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挺像儿童的,太干净了这女孩,她看到好多的残酷,我觉得这个是她太棒了。所以到了《呼兰河传》的时候,实际上她是我觉得笔到意也到,那确实形式感,可能大家看着没有《生死场》那么朴拙,但是我觉得她的里面的这种稚拙的,我说童稚的「稚」,朴拙的「拙」,她有一种这种稚拙的这样的一种看待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且写得一点不女气,她是个女作家,但她完全笔触里没有任何的女气。 我觉得萧红真棒,就是非常简洁,而在最后一刹那间,以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笔触。我刹那间同情了许广平先生就她把这个人就写出来了。如果她炫,或者怎么样,萧红这个人恰恰很诚实,她不会炫,然后成了她的一个朴拙的文风,这个文风是完全记录式地触动了读者。当时她说,我想呢,就是写这个人,因为我的写,我想写,写着写着后来我发现,我的人物比我高,所以我就成了一个忠实记录者。她说悲悯这件事情,只能是从上而下,就不能施之于同辈之间,所以我不配悲悯我的人物。这女孩很厉害呀,很有点佛性啊。
89年马来偶遇古董玩具以来,陈国泰收藏了逾万件中国老玩具。他在新加坡开了世界第一家上海铁皮玩具博物馆,43岁接手异乡濒临倒闭的上海铁皮玩具厂,携一集装箱古董玩具抵沪创立铁皮玩具品牌ST.JOHN。五年后ST.JOHN成为铁皮玩具No.1。一席现场,玩具猎人@陈国泰x铁皮玩具俱乐部 ,三十年铁皮玩具梦。
田沁鑫:把它放到《北京法源寺》里面,佛祖永远是慈悲地看待整个芸芸众生,冤仇因何而生为何不解,针对这些人的说法我们会有一些戏剧化的表达,尽可能让它像戏。 “这就叫孽缘,光绪毁了一个慈禧,康有为毁了一个光绪,谭嗣同毁了袁世凯。这些都这么难搞的人物,历史资料又这么众说纷纭的情况下,你该当信谁不该当信谁,戏该怎么做?我们用的是一个唱中国大戏的意思,就是「庙堂高耸,人间戏场」”#枝桠#第39集,来自《北京法源寺》导演@田沁鑫
田沁鑫:把它放到《北京法源寺》里面,佛祖永远是慈悲地看待整个芸芸众生,冤仇因何而生为何不解,针对这些人的说法我们会有一些戏剧化的表达,尽可能让它像戏。 “一本《曾惠敏公日记》,写的是慈禧真正在朝上跟大臣们交流和说话的方式,太珍贵了。我们创作班子四个年轻人看了以后,都没怎么说话,后来就表情一致地说,慈禧要是这么个说话方式,那我们对她的认识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一下啊?”#枝桠#第38集,来自《北京法源寺》编剧和导演@田沁鑫。
“我很想念吉林的冬天。又长又冷。女人们要么穿得像妖冶的狗熊,要么像痴呆的豆包……那些妖冶的狗熊,痴呆的豆包,都是我少年时惦记过的好梨好柿子,现在冻得硬邦邦的,拿一盆清水来缓一缓,冰碴满盆,梨柿温存,忧从中来,心念旧恩。”一席现场,听@鹦鹉史航 讲野生动物的故事。 “以前老说一句话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老在想,鸿鹄也安知燕雀之志啊,我们都是普通的燕雀,哪怕嫁了人娶了人,人家也没兴趣听我们的一生,那怎么办,我有这幅画在这儿等着。” “我特希望你们每个人也能写,虚构是特别好的事情,只有虚构,我们才能团圆。”
16岁的@阿布古典 15年7月在蒙特勒爵士节获得钢琴独奏大奖,这是中国爵士音乐家获得的首个国际级大奖。赛后,迈克尔·杰克逊的制作人昆西·琼斯说:“音乐几十年前已经死了,多数人都是为了商业去运作音乐,谢谢你今天带回来真正的音乐。” “我以前一直认为,每天弹八小时琴的人就是比弹四个小时的人弹得好,但今天我认为这是错的。”
