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和观选片会,我们邀请到了纪录片导演&策展人&媒体人张劳动,围绕纪录片和纪录片节展,共同度过一小时深入浅出的有趣谈话。 结束了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又将迎来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同时从遥远的荷兰传来9部中国纪录片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消息。在纪录片生态系统中,一年到头一直有大事发生,热闹的让人惊叹。 “纪录片可不是解说、词配音、三脚架啊!“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策展人&媒体人,本期嘉宾张劳动形容自己“像是放学后赖着不走的孩子”,在纪录片行业中坚持提供自己的视角。 这也和正在探索初期的和观纪录片海外发行不谋而合,试图用一种非功利的初心,在一点点的尝试中拓展表达的空间。和他的这场交流里,我们从纪录片创作聊到观众的审度,坦率地分析了现阶段国内纪录片创作生态和海外空间拓展过程中的趋势,又时不时地回归到迷影的身份,惊叹于某部纪录片震撼人心的魅力。 这也和正在探索初期的和观纪录片海外发行不谋而合,试图用一种非功利的初心,在一点点的尝试中拓展表达的空间。和他的这场交流里,我们从纪录片创作聊到观众的审度,坦率地分析了现阶段国内纪录片创作生态和海外空间拓展过程中的趋势,又时不时地回归到迷影的身份,惊叹于某部纪录片震撼人心的魅力。 03:07 张劳动为何“劳动”? 06:39 从观众到创作者,何为契机? 08:34 纪录片,在电影之外? 14:12 纪录性质短视频算是纪录片吗? 17:31 影像的美感和价值,如何权衡? 22:57 电影节奥林匹克式电影现象? 剧情片与纪录片都存在的套路问题 27:49 电影节的意义:提升美学理解 30:19 海外市场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偏好? 36:05 独立或非独立,不是评价纪录片好坏的标准 37:14 西湖纪录片大会的参展体验 40:39 观众对于不成熟影像的宽容,是必要的吗? 45:31 你的电影节进阶攻略 从爱好者到专业观众, 你适合什么样的纪录片节展? 入门级——综合类电影节 北影节,上影节,丝绸之路电影节 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进阶级——专业类综合电影节 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 专业级——小众电影节 新鲜提案,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广州纪录片大会,IM两岸青年影展 86358贾家庄短片节,Hishorts!短片节 Munite国际短片节,成都惊喜影展 我们聊到了哪些电影? 《红毛皇帝》 《塑料王国》《百草园日记》《唐老师》《孤注》《恋爱》《小伟》《父亲》《妈妈与七天的时间》《幸运旅馆》《道别》《奶牛》《河流奔跑着倒映着》《第六人民医院》《中国》《愚公移山》《无穷之路》《石史诗》《无去来处》《四个旅程》《希伯来上空》《远东各个他》 我们希望更多的观众在节展上,在视频平台上,在放映活动上,在朋友家里的投影仪上,和非虚构影像相遇,和这大千世界数不清的正在发生相遇。
在刚刚结束的平遥电影展期间,和观选片会和老朋友重逢了——《来处是归途》的导演刘泽带着他的新作品来到了今年的创投单元,而和观也带着两部佳作《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与《蟹王传说》来到的卧虎单元。这样奇妙的重逢里,配着月夜和热茶,我们畅聊了平遥见闻与所思所感,回忆了刘泽导演的创作与人生,更是把即将在年底与全国电影观众见面的《来处是归途》聊得透彻。 希望这次重逢,也能让你了解平遥影展的纯粹与炙热,了解当代青年电影人的风貌。 时间线 我们的平遥见闻 3:22 平遥电影展复盘 各种身份,都回归“影迷” 8:32 延伸城市讨论 影展和周围乡镇环境抽离...吗? 11:35 粉丝与影迷的边界感 节展是个通道,艺术电影破圈进行时 23:13 方言电影与文艺电影 刘泽: 是审美需求,也是现实考量 他的《来处是归途》 27:28 家庭,女性,爱与死亡: 松果儿说这是中国版《爱》 36:45 姿态谦逊... 完成真实家庭关系的客观与幻想 41:05 试图对立? 只是出发于基础实施的性别间反思 45:18 语境范畴: 故事本身是主体,但评论也有必要 49:03 作者生活: 刘泽身边的阿尔兹海默症 51:31 新作动向: 父辈与我们割裂的时代 青年导演的人生与创作 54:25 青年导演质疑: 表达个人经历,是自恋还是终于现实? 57:20 成长经历? 录像厅和科长的片场是我的电影学院 63:23 答案揭秘! 刘泽导演大学竟然学的是... 65:43 按下暂停键... 离开的这些年给了我真正的人生 66:15《来处是归途》 年底上映,敬请期待!
