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要学的形态需要k线和均线的相互配合,首先讲讲k线的条件:两根带有长下影线的k线就叫称为“双针”,数量上是两根k线、且两根k线的下影线非常长,看起来就像两根“针”一样,所以就有了“双针探底”的名称。 至于“探底”两个字非常好理解,说明该形态的出现代表了股价有可能会出现探底回升,具体图片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1,左边和右边都是双针探底形态,我们先来看左边:两根k线酷似之前讲过的“锤子线”,但今天要讲的形态并不要求k线一定得是锤子线。 换句话说、两根k线可以是锤子线,也可以不是,锤子线的特点是下影线很长且没有上影线,而双针探底的k线重点要求下影线很长、而上影线要很短,注意!我说的是很短、并没说不能有上影线... “双针探底的两根k线要具备下影线很长的特点,而上影线要尽量短”,这是比较严谨的说法。另外,双针探底的两根k线可以是阴线也可以阳线,这一点并不影响形态本身,哪怕两根k线都是阴线也可以,在效果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图1的右半部份,右半部份出现了三根k线,也就是在“双针”k线的中间还夹着一根小k线,这种形态也叫做双针探底,只不过双针并没有联排,而是中间还隔着一根k线,中间那根k线一定要小,具体多小没有定论,只能说越小越好,如果是十字星那最好。 总之,图1两个案例都属于“双针探底”形态,该形态的出现代表股价或将出现探底回升,当双针的第二根针出现后可以择机买入。另外,买入时也需要观察5日均线的位置,双针探底最好出现在5日均线的下方,只有这样才符合探底回升的定义。 当k线在5日均线下方出现双针探底时,你需要观察5日均线的趋势变化。“双针探底”完成时、向下回落的5日均线如果出现了走平的现象,那么该形态的买入信号将变得更强。 实际案例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2和图3,图中均为双针探底形态,形态完成前5日均线是向下回落的趋势,而形态完成后向下的5日均线开始走平、甚至出现了轻微抬头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是最理想的买入时机。 双针探底是买入信号,那么与此对应的便是卖出信号,你可以将卖出形态叫做“双针探顶”,具体形态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4,说白了就是将“双针探底”反过来拿到了5日均线的上方,该形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股价触顶回落,是一种卖出信号。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有一种k线形态叫做搓揉线,其表达的是主力洗盘后的一种现象,为了体现洗盘时“洗”的这个动作,于是用“搓揉”两个字来形容。这就好比洗衣服时需要搓揉一样,主力洗盘时盘面上也会出现类似的搓揉动作。 今天要学的买卖方法正是利用了搓揉线形态,老规矩、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的举例主要以买入法为主。标准的搓揉线买入法由3根k线组成,第一根必须是光头大阳线,而后面两根k线必须是小十字星k线。 具体图片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1。光头阳线后面的十字星k线其实就是搓揉线,搓揉线可以是由两根小十字星构成,也可以由三根十字星构成,十字星是阳星还是阴星都无所谓,只要保证是十字星就好。 另外还有一重点;大阳线后面的十字星整体要呈现回落的趋势,且回落的最低点不能低于大阳线的底部。具体图片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2。当股价出现光头大阳线之后、接连收出了两三根小十字星k线,这些十字星整体表现出了回落的趋势,但回落的最低点没有跌破阳线的底部,这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你可以在第二根或第三根十字星的时候选择买入,后期股价可能会出现反弹。这种买入法的原理非常简单:第一根大阳线的出现说明买方做多意愿非常强烈,但随后出现了两三天的回调,但回调的力度非常小,每天都以小十字星回调,而且两三天下来整体的回调力度也非常有限,相比第一天大阳线的强势、回调时体现的力度明显不够,而这种现象很可能是主力洗盘的行为。 