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2024年的开始,我们上线了这期有点特别的对谈播客。 对谈嘉宾:猫力 双胞胎妈妈,前知识付费人,「当个事儿」播客后期,老六同事。 为了备孕,猫力从顺其自然到试管,几乎尝试了所有的方法。据她说,过程中最折磨的是心态的试炼,每一次从充满希望到失望,下一次再去试,而结果未知。最终,她怀上了双胞胎宝宝,升级为新手妈妈。 这期播客内容会涉及到生育,笑声比较密集,有点像在咖啡馆里聊的热火朝天的隔壁桌儿,喜欢的可以听一听。 诚然,生育只是人生的一个选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选择虽然不同,但人生各有精彩。那些做出选择,并为此坚持努力的女性,都是值得尊重的。 总之,希望2024的我们,都能够幸福圆满,闪闪发光。 收听指南 00:13 「当个事儿」来了新同事 08:12 一个「i人」是什么样子的? 17:52 当一个多囊患者选择生育 18:16 关于多囊的随堂小测试 23:20 重新理解「不孕不育」 31:17 备孕焦虑咋缓解? 36:58 全心全意备孕会更有效率吗? 39:18 从自然备孕到试管,要走几步? 51:24 移植哪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55:18 移植中最大的挑战竟然是「憋尿」 58:22 啥时候测早孕试纸? 1:03:11 怀上双胞胎是啥体验? 1:14:58 父母真的会更喜欢某个孩子吗? 1:19:35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管理? 1:31:25 只有5%的人在预产期生娃 1:43:03 对孩子感到「亏欠」可能会产后抑郁?! 1:48:23 剖腹产术后最大的挑战 1:52:13 产科病房的所闻所感 2:01:59 为啥说「好妈妈标准」是枷锁? 2:08:24 躲不过去的产后抑郁 2:11:56 如何跳出「好妈妈标准」?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哈喽,大家好,我是六层楼,欢迎来到当个事儿啊,这期播客呢,是应大家的需求讲的,就是上一期做完HPV的内容之后,有人说能不能重点讲一讲避孕方式,尤其是这么多五花八门的避孕方式,能不能一起来聊一聊,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过去在很多地方碎片化写过、讲过的,但还从未完完整整的汇到一起,以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所以,这期内容讲了很多,希望大家能够依据自身情况,在现在这个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希望让更多女性可以更好的生活。 当然,避孕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它是俩人的事儿,但避孕失败之后的绝大部分后果都需要女性来承担。身体层面、心理层面都得承担。所以,避孕方式这件事情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它是你掌握自己人生,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的很关键的力量。 本期要点: 01:38 关于上期HPV问题回顾 02:31 给新听友说说心里话 04:23 这一期我们讲讲避孕 05:44 蹭一蹭不仅会传播HPV,还可能会怀孕 07:05 所谓的「安全期」并不存在 10:56 说真的,体外避孕=备孕 12:11 液体避孕套内含已被淘汰掉的杀精剂 15:12 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才是好方法 17:54 避孕套成功率大概在98%~85% 22:14 长效避孕药并不安全,还会影响健康 23:31 短效避孕药既能治妇科病,又能避孕 27:29 避孕贴,介于有创和无创的避孕方式 29:05 皮埋,一种有创的避孕方式 31:42 避孕针是一种隐蔽的避孕方式 34:23 避孕环风险很大,使用它是无奈的选择 39:16 结扎手术很简单,背后的人性很复杂 45:33 紧急避孕药该吃就早吃,别犹豫 47:12 避孕是俩人的事,但后果是女性承担 50:35 避孕方式对女性是一种解放 52:29 身为女性,避孕方式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57:19 还想听什么?评论区告诉我 精彩摘录 最基本的两个概念要告诉大家,第一就是所有的常规避孕措施,哪怕是鼓励大家使用的,成功率也都达不到100%;第二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避孕方式适合所有人,或者说优于其他方式,我们只能说某一种方式适应某一类人群,或者说某一类人群在某个阶段相对比较个人的需求。 短效避孕药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别人会误以为我最近有性生活,而性生活这件事情很多人对此是有羞耻感的,所以就造成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哪怕是患者治病吃短效避孕药,也是偷偷摸摸的不敢让别人看见。 令人痛心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要在两个痛苦当中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痛苦的,但你会发现这怎么都是痛苦呢?左右都是痛苦,所以现实处境当中,大家就只能在夹缝当中去做一些努力了。 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互联网上所呈现出来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是互联网上看不见的世界,还有很多人跟互联网上大家所探讨的或交流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想说一定有什么现实的客观条件导致她们不能选择那些在互联网上觉得很好的方式,那些对她好的方式,更加保护她的方式,一定有什么东西阻碍了这些,而阻碍她的东西靠她个人是很难打破的,尤其是在那样的生存环境里打破那个阻碍,或许对她来讲是一个更大的灾难。 