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女性主义者们在关注什么?从《坠落的审判》聊起

【主播的话】 最近,一部来自法国的电影引起了热议。由茹斯汀·特里耶执导的《坠落的审判》来华上映。在北大举行的首映礼上,主办方邀请了电影学者戴锦华和法国研究者董强进行对谈,奇葩说辩手陈铭作为主持。随后,首映礼上的一些片段被观众分享到了网上,引发了关于性别的讨论。一部由女性导演创作、且创作时具有充分的性别自觉的作品,怎样的讨论方式才是合适的?我们该如何理解女性创作?茹斯汀的创作为何特别?如何理解法国的“文化例外”?法国的女性主义传统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 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青年电影学者缴蕊,她长期从事法国电影的研究。缴蕊也是这场首映礼的亲历者,她在首映礼上为茹斯汀担任翻译。缴蕊与我们分享了她在首映礼当天的感受,以及她所理解的茹斯汀和女性创作。 -----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全球成长计划”】 ⭐️“全球成长计划”是这样一件事:它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希望联结那些身处全球各地、仍然对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抱有想象的朋友们,去共同寻找一种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路径。 ⭐️了解更多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 (链接需通过外部默认浏览器,如 Safari 打开即可完成注册与支付)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缴蕊:青年电影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相关阅读】 本期播客提及的影视作品 英格玛·伯格曼,《婚姻场景》,1973 哈贾·李维,《婚姻生活》,2021 谢尔曼·杜拉克,《微笑的布迪夫人》,1923 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8 路易斯·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 香特尔·阿克曼,《让娜·迪尔曼》,1975 茹斯汀·特里耶 《索尔菲雷诺之战》,2013 【本期剧透】 04:00 在完成《坠落的审判》见面会的翻译工作后,缴蕊有怎样的感受? 11:58 从电影研究者的角度,缴蕊会如何来评价《坠落的审判》 17:40 《坠落的审判》在中国产生的性别议题讨论更加集中、持久和深入 24:04 法国当代的女性主义者与现在他们最关切的东西 29:22 当特里耶落说“性别意识完全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时,特里耶落在谈论的是怎样的性别意识? 33:56 如何定义“女性的创作” 45:49 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文化例外(Culture Exception)?有哪些关于文化例外的例子? 58:11 艺术电影在中国和法国的接受上有哪些相同或不一样的地方 60:34 在中文世界里进行法国电影的研究、解释甚至推广,主要面临的挑战可能是什么? 【本期音乐】 片头:Benoit Daniel - VARIATION AUTOUR D'UN PRÉLUDE 片尾:Benoit Daniel - VARIATION AUTOUR D'UN PRÉLUDE, pt. 2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曾婉婷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64分钟
69k+
1年前

在公共表达中,克服“政治性抑郁”

【主播的话】 张丰是资深媒体人,也是一位长期活跃在一线的时事评论员,他是知名微信公众号“城市的地得“、“张3丰的世界”、"成都客"的主理人。在网络上持续进行时事评论的同时,他也在成都经营一家书店。从公共表达到公共空间,张丰始终活跃在第一线。过去一年张丰从成都搬到了纽约短住,在本期节目里我们聊了聊他在出走这一年的公共表达写作,以及张丰如何在公共写作中克服政治抑郁。 ——— 加入我们的“全球成长计划” 在跨入第五年之际,我们想来做一点新的事情。 简单来说,“全球成长计划”是这样一件事:它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 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希望联结那些身处全球各地、仍然对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抱有想象的朋友们,去共同寻找一种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路径。 了解更多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 (链接需通过外部默认浏览器,比如 Safari 打开即可完成注册与支付)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若含:微博@_R若含 【本期嘉宾】 张丰:独立媒体人 公众号:城市的地得,张3丰的世界,成都客主理人 著有《成都的细节》 【本期剧透】 05:45 张丰从媒体机构记者转变为自媒体创作者的心路历程 13:27 为什么说自媒体是令人激动的新世界? 18:26 进行公共话题写作时怎样进行自我约束和倾向性选择? 22:55 为什么说中国的机构媒体并不等同于专业性 26:40 中国媒体业与美国的差异 32:55 欧洲新闻学的设置 43:44 对于可以结合个人生命体验的公众号新文体的探索 49:39 写作本身不倒向政治性抑郁,写作是对政治性抑郁的克服 54:22 “文章被删了之后就非常踏实了” 60:00 公共空间存在的境况,大家对公共生活必要性的觉知 70:29 为什么说“纽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 【本期音乐】 片头制作:李其乐 ins@liqillerthatsme 片头:Luiz Bonfá - Concerto for Guitar 片尾:Luiz Bonfá - Adventure in Spac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曾婉婷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76分钟
36k+
1年前

