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贾樟柯到底为什么退出平遥?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今年平遥面临的最大危机:龙标问题 平遥国际电影展之于中国、亚洲和世界电影的意义 贾樟柯到底为什么会退出平遥电影展? 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策展策略与观众的“激情打分” 平遥与FIRST如何差异办展,中国影展将何去何从? …… 本 期 嘉 宾 Peter Cat 深焦DeepFocus 前主编 梁鸣 演员、导演、编剧。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最佳导演,代表作《日光之下》,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 陀螺 自媒体 陀螺电影 主理人,制片人 10月18日晚,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始人贾樟柯在接受媒体群访时,突然宣布自己的团队将不再参与举办明年的影展,影展将交给平遥政府来举办。贾樟柯说:“我们一路走过来,可能今年是我们这个团队做的最后一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我们没有花政府一分钱,全部是社会的资本,我们已经把这个品牌打造好了。”这场临时召开的发布会令人始料未及。 10月20日下午,平遥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他(贾樟柯)自己自以为是地宣布(退出)了,和谁也没有沟通,省、市、县里都不知道。我们政府一贯的态度都是市场运作、公司主办,我们是支持人家办的……这么大的事情,现在还定不下以后怎么办,也没有定谁来接管的问题。

58分钟
2k+
4年前

023 20年来最重要电影理论,在讲什么?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沉浸和互动,为什么对今天的我们那么重要? “数据库电影”是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吗? “游戏化”是电影发展的不良趋势吗? 什么能取代“故事”在电影中的地位? …… 本 期 对 谈 嘉 宾 舟忆 电影图书编辑 李迅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车琳 《新媒体的语言》译者,电影研究者,策展人 媒体与计算机的相遇改变了二者的定义。从此,计算机成为媒体的合成者和操控者,“新媒体”就此诞生。媒体是人的延伸,当媒体更新换代,将如何影响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新媒体”为我们描绘出怎样的世界? 《新媒体的语言》预言了我们正生活于其中的未来,也记录下了一些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以及那些前人展望,但后人无法想象的视界。 精彩观点 李迅:电影,第一,它是一个可以机械记录的这么一个媒介。另外一个,就是像老马说的,它集合了很多以前媒介的一些样貌。无论你说文字还是说图片,还是说其他的,甚至说自己本身的介质,比方说35毫米、16毫米、超8,实际上到后来即使电子媒介出来之后,电影仍然能够用一些特效的方法、一些特技,来把刚才说其他媒介的这种形式能够纳入进来。 马诺维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对于电影的一个回顾,它实际上是把电影纳入它的关于新媒体理论的这么一个序列之中,来去阐发他的思想。这一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于电影的发展是一个特别基础的奠定,无论之后电影发展到什么程度(计算机影像、VR),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电影作为一种新媒体”的发展,这些发展全部都在电影的逻辑里。 …… 像维尔托夫的影片,需要观众交互,像把电影胶片做剪辑一样,去整理出来。你可以在维尔托夫的电影中整理出来不同的数据库序列,例如,一个表现城市生活的数据库,这里边又包含了休闲和工作两个方面,其中,这两个方面又包括了不同的工种的劳动人民从事的不同工作。所有的数据库能够集合出来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技法的集合,当时出现的几乎所有基础的电影技巧全部的在里面都使用过了,无论论停机再拍、叠印、多次曝光,还是多维、分屏、分割银幕、快/慢动作,影片全部都使用过了,所以这部影片也可以说是一个当时电影技巧的数据库。这就需要观众去介入,梳理归纳出这样的结果。 无论是自觉呈现,还是需要观众梳理,这些都形成一个可以去分门别类地序列。这时候就需要剪辑和叙事可以成为一种导航和索引,去引导观众体验和接受这些东西。 车琳:我们可以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就是赫尔佐格的《忘梦洞》,一方面赫尔佐格非常强调这个片子在3D中拍,在3D中看,一方面是你刚刚提到的,洞穴中的火光会形成,一个移动的光源,会形成对于影像的一个光照上的动感。绘图的岩洞的墙壁是有起伏的,这种动态起伏会非常深入都融合到当时的创作者或者说艺术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在绘图的过程中,对于不同部分的选择,比如说凸起的牛角,他会放在凸起的岩壁上,或者说一些动态,它会通过墙壁的起伏的动势来体现出动态的不同的可能性。 其实在VR诞生的好几千年之前,人类就有追求综合性体验的这种意识,所谓的“整体艺术”“整体电影”到现在的“整体XX”这样的整体性。从壁画到教堂的穹顶画,这也是一种整体的沉浸式的观感的绘图方式之一。 …… 在《死亡搁浅》这个游戏中,玩家一会儿看到精妙绝伦的大电影,一会儿又变成一个送快递的。玩家要在这个游戏的实践中度过一个时间性的体验,跟随故事的脉络,在感知与行动之间来回切换。这种切换一方面继承了原有的审美方式和传统,一方面又赋予观众行动性。这是游戏化和电影化观者身份切换体验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 我觉得这也是对电影传统的所谓的缝合机制在新媒体阶段的一个更新。我们以前都说要维持幻觉,保护幻觉,所以会有以往的维持幻觉的方式,但现在观众定期积极参与到文本中的这种参与感形成了幻觉与暂停之间的切换,这其实是让主体更充分地参与到幻觉中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在包括VR艺术以及其他的未来会出现的新媒介中赋予观众能动性主动性的一个合理化解释之一。

