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入门篇:涨跌停制度的利弊!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了解了什么是涨跌停板,今天我们深层次挖掘一下涨跌停制度的利弊。涨跌停带来的好处不言自明,当天股价的涨跌被限制了幅度,一定程度上就规避了交易风险,我们就以10%的涨跌停为例;本应该下跌-50%的股价,因为有了跌停制度的保护,当天最多只能下跌-10%,下跌得到了控制,风险也就被抑制,这是涨跌停制度的好处。 但你仔细考虑一个问题,价格是由谁决定的呢?你可能会说是由市场决定的,那市场又是根据什么给出合理的价格呢?答案是价值!一只股该值多少钱市场就会给出多少钱,虽然偶尔会出现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但长期来看,价格永远随价值的轨迹波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以股价暴跌为例,某支股基本面出了问题、比如财务造假,于是现在的价值严重被高估,股价必须出现大跌来反应真实的价值,假如说股价跌去-50%才算合理,言外之意,该股价格未来跌去-50%是必然的,但如何跌去这-50%就成了关键。 当财务造假被曝光后,当天的股价就应该下跌-50%才对,只有价格腰斩后才能匹配目前的价值,但是由于跌停制度的影响,当天最多只能下跌-10%,那剩下的-40%怎么办?难道不跌了吗?当然不是!市场是理性的,该发生的事情只会迟到不会不发生,今天受限于跌停板只能下跌-10%,剩下的-40%它会选择第二天继续跌,如果第二天跌不完,第三天会接着跌,直到价格跌到与价值相匹配为止。上文中假设跌去-50%才能匹配价值,那么该股价格最后还是会跌去-50%。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股票会出现连续跌停的原因。 既然价格终究会跌去-50%,那跟涨跌停制度又有何关系?当然有关系,没有跌停限制,暴跌的价格一天就可以达到风险释放,而有了跌停之后,暴跌的结果不会被改变,但是暴跌的时间却被延长了,因为当天最多只能跌去-10%。-50%的暴跌,如果没有涨跌限制一天就可以完成,有了涨跌停之后则需要5天,这就是效率的缺失。 早期节目讲过股市存在的意义,股市是为了给企业融资的渠道,加快企业的生命周转,好企业会因为股市更加快速的成长,差企业也应该被迅速淘汰。股市加快了一切的进程,如果把这个周期缩小到每天的涨跌波动也是同理。有价值的股票那就该快点涨,没价值的快点跌,加快优胜劣汰的速度、这就是效率,而涨跌停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种效率,这也是其弊端所在。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2年前

37.入门篇:何为涨停?跌停?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涨跌停的内容很简单,除了简单认识涨跌停之外,也讲一下这里面存在的一些细节,以后我会讲到大量的分析内容,这些都需要坚实的基础作为理解的前提。首先认识一下涨跌停长什么样,文稿中的第一张图是涨停的股票,第二张是跌停的股票。 当一天的股市开盘后,股价就会随着买卖出现涨跌波动、可涨可跌、可大涨也可大跌。那么在一天的时间里,股价最高能涨多高?最低又能跌多少呢?如果是美国股市,对于股价的涨跌幅是没有限制的,意味着当天的股价涨到天上,或跌倒谷底都是有可能的,但咱们的A股市场有些特殊,A股的交易制度中给一天的价格波动限制了一定的幅度,而这个幅度的极限就叫做涨跌停。当股价上涨时,当天的价格最高只允许涨到10%,而下跌时最低只允许跌到-10%,涨到10%就叫涨停,跌倒-10%就是跌停。 后来随着科创板的设立以及创业板的改革,涨跌停也出现了些许的变化。上证指数和深成指里面的成分股,涨跌停限制为正负10%,而科创板和创业板里的股票,涨跌停为正负20%,关于这一点大家了解一下就好,没有太多知识点。 由于在上证和深成指上市的股票居多,也为了方便讲解,所以接下来我还是以10%涨跌停为例;当一只股票持续上涨,当天涨到了10%,这种现象就叫涨停,但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价格没有出现10%的涨幅也会出现涨停,比如说有些股票涨幅10.1%、9.97%就已经涨停了,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你没必要纠结于精准的数字,10%设定为涨停的确不假,但每只股票的价格都不一样,有的几块钱一股,有的几千块一股,而我们看到的价格一般只显示小数点后两位,所以在计算10%的时候会出现一定偏差。 咱们举个例子:A股票价格是5.33元,涨幅10%后的价格应该是5.863元,但由于系统只显示小数点后两位的价格,所以四舍五入后的价格就是5.86元。价格达到5.863元涨幅才是10%,而现在只取5.86元,所以实际涨幅也会低于10%,为9.94%。因此对于该股来说,9.94%就是当天的涨停价。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2分钟
