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7 等闲写诗,他是自信骄傲的西乡塘宝贝!

Echo of Time

嘉宾:Shane 来自嘉宾的自我介绍:“为了生活,我可以是你的西乡塘宝贝,你的时尚顾问亦或是你在购房之旅的客户关系经理。可也许我更愿意是你生活里偶遇的写诗人,你好,我是邓贤。” / 关于本期: Shane给我的初初感觉是缓慢的时间,是温润的空气。 但当我和Shane深入聊天,我发现他是自信、骄傲的自己; 是无论在时尚行业忙碌,还是在开发商辅助交付, 他都是希望通过文字去让他人看到自我,感受自我,理解自我,喜欢自我的写诗人。 那么这一期,你将听到: 02:30 开场 & 嘉宾介绍 03:15 Shane在英国的读书经历 04:00 在时尚行业工作体验如何 07:02 时装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09:04 时尚行业工作里人际关系复杂微妙 14:27 设计总监的观念与视野,决定品牌的生死 21:49 从Fashion行业到房地产开发商,工作方式差别很大 27:45 开发商对客户关系管理具体在做什么 36:20 八卦时间,Shane遇到过什么样的“奇葩客户” 49:34 与出版过两本诗集的写作者Shane聊聊诗歌 01:07:20 在海外生活与写作,什么样的身份与语言是真实本我 01:15:25 以男同性恋的视角生活与写作,Shane想要传达骄傲与自信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Etta Marcus - View from the Bridge; Hide & Seek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联系方式:小红书账号: 等闲写诗 诗集网站:shanetengpoetry.bigcartel.com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祝大家国庆快乐!

90分钟
42
1年前

Vol.16 如何面对死亡的焦虑:聊聊英国的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

Echo of Time

嘉宾:李敏芳 1991年 无锡卫校毕业后于无锡综合医院工作 1997年 开始申请新加坡肾脏基金会肾透析专科项目 1999年 受聘于新加坡国立肾脏基金会学习工作 2002年至今居住英国 曾就职于伦敦国王大学医院,伦敦大学医院,伦敦Royal Free 综合医院, 美国私人HCA 集团公司,伦敦Guys & Thomas. 任职期间从事过各个临床科室 包括:急诊中心,内科,外科,老年慢性科,心血管科,肿瘤科,专业专修,肾科和急诊肿瘤。曾经在医院担任过同声肾科专业医学翻译,肾透析中心副主任,癌症急诊中心副主任护师,私人肾透析教导主任。 2016年转型医美行业,于Harley Medical College学习并取得相关证书资质。 2017年创办PureSkin Cosmetics医疗美容机构 2022年创办PureHealth大健康数据服务公司 / 关于本期: 和敏芳姐的认识非常偶然。 或许因为死亡是沉重的,或许因为对安宁疗护这个话题我能短时间内汲取到的信息比较局限,因此这期录制我真的非常忐忑;但就像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录制中我被敏芳姐的开朗、乐观、积极的心态所感染,将原本我以为的沉重基调变得轻松而有意义。 可能人的一生中,将会面对很多痛苦。失去和伤痛比我们想要相信的更多。我们该如何活着、该怎样与这趟旅程或者自己取得和解,是我们真正需要弄明白的。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但死亡都是伟大的必然。 那么或许,“活在当下,死得其时”是我们提高生活与死亡双重质量、抵抗死亡焦虑的一种方式。 这一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一丝帮助或宽慰。 02:01 开场 & 嘉宾介绍 04:31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精神很自由 06:19 嘉宾如何走上安宁疗护的职业道路 08:08 这份职业,让人活得更年轻通透 08:27 临终关怀是提升“死亡质量”的服务 10:09 这份工作每天面临什么 17:25 面对绝症的处理方式,东西方存在极大区别 19:21 从机构到社区,英国高死亡质量得益于综合系统 22:58 中国对死亡质量的提升需要更多专业人士 30:38 年轻的绝症患者,面对死亡的心态是否不同 36:15 每天面对生死带来的负面情绪如何消解 38:17 人的意志力真的可以战胜病魔吗? 39:23 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 43:20 嘉宾对女儿们如何做“死亡教育” 50:11 思索自己的死亡,是否依然会焦虑? 51:45 聊死亡,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当下 53:00 什么样的人适合临终关怀这份职业?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Nick Drake - Pink Moon & River Man 联系微信:echo_yuan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中秋快乐!

