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网暴自杀的上海女孩谈起,我们探讨了以下问题: 网暴的责任在谁? 朴素的正义感为何汇集成破坏性的力量? 通过规劝和约束个体能避免网暴吗? 面对网暴我们有何可做的? 相比谴责和教育施暴者,我们意识到正视社交媒体必然导致悲剧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媒介的风险,警惕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保护自己远离网暴的伤害,并努力建立更大范围的共识。 Shownotes: 00:13 从因为网暴自杀的女生说起 04:43 原来Q总也被网暴过 07:18 一个标题引发的血案 14:40 抖音的爷叔们比B站用户宽容多了 16:02 并没有人在意她是否真的对或错 17:56 被网暴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靶子 18:44 网暴变频繁,声音变极端 20:44 黑镜第三季第6集的一些感想 22:10 参与网暴的人并不认为自己在做坏事 22:56 做事的动机和结果往往是不匹配的 26:04 娱乐至死:媒介即隐喻 27:30 电视出现后再也没有胖子能当选总统 29:18 媒介会影响什么样的人和观点受欢迎 30:22 三十秒的短视频只够传播观点和情绪 32:42 发表观点成了一种消费 33:45 正向激励比负向激励成本更高 35:10 短时间的注意力与长期主义是冲突的 36:45 为何负面评价更多:点赞太简单 38:24 粉圈控评的背后逻辑 42:45 社交媒体约束网暴的措施是否有效 44:48 实名制对于制止网暴也许是无效的 46:52 网暴是系统性的问题 49:34 狗头保命是年轻人应对网暴的生存模式 51:45 社交媒体也需要风险偏好评估 52:18 对从动机和伤害角度劝诫网暴表示悲观 54:32 更私密的媒介和对话渠道会出现 57:00 传播的不可能三角 59:00 用反 PUA 的方式反网暴 60:46 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并不解决网暴问题 62:40 大环境变坏的时候总有人被伤害 BGM: 有话好好说 - 左小祖咒 Heal the world - Michael Jackson 两本书: 《娱乐至死》 《血酬定律》 一部剧: 《黑镜》S03E06
对于每个生活在上海的人而言,2022年的春天都将是一段非常特殊的记忆。城市一夜之间停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戏谑的段子和朋友圈刷屏的新闻,变成了上海之外的一声声问候:「你在上海还好吗」。我们邀请到身边诸多好友,用他们各自的声音,来诉说这个问题背后真实的答案。 他们之中有援沪医疗人员,临时上阵的骑手,忙到飞起的团长、志愿者,或是身处疫情中心的人;也有为开店发愁的老板,在封城中迎接家庭新成员的新手爸妈,不得不带着猫跨越 1200 公里从北京开往浦东机场的女孩。 希望这些声音能给我们彼此带来慰藉,也为将来回想这段艰难时光保留可能。 非常感谢参与录制节目和其他应邀的朋友们:DJ、鱼子酱、Chelly、hilulu、弯尼、小Q&森林、Vivian、静、01&麦麦、叮当鱼、Brandon、Gaki、小门、斯嘉丽、君默年、小李、Rebecca、Simon…… Shownotes: 05:00 DJ - 想要请邻居吃一顿饭 想请邻居吃顿饭,和她面对面坐下来聊一聊。 最大的改变就是想见的朋友一定要马上去见。 10:20 Chelly - 你很渺小,我很渺小 很多问题你分析也没什么用,也解决不了什么。你很渺小,我很渺小,我们做不了什么。 陪伴本身和一些不需要导向问题解决的拥抱也很好。 18:50 Hilulu - 反正该发生的总会发生 一直以为自己是厌世的,现在发觉应该是我选择远离世界,但不能是世界隔绝我。 感觉在配合抗疫方面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历史进程。 