99+
2年前

36.入门篇:股价成交的规则(下)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继续上一期的内容讲解,今天也是股价成交规则系列的最后一期,先来巩固一下上一期的结论:买卖双方的报价若想成交,必须满足买方报价大于等于卖方报价的条件。但这里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假如买卖双方报出了符合成交的单子,那么最后会以谁的价格成交呢? 还是沿用之前的例子:假如卖方报价9.9元卖出,买方报价10元买入,买方报价大于卖方,这是可以顺利成交的单子,但最后到底是以9.9元成交?还是10元成交?有些人可能会奇思妙想;可以取二者平均值,但很可惜,这个规则并不适用,最后成交的价格必然是9.9和10元中的一个。 具体以谁的价格成交、需要确定谁是主动性的报单,结论是:谁是主动性的报单就会以对方的报价成交。比如说买方的10元报价是主动性的报单,也就是主动性买单,因此最后的成交价会以卖方的9.9元成交。换言之、如果卖方报的9.9元是主动性的报单,最后会以买方的10元成交。 讲到这里并不难理解,大家可以反复多听几遍,然后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什么是主动性报单?又如何界定主动性报单?注意!以下内容是重点!我几乎没见过谁把主动性报单给讲明白,讲解起来也的确有难度,我尽我所能的去解释,也希望你能尽力的去理解。 所谓主动性报单就是指为了成交、率先报出的能与对方成交的价格。如果你是买方,那就叫主动性买单,如果你是卖方,自然叫主动性卖单。那么如何界定谁是主动性的报单呢?当一方报价确定之后,谁能第一时间报出与它成交的价格,谁就是主动性报单。 举个例子:卖方报价9.9元卖出,现在等其它报单出现,此时有人第一时间报出了9.8元买入,这是第一个报出的买单,它是主动性买单吗?当然不是,虽然时间最早,但这个单子压根不会成交,因为买方报出的价格低于卖方报价。这个时候系统就会继续等待、等待更适合的报单出现。 马上又有一个买单出现,有人报价9.9元买入,买卖双方报价相同,这是可以成交的单子,这个单子也被定义为主动性买单,因为它是第一个报出能与卖方顺利成交的单子,按照刚才的结论:主动性买单会以卖方报价成交,因此二者会以9.9元的价格成交。 如果当时买方报出的单子是10元买入,那么最后的成交价还会是9.9元,因为主动性买单会以卖方报价成交。至于主动性卖单只需要反过来理解即可。谁在买方报价的基础上,率先报出了能与买方顺利成交的单子,谁就是主动性卖单,而主动性卖单会以买方报价成交。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2年前

35.入门篇:股价成交的规则(中)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接着上期内容讲解价格的成交规则,股票报单窗口上买1买2等顺序的排列,代表买卖双方成交的顺序,但是顺序排列好之后,买卖的单子真的能顺利成交吗?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的例子我们就以买1卖1为例,因为这是最有可能率先成交的买卖单。 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卖方报价9.9元卖出,买方报价9.9元买入,这种情况能成交吗?答案是能成交,成交价格是9.9元。如果卖方报价9.9元,买方报价9.8元,请问二者能成交吗?再或者、卖方报价还是9.9元,买方报价10元买入,二者能成交吗?成交价又是多少? 我先说下结论:买卖双方若想成交,必须具备买方报价大于等于卖方报价的条件,或者你理解成卖方报价小于等于买方也可以。懂了这个道理再看看上面的三个假设:当买卖双方报出的价格相同,都是9.9元的时候,二者肯定能成交。当卖方报价9.9,买方报价9.8的时候就无法成交,因为买方报价小于卖方报价。最后,当卖方报价9.9,买方报价10元时,二者也可以成交,因为买方报价大于卖方报价。 不要光听我说,你可以对照下方的文稿理清一下思路,顺便也思考一下为何会把成交规则设计成这样?