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810「狂喜播客节」3-1 爱哲+小畅+付宇:如果“真实”是丑陋的,你还愿意接受吗?

本期节目录制于「狂喜播客节」第一天第一场,在3号厅;首发于付宇的播客专辑「轻刀快马」第77期,这里是备份播出。 ———————————————————— 如何看待周末夫妻?结婚以后春节过年各回各家,可以吗? 为什么说“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考公上岸已经这么高贵了么? 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打游戏认识了自己的恋爱对象,意味着什么? 跟纸片人谈恋爱,是不是就永远不会被背叛?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是战士输了,还是爱情输了? 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依然期待与他人建立那些线下的、具体的、面对面的联系? 本期节目录制于2024年8月10日狂喜播客节活动现场,一起录制嘉宾是爱哲@故事FM 与小畅@小畅翻牌|开小灶。 说来惭愧,录了这么多期播客节目,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播客线下节目,加上最近半年录了很多SOLO节目,以至于我其实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hold住这样的场面。 结果很惊喜,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松弛的一期节目。 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聊了很多,几乎是用现场观众的提问串起了整场活动,但是到头来意外地发现,我们聊出了一条主线—— 沉溺于一种完美的想象,从来都是最不费力的选项,恋爱也好,生活也罢,我们大可以将自己放置于大数据与算法投喂的拟态环境之中,让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纸片人陪伴在身边,听自己的声音打在回声壁上织一个小小的茧房,这很好,很舒服。但我们总还是觉得,人不应该一直与自己想象的世界对话相处,到线下去,到具体的生活中去,即使这种“真实”会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甚至是丑陋的。 因为,真实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时间轴】 02:23 正片开始 03:43 如何看待周末夫妻?结婚以后春节过年各回各家,可以吗? 12:16 全世界的年轻人怎么都不爱了 16:53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怎么就成了流行语? 18:19 过去是先在线下交朋友,再在线上加好友,现在反过来了 24:23 花钱租一个纸片人男友线下谈一天恋爱,图啥呢? 27:31 双纯小说这么受欢迎,我是不理解的 30:47 从刚才开始,我就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剧透「故事FM」明年要播出的一个节目 32:32 长期关系总是麻烦的,所以才会有“搭子文化” 36:40 谈谈播客吧,遇到自己讨厌的访谈嘉宾怎么办? 40:50 我们该如何面对丑陋,如果这也是“真实”的一部分? 52:06 结尾彩蛋! 【期待与大家线下见面!!!】

