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自己:现在由过去构成,而未来逐渐清晰…… | vol.72

这期是老六久违的单人solo,也是对近十年科普生涯的观察和梳理。坦诚讲,做这期节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今年出了新书《所有女生要知道》,有很多采访或访谈,我发现大家都比较关注我身上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体会心得,我在不断讲的过程中,越来越怀疑是不是在标榜自己,而让大家忽略了我真正在做的事情。 另一个是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媒体,会花很多时间在采访前准备资料,希望能从缝隙中找到一些以前没有披露过的内容,所以不如我主动把自己的发展过程,都呈现在一期播客中,这样ta们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也许就可以降低对「我」的好奇,更多的关注我做的事儿了。 我从2014年做科普至今,一共10年了。整个过程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4-2016);第二个阶段(2017-2019);第三个阶段(2020-2024年初),第四个阶段就是现在。 在这四个阶段里,我有个人角色上或身份上感知的变化,有自我存在感的变化,有不同阶段目标的变化,这些变化过程都是有迹可循的,回顾这四个阶段,相当于大家陪伴我又重新成长了一遍。 我希望大家能从中了解到,一个人怎么一步步投身于现在所做的事情,他的这些变化,这些努力尝试,他经历的这些事情,是怎么服务于在做的这个事情的。 如果大家希望能找到为之奋斗的一件事,也许这期播客能帮到你,我用个人的经历为大家呈现出一种可能性或一种路径,也许在某个瞬间,会触动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法或路径。 就像我之前在听播客的时候,当中的某些话,或某个观点,会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像穿针引线一样,一下子就把我的很多思绪,或者悬而未决的东西,或者碎片化的东西串起来,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希望你也能在这期播客中体验到。 收听指南 04:02为啥要梳理我在10年科普历程中的变化? 08:17 (2014-2016)我在临床做科普 10:41 患者没听懂,一定是讲的有问题 13:29 在做科普初期,我是缺少自我审视的 18:08 甩刘海和爱吃面筋是我个人化的特点 22:31 我通过「反对」来觉察自己的存在 27:52 享受个人崇拜会背离科普的初衷 31:51 (2017-2019)我是没有感情的科普机器 37:00 我靠不断输出感知自己的存在 40:50 (2020-2024年初)我成为了妇产科老棉裤 44:04 要解决健康问题,先去问题的上游看一看 47:51 怕冒犯别人,我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 50:22 为啥设置六号长椅这个栏目? 52:50 做科普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 59:41 (现在-)我感知到了自己的使命 1:04:08 我已无我,而是帮更多女性更好生活的人 1:05:43 我开始观察记录自己和大家的想法 1:12:52 走到今天,个人努力作用非常有限 1:15:12 希望更多人看见女性,关爱女性 相关节目 幽默是如何给一名妇产科医生力量的?| vol.62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80分钟
7k+
9个月前

女性对卵巢早衰的焦虑,不止是生育…… | vol.71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异常减退,出现了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孕,失眠、盗汗、记忆力衰退等围绝经期症状。 看看这个名称:卵巢、早、衰,几乎都踩中了女性的焦虑。「卵巢」就不用说了,它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而「早」,在这里有几种含义: * 它比正常的生命周期更早的发生了; * 你可能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没来得及做; * 你比同龄人先发生了衰老; 至于「衰老」,那简直就是人的底层焦虑之一。 坦白讲,如果卵巢早衰已经确诊,基本上就没啥好的干预方法了,但卵巢不是一下子衰老的,它会有一个进程,如果能在卵巢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问题,是有机会干预的,有生育计划的话,也能提前安排,而全面了解卵巢早衰的相关知识,对于尽早去诊断干预很重要。 所以我们准备了这期播客,内容包括卵巢早衰的诊断、原因、治疗以及人们对于卵巢早衰的普遍焦虑,让大家了解确诊卵巢早衰的女性,她们究竟在焦虑什么;对于怀疑自己是卵巢早衰的女性,她们应该怎么去消解内心的焦虑,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收听指南 01:34 卵巢早衰包含了女性的重重焦虑 06:44 卵巢是一个像「冬枣」的生殖器官 09:55 AMH检测的是卵巢的潜力 12:25 真正重要的器官一般都会有两个 14:32 大家对早衰的焦虑有两种 18:17 卵巢早衰发生的几种原因 23:42 月经是卵巢功能的晴雨表 27:48 不生育的话,可以不管吗? 31:37 对卵巢早衰的诊断要严谨 33:42 生育价值的损伤可能会影响亲密关系 36:15 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患者的路异常难走 43:19 患者要对抗很多东西才能自洽 52:07 卵巢保养和保健品不能缓解卵巢早衰 54:01 怀疑卵巢早衰要去医院吗? 56:48 干预卵巢功能衰退要趁早 1:00:11 大概10%的中国女性会发生卵巢早衰 相关节目 这一期咱们聊聊「试管」……| vol.65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63分钟
10k+
10个月前