如果你想自主思考,那么请在此处按下暂停键,因为接下来我要揭晓答案了。其实答案很简单,规则的合理性在于保全多数人的利益,所以你不妨从买卖双方各自的角度出发,看看规则设计的是否合理。 假如买卖双方报价相同,那么无论以谁的价格成交,都没有吃亏的一方。假如买方报价大于卖方报价,如果最后以买方价格成交,对于买方而言是如愿以偿,买方用自己预期的价格买了进来,而对于卖方来说就是卖贵了,虽然跟自己的预期不符,但是好于自己的预期,卖贵了就是多赚了,所以买卖双方都没有损失,这个规则的设计显然非常合理。 这回反过来假设一下:假如说买方报价低于卖方报价,二者一旦成交会怎么样?如果最后是以买方报价成交,买方虽然买便宜了,得到了好处,但是卖方却卖少了,卖少了直接会影响卖方的利润,所以这种规则设计会影响了一方的利益,无法顾全买卖双方,因此并不适用。 刚才的 例子中我经常讲到:“假如以买方报价成交,假如以卖方报价成交....”,那么系统又根据什么决定以谁的价格成交呢?假如卖方报价9.9元,买方报价10元,买方报价大于等于卖方,因此二者具备成交的条件,但最后的成交价会以谁的价格成交呢?关于这一点咱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2年前

34.入门篇:股价成交的规则(上)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股价每分每秒都在波动,买卖双方无时无刻都在成交,但每一笔买卖又是如何成交的?成交又遵循着哪些规则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价格成交的细节。以前在连续竞价的节目中讲过成交的两个原则;也就是“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接下来我要讲的内容也是在这个原则下进行的假设。 我在音频的下方放了一张图片,图片的右侧就是挂单窗口,也就是显示买1买2,卖1卖2的区域。一般手机只会显示前五位,也就是买5或者卖5,前面的买卖指的是买单或卖单的意思,至于后面的数字指的是排队的顺序,用图中的买1举个例子:如果你选择买入,那么你的报价单会分类到买单里面,但是在买单中排在第几位取决于你的报价,如果你的报价是5.66元买入,那么你的报价单就会排在第一位,也就是图中买1的位置。 反过来理解卖单也是一样的,不再举例说明。一般手机只会显示前5个排位,但实际上后面还可以继续排列下去,比如买6,买7,买8等等,这些都会由电脑统计,之所以没有把后面的全部显示出来只是因为篇幅太长,参考性不大,而且你的手机也没那么长,那么系统为什么会把报价进行排列呢?当然是为了将买卖双方进行成交。 假如说买卖双方的报价都没有更改、也没有撤单,那么系统就会按照排列好的顺序依次成交,也就是买1和卖1成交,然后就是买2和卖2成交、以此类推。换言之,排列的顺序就是接下来的成交顺序,如果你想尽快成交,那就得想办法让你的报价单排在前面才行。还记得上文说的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吗?对于买方、你如果想排在前面,那就得报出高价才行,而对于卖方想排在前面,你就要报出低价,正所谓价高者得、价低者出,这样的规则设计非常科学。 了解这一点你再回过头看看报单窗口界面,你会发现买单价格是由高到低 排列,也就是买1的价格最高,其次是买2、买3等等...而卖单价格刚好相反,是由低到高排列的,价格最低的排在最前面,也就是卖1的位置,其次是卖2、卖3等等。顺序排列好之后就是依次成交的过程,也就是买1和卖1成交,买2和卖2成交,但是这一切真的能顺利成交吗?假如买1和卖1的价格相差甚远,它们又如何成交?最终的成交价格又是多少?关于这点咱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2年前

33.入门篇:连续竞价的规则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讲完集合竞价,今天再来讲讲连续竞价的规则。股市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连续竞价,之所以叫连续竞价,是因为只要买卖双方符合成交的条件就可以即时成交,且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这跟集合竞价显然不同,集合竞价的大部分时间是撮合的过程,至于你的买卖申报能否得以成交,还得看最终的开盘价而定。 股价时刻波动是因为时刻都有成交发生,而这些买卖得以成交则是遵循着一定规则,这个规则就是连续竞价的规则。