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简介 “星星小姐”是台湾高雄蒲公英故事阅读推广组织的发起人;2011年,在高雄创建了小房子书铺。2021年,在海峡这一边的成都,她开设了另一个“小房子”。上一期“星星小姐”在节目中里谈到创办“小房子”、开设绘本原画展以及台湾的亲子阅读发展过程,这一期一起来了解图书馆在培养本土的原创作者上做的努力,大陆和台湾的出版流程的差异所产生的出版行业环境又有什么不同?来听“星星小姐”讲台湾亲子阅读和原创扶植计划那些事。 嘉宾介绍 星星小姐(王怡凤),台湾文化大学家庭教育专业。自2008年担任社团法人高雄市蒲公英故事阅读推广协会总干事至今,她也是高雄小房子书铺负责人、成都小房子负责人、高雄市立图书馆董事,她还有多重身份:高雄市立图书总馆推广组馆员、台湾“阅读磐石奖”国小组评审委员、广州满天星公益组织阅读培训讲师、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早疗中心---身心障碍家庭亲子共读讲师…… 节目进度条 03:28 台湾亲子阅读发展现状; 06:33 引进BookStar概念:图书馆为初生婴儿配书,专业的图书馆员向父母介绍亲子共读的重要性; 11:42 台湾的图书馆近几年开始改变:和国外的绘本机构交流合作; 13:26 为了培养本土的原创绘本创作者,设立“好绘芽绘本创作人才扶植计划”; 17:16 图书馆做得太好,大家借书不买书怎么办? 18:58 创作创作者的沃土:打造IP; 25:47 大陆和台湾原创方向的差异; 29:27 经典书再版又是新书,在产品更迭迅速的时代,很难再打造经典书; 33:59 在台湾个人就可以申请书号,个人可以通过募集资金出版原创; 本期书单 《小房子》[美]维吉尼亚·李·伯顿/著 “大手牵小手世界经典绘本”系列 远流出版社 “大象艾玛”系列[英]大卫·麦基/著 “蜗牛老师的幼儿园”系列 吕莎莎/著 “小鼠波波”系列 [英]露西·卡曾斯/著 《向左走,向又走》幾米/著 《等待》高佩聪/著 《子儿,吐吐》李瑾伦/著 《宝儿》蔡皋/著 《想念》陈致元/著 《晚安,月亮》[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美]克雷门•赫德/图 《小黄与小蓝》[美]李欧·李奥尼/著
节目简介 她是高雄蒲公英故事阅读推广组织的发起人;2011年,在高雄创建了小房子书铺。2021年,在海峡这一边的成都,她开设了另一个“小房子”。她自称是“喜欢儿少文学的大人、很喜欢绘本的大人、更喜欢小孩的大人!”她说她喜欢这样一段话: “你不抬头看天上的星星,你的梦想就不会跟你到天边!” 所以被称为“星星小姐”。来听她讲中国台湾儿童文学与亲子阅读那些事。 嘉宾介绍 星星小姐(王怡凤),台湾文化大学家庭教育专业。自2008年担任社团法人高雄市蒲公英故事阅读推广协会总干事至今,她也是高雄小房子书铺负责人、成都小房子负责人、高雄市立图书馆董事,她还有多重身份:高雄市立图书总馆推广组馆员、台湾“阅读磐石奖”国小组评审委员、广州满天星公益组织阅读培训讲师、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早疗中心---身心障碍家庭亲子共读讲师…… 节目进度条 06:37 小房子:一个集绘本原画展览和图书馆功能与一体的书铺; 10:12 展览形式:展览一本绘本的原画; 11:25 已经出版的绘本,为什么要展出原画?会有人看吗? 16:17 成都的小房子刚开始做绘本原画展; 22:05 做绘本原画展有盈利吗? 23:06 “使用者付费”概念; 29:10 台湾亲子阅读现状:故事妈妈培训; 35:47 图书馆里会有很多志愿者给孩子讲绘本故事; 42:47 为什么选择在成都开设另一个“小房子”? 46:45 台湾亲子阅读发展过程:第一代原创绘本作家大概在50年前开始发展。 本期书单 《小房子》[美]维吉尼亚·李·伯顿/著 “大手牵小手世界经典绘本”系列 远流出版社 “大象艾玛”系列[英]大卫·麦基/著 “蜗牛老师的幼儿园”系列 吕莎莎/著 “小鼠波波”系列 [英]露西·卡曾斯/著 《向左走,向又走》幾米/著 《等待》高佩聪/著 《子儿,吐吐》李瑾伦/著 《宝儿》蔡皋/著 《想念》陈致元/著 《晚安,月亮》[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美]克雷门•赫德/图 《小黄与小蓝》[美]李欧·李奥尼/著