61分钟
99+
1年前

Vol.15 用策展制造连接,抵抗遗忘,她要做艺术宇宙里有意思的dust

Echo of Time

嘉宾:Erika Song UCL策展博士在读,独立策展人,展览策划人,前美术馆搬砖民工,留美留英已经忘了多少年了。 / 关于本期: 策展制造的连接,是超越传统的物与物,在人与人之间也实现了连接。 策展创造的记忆,是在越多信息意味着越多遗忘的日常里,组合碎片,拼贴细微,抵抗遗忘。 作为独立策展人,展览策划人的Erika,就在艺术这个宇宙里做着这样沟通、连接、呈现、超越的事情。 任意抓取一个留学生,恐怕不是在学习艺术就是在学习策展。而Erika是这群人里我认为最有意思、最自信、最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的人。 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在他的《我的策展之道》中写到,“通过跟他者交流实现改变,却不失去或者不欺骗自我意识的理想,正是策展助力我们做到的事情”。我想我正从Erika身上看到了她“连接他者,不失自我”的样子。 那么这一期,你将听到: 02:03 - 开场 & 嘉宾介绍 04:30 - 对美高的幻想与留学经历 10:37 - 回国发展艺术事业的适应期 13:53 - 策展基础是“与人打交道” 15:47 - “心中没有理论背书,你作为艺术家在画什么呢?” 18:02 - 哲学如何影响艺术实践 21:25 - 任何选择都值得被尊重,没有弯路会白走 29:59 - 策展中平衡观众的参与感与自主感受 34:04 - 亲身互动在策展中的意义 40:45 - 理想与市场,艺术圈的残酷现实 51:54 - 艺术从业者的伦敦生活感悟 57:47 - 归属感?城市要服务你,而不是你适应城市 01:11:00 - 伦敦Dating环境实录 / 本期配图 Erika参与策展的例子,图片均由嘉宾提供。 1. Cindy Sherman,2018 2. Alex Katz,2020 3. Tadao Ando,2021 4. In Between,2023 5. A Journey of All and None, 2023 / 播客中提到的艺术家/作品/展览/Gallery等: Tate / White Cube / Serpentine Galleries Antony Gormley @White Cube @Marget - Turner Contemporary Yoko Ono @Tate Modern Mark Rothko No.14, 1960 Anselm Kiefer @White Cube Mike Nelson @Southbank Centre Samson young @Fotografiska Shanghai 冯立 @Fotografiska Shanghai Peckham Rye Station Waiting Room Sarah Sze @ Peckham Rye Station Waiting Room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Episode 33 - She Her Her Hers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联系方式:www.erika-song.com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84分钟
87
1年前

Vol.14 在流变中坚持,他要在伦敦开一家不一样的咖啡店!

Echo of Time

嘉宾:布白,一个在流变中的存在。 半途而废的室内建筑设计师,目前在伦敦冲咖啡。 2023 UKBrC 3rd Calico Coffee主理人 英国SCA感官评审 / 关于本期: 布白形容自己的生活轨迹就像一条充满分岔的河流,总是流向意想不到的方向。 如果用哲学的语言来讲,他的存在是动态的,一直在“流变”(Becoming)的旅程中。每一次岔路、每一个选择组成了现在他的人生。 而我会觉得,他安静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将他眼观耳闻和深受感动的经历转换成他自己的养分,融入咖啡的风味呈现里,无论社会的风潮吹拂而过,他依然留在这里,朝着心理追求的“这样的咖啡师”和“这样的味道”靠近。而这也是他,如咖啡般明亮的特质。 或许一直在改变,但是从来在坚持。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热爱! 那么关于咖啡、精品咖啡、咖啡师、咖啡店等等的这一期,你将会听到: 02:10 开场 & 嘉宾介绍 04:30“咖啡届的奥林匹克”是什么来头 05:48 如何建立咖啡味觉评价体系 10:34 布白心目中“白月光”般的咖啡味道,要从与咖啡初识说起 13:51 如何体面的处理“奇怪的”客人 16:20 精品咖啡酸质明显,其实有其历史原因 20:45 开店要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消费者 30:42 咖啡店装潢一定是深色调,竟是因为… 40:35 咖啡文化里,形式还是味道更吸引人 46:28 水对咖啡风味影响大吗?那磨豆机呢? 51:21 兴趣越走越深,会是“耗钱的无底洞” 55:20 想做什么样的咖啡店老板 57:29 布白的咖啡店名字Calico的由来 01:03:11 未来阿拉比卡豆是不是会消失?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01:09:31 手冲注水的留白时间,会想些什么? / 本期配图 布白正式开始进入精品咖啡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手摇磨豆机,kinu-m47。同时也是他人生主线在学习建筑设计的时候…渐渐开始往咖啡行业变化的分岔口。 / 本期提到的咖啡店: Calico - Waterloo Station Colonna & Small’s - Farringdon Station Lane Eight Coffee - Clapham Common Station Nagare Coffee - Liverpool St Station Old Spike - Piccadilly Circus Station Substance - Paris 连锁:Starbucks/Pret/Blank Street/Nero等 提到的书: Maxwell - The Business of Specialty Coffee 原研斋 - 白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Otis Redding - (Sittin’ On) The Dock of the Bay Miles Davis - So What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小红书:布白;Ins:jh.iad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75分钟
99+
1年前