53分钟
99+
8个月前

240821 Yujia+老A+孔老师:「狂喜播客节」主播志愿者代表复盘

本期嘉宾: Yujia,《Coffeeplus 播客》主播 老A,《足球无双》主播 孔老师,《什么电苔 | 认真调侃电影》主播 这次「狂喜播客节」的复盘节目我会录很多期,其实所谓「复盘」(梵一如说的反省)是一方面,对我更重要的是,借着录节目的机会,跟这次参与、帮助「狂喜」的朋友们能做来下踏实聊会天,互相多一些了解,不然平时工作来去匆匆,网上可能微信都聊不了几句,所以,「复盘节目」多录几期,就是跟大家多聊几次。 至于内容,一如既往的「开放对话」,就是我没期待,没要求,请来的主播/志愿者,大家聊自己想聊的感想,问自己关心的问题。 本场三位主播,都是这次「狂喜」的主播志愿者,大家在这次活动中都以极高的热情和投入程度参与到了这次活动当中,想想也是一件比较神奇的事。一方面是播客本身自有魅力,有相同志趣的朋友,就更容易聚集到一起,互相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从活动设计角度,如何能让一帮志趣相投,但又个性鲜明的每一位能和谐协作,像水一样流动起来,让活动的所有设想顺利达成,的确并不容易。 对我而言,只有难的事和只有很少人相信的事,才值得去做。 所以从8.10-11两天的「一狂」到11.2一天的「一狂+」,就必须给出全新的活动设计思路,给出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创新环节,这才能不断吸引更多共同志趣的朋友愿意花时间(比花钱更宝贵)投入到这个活动当中。 「一狂+」也是在创新中打补丁,很多尚未完善的部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不追求完美】这是我反复强调的,也【不尝试取悦所有人】同样很重要,我们就是做一个相对简单、纯粹的活动,除了主播和听友见面的真诚互动,没有更多。 【不做直播】 【不建观众群】 【不做市集板块】 【不会在现场把观众喂饱,不提供过量高热量食品】 【除了必要的合影、录像,尽量不诱发现场观众多操作手机】 …… 上面这些,都是我多年世界各地各种生活、比赛、工作复杂经历,换来的一些感受和思考,都要落实在活动的很多细微设计之处,当然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至少我不是随便做的判断,也是反复想了又想。 如果有感兴趣和愿意交流的,我当然非常愿意倾听和面谈。 目前「复盘对话」里还没有纯粹购票观众场,如果你在上海,刚好也是「一狂」的付费观众,非常欢迎你跟我联系,工作微信kaifangduihua,我们凑两三个人,可以再录一期纯观众视角的复盘节目。 这次非常感谢Yujia,偶然我俩认识,她帮忙介绍了Coffee Buff的创始人Lee。 我们为了帮助现场观众有足够的咖啡因摄入,我们还提前去场地两次,就是为了搞定专业咖啡机电压问题,最后是协调了整个传媒港物业公司,单独给我们从影院外面拉了一条专业电源线,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重要的是,Coffee Buff的咖啡好喝,我每天两杯,的确好喝。 Yujia跟我说,可爱的六层楼六老师在上午活动中间跑出去,特意领了一杯Coffee Buff,回头坐在台前还跟身边嘉宾推荐,说:这咖啡好喝。 如果不是Yujia介绍,我不会了解到Coffee Buff和它背后的故事,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也希望能成为「狂喜」的老朋友。 这一场最大的收获其实在关掉录音机之后,我们四个又坐着继续聊了一个多小时,我当时想怎么就提前关机了呢哈哈哈 跟孔老师和老A、Yujia关机后的开放对话,核心要解决一个问题: 「主播志愿者来参加狂喜的根本性动力是什么?」 因为这显然跟听友志愿者的动力是明显不同的,而且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真问题」。 我很高兴,最后创造性的讨论出一个大家目前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会在「一狂+」里以独立模块的方式呈现出来,也会把更多的主播志愿者,只要报名参与,就尽量容纳进来,真正为推广播客这件事,做一些实打实的贡献。 最后,梵一如也加入讨论,前面他在录音间外认真工作,果然他又给出了升级方案,非常有创意。 而我脑子里只盘算一件事:执行流畅度如何?是否增加执行现金成本?是否消耗更多资源导致性价比缺失? 还好,目前这个创意模块,至少在我脑子里是能够跑通,大概我就可以基本完整呈现出来。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创新模块,我们还是等一个多月后陆续揭晓吧。

92分钟
99+
8个月前

240810-11「狂喜播客节」观众现场共创播客-罗德录制版

这是现场观众参与共创播客录制内容的另一部分,按照两天的内容顺序排列,只删掉了个人电话信息部分,其他内容完整保留。 「狂喜播客节」观众现场录音shownotes (人名都是音译,可能存在文字错误) 1、0:00 Phoebe,来自上海,年龄99 后 2、1:25 阿里吴,来自上海, 年龄90 后 3、2:31 鲲鲕,来自芜湖,现居住工作在上海,年龄31岁 4、4:23 老袁,「狂喜播客节」0号主播志愿者 5、11:40 小CiCi , 来自河南郑州 6、16:54等等,来自上海,年龄95后接近00 7、21:40 陈,上海本地人,年龄80后 8、25:58 卢漾,3个月前从郑州来到上海 9、32:36 Lin,来自南通目前在上海工作,年龄 00 后 10、38:44 虾条溜溜,来自宁夏银川,80后 11、52:17 辛克莱,来自上海,年龄90 后 共创录制区志愿者;卢漾,三个月前从郑州来到上海,00 后 12、59:36 绿子,目前在上海工作,老家甘肃白银,年龄95后 13、 1:08:00 Mia,目前在上海工作,年龄30岁;李贝卡,mia的嫂子,来自甘肃,年龄40+ 14、1:22:19 薛喵喵,上海本地人,年龄 99年的小伙伴 15、1:26:23 兰,家乡福建,目前在上海,年龄 95 后 16、1:27:31 大西,来自广西,年龄 80 后 17、1:28:57 十月,来自杭州,年龄 90 后 18、1:31:25 一个不想介绍自己的听众,来自上海,年龄保密 19、1:37:46 小可酱,来自上海,年龄 03 年的大三小朋友 20、1:40:31 芳芳,来自上海,年龄 90 后 21、1:45:04 竹竿,来自宁波,年龄 00 年的小朋友 22、1:48:22 晶晶,来自浙江杭州,年龄 30 岁 23、1:51:20 朱元超和太太阿余,上海土著,80后 24、2:12:37 王雅馨,年龄90后 25、2:18:10 Sweeney 26、2:19:49 李可可,来自深圳,年龄 95 后 27、2:21:28 鲲鲕,来自芜湖,现居住工作在上海,年龄31岁 28、2:23:29 郭继,来自上海,年龄31 岁 29、 2:27:38 小雅雅,来自上海,年龄 90 后;鲲鲕,来自芜湖,现居住工作在上海,年龄31岁 30、2:41:08 阿朵,来自北京,年龄 95 后;天域,来自北京,年龄是 94 年 31、2:52:48 经东,「狂喜播客节」志愿者 32、2:56:50 两位志愿者 33、3:10:04 Dylan,来自杭州,年龄 85 后 34、3:11:18 大宝蛋,来自上海,年龄95后 35、3:12:38 雪梨;豆豆 36、3:31:28 留下的一小段清唱 37、3:34:08 随随 Wendy 本期节目还会抽取两位幸运留言听众,晚点更新发布,感谢每一位留言的现场观众 感谢大家的收听,期待「一狂+」很快再相遇