写作是为了探寻人性最幽微的地方

【主播的话】 这是“不合时宜”三月份女性特辑的第二期。今天来做客的是我们的好朋友、作家颜歌。 颜歌少年成名,从“新概念作文”比赛开始她的写作生涯。在中文世界耕耘多年之后,她离开了中国,去到爱尔兰,在那里开始尝试英文写作,并在英语文坛崭露头角。写作语言上的转换,也伴随着她人生旅程的新篇章。她成为了一名移民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名母亲。这期节目中,我们与颜歌聊到了写作、女性、母亲、移民、语言、身份的诸多问题。 ———— 加入我们的“全球成长计划” 在跨入第五年之际,我们想来做一点新的事情。 简单来说,“全球成长计划”是这样一件事:它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 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希望联结那些身处全球各地、仍然对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抱有想象的朋友们,去共同寻找一种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路径。 了解更多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 (链接需通过外部默认浏览器,比如 Safari 打开即可完成注册与支付)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颜歌:微博@颜歌 【相关阅读】 播客中提及的书籍: 《平乐镇伤心故事集》 《平乐县志》 《Elsewhere》 《五月女王》 《我们家》 萨沙·斯坦尼西奇(Saša Stanišić)德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4年出版《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获莱比锡书展大奖。2019年获得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我从哪里来》。 【本期剧透】 03:31 颜歌最近在生活中的状态如何? 12:24 在异乡的生活是放松、没有负担的吗? 23:31 从中文的自我到英文的自我,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34:02 英文给了我一种很放肆的人格 45:08 《平乐县志》重新回到中文写作,这意味着什么? 57:34 颜歌有打算用母亲的身份去写书吗? 01:11:25 颜歌最关心的母题是什么? 01:23:06 英文文坛仍以美国为单一中心 01:36:52 写作的自由是自己一步步争取来的 01:44:52 送给刚刚开始英文写作的创作者们的建议 【本期音乐】 播客片头制作:李其乐 ins @liqillerthatsme 片头:Béla Bartók,Caio Pagano - Ev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片尾:Ólafur Arnalds - 20:17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89分钟
37k+
1年前

一份来自“不合时宜”的邀请

【主播的话】 “欢迎收听本期的不合时宜” 第一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在2019年11月7日,我们发布了第一期节目《番外: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剩 100 期》。那时我们调侃自己:“不合时宜”这个节目,能做到100期,我们就算赢了。如今四年多过去,世界变幻,人生辗转,这个声音还在。我们不仅做到了100期,还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在跨入第五年之际,我们想来做一点新的事情。这是一份由不合时宜主创团队向你发出的邀请:加入我们的“全球成长计划”。简单来说,“全球成长计划”是这样一件事:它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 点击链接,查看不合时宜全球成长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相关信息】 会员计划网站:www.buheshiyi.com 会员计划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剧透】 04:23 不合时宜全球成长计划是什么? 11:48 为什么这是一个全球化社群? 23:06 留学和流动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么什么? 34:37 我们从过往人生中获得了哪些滋养?如今,希望能够回馈给这个社群 42:30 过去一年,从听友那里得到许多鼓舞和支持,也促使着我们做更多的事 49:56 全球成长计划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与活动? 56:05 为什么要做成付费社群? 01:03:59 这是不合时宜正式向你发出的一份邀请 【片头音乐制作】李其乐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65分钟
8k+
1年前

