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民谣/不插电/苏联东欧色彩/另类/后朋克 情感:荒诞/自嘲/怀旧/失落/微弱的相互取暖 TRACK LIST * 00:0021世纪骑兵之歌 * 04:40象 * 07:43土耳其灯 * 12:13我是一只鸡 * 16:29滇东幻想症 * 21:41John Ле́нин * 25:25假若你想给我写一封信 * 29:22朗姆计划 * 34:58海鸥舞曲 《世纪大停电》是本能实业在兵马司唱片发行的首张正式专辑,2023 年上线。它像一封“散装日记”,没有统一叙事,只是把 2020-2022 年间写的 10 首歌,按时间顺序装进 40 分钟的音轨里。 录音方式 • 场地:主唱 bokai 自家漏雨的工作室——预制板天花板、隔壁空压机的低频轰鸣都被收进去; • 设备:闲鱼淘来的“主播声卡”、刷信用卡买的二手笔记本,DIY 到几乎零预算; • 编制:木吉他+倍大提琴+手风琴+长笛+零星打击乐,整体克制、不插电,偶尔能听到环境底噪 。 曲目与关键词 1. 世纪骑兵之歌 2. 象 3. 土耳其灯 4. 我是一只鸡 5. 滇东幻想症 6. John Ле́нин 7. 假若你想给我写一封信 8. 朗姆计划 9. 海鸥舞曲 10. 雅拉玛山谷(现场常翻唱的国际纵队老歌) 听感关键词:苏联手风琴的怀旧、圆舞曲节拍、工业噪音、口语化诗歌。有人把它比作“《钢的琴》式的轻快与厚重”,也有人觉得像 The Smiths 的怪异和谐 。 评价两极 • 赞者:把它当“后工业时代的诗歌”,认为在宏大叙事与私人喃喃间找到了荒诞而浪漫的裂缝; • 弹者:嫌歌词“耍小聪明”“cliché”,编曲粗糙,红色美学只是“把积木从左搬到右” 。 一句话总结 《世纪大停电》像一次停电时的即兴烛光演出:光线摇晃、节拍不稳,却有股粗粝的真实感,把疫情年代的焦躁、幻灭和一点点残存的理想主义,全都留在了磁带里。 本能实业(Instinct Corporation)是2022年初在云南昆明发起的独立摇滚项目,核心人物是主唱/词作者 bokai(刘博凯)。乐队脱胎于已解散的朋克乐队“塑料”,从早期的朋克噪响转向更克制、原声器乐为主的编曲:手风琴、低音贝斯、长笛、木吉他交织,营造出粗粝却带有苏联工业味的怀旧质感。 目前已发行专辑: • 《世纪大停电》(2023) • 《烈日独行》(2025,被称为“公路专辑”,歌曲多写于旅途之中) 歌词常被称作“后工业时代的诗歌”,在宏大叙事与私人经验间跳跃,现场演出则以灯光、VJ 与略带瑕疵的演奏传递一种“野生而真实”的氛围。 固定成员 • 主唱 / 木吉他:bokai • 贝斯:朱锐 • 手风琴:李靖 • 长笛:AYA(日籍) 如果想快速感受他们的气质,可以先听《滇东幻想症》或《烈日独行》。
风格:后摇滚/现代古典/室内乐/IDM/Glitch电子/华尔兹与圆舞曲/福音/合唱/氛围/环境/噪音/实验/爵士元素/民谣/新民谣 情感:童真的塌陷/狂欢式的焦虑/哀悼与纪念/温柔的抵抗/祝福与重生 TRACK LIST * 00:00LAST WALTZ * 03:31Plein Soleil * 10:09Angel Ache * 15:31Flowers of Romance * 29:15Void * 32:13Crystal Chrysalis * 39:40in Silence / in Siren * 45:38Radioactive Spell Wave * 56:26Girl * 1:04:56LAST BLINK World's End Girlfriend《LAST WALTZ》 发行:2016-11-26(Virgin Babylon Records) 全长:70 分钟 / 10 首连续篇章 一句话定位 这是前田胜彦以“World's End Girlfriend”之名写给 18 年音乐人格的“安魂-庆生”二重奏——在 3·11 后的末世语境里,把死亡、童真与祝福跳成一支 70 分钟的圆舞曲。 1. 创作背景 • 3·11 地震、全球恐袭频发的时代氛围,让前田把原本抽象的“世界末日”概念落到现实。 • 专辑标题借用了 1978 年 The Band 的告别演出《The Last Waltz》,但意义相反:不是解散,而是以“终曲”名义重启。 • 封面使用中国当代艺术家蒋志的摄影作品《情书》——一束被火焰吞噬的玫瑰,暗示“毁灭即盛放”。 2. 音乐风格 • 核心:后摇滚-室内乐骨架 + IDM/glitch 脉冲 + 福音/华尔兹律动 • 声响版图:弦乐、钢琴、铜管、童声合唱、噪吉他、碎拍鼓机、田野录音自由穿插 • 关键词:静寂 ↔ 轰音、原声 ↔ 编程、旋律 ↔ 噪音的无缝横跳 3. 结构与情绪 全专 10 曲不间断,像一部三幕式电影: ① 童梦坠落:〈Genesis〉用音乐盒、童语采样与失真鼓构建“崩坏的游乐园”; ② 死亡圆舞:〈Scar Night〉、〈Helter Skelter Cha-Cha-Cha〉以 3/4 华尔兹节拍把焦虑、狂欢、悼亡搅拌成荒诞的“舞池”; ③ 抵抗与祝福:终章〈Birthday Resistance〉在 6 分钟静默铺陈后爆发出铜管与合唱,像废墟上的生日歌。 4. 客座阵容 • downy 吉他手青木裕带来噪响墙 • 汤川潮音、Piana 的童声/女和声增加“天使-幽灵”双重感 • 伦敦圣诗班 40 人实录,为〈Funeral March for the Last Century〉注入教堂残响 5. 现场延伸 2017-2019 巡演把整专搬到教堂、仓库与剧院,影像由台湾团队「叁式」操刀:火焰玫瑰、跳动心电图、儿童涂鸦在纱幕上层层剥落——观众形容“像在被火焰拥抱的废墟里过生日”。 一句话总结 《LAST WALTZ》不是终章,而是一封把毁灭写成祝福的情书;它让“世界末日女朋友”这个名字在废墟上跳完一支 70 分钟的圆舞,然后轻声说:我们仍值得一场生日。 World's End Girlfriend(中文常译为“世界末日女朋友”,简称 WEG)并不是一支传统意义的“乐队”,而是日本音乐家 前田胜彦(Katsuhiko Maeda) 的个人音乐计划。 • 身份:单人乐团,所有词曲、编曲、演奏、制作几乎都由前田一人完成。 • 出生:1975 年生于长崎五岛列岛,12 岁开始用键盘、吉他、磁带与电脑作曲,至今累计作品逾 600 首。 • 风格关键词:后摇滚、电子(electronica)、实验音乐、古典、爵士、电影配乐——常被形容为“悲情+壮丽+唯美”的混合体。 • 代表专辑: – Ending Story(2000,梦幻静谧的首作) – Hurtbreak Wonderland(2007,公认巅峰,凄美旋律与爆裂噪音交织的“破碎仙境”) – Seven Idiots(2010,加入数学摇滚与 glitch,更显跳脱) – LAST WALTZ(2018,个人哲学探索) – Resistance & The Blessing(2023,灵魂轮回主题) • 跨界合作:曾与后摇乐队 MONO 合作概念专辑 Palmless Prayer / Mass Murder Refrain(2005),并为是枝裕和电影《空气人偶》等配乐。 • 现场:演出时长常超两小时,配合灯光与影像,营造沉浸式“声画剧场”。 • 厂牌:自创 Virgin Babylon Records,持续发掘日本新声。 一句话总结:World's End Girlfriend 是前田胜彦用古典底蕴与电子先锋拼贴出的“一个人的交响诗”,既浪漫又暴烈,像一部永远在结局处戛然而止的电影。
风格:后摇滚/氛围摇滚/独立民谣/原声民谣/室内流行/巴洛克流行/梦幻流行/氛围电子/钢琴抒情曲/艺术摇滚钢琴小夜曲/慢速电子/Glitch-Hop/另类古典/极简主义 情感:解放/无邪/顽皮/温柔眷恋/敬畏与宏大/微醺的告别 TRACK LIST * 00:00Gobbledigook * 03:06Inní mér syngur vitleysingur (身体里的错乱歌声) * 07:13Góðan daginn (再会) * 12:28Við spilum endalaust (无休止地玩耍) * 16:04Festival (节日) * 25:29Með suð í eyrum (耳朵里的嗡嗡作响) * 30:24Ára bátur * 39:21Illgresi * 43:34Fljótavík * 47:24Straumnes * 49:25All alright 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冰岛语意为“耳畔嗡鸣,我们无休无止地演奏”)是 Sigur Rós 于 2008 年 6 月发行的第五张正式录音室专辑,也是他们第一次完全在冰岛以外写、录、混音的作品。 核心信息一览 • 发行时间:2008 年 6 月(Krunk / XL / Parlophone) • 录制地点:纽约 Sear Sound、伦敦 Assault & Battery、哈瓦那 Egrem Studio 等多地 • 制作人:Flood 与乐队共同制作、混音;母带 Ted Jensen • 时长/曲目:11 首歌,约 55 分钟 音乐风格:从“冰川”走向“阳光” 1. 更简洁、更明亮的曲式 ‑ 与早期层层堆叠的长篇后摇滚不同,这张专辑普遍采用 3–5 分钟左右的段落结构,节奏更快,旋律更直接,被视为他们“最快乐、最松弛”的一次。 2. 大量原声与“人味” ‑ 受 2007 年纪录片《Heima》里不插电演出的启发,乐队刻意保留手指触弦、走音、环境噪音等“不完美”现场质感,减少以往标志性的绵长混响。 3. 配器与编制 ‑ 伦敦 Sinfonietta 与伦敦圣诗班 90 人同步录音的〈Ára bátur〉;弦乐四重奏 Amiina、五件铜管组也在多曲中出现。 4. 语言 ‑ 除最后一曲〈All Alright〉是乐队史上首次使用英语演唱外,其余为冰岛语或自创“Hopelandic”无意义吟唱。 曲目亮点 • Gobbledigook:手鼓、拍手、不规则节拍与近乎民谣的呼喊式合唱,完全打破“冰川慢板”刻板印象。 • Inní mér syngur vitleysingur:铜管+弦乐的大合唱式“最昂扬”单曲之一。 • Festival:前半段极简钢琴与 Jónsi 假声,后半段爆发成 6/8 拍的史诗摇滚,曾被电影《127 小时》选用。 • Ára bátur:8 分 57 秒,90 人同步一次过录完,尾段弦乐与合唱层层堆叠,被乐迷称为“此生必听”版本。 • All Alright:呢喃式英语低吟、处理过的钢琴与铜管,在温暖中收束全专。 评价与影响 • Metacritic 综评 82/100,媒体普遍肯定其“可亲近却不媚俗”;乐迷口碑两极:有人雀跃于“阳光 Sigur Rós”,也有人怀念早期冰冷辽阔。 • 封面由美国摄影师 Ryan McGinley 拍摄的裸体奔跑人群,呼应“解放、自由”的主题,也成为当年最具话题性的唱片封面之一。 一句话总结 如果说过去的 Sigur Rós 像极光下的冰原,这张专辑就是仲午阳光下裸身跃入湖水的瞬间——更短、更亮、更暖,却依旧动人。 Sigur Rós(冰岛语意为“胜利的玫瑰”)是一支来自冰岛的传奇后摇滚/氛围摇滚乐队,成立于1994年,由主唱兼吉他手Jón Þór Birgisson(Jónsi)、贝斯手Georg Hólm和鼓手Ágúst Ævar Gunnarsson组成,后键盘手Kjartan Sveinsson加入,形成经典四人阵容。 他们的音乐风格极具辨识度,融合了氛围摇滚、后摇滚、古典元素与实验音乐,创造出空灵、梦幻又极具情感张力的声音世界。主唱Jónsi拥有极具穿透力的假声,常用大提琴弓拉奏电吉他,制造出独特的音色;乐队还常加入弦乐、合唱等元素,使音乐更具史诗感和空灵氛围。 Sigur Rós的歌词多使用冰岛语,甚至自创一种名为“Vonlenska”(Hopelandic)的无意义语言,强调声音本身的情绪表达,而非语义传达。 他们的代表作包括: • 《Ágætis byrjun》(1999):被广泛认为是他们的突破之作,其中的〈Svefn-g-englar〉一曲因出现在电影《香草天空》中而声名大噪。 • 《Takk...》(2005):更为温暖明亮的专辑,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国际影响力。 • 《()》(2002):整张专辑无标题、无歌词说明,极具实验性与神秘感。 Sigur Rós的音乐常被形容为“天籁之音”,不仅是冰岛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深深影响了全球的后摇滚与氛围音乐场景。
