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邱炯炯导演凭借剧情长片首作《椒麻堂会》拿到评委会大奖,之后这部电影也一直在全世界巡游展出,收获了不少好评,目前豆瓣评分依然高达8.8。今年6月25日至7月31日,作为画家的邱炯炯在北京798艺术区星空间,带来了他的个展“椒麻神游记”。“椒麻神游记”汇集了邱炯炯六年多来的绘画,向我们揭示了其中层层叠叠的心理历史层次。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椒麻堂会》的制作手记以及删减镜头,是看《椒麻堂会》前了解影片的绝佳机会,欢迎大家前往。 我们也借此机会做了一期关于邱炯炯的播客,这是深焦播客史上人数最多、也是嘉宾阵容最豪华的一期。邀请到了《椒麻堂会》的导演邱炯炯、制片人丁丁、美术指导吕欣,作家贾行家、周恺,一起来聊一聊邱炯炯和他的椒麻宇宙。 开放时间 | Gallery Hours 周二至周日 | Tue - Sun 12:00 - 18:00 地址 | Address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 798艺术区 797东街 A05 本 期 嘉 宾 邱炯炯 本期苦主 《椒麻堂会》导演 吕欣 职业画家 业余作家 贾行家老师的观察对象 《椒麻堂会》美术指导 贾行家 散文作者,各种艺术形式的职业旁观者 著有散文集《尘土》,微小说集《潦草》 周恺 乐山人,写小说 著有长篇小说《苔》,短篇小说集《少年胭脂与灵怪》、《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 丁丁 《椒麻堂会》制片人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节目总时长 01:58:18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3:45 从《椒麻堂会》到《椒麻神游记》,炯炯介绍画展和电影 05:00 童年往事,祖父记忆,从《彩排记》到《椒麻堂会》 06:07 创作前后对于祖父的感情和认识有何变化? 11:04 川剧的场景感 13:29 设计《椒麻堂会》阴间与阳间结构的灵感来源 18:08 外国观众对理解《椒麻堂会》是否有障碍 22:04 关于《椒麻堂会》的剪辑 23:59 间离的视点和小丑精神 25:27 阴间与阳间的场景设计 28:35 贾行家的探班感受 33:03 怎么将《椒麻堂会》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50:13 《椒麻堂会》对邱炯炯绘画的影响 51:11 吕欣对《椒麻神游记》画展的感受 52:27 贾行家对《椒麻神游记》画展的感受 56:27 关于《椒麻神游记》的绘画材料 60:08 周恺对《椒麻神游记》画展的感受 65:33 为庸常个体绘肖像画 69:17 乐山对创作的影响 75:47 邱炯炯对乐山以外题材的兴趣 76:59 《椒麻堂会》中出彩的人物 80:03 周恺对角色驼儿和鸡脚神的感受 76:20 后续创作的规划 87:27 吕欣谈邱炯炯与两位西班牙绘画大师 100:03 《椒麻堂会》的历史观 111:35 作为倾听者的邱炯炯 113:56 关于邱炯炯 作者的在场与隐退 涉及电影 邱炯炯 《椒麻堂会》(2021) 《痴》(2015) 《萱堂闲话录》(2011) 《姑奶奶》 (2010) 《彩排记》(2008) 《大酒楼》(2007) 韦斯·安德森 《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 《法兰西特派》(2021) 陈凯歌 《霸王别姬》(1993) 张艺谋《活着》(1994)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翠屏缝纫院乐队 - 先人板板 结尾:翠屏缝纫院乐队 - 四季
作为千禧一代的著名的美国作家之一,已故的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标签。他精通数学,哲学和文学,还曾经是一位网球运动员。他被人们称作为罕见的天才,用自己独特的繁复文风观察着高度商业社会中的文化风景与个体心灵之中转瞬即逝的细微情感。厚达1000多页的《无尽的玩笑》是华莱士给世人最好的礼物,因为从未有人像他这般去书写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自己的史诗。 华莱士的一生就在做一个独孤的观察者,观察的旷阔世间的一切,也观察着自己幽暗的内心深处。多年以来,他始终在和困扰自己的抑郁症作者搏斗,甚至想要脱离药物,仅仅依靠自己的精神去战胜疾病。那篇《这是水》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毕业生,但他自己却在2008年自杀身亡。