妇科炎症:小问题带来的大麻烦…… | vol.70

关于妇科炎症,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或经历过,它贯穿在女性生命的始终,种类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内膜炎、盆腔炎等。其中外阴炎比较常见的有外阴毛囊炎/过敏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等;阴道炎比较常见的有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等。 妇科病有上百种,但从门诊量的占比来讲的话,妇科炎症占比是很高的,有些病可能俩月才能见一例;但是有些病,比如妇科炎症,天天都能见到病人。 炎症这个事儿,从医生角度来讲,它是个小问题、小毛病,这话听上去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因为医生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太多了,相比较癌症肿瘤这些,它确实是个小问题。 但是对患者来讲,这个小问题已经折磨好几年了,就跟感冒一样,没法根治,这辈子一旦免疫力低下,感染就有可能再次发生,这种反复发作让人的生活变得战战兢兢,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每次聊妇科炎症,我总能想起临床遇到的一些患者,很多你都能从脸上看到愁苦面容,因为炎症让人总是有不适感,时间长了,心理也会受到影响,让人总觉得自己有病,总是担心稍不注意,可能就复发了,就得去看病,所以在生活中束手束脚,备受煎熬。 注:之前老六决定以后不再说「同房」这个词,而是替换成「性生活」,本期节目中偶尔说了「同房」,说明语言习惯一旦形成,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全剔除干净,不好意思了各位。 收听指南 01:03 炎症的命名与发生部位相关 06:20 什么是外源性的炎症? 11:02 为啥炎症的表现是红肿热痛痒? 15:05 内源性炎症的原因有哪些? 19:12 过敏性外阴炎要注意啥? 28:19 什么是非特异性外阴炎? 29:40 为啥女性更容易尿道感染? 33:41 外阴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35:22 内裤两个月就要换一批吗? 40:10 发生阴道炎不一定是因为性生活 44:45 为啥人们觉得妇科炎症与性生活相关? 48:06 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需要夫妻同治 51:34 阴道炎要足量足疗程的治疗 53:03 孕期妇科炎症如何处理? 55:24 急性/慢性宫颈炎有哪些症状? 59:02 子宫内膜炎多是不注意卫生引起 1:02:10 内膜炎/宫腔炎/附件炎要全身性治疗 1:03:47 急性/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1:06:50 盆腔积液在3cm以下是正常的 1:12:57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让人备受煎熬 1:16:15 日常过度预防往往起到反效果 1:19:19 妇科炎症对备孕有影响吗? 1:20:20 炎症不管的话会自己好吗? 1:21:06 外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1:21:54 前庭大腺炎稍不注意就会复发 相关节目 1、这一期我们聊聊「白带」...... | vol.50 2、去一趟妇科,到底得带多少钱?|vol.61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88分钟
12k+
10个月前

