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5岁后,我对自己更笃定了

头图来自 Imagejoy.com 老郑虽然没有参与这期节目的录制,但也有深深的带入感。我和小雷创造出的每一期节目都有独特的性格,或活泼,或学术等等,这期节目听下来会是这样几个词语,知性自信又温暖坚定。 今年老郑也二十五岁,老实讲,我的二十五岁,并没有特别的笃定。我仍然处在一个寻找答案的阶段,虽然搜寻的过程漫长且焦灼,但我内心知道,我并不愿意在找到答案之前将就的决定。小雷和本期嘉宾关于成长、关于未来人生的讨论,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也会让我更渴望,或者说更期待我所搜寻的答案。所以在开始为大家推荐这期节目之前,我也想跟那些也许还不太笃定的伙伴们讲(或者是给我自己更多的心理暗示吧): 别害怕,让我们继续认真的探索。 这期来The F Word做客的嘉宾是我和小雷的大学同学Cindy,同为新闻学院学生,Cindy是我们的朋友圈中为数不多的真正留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的小伙伴。很开心这次有机会能和老朋友一起展望未来的人生。下面请大家认识一下优秀的Cindy! [0.jpeg] 图片来源:本期嘉宾 Cindy 成长中的财经媒体人。 坐标香港,喜欢大海,热爱美食。 想要成为一个靠写字和说话生活的人。除了拥有任意门之外,最想要的超能力是咋吃都不胖。 也焦虑,却更笃定 我们的二十五岁也是在不经意间到来的。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自认为更开放和独立的思辨能力,但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还是有过对二十五岁—这个标致着成熟,甚至对女性还标致着衰老开始的时间点,有过畏惧。就像小雷说的,那时的我们害怕二十五岁的到来,因为我们手中只有"青春",所以只能紧紧握住,害怕它的流失。 但当二十五岁真正到来,我们固然发现自己的人生状态并未像之前计划的”成熟”或者“有所成就”,但积累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对二十五岁后的人生虽有忐忑,可更多的是充满期待。 二十五岁后的那些变化 在这期节目中,小雷和Cindy跟我们分享了她们在进入二十五岁之后的一些变化。在这里为大家做一下简单总结。 1. 从”把钱全部投资到自己身上“,到”积累资产,服务未来“ 我个人非常认同她们在金钱观上的讨论,进入二十五岁,我们会感受到更多自己肩上的责任,也会看到更多的世事无常。在财产观念上做好这些意识与规划,哪怕金额不多也很必要。明年,我们也会想跟大家在理财这件事上有更多讨论,希望大家如果有经验与故事多与我们分享。 2. 与焦虑和谐共处,因为”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更笃定 在心态这件事上,小雷提到了我们这期节目的标题,对自己能力更加笃定。老郑其实也会有类似的感触,就职场来讲,刚开始工作时,每天都在都在心里哀叹,自己大概要几百年才能修炼出老板的工作技能。但也只有短短几年,现在我至少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思路有了明显的进步,那些遥不可及,也有了更明确和可实现的道路。 展望三十岁 有关三十岁,小雷和Cindy聊了很多话题,从各自人生的五年计划聊起,一路聊到了女性大学毕业后的“择偶机遇”与成长机遇,精彩又有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她们有关“断奶”探讨。 [0 (1).jpeg] Cindy在节目中提到的书《巨婴国》图片来源:jd.com Cindy提到她之前读到的一本书《巨婴国》也是探讨这个话题。其实在中国的语境中,我们前30年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很多人自我意志的体现都非常有限。而随着我们逐步走入二十五岁,甚至三十岁我们才慢慢开始学着自己做决定,也同时意味着要去适应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这当然代表着困扰与不安,但也是我们真正作为完整的人格的体现。 当探讨“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坐标”时,小雷分享了她的一条准则,那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 让自己不断成长,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在节目的结尾,小雷和Cindy都有提前给三十岁的自己送上一句生日祝福。老郑很好奇,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是什么?在评论里与我们分享吧! // 本期互动 Your thoughts 如果请你对五年后的自己送上一句祝福,你会说些什么?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34分钟
99+
3年前

53.遭遇家暴,我该怎么办?

