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程宇,五岁开始钻研电子元件,一年级就能轻松搭建自家阳台的电路,并说出“电路图就像迷宫一样充满了艺术的美感”的人,目前在推动“@一公斤电子 ”科普项目,以技术创新的力量跨越各种鸿沟,让“创造”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事情。聆听极客男的演讲《一公斤的创造》。 “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他们希望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消费者,随时购买最新一代的产品,只要抛弃掉旧的就好。我们只要做好整个产业界漫长链条上的一个螺丝钉,做好合格的消费者,就假设我们会获得快乐。事情是这样的吗?”
“这些在大街上我可能不会多看一眼的普通人,在照片中却显得很有尊严,远比那些花卉和长城的照片让我感动。从此我开始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对于甘心为时代造像者而言,只有甘于淡泊持之以恒,才是出路。”非职业摄影师宁舟浩@舟浩的 ,作品平静中蕴涵震撼,用心之处默默感受。 “持之以恒、甘于淡泊,其实这是一个纪实摄影师最基本的要求。假若我的拍摄对象没有能力发声的时候,假若我相信他,我会以他们不能拥有的声音,替他们评判是非,奔走呼号。”著名非职业摄影师宁舟浩@舟浩的 的演讲。“我也愿意用我的照相机,来关注我们身边的时代”。
2006年元旦,网站运营到了最低谷,这家中国最大的军事社区的创始人@蒋磊铁血 下决心终止在清华博士学习,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从垂直的bbs,到卖衣服,铁血网走过了怎样的摸索之路,当年的学生站长,如今是年营业额过亿,拥有千万级用户的28岁的网站CEO,很少公开演讲的蒋磊来到一席。 “很坑爹的是,我刚休学准备搞网站,这个网站就要被卖了。每天40万人的访问,我们竟然找不到什么相关的产业来支撑网站发展,军火么?守着几百万的血性男儿不知道干嘛,一度我们甚至考虑过要不要做成人用品。”听铁血网创始人@蒋磊铁血 十多年来辛苦摸索之路,也许会有启发。
京剧猫、梅雨怪、小石狮、二十四节气,@熊亮 用十年的时间创作出二十多本绘本,曾获得两届“中国最美图书奖”、“台湾诚品十大好书”及丹麦安徒生奖提名等。他把现代意识融入传统水墨,用纯真书写现实,引导孩子探索自我。一席现场,@熊亮 带着我们重拾静心,探寻创作背后的生活哲学。 “个人创作和独立创作最宝贵的部分就在于,它是个人的声音、个人的愿望,个人在这个时代这个点最想做的事情。它最忠实于自我,每一个国家其实真正的文化发展都是靠那些在民间的个体,因为他们最敏锐,也能最能忠于自我。”
浪迹草原,与牛羊为伍,拜牧民为师。刘书润是中国生态学第一代毕业生,在草原生活50年,76岁还在野外考察,他说自己有300多个情人——都是牛羊。他认识内蒙古草原上每棵草,“草原上的一棵草,就是一个文字,它们组成篇篇文章,草原就成了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一席现场,听刘书润讲草原的故事。
知道吗你也可以给植物起名字!全世界现存的植物至少有21万种,除去中国已有的3.5万种,大多数都没有中文名,学名一旦合格发表,没有特殊原因便不能废除,哪怕有明显的错误,其中大有学问,北大博士后科普作家,植物命名计划的@刘夙 来一席为草木说名解字,看看汉语名字背后的智慧。
潘天舒,人类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 现任教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文化人类学专业。
香港“栋笃笑”——Stand-up Comedy 我们叫它单口相声。Vivek是全港中文和英文的栋笃笑冠军。身为印度人,他的粤语和英语被用作教学视频,网页设计师是他的工作,栋笃笑是他的生活。鲜明的文化差异在他身上碰撞,不可思议的组合在他身上呈现。
李伟才,笔名李逆熵,著名科普、科幻作家。曾获选为1985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曾任香港天文台科学主任,香港科幻会会长。他的《夜空之恋》获选为“中学生好书龙虎榜”的十本好书之一,作品还包括专为高中学生而写的参考读本《格物致知:思考及研究方法概要》。 他是第一代天气先生,他是香港科幻文学的主将和推手。他参与编辑的《科学与科幻》被并列华人三大科幻杂志之一。2012年他组织的系列活动“科幻全接触”在香港掀起科幻狂潮。怎样才能令可再生能源成为足以取代化石燃料的主流能源?
他是《泰坦尼克号》里的Jack,《指环王》里的Frodo Baggins,《变形金刚》里的Sam,《宫》中的八阿哥,《一起来看流星雨》里的慕容云海,也是游戏《仙剑奇侠传》里头的云天青,《日和》中的腹语师,他用声音表演。 “就像做人一样,其实特别孤独、单调,但只要你进了棚,完全投入这个角色,你身上的很多东西就已经忘却了。在不同的种族、国度,不同的时代,甚至不同的物种当中,体验各种生命个体的喜怒哀乐,然后学习珍视自己手中的小小幸福。”
“我觉得文化的强大不在于每年提供多少娱乐产品,而是有一批喜欢聆听的人,能够通过作品来重塑现实。文化的质量在于文化本身有多厚重的包容性,不仅包容欢乐,更包容苦难和痛苦,这样才能跟我们这样的一个巨大的经历了这么漫长的痛苦的国家,跟我们所拥有的苦难相匹配。”
上北大,当律师,买别墅,却因家门口要盖亚洲最大的垃圾焚烧厂而冲在了抗议队伍的最前列。他被扔进了垃圾事业中,义无反顾。“垃圾是一个镜子,你的社会文明,从你的垃圾,对垃圾的态度里清楚的反映出来”在垃圾围城的困局之下,@驴屎蛋 黄小山开始了别样人生。 “我反对焚烧垃圾厂,但我也在产生垃圾,我确实有一种责任感,我要用行动 来推动垃圾问题。绿房子对我来讲可能它就是一座教堂,@驴屎蛋 就是一个孤独的传教士,通过这个载体把理念,把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你怎样,中国便怎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