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班上学习再不好的学生也能说出文艺复兴的三位大师: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但却往往会有人把 爱因斯坦 混了进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部1990年由广州台引进的动画片《忍者神龟》。 可以说欢快激昂的神龟主题歌伴随了我们很多人的童年,更有许多人当年和我一样真就是通过《忍者神龟》才知道什么是 披萨 的,只不过由于翻译的原因很多年里我们都管这东西叫 馅饼。 到底为什么当年 多纳泰罗 被改名叫了 爱因斯坦?《忍者神龟》的故事最初竟然是诞生于信手涂鸦?小时候我们的神龟玩具是什么样的?斯雷德的盔甲灵感来源于何方?斯普林特老师最初真的是只老鼠!?关于神龟的一切,请听本期 闲聊八匹马~ 图注1:这就是最早诞生于信手涂鸦之间的两只神龟 图注2:世界上第一本《忍者神龟》漫画 图注3:彩星公司的神龟玩具,也是节目中我说我保留到现在的四个神龟玩具。但我至今不知道当时买的是正版?盗版?还是原厂流出的版本……另外,节目最后说到的迷你神龟玩具是隶属于 迷你先锋 系列的玩具,现在淘宝也能淘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
1985年,被刚刚创刊的新杂志《少年 CAPTAIN》的编辑 大塚英志 找上门来的 高屋良树 答应了对方画一个假面变身类漫画救救急的要求。不过前提是,只需要画6话,之后可以腰斩掉这个故事,让高屋去画他想画的恋爱幽默剧。 然而,当时的两个人把这件事都想得太简单了,谁也没想到,这个名叫《强殖装甲》的救急作品却成了一个连载达到36年还没有完结的旷世神作,当然也是旷世神坑。 记得最高看到这个漫画的时候,我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涉世未深的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打开了那本《变身斗士凯普》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如今我已经步入40岁的人生阶段,这部作品却依然没有结束,而且世界观逐层打开,一个想象力让人惊叹的世界似乎才刚刚揭开一角。 36年只有245话,常常被我们用来当作拖更典型的 富坚义博 与之相比堪称笔耕不辍的圣人,那么究竟 高屋良树 是什么人,凭什么他能如此操作自己的作品,却又让读者们又爱又恨割舍不能呢?《强殖装甲》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值得读者们三十多年守候更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经典的科幻作品——《强殖装甲》。 附言:作为实验性质的前12集 闲聊八匹马 取得了 我 和 杨次郎 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本希望12集的能达到单集点击达到1000就是大成功,结果托大家的福,最后一期的点击已经直奔2万。不过为了能保持连续更新和节目内容充实有趣,我们按照规划恰好也在第12期的时候完成了第一季的更新,进入了休整期。并且通过我的公众号和机核网,我们进行了一次新节目话题的意向征集活动,这次会选择《强殖装甲》也是和这个调查结果紧密相关。这里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有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太空堡垒》是我们这批80后在电视台看到的第一部真实系机器人动画,而且宏大的世界观设定,让人眼花缭乱的战斗场面,还有那些精妙绝伦的变形武器设计,当然还有好看的小姐姐……这些加在一起让我第一次填补了逃课回家看动画空白,初中时候逃了一次晚自习,回家去看《太空堡垒》最后一集。转天回到学校才知道,全班男生跑了一多半,其他班也差不多。导致那次学校开了一次临时家长会,但结果确实法不责众了。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太空堡垒》和《超实空要塞》的关系,也才直到美国人竟然能如此通过改编和剪辑把三部毫不相关的动画变成一个新的作品,而且还玩大了,发展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这期,作品就来聊聊这部原本并不会存在的经典——《太空堡垒》。 ———— 重要补完 ———— 本期节目最后 我 和 杨总 聊到因为海外版权已经到期,所以《太空堡垒》和《超实空要塞》必将会有个结论的问题。结果就在我们录完这期节目没几天,也就是4月9日的时候,一则《太空堡垒》和《超实空要塞》达成历史性和解的新闻传遍了整个圈子。日本大西公司 和 美国金合声 共同宣布了一份未来合作的扩展协议。 简单来说这份协议可以令大多数《超实空要塞》作品能在国际上立即发行,而 金合声公司 则拥有《太空堡垒》的特许经营权,并且将联合开展《超》和《太》项目的国际发行。也就是说《超》的续集作品都可以在日本之外发行,而《太》计划中的真人电影也可以在日本上映。与此同时,协议承认了之前金合声与龙之子关于在《太》中使用《超》里41个角色和机甲的长期许可。也就是终于不用像《暗影编年》里那样偷偷摸摸模棱两可地跟初代找关系了。所以今后也很可能开始重启《暗影编年》之后的《太空堡垒》内容。 