21:40 弯尼 - 阳性已经扩散到每层都有 经历过这件事情,你就没有办法再回到原来那个你了。 这样的逃离其实是无效的,任何一个身份在这个地方生活都很脆弱。 30:25 Q总 - 店不行就只能关了 现在比开店之前预想的最差的情况还要再差一些。 满足延迟个屁,断舍离个屁。我就是要及时享乐,想到什么尽快去做。 36:50 小Q&森林 - 快到预产期时,医院封了 一个人住院,可能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而上海三月份生产的这些孕妇,很多人都经历了这个事情。 上海疫情结束之后最想做的就是囤货。 46:35 Vivian - 带着猫跨越京沪 1200 公里 我所有的所谓社会身份也好,都因为躺在机场地板上这件事情显得非常荒谬。 这几年疫情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不是特别敢去预测很长久的未来。 55:35 叮当鱼 - 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 即使是在这样科学的防疫下,病毒依然还是找到了他们。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躲过病毒。 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01:03:00 静 - 关心具体的系统中具体的事 我是一个不小心得到了幸运的人。 关心受苦的人,关心被堵在高架上的货车司机、被遗忘的建筑工人、外卖小哥或者保安。 01:09:50 查理 - 我当上了我们楼的楼长 相比那些被帮助的人,其实我自己更加迫切地需要这个帮助别人的机会。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感觉有点歉疚,很奇怪,我也没有做错什么。 01:18:15 Gaki - 在老小区当志愿者 在浦西封控前,我们居委会因为办公室所在地有阳性,被提前隔离了。 不管生活什么时候恢复正常,我一直都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有一点点改变,能进步一点点。 01:24:48 小门 - 援沪医疗人员 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时候闭上眼睛就会被电话吵醒,告诉我们任务。 希望这个疫情不仅在上海,在整个地球上都不要再影响我们的生活了,因为时间真的挺久了。 01:29:15 Brandon - 我注册了顺丰同城的骑手 我突然想起我之前注册过顺丰同城的骑手,然后我因为这个拿到了所谓的通行证。 我出去骑了一小会车,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变成怎么样子了,路上一个人都没有,确实有点恐怖。 01:36:15 斯嘉丽 - 刺猬们在结伴散步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人类交出了世界的主宰权,整个生态系统又生机勃勃起来。 想吃刚烤过的鱿鱼干,再找几个朋友吹吹牛,真的很想过那种很平凡很日常的生活。 // 结语 // 当人们委身的巨型系统失灵,当街区和楼栋被隔绝为孤岛,我们反而前所未有地接近彼此,并看到城市里一个又一个「两千五百万分之一」真真切切经历了什么。所以我们想要用声音记录下上海疫情中具体的人的感受,封城中的创伤、愤怒、无力,慌乱后自发涌现的重建、默契和感动。 记忆是很重要的东西,它会给出答案。 因此, 保持纪录,而不仅仅是忍耐 铭记现在,而不仅仅是数字 关注个体,而不仅仅是大局 就是我们回答这场天翻地覆的最好方式。