头图来自 Sydney Sims, Unsplash 小提示: 我们在这期节目中讨论的“家暴”不仅指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也包括任何性别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暴力也包含身体暴力与精神暴力。 去年家暴相关的新闻事件频发,我跟小雷也在年尾承诺大家,会再做一期家暴主题的节目,希望是对我们之前节目 —《家暴是家暴者的错》的延伸。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谈到过这种虐待的关系可能发生在我们任何人的身上,实在轻视不得。这期节目,我们想要谈一谈,当家暴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是我们身边,有哪些,实际、具体、可操作的知识储备与应对方法。 节目时间轴: 02:41 从近期的家暴新闻看家暴事件的复杂性 08:37 家暴应对指南-受害者篇:如何逃离被精神控制的关系 20:55 家暴应对指南-诉诸法律篇:取证,取证,取证 34:24 家暴应对指南-身边人篇:做“忠言逆耳“的朋友很难,但对于受害者意义非凡 家暴应对指南-受害者篇:如何逃离被精神控制的关系 控制与孤立受害者往往是家庭暴力的开端。这种精神的虐待是在施害人有计划的洗脑中,一步一步,天长日久的形成的。不像动手伤人,我们从小就知道是错的,而面对精神伤害,即便是受害者本人也很难意识到或者分辨出,想要摆脱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困难,但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别自己是否正在被自己的伴侣所控制与孤立。 * 一切的根本:相信自己的判断,甚至是直觉; * 尽力找到至少一个能支持你想法或对你直言不讳的人——朋友、家人、咨询师、法律援助机构,哪怕能够支持你的网友也可以,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丢脸而隐瞒; * 坚持记录亲密关系中的那些flag——写私密性强的日记(不会轻易被对方翻动或偷读)或者用社交账户小号写一些仅自己可见的内容,这些flag包括:与对方相左的意见,以及最后你的意见有没有被采纳(这点非常重要)?自己恋爱前后的状态改变,比如:我是否在恋爱之后更自信了?是否有了更健康的社交圈?我是否又变成更好的自己? - 如果有可能,一定要争取经济独立 我们在节目中,有跟大家深入分析,每一条建议背后的原因,篇幅关系,就不再这里赘述了,请大家去节目中更详细的了解。 暴应对指南-诉诸法律篇:论取证的重要性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身处家庭暴力中,并且意识到其严重性威胁到我们的安全与健康,首先要想到的就是通过诉诸法律来保护自己。谈到法律,我国已在2015年1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这是反家暴立法保护非常重要的开端,也比较清晰的列举了如果需要诉诸法律,我们都可以采取那些行动来保护自己。 首先,《反家暴法》第二条就申明了家暴的定义:“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划两个重点,家庭成员之间,以及精神侵害需要达到“经常性”。 再者,我们想请大家重点关注一个概念,人身保护令。当家庭暴力发生,受害者可能会面临非常危险的情况,它可以相对有效迅速的对受害者进行保护。《反家暴法》规定当法院给予保护令,会向被申请人作出一下要求: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当受害者决定诉诸法律,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的,也是复杂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让施害人收到应有的惩罚,取证就变成了关键的一环。由于家庭暴力施受双方的关系,取证是非常困难的。但越早开始取证,越完整的保留证据才越有可能在法律层面收到保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要取哪些证据: * 施暴人书写的承诺书/保证书 * 报警后,公安局出警的笔录资料 * 人身安全保护令 * 妇联、居委会调解干预的登记表 * 身体伤害或者精神伤害的医院诊断证明 * 如果有人目睹,相关证人证言 * 家暴相关照片 * 录音、录像、短信、微信聊天记录,包括受害者与其他人交流回忆家暴的聊天记录 家暴应对指南-身边人篇:请坚持做那个“忠言逆耳“的朋友 我作为朋友,也经历过身边人在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中挣扎。社会规范中,我们还是更习惯于“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去做那个“忠言逆耳”说对方伴侣“坏话”,甚至劝他们分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如果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向朋友倾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可能已经是鼓起了十二万分勇气之后的决定。作为身边人,我们有以下建议: 1. 不要试图去探讨受害者的“责任和错误” 2. 从你的直觉与感受出发,真诚对待受害者,直言不讳的说出你的想法 3. 受害者有可能不会一次性的脱离施害人,可能会出现反复,当你感到灰心难过,将其归咎与家暴事件,而不要归咎与受害者 4. 适当进行休息和割离,保护好你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的为受害者提供帮助 // 本期互动 Your thoughts 对于家暴指南,你还有哪些建议想要补充?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39分钟
99+
3年前

52.嘉宾 | 其实我们男生也不容易啊!