今天借着华莱士最后一本短篇小说出版《永远在上》出版的契机,我们邀请到了本书的编辑渡边和翻译林晓老师一起和我们聊一聊这位旷世奇才。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永远在上》《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渡边 编辑,B站读书UP主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但无用的事 (豆瓣同号) 时间轴: 2:12 华莱士的简单介绍 6:30 华莱士独特的风格在翻译上的困难,译者和编辑在翻译和出版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感受 20:22 对原书名“遗忘”应该如何理解 31:12 华莱士对古怪的现代心灵的描绘,普通读者如何理解小说中那些匪夷所思的人物和心理活动 42:00 华莱士对消费主义和大众流行文化的态度 49:39 华莱士的非虚构作品 63:11 詹姆斯·伍德对所谓的“歇斯底里现实主义”( Hysterical Realism)的批评,百科全 书式的写作方式的消退 86:05 普通读者对于《这是水》是否存在误读,把这篇演讲理解为某种形式的鸡汤文 97:50 华莱士与弗兰岑的友谊,两位作家用截然不同的风格对当下美国的书写 107:48 《旅程终点》中华莱士的形象,当下作家的生存状态 112:50 华莱士与抑郁症的关系,抑郁症对他写作的影响 涉及书目: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虚构:《永远在上》 《无尽的玩笑》 《系统的扫帚》 《苍白的国王》 非虚构:《弦理论》 《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 乔纳森·弗兰岑 虚构:《纠正》《自由》 非虚构:《去远方》 托马斯·品钦 《抵抗白昼》 《梅森和迪克逊》 萨尔曼·鲁西迪 《她脚下的土地》 扎迪·史密斯 《白牙》 唐·德里罗 《地下世界》 大卫·利普斯基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 詹姆斯·伍德 《小说机杼》《不负责任的自我》 D·H·劳伦斯 《虹》 D·T·Max 《Every Love Story Is a Ghost Story》 涉及电影: 《旅行终点》 SHOW NOTES: 《这是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布朗大学做的毕业演讲: 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x411u7GB/? vd_source=69c852e1b2a978f73bf2d309b458a972 文字版: https://www.sohu.com/a/471328423_121124776 歇斯底里的现实主义: https://page.om.qq.com/page/Oq0r7KCMIjldQcUhxIC_Ccig0 悼念华莱士的两篇悼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833144225/?_dtcc=1&_i=68380709fwqrkF,6913523zHPYXAg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写抑郁症: https://www.douban.com/note/832532430/?_dtcc=1&_i=68376449fwqrkF,6913558zHPYXAg
2022年6月2日下午,亚马逊中国宣布旗下的kindle电子书商城将于2023年6月30停止运营,这标致这kindle正式结束在中国大陆的运营业务。作为电子墨水阅读器的头号品牌,kindle一直在阅读爱好者的心头好。同时在大众眼中,kindle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诸如“吃灰神器”,“泡面盖”之类的标签常常被贴到了它的身上。在二手平台咸鱼上,kindle和跑步机,卷发棒,空气炸锅并称为四大神器,不仅在为各大快递公司完成年度KPI考核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在无形之间增进了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无论好坏与否,kindle的本次退出都将会在国内的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器市场上掀起新一轮的风波。