当一个中国女性决定锋利,从「热辣滚烫」聊起

【主播的话】 三月,我们将推出一系列与性别、女权等相关话题有关的讨论。 在本月第一期节目里,我们和弦子从最近在影院热播的《热辣滚烫》聊起,探讨了女性创作者在银幕呈现自我时的突破与局限;当一个中国女性决定锋利,她的主体性如何生长起来;我们也以此为始,延伸探讨了最近在荧幕上热播的被冠以“女性主义”题材的不同影片包括《芭比》《可怜的东西》等,以及它们在呈现相关话题时带给我们的思考。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弦子:编剧 微博@弦子与她的朋友们 【相关阅读】 本期节目里提到的其他电影: 《Poor Things》 《百元之恋》 《芭比》 《坠落的审判》 《这个女人》 阿烂 【本期剧透】 04:58 《热辣滚烫》所有场外的宣传都比不上电影本身带来的震撼 13:36 它不是一部关于减肥的励志片,而是一个中国女人决定锋利的时刻 25:17 《热辣滚烫》相对于《百元之恋》做了什么改变? 34:06 女性反抗的权利到底在谁的手上? 38:52 贾玲在讨好女性观众吗? 48:25 影视剧能够给现实生活提供什么样的想象? 53:04 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男性角色有什么特征? 1:02:59 为什么《Poor things》作为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它是不合格的 1:04:50 从《芭比》到《热辣滚烫》,都不可避免谈及女性的身材焦虑 1:14:40 中低成本的电影缺乏市场关注 1:22:09《热辣滚烫》表达了中国人一种很美好而朴素的祝愿 【本期音乐】 片头:彭飞 - 两个女孩 - 电影《热辣滚烫》原声带 片尾:贾玲 - 一切都来得及 - 电影 《热辣滚烫》原声带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85分钟
94k+
1年前

俄乌战争两周年:它如何重塑了俄乌与世界?

【主播的话】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是俄乌战争全面爆发两周年的日子。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包括基辅在内的十余个城市发动空袭,宣告战争开始。两年过去,这场战争已经让乌克兰和世界都悄然改变了模样。 我们该如何理解乌克兰这场正在发生的战争?它如何重塑了乌克兰、俄罗斯以及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它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关于战争的真相?战争之下,普通人又该如何自处?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路尘:@路尘_把名字改短 公爵:@再昧拾金 【本期剧透】 06:00 复盘战争爆发两周年以来的关键节点 09:14 为什么说今年不是战争爆发的两周年、而是十周年? 23:17 战争第二年的战况回顾,与第一年有何不同 29:40 如何理解泽连斯基换帅事件,乌克兰政府与军队的矛盾是什么 44:34 俄乌战争如何重塑了俄罗斯社会 1:04:45 如何看待纳瓦利内猝死狱中 1:24:53 俄乌战争如何重塑了乌克兰社会 1:35:32 乌克兰战争的终局可能会是什么 1:48:00 如何在关注战争时保持心理健康 【本期福利】 我们将在本期节目的小宇宙评论区抽取三位听众,送出看理想APP推出的乌克兰两周年特辑节目《没有赢家的战争——从俄乌战争到世界冲突》的收听码。 【本期音乐】 片头:Ballade no. 4 op. 52-Donald Betts - Chopin 鹤 (Журавочка) - Тетяна Миколаївна Русова 片尾:草地上的红荚蒾 (Ой у лузі червона калина)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118分钟
75k+
1年前

中国防艾事业在过去三十年间的起伏与变迁

【主播的话】 在中国公益界,杜聪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他出生香港,少年时移民美国,曾是华尔街一名出色的银行家。一个偶然契机,他接触到了艾滋病病人,了解到他们所面临的困苦,决定放弃百万年薪,投身救助服务。他如今是智行基金会的创始人。在过去25年中,他为艾滋病公益事业“花掉了2个亿”,并成为了“3万多艾滋孤儿的爸爸”。 今年1月下旬,杜聪带着他资助的几位孤儿,来到法国参加烹饪比赛,途径荷兰。我们在鹿特丹跟杜聪见了面,录制的现场还有数十位对公益行业感兴趣的荷兰华人朋友。我们从杜聪转行公益的契机聊起,谈到中国防艾事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变迁,中国公益事业在当下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与已逝高耀洁医生的旧事。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杜聪:微博@智行基金会杜聪。香港智行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哈佛大学东亚所硕士。在华尔街工作10年,在高耀洁的影响下,辞职走上了救助艾滋病公益道路。因在艾滋病预防与资助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国家青年商会颁发的“2006年世界杰出青年”称号,2007年获拉蒙-麦格塞塞奖。 【本期剧透】 04:25 从金融行业到专心艾滋病防治事业 11:19 为什么要通过寻求外在的物质来让自己快乐呢? 22:01 什么才是一种好的生活,如何平衡不同价值观带来的差异? 29:39 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歧视是最困难的问题 40:25 高医生是改变了我人生观、价值观的人 53:56 从90年代到现在,中国防艾事业有什么转变? 58:26 如何面对公益事业的挫折和外部环境的阻碍? 01:01:42 高医生离乡去美国以后,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 【本期音乐】 片头:坂本龍一 - Blu 片尾:坂本龍一 - Aqu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68分钟
17k+
1年前

