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女性同桌吃饭,人人都在“少吃碳水、多吃蔬菜”。女人的一生,就是减肥的一生。两位主播一边回顾自己的减肥故事,一边质疑:为什么人人都要减肥?到底体重多轻才算“瘦”?“白幼瘦”审美到底还要荼毒多少人?我们制定的减肥目标,结果真的是健康、美丽的吗? 本以为这是一期会很生气、需要打拳的节目,没想到由于我们的故事都太好笑,两位主播频频笑到讲不下去。希望这期节目能陪伴你度过快乐的一小时,缓解身材焦虑,爱上这个陪你哭陪你笑的身体!请注意,收听期间最好不要喝水。 又,Ran这期音质不太好,对不起大家的耳朵,请多多包涵! 2:45 Ran和Anran的减肥血泪史 9:37 过于注意体重数字,变质的BM风传播身材焦虑 13:44 身材焦虑是无法取悦别人,还是无法取悦自己 17:40 减肥永远是进行时,社交平台传递强化焦虑感 24:16 对“瘦”的定义不一,要喜欢自己的身体、包容多元审美 27:03 白幼瘦审美背后是“恋童癖”吗? 32:50 对男性偶像也开始有“白幼瘦”的单一审美 41:35 《男人装》性感封面是物化女性吗?性感是对体态美的欣赏 45:40 资本传递对女性身体的规训 51:50 身材焦虑根深蒂固在女性的思维中,也会殃及男性 【本期音乐】 片头:火箭少女101 - 卡路里 片尾:Meghan Trainor - All About That Bass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嘉宾】立、Regina 回国后,我们忙着找工作,第一次感受到踏入职场的人间冷暖。求职、入职的种种故事暂且不提,我们想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分享最近的观察:在男性居多的职场环境里,作为女性,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没想到这个题目一提出来,就得到了许多老朋友的共鸣,于是有了这场横跨15小时时差的聊天。这期节目中,有人在早起,有人在熬夜,我们倾诉困惑并探寻答案:为什么明明同事是好人,我们也有男性朋友,进入职场后,却开始在男性环境中无所适从?我们也许无法得出完美准确的答案,但至少在反思和交流中消解了许多困惑。 3:15 进入男性居多的工作环境,我们的感受 11:00 “女人多的地方Drama多”从何说起 15:00 在职场中,女性是否肩负调节、活跃气氛的责任 24:47 是否在职场,男性女性都下意识将另一性别的同事放在了对立面 30:17 社会环境对男女的期待不同,其实我们都可以更包容体贴 35:17 也有细腻、敏感的男性朋友,和暴躁、直白的女性 43:00 我们潜意识中“被凝视”,要求着自己展示“正确的”女性形象 50:13 “矫枉需要过正”:我们应该敏感,应该警觉,应该思考 56:53 理所当然地认为某个性别“应该如何”,对所有人都是伤害 1:04:35 将自己的需求和意见说出来、做出来,勇于迈出第一步 【本期音乐】 片头:龚秋霞 - 女工歌 片尾:SHE - Shero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五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三胎”政策以及配套支持措施,给大家的儿童节带来一个“惊喜”。本期节目,我们想与大家讨论“三胎”为什么要生,愿意生吗? 当我们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开放生育、鼓励多生,是必然的趋势。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们国家的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降低,而老龄化水平提高。如果无法提高生育率,劳动力人口比重将越来越低。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一个个家庭与个人,“生三胎”却像是无视现实压力的“天方夜谭”。从“海淀鸡娃”,我们看到培养孩子需要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越来越多;职场环境对女性不够友好,男性育儿参与度低,兼顾家庭与生活是每个母亲的难题...... 00:58 “三胎”政策来了,为什么要生,愿意生吗? 3:0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们面对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13:15 我们的总和生育率是1.3,处于较低生育水平 19:05 2012年以来逐渐开放生育,未见明显效果 24:34 生育意愿低,养儿难度高:“孩子生得少,独苗没养好” 32:10 从《小欢喜》到《小舍得》,培养孩子的战线越拉越长,成本越来越高 40:17 Ran和Anran自己“被卷到”的经历,卷无止境 48:30 “男主外,女主内”从何而来 54:13 面对“3亿育龄妇女”,我们不能忘记每一个女性成为母亲的代价 1:03:35 开放多生、鼓励生育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措施? 