这期节目是又一次历史性的(云)会面,TFW开播四年以来,终于做了一期有男性参与的常规节目(感谢此前众泽律师和小奈,两位男嘉宾在之前的节目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的首先,我想要隆重的介绍一下,我们两位优秀的嘉宾。 [640.webp] 阿蔺 | 已然在评论区获得大批粉丝的“宝藏男孩” 美国纯艺术学硕士在读。自称艺术家,主要涉足版画、实验动画、雕塑、绘画、艺术书、装置等一系列好玩不挣钱的领域。女权主义者。最近处于对比脱发和毕设哪个更愁人的烦恼中 [640-1.webp] Stephen | 控场能力超群,首次上节目就反客为主? 半途而废的心理咨询师,重度选择困难症患者,存在主义信徒,女权小白。爱好自己一个人玩儿,日常思考人生,目前打工仔一名,期待早日走上自由职业的道路 虽然是第一次四个人坐在一起云聊天,但这期的氛围却是异常的欢快,我和小雷都很享受录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期有一点点超时的节目信息量也不小哦,一起来看一下时间轴中为大家划下的重点: (1:30) 两位嘉宾的三问三答 (7:00) 作为普普通通一男的,我想知道“女权主义”到底是啥? (10:45) 阿蔺讲述自己的“女权历史” (16:00) 女权主义者有哪些行为标准和底线吗? (26:45) “女权主义”这个词在国内语境中带有的负面意向 (31:00) 怎么理解女权主义的“权”字 (33:02) 直男也有千千万,都贴“直男”标签有点难 (41:23) 中央空调vs 中央铁炉,男女之间凭啥不能有纯友谊? 女权主义者长这样 我们做这期节目的初衷,就是邀请一些新的视角,一些对女权理解处在不同阶段的声音在节目中进行碰撞和对话。于是在节目一开始,我们就直入主题,情两位男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女权的理解,或者说不理解的地方。 自称“女权小白”的Stephen带来了一些他对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者的疑问,而阿蔺作为多年的女权主义者,从自己的体验与理解进行了解答,当然我和小雷也(强行)参与讨论,抒发自己的见解。提到的问题有不少:女权主义的追求是什么?女权主义者都要不结婚吗?有没有女权主义者绝对不可以逾越的底线行为....? 我个人对Stephen提到的“女权主义者的底线在哪里”很感兴趣,未来也会继续思考。就像人类的道德底线一样,对女权主义者来说,是否存在一条红线和相应的规范?于之相关的一点是小雷提到的:“人无完人”是我们的共识,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也可能时常有“不女权”的想法与行为,然而重要的是做到不断的反省与改善。只要你我认同性别平等,你我就是女权主义者的模样。 直男怎么这么“难”? 既然请到了优质男嘉宾,当然不能错过请他们讨论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事实上他们吐槽的欲望早就喷薄而出,在节目中摆事实讲道理,引用自身的体验与心得,吐槽“直男”这个莫名其妙的标签。再次印证,性别的刻板印象并不只是局限女生,对广大男同胞也是一种困扰呀。这段吐槽中笑声不断,大家千万别错过哦。在这里仅简单摘录几条: 待人接物:礼貌的对待身边女性的就不直男? 恋爱交友:谈恋爱非要死缠烂打才叫直男 穿着打扮:穿粉色的衣服为啥不像直男? 2020年了,男女之间的纯友谊实现了吗? 最后的最后,我们热烈的讨论了男女之间纯友谊的话题,也把本次云聊天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那就是很多人心目中(上一代人中尤其明显)男生女生只有两种关系,在适婚年龄以前应该形同陌路,而到了所谓该结婚的年龄就要迅速找到一个目标,与其形成亲密关系。虽然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却并非如此,但也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思维的影响,也各有自己对男女之间友谊的理解与认识。如果你也有相同的困惑或者不同的想法,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再次感谢阿蔺和Stephen的做客!特别想提到的是,由于声音素材的问题,有一部分Stephen的内容没能进入本期节目,我们非常抱歉没有办法完整展现Stephen的表达,但两位的表现真的都非常精彩!期待你们下次的做客!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54分钟
99+
3年前

51.盘点|2019年是如何成为了Lizzo年?