在这个竞争积累又极度内卷的行业里,kindle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本 期 嘉 宾 : 直树桑 科技自媒体人,从事电子墨水屏阅读器相关内容的创作,《如何用Kindle高效学习》作者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节目总时长 00:37:43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3:15 kindle本次退出中国的原因分析 08:37 电子墨水阅读器,手机和纸质书的阅读差异 13:02 电子墨水阅读器现在的发展状态 21:29 中国的电子书市场概况 27:30 国内出版社对电子书的态度 30:38 电子书盗版的问题 本期使用音乐 片头曲:Just Take Me in Your Arms ——Just Take Me in Your Arms 片尾曲:Bookshop Background —— Jazz Paradise Music Moment
2017年10月在电影诞生地法国里昂,以电影发明者命名的卢米埃尔大奖颁发给了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这项大奖常被视为电影界的诺贝尔奖,而王家卫也成为了获得此殊荣第一个亚洲电影人。而在其之前进入这个殿堂的都是当世最伟大的电影人,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肯·洛奇、昆汀·塔伦蒂诺、佩德罗·阿莫多瓦、马丁·斯科塞斯…… 很难有一个华语导演如王家卫一般富有魅力,正如他的影像,神秘、暧昧、潮湿、孤独;如此前卫,又如此怀旧;如此敏感,又如此疏离;如此诗意,又如此残酷。王家卫的电影几乎就是我们时代都市罗曼史的终极呈现,是最怀旧的情感挽歌,也是时间的灰烬。 无数争论、丑闻和八卦,最后都在他不朽的作品前散去。敌对影评人在他的作品中握手言和。从香港到戛纳,从上海到纽约,王家卫就这样成为世界电影史活的传奇。他跨越地域,被世界各地的影迷发现并膜拜;他穿越时间,成为一代又一代新的电影人模仿的大师。 但在墨镜背后,关于他和他的作品,我们又知之甚少。 今天,深焦DeepFocus与南大社·守望者合作,一起推出《王家卫访谈录》限量版。本书精选二十篇关于王家卫的重要采访,时跨二十五年,涉及与王家卫生平和创作有关的一切。 本 期 嘉 宾 : 开寅 影评人、编剧 吴泽源 作家、撰稿人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节目总时长 00:103:58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2:33 王家卫的历史地位以及总体看法 05:55 王家卫电影在欧洲的发行量 07:42 王家卫对于自身的定位 13:23 王家卫作为导演访谈的策略 22:39 王家卫的文化姿态以及香港的地域性文化 26:53 王家卫的电影是朝向西方观众还是东方观众? 36:10 王家卫的工作方法 38:02 王家卫对于音乐的理解 42:18 王家卫的创作巅峰期 44:06 王家卫的慢节奏与香港电影工业快节奏的对立 49:07 演员在王家卫电影里的表演层次提升 55:15 关于《繁花》 57:06 王家卫的剪辑工作与电影的不同版本 68:31 王家卫电影中油腻的口吻 72:22 吴泽源最喜欢和看过最多遍的王家卫电影 75:21 王家卫电影情感的精确性与多义性 75:01 王家卫电影人物关系的错位感 82:42 吴泽源对王家卫电影的划分方式 86:12 《一代宗师》的笨重 89:10 王家卫缺失的南来文化香港人的中国文化情怀 95:59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与邱礼涛的《叶问:终极一战》 99:13 王家卫在电影史里属于什么类型? 102:36 王家卫是否是你最喜欢的华语导演? 本期涉及电影: 王家卫导演电影 《繁花》 《一代宗师》(3D重映版/大陆上映版/美版/国际版)(2013) 《东邪西毒:终极版》(2008) 《蓝莓之夜》(2007) 《2046》(2004) 《花样年华》(2000) 《春光乍泄》(1997) 《堕落天使》(1995) 《东邪西毒》(1994) 《重庆森林》(1994) 《阿飞正传》(1990) 《旺角卡门》(1988) 《大话西游》刘镇伟(1995)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刘伟强(1996) 《叶问:终极一战》邱礼涛(2013) 本期使用音乐: 片头曲:梅林茂 - 2046 Main Theme (伦巴舞曲版) 插曲: Michael Galasso - Angkor Wat Theme Finale 梅林茂 - Casta Diva 王杰 - 忘了你忘了我 钟定一 - Prologue(tango apasionado) 梁朝伟,张曼玉 - Hua Yang Nian Hua (Remix) Ennio Morricone - La Donna Romantica 片尾曲:Los Índios Tabajaras - Always in My Heart