规则简单来讲只有八个字:“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 每支股的盘面上都有报单窗口,分别是买单窗口和卖单窗口,买单用买1、买2、买3等显示,而卖单则是卖1、卖2、卖3等等,它们的排列顺序就是等待成交的顺序,这跟排队买东西一样,谁排在前面,谁就有可能先买到。你每天挂出的买单或卖单也会排在里面。 对于买单来说,价格是由高到低排列,也就是谁出价高就排在前面。对于卖单则是由低到高排列,谁出价低就排在前面。如果你还没发现这个现象,那不妨现在就打开软件看一看。电脑将买卖单这样排列的原因就是遵循了“价格优先”的原则;对于买入方,要遵循价高者得,所以出价高的排在前面,而对于卖出方则是价低者出,所以出价低的排在前面。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出现报价相同的情况该怎么排序?如果是这样,电脑则会按照“时间优先”的顺序进行排序,也就是价格相同、谁报价早,谁就排在前面。排序之后就是一个一个成交的过程,也就是将买方和卖方进行成交,而这一过程必须要满足买方报价大于等于卖方报价才得以成交。 假如买方报价10元,卖方报价9.9元,这个时候可以成交,但如果反过来,买方报价9.9元,卖方报价10则无法成交。这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背后考虑的是成本问题,这个问题就当是课后思考题留给大家,欢迎你将答案留在评论区。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2分钟
99+
2年前

32.入门篇:集合竞价的规则!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上期说过,股市中的竞价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集合竞价,希望大家认真听讲。集合竞价分别在早上和下午的尾盘进行,而且时间都非常短。集合竞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股票当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如果是早盘的集合竞价,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股票当天的开盘价,如果是尾盘的集合竞价,它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股票当天的收盘价。 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我将用早盘的集合竞价举例说明、带大家认识一下集合竞价的原理:早上集合竞价时间是9:15分—9:25分,而集合竞价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出股票当天的开盘价。假如某只股昨天的收盘价是10元,今天开盘前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昨天的收盘价、以及自身对股价的判断进行买卖申报。假如我看到该股昨天的收盘价为10元,今天我认为值得用9.8元买入该股票,于是我填好了9.8元的买入单子,并在集合竞价期间确认提交。 当然,市场中的投资者不止我一个,千千万万的人也会用这种方式申报买卖。而系统会将所有人的买卖申报进行集中撮合,最后选出一个价格作为该股的开盘价。 以上是集合竞价的大致流程,接下来详细说一下具体流程:集合竞价期间电脑会将买卖单子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再进行集中撮合,注意!撮合不是成交的过程,你可以将“撮合”理解成模拟成交,目的是为了推演进程,并看到最终的推演结果。 集中撮合之后系统会筛选出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就是该股当天的开盘价,而且这个价格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该价格上要能实现最大的成交量。估计听到这很多人又蒙圈了,咱们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假如集合竞价期间,申报买入和卖出的数量分别是30000股,此时电脑筛选出了一个价格,而这个价格只能让1000只股顺利成交,成交量也就是1000。于是电脑继续筛选出新的价格,发现该价格可以让10000只股顺利成交,成交量就是10000,而且经过多次撮合筛选后、发现这个价格是能满足最大成交量的唯一价格,于是系统将该价格确定为当天的开盘价。 