有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在扮演大人 | vol.69

这期是我接受了「北京青年X壹次访谈录」的访谈,联合制作的一期节目,最终发布的视频有两期,在B站、小红书、抖音上面都可以看到(shownotes里面也有视频链接)。 有朋友看了视频之后,在后台问能否把完整的音频文件制作一期播客,于是就有了这期播客节目。 在节目里面,我跟采访老师探讨了很多话题,有些是对我过往经历的回顾,包括我如何从医院离开,以及最终成为了一名女性健康科普博主的过程和感受。 有些是我对于女性真实处境的担忧和思考,包括女性在网上问健康问题,背后其实是不得已的选择,而如果看不到女性背后的焦虑,并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作用,当然仅科普而言,对于推动整个女性群体的更好生活是不够的,但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进来,因为好的变化是有的,只是有些缓慢。 有些是我与父母、伴侣之间的关系的困惑和思考,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人会共同体验到的,也许会引起一些朋友的思考和共鸣等等。 当然,我的人生只是个人的专属体验,只代表了一种可能性。如果在听的过程中,你们想到了自己的可能性,以及属于自己的路径方法和想要做的事情,欢迎分享给我们,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就着这些话题去深入探讨,让对话一直延续下去。 收听指南 03:46 老六会如何跟别人介绍自己? 05:40 家人能理解健康科普博主的概念吗? 09:26 做科普始于在豆瓣解答一个健康问题 13:18 一路走到今天是因为赶上了两波浪潮 16:22 女性为什么会在网上问健康问题? 22:56 沉迷于个人表达还是服务于科普? 28:17 科普是一件可以干到老的事儿 37:02 如何在科普与推广之间找到平衡点? 41:41 女性求助的话题TOP3分别是什么? 44:31 看见女性真实的焦虑,知识才更有效 47:22 为什么说做科普也像在做手术? 50:54 女性健康不应该只有女性关注 53:27 很遗憾六层楼成为一个区分人群的标签 56:59 全职做科普博主是多种因素共振下的选择 1:00:40 路是自己选的,走下去无怨无悔 1:07:26 真诚真的力大无穷吗? 1:09:21 如何看待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1:11:12 为啥没有坚持继续做六个TA? 1:15:26 如果不能做女性健康博主,还能做什么? 1:17:17 人一定要对别人有用吗? 1:25:57 个人的认知是很多人的共同结晶 1:27:39 女性的快乐来自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31:42 妈妈对老六很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1:37:01 大人们在很努力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1:39:38 不用成为好妈妈,普通妈妈就可以 1:44:33 老六和夫人对于生孩子的探讨 1:48:57 两性相处过程中有哪些技巧? 1:52:22 目前阶段如何跟父母相处? 1:53:59 父母的需求往往藏在语言后面 1:58:27 有没有某个瞬间不想爱这个世界了? 2:00:05 让父母为自己活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相关视频 【对谈六层楼(上):女孩害怕分手四次人流,那是我做医生最感无力的一刻-哔哩哔哩】 b23.tv 【对谈六层楼(下):从三甲医院辞职的那天,我哭着说“兄弟们,我当了逃兵了”-哔哩哔哩】 b23.tv 制作团队 主播|@北京青年X壹次访谈录 嘉宾|@六层楼先生 后期|@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124分钟
9k+
10个月前