8年前,南非的Adrian Kohler和Basil Jones用木偶创作了一匹会嘶鸣、会呼吸的战马,登上英国国家剧院的舞台。 此后《战马》在十余国巡演,几乎包揽全球知名戏剧奖。【枝桠】第34-36集,来自掌上乾坤木偶剧团创始人Adrian和Basil。 演员需要令观众相信这是一匹真马,他们触摸马偶时,感受到的是制作木偶的材料,却需要令观众信服,这是美丽温暖的马皮,鼓鼓的马腹。耳朵和尾巴要能够灵活摇动。马偶的腿着地的声音并不像真的马蹄着地的声音,但如果找准了节奏,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你就真的听到了一匹马走路的声音。
8年前,南非的Adrian Kohler和Basil Jones用木偶创作了一匹会嘶鸣、会呼吸的战马,登上英国国家剧院的舞台。 此后《战马》在十余国巡演,几乎包揽全球知名戏剧奖。【枝桠】第34-36集,来自掌上乾坤木偶剧团创始人Adrian和Basil。 当我们在博茨瓦纳生活的时候,Adrian去了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来自西非马里的木偶,当我看到这个马里木偶,我突然真正明白了木偶艺术的可能性,因为它就像一件活动的雕塑,很瘦很优雅,就像一件会动的非洲艺术品,我突然就明白了木偶可以是什么,不像艺术的世界,艺术的世界里挤满了人,竞争非常激烈,我就是觉得木偶的世界里还有很多空白,我们可以在那里发挥创意,大展拳脚。 在排练的初始阶段,这部戏一点都不行,我们有一个知道如何唱歌的歌唱家,我们也有操偶师,这场面太复杂,我们无法将一切统一起来,我们不知所措。直到我们意识到当歌者呼吸的时候,我们需要让木偶也呼吸,这样,两者就能统一起来了。但是歌者从来都是被训导要隐藏自己的呼吸的,他们飞快地呼吸一下,紧接着就继续唱歌,所以当他们呼吸时,我们必须非常仔细地盯着,确保木偶的呼吸和他们一致,突然,戏就活了。
8年前,南非的Adrian Kohler和Basil Jones用木偶创作了一匹会嘶鸣、会呼吸的战马,登上英国国家剧院的舞台。 此后《战马》在十余国巡演,几乎包揽全球知名戏剧奖。【枝桠】第34-36集,来自掌上乾坤木偶剧团创始人Adrian和Basil。 1985年,我们创作了一个讲述两个女同的故事。两位主角由于是同性恋,知道受人压迫是什么感觉,她们是白人,她们在自己农场里藏匿了一个黑人社会活动者,警察要缉拿这个黑人,他们也开始在种族隔离制度之中挣扎。做这部剧的时候,每个人都说我们这么做是疯了,成年人不会来看木偶戏的,但结果恰好相反,这部戏为我们打开了门,因为那部戏我们结识了肯特里奇。这是我们的第一部同性恋题材的戏剧。 他说,没人知道作为同性恋,活了一辈子是什么样的,也没人知道他们老去时会发生什么,我会拿你俩作为这个故事的原型,于是他把我和 Basil 放进了戏里。我们制作了一对老年男性木偶,以及两个十八九岁的年轻男性的木偶,作为年轻和年老版本的我们俩。
“广播里听到的音乐也太难听了,不如自己来写好了。”90年代初陈珊妮还在新闻读书,就开始写词写曲,写周遭的环境与人,写家暴,写反核,给电影《花样年华》《艋舺》写,也写给北漂青年。亲自操刀平面设计与MV,如此孑然独行二十载。一席现场,陈珊妮,"Be a voice, not an echo." “如果你可以把每天的待办事项都做完,然后精疲力尽上床睡觉的话,你会得到非常丰富且自在的人生。但是你们的人生是你们的事,跟我无关。”
宁方刚是积水潭医院烧伤科的主治医师,他从医学的角度观察历史:打败拿破仑的除了俄军和严冬,还有斑疹伤寒;维多利亚女王携带的血友病基因改变了俄国的历史;终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除了枪炮,还有西班牙流感。
场景犹如表演,银幕上稍纵即逝的花艺、屏风、服装、妆容、道具既还原创作者的想象,更要追求“隐而不见”、有所节制。亚太影展最佳美术指导、金马奖最佳美术指导黄文英与侯孝贤合作超过二十年,《海上花》、《最好的时光》等作品都没有像《聂隐娘》这样充满挑战和挫败感。一席现场,再现旧时光。 “影像动人的地方就是它有光,它就很美,然后有人在里面,它就形成了人的风景,就是我觉得做电影美术很美妙的地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