225分钟
99+
8个月前

240811「狂喜播客节」观众现场录音留言特别节目 - Zoom录制

「共创播客」也是我喊了好多年的一个词儿,这次「狂喜播客节」现场,我一直希望摆两个桌子,两组设备,来的观众无论是主播还是听友,可以自己现场来一段。 我也知道,毕竟活动现场是一个公共空间,可能当众录节目,可能不知道何处下手,我大概做了一些设计准备: - 桌子放在相对而言比较僻静的一个角落,需要你走进来参与,有一定的安全感 - 两套设备,互相不用太抢,第一套是罗德RODE提供,第二套是我自己的Zoom H6配4只话筒。第一天只放了罗德,也是因为我太忙没顾上摆Zoom,但我也觉得可能大家经过第一天完整感受后,可能第二天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来语音留言,或者录一段吧。 - 每桌安排一个志愿者引导,协助录制,暂时还无法纯自助参与,毕竟录音机使用再简单,对很多人第一次使用也需要旁边有一位「技术支持」 - 我写了一个录制流程和几个简单问题参考,帮助大家方便开场,避免想录,坐下了又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从自我介绍开始吧 最后,两个桌子的内容会分别剪辑在一起,形成两期节目。 现在大家听到的这期就是「狂喜」第二天周日,Zoom录音机这桌的所有现场录音内容,如果没记错,大概有15组内容,或长或短。 昨晚我就顺手简单剪辑了一下,只是拿掉了每个人最后抽奖用的个人电话号码,其他部分,都完全无删减呈现。 我当时想法就是两个桌参与的朋友,各抽取两位幸运观众送个奖品吧,当时还不知道奖品是啥,这两天才收到之前落实的奖品: 每人一套韶音骨传导耳机 这一期里,我抽取了两位获奖人分别是:刘老汉、长夏 已经与她们联系上,要了快递信息,下周二三应该会把耳机快递出去。 至于罗德那桌的幸运观众,音频已经交给一位志愿者小伙伴帮着剪辑(主要剪掉个人报的方便我们联系的电话号码),这两天发布时,同时公布罗德这桌的两位中间者,同样也是一人套韶音骨传导耳机 谢谢每一位跑过来留言的现场观众,你们的表达,我都有听到,再次感谢,希望我们下次再见。 出场的现场观众发言时间轴 1、00:00陈佳阳,来自上海,年龄 90 后, 92 年。 2、16:06刘老汉,来自苏州,现在 19 岁。 3、16:14长夏,来自苏州,年纪18。 4、27:42伊利,来自广东,00 后。 5、40:07德刚,现在上海,年龄35岁。 6、49:23小唐,来自徐江苏徐州,00后。 7、51:26吕女士,来自安徽,年龄28岁。 8、1:02:28小陈,来自江苏南通,00 后。 9、1:04:16快乐女孩张孝珍,来自浙江义乌, 90 后。 10、1:06:43青霞,来自无锡,年龄 30 岁。 11、1:07:28(这一部分的观众麦好像有问题,没听到介绍,有点混乱) 12、1:21:07艾米丽,来自一文剑山。 13、1:26:54宫蝶,来自湖北,目前在上海工作。 14、1:28:49随心飞,来自上海,年龄86 后。 15、1:30:11其余,来自现实奇遇,00 后。 16、1:34:48黛西,来自上海,播客主播,年龄 35 +。 17、1:40:35芒果,来自上海。

