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亲历那些有点科幻的场景,我都强烈的感觉到如果任由这个灰色的世界生长,早晚它会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无法逃避。真的无路可逃吗?”@绿色和平 (东亚)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孙庆伟,致力于通过减少煤炭使用达成二氧化碳减排,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他是比较宅的创业者,一边在读商学院,一边在教商学院。关于创业和商业模式,他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曾入选《福布斯》中文版“30个30岁以下年轻创业家”和《第一财经周刊》“商业创新50人”的@Mars任鑫 在一席现场,讲述微小创业者在巨头重压之下的生存之道。 “调研越深入,就会越自信,越会把所有的精力和资源往这里面砸,肯定没问题啊,我问过一千个人了。这样危害也就更大。如果你在创业,里面有创新的话,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我们猜的,千万不要太把那个计划当回事儿,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都在一团迷雾当中。”
人与自然本应相互依存,而现代都市人,在大自然中,却常常因不熟悉而感到恐惧!影像中的那些大自然带来的愉悦和感动,仿佛是遥不可及,其实弯下身去观察,你会发现自然与我们生活的联接无处不在。台湾著名生态设计师,@黃一峰TAIWAN 带我们一起在都市中捡起野趣,收藏自然。 “都市生活中也有那么多美丽的东西,但我们总是要到偏远的地方,花大把的钱去看自然。”
一旦对古建筑有所了解,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建筑是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与艺术的结合,几乎将木、砖、石这些材料的空间建造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刘畅教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一门课,讲的就是古代匠人的科技思维。一席现场,刘畅带来《雕虫故事》。 “道和器把社会分成了最基本的两大阵营,这种割裂,间接的影响了今天我们对建筑历史、建筑设计的关注。在挖掘七分主人的智慧的同时,应当同样关注三分匠人的工作,这样才能完整的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历史。”
他做了20年的刻字工人,有幸追随两位大师级人物,仓颉输入法、汉卡的发明人朱邦复和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教授。方正字库首席字体设计师@朱志伟_字体学者 是少有的亲身经历铅与火时代的刻字、激光照排和如今数字阅读时代的字体设计师,一席现场,一字一生。
“如果我们坐等他人,那改变就不会到来。我们自己,就是我们一直在等的人,我们自己,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改变。”——奥巴马。大数据浪潮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挑战和变革,对中国而言更是一次机遇。一席现场,一起聆听《大数据》作者@涂子沛微博 《数据开放与公民精神》。 这是一个关于透明政府的故事,透明营造信任,而我们又是一个信任极度匮乏的社会。数据开放,意味着信任、创新,意味着推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走向精细化管理。“永远,不要怀疑:那一小部分有思想、并且执着努力的公民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最早的一件衣裳/最早的一片呼唤/最早的一个故乡/最早的一件往事/是太平洋的风徐徐吹来”,一席现场,听台湾民谣之父、原住民运动先驱@胡德夫_Ara_Kimbo,用歌说话,寻找回家的路。 “大武山怀抱的山谷,小时候妈妈就牵着我的手,满山桃花,飞舞蝴蝶。放牛的时候,可以看到天空翱翔的苍鹰。一直认为不会离开山谷,那离声中,山谷很像在叹息,懵懂的孩子,哥哥的手牵着我,辗转到台湾最北边。这之前,我以为时光都是停着的…”
“可怕的是随着规矩一起走的,还有这些住在树上的、花间的神明,这些在村落中的藏了几百年的传统知识,还没被现代文明发现,还没来得及被科学文明记录整理,就消失了。”@龙春林longchunlin 一席现场分享,“我在原始的林间,这些智慧的人民中行走二十多年,他们是我们研究的一块无尽宝藏。” @龙春林LongChunlin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总工程师,“我在云南23年,在崇山峻岭间,在智慧的人群里行走。我知道,当地老百姓对生命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我全力以赴去做民族植物学的工作,抢救这些随着当地老人们的去世而很快要消失的传统知识。”
考古的和盗墓的区别,不就是一个白天工作一个晚上工作嘛?——“我只知道文物的历史价值,不知道它的经济价值”,盗墓人拿了宝藏就跑,而墓葬中的陶器、尸骨甚至泥土对考古人都是宝贵的。他们发掘、清扫、拍照、画图,做着历史的拼合工作。二里头考古队长@考古人许宏 一席现场,破译“无字地书”。 “我们企图透物见人,来窥探它背后的古人,探知他们的行为甚至思想。张承志先生说过,仿佛这个满身泥土的学科,有一句严厉的门规,那就是或者作为特殊技术工人告终,或者攀援为思想家。”二里头考古队长@考古人许宏 讲述了几代人的努力“我们还在前行,在这条路上探索没有止境。”
懒、宅、加班狂、不会做饭,占上一条你就可能是@饿了么网上订餐 的潜在用户。08年一个晚上,上海交大两个打游戏的学生接连打了几个外送电话,都无法接通。他们决定做些什么。2013年,@饿了么-张旭豪 登上《福布斯》中文版评选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一席,听听从饥饿开始创业的故事。 “每天对账都要到十二点钟,因为也没赚到什么钱,就开始相互激励,谈理想,谈梦想。创业早期的时候,谈梦想是一个最好的精神动力,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很开心。”从艰苦枯燥的电话外卖开始,几个大学生创办的@饿了么网上订餐 在新一轮融资中已估值过亿美元。
还在中学时就开办了著名的数学博客matrix67.com,至今已上千篇文章,上万人订阅。他读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促成了他把数学的兴趣与语言的专业完美结合了起来。他的文章结集为《思考的乐趣》,成了畅销书。
一个典型的草根创业者,童年家境大起大落,念书时,摆过地摊,做过网站,毕业后周游过世界。@舒义shuyi 大学一年级开始创业,至今已经8年,创办的力美广告已估值超过一亿美金。一席现场,避开媒体的喧嚣浮躁,真诚讲述一路走来,脚踏实地获得的街头智慧。 “我借的3000块钱去买的别人公司转让给我,那个公司叫力美,所以后来我们的公司就叫力美。中国并不缺土老板,也并不缺有概念的人,但是缺的是既能够实实在在赚钱又能把梦想结合起来的人,我觉得这或许是我奋斗的目标。”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