67分钟
1k+
4年前

020 诺兰是一个教,他始终膜拜一样东西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从来没有人物的诺兰电影,靠什么吸引观众? 诺兰电影的“拜物”如何体现? 《信条》在诺兰作品中处在什么水准? 很多时间题材动漫都比《信条》好? 观众为什么如此喜爱解读诺兰电影? …… 本 期 对 谈 嘉 宾 张无慢 一旦当我们开始研究形象,就已经离它远去 Tilda Li 常驻伦敦的深焦DeepFocus 一线撰稿人 大概谁也没想到,《信条》已经成为克里斯托弗·诺兰迄今为止口碑最两极的电影。它在豆瓣和IMDb纷纷跌破8分,在中国大陆的票房表现也不及预期。如果我们再由此联想到《信条》在之前被捧到的“业界救市主”地位,它现今遭遇的境况,的确有点尴尬。 不过这种境况或许是因为,《信条》本身就是一部很极端的电影。诺兰在其中不再强调爱、人性、“何为英雄”、“何为现实”之类大命题,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叙事游戏的建构和打磨上。这让影片故事的复杂程度即使与《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相比,也在呈指数级增长,却也让诺兰被屡屡诟病的缺点——场面调度乏力,情感缺失,内核浅薄,人物扁平功能化——暴露得更为明显。而叙事框架的俗套(经典间谍动作片格局)和叙事游戏本身的过于复杂(不同时间线在同一空间中的抵牾、冲撞),也让许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好奇心。 但不管怎么说,《信条》都是一部野心勃勃的巨作。作为一个既极具主见又善于顺应时代的导演,诺兰的成长与“退”变,都在其中显露无遗。

59分钟
1k+
4年前

018 《八佰》最不想做的,就是撕裂共识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160分钟和147分钟公映版《八佰》对比,孰优孰劣? 两版对比之下,哪些重要情节被去掉了? 《八佰》中人物的“脸谱化”是创作缺陷还是有意为之? 《八佰》在前期筹备中,有哪些有趣的幕后故事? 电影和史实之间有何出入?台湾版如何解读历史? …… 本 期 对 谈 嘉 宾 柯诺 电影媒体人 圆首的秘书 深焦DeepFocus 主编 8月14日起,电影《八佰》开启了大规模点映。作为中国历史上制作规模最大(制作经费高达五亿元人民币)的战争片之一,同时也是疫情之后上映的第一个(国产)大片,《八佰》对于恢复观众信心、激活整个电影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在去年的审查风波之下,《八佰》到底如何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随着8月21日影片公映,关于历史阐释、发行策略、人物塑造等各个方面的争议随之出现。截至发稿前为止,《八佰》在豆瓣评分人数将近10万,评分为7.8。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8月17日-8月19日中小影院加入《八佰》点映,华谊兄弟要求票房在200万以下的影城先付钱再给片。在8月19日前需交去年票房的3.5%“保底费”,才可在19-20日点映《八佰》。中间不通过院线,华谊兄弟可直接获得现金。8月21日晚,电影《八佰》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票房结算遵守正常结算流程,不存在向影院直接收款的行为。声明称,华影天下(天津)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此次为《八佰》制定的发行模式旨在保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偷漏瞒报这一长期存在的行业“毒瘤”,得到业内绝大多数院线、影管公司和影院的支持。