Vol.13 离谱但不脱轨,这位市场营销人斜杠得很快乐

Echo of Time

嘉宾:Dylan,在伦敦居住6年的市场营销从业者,音乐播客主播。 / 关于本期: Dylan是播客《离谱Radio/ Out of Tune》的主播,也是在伦敦的市场营销人,为英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出谋划策。尝试做DJ,喜欢纹身,也是我的播客的剪辑与后期。 这位很快乐的斜杠青年却非常i,不过意外的是我们两个i人竟然非常顺畅且自我感觉蛮有内容地录完了本期播客。我们聊了Dylan的marketing工作,是常常想要删除社交媒体但又不得不“深度”使用的日常;聊了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中的我们如何进行电子排毒;聊了Dylan做音乐播客的经历与感受,如何去涉猎、挖掘、策划、分享且与听众共同成长;以及怎么在野蛮生长的伦敦窥探它真正灵魂的另一面...... 或许我们每个人活在谱里与线上,但离谱,可能才是我们常常想要成为的样子。 那就祝这个夏日,你我都跳跃且自在。 / Shownotes: 01:57 开场 & 嘉宾介绍 03:36 在英国从事marketing行业,具体在做什么 05:38 帮英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定位难吗? 07:40 身在海外,如何不与国内潮流脱轨 11:06 平衡海外客户与国内市场的困难 19:40 互联网瞬息万变,身在agency如何处理危机 24:04 工作离不开社交媒体,但随时想删除App 29:30 “电子排毒”这个概念在海外兴起 31:17 聊聊算法时代的互联网语境与“信息差” 37:26 销售类行业更多和个体的人打交道 40:40 Dylan做音乐播客的历程 43:40 分享与表达有时也需要一些“形式感” 45:22 听播客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 49:17 做音乐内容如何挖掘并策划信息点 51:12 如何保持长期对音乐的汲取涉猎 56:17 能帮助普通听众建立审美体系的方式 01:00:06 纠错:这里应该是passive listening和active listening 01:00:49 作为播客主,能给听众带去陪伴已经很可贵了 01:07:07 能接受别人画好的纹身,就像收藏一幅画 01:11:32 家乡和伦敦,归属感与游乐园 01:12:57 推荐一些伦敦正在发生的音乐场景 01:15:24 伦敦野蛮生长的一面,也许才是它的灵魂 01:19:22 开始做播客给Echo带来了什么 / 本期提到的音乐人/乐队等相关内容: 01:10:59 提到 南伦敦的爵士乐场景 印度裔鼓手Sarathy Korwar 爵士音乐家Alfa Mist 1:11:35 提到 提到英国一批新的吉他摇滚乐队,被称为“Post Brexit New Wave“ 后脱欧时代新浪潮 代表乐队比如 Black Country, New Road Black Midi 在Windmill看到的新秀乐队是 The Orchestra (For Now) 01:15:50提到的 小时候影响Dylan很多来自伦敦的音乐人包括 The Libertines和Any Winehouse 伦敦Brixton的Pub的名字:Windmill Brixton 纹身(嘉宾供图)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Benjamin Clementine - London The Libertines - Night of The Hunter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邮箱:[email protected]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82分钟
99+
1年前