[640.webp] 不知不觉2019年的日子已经只剩个位数了,再次感谢大家在2019年对The F Word的支持。 来到年末最后一期节目,我们想跟大家探讨一个相对严肃与抽象的话题-中国的女权现狀。不过,有意思的是引发这期节目灵感的却是一位活力四射的新晋歌坛天后,就是本期节目封面的Lizzo。 如果你想知道这样的话题和欧美巨星如何碰撞就一定要认真收听本期节目哦。 (00:00) Lizzo是谁 (07:28) 女权现状东亚最好是否值得骄傲 (11:34) 对女性“相对友好”的职场环境 (17:30) 但女性的全面认可仍然不可得 (20:00) 从 “All about that Bass”到 Lizzo的 “Juice”的全面绽放 (27:06) 拿掉“但是”庆祝女性最本来的模样 (31:15) 家庭性别结构是东亚女性的原罪 这期节目大概是我们目前所有节目中最为学术和抽象的一期,(希望我们俩有做到深入浅出哦)我和小雷从职场、身材、家庭结构三个方面入手,对中国的女权现状做了解构,也讨论了我们在全球环境中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女性发展状况。 中国的性别差距现状-全球排名106位 在为大家介绍我们的讨论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世界经济论坛《2020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的最新数据。 首先,数据显示,2019年,彻底消除性别差距所需的时间为99.5年,尤其是在卫生、教育、职场和政治等领域,男性和女性难以在有生之年实现性别平等。 如果我们聚焦在中国,很遗憾,今年我国的性别差距排名又一次下滑,在153个国家中排名106位,距离我们在2007年的最高排名57名已经有了接近50名的退步。如果大家想了解报告的更多具体内容,可以搜索《2020全球性别差距报告》。 [640.jpg] [640-1.jpg] 虽然整体排名低迷,但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我国在高等教育入学率和专业技术人员方面,表现优异。 我们是否拥有东亚最好的女权现状? 中国的女权现状在东亚四国(中国、韩国、日本、朝鲜)中是否最好?这个问题不仅来自我们的听众,还有我和小雷的海外朋友。结合《性别差距报告》似乎也可以印证,中国的排名虽然已在后三分之一,但仍然优于排名121名的日本和108名的韩国。 认为中国在两性平等方面的表现优于日韩,主要是从女性的职场发展角度去衡量的。我与小雷都在国内与美国有过工作体验,虽然经历有限,但我们自身的感受也印证了这点,国内职场女性确实较少的受到玻璃天花板的影响。 然而职场的晋升仅仅是两性平等中众多元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只看职业发展这一个方向,国内的企业制度现代化道路还有漫长的一段发展空间。职场性骚扰,结婚与育子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等等,职业女性们在中国仍然有层层关卡要越过。 Lizzo与她代表的对女性的全面认可 即便我们确实在职业发展上有别日韩更友好的环境,但如果放眼更大的全球环境,从对女性全面认可的角度,我们也许会发现,中国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引发我们有以上思考的,正是在欧美歌坛如日中天的Lizzo。 就像我们在节目中提到的,2019年对于Lizzo来说是全面爆发的一年。她在今年的格莱美一人斩获8项提名,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自己的时代。与欧美主流媒体清一色专注Lizzo歌手身份不同,同样是对于Lizzo惊人成绩的报道,国内的大众媒体却几乎无法绕过Lizzo的身材标签,简单搜索,“胖”这个词几乎不缺席任何一篇与Lizzo相关的文章。而这也折射出,我们的文化语境下,社会对于女性仍然有着严格且刻板的“完美标准”。 除了Lizzo的故事,我与小雷还在节目中讨论了家庭性别结构对中国女性的影响,小雷的一句发言可以很好的代表我们的观点:“家庭性别结构的问题是东亚国家女性问题的原罪。”家庭环境下性别的不平等会让女性在职场中取得的权利变得毫无根基。 本期互动: 你如何看待“在东亚范围内的女权现状,中国排名第一”?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40分钟
62
3年前

