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清楚,今年的洪水重灾区鄱阳湖去年还是重干旱地区。鄱阳湖如今是旱涝并存,它也是水利、环境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 对于鄱阳湖地区的水利工程一直争议不断,处于中间地带的鄱阳湖上游有三峡,下游是长三角经济重镇,发展还是牺牲,建坝还是建闸,一系列问题在此交织。 江河湖泊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系统,学术上有“江湖关系”的说法,而是现实的行政治理中,同样有这样的江湖关系。 它显现着我们国家的治理机制,隐含着中央与地方、地区之间博弈。 【音乐】 片头:“Your city is a desert to me” ,by Joyside 片尾:“中南海” ,by Carsick Cars 【你会听到】 1,鄱阳湖对于长江的重要性,一种自然的“江湖关系”。 2,三峡对于鄱阳湖与长江互动关系的改变 3,江西的尴尬,鄱阳湖水利工程的前生今世 4,江西与上下游省份的沟通 5,长江委的职责 6,主建派与反建派各自意见 7,横向纵向的管理方式 8,江西的kpi,本地人的生活现实,发展与牺牲 9,洪水管理中的风险意识 10,水利部的风险图没有实际用途。
最近南方暴雨,鄱阳湖告急,这一期我们来谈治水话题。 治水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水与农业高度相关的,农业在古代又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事关民生,治水在中国就是一门政治经济学。 有历史学家会把中国定义为“治水社会”。有学者认为古老中国专制体制形成是建立在治水的前提下,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也一定程度上认可“治水社会”的说法,他认为呢,正是因为人民需要一个能全盘处理水患问题的当局,因此才造就中国这个国家的诞生。 别小看了洪水这个事,除了它关系着几十万的人的生活,甚至它还事关传统中国的起源以及专制政权的形成。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治水的历史与现实。 【音乐】 片头:The Verdict by Ennio Morricon 【你会听到】 1,卡尔·魏特夫关于中国治水社会的理论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对于治水重要性的理解 3,钱穆对于古代农作物的考证所得出的结论 4,看待历史的角度与方式 5,秦晖教授关注治水的文章 6,黄海改道的过程 7,治理黄河与河务漕运的关系 8,现代中国的治水方针,中国的造坝历史 9,造坝与移民 10,三门峡的历史教训
陈映真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作家,他身上拥有诸多标签,比如最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台湾鲁迅等等,这些标签都反映着他的左派身份。而在官方和知识界里的也都有着各自的评价。 本期节目借由理想国最新出版的陈映真小说集,抛开标签,谈谈陈映真写的是什么。 【主播】 海博 【音乐】 片头:“上班族的一日” ,by 李寿全 片尾:“走在雨中” , by 齐豫 【你会听到】 1,陈映真的作家与政治活动家身份 2,陈映真创作时期的四个阶段 3,台湾乡土文学论战 4,余光中的《狼来了》涉嫌举报 5,两部被拍成电影的小说《夜行货车》《将军族》 6,台湾6070年代与当代中国的比对 7,台湾作家对《山路》的批评 8,许子东对左派与权力的“偏见”
本期「中间地带」终于有了一期商业话题。 路透社关于腾讯入股爱奇艺的报道让后者股价一度大涨近40%,长视频领域开始涌动波澜。 针对腾讯为什么要入,百度会不会让,我们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设想了几种法案。 最后,如果入股成功,那就是一场巨大变局,影响到的不止是百度与腾讯,还包括字节跳动与阿里,总之,一盘大棋开始落子了。 【主播】 海博 【音乐】 片尾:“ When We Were Young ” by “Passenger”