最后,如果大家想详细了解相关内容可以到 中国太空堡垒联盟 的公众号上去看看,那里有详细的协议内容翻译 以及 相关视频介绍等等。 以上内容本想补录成一段内容放在节目最后,但因为最近家人生病住院所以实在没时间录音了,还是把原本节目放出来。这个重要的后续情况放在节目简介里做个补完,还望大家多多谅解~ 更多有趣内容,还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在这次的节目里,我们继续追随埃尔热的画笔,跟着小记者丁丁奔走在一个个新冒险的路上,或者说是继续奔走在我们童年的回忆里~ 在现实生活里,埃尔热 的人生却在二战结束后经历了一些波折,好在他最终还是振作起来,重新拿起了画笔。于是勇敢的小记者 丁丁 从南美到中东,从海底到山巅,甚至还抢先在 阿姆斯特朗 之前十多年就登上了月球。 一个个冒险中丁丁在成长,埃尔热也在成长,从他的笔下,通过丁丁和朋友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成熟,也因此带来了故事中更多令人深思的内容。于是,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至今为止还能驰名世界的 丁丁,直到此时此刻依然能给人们带来感动和希望的榜样。 虽然如今埃尔特已经故去,丁丁的冒险似乎也已停下脚步,但其实我们今天看来依然能从中看到太多太多丝毫不落后于时代的细节,依然能被 丁丁 的勇敢和乐观所感染,从中感受到那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丁丁是是我们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相信收听节目的朋友中也有很多人和我们有着共同的回忆,欢迎您留言给我们,一起聊聊这些故事。当然,如果您还没看过 丁丁 的故事,那在此要强烈推荐这套作品,保证十分精彩! 关于本期内容中更多图文补充,我会发布在本周五我公众号的播客配文中,请大家关注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上个月初,我去北京参加了一次有关《丁丁历险记》的主题活动,比利时大使馆组织了一场主题交流活动,并播放了一部名为《丁丁漫步月球》的纪录片,讲述了丁丁故事的创作过程,其中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和采访内容,对喜欢丁丁的人来说实在是非常精彩。 于是,这也成了我们决定录制《丁丁历险记》相关节目的契机。这次的节目同样被拆分成了两期,毕竟超过三十年的内容积累可以说的东西实在太多。本期中我们会从当年和 丁丁 初次相遇的回忆开始,走进比利时国宝级漫画家 埃尔热 的青年时代,跟随着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走进报社,看看他如何创作出后来誉满全球的小记者——丁丁。以及跟随 丁丁 一起展开未来几十年的冒险,并分享这些冒险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本期中会讲述到的丁丁的故事包括:《丁丁在苏联》《丁丁在刚果》《丁丁在美洲》和《蓝莲花》,顺带一提的是上图中这副当年《蓝莲花》的封面手稿,在今年年初的拍卖会上拍出了320万欧元,打破了漫画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关于本期内容中更多图文补充,我会发布在本周五我公众号的播客配文中,请大家关注公众号:瞬间思路(BG_CON)。
上次的节目里咱们顺着《童话往事》这本书讲到了1987年为止,国内电视台播放的所有海外引进动画片。这回咱们的故事要把时间继续推进,一直讲到1992年。这期节目里我想会有更多作品为大家所熟悉,毕竟时间更接近了。 而且,随着国内各个地方台政策的放开,海外动画片的引进速度越发加快,种类和来源也是不断增加。于是,在那段时间里,电视中海外动画大爆发式的黄金时代来到了。今天节目里我们会一起回忆 巴巴爸爸、忍者神龟、小飞龙、大白鲸、神探加杰特、怪鸭历险记、哆啦A梦、布雷斯塔警长、海底小精灵、太空堡垒……如果有您看过的作品,咱们一起来回忆过往。如果是您没看过的作品,感兴趣的话不妨去补来看看。总而言之,这不是一集资料工具节目,而仅仅是我们在讲述自己的回忆和童年。 最后,再次致敬用8年时间编写了《童话往事》的创作团队,期待你们新的作品。
1979年,一部《龙子太郎》打开了中国电视台播放国外卡通动画片的大门,阿童木、一休哥、花仙子、蓝精灵、汤姆和杰瑞、希曼和希瑞、变形金刚、太空堡垒……一系列世界各地的动画片看得我们这些当年的小朋友们眼花缭乱。什么日本的、美国的、西德的、东德的、法国的、意大利的、墨西哥的、西班牙的、英国的、瑞典的、捷克斯洛伐克的……那会真的难以想象打开电视机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那么多国家的动画作品,其风格千变万化、种类多种多样,真的是今天的小朋友们很难想象的状况。 回忆起那段日子实在是聊不完的话题,于是,真就有这么四个动漫发烧友愣是用了八年的时间访遍全国各地,做了无数的采访,整理了无数的资料,硬生生地还原出了当年几乎每一部译制动画片台前幕后的奇闻趣事,集结成册名曰《童话往事》。书中资料的详实丰富程度令人惊叹,这四位作者就是 关中阿福、罗星海、李翔 和 林翔。没有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实在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如此细致地回顾那些已经过去的岁月,那个电视里动画片的黄金时代。 这次节目由于内容过多,所以我们会按照《童话往事》划分的两部来分开介绍,本期为1979年到1987年。