50.嘉宾 | 牵手小声喧哗: “非典型女权剧”研讨会

TFW的第50期节目,我们和可爱的《小声喧哗》一起,为大家带来了几部值得看与思考的“非典型”女权剧。 有请时间轴: (03:28) 研讨影视剧一《轮回派对》(The Russian Doll) (11:43) 研讨影视剧二《浩瀚苍穹》(The Expanse) (1:721) 国内影视行业对女性主题的塑造 (22:20) 女演员们的“困境” 在开始节目内容介绍之前,请让我们隆重的介绍一下本期节目的嘉宾《小声喧哗》,以及这次代表小声主创团队来做客的Izzy和Ina。 小声喧哗 小声喧哗 Loud Murmurs, 是一档由几个当代青年一起讨论美国流行文化、电影、电视剧的播客,代表着几个话筒后的当代女性一直蠢蠢欲动的“参与欲”。在流行文化这个广大的空间中,小声喧哗想用聊天+做播客的方式,占领一点主权,成为一个有底线的、思考着的,轻松、温暖而冷静的声音。我们想要挑战对于男性视角是默认形式的流行文化。以女性视角看待流行文化,无须解释,不必自证,也无需辩护。 小声喧哗一号代表 | Izzy 牛可可 纽约媒体工作者 身材高大,长相成熟。在四大洲拍过新闻纪录片的YouTube过气网红(别问),爱好打拳吹牛拉小提琴。 小声喧哗二号代表 | Ina 在纽约某agency从事品牌策略 从新闻转行到市场营销,不变的是想要讲一个好故事的初衷,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工作之余热爱探索世界(读书也好旅游也好),泡博物馆也泡茶;希望有一天能劫富济贫浪迹天涯,在那之前,争取在工作上和生活中都做坚持做一个靠谱青年。 // www.ina-yang.com // 不靠谱微博 @靠谱青年Ina [640.webp] 轮回派对海报 图片来源:Netflix 轮回派对:一部不动声色的女权电视作品 《轮回派对》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剧片,主角Nadia于他的朋友们生活在纽约,故事从她自己36岁的生活派对上开始,Nadia总是在之后的故事中离奇死亡,但每次死亡后又会轮回到派对上,重新来过。 Izzy对这部剧的爱来自方方面面,我们在这里就只剧透一点,《轮回派对》塑造的故事主角并非是一个完美女性形象,Izzy告诉我们,“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发现她这种“活明白”的态度和行事作风不过是掩盖过往伤痛和精神问题的盔甲。”这在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中其实并不常见,更值得一提的是,Nadia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而是自在的做自己,这在女性角色中,尤其难能可贵。 这部剧女权的“不动声色”还体现在许多其他方面,比如颠覆了传统的性别叙事,但又能够自然服务剧情,又比如对性爱的自由表达等等。这些与《轮回派对》全女性的写作和导演班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640-1.webp] 苍穹浩瀚 图片来源:Syfy.com 苍穹浩瀚:二百年后的女性至少要是这样 Ina形容《苍穹浩瀚》是一部科幻“神剧”。它的故事发生在200年后的太空,彼时人类殖民太阳系。由于重力的影响,太阳系的人类逐渐分成了地球人、火星人和以小行星带为主的谷神星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由于资源争夺而变得紧张,剧情由此展开。 《苍穹浩瀚》不仅故事宏大,其中对人物的描写也花了很多心思,尤其是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丰富又丰满,主要角色中不仅有双商在线,可以胜任团队核心的女性工程师,也有辅助角色中杀伐决断,冷静强大的女性联合国执行秘书长。我们在讨论中提到,《苍穹浩瀚》其实并没有着力去书写任何性别相关的社会问题,它就是简简单单的告诉你,一个两性更加平等的社会中女性可以存在的样子。 640-2.webp 海清有关女演员困境的发言图片来源:sohu.com 女演员的“困境” 除了探讨了以上两部好剧,我们和小声还一起聊了聊有关国内影视行业对女性塑造上的变化与我们期待的未来。也提到了前段时间被许多娱乐号写过的“海清发言”。其实不仅仅在国内,全世界的女性演员也都在呼吁更多的机会,不仅仅是幕前的演员,也包括幕后制作人员。不仅仅是作品选择的困境,也包括基本的同工同酬。想要了解我们所探讨的其他内容,请认真听节目的最后一部分哦。 不过瘾?还有两部好剧!! 由于这期节目篇幅有限,我和小雷准备的两部剧就没有在节目中探讨,但它们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也是让我们爱到欲罢不能,所以必须要在结尾再次郑重安利! 它们分别是请来了梅姨的《大小谎言 第二季》以及让我爱上石原里美的《非正常死亡》请大家一定也不要错过! 本期互动: 请在留言里推荐一部塑造了丰满女性形象的影视作品吧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 小宇宙APP、汽水儿APP 你还可以在 网易云音乐、Spotify、苹果Podcast上找到我们 更欢迎你直接来我们的小站玩:https://thefword.typlog.io/ 搜索 「The F Word」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 微博:@the-f-word 播客 微信公众号:the-f-word 如果你想跟我们交流节目反馈或者跟我们进行商业合作,可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27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