111分钟
99+
8个月前

240811「狂喜播客节」2-8 关雅荻+赵依侬+金花:视频创作与个人IP的关系

这一场是我拉依侬发起的,说来还是因为之前有一次在电影学院的偶遇。 依侬当时正在电影学院读导演系进修班,正在筹备这次「狂喜播客节」放映的导演系毕业作品《女子立风》,而我巧了,我的本科时代老师乔梁拉我回去给他的学生做一个讲座,希望我来鼓励大家未来即将踏入社会,一个合格的电影人如何去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热情,当天乔梁把他带班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全都叫来,大概二三十人,我滔滔不绝讲了一个下午。 那天下午,依侬刚好也在学校,就过来一起听了一下午,我俩就正好撞上聊起来,我就对她要拍一个毕业作品短片有了印象。 这次「狂喜播客节」对于嘉宾和观众都需要一点点体力和精神力的考验,毕竟两天49场开放对话,不是开玩笑的,所以我增设了一个100座的5号厅作为休息厅,可以同步放映一些短片、资料片,供大家串场间隙休息用。一开始我就想到可以找几部主播朋友的短片来放映,其中最规整的应该就是依侬的《女子立风》。后来加入了姥姥(张唯雅)的大铁完赛vlog,Steve和Ci总的INNER WILD介绍短片。 所以,因为有了这场《女子立风》放映,我就想拉着依侬可以做一场映后谈和延伸出去的话题,当时其实我也没太多想,因为依侬不只是大博主、导演和主播,还是一位MCN机构的创业者,所以我想别自以为是地搞成短片映后谈,感觉有点局限。最后这场主题,都是我临时写的,改成了「视频创作与个人IP的关系」,没想到,反而是好多现场观众特别迫切想展开聊的话题,而且话题卡收集上来的特别多。 至于金花,完全是我不想放过北京来的主播,尽量能多来一场就多来一场,难得跑趟上海不容易。金花爽快,说,你安排就行。 我一看,正好我和依侬缺个人,我们仨还真没凑过串台局,成,符合N厨狂喜的新鲜感,这场阵容就这么定了。 说来, 「狂喜播客节」真正最后踹了我一脚、刺激了我一下的是金花。 我记得今年PodFest结束,大家都是Steve工作室做了一个after party,午夜散场,我们几个,还有程衍樑都在,下楼,他们准备转场,我就回家睡了,我还问金花,这么晚了你还去啊。金花说,来都来了,其实为这播客活动,从北京到上海,好歹折腾一趟,但就是每次觉得好多主播想认识一下,都没时间,或者一堆人聚一起,好像也认识不了啥人,挺可惜的。 我当时想,还真是如此。 如何让主播和主播能充分交流?能尽可能打散了真的彼此认识一下,那串台不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吗?这个念头萦绕了很久,其实我一直没想通一个事,就是「空间」。 直到某一天晚上的观影会活动散步回家,好像突然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一定要在电影院看电影?为什么我的现场播客,放在影院里就一定要有放电影环节?如果我直接把放电影的环节拿掉呢? 天哪,那一刻,电光火石,我突然全明白了:md,过去一年半我这是兜了多大的一个圈子呀。 其实,「播客+电影」我喊了好久,自己摸索践行了很久,我其实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改为「播客+电影院」,摆脱「放电影」这个环节的束缚,我就获得了彻底的「自由」。 从那一刻,「狂喜播客节」几乎一晚上没怎么睡,我坐在椅子上,脑子飞转,把所有的执行路径都过了一遍,我心里就有底了。 有时候就是那么巧,前几天刚好认识了CMG融媒影城的朋友,我还特意跑过去一趟,认真三层楼所有影厅看了一遍,当时人家盛情邀请我把《播客观影会》搬过来,我说不可能,我不能要求观众录个现场播客跑这么远。 我当时说,这个空间只能做别的事,但那时候做啥我还不知道。 直到那天晚上我摆脱「放电影」的环节那一瞬间,我就知道,不只是CMG融媒影城,北京、上海我脑子里马上就弹出了好几个我熟悉的多厅影院,对应的动线设计和整个活动样态,一一就开始生成了。其实,晚上睡不着的那天,就是在脑子里模拟不同影院,不同活动的样态,最终我认为「上海,CMG」这个组合是可以的。 这就是「狂喜播客节」最初大脑里诞生的原始过程,其实都是每天散步时候,很多细节不断堆叠的一个过程,包括过去一年半我做了100多场映后现场播客,某成程度上,真的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弯路」。 关于这场开放对话,金花在结束前,再一次意外的击中我,就是他突然好像「动情」了一样说了一段话来收尾,这段话此后几天一直又在我脑子里反复徘徊,我几次拉着梵一如聊,我们后面下一届该如何保持差异化和特色,其实都是跟金花的这段话息息相关,是一种强烈的指引,但又有一个声音告诉我,「狂喜」远不止于此,但画面还模糊,让它在沉浸感受一段时间吧,它会自己涌现出来的。 活动刚结束第二天,潘乱发了一条朋友圈,文字描述也有些「激动」,表达了对「狂喜」的肯定和喜爱,但最后一段,潘乱直接引用了金花在这场活动最后的那段收尾,原来被击中的不是我一个人,我才回想起,原来那场潘乱这个已经是互联网成熟个人IP,原本不需要来听这场的主播嘉宾,其实全场他一直就坐在前排,听了全场。 对了,跟依侬在电影学院那次相遇,上完课我来寒暄几句,我就匆匆离开了,第二天中午,手机收到乔梁老师的微信,他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天持续发酵中,谢谢」,原来我走后,班里同学又抓着他聊了两个小时,后来还有同学继续给他打电话谈启发、谈感想。我猜,可能这让他有找回了当年学院里老师和同学热烈讨论的感觉。 最后,我想感谢金花,没有他那句闲聊,可能「狂喜」不会来得这么快。 这就是这场开放对话的幕后故事和我联想到的一些七七八八,想哪里说哪里吧。

