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戈达尔之死,电影的终结

本期的主题是刚刚去世的让-吕克·戈达尔。9月13日,法国《解放报》报道称,戈达尔去世,享年91岁。在一片哀悼声中,《解放报》再次更新戈达尔戈达尔并没有生病,他只是精疲力尽了,因此选择求助于“协助自杀”离世(意味着戈达尔选择安乐死,在瑞士是被法律允许的)。我们本期请到的三位嘉宾都是和深焦密切合作的作者,吴泽源、Luxuan、黑犬,一同来聊一聊这位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 本段节目总时长 01:43:47 节目时间轴: 01:58 听到戈达尔去世时的第一个感受 07:25 戈达尔的死因 11:23 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戈达尔电影 37:35 戈达尔为什么要拍“难懂”的电影? 50:33 戈达尔资产阶级出身对创作的影响 54:27 戈达尔的偷窃癖 58:32 《电影手册》时期影评风格及推崇的导演 60:08 戈达尔对于演员的使用 70:25 戈达尔电影与梅尔维尔电影里关于贝尔蒙多的比较 79:26 戈达尔在“五月风暴”中扮演的角色 87:30 对于影迷,戈达尔去世后,谁将是新的寄托? 提及电影 让-吕克·戈达尔: 卡里娜时期: 《精疲力尽》(1960) 《随心所欲》(1962) 《小兵》(1963) 《蔑视》(1963) 《狂人皮埃罗》(1965) 《我略知她一二》(1967) 政治时期: 《中国姑娘》(1967) 《不列颠之音》(1970) 《一切安好》(1972) 经典回溯时期: 《受难记》(1982) 《芳名卡门》(1983) 电影史时期: 《电影史》(1989) 《新浪潮》(1990) 《永远的莫扎特》(1996) 《爱的挽歌》 (2001) 《我们的音乐》(2004) 《电影社会主义》(2010). 《再见语言》(2014) 《影像之书》(2018) 《分手的决心》朴赞郁(2022) 《阴沉》菲利普·格朗德里厄(1999) 《记忆》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21) 《凶线》布莱恩·德·帕尔玛(1981) 《法兰西》布鲁诺·杜蒙(2021) 《少女贞德》布鲁诺·杜蒙(2017) 提及音乐 片头曲:Michel Legrand - Vivre sa vie 片尾曲:I Musici,Felix Ayo,Maria Teresa Garatti - Concerto in A minor for 2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R.523