节目简介 姜跃平先生在上期节目中聊了很多目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在节目中强调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本期,听他说了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之后,确实是不同寻常的一段经历:追逐潮流热爱探索的初中班主任,具有实验性的高中班级和课程。 另外投身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姜跃平先生,也在这一期节目里带我们了解了教育公益组织在农村做的教育创新和探索,了解农村教育现状。 来听姜跃平先生的“教育人生”。 嘉宾介绍 姜跃平(Michael),曾任WeWork中国Acting CEO,负责公司全⾯⼯作;之前曾任美团点评⾼级副总裁,⼤众点评⾸席战略官,先后负责产品与运营、战略投资、⼈⼒资源、新零售业务等;并曾在腾讯、Yahoo(美国)等公司担任产品、运营、技术研发⽅⾯的管理⼯作,具有跨国、跨⾏业、跨职能和跨企业⽣命周期的丰富认知和实战经验。 姜跃平热⼼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和弱势群体领域。⽬前担任教育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和旨在改善⽋发达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柴公益理事。他也是多家科技公司和投资基⾦的天使投资⼈、战略顾问、投资合伙⼈。 姜跃平毕业于⼭东⼤学,后取得复旦⼤学计算机博⼠学位和美国加州⼤学伯克利分校的MBA学位。 节目进度条 07:06 遇到了一位追逐潮流、热爱探索的初中班主任; 10:28 实验性的高中班级:定制教材、灵活的课程、丰富的课外活动; 12:27 班级里的同学们工作后的适应性较强; 14:08 时代的“幸运儿”; 15:28 创新性的实验班级,让更多人看到教育有另外的可能性; 19:21 国内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人; 22:40 中国的乡村有很多教育家在进行创新教育:尊重儿童发展天性; 24:02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一个研究教育方法、宣传教育体制、推动教育变革的教育智库; 28:58 乡村教育项目:在乡村推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33:37 教育评价体系:标准话的统一考试评价体系僵化、死板; 36:55 乡村学校共读公益活动; 39:09 农村教育的三个问题:教育软资源短缺;家庭教育缺位;评价体系城市向、不友好; 42:36 农村孩子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但是教育资源不平衡使得他们很难更好的成长。
节目简介 姜跃平先生身上有很多标签:超级学霸(复旦计算机博士,加州伯克利MBA),成功企业家(大众点评CSO,美团SVP,多家科技公司的ISC);但我们感兴趣的,是他的公益人和教育人身份(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火柴公益理事,真爱梦想战略顾问),以及写作者(为弱势者做点事儿,有一杆劲笔)和一对优秀儿女的父亲(儿子约翰·霍普金斯,女儿哥伦比亚大学)角色。 来听这样的“别人的人生”。 嘉宾介绍 姜跃平(Michael),曾任WeWork中国Acting CEO,负责公司全⾯⼯作;之前曾任美团点评⾼级副总裁,⼤众点评⾸席战略官,先后负责产品与运营、战略投资、⼈⼒资源、新零售业务等;并曾在腾讯、Yahoo(美国)等公司担任产品、运营、技术研发⽅⾯的管理⼯作,具有跨国、跨⾏业、跨职能和跨企业⽣命周期的丰富认知和实战经验。 姜跃平热⼼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和弱势群体领域。⽬前担任教育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和旨在改善⽋发达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柴公益理事。他也是多家科技公司和投资基⾦的天使投资⼈、战略顾问、投资合伙⼈。 