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不同职业、年纪和生活经历的人共同在苏州河沿岸漫步,从外白渡桥一直走到乌镇路桥,他们一起了解这些桥的故事,并用纸笔写下自己即刻的感受,再串联起这些句子创作出了歌曲《最温柔的水鬼》——这是独立音乐人孙大肆应澎湃新闻邀请参与的一次城市行走活动。 这几年,孙大肆与她的神炁现形艺术小组和上海的几个美术馆合作,依据她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观察与共情,以及在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的一次次“搭讪”中,创作出了与上海外滩美术馆(RAM)合作的EP《肆陈相识》、专辑《你的家看得见东方明珠塔吗?》;以及与UCCA Edge合作的“意游未境”及四次行走与展陈。 孙大肆在街头巷尾的“采风”过程中收集了哪些故事?她的音乐与上海这座城市产生了怎样的链接?带着这些好奇我们展开了今天的对话。 * 「有福利」:在评论区说出你和城市的故事,我们将抽取3听众送出《在你面前很无邪》专辑1张 - 对话者 - 孙大肆(@孙大肆与神炁现形):独立音乐人 张丽华:神炁现形团队成员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4:53 “我小时候向妈妈要的儿童节礼物是音乐磁带” 07:05 《不要怕船小》:孙大肆的外婆唱了一辈子的童谣 12:22 苏州河上的「唱桥会」 31:45 在上海「搭讪」陌生人搜集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 38:14 带我们看东方明珠塔的阿婆说:“你做我的小孩好吗?” 46:46 用音乐链接城市和城市中的人 * 活动当天,大肆在蝴蝶湾公园带大家唱《最温柔的水》 * 大肆在虹口公园邀请路人唱歌 * 大肆在虎丘路「拷浜」 * 张阿婆住的楼里,扶手上雕满古老的花 * 大肆演出照 * EP「肆陈相识」封面 * 「你的家看得见东方明珠塔吗?」专辑封面 * 「在你面前很无邪」专辑封面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抖音/微信视频号:星纪录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家喻户晓。憨厚、诚实、努力上进的性格,最终落得个梦想破灭的结局。作为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骆驼祥子》曾被多次改编并搬上舞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老舍专业户”方旭将全新版的《骆驼祥子》搬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舞台,与以往的版本最大的不同是这部剧的“全男班”演员阵容,“反串”会带来怎样的戏剧效果?在经典作品中,观众将如何观望时代、观望自己?本期《先锋派报告》来到了上海图书馆东馆,对话话剧《骆驼祥子》主创,一起聊聊“从‘京味儿’文学到‘京味儿’话剧”。 - 对话者 - 方旭(@方旭戏剧):话剧《骆驼祥子》导演、编剧、主演 赵震:话剧《骆驼祥子》主演 江冉(@江冉Lucien):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8:25 《骆驼祥子》的不同表现形式 11:37 方旭版《骆驼祥子》所找到的“缝隙” 20:26 不同的“虎妞” 28:21 “全男班”演员阵容会有怎样的戏剧效果? 38:01 舞台上的“一座城”和“一个人” 43:20 排练就像泡菜,泡不够天数就不是那个味儿 47:08 “京味儿”话剧靠的是什么? 76:55 老舍先生的情怀 - 导演/编剧/主演 方旭 - - 《骆驼祥子》排练照 -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抖音/微信视频号:星纪录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11月25日,金宇澄个人画展“繁花”在东一美术馆开幕。 吸引观众走进展厅的重要原因,当然不能排除这一个:金宇澄当年为小说《繁花》所绘的插图首次全部亮相。 走进展厅之前,他在我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身份是“作家”——“著名作家”——我没有想到《繁花》一炮而红之后的十年里,他把自己藏起来,修炼成了一个画家,而且是和小说路数一样“剑走偏锋”的画家。 有趣的是,谁也没和谁商量,正在展览开出后不久,王家卫就宣布由他执导的电视剧《繁花》要在中央电视台1套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我脑子里又回想起了当年读《繁华》这部小说时的画面: 初到上海,对这座魔幻的都市有很多隔阂与恐惧之感,人在这里太渺小了!是《繁花》让我理解了上海人,理解了上海,甚至理解了几个时间点上的中国。 而对于读过《繁花》的朋友来说,画展“繁花”或许会让您明白:小说是千万人的记忆,画是金宇澄一个人的心曲。关键在于,就是这个喜欢“独上阁楼”的人创造了《繁花》。 - 对话者 - 金宇澄:作家、画家、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谢定伟:东一美术馆执行馆长 谢晓冬:“繁花:金宇澄绘画展”策展人 江冉(@江冉Lucien):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5:20 金宇澄聊电视剧《繁花》 15:21 “大家觉得奇怪这个人的画怎么这样,是因为这个人没规矩。” 23:20 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金宇澄”? 