夏天来了,你需要一杯啤酒。 本期节目我们与北京著名的精酿啤酒品牌「北平机器」创始人李威一起聊了下精酿啤酒的起源,不止于此,我们甚至把啤酒的发展历史梳理了一遍。 你会听到,皮尔森城市的“啤酒暴动”成为了现代啤酒的开端,现在著名的百威啤酒也由此而来。 你会听到,英国人在美国人开始“精酿浪潮”的同期,也在开启自己的啤酒革命,一场英国独有的“真艾运动”。 你会听到,比利时的啤酒为何如此丰富,修道院啤酒如何产生以及后来的1664为何致敬。 你会听到,各种杂交的啤酒花如何影响了精酿啤酒。 你还会听到啤酒界隐形的“鄙视链”,但这些都不重要,啤酒是属于市民阶层的城市文化,简单、随意、直接,开怀畅饮,当然,最好不要喝大。 【主持】 海博 【嘉宾】 李威,啤酒爱好者,北京著名精酿酒北平机器创始人 【音乐】 片头:“公路之光” ,by 腰乐队 片尾:“Radio 北京” ,by 潘劲东 【你会听到】 「4:59」高岩出版《 喝自己酿的啤酒》,2012年精酿啤酒在中国有了“涟漪” 「6:10」2014年,26人续费的北京自酿啤酒协会 「6:40」没有美国人特意来做精酿啤酒 「9:52」精酿啤酒行业多数人都是“半路出家 ” 「10:15」精酿啤酒在美国遇到泡沫 「13:15」改变啤酒的潮流来了 「14:13」欧洲绝大多数被工业啤酒占领,只有像英国、比利时等国不同 「15:33」1838年,捷克城市皮尔森的“啤酒暴动” 「17:33」水越硬越适合酿深色啤酒,水越软越适合酿浅色啤酒 「18:05」拉格与艾尔的不同 「19:13 」皮尔森的地下酒窖 「22:27」百威啤酒在美国诞生,开启了现代啤酒工业 「25:00」英国独特的啤酒文化,“真艾运动”回归1838年前的传统啤酒 「28:20」 真艾运动下的品牌被李嘉诚收购 「31:06」英国与美国走了两种不同的反工业啤酒的路径 「32:20」丹麦精酿啤酒品牌Mikkeller的特殊之处 「37:20」比利时啤酒丰富的原因 「38:00」世界上逼格最高的啤酒——兰比克 「39:07」修道院啤酒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一条法令以及1664啤酒的致敬来源 「44:13」第二次啤酒革命产生来自于杂交产生的啤酒花,它成为精酿啤酒的灵魂 「49:10」小麦啤酒是最畅销的精酿品类 「53:00」啤酒是市民文化,简单直接,最随意的酒精饮料 「54:06」北平机器的招牌啤酒“百花深处”的由来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等平台搜索“中间地带FM”并订阅,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节目更新。
作为球迷,这是极为伤感的一个足球赛季。 众多职业足球俱乐部在疫情冲击下纷纷垮掉,中国足球的职业版图进一步缩小了。 本期节目我们试图从辽足与恒大的两个典型案例,解读一下中国职业足球20几年的历程。 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畸形。 你将听到,辽足的股权变革历程、恒大模式对于近十年企业疯狂投入的影响以及一个普通球迷普通的心声。 欢迎订阅中间地带。 【主持】 海博 【音乐】 片头:“The Temple Of The King” ,by Rainbow 片尾: “I'm Outta Time” by Oasis
这可能是非常直男的一期节目。 你将听到《最后一舞》里那些充当反派的人物,他们与乔丹共同构成了早期的NBA。 一个强调身体对抗、互喷垃圾话、直来直去的NBA世界,《最后一舞》的回顾便是一次历史进程中NBA世界。 杰里·克劳斯、乔丹最大的对手“坏小子军团”活塞队、《最后一舞》导演最难请的爵士队,他们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NBA。 那时候,篮球场上没有政治正确,只有干掉对方或者回家。 欢迎订阅中间地带。 【主持】 海博 【音乐】 片头:“Always Somewhere” ,by Scorpions 片尾:“holiday” ,by Scorpions