系统每天都会以这种方式确定开盘价,这种方式也会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买卖意愿。以上是用早盘集合竞价举得例子,尾盘三分钟的集合竞价也是同样的方式,只不过尾盘集合竞价确定的是股票的收盘价。 最后我再补充几个小知识点:早上的集合竞价时间为十分钟,也就是9:15—9:25,但这十分钟里却有着很多新手不知道的细节。9:15—9:20,这5分钟内你可以进行买卖申报,同时也可以随时撤单,而9:20—9:25,这5分钟里只能申报买卖却不能撤单。 换句话说;前5分钟你如果决定买卖股票,可以去申报买卖,但如果后悔的话也可以随时撤单,但后5分钟时间则没有撤单的机会。后5分钟只允许人们申报买卖、却不允许撤单。这个知识点很重要,新手在交易时肯定能用得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前5分钟内下定买卖决心,因为到了后5分钟你就没有了后悔的余地。另外在14:57—15:00,尾盘三分钟的集合竞价同样只能申报买卖但不能撤单。 另外我再解答一下部分网友的疑问:早盘集合竞价是9:15—9:25,而连续竞价是从9:30才开始,于是有人好奇9.25—9:30这五分钟时间是做什么的呢?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也表示很无奈...如果我问大家半夜12点到2点,这个时间段是做什么的?你们会不会感到很无语呢?是啊...交易时间除外的当然是非交易时间了...答案是你想干嘛就干嘛呗....但唯独不能交易,你学会了吗?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5分钟
99+
2年前

31.入门篇:股市的竞价时间(交易时间)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股市的交易时间大概是4个小时,这4个小时也是股市的“营业”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股市将会休市,你也就无法进行交易。今天虽然讲的是交易时间,但严谨一点去讲,应该叫竞价时间更为合适,因为股市中的交易过程其实就是在竞价,“竞”是竞争的竞,言外之外、在股市中进行买卖实际上都用价格去跟别人竞争,所以才叫竞价。 在这里我要多说两句:交易和竞价是不一样的概念,交易只表达了买卖的意思,你在买卖、就等于你在交易。竞价也是交易的行为,但它不仅体现了交易,更体现出了交易时所用到的方式,换句话说:竞价也是在交易,但只说交易就无法体现出交易时用到的方式。 举个例子:你去菜市场买菜,你可以称之为交易,只要有买卖的过程就可以称为交易,但你不能称之为竞价交易,因为你买的蔬菜价格是固定的,人们支付的钱也是固定,你没必要花更高的价格与其他消费者竞争。 但是股票却不一样,股市中的买方和卖方是同一个角色,你买的股票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你卖的股票也是卖给了其他人,这就意味着股市中的交易需要用价格去竞争,你才有可能买入或卖出。想象一下:10块钱的股票,你报价5块钱买入,另一个人报价9块钱买入,请问你能买到该股票吗?当然不能...因为你的价格没有竞争优势。 题外话就说到这儿,接下来说正题,也就是我国股市的竞价时间是如何安排的?注意!这里我把交易时间换成了竞价时间,因为这是更严谨的说法。 我国股市的竞价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先来讲一下集合竞价的时间:所有股票在早上的9:15—9:25为集合竞价时间,9:30—11:30为连续竞价时间,以上是上午的时间安排。 下午的13:00—14:57也是连续竞价时间,而最后的三分钟14:57—15:00是集合竞价时间,以上就是全部的交易时间。 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交易时间为连续竞价,只有开盘或收盘时才会进行短暂的集合竞价。连续竞价时系统会根据每个人的即时报价进行撮合成交,只要你的报价符合成交条件,那么就可以迅速实现买进或卖出。 至于集合竞价则完全不同,上文说过:集合竞价只出现在开盘和收盘阶段,尤其是开盘时的集合竞价意义非常重大,全球主要股市的开盘用的都是集合竞价,而集合竞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股票当天的开盘价或收盘价。 在这里我们以开盘为例:为了确定股票每天的开盘价是多少,计算机会通过集合竞价的方式接受大量投资者的买卖申报,这期间如果你也申报了买或卖,你的报单也会被系统统计在内。系统处理这么多的申报单并不是为了成交,而是为了通过每个人的买卖申报选出股票当天的开盘价,每只股票开盘时的股价都是用这种方式确定的,确定好开盘价后投资者就有了价格参考,随后就会进入到连续竞价时间。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2年前