风格:黑自赏/后黑金属/新民谣/氛围音乐 情感:极寒的孤独/柔软的怀念/失控的焦灼/向死而生的希望 TRACK LIST * 00:00Uni * 01:57北之国 * 09:14天道纪元 * 16:33黑甜乡 * 21:50阴乡物语 * 26:22海国物语 * 30:54梵天一梦 * 35:05Romance Dream In Solaris * 40:27给尤尼的信 * 44:487维度 * 50:15返天 虚极乐队主唱的个人计划「水树 / Tassi」 • 身份:虚极(Bliss-Illusion)乐队主唱,个人计划以 Blackgaze / Post-Black Metal 为主。 • 作品:2020 年 5 月启动概念系列《北之国》,迄今已发行 5 张实体专辑、4 张黑胶(含法版、意版等海外版本),最新平行专辑《怪想录》2024 年签约意大利厂牌 Dusktone。 • 主题:把佛学、唯美超现实主义写进金属音墙,歌词使用自创语,现场强调视觉与听觉合一的“森罗万象”氛围。 • 阵容:个人计划背后仍是虚极乐队原班人马;虚极本身则以“民乐+金属”混搭、儒释道哲思见长,曾入围第 13 届迷笛奖“年度最佳重型音乐”等奖项。 虚极乐队主唱的个人计划「水树 / Tassi」 • 身份:虚极(Bliss-Illusion)乐队主唱,个人计划以 Blackgaze / Post-Black Metal 为主。 • 作品:2020 年 5 月启动概念系列《北之国》,迄今已发行 5 张实体专辑、4 张黑胶(含法版、意版等海外版本),最新平行专辑《怪想录》2024 年签约意大利厂牌 Dusktone。 • 主题:把佛学、唯美超现实主义写进金属音墙,歌词使用自创语,现场强调视觉与听觉合一的“森罗万象”氛围。 • 阵容:个人计划背后仍是虚极乐队原班人马;虚极本身则以“民乐+金属”混搭、儒释道哲思见长,曾入围第 13 届迷笛奖“年度最佳重型音乐”等奖项。
风格:哥特金属/葬礼厄运/迷幻摇滚/太空摇滚/暗潮/环境音乐/中东/交响氛围 情感:敬畏。疏离/沉溺/幻灭/乡愁/和解 TRACK LIST * 00:00Wildhoney * 00:53Whatever That Hurts * 06:42The Ar * 11:4625th Floor * 13:36Gaia * 20:04Visionaire * 24:24Kaleidoscope * 25:44Do You Dream of Me? * 30:51Planets * 34:04A Pocket Size Sun Tiamat ‑ Wildhoney (1994) 一句话定位 这是瑞典金属史上“死亡金属与月之暗面(Pink Floyd)的第一次正面相撞”,也是哥特/氛围金属的里程碑。 基本信息 • 发行:1994 年 8 月 26 日,Century Media • 时长:42 min(10 曲) • 阵容:Johan Edlund(主唱/吉他/键盘/词曲核心)+ John Hagel(贝斯)+ 多位客座乐手 • 制作/混音:Waldemar Sorychta 曲目(无缝衔接,可当一整首 42 分钟长歌听) 1. Wildhoney – 环境噪景 0:53 2. Whatever That Hurts – 5:47(单曲 MV;中东音阶+女和声+厄运 riff) 3. The Ar – 5:04(反乌托邦主题,节奏像哥特摇滚列车) 4. 25th Floor – 1:49(迷幻噪音过渡) 5. Gaia – 6:26(自然女神颂歌,后半段有 Floyd 式双吉他) 6. Visionaire – 4:19(最“金属”的一首,死厄 riff + 大合唱) 7. Kaleidoscope – 1:20(短器乐桥) 8. Do You Dream of Me? – 5:06(暗恋情歌,副歌大合唱极易洗脑) 9. Planets – 3:12(太空合成器 + 清嗓) 10. A Pocket Size Sun – 8:03(日落氛围,长篇迷幻尾声) 风格拼图 哥特金属/大气厄运/迷幻摇滚/暗潮/环境音效——所有元素被做成一张“概念式”整体,歌曲之间用森林、鸟鸣、合成器噪景无缝串场 。 情绪与主题 • 对自然的敬畏(Gaia) • 存在主义焦虑(The Ar、Visionaire) • 爱与孤独(Do You Dream of Me?) • 末日后的宁静(A Pocket Size Sun) 制作轶事 • 录音室只有 Johan 与 John 两名正式成员,其余为客座乐手;Johan 事后承认“为了做这张唱片几乎把原阵容解散”。 • 制作人 Sorychta 同期还操刀了 Lacuna Coil、Grip Inc. 等,带来干净却“大空间”的音质。 市场与影响 • 销量:当年 Century Media 最畅销专辑,超过同厂牌 Grave、Unleashed 。 • 豆瓣评分 9.0(48% 五星、41% 四星)。 • 被 The Needle Drop、SputnikMusic 等评为“90 年代最被低估的杰作之一”。 • 后世哥特/厄运/后黑金属(如 Agalloch、Harakiri for the Sky、现代 Opeth)均公开承认受其影响。 一句话总结 如果你想知道极端金属如何优雅地长出迷幻羽翼,Wildhoney 就是那张“一生必听”的教科书。 Tiamat(中文常译“泰麦特”)是一支来自瑞典的“变色龙”式金属乐队,1988 年以 Treblinka 之名成立,1990 年改为现名。三十多年来,它几乎经历了极端金属→哥特金属→哥特摇滚/暗潮→电子氛围的全部光谱,唯一不变的是主脑 Johan Edlund 对“阴郁、唯美、宏大”这一美学的执念。 一、核心成员 • Johan Edlund(主唱 / 吉他 / 键盘 / 主创):乐队灵魂,从 1988 年至今始终是唯一稳定成员。 • 其余位置长期流动,曾与 Anders Iwers(后加入 In Flames)、Lars Sköld、Thomas Petersson 等人合作。 二、风格演变 1. 早期(1988-1992)——死亡/厄运金属 专辑:《Sumerian Cry》(1990)、《The Astral Sleep》(1991)、《Clouds》(1992) 特征:粗粝的瑞典死亡金属 riff、缓慢厄运节拍、撒旦/苏美尔神话主题。 2. 