随着《瞬息全宇宙》《青春变形记》《杨之后》等电影近年来的强劲势头,很多人讨论起了目前美国电影的亚裔倾向。从1919年格里菲斯《残花泪》中被鸦片折磨的细眼颓废男,到如今通过多重宇宙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全能母亲,亚裔在银幕上的形象已然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这次播客我们请到了生活在北美的电影研究者何谦老师,以及青年导演严偲予,共同聊一聊如今亚裔美国电影为何忽然大爆发?亚裔美国电影的历史又是怎样的? 本 期 嘉 宾 柴路得 生活在北美的电影研究者 严偲予 曾在美国留学的青年导演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节目总时长 00:109:38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1:55 对于《瞬息全宇宙》的观感 05:17 近期亚裔美国电影中印象深刻的电影 10:28 《摘金奇缘》能获得高票房的原因 14:10 《瞬息全宇宙》《青春变形记》《别告诉她》的母女关系分析 17:53 美国电影中对于亚洲的想象,是刻板印象还是自身特性? 25:21 美国媒体对于亚裔的“模范族裔”吹捧 30:27 美国亚裔电影中的普通话问题 32:11 短视频中体现出的中国人对华裔的想象 35:51 近期亚裔美国电影大热的原因 45:00 亚裔对于自己的定位,美国人or亚洲人? 56:20 亚裔歧视在美国的困境,是否有好转? 65:43 多种少数族裔共同聚集地是否会出现文化融合? 79:40 奥斯卡的政治正确是解决少数族裔不平等的有效方法吗? 89:03 创作者如何讲好亚裔自己的故事? 98:25 将母女关系带进历史性 本期涉及电影 《瞬息全宇宙》关家永 / 丹尼尔·施纳特(2022) 《青春变形记》石之予(2022) 《杨之后》郭共达(2021) 《尚气与十环传奇》德斯汀·克里顿 (2021) 《蓝色海湾》全知泰(2021) 《美国女孩》阮凤仪(2021) 《奥林匹亚街区》雅克·欧迪亚(2021) 《真心半解》伍思薇 (2020) 《米纳里》李·以萨克·郑(2020) 《别告诉她》王子逸(2019) 《摘金奇缘》朱浩伟(2018) 《逃避者》陈善治(2018) 《网络迷踪》阿尼什·查甘蒂 (2018) 《韩国佬》全知泰(2017) 《初来乍到 第一季》(菜鸟新移民)(2015) 《The Grace Lee Project》Grace Lee(2005) 《面子》伍思薇 (2004) 《寻人》王颖(1981) 《残花泪》大卫·格里菲斯(1919) 本期使用音乐 片头曲:Son Lux - This Is A Life (Extended) 片尾曲:Mitski - Glide (cover) 详情见:https://mp.weixin.qq.com/s/06-j_3nHA2fMQI5fK7lSgg
萨尔瓦多作家奥拉西奥·卡斯特利亚诺斯·莫亚是拉美后“文学爆炸”时代重量级作家,被雅沙·霍夫曼称为“嗑了药的卡夫卡”。他也是西班牙语文学界最高奖项之一曼努埃尔·罗哈斯奖章获得者。《错乱》是作者首部译入英语等12种语言的小说代表作,也是莫亚的作品首次翻译成中文。本书入围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作者手稿已被马德里塞万提斯学院珍藏。 《错乱》讲述了一位毒舌作家逃亡在国外,莫名发现自己被一个教堂雇去编辑 一份长达一千一百页 的口述档案。这份档案记录和揭露的,是十年前军队对当地原住民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其中包含很多受害者的泣血证词。 我们这次邀请到了北大博士在读,北二外西班牙语教师曾琳以及深焦作者吴泽源,来聊一聊莫亚的《错乱》,以及拉美的后“文学爆炸”时代。 本 期 嘉 宾 : Paloma 北大博士在读,北二外西班牙语教师 吴泽源 自由撰稿人 节目总时长 00:65:01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1:21 对于《错乱》的阅读感受 04:15 莫亚是谁? 06:22 莫亚身上的“后文学爆炸”和“反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标签,究竟指代着何种涵义? 11:03 《错乱》和《遥远的星辰》的相似与不同 17:07 莫亚和见证文学的关系 30:05 莫亚复杂的创作动机 32:55 莫亚在《错乱》中的自传性 34:09 莫亚想激发读者怎样的反应? 38:31 莫亚对祖国萨尔瓦多的态度 44:56 《错乱》在莫亚的所有作品中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46:48 莫亚的写作风格 50:55 为何拉美存在如此高度的社会同构性? 