30.扫盲篇:T+1交易制度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走到这一步很多人已经开始了炒股里程,买卖股票本身没有门槛,打开软件、找到你看好的股票、在屏幕中找到“买、卖”选项,然后输入你想买入的金额或数量即可。流程很简单,只要尝试过一遍就能学会。 买卖股票虽然很容易,但买卖的过程你需要遵守一些规则,换言之、买卖虽然是自由的,但需要在一定条件才能买卖,有些时候不是你想买卖就能买卖。在我国,股票交易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名词虽然很陌生,但理解起来很容易。 先来讲解一下什么是“T+1”?T+1是一个时间概念,所谓的T就是你买入股票的那一天,而T+1的意思就是你买入后的第二天。言外之意,T+1交易制度就是指当天买入的股票最早只能在第二天卖出,换言之、当天买的股票想当天卖掉是不可能的,最早也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被允许卖出。 以上说的是针对先买后卖的顺序制定的规则,也就是买入股票后如果想卖出、至少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卖出,这叫做T+1交易制度。但有趣的是,针对先卖后买的顺序则没有T+1制度的束缚。举个例子:你提前持有一只股票,你决定在今天卖掉该股票,卖掉之后如果你后悔了,你可以选择当天再买回来,没必要等到第二天。 所以你会发现,T+1制度只针对先买后卖的顺序,如果是先卖后买则没有这个限制。你有没有想过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第一个目的肯定是为了防止市场的投机行为,防止过度的炒作给市场带来不良的投机氛围。 而另一个目的我想是为了给做空设置了一点难度,给做多提供了一点便利。做空你可以理解为让股价下跌,做多可以理解为让股价上涨。虽然价格的暴涨暴跌都不是健康的股市该有的现象,但相较之下人们更希望股市上涨、而不是下跌,因为股市欣欣向荣投资者才愿意投资股市,投资者多了,企业才愿意上市融资,企业融资有了钱才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可能是为了给做多行方便,A股只针对“买卖”做出了T+1的限制,而对于“卖买”没有任何限制。这意味当你想卖出的时候,就要先确定上一笔买入对应的时间,如果上一笔买入是在今天进行的,那么当天无法再选择卖出,最快也只能等到第二天卖出。但如果你想买入股票,则无需确定上一笔卖出对应的时间,只要你想买你就可以买。 此时你会发现;买入变得相对容易、条件相对宽松,而卖出相对受限、条件相对复杂,便于买而不便于卖,其实就给市场的上涨提供了方便。 那么与T+1制度相对应的便是T+0,也就是买卖均不受时间限制,只要你愿意、当天可以无限制进行买卖操作,美股、港股实行的正是T+0的交易制度。相较于百年历史的美股、港股等市场,咱们的A股年轻的就像个孩子,所以在诸多制度方面都做了各种限制,目的是为了防止不成熟的投资者将股市变成赌chang。 不过随着A股的逐渐发展、逐渐市场化,投资者群体也会逐渐成熟,未来的A股也很有可能会像美股那样实行T+0的交易制度。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2年前

29.扫盲篇:股票的种类!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股票也是有种类之分的,但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炒股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东西,如今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从开户到炒股。这也让大量的散户开始跑步进场,韭菜也变得越来越多。 当炒股的门槛越来越低以后,人们对股票的认识也越来越低了。以前人不清楚什么叫炒作,但最起码知道股票是个啥,现在的人天天都在炒,却连股票的种类都说不清... 当你持有股票时你就有了股东的身份,不同性质的股票也赋予了你不同的权利,换句话说:根据你享有的股东权利就能区分出不同股票的种类。 