羞耻感的产生,是因为不被允许……| vol.68

这期我们要聊的是关于羞耻和羞耻感的内容。坦诚地讲,本来我们想探讨的是女性的羞耻和羞耻感,但是我们在开录之前沟通了一下,觉得我俩的水平够呛能把这个话题聊明白。 因为首先它很重要,很多人聊到这个话题,有非常强的感同身受;而且它有非常明确的东西,比如外貌、衣着、学习、工作,爱好、习惯,都可能存在着或多或少感到羞耻的地方。我们担心很难把大家的真实感受都照顾到。 所以这期我们先聊聊彼此在生活当中遇到的羞耻,仅就个人视角下观察到的一些羞耻,我们试着聊一聊。 其实,羞耻感表现的是人们对一致性的追求,因为在达成一致的环境下,人们是安全的,是可以抵御风险的,而这些一致性的模板,包括比如人应该是什么样,男性应该是什么样,女性应该什么样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外界对自我的评价体系。 在追求一致性的过程中,一定会磨灭很多个性。所以无论是穿着,外貌打扮,生活选择,性生活等这些方方面面,当你感知到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好像自己冒尖儿了,就有一种不被允许感,有一种在挑战一致性的感觉。 幸运地是,所谓一致性的东西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会慢慢减少。而当我们笃定个人体验,个人感受越来越重要,而外界评价越来越不重要的时候,我们去找到生活中的一致性跟个体性的平衡点,或许能减少你的羞耻感,至少不会活的那么累。 对了,老六在节目里也分享了自己在一些方面上的羞耻感,以及如何破解的过程和经验,也许这些方法能为你所用。 收听指南 01:07 羞耻感可能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04:41 人为什么会对爱美有羞耻感? 07:35 如何跨越对爱美的羞耻感? 12:22 你会对穿新鞋有羞耻感吗? 18:11 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有羞耻的地方 21:04 如何跨越穿衣羞耻,实现穿衣自由? 30:06 如何锻炼被人失望和讨厌的勇气? 38:06 每个人都经历过自我和别人期待的冲突 40:28 正向反馈是可以挪用和复用的 50:17 女性对于公开表达观点是有羞耻感的 1:02:09 有些癌症患者会因为掩盖病情而羞耻 1:09:45 病耻感让人很难跟其他人讨论病情 1:12:20 每个人可能都有个人选择上的羞耻感 1:15:13 为啥有人会对自己的不够独特而羞耻? 1:24:43 有些人会对重复自己会感到羞耻 1:27:59 人都有对外羞耻和对内羞耻 1:29:29 女性独有的月经羞耻如何改善? 1:35:30 称呼上的含糊不清也是羞耻的表现 1:45:53 追求一致性是羞耻感的来源 1:47:48 如何找到一致性和个体性的平衡点? 1:50:41 一致性的东西会随着社会发展减少 1:57:19 建议在羞耻感上多停留一会儿 2:01:13 老六送给猫力的一段话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124分钟
11k+
10个月前

接触性之前,请先借给我100分钟……| vol.67

当我们谈论性,会涉及到性的愉悦,但同时一定会涉及到性带来的风险,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只了解风险、伤害,大家会觉得它是一个肮脏的,不耻的,应该拒绝的东西。接触它的时候,会有很强的羞耻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是真实的吗?甚至会否认自己。 但如果只关注性愉悦的、刺激的部分,则可能会把双方甚至更多人拉入到风险当中,所以全面了解「性」很重要。 而跟性相关的疾病和问题,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范畴,不止是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HPV感染等,还有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损伤,比如阴唇后联合的裂伤、阴道壁的摩擦损伤、破裂出血等。 需要说明的是阴道炎,性只是其中可能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其他比如用了污染的卫生巾和内裤,或者在不干净的水里游泳等,都有可能诱发。 总之,希望听完这期节目之后,大家能够对性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 收听指南 07:40 与性相关的问题有哪些? 12:54 怎么分辨假性尖锐湿疣VS尖锐湿疣? 14:49 尖锐湿疣治疗简单,但易复发 18:53 假性湿疣能够保护阴道黏膜 22:55 HIV感染与无保护高危性行为有关 24:34 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不会凭空产生 26:50 HIV病毒会破坏身体的免疫系统 29:35 未来HIV也许能像慢性病一样管理 30:51 性传播疾病被社会文化赋予了很多隐喻 34:13 感染HIV,医生要不要跟家属讲? 39:42 梅毒的症状和影响有哪些? 43:57 对梅毒恐慌可以理解,但没必要歧视 50:28 梅毒可能会在家人(包括孩子)间传播 52:47 侦探题:病原体到底是谁带来的? 55:47 泡澡、泡温泉会感染HPV病毒吗? 1:01:40 酒精漱口反而会增加患病风险 1:03:02 含有HIV的精液,吐出来还是咽下去? 1:03:56 性传播疾病的两种预防方式 1:07:38 反复大量的唾液接触可能会传播病毒 1:09:38 梅毒终身都能查出阳性 1:10:58 淋病的症状与尿路感染类似 1:12:44 淋病和非淋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案一样 1:14:38 同房前建议双方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 1:15:53 一个人可能同时感染多种性传播疾病 1:17:57 生殖器疱疹怎么治? 1:20:22 性传播疾病感染期能同房吗? 1:22:02 患病后性功能会受影响吗? 1:22:26 孕期感染病毒有哪些影响? 1:26:00 性传播疾病对生育有影响吗? 1:30:40 大家去妇产科多少还是会有羞耻感 1:38:56 传染病患者之间也存在歧视链 相关节目 1、为啥「第一次」总是糟糕的?| vol.63 2、vol.47 关于避孕方式的选择,或许听这期就足够了…… 3、vol.46 关于HPV,这几乎是最全面的科普了……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本期文稿关注公众号:六层楼先生(预计5月23日陆续发出)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108分钟
19k+
11个月前