在奥地利文化之都,我们偶遇了哈布斯堡王朝后人

【主播的话】 今年一月,受到奥地利国家旅游局的邀请,我们前往了被评选为 2024 年欧洲文化之都的奥地利小城 Bad Ischl(巴德伊舍)及萨尔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 )湖区。 巴德伊舍这座城市临近我们更为熟悉的萨尔茨堡和哈尔施塔特(曾被评为世界最美小镇),但这块宝藏之地却鲜为人知。但这里曾是茜茜公主与约瑟夫一世订婚的地方,也是哈比斯堡王室的夏季度假胜地。在这里的一周时间里,除了深度了解历史与文化,我们也在这里拥有了不少奇遇和难忘的故事。说到底——旅行,最终也是回归到和人相遇,并与人联结的经历。 感谢奥地利国家旅游局对本期节目的特别支持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相关延伸】 本期节目里提到的在巴德伊舍(Bad Ishcl)萨尔茨卡默古特区及值得一去的地点: Konditorei Zauner: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茜茜公主最爱的甜品店之一 Hrovat’s 奥地利唯一一家木炭烘焙咖啡豆 Kaiservilla:茜茜公主和约瑟夫订婚的宫殿 Attersee:阿特湖区,马赫和克利姆特创作的地方 Zeitgeschichte Museum Ebensee 和 Salt Tunnels of KZ Ebensee(纳粹集中营) 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欧洲文化之都” 是欧盟在上个世纪末设立的一个文化项目。每年欧盟会在盟国中选举一到两座城市荣获此称号。 2024年入选的三个欧洲文化之都分别是以巴德伊舍为代表的萨尔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 )湖区、爱沙尼亚的塔尔图和挪威的博多。 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 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是奥地利最古老的小镇,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著名爱情打卡地”。 茜茜公主 (全名: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 ,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妻,奥地利皇后、匈牙利王后,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后”。伊丽莎白皇后如同其在电影和戏剧制作一样,被认为是一位在自由精神和传统宫廷规矩徘徊的悲剧人物。 哈布斯堡王朝 (House of Habsburg,公元6世纪—1918年),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之一,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墨西哥第二帝国等。 【本期剧透】 03:20 跟朋友同行哈尔施塔特小镇,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19:50 我出生在小镇,我在这里成长和工作,我也打算死在这里 30:33 这样“不起眼”的小镇,与茜茜公主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2:22 人真正的交往,不再只是一个符号 49:43 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不去满足家族的期待,可以吗? 52:33 蹭酒、蹦迪、感受热情与奔放的风土人情 59:28 在异乡的夜晚,与完全不同经历的陌生人产生联结 01:12:02 有听众来巴德伊舍旅行的话,有什么建议? 01:18:25 打动我的是小镇中真实存在的文化基因 【本期音乐】 片头:Scenes from Childhood, Op. 15 - V. Happiness 片尾:Orchestral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 4. Bourree [for recorder ensemble - Papali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88分钟
14k+
1年前