【本期音乐】 片头:周杰伦 - 听妈妈的话 片尾:周深 - 小舍得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他在高产杂交水稻方面的突破与研究,帮助大片亚非地区人民解决了粮食与饥饿问题。本期节目,我们就从饥饿问题谈起。2000年,Smil提出,世界生产的粮食已足够喂饱世界人口。但根据《2020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统计,至2019年,全球有6.9亿人受到饥饿影响。饥饿问题从何而来,又需要哪些力量去改善? 在此之后,我们又将目光移向更多食物相关的主题:最近关晓彤直播吃“植物肉”饺子引起争议,那么植物肉究竟是什么?有必要吗?农业对环境的破坏有多大,两位直播又是为什么下定决心,尽量不吃牛肉?尽在本期短小精悍的节目中! 1:49 饥饿问题不是“绝对匮乏”,而是“错误的分配” 5:10 营养均衡门槛高,健康饮食的成本远远超过国际贫困线 10:35 食物浪费问题仍然严峻,需要通过政策规范解决 16:15 关晓彤“植物肉”水饺事件:植物肉是什么?健康吗?有必要吗? 27:50 吃播、大胃王对食物的浪费量大,为了点阅率不择手段 31:25 我们为什么决定不吃牛肉了? 38:30 农业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环保,提高农作物产量也是对环境的贡献 【本期音乐】 片头:周深 — 达尼亚 红莓花儿开 片尾:Itzhak Perlman - P. I.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国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下,许多孩子跟着父母前往异地生活,他们被称作“随迁儿童”或“流动儿童”。在学校里,我们听到更多的称呼是“外地生”。他们生活在与户籍所在地不同的城市,在课外能获得的教育支持较少,却从义务教育阶段,到中考、高考,都面临更严苛的条件。除此之外,他们还可能在青春期面临缺少父母陪伴,对城市没有归属感等问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致力于服务广州流动儿童的“青草公益”的两位成员:二师兄和虹仪加入讨论。她们向我们介绍了流动儿童遇到的困境,青草对他们提供的帮助,也让我们思考:与他们生活在同一城市,我们如何去帮助他们?这种帮助并非基于怜悯,而是基于互相尊重与理解。 02:22 没有本地户籍的流动儿童,在升学过程中会面对更多困难 07:58 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多“流动儿童”只能进入民办学校,获得的教育支持也较少 11:53 除了学校,家庭状况也影响着“流动儿童”的教育与心理 14:27 教育分化导致流动儿童对未来的想象单薄,升学难也让他们很难找到发展动力 23:00 外地户籍的学生上普高,分数线比本地生高很多 27:20 外地生与本地生得到的机会与资源不同,但烦恼与想法其实是相通的 32:30 在职业探索上,流动儿童需要更多样的资讯来选择专业 44:05 青草能为流动儿童提供哪些服务与帮助? 51:10 青草的服务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能为流动儿童做什么? 【本期音乐】 片头:Dream it possible— Delacey 片尾:毛不易 - 奉献 青草公益,全称为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2009年由向芯(现哈佛大学讲师、博士后)和王向(现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生)发起,现为拥有4位全职、5个团队的公益机构。 12年来,青草公益通过开展社会探索和实践活动,构建“自助助人、共同成长”的社群,致力于支持教育资源薄弱的青少年找到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我们的愿景是: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对自己有意义、对他人有贡献的生活。 【联系青草】 刘付虹仪微信:liufu_hongyi 二师兄微信:freetoplayhhh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创造营虽在一片骂声中,好歹是落下了帷幕,前11名选手顺利成团。