主力想拉抬股价,于是先拉出了一根大阳线,可随后的几根十字星是为了洗盘,也就是故意造成了股价涨不动的假象,诱骗里面的散户提前卖出股票,等散户筹码纷纷卖出时,主力再进行第二次拉升。 搓揉线买入法也需要配合成交量使用,大阳线出现时最好是放量,而且量越大越好。而出现十字星回调时量能越小越好,十字星与阳线的成交量反差越大,说明看涨的意义越强。 最后我们再来讲讲搓揉线的止损策略,毕竟任何一种方法都做不到万无一失,无论你的把握有多大,买入股票后你都需要设定好止损,而搓揉线的止损位正是大阳线的底部。上文说过:十字星回调时不能低于阳线底部,这句话就已经暗示了该形态的止损位置。言外之意,如果回调时的低点跌破了阳线的底部,说明形态破位,这可能不是主力在洗盘,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下跌,所以当股价跌破阳线底部区间时,最后的办法就是割肉止损、认亏出局。 以上说的都是搓揉线买入法,卖出法只需要反过来理解即可。卖出形态是先出现一根光脚大阴线,然后拖着两三根十字星。十字星整体表现为反弹趋势,但是反弹的最高点没能突破大阴线的最顶端。假如你持有的股票出现了该形态,你可以在第二或第三根十字星的时候选择卖出股票。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要学的形态比较复杂,这个复杂指的是辨认起来比较复杂。形态的名字叫做蚂蚁上树,形态由至少5根小阳线组成,每根阳线的体积都比较小,但阳线的数量比较多,看起来就像是一群蚂蚁,所以就有了蚂蚁上树的名称。 蚂蚁上树形态至少由5根k线做保障,这5根k线最好都是小阳线,中途如果有一根小阴线也无所谓,但至少要保证绝大多数k线都是阳线。我们就以5根小阳线为例:5根小阳线构成的整体走势要呈现向上的趋势,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整体走势,我并没有要求每根阳线都要比前一根更高,只要5根阳线整体呈现为向上的趋势即可。 具体图片大家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1,如图所示;图中我用了标准的5根k线绘制出了蚂蚁上树形态,这5根k线中并不都是小阳线,中间还夹着一根小阴线,但这并不影响形态本身,只能说5根小阳线是最标准的蚂蚁上树,偶尔夹着一根小阴线也无伤大雅。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根k线的高度并不一致,但它们的整体走势为缓缓上涨,所以判断蚂蚁上树的时候没必要在意每根k线的具体高度,只要整体表现为上涨即可,而且整体涨幅不需要太大,只要肉眼能分辨出是上涨即可。 蚂蚁上树光有“蚂蚁”可不行,还得有“树枝”的角色才行,而树枝的角色便是图1中的灰色线条,这条线其实是5日均线。与k线类似,5日均线也要呈现出缓缓上扬的走势,而扮演“蚂蚁”角色的小阳线要在5日均线上“爬行”。 也就是5日均线向上运行,5根k线也是向上运行,这其中5根k线大部分要保持在5日均线上方。满足以上几个条件就能判定为蚂蚁上树形态,该形态也是看涨形态,一般出现在股价的底部。如果在底部出现该形态,后期股价可能会迎来一波主升浪。 具体案例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2,图中的个股连续出现了5根小阳线,5根阳线大体运行在5日均线上方,灰色的线条就是5日均线。而阳线和均线都是缓缓上升的趋势。均线在下方充当“树枝”的角色,而小阳线们充当着一群蚂蚁雄兵、沿着翘起的枝头向上攀爬。 学会了形态之后有人会好奇:“具体的买点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在形态刚刚成立后买入,也可以在形态成立后等出现回调再买入。比如图3所示的那样:该股出现蚂蚁上树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回调,在回调时选择买入显然是最好的结果。 但我刚才说过这道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形态成立后股价可能会出现回调,但也可能不会回调而选择继续上涨,所以选择哪一种买入方式完全取决于你的投资性格。如果你的投资偏向保守,那么可以采用等回调再买入的方法,而这也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方法。 如果股价没能如期出现回调,你虽然会失去一次买入的机会,但最起码你不会亏钱...