生或不生同等重要,因为那是两个平行的宇宙…… | vol.66

这期节目是我去「不合时宜」这个播客串台,跟王磬老师聊了一次关于生育,关于好妈妈,关于生育选择,关于关于生育损伤,关于催生理由等比较综合的内容。 希望能够传递给大家一个信号,那就是生育这件事情很重要,决定生很重要,决定不生也很重要,它俩是同等重要的。 无论你是生或不生,前路都有很多未知,都是一团迷雾,但希望你走进去的时候,是睁开眼的,而不是闭着眼、捂着眼、捂着嘴,或者被人卷进去、推进去的。 我们希望能够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陪大家站在生育或者不生育的路口去看一看,如果你还没有选择,在做出决定之前,可以先综合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果你心里已经有了选择,也别着急,我们先了解在这两条不同的道路上,你能看到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 如果听完之后你说,我当初的选择没问题,那继续坚持就可以;或者说我当初的选择是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的,那就可以再想想。 收听指南 10:37 生或者不生,决定是怎样被做出的? 17:55 不被正视的生育损伤,该如何面对? 22:00 在面对生育决策求助时如何回应? 29:46 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36:07 不必再对外解释自己的生育选择 41:12 什么理由让普通人决定生或不生孩子? 48:36 为什么人会突然想要孩子? 54:36 在育儿道路上收获快乐和失望的人 60:29 打破“好妈妈”魔咒 66:47 什么是“合格的成年人”? 69:06 生育是女性的决定吗? 78:20 备孕建议有哪些? 88:04 正视备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 91:36 男性和女性的备孕焦虑是对等的吗? 相关阅读 * 《所有女生要知道》 * 《女生呵护指南》 * 《怀孕呵护指南》 制作团队 主播|@王磬 嘉宾|@六层楼先生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102分钟
11k+
11个月前

这一期咱们聊聊「试管」……| vol.65

从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在全球很多国家开展,为很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亲生子女,维护了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它同时也给女性带来了身体上的损伤和风险,比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多胎妊娠等。 很多人对辅助生殖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使用它,备孕效率会变高,对于某些人来讲,它确实效率高了一些,比如已经诊断了不孕不育,靠自己努力估计3年也够呛能怀上,这时候用辅助生殖可能会快点儿。 但如果说俩人本来都很健康,备孕俩月没成功,然后就开始走试管,有可能还不如你再试试来的快,因为试管周期得一轮一轮走,时间可能拉的很长。 当然,医生也不会你要求做,就给你做的,大部分还是会建议夫妻俩去系统检查,然后评估你们的情况,等各种方法都试完了,如果仍然怀不上,才会使用辅助生殖技术。 我们聊到辅助生殖技术,不可避免的要聊到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个人认知、社会文明、技术发展、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等,它是一个不容易聊好的话题。 收听指南 00:59 为啥大家想要了解辅助生殖技术? 06:58 去除焦虑的因素,很多人是可以自怀的 07:53 辅助生殖技术不能乱用,也不能滥用 12:50 做试管的女性可能会受到价值判断 17:55 试管婴儿技术已经经历了四代 21:15 试管完剩余的胚胎该怎么处理? 26:05 第二、三、四代试管是什么样子的? 31:18 辅助生殖为啥需要监管和限制? 33:53 我们可能不加审视的接纳了很多东西 41:16 试管过程女性会受到哪些损伤? 50:55 移植的胚胎一定是自己的吗? 56:19 试管怀孕和自然怀孕是一样的吗? 57:10 试管婴儿怀双胎的概率会更大吗? 1:05:08 孩子智力缺陷是因为冻胚吗? 1:08:48 做出减胎的决定并不容易 1:14:45 试管的孩子就带有原罪吗? 1:24:29 试管要花多少钱? 1:32:37 走试管之后,会很难接受失败 1:35:07 即使没有孩子,也可以好好爱自己 相关信息 1、人造子宫 2、有人说,备孕是一门玄学…… | vol.59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99分钟
10k+
11个月前