而隔壁的青你3,在“倒奶”事件后,宣布停止录制,取消成团夜。选秀节目与商家合作,将票数绑定在商品上,粉丝为了投票,唯有购买大量无法消耗的饮料。这件事让我们再次看到,粉圈乱象的来源并不能怪罪于“粉丝脑残”:粉丝种类多样,获得反馈的方式各有不同;而商家、资本的操作,以及不合理圈层规则下的“粉圈内卷”,更绑架了追星群体的情绪与行为。 打榜控评做数据,应援集资买代言。粉丝或杀伐掳掠,或豪掷千金,初心或许都是一句简单的“喜欢”。我们如何辨别是非,调整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追星方式?又是否能看清本质,将心比心,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宽容? 2:11 青你倒奶风波:投票与商品捆绑合理吗? 9:56 将“倒奶”全部怪在粉丝头上,忽略了节目与资本的责任 10:50 更多“钱”支持的选手才有更好的未来?选秀节目真的公平吗? 14:00 不公不止在票数:节目中的曝光度差异,“皇族”与“被防爆” 18:50 曝光渠道多样的时代,通过选秀节目出道重要吗? 24:01 “唯粉”与“cp粉”的矛盾,cp粉在鄙视链下端 29:27 “脑残粉丝”饭圈乱象背后,是资本对他们的绑架 40:05 流量有多重要:有流量才能得到更好的机会吗? 41:26 “粉圈内卷”源自代代相传的不合理圈层规则 47:52 追星获得快乐与满足感的来源不同 【本期音乐】 片头:阿肆 - 热爱105℃的你 片尾:郭顶 - 水星记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不久前,赵丽颖宣布与冯绍峰离婚。在一场又一场明星分分合合的娱乐新闻里,我们发现,在这些婚姻中,比起传统想象,女性对自己的家庭与事业,掌握了更多话语权。而舆论的倾向,也不再将之看作“婚姻失败”,而愿意在承认她们事业成就的基础上,尊重其掌控自己生活的勇气。 根据最高法院2020年的数据,2019年73.4%的离婚案件中,原告均为女性。人物杂志征集「女性离婚」故事,收集到上百则选择结束婚姻的女性故事。综艺节目《怦然再心动》,请有过婚姻经历的女艺人与素人男性恋爱。经历不幸福婚姻的女性,是否都能敢于提出离婚了?而她们的真实经历,是否不必再被“离婚女性”这一标签全部概括? 虽然我们不是明星也没有结过婚,但我们觉得...... 01:00 从明星离婚新闻开始讲起,大众对“离婚”的看法有何转变? 06:11 事业成功的女明星也许能更潇洒,但更多女性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09:06 对待男女出轨,舆论为何存在双重标准? 18:03 “女性越来越敢于离婚”背后,女性价值不再局限于家庭与婚姻 23:55 为什么“离婚女性”的标签,会给人负面印象? 30:25 真人秀《怦然再心动》,让离过婚的女明星与素人男性配对 35:50 Anran的疑问:明星结婚离婚是不是特别随便? 42:46 选择离婚,很多女性也许要考虑更现实的因素 47:45 “离婚冷静期”是好事还是坏事? 56:30 个人经济实力提升、对爱情的美好幻想,让年轻人更不想结婚 【本期音乐】 片头:谢安琪 - 喜帖街 片尾:蔡健雅 - 达尔文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要回国了!由于目前政策,我们要在底特律停留三天,进行双阴检测。而本期节目,就录制于抵达底特律的夜晚。经过长时间地收拾行李、搬家,加上一天的旅途劳顿,两位主播声音嘶哑,头脑发懵,却还是想要与大家分享离开波士顿的感想。我们回忆了初到波士顿的心境与憧憬,也谈了对这座城市的回忆与情感。更有我们搬家超惨超好笑的故事分享,以及悦耳的片尾曲...... 2:00 三人两猫 从波士顿到底特律累炸累 3:28 清空、搬家、扛行李箱 Ran和垃圾箱不得不说的故事 16:43 物品和回忆之间的关系 20:35 刚来波士顿:压力大但对学业和生活都有很多憧憬 28:11 我们为什么决定回国 33:08 疫情之后,我们对时间和自己的节奏有了新的认知 35:55 与波士顿的告别:有许多思考,心情复杂 46:30 回国既是回家,也是又一次开启新生活 48:03 离开前卖家具遇到的神奇人和神奇事 【本期音乐】 片头:王力宏 - 落叶归根 片尾:主播合唱 - 路过人间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美国,亚裔一直陷于“模范少数(Model minority)”的刻板印象,其种族从属地位与面临的困境,被掩盖在“通过努力创造成功”的导向性叙事之下。自去年疫情爆发,前总统川普称新冠病毒为“Chinese virus”,美国社会对亚裔的仇视现象恶化,亚裔仇恨事件增多。越来越多亚裔选择打破沉默,举起“Stop Asian Hate”(停止亚裔仇恨)的标语走上街头,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节目的老朋友夏冰莹参与讨论。