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要学的技术形态叫做“红三兵”,名字就来源于形态本身的特点,即三根红色的阳线组成了该形态,所以名称就叫“红三兵”。红三兵也是看涨形态,出现后股价有可能会开启反弹之路。 正如名字一样,红三兵由三根阳线组成,且每根阳线的长度都差不多,注意、我这里说的长度是指k线实体长度。三根阳线的排列方式为依次上涨,也就是第二根阳线的高度要高于第一根,而第三根阳线的高度要高于第二根。 用一句话总结:标准的红三兵形态是三根等长的阳线依次排列,且后一根阳线的高度要高于前一根阳线。具体图片大家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1,图1左半部分就是标准的红三兵形态。既然有标准的,当然也会有不太标准的,比如图中右半部份的走势。 同样是红三兵形态,但右边的形态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阳线的长度正逐渐变短。虽然后面的阳线高度始终高于前一根阳线,但阳线本身的长度却明显缩小,这种形态是红三兵遇阻形态,言外之意:虽然红三兵是一种看涨形态,但如果出现的遇阻形态,那么其看涨的信号将会适当减弱。换句话说:相比标准的红三兵而言,遇阻形态的红三兵没有那么强的看涨含义。 最后我们我来谈谈为何红三兵会有看涨含义?原因很简单;“一山更比一山高”最能解释其中的原理。阳线本身就具有看涨含义,同时也意味着买方开始做多,而这种动作持续了三遍,足以证明买方的决心非常坚定。 相反,同样作为红三兵形态,如果阳线的长度逐渐变短,虽然形态本身也有着积极的含义,但相比标准的红三兵而言,这种积极性明显有减弱的迹象。因为阳线越短说明买方做多的意愿没那么强烈。所以红三兵的阳线最好是等长的阳线。当然、你不需要用尺子去量阳线的长度,肉眼看着合适就好。 “红三兵”后面用“兵”做形容是有原因的,如果每个兵的身高差距较大,走出来的方阵就做不到整齐划一,也体现不出整个团体的秩序。三个“兵”的所站高度虽然一个比一个高,但它们自身的身高其实是差不多的。 所以研判红三兵形态的时候,尽量去挑标准的红三兵形态,例如图2所示的那样。形态越标准、看涨的准确性就越高。相反,不标准的形态也说明了确定性偏弱、实际操作中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才行。 另外,与红三兵相对的走势叫做“黑三兵”形态,即三根阴线并列在一起,且长度类似,而阴线的高度则是一个比一个低,如图3所示的那样,而这种形态代表看跌信号。你学会了吗?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要学的k线形态的名字非常有趣,叫做多方炮。听名字也能猜出来这是有利于上涨的技术形态,那么与之对应的形态则是空方炮,该形态则是看跌的技术含义。我们先来讲讲多方炮的具体形态: 多方炮由三根k线组成,分别是两根阳线和一根阴线。排列方式为左边为一根阳线,中间一根阴线,右边又是一根阳线。左右两侧的阳线相对较长,而中间的阴线则相对较短,同时右侧阳线的收盘高度要高于左侧的阳线。 具体图片大家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1,只要三根k线符合我刚才说的几点条件,这套组合就可以定义为“多方炮”形态。另外,k线难免会有上下影线,对此大家不必过分在意,只要k线的上影线不要太长就好。 换句话说:三根k线可以带有上下影线,但是影线不宜过长、尤其是上影线!因为多方炮是看涨形态,上影线太长预示着上方阻力越强,这与看涨的结论相悖,所以上影线可以有,但是不能太长。 另外,多方炮是两根阳线夹着一根阴线,中间的那根阴线尽量要短,也就是尽量以小阴线来呈现。如果阴线比较长也没关系,但至少不能比两侧的阳线还长。总之:至少要确保阴线要小于两侧的阳线,在这基础上阴线的体积越小越好。另外还有一个重点:阴线的高度不能低于左侧阳线的底部。 然后我们来说说为何多方炮具有看涨含义?首先阳线本身就代表了股价的强势、买方的强势。如果买方不够强,股价也没理由会涨。第一根阳线代表买方开始进攻,但是阳线多了去了...一根阳线还不足以说明什么,果不其然、第二天就迎来了阴线调整,但是这个调整并没有什么杀伤力,小小的阴线只是合乎情理的调整,高度甚至没能跌穿前一根阳线的底部。 而到了第三天又一根阳线拔地而起,这根阳线不仅吞没了整根阴线,同时高度也超越了第一根阳线,而这一根阳线可以说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当第一根阳线出现的时候或许代表了多头的反击,但是一根阳线存在太多变数,而第二根阳线的出现则确定了多头反击的决心。 