103分钟
8k+
2年前

119 后殖民文学教父拉什迪遇刺,因写作被追杀的三十年

今年8月12日,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在美国的一次遭遇了刺杀,随即被送进了医院。36年前,鲁西迪创作了小说《撒旦诗篇》,因为书中对伊斯兰的描写引起了伊斯兰世界的众怒,随后伊朗的伊斯兰教领袖下达了追杀令。此后的多年中,鲁西迪生活在英国警方的保护之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但最后也没有逃脱被刺杀的命运。 作为英国移民文学的三杰之一,拉什迪的写作和他复杂的身份有着紧密的联系。移民、后殖民、种族、宗教,众多的元素被他融合进文本里,然后形成一种特殊而神奇的声音。在纷争不断的世界中,拉什迪想通过写作找到一个新的支点,提供一种新的可能。面对权力的威胁,面对刺杀的恐吓,拉什迪从未退缩。他的勇气与决心也印证了写作与书写拥有着与生俱来的荣耀和责任感。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6:02 拉什迪被刺杀事件的前因后果。 14:05 拉什迪国内出版情况介绍。 18:58 《撒旦诗篇》到底写了什么,到底有没有亵渎伊斯兰教? 32:04为什么总有一些作品被认为是具有冒犯性,作家又为什么宁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创作这些作品? 50:32 拉什迪的移民身份与他的写作,他的作品是如何描绘移民? 69:04 移民作家的身份认同问题,移民写作在不同文化交融中起到的作用? 81:20 在全球化的时代,移民写作正在经历何种变化? 99:48 作家是否有权力任何题材进行任何程度上的再创作,哪怕这种再创作是冒犯性的? 涉及书目: 萨尔曼·拉什迪 《撒旦诗篇》、《午夜之子》、《摩尔人最后的叹息》、《佛罗伦萨的女生》《东方,西方》、《愤怒》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迷宫中的将军》、《族长的秋天》 若泽·萨拉马戈 《耶稣基督福音》 米·布尔加科夫的 《大师与玛格丽特》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基督最后的诱惑》 弥尔顿 《失乐园》 但丁 《神曲》 奥维德 《变形记》 君特·格拉斯 《铁皮鼓》 哈金 《落地》 《南京安魂曲》 扎迪·史密斯 《白牙》 裘帕·拉希莉《疾病解说者》 梅尔维尔 《白鲸》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音乐:The Rolling Stones– Sympathy for the Devil 结尾音乐:John Lennon –imagine 扩展阅读: 米兰·昆德拉:对鲁西迪《撒旦诗篇》的势利,显示欧洲这个“小说的社会”抛弃了自己 (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LvA7sOVW0iTuMrbfX4oDwA 《撒旦诗篇》风波所揭示的(上) (douban.com) https://www.douban.com/note/52910699/?_i=24549899fwqrkF 萨尔曼 · 拉什迪、爱德华 · 萨义德和道德勇气 (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6zD3ff6tUPExB8TDcUXwtA 《撒旦诗篇》下的鲜血,将流往何处 (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sMhByatK41rFszFBymLJVg

116分钟
5k+
2年前

118 永远的不可思议少女,日本音乐女神

户川纯,日本歌手,演员。 1979年她以演员身份出道。参演过《拜托刑警》《向太阳怒吼!》等电视剧,《家族游戏》《天堂秀色》等电影,《仲夏夜之梦》《三姊妹》等戏剧。 在音乐方面,她是实验性地混合了复古歌谣曲与电子音乐的“格尔尼卡”乐队、穿梭于新浪潮与摇滚乐之间的“Yapoos”乐队的重要人物。单飞出道后,她发表了《玉姬样》《喜欢喜欢好喜欢》《蛹化之女》等众多名曲。 她以血、肉、虫、蛹唱出炽热而真实的人生;舞台上她化身洛丽塔、女巫,创造了极具冲击力的表演。 她独特的形象和音乐创造出自我表达的崭新面貌,是包括今敏、富坚义博、丸尾末广等人的灵感缪斯,至今仍沐浴在无数乐迷的热爱之中。 近日,户川纯首部中文随笔作品《邂逅》由出版品牌“明室Lucida”出品上市。以此为契机,我们邀请本书译者以及户川纯中国演出的策划经纪人一起,一边听歌一边聊一聊这位传奇音乐人的人生与作品,更重要的是分享这本书出版的台前幕后及演出的趣闻轶事。 主持人: 您好,豆瓣也叫您好,不爱吃韭菜。 嘉宾: 余梦娇,《邂逅:户川纯随笔集》译者。 朱鹭,演出经纪,营销编辑,卖票也卖书。 节目总时长 1:17:52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内容: 00:00 《喜欢喜欢最喜欢》 01:37 户川纯是谁? 02:05 户川纯的演员之路 07:15 演员训练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09:03 音乐人户川纯 09:32 《苏州夜曲》 10:28 户川纯和格尔尼卡 13:52 格尔尼卡是? 15:32 格尔尼卡和乐曲派偶像 16:44 《少年最好的朋友》 18:20 八又二分之一又是? 19:32 户川纯和Yapoos 22:21 平泽进最爱的一首户川纯 25:52 关于《谛念祭祀曲》 27:18 一则八卦与户川纯的歌词 28:10 户川的“普通”和单纯 28:55 户川的慌乱和不设防 31:10 户川纯的家庭和学生时代 32:20 户川纯的solo专辑 34:46 《眼球绮谭》 39:05 关于随笔集《邂逅》 39:45 为什么选中了这一本 44:19 为什么叫《邂逅》 46:32 《邂逅》更丰满了户川的形象 49:40 《邂逅》中提到的人们 51:14 《大叔和大婶》 52:58 户川纯和她笔下町田康的微妙CP感 55:16 户川对朋克仔的“外貌凝视” 56:16 《谛念祭祀曲》和蜷川幸雄 58:58 嘉宾余梦娇和户川本人的接触及感受 60:15 凌晨4点接到了户川打来的电话 62:02 嘉宾朱鹭和户川本人的第一次接触及感受 64:20 和户川的Girl’s talk 64:50 Phew涂的美甲 66:10 19年户川纯来华演出的状况 69:30 户川演出的小习惯 71:25 户川纯站上舞台的那一刻 71:53 结语 72:30 《蛹化之女》