除了谈论近期事件,及亚裔在美国的立场与困境,我们也听冰莹讲述了自己作为“1.5代移民”的故事。冰莹11岁时随父母移民,在加拿大、美国都生活过许多年。她分享了在异乡,因为亚裔身份曾遭受的不公待遇、不愉快,也将“1.5代移民”这一鲜为人知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引入了我们的视野。 ------------------------------------------------------------- 嘉宾:夏冰莹 00:24 从去年起,美国的亚裔仇恨事件增多 04:00 冰莹的移民经历,与最近参与反亚裔仇恨集会的感受 06:26 “模范少数”是给亚裔的刻板印象,忽略了亚裔的困境与从属地位 10:13 其他少数族裔也会受到打压:“亚裔成功,你不行,是你的问题” 14:00 冰莹回忆学生时代因为亚裔身份,遇到的不友好和不公平 22:08 亚裔在职场面临的“竹子天花板 (Bamboo Ceiling)” 25:46 作为留学生在美国的交友感受:跟外国人很难交心 34:08 经过多年的身份认同挣扎,冰莹现在将自己视作“世界公民” 39:07 白人不是美国原住民 却以自己为中心为各个族裔贴上标签 45:50 面对亚裔仇恨,我们至少可以更敏感 54:03 跟着父母出国的“1.5代移民”鲜为人知的挣扎 59:23 冰莹想对11岁刚出国时的自己说的话 【本期音乐】 片头:刘欢 - 千万次的问 片尾:郁可唯 - 路过人间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上周讨论12个“隐私问题”后,许多人投诉我们根本在拆“食物盲盒”,因此,本周我们将继续谈食物!) 离开波士顿的日子越来越近,一边收拾行李,我们一边开始回忆往昔,无可避免地怀念起在台北的生活。在河对岸的第一期节目里,我们概括性地谈了对台湾的印象,而这一次,我们想回忆更鲜明具体的,在台北生活的上千个日夜。 为了追寻记忆的轨迹,我们为彼此拟写了十个问题,用抽签的方式决定顺序,轮流回答。我们在午后,开了一瓶啤酒,一边聊一边笑。在这个过程里,定格回忆重新有了色彩,本以为已经模糊的街道仿佛就在眼前,而曾在身边的朋友伙伴,以及那个成长中的自己,也再次温暖了我们的心。点进来云感受台北,拆我们的故事盲盒吧! 【给Anran的问题】 1. 请问安然在台北早餐都吃什么?分享关于早餐的回忆 2. 赶完报告,饥肠辘辘的夜晚,如果不考虑路上时间,你会吃什么? 3. 请问安然在台北,出行喜欢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 4. 请安然背出捷运有哪几条线(禁止作弊),并挑几条线/站点谈谈印象深刻的事 5.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要来台北一日游,你会给他规划什么样的行程? 6. 711、全家、莱尔富之中,最喜欢哪一家?对便利店有什么回忆? 7. 记得在台北喝酒最多的一次吗?和谁,在哪里,喝了什么酒,心情如何? 8. 在台北买过最后悔的东西是什么?跟着你最久/最好用的呢?在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 9. 如果见到高三毕业的自己,她问你,台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会怎么说? 10. 如果此刻回到台北,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去的地方?最想见的人? 【给Ran的问题】 1. 请问张然在台北都住哪里?台北租屋有遇到什么问题?会考量哪些方面? 2. 如果妈妈问你一天天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你在台北生活一天花多少钱?都花在哪里? 3. 除了在校园中生活,在台北最常去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4. 假如你现在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等待转机,你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在台北逛,你会去哪?做什么? 5. 在台北去医院的频率,医院效率如何?体验感如何? 6. 请问张然在台北都去什么夜市?分享最喜欢的夜市和夜市美食 7. 在台北,夜唱/夜冲/夜游 夜过哪些台北的夜? 8. 离开台北最后一顿,你吃什么? 9. 从辅大到台北市区的交通大考验。有什么公车到台北车站?上下车刷卡怎么判定? 10. 在台北都去哪消费?集发票吗?中过奖吗? 【本期音乐】