95分钟
1k+
8个月前

240811「狂喜播客节」7-9 蒋松筠、判官与关雅荻关于婚姻话题的即兴对话

这一场的确无主题,主题是老蒋和判官自己私下对了一下,然后就聊聊亲密关系里的婚姻吧,我说行,我的确啥都行,我当天任务的确四处乱窜,都没停下来。 那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做这场呢?其实是因为判官,我读他微信号文章很多年,因为我对互联网这块常年保持兴趣和关注,这个领域的老朋友认识一些,但做内容输出的认识的不多,所以想借这个机会邀请他来上海参加这个活动,经过姜旭的介绍,很快认识,就爽快答应了。 这次除了判官,在互联网和投资领域,我还搭配了范卫锋和潘乱,都是北京来的,也都是自己播客做的不错,我觉得加上判官,至少增加了一些主播嘉宾的多样性,「一狂+」这块其实可以多补足一些,还是有很多老朋友可以邀请的。 老蒋和判官自己先组了队,具体原因我没多问,我主动填空,我说我来跟你俩搭一下吧,其实就是想借机会跟还不认识的判官碰撞一下,其实就这么简单,我也没多想啥。 具体内容,大家自己听吧。 shownotes如果我腾出空就补一下,还有照片。 希望大家收听愉快。 对了,「一狂」并未结束,「一狂+」要把「一狂」补完整,我们回头再说吧,「一狂+」筹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了。