微信、热搜、短视频……无处不在的信息涌入眼前,将注意力冲成碎片,我们能否通过冥想寻回专注和内心的平静? 小殷在疫情期间参加了正念训练班之后又辍学,查理体验了几次冥想后觉得睡得很香,Q总始终觉得自己和冥想没缘分,却被冥想能提升专注力的「疗效」所打动。三位主播一起聊了聊这个有点玄的话题后,对于冥想都有了新的认识。 03:09 对冥想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06:24 趁疫情小殷参加了正念训练班 10:02 Q总说自己和冥想没缘分 12:10 在大雪纷飞的日本寺庙里体验坐禅 16:46 禅修打坐冥想正念有什么区别 18:22 神经和思想像肌肉一样可以被锻炼 19:10 交感神经 vs. 副交感神经 19:58 通过关注呼吸来训练专注力 23:52 老师的口音影响了我的练习 25:58 正念训练的类别有哪些 27:33 船锚和狗:关于冥想的两个比喻 28:46 冥想的时候时间过得好快 33:04 两位走神大王被能提升专注力打动了 36:27 正念练习只是工具并不是目的 39:01 对我来说抽烟就是一种冥想 42:57 还有什么能刺激你的副交感神经 44:53 俄罗斯黑帮为什么不焦虑 46:09 老师我突然不会呼吸了 51:28 我只能实践自己相信的方法和理论 54:05 可以随时用各种方法进行冥想训练 56:27 把手机放下也许是最重要的 58:54 信息-情绪-动机-行动-结果的循环被切断 60:28 疫情之下信息的过载让人抑郁无力 62:58 和真实世界建立连接,做力所能及的事 63:46 在冥想的十五分钟里,我只属于我自己 BGM: Breathless - The Corrs 呼吸 - Tizzy T
上海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新冠疫情,三位主播录完这期节目时,上海开始了事实性的封城。此刻樱花仍在墙内墙外盛放,可惜三月的草长莺飞与我们无关。藉由《疼痛难免》和《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我们聊了聊被隔离的生活,以及在也许不会变好的未来,如何通过关注自己的内心、身边的人、现实的周围,去寻回诗意和美。 02:10 一个月之前查理就退出了决赛圈 03:30 Q总为掩护战友被隔离在商场里 08:16 疫情再严重上海人也要喝咖啡 10:35 单身的邻居囤了菜却不会做 12:22 独居的美好生活受到了强烈挑战 14:24 要为可能更悲观的未来做准备 23:31 疼痛难免是生育劝退剧吗 28:31 为什么一个 asshole 却如此迷人 30:57 这部剧给人一种行将溺水的感觉 33:01 主角的无力感伴随了全剧 36:10 当个体面对巨大体系时如何自处 46:31 加入一个体系前要问自己的问题 49:36 如何与爱的人共度难关 52:13 疼痛难免和 John Wilson 搭配服用 53:34 为什么这样的纪录片也能上 HBO 56:21 他像在淘金也像在做马赛克拼贴画 57:25 对失去的恐惧让我们面目全非 63:28 一个社牛如何通过搭讪拍摄纪录片 65:27 从「我也能拍」到「妈的,他是天才」 70:35 朴素的讲述流露着无可言说的诗意 74:37 世界的参差多样好过虚假而雷同的美好 75:24 不如迈出一步,也许会有奇妙时刻 79:00 用 Wilson 的态度关注现实、关注身边 BGM: Isolation - John Lennon 在希望的田野上 - 朴树 病人 - 徐佳莹 Welcome To New York - Taylor Swift
观鸟是什么? 观鸟者和带着长枪短炮拍鸟的老法师们有什么区别? 带着这些疑问,小殷、Q总和新入门的观鸟爱好者查理聊了聊他的观鸟体验,以及在长达三周的环南中国观鸟之旅中的奇妙遭遇和一些感悟。 03:26 观鸟大年究竟是什么东西 06:14 为什么这么小众的爱好能拍电影 09:44 在中国观鸟仍然是少数人的爱好 12:39 观鸟大年的起源:从猎杀到计数 13:52 观鸟的时候必须要拍照吗 16:04 在野外如何发现尽可能多的鸟类 20:01 口技时间:模仿几种鸟叫 23:55 观鸟是很花钱的爱好吗 27:38 爱上观鸟前我就已开始观鸟 30:16 天性决定了我们被什么吸引 32:16 观鸟和打麻将的相同之处是…… 33:26 观鸟者和拍鸟老大爷有什么区别 34:28 惊吓、诱拍都是不被鼓励的行为 37:25 在观鸟的同时推动鸟类保护 39:30 出门观鸟的基本装备 40:09 推荐几个观鸟必备小程序 