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美术
把你的人生过成一部好戏

Album
主播:
海日罕_一个电影美术
出版方:
白大山人
订阅数:
4102
集数:
22
最近更新:
3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做自己人生的导演 让我来当电影美术 电影人自己的播客
一个电影美术的创作者...
海日罕_一个电影美术
一个电影美术的音频...

21你会选择哪件衣服,赴今生最后的约|韩国电影《郊游》造型解析

因为工作原因,又是好久没有更新。 恰好最近在忙一部新片,这一次是负责片中的造型。在找参考的过程中,看到了《郊游》这部影片。 这是一部让你笑着流泪的电影——韩国导演用春日野餐包裹生死议题,却在衣褶褶皱里藏满答案。在片中,你会看到褪色韩服如何成为老人的铠甲,情趣酒店的荒诞镜子映照出衰老窘迫,甚至一管涂歪的口红里住着少女灵魂。这些被忽视的造型密码,正无声撕开东亚社会最痛的伤疤:当疾病、孤独、子女啃老同时袭来,我们能否像恩心与金顺那样,用最后一套盛装完成对生命的诗意反叛? 打开这部片子的评论,大多都是唏嘘一个老龄化的东亚社会下,养儿防老真的可行吗。确实为很多劝你生孩子的朋友说的那句,不生孩子你老了以后怎么办的朋友们,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片中的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各有各的复杂和无可奈何,这真的是新世纪的《楢山节考》吗。 片子本身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话题,这几年,全球经济形势都堪忧,一场疫情更是让许多家庭遭受重创。年轻人就业难。许多中年人更是深陷泥沼。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甚至抛开原则就是为了能赚到钱活下去。 而一个勤勤恳恳努力一生的人到了暮年,子女不仅不能帮你分担时,还需要被依靠更多。甚至欠下的债务都要老父亲老母亲来偿还。那这种情况下你是否愿意再用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帮一把孩子呢? 虽然这是似乎是个沉重的题材,但我却觉得这更像是《樱桃小丸子》的老年番外篇。所以我今天只想聊聊这些老丸子和老玉同学,她们哪怕遭遇种种挫折,就是会一辈子可爱,老花轮同学哪怕被病痛缠身也会一辈子慷慨大方优雅绅士呢~ 作为一名电影美术,我常被问“衣服能讲故事吗”?今天,我就试着第一次从造型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部影片。 02:26 当韩服遇见夕阳:开场造型如何预埋一场生命终章 ——解析电影序幕中服饰、色彩与环境的隐喻叙事 10:39 从睡衣到香奈儿:服装如何成为衰老与觉醒的暗语 ——对比恩心造型的转变,探讨角色从麻木到重生的心理弧光 15:05 情趣酒店与廉价丝巾:狼狈细节里的黑色幽默与尊严崩塌 ——分析荒诞场景中服饰符号如何解构老年困境的残酷与温情 21:44 菜市场与养老院:衣物褶皱中藏匿的社会困局 ——从庆子的护理床到金顺的起球马甲,揭露老龄化社会的无声呐喊 35:59 少女裙摆与悬崖海风:造型如何让死亡成为一场诗意的郊游 ——解读结局服装设计对生命仪式感的极致升华

52分钟
99+
3周前

20🍂最浪漫的秋天,在这4部电影里🎥爱在 人生果实 小森林 纽约的一个雨天

请原谅这期播客的姗姗来迟。 最近这一个月在厦门,忙着堪景和前期筹备。此刻已是深秋,北方树叶落尽,气温骤降,炒栗子、烤红薯成为念想。南方温润的气候,街头仍是满眼的绿色。而在银幕之上,秋天更受到特别的钟爱。颜色深深浅浅,悲欢离合的戏码轮流上演。一面是金黄的收获,一面是万物凋零,人间的喜怒哀乐在这个季节里缓缓展开,它们并不狂烈,只是淡淡的,但却有种厚重的力量。 本期我们聊了四部影片: 《纽约的一个雨天》 2019 伍迪·艾伦 《爱在日落黄昏时》 2004 理查德·林克莱特 《人生果实》 2017 伏原健 《小森林·夏秋篇》 2014 森淳一 这四部影片里,主角或是在秋天相爱、分手,或是在秋天见证人生百态、生离死别,在秋天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馈赠。 一起开启一段关于秋天的电影之旅吧! 【本期征集】 我们想要征集你的声音,和我们分享你和电影的故事。本期主题:秋天,电影。 你在秋天的观影回忆,你喜欢的关于秋天的电影,讲给我们听听吧! 手机录制下你的声音,发给我们吧!(vx:rollinginthecan) ======================================================== 00:30 我进了剧组,在美丽的海边找秋天 03:39 走进《纽约的一个雨天》,爱人「来时相伴,归时相离」 06:34 跟随伍迪·艾伦,找到纽约最美的秋天 11:16 巴黎黄昏下:《爱在》系列的秋日续章 19:52 取景 色彩 建筑——巴黎的秋天,此生必去 24:27 《人生果实》: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34:21 《小森林》:在自然间找寻秋天的美好 42:54 推荐!一道秋冬の幸福美味 【本期影片】 《纽约的一个雨天》 2019 伍迪·艾伦 《爱在日落黄昏时》 2004 理查德·林克莱特 《人生果实》 2017 伏原健 《小森林·夏秋篇》 2014 森淳一