55:00 《错乱》能为我们在当下的处境带来哪些启示? 本期使用音乐 片头曲:Caetano Veloso - Cucurrucucu Paloma 片尾曲:Janis Joplin - Summertime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被誉为“小说之神”,受到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郁达夫等人的肯定和尊崇。但中文世界长期以来只有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及少量短篇被译介。近日他的短篇集《在城崎》与中篇集《和解》出版,我们和这两本书的策划编辑、出版品牌明室的主编陈希颖聊了聊这位小说家的生平及作品,希望能成为各位开始了解这位作家的小小引子。 本 期 嘉 宾 海带岛 影迷、译者、图书编辑 陈希颖 出版品牌明室创始人、主编、日语编辑。策划出版有《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黑箱》等 节目总时长 00:61:05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1.志贺直哉的文学地位; 2.大正文学的时代氛围; 3.志贺直哉与太宰治的冲突,私小说的两种类型——调和型与破灭型; 4.为何有人将志贺直哉视为纯粹和高洁的作家; 5.私小说之外的志贺直哉——本格小说; 6.志贺直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7.何谓《和解》三部曲; 8.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志贺直哉? 本期使用音乐 片头曲:東京スカパラダイスオーケストラ-《暗夜行路》(TOKYO SKA TREASURES ) 片尾曲:清水靖晃-《案山子》(案山子)
近日,流媒体巨头网飞公布其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因为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和有史以来第一次订阅人数的净减少,网飞的股价在一天之内暴跌了40%,并引起了其他流媒体概念股的暴跌。事实上在过去的6个月中,网飞的股价距最高点已经跌去了75%,这家曾经前途无量的流媒体巨头正在经历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在2022年,世界上前五的流媒体服务的订阅人数已经超过了6亿。在北美每一个流媒体用户会订阅4.4个流媒体服务。这个行业正在经历从“蓝海市场”到“红海市场”的转型期,每一个内容提供者都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也许这次网飞的股价暴跌是一个转折点,而整个流媒体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期嘉宾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hzcneo Stevie 被电影抛弃的贝 节目总时长 00:44:09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2:21 本次网飞股价暴跌的原因 06:51 目前网飞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16:43 2022年的流媒体行业现状 26:53 互联网的商业思维对传统影视行业的入侵 39:19 流媒体行业的未来 涉及电影与剧集: 《鱿鱼游戏》 《纸牌屋》 《罗马》 《爱尔兰人》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犬之力》 《健听女孩》 注释: OTT: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直接向观众提供的流媒体服务 SVOD: Subscription Video On Demand 订阅型视频点播服务,即用户需要签订一个授权使用服务的订阅协议,一直可以看到解约为止。Netflix就是这类服务的一个例子。 TVOD: Transactional Video On Demand 交易型视频点播, 即通常不会要求用户订阅服务或者建立个人档案,只需要为观看的内容付费。iTunes就是这类服务的一个例子。 AVOD: Advertising Video On Demand 广告型视频点播,即用户可以免费观看服务内容,但需要花时间看广告。YouTube就是这类服务的一个例子。 开场曲: Money—— Pink Floyd 片尾曲: Boring Old Banking—— Nicholas Britell