转折巅峰(1994-1997)——哥特/氛围金属 专辑:里程碑《Wildhoney》(1994)、《A Deeper Kind of Slumber》(1997) 特征:把死亡金属的厚重与 Pink Floyd 式的迷幻空间感、哥特女声/合成器氛围融合,被誉为“死亡金属与月之暗面的碰撞”。 3. 哥特摇滚 / 暗潮(1999-2003) 专辑:《Skeleton Skeletron》(1999)、《Judas Christ》(2002)、《Prey》(2003) 特征:吉他让位于电子 Loop、低沉男中音、Sisters of Mercy 式节拍,旋律更流行。 4. 电子 / 氛围摇滚(2008-至今) 专辑:《Amanethes》(2008)、《The Scarred People》(2012) 特征:Trip-Hop 鼓机、合成器主导,哥特美学的电子化延伸。 三、代表专辑快速索引 • 入门首选:Wildhoney(1994) 豆瓣 9.0 分,被无数哥特/金属乐迷列为“一生必听”——《Whatever That Hurts》《A Pocket Size Sun》两首即体验其宏大与凄美。 • 早期极端:The Astral Sleep(1991) 纯正瑞典死亡厄运,双吉他旋律线与 Johann 的低吼交织。 • 暗潮哥特:Skeleton Skeletron(1999) 电子鼓 + 哥特男声,夜店感与末世感并存。 四、现场与影响 • 2024 年 6 月,Tiamat 受邀登上法国 Hellfest 主舞台,以“Gothic Metal”定位重归大型金属节。 • 对后续哥特金属(Lacuna Coil、Theatre of Tragedy)、氛围黑/后黑金属乐队(如 Agalloch、Harakiri for the Sky)皆有深远影响。 一句话总结 Tiamat 是一条横跨极端金属与哥特暗潮的“音乐变色龙”,从早期的死亡咆哮到后期的电子低语,始终用宏大、阴郁、唯美的声场讲述灵魂深处的荒凉与浪漫。
风格:传统民谣/古典/室内乐/极简主义/梦幻民谣 情感:易碎感/私密的不安/冷冽的决裂/微光的希望/回声版的怀念 TRACK LIST * 00:00不和リン * 03:30ココロノセカイ * 06:32ポシェットのおうた * 08:13重たい睫毛 * 12:36路標 * 16:07光蜥蜴 * 18:05遠いあこがれ * 21:07腸髪のサーカス 《剃刀乙女》(Kamisori Otome)是青葉市子在 2010 年 1 月 20 日、19 岁当天发行的首张正式专辑。这张以古典吉他弹唱为核心、全长仅 27 分钟的迷你专辑,奠定了她后来被称为“森林系吟游诗人”的声音底色。 1. 音乐与编制 • 极简编制:全程只有一把古典吉他和她近乎耳语的清澈嗓音,无任何额外伴奏,却依靠细腻的指弹与呼吸般的节奏变化,营造出既脆弱又锐利的氛围,呼应标题“剃刀”与“少女”并置的意象。 • 曲式自由:8 首歌都像即兴写成的短篇抒情诗,旋律线条不循常规流行结构,而是“纵横无尽的 freestyle”,听感上如微风吹过叶面,轻轻颤动又很快消散。 • 情绪核心:歌词多取自梦境与日常缝隙——睫毛的重量、口袋里的旧车票、马戏团的肠发(肠子与头发并置的奇想)——呈现出青涩而凛冽的青春痛感。 2. 曲目(8 首,括号内为直译) 3. ココロノセカイ(心的世界) 4. 重たい睫毛(沉重的睫毛) 5. ポシェットのおうた(小手提包之歌) 6. 不和リン(Un-Ring) 7. 腸髪のサーカス(肠发马戏团) 8. 剃刀乙女(标题曲) 9. 光蜥蜴(Hikari Tokage) 10. さよなら(告别) 11. 包装与附加物 首版附赠一本由青葉市子亲手绘制的小绘本《光蜥蜴》,用童话般的笔触讲述一只透明蜥蜴寻找光源的故事,与专辑“微光/易碎”主题互为注脚。 12. 评价与影响 • 豆瓣评分 9.0(43.4% 五星、47.8% 四星),被誉为“回忆包裹的开信刀”。 • 乐评人常用“冷冽而温柔”“像午后口干舌燥时的一口清茶”来形容它的耐听度。 • 对后来日本乃至华语独立女声极简民谣有显著示范效应;Cornelius、細野晴臣等前辈也因其“清透暖流般的日式质感”而主动合作。 一句话总结 《剃刀乙女》是一把用 27 分钟轻轻划开青春皮肤的“温柔刀片”——极简、短促,却留下长久的余白与回响。 青葉市子(Ichiko Aoba,1990 年 1 月 28 日—)是出生于京都、成长于千叶县浦安市的日本独立民谣唱作人。17 岁起自学古典吉他,19 岁在东京以专辑《剃刀乙女》正式出道。她的音乐以“一人一古典吉他+呢喃式人声”的极简编制著称,被称为“森林精灵在耳边吟唱”,作品灵感多来自梦境与大自然。 • 作品与风格 已发行 5 张正式专辑,包括 2020 年广受好评的《Windswept Adan》(被乐评频道 The Needle Drop 打出 9 分)及 2025 年的新作《Luminescent Creatures》。除吉他外,她还会钢琴、单簧管、手风琴、长笛等多种乐器,近年与作曲家梅林太郎合作,把室内乐、环境声采样融入民谣框架。 • 现场与跨界 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及港台等地巡演;2022 年与英国 12 Ensemble 在伦敦合作,2025 年 2 月又与香港管弦乐团同台。此外,她也为舞台剧、电影(如《这里是亚美子》)配乐,并获第 77 届每日电影奖最佳音乐奖。 • 个人标签 MBTI 为 INFP-T,自称“与想像中的朋友们一起生活”,平日热衷于腌制味噌、培养红茶菌,把生活实验精神也带进音乐。