Vol.12 “老娘才不是谁的Plus One!”, 面对与接纳自己,才是不设限的人生

Echo of Time

嘉宾:乐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史博士(2016-2020),现任教于纽约大学伦敦分校。伦敦文化沙龙创办人。 / 关于本期: 认识乐人,是因为她的“千高原”文化沙龙。那时我们都刚来伦敦不久,都在寻找一个方式社交与独处。而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虽然我只参加过两期线下沙龙,但是我都在屏幕之外关注了她这个坚持了近100期,越来越丰富且有意义的平台。 在我有做这档播客的想法之时,乐人的名字便一直在我的嘉宾名单里。很开心,可以和乐人以比较轻松、自在的闲聊方式,录制了这期播客。我们从她的工作——教授“英国时尚史”,聊到文化沙龙——一座座起于平地又归于平地的高原;从读博期间最需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独处,聊到角色转变进入婚姻后最顾虑的事情——还能不能拥抱自我;同为养猫人的我们,也聊了宠物与责任,生命与死亡,虚无与治愈等等等等。 想以这期播客,祝愿每一个人,无论在扮演何种角色,都可以自如地面对自己。 / Shownotes: 01:31 开场 & 嘉宾介绍 02:45 从纽约到伦敦,如何适应差异 04:30 英国时尚史,在教些什么 12:00 伦敦的历史痕迹,让它仿佛一本书 15:34 钟爱Barbican的原因 19:48 对文化包容与文化挪用的思考 22:35 近100期伦敦文化沙龙一路走来的故事 30:17 办沙龙带来的最大收获是让人谦逊 33:32 新婚之后的心境转变与“突如其来的冒犯” 40:57 关于婚姻与伴侣的随意讨论 49:30 由T人变成F人,疫情后往内走 52:46 临终关怀是给亲友的安抚 55:43 面对空虚和无力感,如何治愈 58:19 两个猫主人聊聊宠物与责任 01:01:55 闲谈可能也是播客的意义 01:03:22 “这个时代的情绪就是会同情安陵容” 01:05:08 焦虑的话,关掉朋友圈去公园走20分钟 01:09:21 关于金钱与生活幸福的难题 / 本期内容配图 伦敦文化沙龙现场——嘉宾供图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From The Start - Laufey & Ain’t Life Grand - Justin Hurwitz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网站:www.lerenli.com 文化沙龙公众号:伦敦文化沙龙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77分钟
89
1年前

Vol.11 整个伦敦,都是我为你写下的注脚:和税务师聊聊她的文字创作

Echo of Time

嘉宾:Winnie, 旅英二十二年,特许税务师。喜爱文字、艺术、音乐,以及一切美的空间与事物。 / 关于本期: 我和Winnie因为工作关系,大概相识于7/8年前,喜欢并且钦佩于她可以将繁复而冗杂的税务知识讲的那么清晰明了,井井有条。而她也坚持不懈地在以自己的力量去做慈善,帮助穷人解决税务难题,帮助需要读书的孩子,也帮助可爱的小动物们。 我们同样喜欢日本文化。因此这期播客,我们除了简单聊到了她的工作外,也交流了各自对于日本文化底层逻辑、社会现象、人文心理的小小体悟。 而更多的是在和Winnie探讨她的文学作品《浮灯流水》。随着闻欣(女主)、尚清(男主)、赵晓倩(Echo的意难平)等等人物在伦敦各个街道漫步,Winnie也给我们介绍了她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经历与感悟,不同角色的动态与生命跃然纸上,而他们也不断的向外渗透,彷佛要渗透到我们的生命里。 正如Winnie在书的最后写到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只要人类还能看见,还能呼吸。这些文字,就会给予生命。” 而夏至悄然已至,让我们祝闻欣生日快乐。希望这永恒之爱,一如这无尽之夏。 / Shownotes: 01:57 开场 & 嘉宾介绍 03:08 开始写作第一本书的契机 05:52 书中的伦敦和现实的一一对应,因为写作始于生活 12:06 书中角色的情感选择与表现 16:02 让Echo冲击最大的一个角色是女性痛苦的折射 22:40 “男性应该找回和女性的亲人一般的连接” 33:47 在英国,慈善仿佛是一种生活方式 38:23 浅谈在英华文作者与读者的现状 45:14 割裂的伦敦社会,我们也看到了不同 49:10 亲身体验到的日本与英国不同的社会准则 59:50 “英国于我而言,是大人的游乐场” 01:03:23 当下媒体是否对心理健康过度关注 01:09:40 如果可以选择,最想回到何时何地 / 本期播客提到的英国慈善组织: Tax Aid - 税务慈善 - taxaid.org.uk NSPCC - 防止虐童 - www.nspcc.org.uk RSPCA - 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 www.rspca.org.uk London Legal Walk - 伦敦法律义走 - londonlegalsupporttrust.org.uk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坂本真绫,Steve Conte - The Garden of Everything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小红书:折岸在伦敦 嘉宾作品:《浮灯流水》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Winnie在这本《浮灯流水》里写到:“时间是一种幻象。人们像是背对这火车行驶方向而坐的旅客,只能看到业已经过的风景。实际上,前方风景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无法纵观预见。这道波纹,只会一层层推开,扩满整个心湖。” 这彷佛是对于我的播客名字“Echo of Time”的完美解释,隐隐触动我的内心。 从下期开始,播客的名字将只保留为“Echo of Time”,那么,下期见。