总之,三根k线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股价涨的时候很坚决,而跌的时候却很犹豫,易涨难跌的情绪自然就成了看涨信号。最后大家可以在文稿中查看“多方炮”的实际案例。图2和图3都出现了多方炮形态,而后期的股价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另外,多方炮也需要量能进行配合,与k线的表现形式类似,成交量最好也是放量、缩量、然后再放量的节奏,这其中第二根阳线的成交量最好大于第一根阳线,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买方的做多意愿。具体案例可以查看图3。 以上讲的都是多方炮形态,空方炮只需要全部反过来理解即可。空方炮的具体图形大家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4。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k线形态,只不过今后我不会再单一的讲解某个指标,而是多个指标相互配合使用,比如k线配合成交量、或k线配合均线等等。 今天我要讲的技术形态非常简单,叫做“阳包阴”,当然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看涨吞没”形态。不过名字不重要,我认为阳包阴比较形象好记一些,所以我就用这个名字进行后面的讲解。 该形态由两根k线组成,即一根阴线和一根阳线,更严谨一点说应该是左边一根阴线,右边一根阳线。阳线的长度要大于阴线,这样才符合“阳线包住阴线”的技术特征。另外、对比两根k线长度的时候要看k线实体部分,也就说用阳线的实体长度跟阴线的实体长度去做对比,如果阳线明显大于阴线,那就是阳包阴形态。 大部分时候k线都伴有长短不一的影线,阳包阴形态着重观察的是k线实体部分的长度,但对影线的长度并没有过多要求。换言之,只要保证阳线的实体大于前一日阴线的实体长度即可,至于两根k线是否带有上下影线都没关系。 具体的图片我放在了文稿中,大家可以自行查看。图1就是标准的阳包阴形态,该形态如果出现在股价的底部区间,往往意味着股价或将迎来止跌反弹,就如图2所示的那样。另外我再强调一下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阳包阴形态的重点是阳线的长度要大于阴线的长度,但这里还要满足一些细节条件,比如阴线的长度不能太短,至少要保证中阴线的长度。 如果对阴线的长度没有做出任何要求的话,你会发现阳包阴的形态遍地都是,尤其是当阴线的长度非常小的时候,后面只要是阳线就能满足阳包阴的条件。所以判断阳包阴的时候至少要保证阴线实体的长度不能太短,至少要满足中阴线的长度。 这个中阴线具体是多长并没有标准答案,但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就好:阴线长度偏长,但后面阳线长度却比它更长,这说明买方做多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如果阴线本就很短,而后面的阳线只比它长一点点也能满足阳包阴的形态,但这种阳包阴表现不出买方的凌厉攻势。 总之,跌的时候要彻底、涨的时候要迅猛,这样才能看出股价的反转决心。而在跌不多也涨不多的情况下没必要判断买卖方的意图,这种走势只是日常的拉锯战、没有太多参考的必要。 最后别忘了一点:任何一种走势都会伴有成交量的出现,完美的阳包阴走势也需要健康的量能去配合,即阳线对应的成交量一定要大于阴线对应的成交量,这样才能证明买方做多的决心要强于卖方,你也有更多的理由相信今后的股价会企稳反弹。 对应图片大家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3。以画圈的位置为界,该位置以前股价一直在走下坡路,直到某一天股价在底部出现了阳包阴的走势,同时这两天的成交量也出现了阳包阴的现象,出现该形态后股价后期出现了明显的止跌反弹。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每条均线都有可能成为支撑或阻力位,但在实战中我们不可能凭心情去挑选均线,换句话说:任何一条均线都有可能成为支撑或阻力,但在这其中我们需要找出可能性最大的那一个。 问题来了:如何去判断哪一条均线能成为支撑或阻力位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观察历史走势,观察某只股的历史走势,有些时候股价的走势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规律性的走势中去确定扮演重要角色的均线,而那条均线就是我们日后关注的重点。 