46分钟
1k+
5个月前

19 女性被看见,为何如此奢侈 | 出走的决心·泳者之心·奈德

终于看了最近广受关注的《出走的决心》,每一个家庭都是渴望触及阳光和温馨和睦的,但现实生活中家家都有无法处理的一些隐性矛盾。我们抗拒的不是糟糕的家庭关系。从李红的身上我看到一个在呵护和努力为家付出的女性,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活经验中破碎了,却没有被弥补,被回应,希望不断幻灭成空,黑暗无尽延续。 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这些痛苦的因缘是如何推动的,最终又是何时散尽,并构筑了新的痛苦。本期我们聊了很多,有对本片高度赞同的部分,也有观后的遗憾和不解。但骨子里,我们都渴望每一个李红都能在破碎的瞬间有人来弥合,每一个孙大勇能把玩完的乒乓球放回到盒子里。 允许家人对自己失望,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均值的经验世界里自由活动。 苏敏50岁拿到驾照,开启自驾之旅。 杨本芬在她80岁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本小说,讲述和妈妈的故事。 陆蓉之69岁时拍出第一部电影,《就这样爱》…… 愿你,有自由的人生! ================================ 主播:海日罕,一个电影美术 嘉宾:徐天淳,摄影指导 欢迎加入「一个电影美术」听友群, VX:rollinginthecan ================================= 05:02 《出走的决心》美术与摄影分析: 细节、质感、调色、镜头设计,细腻而有诗意 14:07 关于人物设定的讨论: 导演对于人物形象的设计,是有意克制,还是没做到极致? 21:32 如果《出走的决心》拍成公路片: 会不会有更多可延展的空间? 25:28 男性视角看待女性题材电影: 《泳者之心》太极端,《奈德》人物更立体 30:15 家庭中女性受伤害的原罪: 刻板印象、性别偏见、忽略无视 36:11 观后的遗憾和不解: 让剧情与人物刻画更丰满的一种可能 46:56 自由,女性有多少选择? 众人筋疲力竭,生活周而复始,如何逃出困境 56:33 推荐与结语: 去Gap,去出走,去选择,愿你可以轻易决定 本期提及影片: 《出走的决心》 2024 《泳者之心》 2024 《奈德》 2024

59分钟
1k+
6个月前

18 福楼拜 库布里克 迪士尼…他们用蓝色描绘女性,既发疯,也发光

本期已加入【播客年度书单计划】! 本期节目已参与到今年播客年度书单计划当中。播客年度书单是由播客公社发起的公共计划,旨在通过播客向大众宣传当年出版的优质图书。完整书单将在年底正式公布。 ------------------------------------------------ 为什么文学巨擘福楼拜、歌德,肖像画家安格尔、电影大师库布里克,以及迪士尼等的作品当中,都不约而同着墨蓝色? 也许,维特的蓝色服饰是他灵魂的象征。德布罗伊王妃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爱玛是向往公主的市民阶层,但这抹蓝色令她无所适从,内心极度的浪漫主义使她把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与内心的空虚混为一谈。《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儿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骄傲,因此身穿蓝色。野兽因为拥有少年维特般的灵魂,又或者他内心本就是王子,只是在等待贝尔把他唤醒。 包法利蓝,既呈现了爱情,也隐喻着悲情。既彰显生命,也饱含忧郁。那么,迷恋蓝色的人,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吗? 本期听友福利: 我们将在小宇宙本期评论中选出一条优质评论,送出《颜色如何改变我们的视觉》一本。 截止时间: 本周五(9月27日)晚八点 添加 rollinginthecan 进入听友群,获得隐藏福利 鸣谢:未读Unread 特别支持 ------------------------------------------------ 主播:海日罕 时间轴标题: 01:18 色彩的诗篇:「光影与色彩」罗宾汉的绿,小红帽的红,奥黛丽赫本的小黑裙,玛丽莲梦露的白色裙摆。 03:38 蓝调《包法利夫人》:蓝色的多重象征 05:15 爱玛的蓝色梦想:追求与挣扎 10:30 文学中的调色板:人物与色彩的对话--歌德对比色 12:43 库布里克《大开眼戒》:无论多么幸福的关系,都无法逃脱人类天性的反复无常,橙色总是渴望来一点蓝色。 16:52 画布上的蓝色颂歌:《德布罗伊王妃》《奥松维尔伯爵夫人》 19:59 安格尔的肖像画:蓝色贵族---权力与优雅的符号 21:49 蓝色的现代变奏:从贵族到平民的转变 23:56 《美女与野兽》的蓝色童话:动画中的浪漫 28:25 蓝色的身份印记:个人与社会的联系 31:35 色彩的礼物:书籍推荐与色彩探索之旅 ---------------------------------------------- 在葛饰北斋的一幅著名版画作品中,一头年迈衰老的大象被十一个盲人包围:有人触碰它,有人抚摩它,也有人拥抱它。每个盲人都试图描述大象的样子,但没人能准确地说出大象究竟是什么样,因为感官体验永远无法提供事物的全貌,只能反馈部分碎片。这实际上是个巧妙的比喻,说明人无法认识事物的全貌。 同样,我们需要摒弃一切试图了解全貌或是求得真理的企图,去听一听每一个“盲人”的说法,才能真正认识并了解颜色。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当下的颜色,就不仅需要知道颜色背后的历史和运作方式,也需要了解人们对颜色的看法。专家的研究和普通大众的看法同等重要,因为科学知识和神话传说只是看待社会的两个角度而已。我们需要听取来自哲学家、染匠、生物学家、艺术家、作家、企业家、物理学家和占星师的想法,也需要售货员、烘焙师和亲朋好友的看法。 我们推荐的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历史书。 而是将形成现代社会典型认识的历史事件收集起来,呈现在各位面前。我当然明白,历史是由或延续或断层的事件交织在一起组成的,不过本书的重点在于形成当下社会现状的决定性事件。 因此,在这本书里你将读到的是现代人眼中的历史,以及它是如何形成的。

32分钟
1k+
7个月前
一个电影美术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