91分钟
1k+
8个月前

240810「狂喜播客节」1-5 离婚怎么了?爱的重生与再出发-张唯雅+赵依侬+孙佳祺+关雅荻

「七夕之夜」特别策划是最早定下来的一个创意,源头就是这场「离婚主题」,因为我是老五仁儿了,fit4life我真是基本每期都听,当然听了姥姥是如何面对离婚这件事的全过程,很多期节目里她聊了很多次,刚好宁浪别野我也没少听,婚姻相关几期我也听过,所以这是五场「爱情叙事」创意的起点。 其实我最早脑子里弹出来的是侯麦的电影《春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关于爱情其实有时候就是絮絮叨叨,但又很温馨而勇敢,都在日常和细节里,然后我自然就推导出了「单身万岁」、「约会中的禁忌与期待」、「热恋滚烫,你跳我也跳」、「结婚也万岁」和「离婚怎么了?爱的重生与再出发」对应:单身、初识与相遇、热恋、婚姻与恢复单身,大概亲密关系中的五种关系状态。 然后其实剩下的嘉宾组合并不难选,离婚这组人,我当时问依侬时,她正愁这消息咋官宣呢,结果我一问她,她说,来参加这一场,不就等于官宣了吗?我说:是。谁知道,挂了电话,第二天就看到她在小红书上官宣了,我心想,看来她要加入「离婚场」了,后面Yoyo本来以为给她放恋爱场,结果她主动要求加入「离婚场」,我们四个人就凑齐了。 特别感谢姥姥(张唯雅),最早答应了这个事,后来我猜她的行程安排给预留出来之后,应该都是直接特地为这个事飞到上海来,待一天,第二天下午继续出发拍摄去了。而且活动当天,她已经发烧了,之前一直微信问我,会不会传染我,我说我在跨太平洋时,全船船员新冠,整个第二赛段我被反复感染阳性了好几次,我都挺过来了,我说你要觉得自己能行就上,别考虑我,只要太不舒服,马上取消,我去跟大家解释。 10号傍晚她一身华服,像走红毯的明星一样就走进来,那一刻感觉照亮了CMG一楼大厅,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相信大家一定看不出她还在生病,直到整个活动过程中,相信大家也感受不到其实她是强打精神,完成了所有对话内容,非常不容易。我非常感谢她,散场时我对听友观众喊:放过姥姥吧,合影的先去找依侬和Yoyo,姥姥要赶紧回去休息了。赶紧把她送走了,本来11号上午她还有一场,但果然回酒店后,烧发起来,我俩商量确定,明天那场她就休息好了。 依侬也是我最早邀请的嘉宾,因为我知道她的毕业作业拍完了,我跟她和姥姥都说,你俩的短片都要拿到大银幕上放映。姥姥的是德国大铁刚完,我一直有关注,姥姥提醒,说我拍的可是竖屏,我说没事,我来搞。依侬的导演系毕业作业,我知道电影学院传统,导演系毕业作业是要在标放放映的,可能之后,「狂喜」就是除学校外第一次影院大银幕放映了吧。 所以我很早跟她俩要了片子,最终也顺利轮播。 其实关于主播的短片放映,除了她俩后来我加了Ci总的INNER WILD短片,其他都是我自己过往的纪录片、MV和短皮片,我看到有人为狂喜录了一个节目,里面提到「关雅荻太自恋了,休息厅放的全是自己的片子」,自恋无需辩解,但问题是,要知道来的80位左右主播里,有自己短片可以拿来放映的你知道有多少吗?几乎没有更多,韩夏自己的片子我也是最早问的,她是导演,但因为版权流程等问题,最终还是放弃。所以,真正有一定品质、放到大银幕上不尴尬的短片作品,有几个这次加入狂喜的播客主播能拿得出来呢? 而且,既然放了,那就一定要跟自己参加的场次进行互动,所以我也做了相关的内容设计,都分别执行出来,效果都非常好。为此,我和依侬+金花那场就是为了配合《女子立风》增加的,Ci总的INNER WILD摊位也是配合宣传片。所以,当我看到有人评论「休息厅放的全是一个人的片子」的时候,我的逻辑依然是,从制片人、组织方角度,我要交付给观众值得看的内容,如果没有足够多,我本人是有足够多可以放映的。我猜这位朋友,就根本没有进去休息厅看超过30分钟的内容,或者他并不喜欢、并不关心这些内容,这都很正常,毕竟大家主要是来见主播的,放映厅放什么其实本质上,不是那么重要。 但我有一次遇到了霹雳,霹雳后来跟我说,她本来就是想进去5号厅休息一下,结果看我《雅荻跑世界》第三季那个70分钟纪录片,第十几分钟开始看的,没想到很好看,就一口气看完了。所以,对我而言,我欢迎更多主播/嘉宾向我推荐适合「狂喜」休息厅里的 播放影片,只要品质基本okay,我都安排。但如果没有,没问题,为了实现我的整体安排和设计,我的内容可以顶上去,并不是什么这位朋友以为的「自恋」,但因为我又的确习惯性「自恋」,所以我不能说他说的不对,而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完全不一样。 最后,这期话题内容聊得到底如何,其实跟平时一样,我聊完就忘了,这场我不需要说很多话,更多是认真听她们三个讲,因为讲得很精彩,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同时现场观众氛围实在太好了,185个座位满满当当,谢谢大家能来现场,参与到一场可以把如此私密话题很舒适转为公共话题的现场即兴播客,我最初七夕之夜的策划也算顺利达成。

117分钟
7k+
8个月前

240810「狂喜播客节」7-2 网络青年纷纷做momo互动讨论(完整未删减版)