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我主要以“支撑”为例进行讲解:均线想起到支撑效果,意味着股价一定要处在均线的上方,这样处在下方的均线才有条件成为支撑。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张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图1的走势图,很明显、该股走出了波段上涨的走势,而这张图中有四条均线,如果我让你筛选一条均线出来用作支撑位,你会选择哪一条呢?如果同样的问题来问我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30日均线、也就是图中的绿色线条。 理由很简单:该股虽然在上涨,但上涨的过程是波段行进的,上涨的中途也总能遇到小幅的回落,但重点就在于它每一次的回落都落在了30日均线上,而每次回落到30日均线后又选择了向上反弹、且最终反弹到了更高的位置。 这种情形并非一两次的偶然,从图中可以看到该股至少出现过6次相同的情形,每次股价回落到30日均线时都会止跌反弹,而这种规律足以让我断定30日均线就是该股的支撑位。如果你持有该股票,恰巧又遇到了股价下跌,此时不要慌、你可以等待股价在30日均线附近出现反弹。 如果你想买入该股票,与其盲目的追高,不如等它回落到30日均线时再去动手买入。如果一只股票连续三次在同一条均线上遇阻反弹,那么你可以断定该条均线会为今后的走势继续提供支撑。当然了、以上结论都是从概率的角度做出的判断,市场千变万化,在有力的支撑也早晚会有跌穿的那一天。 比如图2右侧箭头所指的位置,该股第7次回落到30日均线时没能持续反弹,而是选择了跌破30日均线,此时30日均线的支撑效果已经不在。如果你一直持有该股票,当它跌破30日均线的这一天你应该卖出股票、止盈离场。 相反,如果你刚好在30日均线附近买入了该股,那么当股价跌破30日均线时应该毫不犹豫的割肉止损。技术分析是从概率上寻找有利于我们的交易机会,但并不存在100%确定的机会,希望各位新手铭记于心! 另外,刚才的例子中充当支撑位的是30日均线,因为股价规律性的在30日均线附近出现了反弹,所以30日均线才成为了该股的支撑位。相同的,如果股价在其他均线上出现了类似的规律,那么对应的那条均线就会充当支撑位,比如说图3中的这只股票。 图3中的股票一直在沿着5日均线上涨,这其中股价出现过的每一个低点都没有跌破5日均线,每次回落到5日均线时都会出现新一轮的上涨,此时5日均线就可以断定为该股的支撑位。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上期讲过均线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判断股价的趋势,另一个是判断股价的支撑和阻力位,换句话说、均线具有支撑和阻力效果,所谓的支撑就是股价跌到某一位置时很难继续跌下去,仿佛遇到了支撑。而阻力则刚好相反,股价涨到某一位之时很难继续上涨、仿佛遇到了阻力一样。 而均线有时候会起到支撑位和阻力位的作用,但均线的数量有很多,比如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30日均线等等。你可能会好奇:到底哪些均线有着支撑或阻力效果呢?答案是:任何一条均线都有这两种效果。 我们先来谈谈为何均线会有如此功效?我们先用5日均线举例:5日均线统计的是股价最近5天的均价变化,注意这里的关键是“均价”。均价均价、它指的是就是股价最近5天的平均价。 如果你看到某只股的k线在5日线的上方,请问你如何理解这一现象?K线表示的是该股的股价,k线在5日均线之上,说明该股的股价高于最近5天的平均价,同时也说明目前还持有该股票的人中有大部分都是盈利的状态,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股价高于平均价,就这么简单.... 举个例子:假如5日均线对应的价格是10元整,这说明最近5天内多数人持有该股的成本就是10元。所以当股价涨到5日均线的上方,也说明股价涨到了10元的上涨,因为多数人的成本就是是10元,所以当股价涨到10元以上的时候,多数人自然就处在盈利的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以上内容跟均线的支撑和阻力有啥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如果k线在均线上方运行,下面的均线会起到支撑效果,当股价出现回落的时候,下面的均线在理论上会支撑股价并阻止其继续下跌,而这背后的原理就是因为人们的成本发生了变化。 