41:30 开始七千公里的南中国观鸟之旅 47:26 听听林夜鹰的鸣叫声 48:08 因为意外差点结束旅行的时刻 51:23 在粤北迷雾森林里遭遇「幽灵」 54:19 熟视无睹的所在展现出了新的视角 56:49 旅行尾声遭遇以为看不到的白鹇 61:10 第一次感受鸟的体温 62:43 惊喜和遗憾都是观鸟的一部分 66:58 观鸟的同时也在观察自身 67:46 观鸟是适合内向者的自处方式 68:47 钓鱼和观鸟都有孤独的灵魂 70:39 在洞庭湖遇到数鸭子的中科院女生 77:22 当观鸟的热爱变成对数字的执念 79:07 观鸟就是要接受很多现实 81:49只要鸟儿依旧鸣唱世界就不会太坏 BGM: Bluebirds over the Mountain - The Beach Boy Free As A Bird - The Beatles 旅鸟 - 柯泯薰 山雀 - 万能青年旅店 查理拍的鸟:
这一期节目是关于一部纪录片的分享——《寻找薇薇安·迈尔》。 薇薇安迈尔是她的时代最伟大的女性街头摄影师,同时也是一个最默默无名的住家保姆。 是巧合揭开了她被隐没的创作,是时代赋予了她作品以价值,是互联网塑造了她故事的传奇性。 但在精彩的故事之外,三位主播更多地看到了一个创作者,在面对时代、面对生活矛盾时的选择和坚持。 如果你也曾经犹疑过,想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那么薇薇安·迈尔的故事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个答案的可能性,或者至少,一种支持的力量。 00:25 查理的南中国观鸟之旅(挖坑) 05:07 缘起:一个房产中介的仓库寻宝 08:34 一个装着四万张底片的箱子无人认领 11:19 一名地产中介的人肉技术能有多高? 14:43 薇薇安·迈尔逐渐完整的人生拼图 16:53 成为保姆是内卷逃离者的最佳归宿? 20:06 做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酷女孩 25:07 开启环球旅行吧,扛着1000卷胶卷 30:23 与世隔绝的艺术家才能专心攒钱 33:49 记录就是收集,收集就是囤积 36:28 薇薇安·迈尔犹如70年前的我们 38:30 宅却心怀世界,自媒体人的基本素养 39:05 创作是喷出来,而非熬出来的 45:35 薇薇安人生的谢幕,确是传奇的开始 48:30 互联网时代下,自下而上塑造的艺术大师 50:37 薇薇安的作品是宝贵的女性视角的时代记录 55:37 是这个时代需要薇薇安,是我们需要她 58:19 算一算拍四十年胶卷究竟要多少钱? 62:19 唯有快乐,才能支撑四十年的坚持 70:43 薇薇安不可复制,但仍可寻找身边的美 BGM: Hang Me, Oh Hang Me - Oscar Isaac Fare Thee Well (Dink’s Song) - Oscar Isaac
主播们刚刚度过了自己第三个本命年。这一年,我们重新审视与父母的关系,更诚实地面对自己热爱的事,经历离别,也迎接重逢,依然在好奇地探索人生的可能性。新的一年,希望我们都打开心智,保持好奇,勇敢探索——与所有对现状疑虑和困惑的朋友共勉。 祝所有无用青年虎年快乐! 查理的公众号:芭乐Radio 一本书:《鸟,艺术,人生》 01:24 穿红内衣红内裤了吗 08:28 我和父母的位置对调了 10:35 小殷和父亲的腰椎间盘起了冲突 17:35 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反思自己 20:10 男的到了三十多还有性欲吗 23:36 Q 总的一只猫去了喵星 24:06 小鸟遗体告别的乌龙事件 26:03 查理处于随时迎接离别的心态 27:22 父母衰老是必须要面对的事 32:06 查理又一次裸辞了 32:44 听到男性辞职时人们的刻板印象 34:38 写小说是因为我觉得我可以 35:51 探索人生可能性为何显得不切实际 37:05 任性不是什么坏事 37:57 自己想做的事需要持续探索 39:23 探索可能性也许就是快乐的来源 40:46 