献给不屈的女性:继续当一个难缠的人 | vol.64

这期我们聊聊《看不见的女性》。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当我们说到人类,总的来说,我们指的是男人,我们习惯了用男性的生活来代表全体人类的生活,而另一半的女性却被忽视了,这种忽视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城市规划、公共交通、设计、医疗技术、汽车、政治、新闻、电影等,这些女性隐形的地方存在大量的性别数据缺口。 对于女性来说,生活在一个以男性数据为基础的世界里: 可能是不舒适的。例如,女性在办公室里瑟瑟发抖,因为空调温度是按男性的体温标准设定的;或者伸手够货架顶端十分费劲,因为货架是按男性的身高标准设计的;商场、公园的女厕所总是排长队;75%的无偿工作是由女性完成的,以至于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不工作的女人,但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报酬的只有女人。 甚至是致命的。例如出了车祸,而汽车的安全措施在设计时恰巧没有考虑到女性的身材;或是心脏病不能确诊,因为症状被认为是“非典型”的,除非女性的症状和疾病跟男性一致,否则可能被误诊,错误治疗。还有很多可能对女性有效的治疗方式,只是因为对男性无用,就被舍弃了。 这本《看不见的女性》,它给我最大的一个触动,就是我既往获得的所有相关数据,包括科学、医药等这些信息,似乎都需要重新为女性思考一遍。 我有时候感觉,哪怕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很多尝试,包括有些人说,女性地位已经够高了,我仍然会觉得说,这个世界好像是不完整的,是虚假的,因为它只是构建在一部分数据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主要是女性)是没有被看见,没有被探究过的。 收听指南 01:50 《看不见的女性》是酝酿很久的节目 04:33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07:45 性别数据缺口让世界变得不真实 12:17 女性经常会被当做「小号的男性」 15:22 为啥女厕所老排队? 24:20 很多项目和产品并不符合女性需求 27:35 办公环境和设施存在性别数据缺口 31:30 女性领导也可能忽视女性需求 32:59 职场上的女性声音很容易被无视 37:17 有的汽车语音更容易识别男性声音 39:04 汽车的构造对男性更友好 40:28 女性车祸受伤和死亡率远远高于男性 43:41 高科技产品也存在性别数据缺失 46:03 你脑海中的天才是男性还是女性? 48:23 医疗行业也存在性别数据缺失 49:22 困扰90%女性的PMS仍缺乏研究 51:59 如果重视,更多女性疾病会被解决 52:58 早期现代医学是男医生的天下 53:46 治疗男性功能障碍比女性痛经更重要? 58:55 对药物的研究以男性为主 1:00:49 要从女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健康科普 1:02:29 内膜异位症的处理建议:听女性说话 1:12:10 为啥性别数据缺口很难补上? 1:17:17 高层女性往往也会受到很多打压 1:27:08 社会还没准备好接受有野心的女性 相关信息 《看不见的女性》 往期荐书 1、在温柔的春天里,一起聊聊这本《所有女生要知道》…… | vol.58 2、幽默是如何给一名妇产科医生力量的?| vol.62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91分钟
13k+
11个月前