78分钟
99+
1年前

Vol.10 那些活着是活着的瞬间:对话独立纪录片导演

Echo of Time

嘉宾:Lori,目前在伦敦工作的记者,独立纪录片导演 / 关于本期: Lori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就像我在看她的纪录片时的感受一样,会时不时的哈哈一笑,就像我们录制这期节目的过程一样。 第一次与Lori沟通录制的提纲时,我写了整整8页的笔记,但是最后我们都没有聊到那些。这就像我感受中的Lori,她探索自己,又理解他人。她捕获感觉,在秩序中创造梦幻的世界。她不断经历,不断看见,不断感受,不断记录。即便困惑生命的意义,但也想去定义自己的价值,寻找自己的命题。 这一期我们聊到了Lori作为一个创作者、独立纪录片导演的经历与所思所想;她在伦敦居住、拍摄的社区与生活状态;她目前在创作的片子等等等等。而让我听了又听的,是她作为一个“高敏人”,与他人的联结和与自己的和解。 最后,我们盼望,那么重的感情,不会轻易就忘了。 / Shownotes: 01:22 开场与嘉宾自我介绍 05:43 如何走上纪录片这条道路 07:58 “做纪录片,能让亿万富翁成为百万富翁” 09:00 纪录片里的主观性与“含我量” 13:27 作为创作者,对观众共鸣的期待 15:52 在嘉宾作品中,回忆起lockdown期间杂糅的心境 22:50 艺术是在混乱与秩序间找到平衡 24:39 作为“高敏人群”,与他人之间的联结 28:14 关于在伦敦的理想住所与生活状态 32:45 大城市中难求的社区感 37:54 英格兰人的“英格兰性” 40:46 见证他人的痛苦后,会觉得生命变得沉重吗 45:20 灵魂拷问,你有找到生活的意义吗 52:13 未来的计划是给片子一个好结局 57:52 人会为了毕生理想“曲线救国”吗 01:05:55 对想从事纪录片工作的人的建议 01:07:52 作为女性电影人的感受与展望 / 本期内容配图 Lori生活与记录的社区——Bermondsey, London Lori记录的室友们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封面:Alex 音乐:Randy Newman - You Got a Friend In Me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个人主页:www.loriyinggeyang.com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75分钟
99+
1年前

Vol.9 想咨询一下,女人什么都扛的世界为何男人称王?