目前国内对于疫情的封禁政策,导致很多朋友只能在家中度过一天中大部分的时光。深焦艺文志此前也曾做了一期关于上海的青年电影人封禁期间日常的专题:《城市早就不属于我们,上海青年电影人的被困手记》。大家开始讨论起当我们遇到自然灾害或特殊的社会状况时,我们该在家中准备哪些生活必需品。 作为一个文艺类公众号,我们也策划了一期特别的专题播客,来聊一聊当文艺青年遇到极端状况时该储备什么。关于生活必需品的建议,网上已经有很多亲历者列出了长长的清单,我们这期播客从精神必需品出发,设定了一个命题作文:当你只有一块256GB的硬盘(或一台只有256GB内存的电脑),你会挑选哪些东西放到里面,以便发生意外时可以立马带上它出发,作为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内的精神食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出你的精神急救包。 本 期 嘉 宾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2miao 优秀影视行业打工人 电车 深焦编辑 节目总时长 00:33:34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4:20 平时出门会带什么电影和书? 07:30 精神急救包里会带什么电影和书? 21:17 武汉封城期间在做什么? 27:44 精神急救包里会带什么游戏? 29:40 在末日情景下做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 提及电影 《哈利波特》1-8 《爱的挽歌》让-吕克·戈达尔 《热带疾病》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提及书籍 《哈利波特》全集 J.K.罗琳 《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物理学讲义》理查·費曼 《忧郁的热带》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世界电影史》大卫·波德维尔 《里尔克诗全集》赖纳·马利亚·里尔克 提及游戏 《扫雷》 《死亡搁浅》 《饥荒》 本期使用音乐 片头:Low Roar,Jofridur Akadottir《Bones》 片尾:Low Roar 《Poznan》
今年是大岛渚诞辰90周年,作为日本“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北野武曾称他为“站在时代风头的先驱者”,坂本龙一也曾说“大岛渚是我的英雄。”黑泽清坦言“大岛渚站在现代代表性日本导演之巅峰。” 1954年3月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大岛渚因其左翼背景使得求职道路举步维艰,只能报考不追究简历的松竹电影公司。松竹公司大船制片厂每年招四个副导演,报名者却超过三千人。面对激烈竞争,大岛渚不以为然地说:“我不是想拍电影才来考的。”最终,他成为被录用的那四分之一。当时的松竹总裁城户四郎迫于经营压力日重,提出由新导演拍摄“具有社会性的作品”来塑造“新松竹大船格调”。1959年9月,他读到大岛渚的剧本《卖鸽少年》后,决定破格擢升大岛渚为导演,让其改编完成长片首作《爱与希望之街》。 1960年10月,大岛渚创作了激进的《日本的夜与雾》,影片上映四天即被松竹公司指摘为“左翼礼赞”而停映。作为新浪潮核心人物,大岛渚以此事件主动为日本新浪潮敲响丧钟,并于1960年岁暮发表《扑灭“新浪潮”!》的激进文章,称“新浪潮是狗屁”,抗拒“松竹新浪潮旗手”之名。 1961年6月,大岛渚索性赔了一笔违约金后炒了松竹公司鱿鱼,并以大学时期参与的“创造座”为缘起,组成独立制片机构“创造社”。由此,日本第二次独立制片浪潮兴起,今村昌平、敕使河原宏等人纷纷脱离大制片厂,成立了独立制片公司,大制片厂制度走向瓦解。 1976年2月,大岛渚利用法国资金完成骇世名片《感官世界》,引爆国际关注,其鲜烈深刻迄今无人能及。《感官世界》“发掘日本传统庶民文化中的性爱赞美传统,对长久以来因宗教而受到性压抑的欧洲社会进行了挑战性的敲击”。 1978年,大岛渚凭借《爱的亡灵》获得第3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 1983年,大岛渚拍出了《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影片不仅促成了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两位音乐才子的银幕碰撞,由坂本龙一谱写的配乐更是成为了难以超越的经典。 1996年,大岛渚因出血性脑梗塞病倒。2001年,大岛渚因十二指肠溃疡再度病倒。