77分钟
3k+
2年前

117 古典音乐真的比流行音乐高级吗?

本期我们主要聊近期面世的一本杂志书《别再问我什么是流行乐》。我们邀请到本书主编马光辉,以及人气音乐播客天方乐谈主播顾超,两位都曾从事古典音乐传播的媒体人从个人聆听经验开始聊起,从历史、创作出发点、时代背景等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并在近年来大热的音乐跨界话题上擦出了火花。跨界,究竟是为了商业还是为了艺术,又该如何进行实践以避免其中一方成为另一方的附属从而落入老套的权力关系?随后,我们聊到凭借改编维瓦尔第《四季》而大热的作曲家马克斯·里希特,看他如何用自己的手段拓展观众群,从而实现“跨界”。最后,我们回到那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古典音乐真的比流行音乐高级吗? 本期播客由深焦DeepFocus与天方乐谈联合推出,听众可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深焦DeepFocus或天方乐谈进行收听。 本 期 嘉 宾 马光辉 音乐媒体工作者 顾超 音乐媒体人,策划人。播客「天方乐谈」「BEING·MusiCure」主理人。 节目总时长 01:34:18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内容: 01:48 两位古典音乐媒体人的聆听经验 04:13 张玮玮在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跨界演出 07:37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对待演出错误的态度 10:20 为什么古典音乐是特殊的? 12:30 古典音乐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吗? 18:36 与古典音乐并行的民间音乐、世界音乐、民谣 23:44 当代音乐与当代的音乐 28:13 如何简单区分古典音乐与爵士音乐 30:23 “你写的是爵士交响曲,我写的是交响化的爵士乐” 35:25 生祥乐队的古典跨界音乐会“我庄三部曲” 37:45 跨界的意义为何? 40:05 崔健与北京交响乐团的跨界踩了什么雷? 48:28 马克斯·里希特的睡眠音乐会 53:57 创作形式的跨界与音乐质感的跨界 58:58 马克斯·里希特困境 01:01:01 坂本龙一为什么脱颖而出 01:06:28 古典是粤菜?流行是川菜? 01:09:53 古典与流行到底是否存在高下之分? 01:14:25 古典音乐的社会关涉是否弱于流行音乐? 01:16:48 贝多芬也写过烂作品? 01:18:30 古典与流行适用同一套评价体系吗? 01:22:21 跨界与全民化 01:29:00 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好音乐? 本期使用音乐 Gulda: Concerto for Cello, Wind Orchestra and Band 崔健 - 红旗下的蛋 (Live),出自《摇滚交响音乐会》 Ryuichi Sakamoto - andata Max Richter - Dream 3 (in the midst of my life)