风格:后摇滚/现代古典/室内乐/自由爵士/冷爵士/氛围音乐/数学摇滚/电影配乐/史诗摇滚 情感:离别的悬空感/自我对话/自然尺度的恐惧与敬畏/抵达后的空档 TRACK LIST * 00:00Transatlantic * 23:01Transiberian 专辑《Transatlantic // Transiberian》 发行信息 • 发行时间:2025 年 5 月 2 日 • 厂牌:Dunk!Records / Overdrive • 规格:黑胶 12'',限量 50 张;数字版同步上线 Bandcamp 音乐结构 整张专辑由两条 20 分钟以上的长篇组曲构成,对应两条横跨大陆的旅程—— 1. Transatlantic 以钢琴与吉他的波浪式琶音开场,模拟船体在无尽大洋上的起伏;铜管与弦乐层层叠入,制造风暴、暗涌与孤寂的“船鸣”效果,情绪在 12 分钟左右爆发成巨大的吉他/萨克斯/鼓交织的漩涡,随后沉入一片静默,像船只最终消失在水平线 。 2. Transiberian 用钢琴与低音鼓的“咔哒”节奏模拟火车压轨,动机比前篇更线性;中段加入手风琴与低音单簧管,描绘雪原与蒸汽。15 分钟后所有乐器同步加速,铜管以高亢的长音撕裂轨道,最后以一次近乎金属的失真墙收尾,列车撞进暴风雪般的音墙,戛然而止 。 声音与编制 • 现场录制于米兰的一间旧仓库,乐队动用了 18 名乐手:常规三大件 + 弦乐五重奏 + 木管四重奏 + 铜管三重奏 + 额外打击乐与手风琴。 • 制作上刻意保留房间混响与乐器间的呼吸声,使听者能感受到“空间在演奏”。 评价与关键词 • 欧洲后摇媒体将其形容为“Godspeed-ian 的宏大、Grails-ist 的精细、Mogwai-esque 的怪异,再加米兰式的优雅”。 • Bandcamp 评论区出现最多的词是“cinematic”、“railway hypnosis”、“oceanic dread”。 一句话总结 《Transatlantic // Transiberian》像一张声音地图:A 面是风暴中心的大西洋,B 面是零下四十度的西伯利亚列车——听完你会同时感到湿透与冻僵。 Goodbye, Kings 是一支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后摇滚/器乐摇滚团体,目前在国际范围内仍相对小众,但在欧洲后摇场景里已拥有一批忠实听众。 • 规模与编制:乐队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阵容——现场演出时上台的音乐家少则 10 人、多则 20 人,核心成员之外常加入管乐、弦乐与额外的打击乐手,因此常被形容为“一支小型管弦乐团”。 • 音乐风格:以长时间的氛围铺陈、多层吉他音墙与铜管/木管交织的宏大旋律著称,作品里既有传统后摇的爆发与静默对比,也带一点现代古典和爵士的影影绰绰。 • 现场体验:看过 Dunk!Festival 的观众回忆,他们曾在露台做过一场无舞台(no stage)的“secret show”,乐迷半包围着乐队,阳光、萨克斯与长号的旋律同时倾泻而下,被称为“不可复制的回忆杀”。 • 代表作品:目前官方发行的作品并不算多,现场演出频率也低,但每一次出现几乎都能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炸裂级”口碑,B 站上可找到他们授权的 2025 Dunk!Festival 现场视频(BV17kTjz5EoF)。 一句话总结:Goodbye, Kings 是一支把“后摇滚”做出室内乐精致感、又把“室内乐”做出摇滚爆发力的“人多势众”型乐队,想感受他们的魅力,现场是唯一正解。
风格:数学摇滚/后摇滚/爵士乐/R&B 情感:焦虑/不安/宁静/自省/温暖/希望/孤独/复杂 TRACK LIST * 00:00反逆する風景 * 00:58孤独の発明 (孤独的发明) * 04:21tremolo+delay * 07:25むこう岸が視る夢 (梦见对岸) * 12:07all I understand is that I don't understand * 17:01C * 21:09past and language * 26:40music for you * 28:28I do still wrong * 31:29メトロノーム (节拍器) * 35:07everything means nothing 《The Book About My Idle Plot On A Vague Anxiety》是日本数学摇滚乐队toe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的首张录音室专辑。这张专辑是乐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奠定了他们在数学摇滚和后摇滚领域的地位。 专辑特点 • 风格融合:专辑融合了数学摇滚的复杂节奏和后摇滚的旋律性,同时加入了爵士、R&B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 鼓点突出:鼓手柏仓隆史的演奏是专辑的一大亮点,他的鼓点精准而富有感染力,被认为是乐队音乐的核心。 • 旋律与情感:尽管是器乐专辑,但toe通过吉他和贝斯的旋律,以及鼓点的节奏变化,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专辑曲目 专辑包含11首歌曲,总时长约为38分钟。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曲目: • 《孤独の発明》:以简洁的吉他旋律和富有节奏感的鼓点为特色,展现了乐队对复杂节奏的掌控。 • 《past and language》:是乐队的代表作之一,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 • 《everything means nothing》:以舒缓的旋律和细腻的鼓点结束整张专辑,给人以宁静之感。 专辑评价 • 专业评价:这张专辑在数学摇滚领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被认为是该流派的经典之作。AllMusic称赞其为“充满情感和细节的作品”。 • 乐迷评价:乐迷们普遍认为这张专辑是数学摇滚和后摇滚的完美结合,每次聆听都能发现新的细节。许多乐迷表示,专辑的封面设计也极具吸引力,激发了他们对乐队的兴趣。 影响 《The Book About My Idle Plot On A Vague Anxiety》不仅在日本,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它被认为是数学摇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辑之一,对后来的乐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张专辑是toe音乐旅程的开端,也是他们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 toe 是一支成立于 2000 年的日本东京数学摇滚、后摇滚乐队,由吉他手山嵜广和、美浓隆章,贝斯手山根敏史,鼓手柏仓隆史组成。