卧床期间,他依然没有停止创作,不但撰写了《脑溢血后邂逅全新的自己》《斗病岁月》《大岛渚1968》等书籍,还翻译了约翰·格雷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深爱之书》等4本书籍。 2013年1月15日下午3点25分,大岛渚因肺炎在神奈川县藤泽市的医院病逝,享年80岁。 ——以上前言部分摘录自支菲娜文章《【日本电影】2022年3月31日,巨匠大岛渚诞辰90周年》 本期嘉宾: 支菲娜 《大岛渚与日本》译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电影智库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多项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首席专家。 Peter Cat 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节目总时长 107:39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3:18 什么样的机缘进入大岛渚的电影? 07:46 大岛渚的家庭背景及日本战后的状况 19:30 50-60年代日本电影人的精神状态 27:01 日本新浪潮与法国新浪潮的呼应 29:29 大岛渚松竹时期的电影 36:32 关于《日本的夜与雾》 42:16 大岛渚离开松竹,成立“创造社” 44:57 大岛渚电影里的“在日朝鲜人”话题 49:05 大岛渚一代人身上“揭发”的标签 52:16 大岛渚的冲绳题材电影 56:55 进入国际制作的大岛渚 69:35 性和情色在大岛渚电影里占据的位置 72:08 关于四方田犬彦用西方理论对大岛渚的解读 83:22 大岛渚是色情狂吗? 88:40 大岛渚与中国的关系 91:40 大岛渚是一个源头型导演 94:35 大岛渚的历史地位 101:33 当代日本导演与大岛渚的关系 本期播客提及电影: 大岛渚松竹时期电影: 《爱与希望之街》(1959) 《青春残酷物语》(1960) 《太阳的墓场》(1960) 《日本的夜与雾》(1960) 大岛渚ATG时期电影: 《忍者武艺帐》(1967) 《日本春歌考》(1967) 《被迫情死的日本之夏》(1967) 《绞死刑》(1968) 《归来的醉鬼》(1968) 《新宿小偷日记》(1969) 《少年》(1969) 《东京战争战后秘史》(1970) 《仪式》(1971) 《夏之妹 》(1972) 大岛渚多国制片电影: 《爱的亡灵》(1978) 《感官世界》(1976)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1983) 《马克斯我的爱》(1986) 在日朝鲜人话题: 大岛渚《李润福的日记》(1965) 大岛渚《日本春歌考》(1967). 大岛渚《绞死刑》(1968) 今村昌平《二哥》(1959) 今村昌平《南洋姐》(1975) 熊井启《望乡》(1974) 崔洋一《血与骨》(2004) 李相日 冲绳话题: 大岛渚《夏之妹》(1972) 大岛渚《琉球怨歌》(舞剧) 今村昌平《诸神的欲望》(1968) 其他提及电影: 黑泽明《罗生门》(1950) 黑泽明《德尔苏·乌扎拉》(1975) 中平康《疯狂的果实》(1956) 古川卓巳《太阳的季节》(1956) 今村昌平《猪与军舰》(1961) 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1959 ) 篠田正浩《少年时代》(1990) 阿伦·雷乃《夜与雾》(1956) 是枝裕和《无人知晓(谁知赤子心)》(2004) 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2017)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2018) 田中登《实录阿部定》(1975) 梅峰《恋曲1980》(2020) 神代辰巳《湿濡的情欲》(1972) 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 张艺谋《有话好好说》(1997) 张艺谋《英雄》(2002) 张艺谋《长城》(2016) 李缨《靖国神社》(2008) 本期播客提及书籍: 四方田犬彦《大岛渚与日本》 四方田犬彦《日本电影的激进意志》 佐藤忠男《大岛渚的世界》 石原慎太郎《太阳的季节》 野上照代《等云到》 黑泽和子《上山的路:我的爸爸黑泽明》