Echo of Time

嘉宾: 老李,从国内教育系统出逃到英国教育系统,从G5土木系转行到Tier 1咨询公司,从爱看爱情偶像剧的异性恋到激进Feminist和专业帮姐妹分手第一人。人生是旷野,是试验场,是无限可能。 / 关于本期: 老李是我的客户,也是我的朋友。 和老李聊天,不是聊房子,就是聊“男人”。 原本计划中的这期播客,是要来聊聊她过往约会过程中的奇葩趣事的。最终我们却从她职场中的男女工作方式的不同,一路探究,试图看清楚这个固化的社会体系里,女性该如何安顿自己。 而这当然不仅仅是个体话的问题,希望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理解、改变。 如果可以,希望在近处生活的你,可以看到远方的别人。 最后,这期节目的前半段,如何从伦敦G5高校毕业后顺利转行进入Tier1咨询公司,如何在多元国际化的职场里戴上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面具,如何被看见,又如何自处....希望这些也可以帮到困顿于“职场身份”的你。 / Shownotes: 01:32 开场 & 嘉宾介绍 02:42 从土木到咨询,老李一直在换赛道 08:25 英国毕业为什么都进“四大”和金融 10:47 分享Tier1咨询行业的工作日常 18:37 在职场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21:56 多元国际化的职场里体验如何 & 如何自处 27:10 性别带来的不同工作模式 36:05 开始聊男性!Dating两年后老李因何对男人失望 44:49 男权社会“洗脑”女性的脉络 49:01 为什么父权社会能培养出大多数正常的女性? 53:48 当鞭子抽在身上感到疼,就是觉醒的时刻 58:43 关于“胖猫之死”的讨论——它凭什么上热搜啊! 01:01:00 男性与更年轻的女性在一起就没道理! 01:03:47 反转性别物化男性? 01:06:18 希望更多人看到男权社会的问题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音乐:母系社会 - 张惠妹 封面:Alex 联系微信:echo_yuan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70分钟
94
1年前

Vol.8 英国私校规划,他永远从本真出发,找寻孩子真正的快乐

Echo of Time

嘉宾:Jiajie, 十七年国际教育经验。从新东方到国内的教育公司创始人到现在英国教育公司。从曾经幻想过上市,到后来一直坚持做小而精的教育品牌。现在在英国从事低龄留学的规划,也是众多学生的监护人,从11岁一路陪伴学生成长到大学。 / 关于本期: 《礼记·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是我在和 Jiajie 认识这些年以及录制播客的过程中,常常跃入我脑海的四个字。 英国的低龄留学机制,教育体系,我们没有多聊,而这份工作的责任与爱,我们也并没有多谈。反而是Jiajie 如何从孩子们的本真出发,去了解与探索孩子们的需求,去理解与探究孩子们的心理,去关注孩子们真正的快乐,以及如何在英国三六九等的私校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这期的主要话题。或许这些,才是我们真正想了解与认识的英国低龄留学。 而最后,出于我的观察与私心,我们也聊了聊家长与孩子的“嫉妒”关系,以及陪读妈妈的心理健康话题。希望我们教学相长,始终进步。 / Shownotes: 01:43 开场 & 嘉宾自我介绍 03:57 Jiajie搬来英国生活的契机 08:07 i人在英国创业,因为专注而倍感轻松 10:30 家长的焦虑反应,会如何影响孩子 14:09 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始于意识到情况与目的不同 18:36 国内的国际学校与英国学校有何不同 22:17 干货!英国择校的一些诀窍 29:18 在英国做教育和房产,真的需要更多“有良心的人” 32:20 每天和学生打交道,让我保持心态年轻不油腻 36:40 留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在英国上学孩子是否会更快乐? 40:11 不同背景的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同的期待 46:40 背井离乡,如何帮助学生度过在英学习的困难 56:30 在忙碌的工作里,Jiajie会如何提升自己 58:28 身在教育行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01:01:36 天赋与努力,认清自己很重要 01:06:00 出身环境天差地别,父母是否有“嫉妒”孩子的瞬间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音乐:Kids - MGMT 联系微信:echo_yuan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77分钟
99+
1年前