不时夜谈|在亲密关系的深水区,如何守住自己

【主播的话】 亲密关系可以点亮一个人,也可以打碎一个人。当关系在上升期的时候,人会感到被点亮,生活与时间被赋予意义。但当关系进入瓶颈期、甚至是瓦解期的时候,人该如何自处?选择使用“止痛药”意味着关系的降级吗?亲密关系的破碎时刻中,人该如何守住自己? 本期播客由小雨伞保险经纪特别赞助播出 「小雨伞保险经纪」成立于2013年,是全国性保险经纪平台,以严选+定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从家庭风险分析、保险方案配置、协助理赔等一站式的保险服务,已累计完成 8.4亿元的理赔,与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等80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服务超1500万用户。 🎁小雨伞为大家准备了两个「独家福利」: ① 原价68元,限时1分钱,即可享受专业保险1V1咨询服务 咨询链接戳这里👉www.xiaoyusan.com ②前往「小雨伞」公众号,后台回复【不合时宜】预约咨询的同时,即可领取一份免费的1年期女性防癌险 💰 保额10000元 👩 0-40周岁可领 💎 能保障乳腺癌、宫颈癌等7种女性高发癌症,确诊即赔! 【本期主播】 若含(@_R若含) 孟常 (@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01:05 这个时代相信男人给安全感,不如相信保险给安全感 08:38 在“关系”当中怎么去保持情绪的稳定? 12:19 面对亲密关系折射出的创伤和恐惧,如何守住自己? 22:20 我不沉溺于那种痛感,但我怀念做一个病人的状态 27:50 我们都很希望情绪稳定,但是也需要给生活制造一些刺激 34:14 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底气和安全感,只有自己可以给到自己 39:32 在一个死亡没有意义的社会框架当中,你会怎么安排自己的葬礼? 45:39 就算一无所有,你仍然有自我奴役、自我驱使的力量 50:32 李翊云: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每天都平等地只拥有 24 小时 54:06 “关系”到底是什么,需要重新被革命性定义 58:14 当谈到“大女主”剧本很爽的时候,我们在强调什么? 1:06:23 如何在“关系”中守住自己,去管控这些情绪? 01:11:18 当关系走到尾声,如何将自己抽离出来? 01:23:49 情感的止痛药都有哪些? 01:32:35 在产生自我怀疑前,请不要忘记一路走来的成长 【延展阅读】 《缅怀晓宏|陈朗:请君重作醉歌行》 耶鲁宗教学博士陈朗(晓宏夫人)为离世的丈夫徐晓宏写的一篇悼文。徐晓宏是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去年12月在美国因病医治无效逝世,时年45岁。文中陈朗在父权制背景下展开对于死亡,对于学术、对于亲密关系的思考,引起广泛的共鸣。 《劳动与爱情成瘾症》 淡豹在“正午故事”工作期间,有感于“正午信箱”中的读者来信大多是遭遇情感背叛或者婚恋不幸或者因为婚姻、育儿而痛苦的女性,而写作的文章。 原文摘录:“当某一天我们死去,是我们曾经的劳作定义我们的性命,给命一个性质。不是爱,不是牺牲,不是家庭,不是曾经有过的完美关系,不是奉献隐忍灵魂的激动等等任何或许有内在价值之物。是我们那些可以称之为实践(practice)的东西把我们生命的印迹刻在地表,让我们能多少幸福地死。在无神论下,不能导向更好地做的想与感只能满足自我。所以,相爱,继续工作。不相爱了,继续工作。亲人离开,继续工作。生育,继续工作。在孤独、光荣和怀疑中工作。” 《不合时宜X李翊云:在中文与英文之间,在中国与世界之外》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爱情的本质以及人生的意义等问题的思考中。 心理学博主崔庆龙(微博@崔庆龙_) 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获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2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哈佛大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以表彰她对女性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研究。戈尔丁首次全面阐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妇女的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揭示了性别差异在收入和就业率方面随时间的变化方式以及原因。 【本期音乐】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Johann Sebastian Bach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

101分钟
87k+
1年前

在乌克兰做志愿者这两年,亲见过的破碎与坚强

【主播的话】 2023年的秋天,我去到了乌克兰,在那里呆了两周。在此前的不时夜谈中,我也曾分享过当时的战地见闻。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柯义。柯义是一名中国志愿者,战前在乌克兰留学,战争爆发之后,他决定留在乌克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期节目的录制地点,是在利沃夫的一间教堂里;录制时间是在我离开乌克兰的前夜。上一次柯义来我们节目做客的时候,战争刚刚半年。如今,战争已经爆发快两年了,柯义还坚守在那里。过去这两年里,柯义经历了什么?乌克兰的老百姓们又经历了什么?今天这期节目,就让我们来听听柯义的故事。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柯义:微博@柯义就叫柯义 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关注柯义: 抖音:柯义在乌克兰 今日头条:柯义在乌克兰 西瓜视频:柯义在乌克兰 快手:柯义在乌克兰 B站:柯义就叫柯义 微信视频号:柯义在乌克兰 【相关阅读】 柯义做客的往期节目:战火纷飞这半年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06383dea3aed95e5336a8d 不时夜谈11|从乌克兰到加沙:抽象的战争与具体的人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61659351ba72185733d9f2 【本期剧透】 03:29 第一次来到乌克兰,看到与想象中不一样的基辅 15:55 柯义是怎样来到乌克兰的? 21:44 重返乌克兰,柯义有什么心路历程? 24:51 现实的战场很残酷,而网络中的讨论也是一团浑水 34:27 好像只有更惨烈的新闻出现,才能唤起一些关注 42:52 战场上抽象的搏斗,背后是一个个幸福家庭的破裂 53:59 当战争进入僵局,该怎样理解和平、尊重、正义的原则? 01:00:28 亲身进入东部和南部战线,柯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本期音乐】 片头:岩田恭明 - 時の神殿跡 片尾:Béla Bartók,Caio Pagano - Ev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71分钟
34k+
1年前