我们想要的生活会指引我们 43:14 去年最无用的事或物是…… 46:36 观鸟让我看待世界有了新视角 47:40 人生的探索从广度转向了深度 51:45 毫无罪恶感地玩了一个月游戏 53:59「美」就是无用又无价的东西 57:53 为了迎接世界末日做的近视手术 62:17 Life-changer: 遮光窗帘和二硫化硒 68:29 为耗费心力的小事花点时间 71:26 没想到拼多多站在了反消费主义前沿 74:08 今年我们要立的 flag 是…… BGM: 样样红 - 黄安 素描PA PA - 熊天平 Mr. Curiosity - Jason Mraz It’s Always The Little Things - 郭顶 亲一下!清心好过年!- 旺福
趁Q总新店开张,我们和她聊了聊一杠商店准备过程中的苦与乐、开业后的有趣观察,查理也顺道分享了在多抓鱼时期的开店经历。在元宇宙概念大行其道的当下,开一家实体店是个看起来有点复古甚至叛逆的行为,但我们更愿意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一边。 一杠商店地址:上海宝山日月光中心 C403 02:12 为什么去线下开店 07:51 我不了解顾客,顾客也记不住我 11:35 零售从连接人和货回归连接买家和买手 16:02 开店的想法是如何一步步落地的 17:35 商场来联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骗子 21:32 多抓鱼开店前是如何测试的 28:32 除了花钱超预期其他和设想差别不大 32:28 选择店址的要义是多逛街 35:42 知名度也是谈到好租金条件的筹码 37:35 没钱只能设计装修一手抓 41:33 Q总合伙人馒头乱入 42:01 线下店单靠销售也许回本无望 45:10 线下对零售有了新要求 47:04 从面向顾客设计到面向小红书设计 48:21 因为消防差点当场崩溃 50:39 为了省钱我门都没装 53:23 商场店 vs 街边店 55:40 活在工头随卷钱跑路的恐惧中 62:19 赶死线的装修和等待十年的开业 64:56 老年人的消费力赛高 71:49 销售额外的收获和顾客洞察 78:54 接下来的打算是做一家候鸟店 80:38 小广告:兼职店员招募中 BGM: 米店 - 老狼 Shopping - Pet Shop Boys 愿望交换商店 - 夏日入侵企画
查理分享了在冰岛自驾的难忘经历,却因为词穷只能用口技向小殷和Q总描述那些记忆中的绝美风景。 02:57 为什么想去冰岛 03:57 跨国旅行团用 Trello 做行程管理 05:17 去冰岛前对它的印象和期待 07:25 白日梦想家和电影里的冰岛 09:11 必打卡景点 12:49 被拒签的小插曲 16:32 冰岛独立日见闻 18:11 稀有人烟的冰岛凡事靠自助 24:14 夏天去还是冬天去 26:13 一些关于冰岛的冷知识 27:19 上床前要用 app 查近亲 31:41 词汇有限的我只能用口技表演 32:17 就着千年冰川饮下烈酒 35:05 被云雾吞噬的海边小镇 37:12 看鲸鱼跃出水面和海鹦奋力飞翔 40:39 夏至的午夜落日 41:16 终于吃了一顿中式火锅 42:17 冰岛美食不存在的 47:37 我们被写进了小说里 48:34 旅行预算和建议 BGM Dirty Paws - Of Monsters And Men Step Out - José González Stay Alive - José González Í Gær - Sigur Rós