94分钟
5k+
2年前

116 不要再喊安哲是大师了!本年度北影节吐槽大会! | 视差之见

本期的主题是刚刚结束的北影节。作为今年规模最大的国内电影节,期间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包括《海贼王》的电影票被炒上了天价,有人在观影时看手机最后导致打架被刑拘,今年唯一的大师单元“安哲回顾展”被不少影迷称为大师祛魅之旅……本期嘉宾请到了深焦作者木头人,她也是第三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与我们一起来回顾北影节。 本 期 嘉 宾 : 木头人 普通影迷,第三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107期王家卫专题、110期《椒麻堂会》专题、101期大岛渚专题等17期播客嘉宾 电车 深焦DeepFocus编辑 106期亚裔美国电影专题、97期2021奥斯卡专题、99期2021戛纳专题等5期播客主持 本段节目总时长 01:58:00 节目时间轴: 02:03 从抢票开始聊 06:51 疫情引起的不愉快 11:32 红剧院打架刑拘事件的看法 21:25 安哲吐槽大会 56:15 《岛屿上的煎熬》和导演塞拉 66:21 《晨光正好》与米娅·汉森-洛夫 72:41 安托万系列与特吕弗 82:53 关于《五恶魔》的评价 87:30 《鱼之子》与冲田修一 92:56 《稍微想起一些》与近年来的日本电影 100:32 《速度与爱情》与泰国新生代导演 107:30 《阿尔卡拉斯》与《隐入尘烟》 111:51 关于主竞赛选片的感受 提及电影: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时光之尘》(20008) 《永恒和一日》(1998) 《尤里西斯的凝视》(1995) 《鹳鸟踟蹰》(1991) 《雾中风景》(1988) 《养蜂人》(1986) 《塞瑟岛之旅》(1984) 《猎人》(1977) 《流浪艺人》(1975) 弗朗索瓦·特吕弗 《最后一班地铁》(1980) 《爱情狂奔》(1979) 《婚姻生活》(1970) 《偷吻》(1968) 《日以作夜》(1973) 《祖与占》(1962) 《安托万与柯莱特》(1962) 《四百击》(1959) 《航海王:红发歌姬》(谷口悟朗,2022) 《鱼之子》(冲田修一,2022) 《岛屿上的煎熬》(阿尔伯特·塞拉,2022) 《五恶魔》(蕾雅·梅西斯,2022) 《艾娃》(蕾雅·梅西斯,2017) 《稍微想起一些》(松居大悟,2021) 《日暮将暮》(松居大悟,2021) 《兜兜风》(詹凯迪,2021) 《速度与爱情》(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22) 《就爱断舍离》(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9) 《模范生阿诺德》(索拉育·博拉帕斑,2022) 《宇宙探索编辑部》(孔大山,2021) 《永安镇故事集》(魏书钧,2021) 《阿尔卡拉斯》(卡拉·西蒙,2022) 《九三年夏天》(卡拉·西蒙,2017) 《隐入尘烟》(李睿珺,2022) 《摆动》(西里尔·舒布林,2022) 《杰伊·比姆》(塔·塞·纳纳维尔,2021) 《全职》(埃里克·格拉韦尔,2021) 《我们的家园》(亚历杭德罗·洛艾萨·格里西,2022) 《回西藏》(陈国星/拉华加,2022) 本期使用音乐: Eleni Karaindrou - Adagio

118分钟
5k+
2年前

115 一个中国影评人的二十五年(下)