姜跃平毕业于⼭东⼤学,后取得复旦⼤学计算机博⼠学位和美国加州⼤学伯克利分校的MBA学位。 节目进度条 02:42 70年代的“时代潮流”,诞生了一批“奇怪”人物; 07:39 放学之后开始疯玩的70年代学生,学习时长和今天的孩子没法比; 09:48 过多的学习任务会抹杀掉孩子的天性、热情和好奇心; 12:43 当大众在庆祝中国队在奥数取得冠军时,让人对目前的教育环境感到忧虑; 14:05 我们是一个体育强国,但不算是一个体育大国; 16:26 中国学生面对需要创新、探索的问题容易手足无措; 18:47 教材统一,考试范围统一,留给老师讲课的空间越来越小,孩子也不会考虑知识和生活的连接; 21:44 我们的教育第一大问题是:过于僵化和高度统一的教育机制; 23:06 硅谷的科技行业,有一大批优秀的华人工程师,但是几乎没有华人能够胜任产品经理; 27:38 文理分科导致的综合素质人才缺失; 34:34 在孩子成长中给予孩子的高质量的陪伴; 38:03 教育体制本身给孩子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孩子需要“留白”,需要更自由的时间; 42:08 “麦哥自留地”:为改善教育环境做些事儿。
节目简介 心灵文化工作者、心理师安澜先生是中国第一家以人本和荣格心理学为基础的开放性心灵成长公益组织――青未了心灵成长机构创办人,也是一位常常与孩子分享童书的父亲。 上一周安澜老师在节目里提到孩子需要“认出”,认出自己,认出世界,认出情绪等,认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期安澜老师将会在节目中讲解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了助力孩子心灵成长,构建强健的心灵,大人应该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这个问题又和年轻人“躺平”紧密相关。另外,处理好“关系”又和幸福相关?一起听听安澜老师有哪些洞见。 嘉宾介绍 安澜,心灵文化工作者,心理师,中国第一家以人本和荣格心理学为基础的,开放性心灵成长组织――青未了心灵成长机构创办人。 本期进度条 05:25中国的家长和中国的孩子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边界不清; 10:30孩子需要和父母“分离”,学习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不是老师; 12:38很多人在很早的时候放弃自己,不再探索、思考; 18:35年轻人为什么躺平?需要一个火种点燃自己; 23:27给孩子读童书的时候,读什么不重要,一起度过的时光更重要; 25:35一个人幸福与否并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能够和自己、他人、世界和谐相处; 29:12健康:健是力量,康是顺畅。和他人和谐相处既是顺畅,人会更轻松。 30:40慢慢来,不要着急。着急会让我们丢失很多东西; 36:55发现家庭之间的矛盾,孩子要怎么自我修复? 39:45面对问题的态度非常重要; 本期书单 《和甘伯伯去游河》[英]约翰·伯宁罕/著 《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日]小林丰 文/图 《古纳什小兔》[美]莫·威廉斯/著 《野兽国》[美]莫里斯·桑达克/著 《莎莉,离水远一点》[英]约翰·伯宁罕/著 《宝儿:没有羽毛的大雁》[英]约翰·伯宁罕/著 《我们的世界》[瑞典]伊娃•卡尔森/著;[瑞典]艾米丽•奥斯特格伦/绘 《我爸爸》[英]安东尼·布朗/著 《我妈妈》[英]安东尼·布朗/著
节目简介 心灵文化工作者、心理师安澜先生是中国第一家以人本和荣格心理学为基础的开放性心灵成长公益组织――青未了心灵成长机构创办人,也是一位常常与孩子分享童书的父亲。 为了助力孩子心灵成长,构建强健的心灵,大人应该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那些“小儿科”的童书对于孩子与大人的心灵成长,到底有什么帮助?听听安澜有哪些洞见。 嘉宾介绍 安澜,心灵文化工作者,心理师,中国第一家以人本和荣格心理学为基础的,开放性心灵成长组织――青未了心灵成长机构创办人。 