那么按照股东权利划分,股票主要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我们每天通过手机、电脑买卖的对象就是普通股。而优先股相比普通股而言、在利润和剩余财产分配方面享有优先权。 比如说优先股的股息率一般都是固定的,只要上市公司有利润就应该按照约定分配股息,而普通股的股息则要看公司当期利润如何。公司利润高、分的股息就多,利润少、分的就少甚至没有...这里面的股息指的是股票的利息,无论是普通股还是优先股,你持有股票就有可能拿到股息,不一样的是持有优先股可以拿到固定的股息,只要公司有利润你就可以优先拿到这部分股息。 而持有普通股的话享有股息的权利要排在优先股后。假如公司去年的利润并不多,那么公司将股息发给优先股之后、排在后面的普通股很可能就没有股息可拿。只有当公司的利润足够多的时候,普通股股东才能拿到股息,而且公司利润越多,普通股的股息就越多。 当然、普通股的股息分配还要看公司的分配政策,换言之、如果公司有利润但决定暂不分配的话,普通股股东也一样分不到股息。这是二者在利润分配上的区别。另外、假如公司面临破产,对于优先股来说可以优先分得公司剩余资产,优先股分完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话才轮到到普通股的分配。简单来讲,公司赚钱了先给优先股分配,如果破产了也要把剩余家底优先分给优先股,优先股分完之后才轮到普通股。 说到这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普通股一文不值,其实不然、优先股虽然有很多优先的权利,都有些时候普通股的优势也不容忽视。由于优先股的股息收益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公司利润足够多的时候,普通股分得的股息反而会更高。因为利润足够多、且优先股的股息率是固定的,所以分完优先股后剩余的利润可以更多的分配到普通股身上,通俗点讲;相比优先股的稳扎稳打,普通股则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而且普通股股东可以全面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而优先股除了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股东一般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一般也不会不参与股东大会投票。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2年前

28.扫盲篇:股票代码的含义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每只股票都有对应的代码,也就是一串数字,这就跟人的身份证号是一样的,每个成年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证号,每只股票也有属于它唯一的代码,因为股票背后都对应着公司,所以每个代码背后代表的也是公司。就像身份证上的数字能看出性别、年龄等信息一样,股票代码也有类似的信息。现在的股票代码都是由六位数组成,前三位代表该股所处的市场,后三位代表该股身份。 代码的后三位没有必要了解,后三位主要是用来区分不同的股票,比如你是张三、李四,个体的不同主要靠代码后三位来区分,而代码前三位才是关键。就像车牌的前面都有京A、京B,沪A,沪B一样,这些信息能看出一辆车所在的省市、地区,至于后面的数字则是为了区分各个车辆。 A股目前有两大交易所:一个是上海交易所,另一个是深圳交易所。咱们先以上海交易所为例:股票代码的第一个数字由6开头,代表该股的上市地区在上海交易所。 这其中如果代码前三位是600、601、603、605。说明这些股票属于上证指数的成分股,而上证指数是上海交易所编制的指数。随着日后股票数量的不断增多,可能还有新的数字组合出现,但目前为止上证指数内的成分股开头都是600、601、603和605。 如果代码前三位由688开头,说明该股属于科创板的成分股,由于科创板指数刚设立不久,组合也只有688一种。所以看到688开头的股票就说明它是科创板的成分股。 而科创板也是上海交易所的指数,所以刚才提到的数字组合中第一位都是由“6”开头,这个“6”就带表上海交易所。 说完上海,再来说说深圳交易所的代码。代码第一位由0或3开头,说明这些股票上市地区都在深圳交易所,如果代码前三位由000开头,说明该股是深成指的成分股,如果代码前三位由002开头,说明该股是中小板指的成分股。如果是300开头,说明该股是创业板指的成分股。而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都是深圳交易所的指数。所以这些数字的第一位都由0或3开头。“0”或“3”就带表深证交易所。 最后总结一下:股票代码都是6位数,第一个数字确定了该股(公司)上市的交易所。而代码前三位的组合代表该股所在的指数,代码的后三位则是为了区分每家公司的身份。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2年前