为啥「第一次」总是糟糕的?| vol.63

这期我们聊的是「第一次」性生活要注意什么。其实不止「第一次」要注意,之后的每一次都要注意。只不过「第一次」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也会面临着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 在「第一次」发生之前,要做好3个方面的准备,第一是知识,包括身体器官、神经分布健康,疾病、意外怀孕,避孕方式等;第二是价值观,比如你是不是成为在乎自己感受的合格成年人?不止是在年龄上,也包括认知上;第三是技能,比如避孕套会用吗?避孕药怎么吃?只有这三方面都掌握了,才可以考虑开始。 坦诚讲,没有多少「第一次」很美好的,「第一次」很美好这件事只停留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大概率是痛苦的,是迷茫的,是困惑的,即使是准备工作都到位的情况下。 当然也有人说,我觉得这件事很糟糕,希望一辈子都不要发生,这是完全可以的。还有人担心一辈子没有性生活,会不会导致什么病,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两者有相关性,因为有些疾病不管有没有性生活都会发生,反而有些妇科炎症、性传播疾病是与性相关的,不接触的话,风险可能会低一些。 注:节目中讲到的处女、老处女,是因为现有文化处境中会提到这些词,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它们,甚至我们要剖析、批判、拆解掉它们,过程中如果冒犯到大家,很抱歉。 收听指南: 03:30 怎么判断可以开始「第一次」了? 04:53 「第一次」大概率不如想象中美好 09:03 女性和男性对「第一次」的反应不同 14:30 你对自己的身体足够了解吗? 16:10 性羞耻是怎么形成的? 19:49 不要陷入到「自证陷阱」 24:23 「第一次」出血可能是异常情况 32:58 开始之前要了解身体的真实感受 36:38 为什么女性自己痛苦还会配合对方? 39:21 无法说出真实感受的关系要重新审视 48:53 「第一次」尽量准备好润滑剂 53:35 发生意外怀孕怎么办? 1:00:42 如果有顾虑,就不要开始 1:05:46 恋爱比天大的观念是对女性的束缚 1:09:06 「第一次」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 1:11:00 「第一次」可能会发生哪些意外? 1:19:22 为什么有的女性会假装很舒服? 1:23:22 「第一次」一定是跟伴侣吗? 1:25:55 身体有反应并不代表同意 1:33:32 男女交换的东西价值应该是对等的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96分钟
20k+
11个月前

幽默是如何给一名妇产科医生力量的?| vol.62

本期节目参与小宇宙编辑部「423世界读书日」特别企划——「春日易尝新」,一本入门小书,带你打开一个新的领域。今天我会给大家分享一本有关妇产科的入门小书-《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期待能陪伴你在这个春天,轻松阅读,愉快焕新。 这本书记录了亚当从一名实习医生到副主任医生(2004~2010)的从业生涯,亚当在2011年辞职,转行做了喜剧演员。 书里记录了亚当的工作日常,把医生的“累、穷、忙、压力大“以幽默的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里面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病人和病例、亚当和同事经历过的医疗事故和纠纷,以及病人提出的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等。 它让人捧腹大笑,也让人悲伤落泪。 其实,我更喜欢它的另外一个中文名《疼痛难免》,或者《This is going to hurt》,跟电视剧同名。因为它某种程度很像我们在临床做检查的时候,跟患者说:哎,接下来可能有点疼啊!(妇科操作有时候会有一些疼痛),而这本书说的是去当医生,从事这个行业可能会有点疼痛。 节目中还提到了《女生呵护指南》这本书,作者是六层楼。《疼痛难免》和《女生呵护指南》这两本书,都跟妇产科相关,它们有一点类似,就是书里都试图加了一些幽默进去,幽默如果用的好的话,它可以有无穷力量。 从作者角度来感受的话,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老六用幽默把科普的严肃性进行化解,而亚当·凯是用幽默来消解生活的各种艰辛,临床见到的疑难杂症,或者奇奇怪怪的患者等。 相关信息 1、亚当·凯(Adam Kay,1980— ),曾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现为英国喜剧作家、畅销书作者、独角喜剧演员。 (图片来源:豆瓣) 2、本·卫肖(Ben Whishaw,1980—),英国男演员,《疼痛难免》主演。 (图片来源:豆瓣) 收听指南 03:11 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疼痛难免》 07:09 幽默用得好,可以有无穷力量 10:24 女性健康领域是一个不大的圈子 12:39 实习医生几乎都会被吐槽 15:24 妇产科医生的穿着几乎与时尚绝缘 19:36 面无表情的医生并非是不友善 21:50 一名男医生在医院是如何休息的? 30:15 提心吊胆是医生的常态 32:17 书里让人印象深刻的病例 37:48 医院不少科室都有「失物招领处」 39:57 医生们不断把同情心和善意泵出给世界 42:15 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要慎重 43:03 为什么做妇产科医生? 44:30 医生在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很高 46:13 产科可能会收到哪些感谢礼物? 50:39 送锦旗是对医生表达感谢的好方式 52:51 患者怎么夸赞医生比较合适? 54:54 国内外医院面临的日常问题差不多 59:57 要意识到医学不是无所不能的 1:04:06 很多医生处在享受工作和苦苦支撑之间 1:07:33 临床上的容错率远低于其他行业 1:09:59 亚当·凯为什么选择从医院离职? 1:13:03 老六回顾决定离开医院的两个瞬间 1:22:05 感谢在播客中提到老六的3位女主播 1:24:49 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网站因「涉黄」关停 1:27:44 幽默给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1:31:56 国内外都可能遇到极端的病例 1:35:10 家暴不是家事,而是违法行为 1:38:00 我想写一本充满力量的病例故事书 1:40:50 最后简单聊聊《女生呵护指南》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109分钟
6k+
1年前