乐队名字“toe”在英语中是“脚趾”的意思,而在日语中“とえ”是“唉”的意思。 音乐风格 • 融合多元风格:toe 的音乐融合了数学摇滚的节奏复杂性、后摇滚的情感表达,还加入了爵士、R&B 和电子音乐等元素。他们的歌曲结构复杂,旋律清新细腻,既有力量又充满转折。 • 以鼓为核心:乐队的鼓手柏仓隆史的演奏精准,节奏控制精妙,军鼓颗粒感十足,重音和鬼音清晰,能迅速从快速滚奏转向轻柔镲片演奏,收放自如,为音乐营造出丰富的情感氛围。 • 注重乐器配合:toe 的音乐没有主唱,也没有一种乐器主导,而是通过乐器之间的互相配合,像在画布上作画一样,形成一幅色彩缤纷的音乐画卷。 代表作品 • 专辑:2005 年发行的首张专辑《the book about my idle plot on a vague anxiety》在器乐和实验音乐领域留下标志性印记;2009 年的《For Long Tomorrow》也是备受好评的作品;2023 年的新专辑《NOW I SEE THE LIGHT》则由早期的爆发性逐渐转向近年的实验性克制。 • 单曲:《Because I Hear You》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past and language》也是备受乐迷喜爱的作品。 现场演出 toe 以全情投入的忘我演奏、流畅的旋律、灵动多变的节奏和精湛的技术著称,现场表演极具感染力。他们的演出形式也很特别,成员面对面演奏,观众与乐手距离很近,氛围独特。乐队多次参与日本 Fuji Rock 音乐节,还登上过英国 ArcTanGent 音乐节等国际舞台,其现场演出在欧美和南美洲都一票难求。 影响力 toe 不仅引领了日本的后摇滚潮流,还成功举办了多次欧美巡演,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们对东亚地区乃至亚洲的数学摇滚、后摇滚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定义了亚洲数学摇滚乐队的标准。
风格:黑金属/自赏/后摇滚/梦幻流行/古典音乐 情感:梦幻/怀旧/孤独/渴望/宁静/希望/赞美 TRACK LIST * 00:00Printemps émeraude (翡翠之泉) * 07:19Souvenirs d'un autre monde * 13:28Les iris (鸢尾花) * 21:09Ciel errant (游离的天空) * 28:22Sur l'autre rive je t'attendrai (我在彼岸等待) * 35:12Tir nan og 《Souvenirs d'un autre monde》是法国乐队 Alcest 的首张专辑,于 2007 年 8 月发行。这张专辑是乐队音乐风格转变的重要标志,它将黑金属与自赏派(Shoegaze)和后摇滚(Post-rock)元素完美融合,为听众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异世界。 专辑背景 专辑名称《Souvenirs d'un autre monde》意为“另一个世界的记忆”,灵感来源于乐队主创 Neige 自幼幻想的“梦幻岛”。他希望通过音乐让听众感受到一个远离现实、充满诗意的奇妙世界。专辑封面延续了乐队之前 EP《Le Secret》的风格,使用孩童肖像搭配模糊的森林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 音乐风格 这张专辑的音乐风格与传统的黑金属截然不同。它摒弃了黑金属的黑暗、粗糙和邪恶,转而采用空灵的颤音 riff、清嗓和键盘合成器,营造出清新柔美的氛围。专辑中既有黑金属的戏剧化冲突,又有后摇滚的唯美浪漫,整体听感如同阳光穿透阴霾,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专辑曲目 专辑包含以下曲目: 1. Printemps Émeraude:以清新的吉他旋律开场,营造出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 2. Souvenirs D'un Autre Monde:专辑同名曲,完美展现了梦幻与现实的交织。 3. Les Iris:以柔和的旋律和优美的和声,描绘出鸢尾花的美丽。 4. Ciel Errant:空灵的吉他和键盘营造出漂浮在天空中的感觉。 5. Sur L'autre Rive Je T'attendrai:充满诗意的歌词和旋律,仿佛在等待着某个美好的瞬间。 6. Tir Nan Og:以梦幻般的氛围结束整张专辑。 专辑影响 《Souvenirs d'un autre monde》不仅在黑金属领域引起了轰动,还吸引了大量自赏派和后摇滚乐迷的关注。这张专辑的成功,让 Alcest 成为“黑视”(Blackgaze)风格的开创者之一,为后来的乐队如 Deafheaven 等提供了灵感。它也引发了关于“Post-Black Metal 是否属于黑金属范畴”的讨论,成为黑金属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的来说,《Souvenirs d'un autre monde》是一张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的专辑,它不仅展现了 Alcest 的音乐才华,也开启了后黑金属的新篇章。 Alcest 是一支来自法国的后黑金属/自赏派乐队,以下是关于它的简单介绍: 成立背景 Alcest 最初是由 Neige(Stéphane Paut)于 2000 年创立的黑金属独奏项目,随后逐渐发展为三人阵容,但 2001 年乐队首张 demo 发行后,最初的两位成员 Aegnor 和 Argoth 离开,Neige 再次成为唯一成员。2009 年,鼓手 Winterhalter 加入乐队。 音乐风格 乐队的音乐风格经历了从黑金属向自赏派(Shoegaze)和后摇滚的转变。