54分钟
1k+
4年前

017 中国独立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根本不可见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张献民为什么要评选“十荐”电影,初衷是什么? 独立电影的重要性在哪里? 中国独立电影发展趋势如何,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 如何看待各地出现的“新浪潮”概念? 从独立电影,看出爱国主义会在几年内产生分化? …… 本 期 对 谈 嘉 宾 张献民 教书,监制,出演 圆首的秘书 深焦DeepFocus 主编 在2017年年末,电影学者张献民以个人的名义,公开向国内的影像作者征集他们的作品:如果信任他,可以将作品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他,他将从中挑选十部影片进行推荐,并为每部影片写一段五百字左右的影评。当时共收到320部影片,最后形成了两个推荐片单——十部新作者影片和十部成熟作者影片,并完成了一篇综述,讲述当下中国创造性影像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可能。当时他将这个行为取名为“十荐”。 在2020年四月初,张献民再次发起第二届“十荐”的征集。在一个月的征集、五十天的观看之后,一份推荐片单与综述文章公布,在这份综述中,张献民总结出“招魂”、“残躯”、“爱国”、“性灵”、“公益”五大倾向。他表示,“影像的创造力,还在。这个‘还在‘,与强烈的在地性和在场相关。短片的在地和在场使得短片可以在熟人社会与彻底的陌生人社会中来回摇摆。“

43分钟
1k+
5年前

016 日本动漫这十年,超纲!新人与神作!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2010年代日本动画电影发展状况如何? 片渊须直和宫崎骏、高畑勲之间有什么关系? 3·11对近十年日本动画电影有何重要影响? 2010年代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动画创作者有哪些? 哪些新人动画监督和作品值得期待? …… 本 期 对 谈 嘉 宾 宋远程 专注想象的非虚构作者,媒体人 塔塔君 一个普通日本动画观众与电影观众 十年以来,日本动画产业中涌现出大量动画创作者和优秀作品,本期播客就由日本动画爱好者塔塔君和深焦日影组成员宋远程共同探讨2010年代他们心目中最值得关注的新经典。 塔塔君的补充小贴士: 由于当时录音的时候不多不少有些疏漏,再加上录音完后与发布之前相关内容又有了新的动态,于是本人(塔塔君)打算在节目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内容以便大家更深入地去了解。 1. 在谈到片渊须直的时候,我的观点是他的创作理念是对标高畑勋,但我漏讲了他本身就在高畑勋和宫崎骏手下干过活,也在这两位大前辈之下学习了许多创作的方式。比如TV动画中,《名侦探福尔摩斯》的第4、5、9、10话便是由他担任脚本,宫崎骏担任演出;除此之外还有在《魔女宅急便》担任“演出辅佐”,该作本来打算让他担任导演,然而赞助商要求非宫崎骏不可,于是他被降板,这也可见他的能力早早就被认可。 2. 关于石田祐康所在的动画公司STUDIO COLORIDO:该公司目前除了多部短篇电影、广告之外,只有两部长篇电影——《企鹅公路》《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此后还会制作《死神 千年血战篇》这样的改编作品。STUDIO COLORIDO是TWIN ENGINE子公司,大家如果关注正版的TV动画,会看到一些动画每集片头有一个摩托车驰骋的片头,那便是TWIN ENGINE的片头。该公司的业务有企划、宣传、出品等业务,代表董事山本幸治是富士台“NOITAMINA”档期的前制作人,该档期的理念是“颠倒动画的常识”,该档期旗下有《蜂蜜与四叶草》《怪化猫》《四畳半神话大系》《未闻花名》等名作。而山本在成立TWIN ENGINE之后也继续坚持相似的理念与各大动画公司合作。而新井阳次郎在2019年成立个人工作室FILMONY之后,依然有在STUDIO COLORIDO的作品中担任职务。 3. 丸山正雄在MAPPA公司即将完成《在这世界的角落》时,再度开了新的工作室“StudioM2”。(《在这世界的角落》是MAPPA成立之处就在推进的项目,这家公司最初成立初衷之一是为了受今 敏嘱托完成其遗作《梦的机器》,如今已宣布该项目终止。)StudioM2时期的丸山虽说推出新作数量早已不如以前,但近年也有联和曾经在虫Production(手冢治虫的动画公司)的同事们,创作了短篇动画《片腕》,导演正是山本映一(《悲伤的贝拉多娜》)和杉井仪三郎(《银河铁道之夜》1985版)。该片非常低调,只在一些电影节放映过,甚至几乎没有宣传。 4. 在最后提到未来可以期待的作者和作品中,笔者还想继续补充一些内容: (1)节目中提到的土居伸彰是NEWDEER公司的代表。NEWDEER是一家为各种活动的企划、运营、广告制作动画影像的公司,而土居本人也是一名专注动画领域的文化研究者。节目中引用到他的观点出自于『美術手帖』2020年2月号特集「アニメーションの創造力」,题目:「2010年代、日本アニメから眺める世界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とは?」。顺着土居的观点,笔者以今石洋之的3DCG的使用、《魔法少女小圆》的“魔女空间”设计为例子,来论证土居的观点——“现在的日本动画是‘生命的寻觅’的时代”。除此之外还笔者还想再提一提游离于动画工业体制外的新晋作家——久野遥子。