本期播客,借着著名影评人开寅(豆瓣ID:九只苍蝇撞墙)的新书《电影的宿命》上市之际,我们邀请到开寅来和我们分享他的电影人生。本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开寅从最早接触电影到撰写影评,最后留学法国的经历。第二部分将聚焦中国电影评论史,从五六十年代聊到当代,再畅想未来的影评形式。最后我们从开寅列出的个人21世纪21佳电影片单开聊,一起来看看他为何对岩井俊二如此钟爱。 本 期 嘉 宾 开寅 影评人、编剧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本段节目总时长 01:59:59 节目时间轴: 00:00 最初的电影评论形式 03:09 民间电影评论杂志的机会 08:11 学院派与电影评论 12:54 五六十年代观后感(读者来信)的重要性 17:51 关于戴锦华的评论文章 20:07 写影评的自觉性 22:46 电影书籍井喷的年代 24:54 豆瓣的出现 28:19 豆瓣对电影纸媒的冲击 29:38 豆瓣的安那其属性 40:31 豆瓣最好的时光 43:42 自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文 49:50 西方影评界生态与中国的区别 57:28 现在的信息流与九十年代末的区别 61:34 电影评论的下一个阶段会是什么状态? 69:07 关于《电影的宿命》章节分类的想法 71:44 开寅所理解的电影评论 77:09 关于岩井俊二的高评价 81:05 岩井俊二作品排序 90:47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与柏格森 92:22 关于《不求上进的玉子》 94:30 关于《你的鸟儿在唱歌》 98:51 不喜欢滨口龙介 100:15 关于真利子哲也 101:51 对小津安二郎的批判 110:48 关于纪录片《利维坦》和吕西安/帕拉韦尔夫妇 开寅21世纪21佳电影 《利维坦》(纪录片)(2012,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 维瑞娜·帕拉韦尔) 《花与爱丽丝》(2004,岩井俊二) 《你的鸟儿会唱歌》(2018,三宅唱) 《白丝带》(2009,迈克尔·哈内克) 《无路用的人》(2012,三宅唱) 《懂得又如何》(2009,洪常秀) 《完美现在时》(2019,朱声仄) 《通往仙境》(2012,泰伦斯·马力克) 《湄公酒店》(2012,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咖啡时光》(2003,侯孝贤) 《PTU》(2003,杜琪峰) 《大象》(2003,格斯·范·桑特) 《西游》(2014,蔡明亮) 《幽灵世界》(2001,泰利·茨威戈夫) 《一念无明》(2016,黄进) 《错乱的一代》(2016,真利子哲也) 《德州见》(2016,维托·帕尔米耶)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2016,岩井俊二) 《引见》(2021,洪常秀) 《不求上进的玉子》(2013,山下敦弘) 《二十四》(2014,姜纪杰) 本期使用音乐 岩井俊二 - Fish In The Pool

119分钟
4k+
2年前

115 一个中国影评人的二十五年(上)

本期播客,借着著名影评人开寅(豆瓣ID:九只苍蝇撞墙)的新书《电影的宿命》上市之际,我们邀请到开寅来和我们分享他的电影人生。本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开寅从最早接触电影到撰写影评,最后留学法国的经历。第二部分将聚焦中国电影评论史,从五六十年代聊到当代,再畅想未来的影评形式。最后我们从开寅列出的个人21世纪21佳电影片单开聊,一起来看看他为何对岩井俊二如此钟爱。 本 期 嘉 宾 开寅 影评人、编剧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本段节目总时长 01:51:08 节目时间轴: 04:06 关于《电影的宿命》 05:19 开寅与赛人的相似 06:40 母亲在电影方面的影响 10:14 电视电影的影响 14:06 80年代的电影院回忆 24:09 录像厅文化 33:29 录像厅当时在人们生活里占什么比重? 37:48 为什么会去上海读大学?为什么选了法语系? 41:00 大学的电影时光 45:39 艺术电影与打口带 46:36 VCD时代 50:04 开始对法国文化感兴趣 53:19 《环球银幕》生涯 65:48 萌生去法国的想法 68:29 法国读书生涯 74:44 法国电影行业对外来者的排斥 92:14 外国学生在法国学术圈的优势 100:42 作为影迷在巴黎 104:57 爱看电影的流浪汉 其他涉及电影 《荒野生存》(2007,西恩·潘) 《星球大战》(1977,乔治·卢卡斯) 《碧海蓝天》(1988,吕克·贝松) 《女囚尼基塔》(1990,吕克·贝松) 《亡命天涯》(1993,安德鲁·戴维斯) 《寅次郎的故事》(1969,山田洋次) 《疯狂的代价》(1989,周晓文) 《重庆森林》(1994,王家卫) 《黑匣喋血记》(1986,中叔皇) 《英雄本色》(1986,吴宇森) 《江湖情》(1987,黄泰来) 《至尊无上》(1989,向华胜) 《教父》(1972,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出租车司机》(1976,马丁·斯科塞斯) 《本能》(1992,保罗·范霍文) 《小薇拉》(1988,Vasili Pichul) 《红圈》(1970,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本期使用音乐 Eric Serra - DEEP BLUE DREAM Eric Serra - LEAVING THE WORLD BEHIND