与生命体验直接相关的写作,有一种巨大的势能

【主播的话】 流动与创作,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今天的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朋友杨潇。他曾是一位知名的记者,做过硬核的调查报道,也写过广为流传的非虚构特稿。在职业的高峰期,他选择转身,离开了新闻业,成为一名作家。从2010年起,他周游世界,尝试创造一种融合时事、历史、智识讨论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 2021年,他发表了非虚构作品《重走》,讲述他亲身徒步重走1938年西南联大西迁之路的经历,问世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疫情期间,他选择离开熟悉的北京,搬到大理。 本期节目就从他旅居大理的体验聊起。我们聊到了大理提供的新想象和仍然存在的局限、记者与作家身份的不同、不同写作主题与生命经验的联系、作家的谋生方式、青年作家的考编现象等等话题。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 Esquire》,2013-2014哈佛尼曼学者 【相关阅读】 -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作者杨潇,202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记录了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作者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记录了作者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 【本期剧透】 00:31 《重走》的写作过程 09:54 在创作和旅行的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城市 17:32 搬去不受打扰的大理,创作的灵感却消失了 21:17 写作一本回溯历史的书,可以回答当下或未来的困扰吗 26:37 杨潇写作的动力是什么?什么算一个好玩的题目? 34:45 作为学者型的记者,杨潇如何进入一个新话题 38:57 追溯巴以历史,可以获得当前政治议程新的理解吗? 47:34 如何理解存在主义危机,以及回答“我到底该干什么”的问题? 48:45 作者如何找到确认的选题? 54:06 职业作家和职业作者,两者有什么交叉与不同? 01:00:52 作为一个不去考编的创作者,怎么搭建自己的生活? 01:10:59 新一代新闻人如何追寻自己的梦想? 01:20:38 保持身体上的流动,克服对陌生的恐惧 【本期音乐】 片头: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 片尾:Ólafur Arnalds - Woven Song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94分钟
29k+
1年前

新年特辑| 2024,用袒露脆弱来变得勇敢

【主播的话】 2023 年的你过得怎么样?在一年的结束与开端。你在做什么,又和谁在一起?我想分享在录制这期片头前一天,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 Bromo 火山前看到的景象。在晨光慢慢亮起时,火山口喷出的烟雾几十万年如一日的,在这个地方缓慢而寂静地缭绕升起。不管世界变成什么模样,世间经历了多少悲欢更迭,它恐怕都是如此。 一边看群山之间的日出,一边听 Max Ritcher 的 The Nature of Daylight。在这样的景象前,总会让人想到生命、热爱和意义这些更为宏大的命题。而这些命题似乎也与这期节目的一些话题不谋而合。这期节目录制于2023 年年末,我们和朋友花酱,西柚一起聊了聊在过去一年里,我们所经历的那些在黑夜中,独自和灵魂面对面的脆弱瞬间,那些无法和解的故事,尚未疗愈的瞬间。 我们也希望在新的一年来到时,通过这样的讲述来获得并传递一些疗愈的一年。希望新一年的,我们都能更多勇气真地面对自己。而不合时宜也还会一直陪伴在各位身边。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西柚:媒体人 花酱:《疲惫娇娃》主播 【本期剧透】 01:11 从一些顿悟或者是迷茫时刻聊起,为什么人们会感到危机重重? 05:54 第一次去做心理咨询,心路历程经历了什么变化? 12:43 当理想的恋人消失以后,我就再也找不到自我了 16:17 长期处于海外,跟父母的关系会进入又遥远又亲近的状态 24:28 埋藏在你的成长经历当中的基底,确实形塑了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38:45 当面对比较负面、黑暗的情绪时,自救的一些方式? 54:33 因为EGO的保护,自己可能看不到一些真相 01:03:28 现代人的情绪问题不是一个个体的现象,而是集体性、社会性的现象 01:06:12 在“钱越花越有”的口号下,人人向往模板化的生活,遮蔽了内心真正的追寻 01:11:57 为什么身心灵吸引了那么多女性,这是女权的失败吗? 01:17:13 如何理解宗教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01:27:32 在活着以外,还能做一些正向的事情,就已经额外再创造意义了 01:32:16 如何平衡、界定EGO和自我主体? 【本期音乐】 片头:菅野よう子 - Felt Tip Pen 片尾:山根麻以 - Don’t bother non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 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105分钟
60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