母的离别 [0:35:12] 对比动物,人类的成熟漫长且艰难 [0:37:39] 成长是从意识到父母的无能为力开始的 [0:42:04] Jeffery Arnettt:新兴成人期 [0:43:43] 1) 身份探索:爱情与事业是定义自我的两个重要维度 [0:52:11] 2)动荡不安:一切都在改变中 [1:01:05] 3)自我中心:全身心关注自身的发展;个人愿望高于一切 [1:11:53] 4)迷之自信:一定会过上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美好人生 [1:23:57] 5)卡在中间:有些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些时候却觉得还没有 Part 3. 为什么要长大? [1:28:39] 盛产20+宝宝的婴幼儿时代(Infantile Age) [1:31:53] 成长和变得现实、对现实妥协是两码事 [1:34:13] 人终将长大,人生才得以圆满,不是吗? 我们需要你的打赏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引用 Jeffrey Jensen Arnett, Emerging Adulthood: The Winding Road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Science Daily – The challenge of defining maturity when the brain never stops changing Leah H. Somerville (Cell Press) – Searching for Signatures of Brain Maturity: What Are We Searching For? Eric S. Jannazzo (Psychology Today) – What Is Maturity? Authentically creating a refuge in an age of anxiety. 音乐 傻子与白痴-象牙舟 Prelude in C Major (Bach) Mee – Bathtub of a Monk Jacopo Croci – Bellatrix Mattia Vlad Morleo – Light Waltz Vanessa Wagner – Solitude Bishara Haroni – Gnossienne No.1 Tamir D. Klein – Going out and Coming Home Jupiter Sands – Passing Hours Sonata No. 7 in E-Flat Major, D. 568/ III. Menuetto & Trio — Allegretto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听友群:添加badaolaoyu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00分钟
19k+
2年前

S2.E19 制造精英:迷倒众生的梦竟然是那样?

近日,两位东亚男精英迅速窜红,他们分别是Tiktok 首席执行官周受资以及《黑暗荣耀》男三河道英。很多网友甚至称周受资就是现实版河道英, 两位确实有诸多相像之处:出身优越、面容瘦削、身材姣好、风度翩翩,而且都「不吃碳水」。 精英主义,Elitisim ,的精神核心源自中世纪。最初就是一群自称天选之子的人,一群声称是自带荣光、有和上帝交流的能力的人,笃信自己生来就有统治、主宰他人的权力。启蒙运动以后,这样的精神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完美融入了资本主义,进一步主导社会。 今天节目,我们就想从大众对两位精英男的舆论和态度出发,聊聊「精英」崇拜这件事:他们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人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精英?精英身上的迷人特质,品味、优越、资源、事业心、自律的背后,又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丑陋意识形态? 内容Part 1. 万千少男少女的梦——从周受资和河道英说起 从周受资的意外走红说起 当精英成为一种人人都可以打造的风格 两种精英:「头等精英」与「二流精英」 小吴:我是二流精英眼里「可怕」的女人 精英的包装:打造一个流畅的成功叙述有多么容易精英 标签与标签的路径依赖;光环的1+1>2 效应 为何精英不吃碳水 Part 2. 精英也许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 精英男身上所有「优秀」的特质,都可能是双刃剑: 1. 品味——是什么定义了上流和下流? 2. 审美——根据外貌和爱好迅速判断对方的阶层是精英的必修课 3. 分寸感——找好自己的位置,阶级的界限不可轻易逾越 4. 事业心——当一切都沦为可被交换物 5. 素质——你以为的礼貌,就代表了对普通人的尊重? 6. 体面——剥削与对不体面之物的弃之如敝履 7. 保护欲——维护上位者的尊严 8. 文质彬彬下的厌女情节 9. 征服欲——任何不可掌握之物都会成为下一个猎物 自信光芒万丈的精英是比普信男更为危险的存在 「精英男」为什么容易成为陷阱? 光环效应 Halo effect: 由点及面——因为优秀,所以完美 荧幕上精英形象的流变 Part 3. 精英男作为一个纯粹资本主义的产物 ,不值得成为偶像! 「精英男」是千篇一律的 《优秀的绵羊》:失去激情的优秀 一个人人想要成为精英的精英的社会必然是畸形的社会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email protected]

112分钟
31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