伴随着新片《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理查德·林克莱特又回到了影迷的视野中。作为美国著名的作者导演,多年来林克莱特用《少年时代》和“爱在三部曲”这种经典的作品给众多的观众带来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在林克莱特的作品中,青春和时间作为一种母题被反复书写,但每一次都会被赋予一种全新的诠释。同时林克莱特又是先锋与激进的,在梦境和现实的反复转换之间展出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这一次,我们用林克莱特的新片作为切入点,讨论他的创作生涯,试图还原出一个最完整的理查德·林克莱特。 本 期 嘉 宾 彭若愚 流浪于文字与光影间的文学研究生 Luxuan 爱电影但从没想过拍电影的摄影迷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节目总时长:119:46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1:11 对《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的观感 09:44 《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中对童年和60年代的描述方式 19:54 林克莱特的作品中对时间和青春这个两个主题的迷恋 42:40 “爱在三部曲”能在文艺青年的圈子内获得极高口碑的原因 65:10 林克莱特的作品中对动画这一形式的运用方式 91:43 林克莱特是不是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重复自己 102:33 怎么看待近些年大量导演选择拍摄有怀旧元素,带着强烈私人回忆性质的电影的潮流 提及电影: 理查德·林克莱特: 《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 《各有少年时》 《少年时代》 《爱在黎明破晓前》 《爱在日落黄昏后》 《爱在午夜降临时》 《黑暗扫描仪》 《半梦半醒的人生》 《快餐国家》 雷德利·斯科特《银翼杀手》 佩德罗·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 阿方索·卡隆《罗马》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甘草披萨》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Before Midnight——Graham Reynolds 结尾:Photograph——Ringo Starr
欢迎大家收听深焦播客,这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视差之见。我们会就最近发生的一个文化事件或社会热点进行讨论,时长会控制在30分钟左右。 戛纳国际电影节在4月14日公布了第一批入围片单,其中包括了朴赞郁导演、汤唯主演的《分手的决心》,是枝裕和导演的《掮客》,大卫·柯南伯格导演的《未来罪行》,达内兄弟的新片《托里和洛奇塔》等18部影片。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部华语电影的身影。我们邀请到了深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长期在国内从事国际发行业务的Peter Cat,和我们聊一聊为什么戛纳会出现华语片零入围的情况。 本 期 嘉 宾 Peter Cat 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电车 深焦DeepFocus编辑 节目总时长 00:34:55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1:30 为什么今年戛纳没有华语电影? 06:47 今年可能入围戛纳的那些华语电影现状是怎样的? 11:31 韩国电影环境与中国的区别 16:37 日本电影环境与中国的区别 21:56 第六代之后的新一代华语导演 23:54 港台电影的没落对华语电影的影响 30:56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导演 提及电影 《分手的决心》朴赞郁 《掮客》是枝裕和 《未来罪行》大卫·柯南伯格 《托里和洛奇塔》达内兄弟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寄生虫》奉俊昊 《弹子球游戏》郭共达 / 全知泰 《错乱的一代》真利子哲也 《从宫本到你》真利子哲也 《大学城》刘健 《白鹤亮翅》魏书钧 《路边野餐》毕赣 《春江水暖》顾晓刚 《草木人生》顾晓刚 邱阳未命名长片 《沃土》王小帅 《三个字》娄烨 《刺客聂隐娘》侯孝贤 《悲情城市》侯孝贤 《不成问题的问题》梅峰 《智齿》郑保瑞 本期使用音乐 細野晴臣 - Image & Collage (Bonus Track)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