本期进度条 05:05 心灵和心理:儿童的灵性更强; 07:37 心灵的障碍,是因为远离了自然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09:47 绘本对读者有疗愈作用,自然的故事具有修复的能力; 13:05 “认出”的重要性; 14:26 情绪需要表达:“愤怒”是阻断,“悲伤”是失去,“喜悦”是达成; 20:02 《莎莉,离水远一点》:莎莉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阻断,没有连接; 23:40 当父母开始面对自己生命中的困难时,带给孩子最重要的是经验; 27:12 当我们开始自己照顾自己,就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光明和希望; 30:38 对孩子的期许:成为一个健康的普通人; 31:57 很多时候大家并不能“认出”自己的需求; 33:10 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学会爱自己,“认出”自己的需求; 38:43 女儿给爸爸买了一堆育儿书; 43:59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机会,不要着急,慢慢来,慢慢来,不急。 本期书单 《和甘伯伯去游河》[英]约翰·伯宁罕/著 《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日]小林丰 文/图 《古纳什小兔》[美]莫·威廉斯/著 《野兽国》[美]莫里斯·桑达克/著 《莎莉,离水远一点》[英]约翰·伯宁罕/著 《宝儿:没有羽毛的大雁》[英]约翰·伯宁罕/著 《我们的世界》[瑞典]伊娃•卡尔森/著;[瑞典]艾米丽•奥斯特格伦/绘 《我爸爸》[英]安东尼·布朗/著 《我妈妈》[英]安东尼·布朗/著 《谁来我家》[英]安娜琳娜·麦克菲/文;[英]安东尼·布朗/图
节目简介 上一期涂涂老师在节目中聊到乐府文化出了很多“土”的书,但是这些很“土”的书,都包含着一种未经修饰的天才。已经了解了乐府文化的出版风格,这一期再来听听作为出版人、父亲,涂涂是怎么给孩子选书的?拥有一屋子书的涂涂也曾因孩子不喜欢读书而焦虑,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焦虑也慢慢消失了。 一起来听听涂涂的选书“秘诀”吧! 嘉宾介绍 涂涂,乐府文化创始人、总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前主编。 本期进度条 06:45 给孩子选书?没有必要要求孩子读那些“好”的书; 11:06 不限制孩子读书的选择,可以读经典,可以读小说,当然也可以读网络文学; 15:41 亲子共读:听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 21:00 给孩子选自己喜欢的书; 23:57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读书人(给孩子读书的人)?要学会选书; 27:41 “我”为什么要让“我”的孩子读书? 33:02 《登登在哪里》: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37:03 创作背后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本期书单 《寂然的狂喜》[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著;[英]科尔姆·托宾 理查德·戈尔曼 依婉·伯兰 李昶 等/绘;傅浩 刘勇军/译 《中国故事》全三卷 一苇/述;萧翱子 刘培培 孙亚楠/绘 《聊斋汊子》董均伦江源/整理 《雨滴项链》[英]琼·艾肯/著;舒杭丽/译 《又又和双双》陈小齐/著 《秋园》杨本芬/著 《四季》《歌谣》[法]Blexbolex/著;于歌/译 《人们》(未出版) 《童年美术馆》李杰/著 《为爱朗读》[美]爱丽丝·奥兹玛/著 《我们的假期》[法]布莱克斯·博莱克斯/著绘 《捉猫故事集》[法]马塞尔·埃梅/著;李玉民/绘 《日本童谣》[日]赤羽末吉/编绘;[日]川口彰俊 凌云/译 《布里格斯鹅妈妈童谣金典》[英]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李晖/译 《万物大声歌唱》[捷克]皮特·丹克/著;[捷克]阿道夫·泽布兰斯基/绘; 徐伟珠/译 《中国儿歌》朱介凡/著 