这一期在「狂喜播客节」第一天听说引起了很多现场讨论和后续讨论,我是活动发起者,全程两天我都在疯狂忙碌中,中间串场录制了四场,这是我参与录制的第一场,是在三楼的7号厅,现场106个座位,好像都坐满了,而且后来一些主播、嘉宾朋友也闻声赶来,站在入口处观看了现场录制,感谢他们来玩。 这场活动主持人是小野酱,这是她主动找我要加入志愿者团队,之后又找我要录制这个话题,后来我忙着筹备活动,就说不用等活动后,你要有别的嘉宾,你就去邀请,我来配合支持。现在回想,8月5号的时候已经是忙得每天睡不了3个小时,完全不做思考,只是觉得,有人站出来愿意帮忙策划和执行,虽然我俩不认识,可能之前喜马拉雅活动上打过一个照面,就再也没聊过,既然这么热情,那就来吧。 包括,后续小野酱非常热情自己又张罗了第二场活动,我都支持。 这次上台的嘉宾我邀请的是尽可能多国内头部主播,但毕竟国内其他节目主播众多,所以我就启动了一个「主播志愿者计划」,大门敞开,其他主播可以以志愿者方式参与到活动里来。小野酱也有自己的播客节目,她是我这次活动邀请的「主播志愿者」之一,是在其中一个影厅里跟其他主播志愿者为大家做音频服务。 虽然我并没有邀请她做上台的主播/嘉宾,但她凭着自己的热情找话题,并主动要求再多策划参与一场时,我都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我就觉得这种热情还是要支持一下的。 然后,就是8月10号,我们的讨论就开始了,这就是这期节目的前情提要。 昨天,我在梵一如工作室,拉着孙哲(购票观众视角)和志愿者泡泡,在录「狂喜播客节」的复盘节目,在节目里和之前嘉宾大群里,我多次表态,这次基本我一个人组织策划这个「狂喜播客节」,写了大量的流程文档和管理表格,都会近期整理好,做成个手册,全部网络公开,活动组织流程开源化,也方便大家帮助「狂喜播客节」成长的更好,也为了激发别的城市或许也可以有自己类似这样的线下活动。 所以,小野酱策划的这场活动,非常符合「狂喜播客节」内容上非常P,非常自由的风格(但在活动现场流程设计上,又非常J) 下面是我和小野酱关于这场现场对话策划的全部沟通内容,共享出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决策一场「真·开放对话」是如此地「简答又随意」, 而且真的是这次「狂喜播客节」内容策划的一个范例,供大家参考 (应本人要求,后面15张工作对话截图删除) 至此,我俩聊天结束,再见面就直接就是本期音频的开始,我在本场活动一刻准时赶到,开启了这场话题的开放对话。 另外,活动前,针对小野酱发起的(我当时已经忙晕了,顾不上策划这种临时内容)momo话题,我在微博、小红书、即刻等媒体上发布过,欢迎momo来参加这场对话活动。 当天现场听说开场前,史炎问了一嘴现场100多人里有没有momo来,好像是说没有。 我是顾不了这么多了,希望我后面的所有的线下活动,有兴趣来玩的momo我都欢迎,当然我是指模仿我的momo。 我的线下活动,对模仿我的momo,永远大门敞开,如果愿意当面对话,我当然继续支持。 下面是几张好玩的图片,活跃下气氛

95分钟
1k+
8个月前

为什么我认为《异人之下》是迄今最佳国产漫改电影 - 179

为什么我认为《异人之下》是迄今最佳国产漫改电影 - 179 ———————————————————— 首届「狂喜播客节」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实行「两天活动通票一票制」,普通票票价:399元 本活动通票一经售出,即代表报名成功(不设退票,可自行转让),活动现场凭购票二维码核销入场,「两天通票」可选择参加两天内几十场活动中至多10场内容。 我试图创造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这里,主播与听友都是体面的、被尊重的、彼此友好和抱有善意的,可以相对自由地倾听与倾诉彼此的心声,面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能尽可能敞开心胸,尝试更多理解与包容——如果能做到一部分,才是值得每一位来到现场热爱播客的朋友们值得「狂喜」的理由。 ———————————————————— 「横跨10年,500期,1000小时」中国电影·播客体口述编年史合辑【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 本专辑包括2020年开始录制的如下几类内容:- 电影人专业对话:对话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的电影产业链的各个岗位,例如:导演、编剧、制片人、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声音指导、视效指导、演员、宣发等-「雅荻学堂」系列等电影产业发展、案例分析专业课程-「院线电影播客节」等线下电影主题的长映后交流实录- 其他电影主题专业内容- 每期节目时长不低于60分钟,专辑持续更新至2029年12月31日,如果届时未满500集,会持续更新到500集再完结 限时福利:预购活动兑换券,免费获得专辑内容 凡2024年12月31日前购买【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朋友,自动拥有「关雅荻·院线电影播客节」活动兑换券8张(音频版)或10张(视频版),价值不低于400元或500元。 北京、上海两地观众,本兑换券仅限拥有人现场参加活动时,进行一人或者多人使用,如拥有人未参加活动,本兑换券无法单独转让使用;北京、上海之外观众,本兑换券的一半可实名转让给他人使用,一经确认不可二次转让; 本兑换券有效期截至2025年12月31日。(更多兑换券使用注意事项,可购买专辑后添加工作微信:kaifangduihua,进群咨询交流)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关雅荻】:单口日更播客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所有影视内容评论和我的个人感想都在这里 【思维共生】Cognitive Synergy: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第一部》】:电影《封神第一部》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目前【开放对话】有下面几个子栏目: 【开放对话】:不归入任何子栏目的开放对话 【吾爱西尼马】:资深电影人对话、精品影视剧评论 【未来的未来】:关于未来生活的各行各业的想象 【刹极9秒】:进入户外极限运动、耐力运动的世界 【她跟我说】:倾听女性朋友讲述自己的故事 【不走空】:友台联动,做客其他播客的串台节目 【雅荻学堂】:知识传播类、大学授课、讲座分享实录 【水象映话】:主播都是水象星座的一档闲谈节目 【播客夯带福】:在这里只聊关于播客Podcast话题的内容 【采访播客】:与媒体朋友对话、接受采访的对话内容 【陪你看电影】:热门、话题电影全长伴随式评论音轨播客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10分钟
99+
8个月前