去一趟妇科,到底得带多少钱?| vol.61

这期我们聊一聊去妇科可能要做哪些检查,以及到底要花多少钱的问题,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简单来说,妇科检查是为了明确诊断,检查身体的异常以及背后的原因,检查的问题都与妇科相关。包括妇科常规检查、B超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HPV、TCT、妇科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等。 很多人去医院之前,一方面可能会担心面临的各种检查,对检查的结果无法面对,另外是担心钱的事儿,有些人甚至因为花费太多,犹豫甚至不去医院了,所以涉及到实际花费的问题,如果有医保报销,或者保险报销,很多人去医院检查也好,治疗也好,可能会更及时。 这里要感谢「小雨伞保险经纪平台」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小雨伞【1v1保险咨询服务】主要包括:答疑解惑、产品测评、方案定制、保单分析、理赔协助... 顾问老师都是持证上岗,非常专业和耐心。 小雨伞为大家准备了2个听友福利: -一分钱保险咨询。点击链接:https://s.xiehb.cn/8VdWikr -免费女性防癌保障:关注小雨伞公众号并回复「当个事儿」,预约咨询的同时还可以领取免费的女性防癌险 1.女孩子高发的乳腺癌、宫颈癌都涵盖 2.保障时间一整年。 当然,了解检查项目和花费还不够,这些还只是准备工作,在就诊的时候,我们还要做一些心理上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缓解检查时的尴尬与紧张,如何与医生沟通,以及在着装上要注意什么等。 收听指南 03:51 妇科检查的目的是啥? 06:50 挂号怎么能既省钱又省时间? 12:47 什么人适合做阴道内检查? 18:19 妇科的常规检查有哪些? 23:30 妇产科医生比较喜欢B超检查 28:29 妇科超声要花费多少钱? 30:20 抽血检查主要包括哪些? 32:58 有些患者会主动要求做术前八项 34:43尿常规主要查什么? 38:03 HPV和TCT的费用是多少? 42:05 影像学检查的费用是多少? 49:30子宫肌瘤的检查花费包括哪些? 1:01:28 什么是单病种报销(DRG)? 1:06:34 商业保险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1:09:48 百万医疗险vs重疾险 1:14:20购买百万医疗险要注意四点 1:18:28购买重疾险要注意的四点 1:34:08 小雨伞顾问的服务内容 1:39:30 妇科检查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拓展内容 1、关于HPV和TCT是否自费的确切信息:存在免费筛查的情况,主要见于:部分地区已将宫颈癌筛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可免费进行筛查,或受单位免费体检项目包含; 2、性腺六项:可以医保报销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声明 1、播客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建议和意见,不能作为诊断使用,节目提到的检查项目费用及医保报销,以当地卫健委官网及医院科室具体收费为准。 2、具体业务费率及保单金额以实际为准,投资有风险,风险自担。

120分钟
8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