因为疫情因素,常看的足球比赛都已经暂停了,比赛看不成还可以看关于足球的影视作品。Netflix上线了一部六集迷你剧《The English Game》,主题为在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工人阶级如何从贵族阶层争夺足球权利的故事。 从有足球记载的1300年开始到19世纪后期,足球在这段英国历史里不仅仅只是足球,它是统治者的管理手段,是新资产阶层与旧贵族谈判的筹码,也是工人阶级抗争的工具。 足球的文化与社会意义极其丰富,这一期的主题就是那段时期的足球历史——足球与阶级。 【主播】 海博 【音乐】 片头:“ Dirty Old Town ” ,by Johnny Logan 片尾:“Three Lions” ,by The Lightning Seeds 【你会听到】 1,三月中旬,《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第五级别上座率比平常提高了15.5%,达到13000多人。之后,英足总和联赛协会共同发表了声明,暂停了英格兰的一切职业足球赛事。 2,第五级别联赛名为英格兰全国联赛(National League),比中国的中乙联赛还要低两个级别。英国的足球联赛体系共有22个级别,5300家足球俱乐部。 3,谈netflix新剧《The English Game》。 4,《The English Game》与真实历史不同,嫁接拼接了几段历史。 5,英国研究足球史的社会学家大卫·哥德布拉特著作《足球是圆的》很详细的介绍了足球的现代化历程,本期节目也参考了本书以及他的另一本著作《足球帝国:一窥英格兰社会的华丽与苍凉》。 6,1883年足总杯决赛,布莱克本奥林匹克队战胜老伊顿人。这场比赛标志着足球重新回到平民与大众,工人阶级成为英国足球运动的参与主体。前任内阁大臣吉姆·墨菲写过《改变世界的10场足球比赛》,其中这一场就是其中之一。 7,1300年左右,足球在英国乡镇流传。因为玩法粗野,被王室与教会禁止。莎 士 比 亚 《李 尔王》中还有台词:“你这个龌龊的踢球者。 8,1608年,曼彻斯特市也下达过足球禁令。据统计,直到1876年,英国境内的足球禁止令达到42条。 9,公学系统滋养了足球。学校校长鼓励学生运动的原因,其中之一包括,他们认为体育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同性恋、自慰这些在当时被视为淫邪的行为。 10,维多利亚时代的身体审美,宗教延伸出“健硕基督教”的说法。 11,1863年,在林肯律师学院广场的一个小酒馆里,11支校友球队代表成立了英足总。 12,公学的毕业生们回到老家,也就把足球带到了故乡。达温队的创办者是哈罗公学的毕业生。现在的莱斯特城队前身是位于莱斯特的韦杰斯顿学校校友组成的莱斯特狐狸队。 13,足球对于北方工厂主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手段。 14,宗教团体为了扩大在平民中的影响,支持和参与了足球俱乐部的建设。阿斯顿维拉、伯明翰、富勒姆、埃弗顿等足球俱乐部都是在教会的支持下创立和发展起来。 15,足球成为城市社区的连接器。一个地区的足球与这个地区居民的身份认开始同密切相连。 16,英国原本为一周6天工作日,后改为5天半天。工人阶级拥有的休息日时间与球队的足球水平成正比。兰开夏地区比利物浦、伦敦地区的工人早享受了十几年半天假期,他们的成绩就更好。 17,英足总崇尚“业余主义”精神,阶级性显著。1882年,足总规定,选派带薪球员的俱乐部不允许参加足球协会比赛。 18,北方俱乐部对此抗议,31支球队威胁退出足总,另立联盟。最终,1885年,“带薪”规定废除。南方传统贵族、知识精英和北方新兴工业阶级的对抗在持续。 19,1888年,12支球队组成了英格兰足球联赛。足球职业联赛的雏形。此时为,光绪十四年。第一年职业联赛的场均观众人数为4600人,到1895年场均7900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到了 23100人。 20,足球从协会足球到了联赛足球。参与主体从贵族演变为工人阶级,这是表象的权力分配。更深层的是一次权力转移,北方工厂主从南部的知识阶层夺取的主导权。他们与工人群体属于雇主关系,此时的阶级观念已经明显淡化。