26:47 金宇澄画中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魔都” 33:12 金宇澄的“繁花”和《繁花》 42:16 为什么称金宇澄是“中国最好的超现实主义” 67:02 艺术家成功与否是宿命吗? - 相关图片 - * 序言 * 金宇澄笔下的城市 * 《繁花》插图 * 自画像系列 * 灰色调系列 * 马系列 * 梧桐与无花果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110年前,当时上海最有影响力的戏园“丹桂第一台”迎来了一位京城名角——梅兰芳。《申报》提前半个月连续刊出演出广告, 以“貌如子都,声如鹤唳”“南北第一青衣兼花旦”等词语来介绍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梅兰芳这样回忆起初登沪上舞台:“……这短短五十几天在上海的逗留,对我后来的舞台生活,是起了极大的作用的。”这次演出,也开启了他与上海近半个世纪的情缘,在这座城市的见闻及海派文化浸润,对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系列革新产生了直接且重要的影响。 * 1913年梅兰芳首次莅沪演出留影 110年后,“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特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汇聚了京沪两地与上海及梅兰芳有关的展品共计191件(组),以梅兰芳来上海为重要起点,将他一生重要历史节点作为脉络,展现梅兰芳与上海这座城市互为影响的多重关系,呈现这位艺术大师的传奇一生。本期节目一起来聊聊梅兰芳与上海的不解之缘。 - 对话者 - 张洵澎:昆曲表演艺术家 丁佳荣: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6:20 京剧从“听戏”到“看戏”的转变 10:27 梅兰芳先生的家风 11:31 梅兰芳与“梅党” 18:25 沪上舞台对于梅兰芳的影响 24:12 融昆曲于京剧的美学表达 27:22 张洵澎老师与梅先生的初次见面 36:32 梅兰芳对京剧的改良创新 44:19 抗战期间的“蓄须明志” 53:25 让京剧走向世界舞台 * 展览现场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这世道坏人都抓不完,好人还犯错,啥时候是个头啊。”三面灰色水泥墙配上冷峻的灯光,悬疑剧《生吞》近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拉开首轮演出的大幕。 《深渊》《心迷宫》凭借绚丽的舞台技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悬疑剧场品牌【深渊剧场】的第三部作品,《生吞》在舞台设计的表现上依旧亮眼:空台让全场聚焦演员,通过舞台的假定性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把属于话剧的想象力还给观众;实景则被分隔为两层楼12间房间,大大增加了舞台的丰富性和可看性,配以即时摄影将舞台细节放大、将演员的微表情放大,如同给每一位观众带上了一副望远镜。 《生吞》甚至将实景延伸至了剧场外,观众能够跟着即时摄影的镜头走出剧场,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停车场看到一片东北的雪地。剧中即时摄影的运用会对演员表演和观众观影产生哪些影响?作为“深渊剧场”的终章,《生吞》在悬疑剧领域实现了哪些突破?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对话者- 王维帅(@王维帅SDAC):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蒋运:《生吞》摄影导演 童可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宣传经理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收听指南- 04:08 在话剧舞台上的即时摄影师也是一个演员 05:54 即时影像的运用在“深渊三部曲”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07:36 “深渊三部曲”的进化论 21:25 《生吞》更忠于舞台 27:35 《生吞》相比前两部增加了时间维度 36:13 生活细节和文化符号让整部剧更加丰满 46:15 演员们“上楼演影视剧,下楼演舞台剧” 53:39 《东北舞王诞生记》 57:45 夸一下麦朵、小白和好大哥 * 悬疑剧《生吞》舞台 * 悬疑剧《生吞》剧照 * 王维帅剧照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饮酒赋诗。后来,他将这些文章编成一本集子,并作序一篇,记述曲水流觞之事,抒发内心感慨,这就是传颂千年的《兰亭集序》。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全文共28行,324字,一笔一划也像飘渺的舞姿一样。 * 褚遂良摹《兰亭集序》 [3949364-BaG4GTcNpK1699633246879_1003x645.png] 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以这幅书法作品为蓝本,创排舞剧《永和九年》,展现中华书法之美和人文精神。舞者们怎么把《兰亭集序》跳出来?怎么展现王羲之的内心世界和魏晋人文精神?