27.扫盲篇:股票板块的含义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炒股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某某板块,板块其实只是统计学上的一种存在,无论是指数还是板块、存在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板块其实就是指数、叫做板块指数。只不过为了方便人们都称为板块。板块的存在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参考,如果股市中只有一家公司,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数据了。 上证、深成指、创业板、这样的叫做指数,而板块其实也是指数。指数的意义就是将具有相同特征的股票放在一起观察整体的走势,板块也是一样。常见的板块有“行业板块”和“概念板块”、行业板块很好理解,而概念板块有些新手还处在懵懂的阶段。 先来讲讲行业板块:行业板块就是将相同行业的股票放在一起,比如家电、地产、保险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行业,如果某家公司主要从事家电的生产,那么这家公司就属于家电行业,该公司的股票也会分类到家电板块中。同样,当你查看家电板块的走势时,就等于参考了所有家电股票的走势。而一家公司属于什么行业取决于它的主营业务,最赚钱的那个业务就是主营业务。 比如说某家公司主要从事家电生产,卖家电就是它最赚钱的业务,但很多时候公司不可能只做一项业务,这家公司同时也在做房地产开发,但搞地产带来的收入比较少,远不如家电业务赚钱,这时候你不能说该公司是一家地产公司,因为它的主营业务并非房地产、而是家电生产。 然后再讲讲概念板块:概念板块相对抽象很多,因为这世上的行业数量大体是固定的,但概念就多的去了。只要公司的业务中涉及了某一个概念,那么该公司就可以纳入到该概念板块中。我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放了一张图片,如图所示:万科的行业属于房地产,所以它对应的行业板块就是房地产开发,而下方是它所处的概念板块,如冰雪产业、深股通、体育产业等等。言外之意、只要具有相同的概念就可以划入到对应的概念板块中。万科除了盖房卖房之外,它的业务中还涉及体育产业,那么它就可以纳入到体育产业的相关概念中。 总之,你可以将公司业务中的某一点作为共同点、设计出一个概念板块,即便这个业务不是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也没关系,概念板块的意义只要求概念相同,其他的并不重要。曾经的市场有过很多有趣的概念板块,比如王者荣耀概念,足球概念,甚至还有过马云概念... 说白了,只要能拿出一个共同点,通过这个共同点就可以搞出一个概念板块。行业板块主要是以公司所处的行业做区分,而概念板块可以用任何抽象的共同点做区分,所以你经常能看到一只股票涉及多个概念板块,比如上文中的万科,它的行业属于房地产开发,但它涉及的概念板块却有好几个。 而且你会发现:不同交易软件的概念板块的数量、走势也不太一样,原因是因为概念这个东西实在太多,不同的软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不同的概念,比如上文说的马云概念:有的软件有这个概念板块,而有的软件则没有。 板块这个东西只是一种统计方式,每家软件的统计方式都会有所不同,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更好的进行筛选和比较,以便于人们的分析。但无论板块怎么分,市场上的股票数量就那些,这些股票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不会因为板块的数量、以及板块的划分方式而改变。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1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