本期节目录制的起源是梁文道与陈丹青关于「包豪斯」的对谈,刚好我的前同事张云亭曾经写过一本《被误解的包豪斯》。在一次采访梁文道时,张云亭还把这本书送给了梁文道。 如果说,梁陈的对谈是普及包豪斯,那么这期节目讨论的是包豪斯被遮蔽的一面以及包豪斯如何在建筑设计的叙事里成为最代表性的那一个。 正如陈丹青在《局部第三季》中介绍的大量文艺复兴的“无名画家”,他们都被文艺复兴三杰的主流叙述所掩盖,「包豪斯」也有相似性。 【主持】 海博 【嘉宾】 张云亭,杂志编辑,长期跟踪建筑、设计领域,《被误解的包豪斯》作者 【音乐】 片头:“Un Amico ” ,by Ennio Morricone 片尾:“The Wicked Flee” ,by Carter Burwell 【你会听到】 「3:20」为什么会取名为《被误解的包豪斯》,包豪斯被误解的点在哪儿 「4:50」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说起包豪斯设计,包豪斯对于乔布斯的影响 「8:30」包豪斯学校为什么会在魏玛建立 「10:30」包豪斯虽然是造房子的意思,但最早其实是工艺美术学校 「18:07」德绍时期的所建设的校舍与房子 「20:20」德国制造曾为廉价品,在英国会被标记 「21:00」包豪期搬离魏玛到德绍的原因 「21:50」包豪斯成立公司自救 「23:53」入住包豪斯校舍的经验 「25:50 」包豪斯学校为工人阶级造房子的理念 「27:30」包豪斯不等于现代建筑,这是被误解与混淆的最突出的一点 「30:27」包豪斯被诟病的地方 「32:52」包豪斯学校曾为希特勒提供设计方案,极权国家的美学理念 「35:52」美国当代moma美术馆的设计展把包豪斯推向了世界。 「38:20」现代主义四大建筑师的争议 「40:00」格罗皮乌斯不会画图 「46:40」密斯·凡·德·罗的摩天大楼对美国的影响 「51:05」建筑师的黄金年代过去了 「53:48」包豪斯椅子家具的版权争议 「55:25」现在谈论包豪斯是谈论什么
我是海博,这里是中间地带,一档崭新的播客。 作为一个没证的前记者,表达一直我的主要工作,那些在存在电脑里的采访录音就是最好的见证。我记得有一次采访编剧芦苇,在陕西照金的一个招待所里,谈话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个半天,正式采访录音超过了8个小时。 与很多报道一样,那篇文章并未完全利用这些素材。芦苇的回应直接、干脆,如果有一段声音可以配合文章让读者听到,感受会更加直观。我丝毫从不会看低文字的价值,它自有其天然的魅力,但声音作为另一种媒介对于信息传播另有想象空间。 这是我们做播客的初衷,换一种介质,更直接的表达。 播客特质是有发散性与跳跃度的,也是形而上的,它会让我们的议题更加宽泛,同时,我们需要保障充分的信息量与颗粒度,这并不是一个话唠节目。 现在想想,与芦苇的对话真的太适合播客了,有观点直接表达也有事件的具体回顾。足够信息量以及颗粒度的展示便是一种价值观念,它能提供判断与见识,这是这档播客希望并努力去做到的。 生于广州的知名策展人侯瀚如在他的文集《在中间地带》里写道:一个当代的公民,必须是他或她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批判性见证者,并需要身体力行地为自己的社会和时代提供解构其各种本质主义精神束缚的想象和方案,以使得每一个个体能够自由选择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 这本书出版于2013年,正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代人寄望于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到来,然而船头却已开始调转。 现在是立场对立十足的年代,上下分层,左右割裂,东西对峙,声音场里是各种无聊的“政治正确”、“三观正确”。 我们喜欢那些充满复杂与暧昧性的中间地带,这也是播客名字的来源。 我们关注商业、文化、历史的演进,在以后的节目里,你会听到包豪斯潮流里被遮蔽的历史、真正地缘政治上的“中间地带”——朝鲜以及朝鲜族的身份认同、沉默的企业家等等。 商业进程、文化现象、历史书写从来不是单独存在,它是社会系统的反应。说回来,我们关注这些终归是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与回应: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历程,社会中人和人群的行为逻辑和思维方式,社会与其环境的互动方式和历史路径。 我们将持续在中间地带。 「音乐」 一个短篇(腰乐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