1978年,日本第一次全面直播了世界最高水平足球赛事——阿根廷世界杯,这届世界杯给一个18岁的日本青年人巨大冲击,原来足球这么好看。几年后,这个青年人成了职业漫画家,带他冲上漫画家生涯顶峰的作品就是一部足球漫画,这就是《足球小将》,而这位当年的青年就是漫画家 高桥阳一。 《足球小将》和当时其他体育类漫画最大的区别在于直接改变了日本一个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让日本后来登记的足球人口数字提高了数倍。而且若干年后,正是看着《足球小将》成长起来的日本足球队主力们把日本队带进了世界杯。与此同,也有许许多多世界各地的足球明星们表示,自己曾受到过《足球小将》的影响,其影响力由此可见。而谁有能想象,在创作之初,其实 高桥阳一 对足球只是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的门外汉呢? 今天的节目,就来聊聊这部作品,聊一聊这个绿茵场上的梦想! 这里有三个补充:第一是《足球小将》的试水短篇中 大空翼 其实叫做 翼太郎,正式连载之后才改为了 大空翼 这个更带感的名字。第二是《巨人之星》的作者 梶原一騎和节目中我们说到的 高森朝雄 是同一个人,也就是 高森朝雄 是 梶原一騎 的另一个笔名。另外,他也是编剧,《巨人之星》的绘画则是 川崎升。第三是 罗伯特·本乡 是第三代巴西籍日裔,并非混血。
曾经,当 少年JUMP 陷入销售瓶颈,眼看着对手 少年SUNDAY 靠《福星小子》和《棒球英豪》步步紧逼的时候,是一部横空出世的超级热血硬汉派漫画,以其前所未见的战斗叙事风格为JUMP打碎了300万发行的禁锢,将其送上了400万发行的新时代。这部漫画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北斗神拳》,胸前七个伤疤的健次郎(拳四郎)一度成为真男人的代名词。那句“你已经死了”更是风靡一时,成为直到今天也在流传的动漫梗。而创造这部作品的 原哲夫 和 武论尊 这对组合更是名声大噪。今天的节目咱们就一起来回忆这部作品曾带来的感动。 注:要更正一点是,节目中我们提到《北斗神拳》中文版本的问题说到没有出过究极完全版,但其实台湾青文是发售过18卷究极完全版盒装《北斗神拳》的,现在价格大嘎是一千多块钱的样子,特此订正。 (原哲夫 与 武论尊)
我永远记得小时候眼巴巴地等在电视机前看《变形金刚》的日子,也不会忘记拿到第一个变形金刚玩具时的激动。直到今天,《变形金刚》仍然没有离开我的生活。和很多完全变成童年回忆的动画不同,《变形金刚》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很多也都登录了我们的电视频道。另一方面,《变形金刚》的玩具更是越发蓬勃,无论官方还是第三方,各种产品争奇斗艳层出不穷,包括我在内,很多80后90后都是如今《变形金刚》玩具消费者,弥补着童年时柜台前的那些眼馋和不甘,也继续着这个贯穿了自己几十年的美好回忆。 今天的主题就是《变形金刚》,来聊聊我们的回忆。如果您当年也买过玩具,那你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个《变形金刚》玩具是什么时候买的哪一个吗?
1994年,7月6日,杭州电视台在晚上6点档率先播出了一部全新的动画片,后来其他各地电视台也都陆续播放。和当时的大多数动画作品不同,这部科幻风拉满的动画,充满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宇宙怪兽、变身战士、高科技造物都让那会我们这批小孩尤其是男生们看得那是欲罢不能~其中许多充满想象力的场景、火爆的战斗画面都让我们惊叹。不过看完之后心里也总会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那些精彩的战斗背后好像有些什么东西没能看明白,明明主角赢了,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压在心里,沉甸甸的让人压抑。 后来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大概二十年后宽带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这才有机会再次看到这部作品,那次才发现了很多小时候完全没注意到的细节。尤其是那些当初让我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才真的注意到当年刺激的打斗和神奇的想象背后的悲剧内核和深度。这就是今天咱们节目的内容——动画片《宇宙骑士》。
对爱看漫画的70后、80后还有很多90后来说“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都是个少不了的、神奇的名字。因为最初我们看到的很多作品、许多漫画家都是通过这家可能在地理空间位置上和我们的生活毫无交集的出版社才实现的。前两期节目中我们介绍的《圣斗士星矢》《城市猎人》《猫眼三姐妹》最早也都是通过这家出版社才看到的。 那么到底这家出版社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会成为出版日本漫画的探路者,后来又为何销声匿迹了呢?一切请听本期节目~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