这是关于分手的第二期节目。通过两个从恋爱到分手的案例,我们深入探讨了恋爱关系中常见的错误模式:安全感缺失导致的情感绑架、只为自我感动的牺牲、将工作能力等同于恋爱中的契合。人总会经历热恋、分手和受伤,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相爱和自我成长。 01:54 第一个故事:相差七岁的年下男 10:39 饭局遇到其他女生会有胜负心吗 13:47 在发小和女朋友之间二选一 18:15 处于弱势的一方会用「作」来反抗 26:58 直接将感受告知对象是最优解 28:41 亲密关系的沟通不能带着有罪假定 30:33 不做有罪假定是更伟大的善良 35:29 为啥感情的投入就一定要有回报 36:42 有些人的自我牺牲是期待能改变对方 38:17 别用客观无法改变的事实求全责备 39:57 带着平等的心态进入一段关系 41:21 恋爱前最好做个风险等级评测 41:59 感情上百依百顺的基本都是杀猪盘 44:16 第二个故事:错位的办公室恋情 57:54 想起了让自己血压上升的实习生 62:43 小课堂:吊桥效应 64:38 低级社畜和高级社畜不要谈爱情 65:18 别在压力大时做感情的决策 66:34 小课堂:晕轮效应 69:00 让人崇拜的人未必是好伴侣 70:29 我们往往会错误估计彼此的成长速度 71:06 因为存量相似相爱,因为增量不同分开 72:43 不要高估年长的人改变自己的意愿和能力 BGM: 柠檬草的味道 - 蔡依林 Sugar Town - Zooey Deschanel
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疫情的反复,或是工作的忙碌,让三位主播错过了心心念念的暑期出行。对旅行的渴望又拖入了秋天,也不知是否可实现。那么与其在未知中等待,不如主动做些行动,例如,望梅止渴。 这一期节目,趁着Q总和馒头在上海考察业务的契机,我们一起在线下畅聊曾经去过的国内小众旅游景点,分享旅途中的有趣见闻,云游九州。 关于旅行的照片,我们会之后更新在频道微博中。如果对我们的旅行经历,出行攻略感兴趣,也欢迎私信和我们联系。 00:20 边吃边喝边开整,细数去过的国内小众旅游景点 03:00 查理的老牛湾:用尿尿和宇宙产生连接的梦回之地 10:19 穷游+驴友,15年前最酷的原生态旅游 14:35 Q总的蓬莱:每一个小朋友的童年都应该有一座十八层地狱 23:10 馒头的郭亮:花钱不仅能买洗澡水,还能买权游原型故事 35:34 中国加油!在小城镇我们意外成为了大人物 40:04 小殷的瑞丽:在边陲小镇体验酒神狂欢,不能错过的泼水节 53:49 查理的德天瀑布和汕尾:看得见的国界,摸不着的五条人 62:18 畅想明年国内旅游目的地,有兴趣的话一起啊
本集也许是无用主义有史以来最严肃的一期节目。 面对消费主义这个宏大的命题,我们决定先从自身出发,聊聊什么是消费主义。而啃完两本大部头的小殷在插科打诨之后,认真地分享了对人类社会缘何形成消费文化的看法。 我们应该抵制还是顺从消费主义,听完这期节目,也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01:08 我就是想买相机,这算消费主义吗 17:20 今天的节目像个消费主义戒断互助会 19:10 最近查理进入了装修后期的贤者时间 23:30 像北野武那样买保时捷又不开不行吗 28:04 真的存在消费主义陷阱么 33:35 消费游戏,也消费作为玩家的身份 35:38 小殷的消费主义起源小课堂 37:44 人类社会形成消费文化的三个基本前提 38:00 人类都有自我认知和区隔的欲望 39:50 基于财富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是人类共识 40:35 下层倾向于模仿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 43:58 人会以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目的 46:14 模仿创造不如模仿消费,消费物品不如消费符号 52:24 警惕「生活方式」的说辞 55:50 商品消费主义转向智识消费主义 57:48 分裂的共识和速朽的符号 60:00 消费主义是现阶段的最理性解法 61:44 我们需要对抗消费主义吗 65:04 消费真的能给人快乐 67:34 与其抵制,不如解构消费主义 BGM: Be a good kit - Simian Ghost 好像要挥霍 - 卢广仲 Ref: 《有闲阶级论》- 索尔斯坦·凡勃伦 《消费社会》- 让·鲍德里亚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