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想象折成纸飞机 | 大理

无数远行的念头最终会折成纸飞机,带着想象离开原处。 好久不见。 这是一期关于旅行的声音日记。 00:12 离开北京的前夜 2:00 说走题的一些对话 3:30 无数远行的念头最终会折成纸飞机,带着你的想象力离开原处。生活索然无味,我想离开一段时间. 在上期播客当中想象中的旅行,就这样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一切都由道路而生。途径石家庄,深夜的列车在寂静的平原上像一道银河划过。 5:20 关于大理的采访集《仿佛若有光》。 在火车上,我一直在看一本书,是由采访者“行李”与十四位居住在大理的艺术家/新移民的对话。我印象比较深的对话,是第一位被采访者旅行作家许崧所说的,他说,我去过大理的半年里认识了半城的人,后来决定留在大理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是因为人。 6:20 曾经的大理像一片土壤一样,被来自各个地方的背包客,嬉皮士,艺术家,这些人带来的养分灌溉,最终成为了社区的生态环境。 8:12 抵达大理 8:25 第一站,我去了古城。到任何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我会先选择住青旅——这是你能尽可能的贴近一个陌生地方的最好的办法。 8:37 青旅变味儿了,社交媒体间接着影响了我们的旅行态度。 古城理想青旅的猫 我的主观感觉是,现在的青旅可能和几年前的有所不同了,过去可能会遇到很多背包客,或者大学还没毕业就一起结伴远行的年轻人。但现在的青旅,好像不再是来自各个地方的年轻人能够直接交流的场所。是否是因为“旅行”变得商业化了,深度旅行的人和认真写游记的人越来越少了。发短视频,发朋友圈晒照片,网红地点打卡这些社交媒体习惯,似乎在间接影响着我们的旅行态度。 古城的游客的确比之前少了很多。很多家民宿的窗前挂着“民宿出租”的字样。这是我第一次来大理,我知道古城在没被过多商业覆盖的样子,一定是古朴和简单的。 所以我走在古老的巷子里的时候,试图过滤掉商业附加给这座古城的一切外在的东西,穿透那一层罩在古城之上的视觉隔膜,去想象它最原始的样子。我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被反驳,但我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我觉得真正有魅力的风景,值得去被洞见的风景,都是去符号化的。苍山和洱海,原本的样子,是山和海连接人,人在山与海之间应该是呈现出最渺小的状态,才能和这一切自然的融为一体。 我是从这本《仿佛若有光》的采访集中,理解到,其实曾经来到过大理的第一批背包客和嬉皮士,事实上是更多的来自国外很多小众旅行者。他们在此衍生出一种最接近自由的,使各个阶级消除界限的生活方式。所以旅客到了这儿不该是以纯粹享乐主义为目的,而是获得一种嬉皮的体验。 抬头看天,没有巨型建筑遮挡的天空,远处是盖着云朵被子的苍山。其实到了大理我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田野,山脉,花海,丛林,鸟叫声,这和我每年暑假都会回到乡下姥姥家的场景是相似的。 11:27 关于洱海和才村的食住行 14:00 素食效应产生吸引力法则 清早盖着云朵被子的苍山 海豚阿德书店的服务猫 夜晚的洱海

33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