看到这些处境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现实处境比我们想象中的艰难很多,复杂很多,我们想要去解决或者帮助这些人的话,需要抽丝剥茧,需要充分的去理解她的处境才有可能去解决这些事情。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本期文稿关注公众号:六层楼先生(预计12月28号发出)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哈喽,大家好,我是六层楼,欢迎来到当个事儿,这一期我们要聊的是关于HPV的话题,其实我从2014年做科普,到现在快十年的时间了,之间做了很多关于HPV的内容,但好像都是片段式或碎片化的,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性的探讨。 所以呢,这次我想要做一期相对比较完整的内容,让大家能够从头到尾把HPV的前世今生啊,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及一些疑问啊,也能够得到解答。 从我内心来讲,希望自己能够尽全力去为消灭宫颈癌做出一份努力,希望有生之年看见宫颈癌被消灭,能不能实现我不知道啊,但至少做出自己的努力应该是可以的。 本期要点: 01:18 HPV病毒/乳头瘤病毒是非常古老的病毒家族之一 06:15 150种HPV病毒并非都与性病有关 07:41 「皮肤型HPV」高危型VS低危型 12:00「黏膜型HPV」高危型VS低危型 15:50 尖锐湿疣治还是不治?怎么治? 21:54 黏膜型HPV传播需要两个条件 23:51 好人VS坏人?病毒面前人人平等 26:05 考考大家:小A和小B,到底谁出轨了? 27:51 HPV病毒感染,是可以转阴的 29:02 一些正确且有用的废话 29:35 很遗憾,没有HPV转阴的特效药 31:08 HPV长期持续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32:02 25岁之后有性生活的,就应该每年查HPV了 34:57 高危人群的话,不到25岁也要尽早检查 36:58 宫颈病变发展缓慢,有充分的时间干预 37:48 手术对生育会有影响 38:28 宫颈2~3级病变要尽快手术 38:58 二价四价九价疫苗,约上哪个打哪个 39:32 近些年关于HPV疫苗的探讨 40:50 推荐打疫苗的两个时机 41:50 甲基化超表达是癌变信号 42:57 TCT检查异常要做「阴道镜+活检」 44:55 关于HPV的简单总结 48:47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见宫颈癌被消灭 精彩摘录: * 除非有人上一秒刚刚在马桶圈留了一摊还带着体温的粘液体液,体液中有足量的病毒,并且这些病毒都还存活。在这个情况下,有人拿自己的粘膜呀,去上面反复蹭、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足量有活性的病毒,并且这些病毒还在TA的粘膜下存活下来,这才有可能造成黏膜型HPV的传播,否则很难。 * 癌症或疾病有个体差异性,具体体现在基因层面上,有的人对于HPV感染不敏感,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就是说感染HPV引起宫颈病变异常的概率很低的,但有些人呢,相对就比较敏感。 * 甲基化超表达就相当于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说它马上要开始发生病变了,在发生病变之前呢,它就开始招兵买马,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查出来它已经在招兵买马,已经在超表达了,就要去处理干预了。 * 咱们跟病毒一样啊,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咱没有高级多少,也没有多了不起,还是要尊重病毒传播的客观规律啊,关于传染源啊,传播途径和被感染者啊,一定要弄清楚,不要抱有太不切实际的幻想,病毒就是病毒。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本期文稿关注公众号:六层楼先生(预计12月12日发出)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本期想解决几个问题: ·腹膜外剖宫产VS传统剖宫产 ·自然分娩VS剖宫产 ·患者感受VS医生专业 ·个体选择VS系统标准 ·先进技术VS实际落地 ·大众认知VS现实情况 ·患者受益VS医生选择VS医院运营 …… 未必都能提供很好的答案,但或许可以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开始思考本身就有意义。 我是六层楼,我爱这个世界。
嗯,被困住了。
想说的都在播客里了,如果你赶时间的话,就记住一句话:除了疫苗的钱,其他的一分都不要多花!
这期嘉宾是@巡天者叶梓颐 老师,大家可以在很多平台看到她拍的星空摄影作品,一定要去看,那些不是语言能描述出来的,而相比照片,亲眼去看又是照片无法描述的景象。 关于这期播客,有以下两点要说明: ①声音录制有些问题,我录制的那个版本因为衣服摩擦麦克风会有杂音,而叶老师录视频的音频拿出来仍然有杂音,所以对于一期播客来讲,多少是有些遗憾的,但是比起不发布的遗憾,前者还是可以承受的。 ②这期播客的标题是叶老师在最后起的,虽然是有关生育的,但是前面我们还是聊了很多别的内容,以至于叶老师担心会不会聊了太多别的,但我恰恰觉得前面那些内容跟最后她的选择有着潜在的关联。 好了,可以开始听了。
尝试一篇声音小论文~ 哈哈,其实就是列举了目前主流的10种健康科普内容方向,然后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当中比较多的实践的经验偏多,传播数据偏少,更多的是感性认知。 如果碰巧有人想要做科普,哪怕不是健康领域,没准儿也能用得上。 总之,这期可能比较干,需要的话,可以做做笔记。
我想想啊,这里能写点儿啥呢? 算了,直接听吧!
这期谈到了三句话: ·每走一步,都是新的棋局 ·从不怕把手弄脏,到不在意手脏不脏 ·如果想让大家造船,首先要让大家向往大海 嗯,大概是这样。 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听听。
整体听下来,感觉肺活量比以前好多了,甚至可以说一些长句子了…… 而且思路的连续程度也达到了静息状态下的60~70%,这也很了不起……
我在五分钟前录了这期播客。 希望给你我提供一片旷野。 下期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