《水坑人》[英]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叶敏/译 《方格菌》[英]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叶敏/译 《诗人X》[美]伊丽莎白·阿塞韦多/著;刘怀昭/译 《登登在哪里》马怡/著;翱子/绘 《登山的人》马怡/文;胡明哲/画 《我们的世界》[瑞典]伊娃•卡尔森/著;[瑞典]艾米丽•奥斯特格伦/绘;郑宇芳/译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芬兰]劳尔·洛依奈/著 《很慢很慢的杨等等》章红/著;花果小山/绘
节目简介 《中国故事》《春山》《秋园》《诗人十四个》《童年美术馆》《郭初阳的语文课》《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乐府文化出版了一众既有品又畅销的好书。《新京报·书评周刊》前主编涂涂于2016年创办的乐府文化出版的关于童年和儿童的书,都有鲜明个性。本期,我们请涂涂聊聊乐府的童书和父亲角色。 嘉宾介绍 涂涂,乐府文化创始人、总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前主编。 本期进度条 04:00 “心里满了,就从口中溢出”; 05:05 乐府文化刚成立时只有三个人; 07:55 签了很多版权,但不是每一本都能出版; 09:19 乐府的任性选品,想要出版很“土”的书; 15:23 偶然的遇到一个“冷门”的作者,出了很多“冷门”的书:《四季》《歌谣》《人们》; 21:53 出版了很多童书,却不是一个童书出版公司; 23:52《万物大声歌唱》:从见到这本书到出版中文版,隔了十年; 28:33《中国儿歌》:一本因为找版权用了十年才得以出版的童书; 36:55《又又和双双》:一本不是育儿类的文学书; 43:51 一定要大声朗读的童谣。 本期书单 《寂然的狂喜》[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著;[英]科尔姆·托宾 理查德·戈尔曼 依婉·伯兰 李昶 等/绘;傅浩 刘勇军/译 《中国故事》全三卷 一苇/述;萧翱子 刘培培 孙亚楠/绘 《聊斋汊子》董均伦江源/整理 《雨滴项链》[英]琼·艾肯/著;舒杭丽/译 《又又和双双》陈小齐/著 《秋园》杨本芬/著 《四季》《歌谣》[法]Blexbolex/著;于歌/译 《人们》(未出版) 《童年美术馆》李杰/著 《为爱朗读》[美]爱丽丝·奥兹玛/著 《我们的假期》[法]布莱克斯·博莱克斯/著绘 《捉猫故事集》[法]马塞尔·埃梅/著;李玉民/绘 《日本童谣》[日]赤羽末吉/编绘;[日]川口彰俊 凌云/译 《布里格斯鹅妈妈童谣金典》[英]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李晖/译 《万物大声歌唱》[捷克]皮特·丹克/著;[捷克]阿道夫·泽布兰斯基/绘; 徐伟珠/译 《中国儿歌》朱介凡/著 《水坑人》[英]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叶敏/译 《方格菌》[英]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叶敏/译 《诗人X》[美]伊丽莎白·阿塞韦多/著;刘怀昭/译 《登登在哪里》马怡/著;翱子/绘 《登山的人》马怡/文;胡明哲/画 《我们的世界》[瑞典]伊娃•卡尔森/著;[瑞典]艾米丽•奥斯特格伦/绘;郑宇芳/译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芬兰]劳尔·洛依奈/著 《很慢很慢的杨等等》章红/著;花果小山/绘
节目简介 上一期,独立出版人陈小齐和我们聊到了“砖头书”《又又和双双》相关的一些内容,可爱的“又又语录”让人印象深刻,那么这样一本可爱的“砖头书”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本期听小齐聊聊《又又和双双》的神奇的出版过程,一本难以被定义的“砖头书”蕴含着怎样的育儿思考?在节目中里还能够听到小齐和阿甲老师谈那本囊括了国外大部分重要的作品和作者的《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 嘉宾介绍 陈小齐,英文、法文译者。