111分钟
6k+
2年前

114 对谈FIRST评审陀螺与徐筱:选片看重的是导演的可能性

这是深焦的FIRST特别节目。 「前排收听FIRST」播客企划由以下播客—— 赶场 Way to Cinemas|深焦DeepFocus|什么电台|宇宙尽头小酒馆|撕票俱乐部 |凹凸 TO ALL 联合 小宇宙APP 和 FIRST青年电影展 共同策划。 在2022年的第十六届First青年电影展,我们来到了西宁,看了所有展映影片,见到了众多影迷朋友,也邀请了多位电影主创和评审录制了10余期播客,你可以在小宇宙搜索“first”即刻收听。 本期节目是系列比较重要的一期,我们与FIRST的陀螺和小潜两位评审老师对谈近三小时,并分为上下两期节目,本期即上期,大家结合入围影片探讨了选片标准;下期节目主要围绕《之后的一周》这部较受争议的电影,讨论了“我们到底该怎样给一部电影打分”,并与给它打一星的汪金卫老师进行了现场battle,请移步播客《赶场 Way to Cinema》的第03期节目收听。 - 本期嘉宾 - 陀螺:影评人,本届FIRST剧情长片评审 小潜(徐筱):制片人,本届FIRST纪录片评审 - 本期主播 - 陆小鸟、汪金卫(赶场Way to Cinemas),电车(深焦DeepFocus) - 时间轴 - 01:35 主播嘉宾们Say Hi:关于「前排收听FIRST」 03:31 电车和小潜的FIRST观感 06:09 因为疫情,陀螺的剧情片选片都是在家里完成的 08:21 纪录片的选片概括 13:50 两种纪录片类型,FIRST如何平衡? 【 15:55 剧情长片部分 】 16:27 《不要再见啊,鱼花塘》 23:23 为什么接受去过戛纳的《街娃》 31:10 女性主义与评审过程 33:29 许多人退场的《智能手机》 40:10 最低分的《一匹狼在放哨》 47:16 《半个小夜曲》 50:40 《百川东到海》与《千里送鹤》 52:06 “女性导演往往更擅长选角” 【 55:53 纪录片部分 】 56:03 “观众评分跟我的预期一模一样” 57:42 “《黑漆》是三位评审全票通过的” 61:39 迟到的汪金卫的纪录片整体观感:从《灵与岛》探讨“纪录片”的划分标准 68:28 再谈《黑漆》:看映后,很重要 71:50 “我们今天应该拉一个复审来” 73:21 “剧情纪录”《五月的秘密》 79:41 如果《灵与岛》是剧情片呢? 83:29 平遥和海南岛还有片子可选吗? - Music Credit - 《半个小夜曲》插曲:第一次排练,音乐人ChillChill —— 剪辑/文稿:陆小鸟