面对亲子困局和中年困境的一次精神抚慰 - 178

面对亲子困局和中年困境的一次精神抚慰 - 178 推荐百老汇原版音乐剧《摇滚学校》 2024年7.28-9.1,上海-北京-广州-苏州 全国巡演中 ———————————————————— 首届「狂喜播客节」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实行「两天活动通票一票制」,普通票票价:399元 本活动通票一经售出,即代表报名成功(不设退票,可自行转让),活动现场凭购票二维码核销入场,「两天通票」可选择参加两天内几十场活动中至多10场内容。 我试图创造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这里,主播与听友都是体面的、被尊重的、彼此友好和抱有善意的,可以相对自由地倾听与倾诉彼此的心声,面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能尽可能敞开心胸,尝试更多理解与包容——如果能做到一部分,才是值得每一位来到现场热爱播客的朋友们值得「狂喜」的理由。 ———————————————————— 「横跨10年,500期,1000小时」 中国电影·播客体口述编年史合辑【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 本专辑包括2020年开始录制的如下几类内容: - 电影人专业对话:对话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的电影产业链的各个岗位,例如:导演、编剧、制片人、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声音指导、视效指导、演员、宣发等 -「雅荻学堂」系列等电影产业发展、案例分析专业课程 -「院线电影播客节」等线下电影主题的长映后交流实录 - 其他电影主题专业内容 - 每期节目时长不低于60分钟,专辑持续更新至2029年12月31日,如果届时未满500集,会持续更新到500集再完结 限时福利:预购活动兑换券,免费获得专辑内容 凡2024年12月31日前购买【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朋友,自动拥有「关雅荻·院线电影播客节」活动兑换券8张(音频版)或10张(视频版),价值不低于400元或500元。 北京、上海两地观众,本兑换券仅限拥有人现场参加活动时,进行一人或者多人使用,如拥有人未参加活动,本兑换券无法单独转让使用; 北京、上海之外观众,本兑换券的一半可实名转让给他人使用,一经确认不可二次转让; 本兑换券有效期截至2025年12月31日。 (更多兑换券使用注意事项,可购买专辑后添加工作微信:kaifangduihua,进群咨询交流)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关雅荻】:单口日更播客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所有影视内容评论和我的个人感想都在这里 【思维共生】Cognitive Synergy: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第一部》】:电影《封神第一部》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目前【开放对话】有下面几个子栏目: 【开放对话】:不归入任何子栏目的开放对话 【吾爱西尼马】:资深电影人对话、精品影视剧评论 【未来的未来】:关于未来生活的各行各业的想象 【刹极9秒】:进入户外极限运动、耐力运动的世界 【她跟我说】:倾听女性朋友讲述自己的故事 【不走空】:友台联动,做客其他播客的串台节目 【雅荻学堂】:知识传播类、大学授课、讲座分享实录 【水象映话】:主播都是水象星座的一档闲谈节目 【播客夯带福】:在这里只聊关于播客Podcast话题的内容 【采访播客】:与媒体朋友对话、接受采访的对话内容 【陪你看电影】:热门、话题电影全长伴随式评论音轨播客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5分钟
99+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