独立出版策划人,资深童书爱好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法国童书大师杜莱系列作品的策划、推广、出版人。首次策划的大型游戏书《地板书》系列,荣获2014年“桂冠童书奖”,同时她也是《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出版人和译者。 本期进度条 04:41 被编辑发现的选题:“又又语录”一份长达8年的妈妈手记; 07:03做了一本“砖头书”; 09:58找出了又又画的画,成为了这本“砖头书”的插图; 13:49为孩子出本书; 15:32通过这本书看到真正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这不是一本育儿书,但包含了很多育儿的思考; 18:16当你拿起笔记录孩子,就成为了一个超然的记录者; 20:58《又又和双双》:懂儿童心理学的作家写的人类学观察报告; 21:31孩子的无厘头表达是最珍贵的; 27:49进入孩子的世界和他交流,沟通更有效; 31:58《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买了版权之后的漫漫出版路; 37:23囊括了国外大部分重要的作品和作者。 本期书单 《又又和双双》陈小齐/著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英]朱莉娅·埃克谢尔/主编;阿甲/主编;[英]昆廷·布莱克/序;陈小齐 蔡萌萌 李梦薇 余悦/译 《亲爱的天才》[美]伦纳德·S.马库斯/编选; 阿甲 曹玥 黄建萍 马云荣 杨庆华 姚晶晶 于丽锦/译 《哲学与幼童》[美]加雷斯·皮·马修斯/著
节目简介 最近,独立出版人陈小齐出版了一本非常可爱的“砖头书”《又又和双双》。“这是一本跨越8年的妈妈手记,记录最浪漫的日常生活。”介绍还说,“热闹的烟火气、鸡零狗碎的世俗生活,是孩子送给父母的礼物。生活里有成长、有温暖、有爱,它永远狼狈,永远能找到一点甜。”这样一本书和一位作者,引人好奇。本周,我们和小齐聊一聊《又又和双双》以及她的育儿经。 嘉宾介绍 陈小齐,英文、法文译者。独立出版策划人,资深童书爱好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法国童书大师杜莱系列作品的策划、推广、出版人。首次策划的大型游戏书《地板书》系列,荣获2014年“桂冠童书奖”,同时她也是《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出版人和译者。 本期进度条 04:21 其实记录了几十万字的妈妈手记; 08:34过度的教育不是教育,在家里只当一个爸爸、一个妈妈,而不是一个老师; 14:59教育是没有模板的,孩子也是没有模板的; 18:41堆在家里没有被读到的书很重要,读书不是一切; 20:43刻意引导孩子,可能会改变孩子的成长路径:没被引导的孩子的童言童语; 24:08引导,可能会取得好成绩,但是也有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7:10运动第一,艺术第二,阅读第三 28:46对话是一种逻辑的游戏; 35:11父母对孩子不要有太具体的期望; 40:09幸福是什么?幸福应该是延续性的。 本期书单 《又又和双双》陈小齐/著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英]朱莉娅·埃克谢尔/主编;阿甲/主编;[英]昆廷·布莱克/序;陈小齐 蔡萌萌 李梦薇 余悦/译 《亲爱的天才》[美]伦纳德·S.马库斯/编选; 阿甲 曹玥 黄建萍 马云荣 杨庆华 姚晶晶 于丽锦/译 《哲学与幼童》[美]加雷斯·皮·马修斯/著
节目简介 上一期和汤汤老师聊到了孩子为什么喜欢童话,以及汤汤老师的童话创作,汤汤老师在节目里说过最开始进行童话创作是在做小学语文老师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童话魅力同时,汤汤老师也找到了童话的意义。 本期,继续听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童话作家汤汤老师跟我们聊聊童话和她的代表作。 听听“自然生长”的童话,不用刻意赋予童话教化意义。 