在过去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和观力荐的两部佳片在同一个单元展现了同等强大的魅力。一只《奶牛》与一群无处不在的火烈鸟,两部纪录电影从人到自然之灵,再由动物的眼睛看回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思潮,趣味与深刻同在。 《奶牛》与《粉色火烈鸟之惑》称得上是不明觉厉,听得到顶级影评人力荐的同时,又总让人觉得神秘不可测。这期节目中,和观几位可爱的同事在节前工作日的下午快乐畅聊两部电影的观看感受和思考,为你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相信这期收听这期节目的你,不仅能更近距离了解两部有趣又有价值的电影,也能够感受到北影节与国庆节双节的轻松加愉快,通过电波传到彼时的未来。 时间线: 关于《奶牛》� 05:02 《奶牛》有啥来头: 戛纳新单元,女性导演新视角 08:41 奶牛的生活到底啥样? 语言再现片中富有冲击力的真实画面 11:22 克制地质问,中立地反思: 我们每个人都是农场主 14:37 大银幕看太晃: 是被动选择还是风格呈现? 关于《粉色火烈鸟之惑》� 23:19 《粉色火烈鸟之惑》有啥来头: 明艳新潮的视听,串联各类文化猎奇 25:02 观影奇妙体验: 同场次观众在后排蹦迪 30:14 刻奇角度诠释刻奇: 品味低劣,装饰夸张,充满感伤的物品与人 37:03 关于B级片经典《粉色火烈鸟》: 无价的反叛还是过火的冒犯? 43:16 不称职推荐 44:41 顺带招聘啦! 欢迎听众朋友们留言评论对以上两部电影的影评或你的北影节经历,我们将在小宇宙与喜马拉雅平台各抽一位送出和观佳片盲盒!
观毕小小港湾,主播小朱朱主动找到了我们。 她真诚地向我们分享了她的观感。 这样“纯净”“美好”的故事,具有相当强的文学性,一层薄薄的描绘,就勾起人无尽的想象与咂摸。 这个故事关于一个女孩对得到爱与给予爱的不懈追求,一个男孩对于不健康原生家庭的抗争,两个小婴儿在既是孩童又是“父母”的二人的呵护下拥有了一个充满爱的小家庭......它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了作者性与商业性的融合,并打破了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对于文艺电影的刻板印象,将一个中东欧女性导演对于儿童题材的娴熟把控与独到解读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另一种侧面来讲,它更是丰富了中国电影银幕多样性本身。 能在这样的契机下成就这次的聊天,是一件非常值得回味的幸事。因《小小港湾》结缘,和观选片会与电影聊养院在聊天中发现了彼此更多的共同点:立足女性视角,致力于推广优秀的,小众的,容易被大众忽视的佳片,试图通过各种各样多元的方式把它们介绍给中国的观众。我们肩负着同样的使命感,即将驶向同样的港湾。这样的契合实在让人兴奋。相信我们会在广袤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产生连接,将更多更好的作品推向大众。 --时间线-- �关于儿童形象塑造 01:03 朱朱的致命提问:你哭了吗? 10:56 蚂蚁,草地,阳光,孩子与自然的互动: 这才是真正的儿童视角! 15:08 和亚拉一样,我们都通过宠物的离世认识死亡 �关于绿色T恤 18:14 绿色的T恤到底是亚拉的还是妈妈的呢? 20:25 是亚拉的,是母女关系倒置的证据! ��关于男女性创作者的视角差别 26:48 Flo:男性惯于寻找力量,女性润物细无声 28:17 Sunny:但故事中也是有成长的力量感的 �关于原生家庭 29:50 克里斯蒂安:原生家庭对照组,现实家庭mini版 31:51 我们会不自觉复刻上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35:47 热衷探讨原生家庭,是现代人想推卸责任? �关于泪点和类型片 40:25 小朱朱:观众被类型片教育地太过了 类型片是工整的作品,精妙的PPT 44:21 《小小港湾》打破文艺片固有印象, 树立作者性与商业元素的和平共处 46:02 预告里的煽情和实际上的泪点: 观众需要厘清预期 �关于《小小港湾》 49:04 是丰富影院多样性的存在,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50:35 朱朱亲情推荐:高于预期!