这是一期很特别的节目,宗旨是我们自己开心就好。离开波士顿的日子越来越近,一边收拾行李,我们一边开始回忆往昔,无可避免地怀念起在台北的生活。在河对岸的第一期节目里,我们概括性地谈了对台湾的印象,而这一次,我们想回忆更鲜明具体的,在台北生活的上千个日夜。 为了追寻记忆的轨迹,我们为彼此拟写了十个问题,用抽签的方式决定顺序,轮流回答。我们在午后,开了一瓶啤酒,一边聊一边笑。在这个过程里,定格回忆重新有了色彩,本以为已经模糊的街道仿佛就在眼前,而曾在身边的朋友伙伴,以及那个成长中的自己,也再次温暖了我们的心。点进来云感受台北,拆我们的故事盲盒吧! 【给Anran的问题】 1. 请问安然在台北早餐都吃什么?分享关于早餐的回忆 2. 赶完报告,饥肠辘辘的夜晚,如果不考虑路上时间,你会吃什么? 3. 请问安然在台北,出行喜欢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 4. 请安然背出捷运有哪几条线(禁止作弊),并挑几条线/站点谈谈印象深刻的事 5.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要来台北一日游,你会给他规划什么样的行程? 6. 711、全家、莱尔富之中,最喜欢哪一家?对便利店有什么回忆? 7. 记得在台北喝酒最多的一次吗?和谁,在哪里,喝了什么酒,心情如何? 8. 在台北买过最后悔的东西是什么?跟着你最久/最好用的呢?在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 9. 如果见到高三毕业的自己,她问你,台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会怎么说? 10. 如果此刻回到台北,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去的地方?最想见的人? 【给Ran的问题】 1. 请问张然在台北都住哪里?台北租屋有遇到什么问题?会考量哪些方面? 2. 如果妈妈问你一天天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你在台北生活一天花多少钱?都花在哪里? 3. 除了在校园中生活,在台北最常去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4. 假如你现在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等待转机,你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在台北逛,你会去哪?做什么? 5. 在台北去医院的频率,医院效率如何?体验感如何? 6. 请问张然在台北都去什么夜市?分享最喜欢的夜市和夜市美食 7. 在台北,夜唱/夜冲/夜游 夜过哪些台北的夜? 8. 离开台北最后一顿,你吃什么? 9. 从辅大到台北市区的交通大考验。有什么公车到台北车站?上下车刷卡怎么判定? 10. 在台北都去哪消费?集发票吗?中过奖吗? 【本期音乐】 片头:孟庭苇 -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片尾:郑兴 - 台北下的雨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冬春之交,Anran终于踏上前往阿拉斯加的旅途。一周时间里,她看到极光,坐上雪橇,沿着冰川徒步,又飞越了北极圈。在景色之外,Anran更是认识了各色的人,与闷在家已久的自己进行了一场对话。 我们由Anran的这趟旅行开始,讨论了旅行对我们的意义。也许我们不爱拍照打卡,没有非去不可的景点,但依然需要旅行。我们需要旅行,离开被琐事包裹的生活,挣脱迟钝而麻木的自己,在熟悉或陌生的景色里,重新倾听自己的内心。疫情之下,旅行愈发奢侈;但春天已至,远方的鼓声也渐渐清晰可闻。 2:24 阿拉斯加有什么?看极光、狗拉雪橇、冰川徒步... 5:45 疫情期间旅行要注意什么 旅游业有人亏也有人赚了? 10:36 跟团游就像是住进一个小社会 论好旅伴的重要性 18:39 去熟悉的地方旅行,能得到心灵的休息 24:25 跟父母、朋友出游的不同心情 旅行疲惫时会暴露自己的毛病 30:15 Ran分享在法国语言不通、加错油抛锚的崩溃奇遇记 37:30 胆小又追求浪漫——Anran从旅行到对心灵探索的感想 45:50 村上春树笔下 风景只能“装进记忆的不可靠抽屉里” 1:01:57 疫情让人变得钝感 失去记录、写作的欲望 1:05:11 趁有时间去旅游吧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本期音乐】 片头:陈绮贞 - 旅行的意义 插曲: 渡边俊幸 - 明日(《温柔时刻》OST) 片尾:Hillsong Young & Free - Days Gone By 欢迎大家订阅、分享我们的频道,或给我们反馈。 微信公众号:奶道MilkyWay bilibili: 河对岸OTG 微博搜索:@河对岸OT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