嘉宾介绍 汤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品曾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首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金奖等,并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到你心里躲一躲》《水妖喀喀莎》《门牙阿上小传》《绿珍珠》等,作品翻译成英文、法文、日文等。 节目进度条 02:33《水妖喀喀莎》:用童话讨论现实; 05:44拔了牙齿的水妖会忘记很多事情; 06:26一个善良的水妖被人类驱逐; 09:28无法向大人证明喀喀莎的美好; 14:47早期的经典童话都有训诫的作用,现代童话不一定要承担这个责任; 16:05早期西方童话常常带有宗教色彩; 18:38好的故事像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21:25《别去五厘米之外》:世界上有很多规矩和束缚,总是有人会打破规则; 27:18童话很重要; 31:27汤汤老师的童话第一名读者是自己的儿子; 36:51童话的力量:童话故事里包含的精神。 本期书单 “汤汤鬼精灵童话系列”:《到你心里躲一躲》《流萤谷》《睡尘湖》《来自鬼庄园的九九》《来自鬼庄园的九九2》 “汤汤奇幻童年故事本”:《水妖喀喀莎》《美人树》《雪精来过》《再见,树耳》《小绿的樱桃》《愤怒小龙》 “汤汤幻野故事簿”:《空空空》《眼泪鱼》《小青瞳》 《太阳和蜉蝣》汤汤 著;大面包 绘 《别去五厘米之外》汤汤 著 《守护神一个》汤汤 著 《青草国的鹅》汤汤 著 《一只蛤蟆叫太阳》汤汤 著 《小野兽学堂》汤汤 著 《绿珍珠》汤汤 著
节目简介 童年离不开童话。孩子们为什么都喜欢读童话?童话对于儿童,有何特殊的情感关联和意义?本期,我们特别邀请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童话作家汤汤老师跟我们聊聊童话和她的代表作《到你心里躲一躲》《水妖喀喀莎》等作品。 • 写童话送给学生; • 充满幻想的童话让孩子“长出”想象的翅膀; • 鬼精灵童话:写一些迷人的、忧伤的、可爱的、调皮的、善良的鬼; • 为什么孩子需要童话? 嘉宾介绍 汤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品曾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首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金奖等,并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到你心里躲一躲》《水妖喀喀莎》《门牙阿上小传》《绿珍珠》等,作品翻译成英文、法文、日文等。 节目进度条 02:41 爱幻想的人还是写童话; 04:22 写童话读给学生听,找到写童话的意义; 05:36 为什么孩子天生爱读童话?现实世界里,很多人的灵魂和双脚一样匍匐在大地上,没有激情,没有幻想; 08:17 听村里的老人讲民间故事; 11:27 跟学生约定每周写一个童话送给他们,以自己的写作激励孩子的写作; 13:51 从小学语文老师到童书作家; 15:27 《到你心里躲一躲》:开始写鬼精灵童话,把孩子害怕的东西描绘成一场场美丽的梦; 21:21 二十一世纪,人们还需要童话吗? 24:35 创作童话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和自己玩的过程; 25:35 童话要有朗读性; 30:54 《太阳和蜉蝣》:当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遇见存在近5亿年的太阳,在短暂生命力探索无限; 40:39 在平常的生活中找到奇妙的故事; 43:05 从小被优秀的童话喂养过的心灵一定会比没有读过童话的多一些天真善意和柔软有趣的东西。 本期书单 “汤汤鬼精灵童话系列”:《到你心里躲一躲》《流萤谷》《睡尘湖》《来自鬼庄园的九九》《来自鬼庄园的九九2》 “汤汤奇幻童年故事本”:《水妖喀喀莎》《美人树》《雪精来过》《再见,树耳》《小绿的樱桃》《愤怒小龙》 “汤汤幻野故事簿”:《空空空》《眼泪鱼》《小青瞳》 《太阳和蜉蝣》汤汤著;大面包绘 《别去五厘米之外》汤汤著 《守护神一个》汤汤著 《青草国的鹅》汤汤著 《一只蛤蟆叫太阳》汤汤著 《小野兽学堂》汤汤著 《绿珍珠》汤汤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