继续用5日线举例说明:股价在5日均线之上,说明最近5天买入股票的人中多数人都处在盈利的状态。可如果后期股价出现回落、从高点回落到5日均线时,意味着股价也回落到了多数人的成本线附近。如果股价继续下跌、跌破5日均线,到时候多数人都将面临亏损。 这时候人们普遍会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不再卖出股票,因为股价都快跌破成本价了,卖出股票就意味着亏损,所以没人愿意再去卖出。假如此时的买方数量固定,但因为卖方数量的减少,变相增加了买方的力量。买方多于卖方,下跌的股价自然就会遇到支撑出现止跌反弹。 其实上面的例子体现的正是人性,你可以将自己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假设你以10元的价格买入了一只股票,当股价涨到11元时你可能会卖掉它,但当股价冲高回落再次回到10元的价格时、你很可能就不想卖了,而这就是人性... 今天我们从市场心理层面解释了均线的支撑效果,至于阻力效果只需要反向理解即可,因为篇幅的原因我就不单独讲解了,相信大家有足够的变通能力去理解阻力位。另外,今天只是从理论层面讲解了均线的支撑和阻力,但在实战中还需要分情况去运用,而关于这一点咱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做技术分析很少会用到单一指标,往往是多个指标相互配合使用,所以我的教学思路是先带大家了解单一指标的用途,然后再教大家如何配合使用,而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均线的利用,学完均线后再配合之前讲过的k线和成交量、将有助于你更好的分析市场的技术面。 均线也就是均价线,均线的分析方法有很多,但我认为均线的主要用途就两种:一是分辨股价的趋势,二是确定股价的支撑或阻力位。因为篇幅的原因今天先来讲均线的第一种用途:也就是分辨股价的趋势。 这个问题我在技术篇的时候就有过讲解,当时我说过:炒股要顺势而为,对于技术分析者来说,这里的“势”指的是上涨趋势。言外之意,你需要找出上升趋势的股票,在这种股票上进行交易会提高你获胜的几率。因为股价呈现上升趋势,你在这期间买入就可以顺势获利。 但这里有一个细节大家一定要搞明白:顺势而为是让我们找到已经处在上升趋势的股票,然后在这个趋势中进行买卖,而不是让我们找出今后会走出上升趋势的股票,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前者在实践中是可行的,而后者完全是在赌博。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只需要找出上升趋势的股票即可。因为股价都是用k线图表示的,新手判断趋势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均线的力量。均线有一种排列方式、叫做多头排列,只要均线出现了多头排列就可以断定股价正处于上升趋势。 判断多头排列时我们需要用到四条均线,分别是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和30日均线。排列方式为5日均线在最上方,然后是10日、20日和30日均线。四条均线彼此不相交、以类似平行的状态向上运行。只要均线呈现这种迹象就意味着多头排列的成立,也说明股价正处在上升趋势中。 对应的案例大家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片,当你找出多头排列的股票时也意味着你找到了上升趋势中的股票,这时候你可以多做买入操作,因为股价呈现为上升趋势,此时你买入后盈利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这种做法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具体的买卖点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选择良好的买卖环境。大环境不好、你想做对是很困难的。大环境良好,你想做错也是很困难的。这种做法充分考虑到了概率因素,在概率倾向于自己的时候选择买卖,你获胜的几率自然会高出不少。 与多头排列相对的则是空头排列,后者只需要反过来理解即可:5日均线在最下方,其上方依次为10日、20日、30日均线,四条均线彼此不相交、以类似平行的方式向下运行,这种状态就是空头排列。