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对话者- 王亚彬(@王亚彬):舞剧《永和九年》导演/编舞 宋雨(@宋雨同学):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 谭一梅(@谭一梅):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收听指南- 02:54 王亚彬:从小就是书法爱好者 05:36 宋雨:书法是纸上的舞蹈 11:03 谭一梅:每个动作都被赋予了情感 22:26 宋雨:有涂改的《兰亭集序》才像王羲之的人生 24:53 王亚彬:魏晋文人雅士追求的天人合一仍有现代启示 33:05 谭一梅:21个“之”字的表现方式都不同 37:01 宋雨:现场伴奏更能让人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38:37 王亚彬:整个舞台都出自国内“天花板”级大师之手 * 舞剧《永和九年》海报 * 全新人物系列海报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一个神仙,他大闹东海、剔骨削肉的故事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古往今来,讲述哪吒传奇人生的文艺作品有很多,最近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群人也在重演哪吒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哪吒已经在昆仑山修行多年,因要渡过羽化升仙的最后一劫返回家乡陈塘关,他会在这里看到什么?做些什么呢?他还是那个充满反叛精神和正义感的“孤勇者”吗?本期节目带您走近话剧《哪吒回了陈塘关》。 - 对话者 - 付仲豪:《哪吒回了陈塘关》导演 伊玚:《哪吒回了陈塘关》助理制作人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4:46 哪吒的经典形象 09:20 哪吒是聪明的幸存者 10:49 使用哪吒IP是“走捷径”,就像国外喜欢解构莎士比亚一样 13:10 哪吒离开前后的陈塘关发生了什么变化? 14:32 父子关系是哪吒故事的重要矛盾 19:19 “村民”都卷起来了! 22:50 导演:这个创意很好,下个作品再用! 27:09 剧场的气质会影响戏剧演出效果 30:37 沉浸式演出里有“社恐位”“昆仑俯瞰位” 38:19 导演:接下来想做“八仙过海”IP戏剧 - 相关图片 - * 《哪吒回了陈塘关》舞台模型局部图 [dad93e38f46df71cbcff92bd83706270.jpg] * 《哪吒回了陈塘关》舞台设计概念图 [f8133ba22255eec5bb6d13086980a89d.jpg] [13c5e8028feb03a8da18e067863b707d.jpg] * 导演付仲豪 * 排练现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战国末年,剑客荆轲、琴师高渐离不满秦王暴政,决意刺杀嬴政,换来和平。然而,荆轲刺秦失败,高渐离被秦王招入长鸾宫做御用琴师。面对挚友的失败和秦王终结乱世的梦想,他能否改写历史的结局?原创音乐剧《刺秦》将潜入时空,重述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 作为一部音乐剧,《刺秦》创新融入了戏曲元素,让东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舞台艺术交织在一起,将会给观众带来怎样别开生面的视听感受?本剧还将秦王嬴政设定为一名女性,这又是出于何种考量?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 对话者 - 俞鳗文(@俞鰻文的排練道場):上海昆剧团青年导演、音乐剧《刺秦》导演 朱潇然:音乐剧《刺秦》制作人 钱海睿(@钱海睿和钱海睿):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演员、音乐剧《刺秦》中饰 高渐离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2:24 荆轲刺秦后会发生什么? 04:26 戏曲+音乐剧不是为了搞噱头 13:58 戏曲是“中国的音乐剧” 21:36 在做音乐剧时借鉴了戏曲的编排方式 25:10 嬴政在剧中是个女的?! 33:32 “我让戏曲演员演了音乐剧,这回又让音乐剧演员唱戏” 38:16 刺秦是勇敢的,排这部剧也是 - 《刺秦》排练照 -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上海金星舞蹈团及其巴黎分团首部合作作品——现代舞《不期而别》将在11月的上海进行世界首演。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现代舞蹈团体,上海金星舞蹈团建立于1999年,在艺术总监和舞蹈家金星的带领下,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现代舞蹈的中坚力量,曾参加了英国和瑞士的舞蹈节、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等国际文艺活动演出。这支只有十多人的舞团为何能赢得国内外专家与观众的认可?本期节目让我们走近上海金星舞蹈团,走近这些优秀的舞蹈家。 - 对话者 - 金星(@金星):上海金星舞蹈团艺术总监、舞蹈家 孙主臻:上海金星舞蹈团首席演员、编舞、舞蹈教练 宗涔洋:上海金星舞蹈团首席演员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5:53 “他们刚来的时候像‘肉粽子’一样,被绑得死死的” 12:57 “创作者只完成作品的50%,剩余的交给观众” 15:12 “金星舞蹈团里是探讨,不是‘订货’” 17:44 “金星舞蹈团要追求一种‘质感’” 28:50 “南非编舞家莫娅·麦克尔能挖掘出力量质感” 30:07 “文化差异抹不去,只能互相认同和接纳” 32:28 “舞蹈语汇表达不需要借助其他表现形式” * 《不期而别》排练照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龙华二十四烈士”的故事代代相传:1931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党的干部、左联作家、革命群众共计30多人被捕,被关押在龙华看守所。