2005 年发行的 EP《Le Secret》被认为是乐队风格转变的开端,这张 EP 被视为梦幻的赞美诗,而非传统的黑金属唱片。此后,乐队的音乐风格逐渐融入了更多自赏派和后摇滚元素,营造出梦幻、飘渺的音乐氛围。 代表作品 • 2007 年发行的首张专辑《Souvenirs D'un Autre Monde》是一张浪漫到骨子里的唱片,Neige 头脑中关于梦幻岛的美好想象在专辑中得到诗意的体现。 • 2014 年的专辑《Shelter》标志着乐队向自赏派风格的进一步转变。 • 2024 年发行的专辑《Les chants de l'aurore》也延续了其独特的后黑金属/自赏风格。 乐队影响 Alcest 被广泛认为是“黑视”(Blackgaze)/后黑金属风格的开创者之一,尤其是 2005 年的 EP《Le Secret》对这一风格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乐队的音乐充满了对梦幻世界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法国式的浪漫气质。
第三届Can festival参演乐队经典专辑介绍 这次是:Hope the flowers 风格:后摇滚/摇滚/电子音乐/爵士乐 情感:温暖/深沉/激情/神秘/怀念 TRACK LIST * 00:00Intro * 01:38For You My Sky * 07:01Tree, Flower, Wind * 13:54I'm Sorry to Say * 20:07Lost River in My Home * 26:42I Can't Be on Earth * 34:41Blessing from Star * 42:19Sun Is Godless * 49:33For You My Sky (Edit Version by Merry Murkx) * 54:50Tsuki No Minna 《Nature of Everything》是 Hope the Flowers 于 2014 年 6 月 20 日发行的首张录音室专辑。这张专辑共有 10 首歌曲,总时长约为 61 分钟。 这张专辑以其温暖而明亮的后摇风格著称,融合了摇滚、电子和爵士元素。它被形容为一次充满力量、神秘、休息和奇迹的音乐之旅。专辑的封面插画也与乐队的音乐风格十分契合,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Nature of Everything》在发行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许多乐迷和评论家认为是 Hope the Flowers 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起点。它还获得了 2015 年 Kom Chad Luek 奖最佳器乐和最佳录音奖的提名。 Hope the Flowers 是一支来自泰国曼谷的器乐后摇乐队,成立于 2013 年,由团长兼吉他手 Hon Narongrit Ittipolnavakul 创立。乐队最初是 Hon 的一个个人项目,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完整的乐队。 音乐风格 乐队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摇滚、电子和爵士元素,创造出富有情感和层次感的音乐景观,符合后摇的美学。他们的音乐通常以吉他、贝斯、鼓、小号和小提琴等乐器演奏,营造出温暖而明亮的氛围。 代表作品 • 《Nature of Everything》:这是乐队 2014 年发行的首张专辑,获得了 2015 年 Kom Chad Luek 奖最佳器乐和最佳录音奖的提名。 • 《I Miss You》:2017 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获得了 2017 年度季节奖最佳器乐奖提名。 • 《Sonorous Faith》:2020 年 6 月推出的概念性专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更具侵略性和沉重感,第二部分于 2023 年 5 月发布,回归温婉明亮的风格。 演出经历 乐队在泰国后摇场景中已经深耕超过十年,曾在 Big Mountain、Bangkok Music City、CATEXPO 等知名音乐节中演出。2024 年,他们与日本器乐乐队 AMALA 在中国进行了联合巡演。 乐队理念 乐队相信音乐能为人带来希望,即使是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也能通过他们的音乐找到勇气和前进的力量。
第三届Can festival参演乐队经典专辑介绍 这次是:Astodan 风格:后摇滚/后金属/自赏/另类摇滚 情感:敬畏/宁静/开阔/宣泄/神秘/深邃 TRACK LIST * 00:00Relocate * 08:30Oath * 14:38The Falls * 21:59Évora * 24:31Nothing * 32:51Reconcile • 基本信息:2022年5月6日通过dunk!唱片发行,这是乐队的第三张专辑,也是首张包含人声的专辑。 • 音乐风格:融合了后摇滚、后金属、自赏、另类摇滚等元素,以富有情感和旋律的吉他演奏为核心,搭配多变的节奏、厚重的贝斯和电子元素,构建出层次丰富的音乐景观。 • 主题与概念:专辑名源于葡萄牙埃武拉的人骨教堂,部分灵感来自该教堂,如专辑同名曲仿佛渗透着教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消逝。 • 曲目亮点:每首曲目都独具特色,同名曲《Évora》虽短却极具感染力,以开阔感、回声吉他线、女性低语般的人声和心跳般的鼓点营造出神秘氛围;其他曲目则在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共同构成完整的音乐体验。 • 制作与表现:清晰利落的制作,使各种乐器和人声在混音中都有清晰的定位和表现,既营造出宏大的氛围段落,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乐队对音乐的精准把控和深厚的创作实力。 • 乐队基本信息:Astodan是一支来自比利时的六人后摇/后金乐队,2016年成立于布鲁塞尔,成员分别来自比利时不同城市。 • 音乐风格:融合后摇滚与金属元素,以清晰利落的制作、源自金属乐的音色为特色,将氛围音景与强烈激昂瞬间相融合,旋律优美且富有情感,充满宿命感。 • 音乐作品:2018年发行首张专辑《Ameretat》,从丧葬仪式中汲取灵感,探讨死亡、重生与来世等主题;2020年发布第二张专辑《Bathala》;2025年发行第四张录音室专辑《Dirges》,用人声与器乐营造出脆弱、荒芜又愤怒、压抑的氛围。 • 现场演出:2020年因疫情无法宣传《Bathala》,便在比利时阿尔肖特的加斯图斯教堂录制了整套演出曲目,包含第二张专辑的许多歌曲以及首张专辑的部分歌曲。
第三届Can festival参演乐队经典专辑介绍 这次是:El Altar del Holocausto 风格:后金属/厄运金属/后摇滚/实验性 情感:孤独/疏离/痛苦/挣扎/宁静/神秘/敬畏/希望/救赎 TRACK LIST * 00:00† † † * 02:15Eis Qui Sine Peccato Est Vestrum Primus In Illam Lapidem Mittat * 08:55Aunque Ande en Valle de Sombra, de Muerte, No Temeré Mal Alguno, Porque Tú Estarás Conmigo; Tu Vara y Tu Cayado Me Infundirán Aliento * 16:58El Que Es Bueno, Es Libre Aún Cuando Sea Esclavo; El Que Es Malo, Es Esclavo Aunque Sea Rey * 24:07Lucas I, 26-38 * 30:59†V 专辑《S H Ǝ》介绍 《S H Ǝ》是西班牙后金属/后摇滚乐队El Altar del Holocausto于2015年发行的专辑。这张专辑延续了乐队标志性的风格,融合了后金属(Post-Metal)、后摇滚(Post-Rock)和厄运金属(Doom Metal)的元素。乐队以神秘的表演风格著称,常常身着白色长袍、佩戴白色头套进行演出,营造出一种宗教仪式般的氛围。 音乐风格 • 后金属与后摇滚的结合:专辑中既有后金属的重型吉他Riff,也有后摇滚的旋律性和氛围感。例如,专辑中的某些曲目会从宁静的旋律逐渐过渡到激烈的音墙,展现出乐队在音乐上的动态变化。 • 厄运金属的影响:乐队在音乐中融入了厄运金属的元素,使得整体音乐更加沉重和缓慢,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深沉的氛围。 专辑评价 《S H Ǝ》在乐评界获得了较为积极的评价,被认为是一张充满深度和张力的作品。乐队通过这张专辑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后金属和后摇滚领域的地位。 现场表演 El Altar del Holocausto的现场表演极具冲击力,乐队成员身着白色长袍和头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与他们的音乐风格相得益彰,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宗教仪式之中。 总的来说,《S H Ǝ》是一张充满宗教仪式感和音乐探索的作品,展现了El Altar del Holocausto在后金属和后摇滚领域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功底。 El Altar del Holocausto 乐队介绍 乐队背景 El Altar del Holocausto 是一支来自西班牙萨拉曼卡的器乐摇滚乐队,成立于2012年。乐队的名字来源于《圣经》的《出埃及记》。乐队成员包括Weasel Joe(吉他)、Reverb Myles(吉他)、Skybite(贝斯)和Reaper Model(鼓手)。他们以神秘的表演风格著称,常常身着白色长袍、佩戴白色头套进行演出,营造出一种宗教仪式般的氛围。 音乐风格 El Altar del Holocausto 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后摇滚(Post-Rock)、后金属(Post-Metal)和厄运金属(Doom Metal)等多种元素。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厚重的吉他音墙和猛烈的吉他Riff,同时穿插着宁静的旋律和内省的氛围,试图营造一种神圣而肃然起敬的感觉。 代表作品 乐队的首张专辑《I T》于2016年3月31日发行,这张专辑献给耶稣。专辑中的曲目“Act I – CRVCIS”和“Act II - RESVRRECTIONEM”展现了乐队在音乐上的深度和多样性。乐队的第二张专辑则献给圣母玛利亚。 现场表演 El Altar del Holocausto 的现场表演极具冲击力,乐队成员身着白色长袍和头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与他们的音乐风格相得益彰,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宗教仪式之中。 评价与影响 乐队的音乐和表演风格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他们被认为是欧洲后摇滚场景中的重要乐队之一。乐队的音乐不仅在西班牙本土受到欢迎,还在国际上赢得了众多粉丝。 总的来说,El Altar del Holocausto 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神秘的表演形式,成为了后摇滚和后金属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