空头排列也意味着股价正处在下跌趋势中,面对这种趋势投资者应该空仓等待,不要盲目的去抄底,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交易亏损的几率会比平常高出许多。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文稿:】 接着上期讲讲量价关系,今天我们从“缩量”的角度出发分析量价关系。 1:缩量价涨。意思是成交量不断萎缩,而股价却在上涨。这种关系也是我上期提到的“量价背离”现象。正常逻辑中股价上涨应该伴随着放量才对,成交量是买方情绪的表达,股价持续上涨,对应的买方情绪应该是越来越高涨才对,因为高涨的情绪才有可能继续推升股价。 相反,如果挂股价上涨成交量反倒出现萎缩,说明买方的做多热情已经出现了消退的迹象,虽然此刻的股价还在上涨,但已不值得留恋,因为情绪消退后上涨的动作也会随之消退。 对此大家可以看一下文稿中的图片,图中的股票走出了冲高回落的走势,前期股价上涨伴随的是放量,“放量价涨”也是健康且合乎情理的走势,但到了后期,也就是到了图中画虚线的部分时股价虽然还在上涨,但成交量却没有持续放大,相反还出现了小幅的萎缩。 正所谓“量在价先”,成交量先于价格出现了退潮现象,所以股价后期的上涨其实是强弩之末,这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减仓或者空仓观望,而不是选择加仓买入。 2:缩量价平。意思是成交量出现了萎缩,而股价是横盘走势。还记得上期有关“放量价平”的结论吗?放量价平意味着股价即将要出现变盘,横盘的趋势即将发生变化,有可能会走出向上或向下的变盘。 股价横盘期间成交量不断放大,说明买卖双方的交战越发激烈,打的越激烈、胜负自然就在不远处。然后再反过来理解“缩量价平”,价格走平说明股价依然没有方向,而成交量的萎缩又说明买卖双方的博弈热情都不高,所以短时间内可能还看不到股价的变盘,横盘的股价可能会继续横盘下去。 3:缩量价跌。意思是成交量逐渐萎缩,而价格也在持续下跌。之前讲过这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走势,没有必要过多的分析。 最后分享一些我的个人经验:为了方便新手学习,我将很多经验以量化的方式写出来给大家看,但在真正的投资中不要用这种模板思维去寻找对应的答案,因为市场千变万化、不会给你教科书一样的标准答案,你需要学会的是量价背后买卖方情绪的变化,猜到买卖方的情绪,你才有可能猜到价格的变化。 就像下棋一样,不要总想着招式,招式学再多也没用,你应该多思考对方在想什么,猜到了对方的想法、你还怕没有招式赢他吗?量价分析的意义就是通过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去揣测买卖方的想法以及情绪的变化,换句话说:我们表面分析的虽然是量和价,但实际分析的是买卖方的意图。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成交量和股价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量价关系中最常见的几种现象。经过我的筛选量价关系大概有六种,理解了这六种关系大致就了解了关于成交量的所有。我将这六种关系分为了上下两部分,今天先从“放量”的角度分析一下量价关系。 1:放量价涨。顾名思义、成交量不断放大、也就是放量,而对应的股价也在不断上涨。上期说过这种现象是合乎情理的走势,所以没必要过分解读。 2:放量价平。也就是成交量不断放大,但相同时期的股价却是横盘的状态。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股价横盘但成交量却悄悄放大,这说明股价距离变盘越来越近,至于朝哪个方向变盘是不确定的,也不建议投资者提前去预测方向。或许横盘后股价会向上突破走一波上升浪,也可能向下突破走一波下跌浪。 记住!股价横盘但成交量却放大,这说明买卖双方的博弈变得越来越激烈,激烈的交战也意味着输赢即将分晓,而在此之前不要去赌最终的结果。 最科学的方法是看到结果后再下判断,一般股价横盘都会在固定的区间内来回震荡,上方的区间是阻力、下方的区间是支撑,如果股价最终选择向上突破阻力位,那么你可以认定股价选择了向上的方向。 相反,如果横盘后股价跌破了下方的区间、也就是支撑位,那么你可以认定股价选择了向下的方向,后期可能会持续下跌。我知道新手还判断不好股价震荡的区间,也不确定不好阻力位和支撑位,但没关系、这些我以后都会讲到,今天只需要明白“放量价平”是快要变盘的信号即可。 3:放量价跌。成交量在放大而股价在下跌,这种现象也叫量价背离。