她毕业于多摩美術大学,游走于多个圈子与行业,出版过漫画单行本,也在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担任过Rotoscope动画导演。其中她也有在NEWDEER推出过作品——和山下敦弘导演合作的东亚文化都市2019丰岛PR映像。而在商业动画作品中,《宝石之国》《Beastars》这两部作品都有她的参与(这两部作品都是同一个动画公司“Orange”制作),这两部TV动画同样也采用了一种异质的方式完成商业动画的影像表达。 (2)在动画电影范畴内,loundraw也是一位值得关注的新晋作者。loundraw原本以插画家的身份被人熟知,该领域中也有《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样的名作,该作的动画电影便是基于他的插画作人物设计。同时loundraw年纪轻轻就涉足商业动画界,22岁就已经是TV动画《月色真美》(2017)的人物设计原案,除此之外还为《名侦探柯南》最新两部剧场版《零的执行人》《绀青之拳》(2018、2019)担任概念设计(Image Board),也为《柯南》的剧场版注入了新风。可以看出,他在大学期间就积攒了不少的人脉,在动画影像上则创作了《直到从梦中醒来》《未来想象记》,前者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就已经获得了知名音乐团队BUMP OF CHICKEN和知名声优配音等资源,并于2019年成立了个人工作室FLAT STUDIO。而在今年6月26日,loundraw也刚公布了自己担任导演的短篇动画电影制作决定的消息。从个人的规划和创作风格来看,笔者认为他与新海诚有不少相似,不如说他比同龄时期的新海诚更顺利,只是如今的作品未能展现他的动画的才华,还需观望。 (3)在女性作者方面,笔者认为还要再提一人——松本理惠。她和细田守一样都是东映动画出身,25岁就担任了《电影 Heart Catch! 光之美少女》的导演,退出东映动画之后担任了TV动画《血界战线》(第一季)的导演。在此之后,她仅导演了MV动画《Baby, I Love You-daze》,尽显才华。值得注意的是《血界战线》是东宝出品的作品,而《Baby, I Love You-daze》恰好就是东宝的王牌制片人川村元气担任制片的作品,结合此前川村已与某女性动画导演接触的消息,以及东宝如今每年都会推出独立的动画电影的情况,笔者相信松本理惠也会给出一份动画电影的答卷。 (4)在独立性质的动画电影中,近年来还有《音乐》《Cencoroll》《薄暮》《COCOLORS》等作品可以关注一下;而作者方面仅仅关于动画电影领域,在其他领域尤其是TV动画,也涌现许多新晋作者。不过因内容量限制,希望可以择日再谈吧。

83分钟
1k+
5年前

015 比电影更伟大,永远的莫里康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音乐大师莫里康内对电影配乐的贡献是什么? 莫里康内怎样和电影大师进行合作? 莫里康内为什么在好莱坞备受推崇? 莫里康内的创作受到过谁的影响,又影响了谁? 电影影像和配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本 期 对 谈 嘉 宾 舌在足矣 公众号“影乐志”编辑&作者,CineCina 纽约华语电影节策展人 小树 简体中文版《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编辑,【后浪剧场】播客主播。 为电影配乐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于近日去世,享年91岁。被誉为“电影配乐界莫扎特”的莫里康内,曾为《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等影片写下无数深沉幽远、极富歌唱性与感染力的旋律。 莫里康内在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中,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不下400部。上世纪60年代,他与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合作了“美国三部曲”《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为世界电影音乐史开创了粗粝、潇洒的小号主题和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之后,他们携手完成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国往事》更是影史上的三座丰碑。 上世纪90年代后,莫里康内与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合作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最为著名。2000年,莫里康内凭借《海上钢琴师》获得第57届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2007年,他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2016年,他又凭借为昆汀·塔伦蒂诺《八恶人》所谱写的音乐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莫里康内,他的音乐将让电影永存。

57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