Vol.7 全世界流浪拍摄的她,只相信当下

Echo of Time

嘉宾:林妍 独立摄影师,擅长拍与人有关的照片。22 年暂别读书工作生活了8 年的伦敦。目前是全世界流浪拍摄、择人而居的生活方式。喜欢拍人物状态真实自然的照片,把人的神情举止还原到接近 ta 熟悉的生活场景中。 / 关于本期: 如果记忆有颜色,那一定是我与林妍认识时她头发的粉色。 那时的画面里,是她已经默默存在的喜欢自己,贴近本性。 时间一晃而过,她从在伦敦生活成为了一个全球流浪拍摄的独立摄影师。 照片凝固的虽是一瞬,而我们流连的是一段人生状态,一份时空纠缠,一些遥远之物或者近处氛围的独一显现。是此时此刻的显像,更是未来无数日子的回忆。 而当距离拉近,我们可以面对面地坐下深入交流的时候,仿佛是发现了原本以为可以被复制进而被掌握的东西,其实它们是那么的独一存在,不可复制。 就像林妍她在流浪摄影中,逐渐与更多人建立连接,去享受生活中的未知与不确定,去用稳定的内核坚持自己想要的生活,去用活在当下的心境面对一切存在的关系。 或许在拍摄中,她去寻找那些被遗忘、被忽略,又或许,她并不执着记录开心的、苦难的,她只是寻找自己喜欢的,记录自己看到的。 那么,如果时间有颜色,那一定是现在林妍头发的蓝色。是水一样的平静,是冰一样的清澈,是云一样的自由。 / Shownotes: 1:51 开场 & 嘉宾介绍 03:22 干完Marketing,我去奶茶店当店长 04:57 摄影的起始,是想留下更多英国的时光 08:47 把爱好变成工作,是因为享受其中的每一个环节 10:36 因为摄影,开始无预设地去和陌生人沟通 14:01 交际圈里的“真空层”让我不怕失去任何人 17:03 照片能定格住一段故事里最漂亮的一刻与人生状态 25:05 享受生活中的不确定和未知 28:58 “流浪”摄影师的脚步从不停歇 34:50 开始做播客之后,与更多人建立联系 38:26 预期管理是生活主轴稳定的前提 46:41 外在柔软内心坚定,贴近自己的本性 55:16 下一站与对未来的期待 / 本期内容配图 4 月在伦敦——嘉宾供图 3 月在阿拉斯加的马塔努斯卡冰川——嘉宾供图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音乐:Radiohead - No Surprises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小红书:@英国独立摄影师_YAN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QQ音乐 / 下期见。

57分钟
99+
1年前

Vol.6 期待帮助但不幻想影响,在伦敦做公益的她终将抵达热爱

Echo of Time

嘉宾:小中 一个以人为动力和目标,一路用排除法探寻理想工作的人。目前在国际儿童发展组织工作。 / 关于本期: 从云南支教开始,从善纵如登,也没有改变小中想要帮助孩子们的想法与行动。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坚持善意,坚持理想,更重要的是她总能从孩子们身上学到很多,他们带给小中的力量成为了她努力让自己更强的动力。 如今,在伦敦的小中不仅在国际儿童发展组织工作,也在坚持做着儿童救助机构的志愿者。无论是在前线从言语疏导上帮助孩子,还是在后方从资金筹措上支持孩子,小中始终想成为一个有爱有坚持的人,也是这份践行,让她逐渐坚强,逐渐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方式。 和小中的聊天,不断地让我想起费雷德里克·巴克曼在《焦虑的人》里写的一段话:“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办法改变别人,也许只能尝试着一次改变一点。所以我们一有机会就要尽力而为。 我们只能挽救那些可以挽救的东西,竭尽全力,还要想办法让自己相信,这样做,已经足够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忍受失败,不被绝望淹死。” 所以,小中帮助别人的这份初心,所拥有的知识,逐渐理性化地去看待与实践帮助,并不幻想于帮助他人的成果,我想,这应该可以支撑小中长久地走下去。 / Shownotes: 01:43: 开场 & 嘉宾介绍 03:20: 公益之路的起点始于云南支教 07:25: 陪伴一个孩子的成长带来的感慨 12:25: 放弃投行工签——当年的选择与今天的自由 18:15: 在国际公益组织做企业合作工作是什么体验 23:31: 有关公司公益捐款的道德判断,一种个人视角 30:20: 在儿童支持服务热线当志愿者的经历分享 35:20: 面对他人苦难的志愿者,会如何释放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 40:05: 长期的倾听,如何让自己“不麻木” 50:40: 把公益作为未来生活的锚点,为世界带来多一点善意 / 本期内容配图: 1. 云南支教的学校 2. 云南支教遇到的小朋友们 3. 平时喜欢摄影的小中 / 文案:Echo 剪辑:Dylan 开头音乐:Omake-pfadlib - 泽野弘之 结尾音乐:小さな掌 - Aqua Timez 联系微信:echo_yuan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QQ音乐 / 下期见。

59分钟
62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