87分钟
2k+
2年前

113 短篇小说之神芥川,与他的中国祛魅之旅

1921年3月,29岁的芥川龙之介以海外视察员的身份来到中国。一路颠簸,船停靠在上海。走上码头,举目四望,芥川的第一印象只有一个字——“脏”。 不同于他在诗文、典籍中了解的那个风雅中国,芥川看到的是,上海充斥着租界乱象,苏州扬州全无思古幽情,而南京甚至还未从半个世纪前的兵燹中恢复。对于汉学功底深厚、各种历史掌故烂熟于心的芥川而言,这段经历不啻为一趟“袪魅之旅”。 芥川长于书斋,一路顺风顺水跻身精英之列。身为短篇小说家,他习惯在古典中寻找素材,而鲜少去书写自身经历。百年之后,我们无法断定中国之行对他的思想有何刺激——也许身体健康上的影响还要更多——但的确让芥川被动地卷入到那段时代浪潮里。 在上海,芥川见到了当年的革命党人,也见到了将来一大的与会者。而在同一时代的日本,现代主义艺术与思想源源不断地从西方涌入,“大正民主”与自由民权运动的热情势不可挡。作为明治与昭和之间的“空隙”,芥川见证了并不平静的大正时代,并几乎与它同时走向终结。 自然,芥川没有看到军国主义最终的暴走与失控。但一篇篇苦心孤诣的文字无疑可以跨越时空,与今天的读者共享相似的精神痛苦。 本 期 嘉 宾 魏大海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前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芥川龙之介全集》主编和译者之一。 宋远程 特约主持,媒体人 节目总时长 00:41:18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3:45 芥川龙之介怎样走上文学之路的? 06:40 芥川自杀的原因 09:50 对于《鼻子》的评价 11:39 芥川小说的风格 17:48 芥川的中国祛魅之旅 20:18 关于《桃太郎》 22:30 鲁迅对于芥川《中国游记》的评价 29:15 芥川明治时期背景的作品《舞会》 30:32 改编自《元禄忠臣藏》的《大石内藏助的一天》 35:32 《地狱变》与唯美主义 38:00 书斋式作家 39:50 芥川作品与我们当下有共鸣的地方 涉及部分书目 芥川龙之介 《竹林中》《罗生门》《地狱变》《鼻子》《桃太郎》《舞会》《大石内藏助的一天》 小林多喜二《蟹工船》 志贺直哉《暗夜行路》 田山花袋《棉被》 永井荷风《法兰西物语》 谷崎润一郎《细雪》 壶井荣《二十四只眼睛》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本期使用音乐 早坂文雄《罗生门》

41分钟
3k+
2年前

112 在特殊的年代,成为懦夫是另一种英雄主义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古典音乐家之一,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他多次因为自己的音乐遭受到苏联政府的批判,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又一次次在这种政治迫害中存活下来。在死后,他的自传《见证》得以在西方出版,让世人重新认识在这位一生生活在恐惧的音乐巨人。 在肖斯塔科维奇身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苏联政府称他为祖国忠诚的儿子,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西方世界则称他为古典音乐的先锋,自由的斗士。他和苏联政府之间的暧昧关系成为了这个人最大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服从命令专做宣传的“官方”作曲家,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位在乐谱里写满反斯大林主义密码的隐蔽的持不同政见者。面对这些疑问,肖斯塔科维奇从未正面给出答案。他隐忍,沉默,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苏联的高压政权下,只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 本期嘉宾: 杨宁 自由撰稿人,肖斯塔科维奇传记《Shostakovich, A Life》译者 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豆瓣同号) 节目总时长 01:16:54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2:54 肖斯塔科维奇的简单生平介绍 10:08 肖斯塔科维奇的艺术成就 24:48 肖斯塔科维奇与苏共权力之间暧昧而复杂的态度,苏联时期艺术家的生存环境 41: 39 《时间的噪音》和自传《见证》中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不同描写,怎么理解《时间的噪音》所说的“我的英雄是一个懦夫”这样的观点 51:51 为什么肖斯塔科维奇能在东方和西方都受到正面的评价 60:21 今天的这个世界中权力和艺术的关系,“带着镣铐跳舞”这种说法究竟可不可行 涉及书目: 《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 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口述 / 所罗门·伏尔科夫整理 《时间的噪音》 朱利安·巴恩斯 《余下只有噪音 : 聆听20世纪》 亚历克斯·罗斯 《Shostakovich, A Life》 LaurelE. Fay 涉及音乐: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Symphony No. 5 – I Symphony No. 2 'To October'- I Scarlatti Transcription 2 Festive Overture Op.96 Symphony No. 12 – IV Symphony No. 13 - I String Quartet 8 – V 亚历山大·莫索洛夫: Mosolov - Iron Foundry 开场音乐:肖斯塔科维奇 《Jazz Suite No. 2: 6. Waltz II》 结尾音乐:肖斯塔科维奇 《Piano Concerto No. 2 inF Major, Op. 102》