因为市场相信“量在价先”的原理,所以当你看到放量价跌时应该乐观点才对,因为成交量先于价格出现了反弹,股价后期也有望止跌反弹。 接下来我用实际案例讲解一下。大家可以查看文稿中的图片,先观察图中画线部分的区域,在该区间内观察一下量价变化,你会发现这一时期的股价是明显下跌的状态,而且下跌的幅度非常明显。相反,同一时期的成交量却非常平稳,虽然没有明显的放量,但相较股价的大跌成交量表现出了异常的平稳,这就是量价背离的现象。 虽然股价还在下跌,但成交量先于股价出现了止跌,这代表股价后期也会出现止跌反弹,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该股后期的确出现了量价齐升的走势。所以当你遇到类似的股票时,千万不要因为股价下跌而选择放弃,坚持一段时间后没准就会迎来曙光。但如果你分析不出这里面的量价关系,这一切便与你无缘... 好了,今天主要是从放量出发讲解了与股价之间的关系,下期我们从缩量出发继续讲解量价关系。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开始进入到成交量的分析,其实k线层面的分析还有很多很多,但很多k线需要跟其他指标相互配合使用,比如配合成交量、均线等等,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把每个独立的指标学明白才有可能相互配合使用。 成交量的定义早在技术篇就有过讲解,不懂的人可以回听一遍。股市中有这样一句话:“量在价先”,也就是股价在发生变化前,成交量会提前发生变化。所以某些时候通过分析“量”的变化可以提前窥探“价”的走势。 市场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上涨要放量,下跌要缩量。当然了,这不是说所有股票都会按照这个剧本去演,而是说这个剧本才是合乎情理的剧本、是可以被观众认可的剧本。如果剧本跟刚才说的完全相反,那一定预示着接下来的剧情会有意想不到的反转。 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股价上涨要放量、下跌要缩量?成交量你可以理解成市场“热情”,成交量越大说明“热情”越高,成交量越小说明“热情”低迷。股价上涨说明买方强势,而股价上涨时成交量不断放大、这说明买方的热情也非常高涨,高涨的热情有可能将股价推升到更高的位置。 相反,当股价下跌说明卖方强势,而股价下跌时如果成交量也在不断放大,那说明卖方的热情很高,股价可能还没到底,后期有可能继续下跌。但如果反过来理解:股价下跌时成交量却不断萎缩,那就意味着卖方的做空热情并不高,股价虽然在下跌,但程度远不如放量下跌来的凶猛。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上涨放量、下跌缩量是最好的结局。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打架时难免会挨揍,但如果我打对方的拳头比较重,而对方打我的拳头比较轻,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有利于我的。 当然,在判断放量和缩量时很多新手都会犯一错误,那就是“目光短浅”。他们过分在意某一天或某几天的成交量,这导致他们无法认清整体趋势。判断成交量变化的时候一定要看整体趋势,而不是某几天的成交量。在这里我举一个实际案例: 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张成交量图片,也就是图1。现在请你判断一下图中的成交量是放量还是缩量?答案当然是缩量!很显然、这并不是通过某一天的成交量判断出来的,而是从整体趋势中看到了缩量的迹象。看完这张量能图之后,大家好不好奇对应的股价是如何表现的?对此你可以看一下图2,图2就是该股的完整量价图。 很明显、股价从高点回落,而成交量也从高点逐渐走向萎缩。请问你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答:这是合乎情理的走势,没必要过分解读。上文说过:上涨放量、下跌缩量都是合理走势,图中的表现刚好对应了下跌缩量,所以没必要过分解读。但反过来,股价下跌而成交量却在放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 很简单,下跌还在放量说明空头情绪高涨,股价后期仍有继续下跌的可能。如果用图2举例的话,假如该股出现的不是缩量而是放量,那么其股价的下跌一定比现在看到的更加凶猛。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