其中的24人在2月7号深夜被秘密杀害,倒在了寂静漆黑的寒夜。24位烈士中年龄最小的欧阳立安,牺牲时只有17岁。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以欧阳立安为主角的儿童剧,演绎具有上海特色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他们将塑造出一个怎样的少年英雄形象?创作中如何适应儿童的观剧习惯?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 对话者 - 崔志颖:儿童剧《雪夜前行》编剧 谢尚辰:儿童剧《雪夜前行》主演 傅震华:儿童剧《雪夜前行》演员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3:44 《雪夜前行》剧情简介 06:38 少年英雄也是普通人,不是“移动的雕塑” 11:51 给孩子演戏有什么特殊的体验? 19:57 儿童剧创作的独特构思 23:52 《雪夜前行》背后是上海的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 28:46 儿童剧需要综合素养全面的人才 41:13 《雪夜前行》也是一场百年前的City Walk - 相关图片 - 儿童剧《雪夜前行》海报 《雪夜前行》主创讨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外百老汇经典治愈音乐剧《不·平凡的日子》已经在上海进行了近3个月的驻场演出,讲述了4个年轻人与自我和解的故事。演员叶嘉雯表示,作为一部沉浸式戏剧,该剧在表演过程中与观众的距离最近可到“脸贴脸”。对此,有的观众欣然接受,还能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有的却“战术性后退”。外百老汇经典作品是如何一步步改编成中文版沉浸式戏剧的?从未接受过系统性的沉浸式戏剧表演教育的演员们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应对? [3949364-xHttZwsHNa1694773109753_1280x1995.jpg] 外百老汇经典作品是如何一步步改编成中文版沉浸式戏剧的?从未接受过系统性的沉浸式戏剧表演教育的演员们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应对?本期节目为您揭晓。 - 对话者 - 姜清华(@姜清华_音乐剧音乐总监):《不·平凡的日子》音乐总监 叶嘉雯(@叶嘉雯Miyayoooooo):《不·平凡的日子》主演 刘勃汐(@勃汐哥不吃香饽饽):《不·平凡的日子》主演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2:50 真·沉浸式音乐剧的场景如何搭建 06:27 四面环绕舞台中的“平凡”与“不平凡” 26:29 演员与角色需要贴合吗? 36:09 沉浸式剧场中的观演关系 45:13 “烫嘴”的音乐剧教科书唱段有多难? 56:55 沉浸式剧场的演员是如何练成的 - 剧照 - [3949364-zQ2wsXtYhB1694773200020_1080x1620.jpg] [3949364-MyZHk86t8H1694773201326_1280x853.jpg] [3949364-yBrMZ35E5e1694773201459_1280x853.jpg] [3949364-a28m56ySyy1694773201586_1280x853.jpg][3949364-hWzbnHWSwS1694773201699_1080x720.jpg]
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已经在上海完成了两个月的环境式驻演,开演首月它就拿下了上海话剧/音乐剧热销榜第一、上海沉浸式演出榜第一的好成绩。 这是国内第一部“全女班”摇滚音乐剧,以“美国十大悬案”之一的“丽兹·波登案”为原型改编,二十多首摇滚歌曲将丽兹与姐姐爱玛、女仆布丽奇特、邻居爱丽丝四人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四位女性角色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虽然由一则真实悬案改编而来,但并不一味地渲染悬疑气氛,而是更聚焦人物的动机和情感,具有创新意义。 - 对话者 - 赵宇豪(@BobbyMoss):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制作人 范煜群(@Echofoodandlove):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译配 严小北(@严中杰等于严小北):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主演 星纪(@Starcyxx):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收听指南 - 05:52 一部改编音乐剧的制作流程 11:38 “无论演员怎么排列组合,这部戏都难看不了” 15:32 “剧中的信息和故事都在歌里” 23:23 “这是一部非常意识流、重情绪的戏” 26:43 小剧场演出观众对演员的影响 31:55 韩国音乐剧改编VS欧美音乐剧改编 41:34 挑战“一分钟速览”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 - 百老汇摇滚音乐剧《丽兹》中文版剧照 -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社区:“阿基米德”app《先锋派报告》节目社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