76分钟
4k+
2年前

111 “漫画之神”手冢治虫之后,日本漫画和动画的纠葛史

众所周知,手塚治虫是日本的“漫画之神”,同时也是开启了日本电视连续剧动画的第一人,可以说,如今日本动画漫画的状况,都离不开手塚治虫及那个时代造成的影响。本次播客深焦与漫编室合作,将从手塚治虫在漫画之外的动画建树入手,穿透从六十年代到如今,谈一谈大众对手塚治虫的误解,聊一聊日本动画漫画的喜与忧,也兼聊日本之外的动漫画情况。本期嘉宾包括了深焦作者塔塔君,漫编室主编铁雄及漫编室编辑常箩。 注:需要稍微纠正的一点是,本次节目提到过手塚治虫受到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创作了《新宝岛》,应该更准确地说,根据学者大塚英志的考据,首次运用了蒙太奇理论的日本漫画应该是手塚治虫的一篇习作《直到胜利之日》,该作直接受到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桃太郎 海之神兵》的影响。 本 期 嘉 宾 塔塔君 平日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休息时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动画漫画爱好者(也爱看电影),以及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想在休息日动笔、夜晚装作加班实际上偷公司电写稿的普通撰稿人。 铁雄 漫编室主编,品牌创始人。为了做一本好漫画,一生悬命。 常箩 漫编室编辑,2015年开始从事漫画行业。 节目总时长 02:16:15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4: 55 我们接触漫画的理由 09: 56 “漫画之神”手塚治虫的动画情结 18: 08 关于手塚治虫动画观的误区 28: 51 当今日本动画行业与《你的名字。》的转折点 45: 51 日本动画与漫画行业紧密相连的八十年代 67: 45 日本独立动画与当代个人动画 73: 01 中国动画黄金时期与宫崎骏 81: 32 不同环境、时期下的动画漫画发展模式 117: 53 为何我们还要看手塚治虫 涉及漫画和书籍 手冢治虫《新宝岛》(1974) 手冢治虫《怪医黑杰克》(1973) 三浦建太郎《剑风传奇》(1989) 斋藤隆夫《骷髅13》(1983) 藤本 タツキ《电锯人》(2019) 福元一义《手冢老师,截稿日要过了!》(2021) 山内让二《常盘庄最后的住户 : 漫画家们的青春物语》(2022) 涉及动画和电影 《铁臂阿童木》手冢治虫(1963) 《铁人28号》横山光辉(1963) 《8 man》河島治之(1963) 《小魔女DoReMi》(1999) 《数码宝贝》(1999) 《名侦探柯南》(1996) 《桃太郎 海之神兵》濑尾光世(1945) 《战舰波将金号》谢尔盖·爱森斯坦(1925) 《你的名字。》新海诚(2016) 《三千里寻母记》高畑勋(1976)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高畑勋(1974) 《风之谷》宫崎骏(1984) 《听到涛声》望月智充(1993) 《幻魔大战》林太郎(1983) 《穿越时空的少女》细田守(2006) 《迷宫物语》川尻善昭 / 林太郎 / 大友克洋(1987) 《东京教父》今敏(2003) 《千年女优》今敏(2001) 《平家物语》山田尚子(2021) 《风之谷》宫崎骏(1984) 《青色火焰》福田雄一(2014) 《龙猫》宫崎骏(1988) 《千与千寻》宫崎骏(2001) 《天书奇谭》王树忱 / 钱运达(1983) 《宝莲灯》常光希(1999) 《哪吒闹海》王树忱 / 严定宪 / 徐景达(1979) 《约定的梦幻岛》神户守(2019) 《大护法》不思凡‎(2017)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曲:手冢治虫同名漫画改编电影《大都会》原声曲《Metropolis》 结尾曲:佐藤允彦,初音ミク - 『缎带骑士』主题曲「リボンのマーチ」

136分钟
4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