真的惊艳! 51:48 女导演的新典范 (没有抹黑华语电影女导演的意思啊!) �尾声 55:57 宣发经理Sunny由衷感谢自来水小朱朱的到来! 两个电台都要越办越好哦! �我们还聊了什么 《兔子暴力》《过春天》《何以为家》《我的姐姐》《肉与灵》《毕业会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本节目中所有主播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小小港湾》不仅是一个饱含着温暖与爱的儿童题材电影,它是我们反观自己童年与成长经历的一面镜子,更是我们研究作者性与商业元素良性融合的范本。 和观选片会诚挚邀请您在本周末走进影院,观看这部动人真挚的作品。希望这样的电影在中国的银幕上生出别样的生命力,去浇灌观众心中对于丰富多元影像的热爱。 -FIN- 策划&剪辑&撰文&排版 Flo 播客录制 小朱朱 & Sunny & Flo
听众朋友们,别来无恙。 今天,也就是和观翘首期盼的2021年9月2日,《小小港湾》终于登陆全国艺联专线。 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讲述了在母爱缺位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女孩亚拉,面对外婆离世,母亲出走的困境,与自己的好友克里斯蒂安抚养起了两个双胞胎弃婴,组成爱的小家庭的故事。 《小小港湾》的故事试图通过儿童的眼睛洞察成人世界。其中,主人公亚拉以自己独特而充满希望的方式应对创伤,和克里斯蒂安搭建了坚固的救生艇,在幻想世界和残酷现实之间穿行。斯洛伐克女导演试图通过温柔的叙事风格和充满自然主义风情的摄影,探讨家庭的残破如何不断地从父母传给孩子,而充满勇气的人如何最终接受它,以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 我们相信,无论从电影美学层面,还是从社会意义角度,《小小港湾》都将在观众心中激荡起广泛的涟漪,更将启发出女性影人有价值的讨论。我们希望成为这场讨论的促成者和见证人。 因此,在上周末,导演杨明明和演员英泽在和观主播Flo的邀请下,做客和观选片会。在这场以女性电影人为圆心的播客节目中,我们听到了中国优秀女性电影创作者对于《小小港湾》所投射出的问题的有力讨论,见证了她们从女性视角和自身创作经历发散开去的理解与关切。 《小小港湾》是个伤心的童话, 冰冷,却也温暖; 创作是天性,是刚需, 是不会停止的探索; —— 英泽 女性创作者这个身份的意义, 在于所做表达的初心之纯粹, 在于最终打破这个定义; 童年的创伤并非只有久治未愈这一种可能, 人们也会在未来的冒险里自我治疗...... ——杨明明 这场圆桌谈和《小小港湾》一样,让人在畅快治愈之余,回味良久。 和观选片会真诚地祝愿两位女性电影人未来的创作能够突破自我,实现心中所愿,也希望各位听众朋友们能在节目结束后走进影院,和我们在故事中共振。
如果按照原定计划,北影节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启展映。下班后、周末间,大伙欢心雀跃地奔赴影院,与银幕间的国际新片或影史经典相会。看多看少不要紧,关键求一个氛围,一种高度融合的在场感。电影节仿佛一支限时特供的城市魔法棒,挥舞之间,不仅惹得本地人尽情体验丰富的在地文化,也点亮了外地朋友投来的羡艳目光。 于是,本期「和观选片会」带你超前体验耳朵上的电影节,揭秘只有业内人才知晓的幕后花絮! 我们邀请到前媒体人、为电影节多年提供系统服务的肖博做客电台,与和观电影节专员阿花、和观选片会主播乔奔共同录制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 · 身为影迷兼电影从业人员的我们,都与电影节有哪些层层叠叠的缘分? · 一年到头,国内有多少影节影展排着长龙与观众见面? · 在电影节期间供应上千万张的票纸,背后又有怎样的运作规律? ·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电影在线选座购票,细细回想,元年竟是并不遥远的2014年! 由于录制时,我们还未接到北影节正式延期的消息,因此在节目最后,我们献上各自「佛系」抢票攻略,席间讨论的气氛也更加活泼。 说到底,我们不过是想静候一个更璀璨的北影节,以及更多的影节影展,在未来,再相见。 【时间轴】 1)电影节百科辞典 00:04:25 电影节是什么?是餐厅、是会展、是市集 00:08:34 这些年,我们最喜爱的电影节 00:13:12 城市电影节:是电影盛会,也是城市游记 00:17:05 新人新作,让市场检验,让观众买单 00:20:38 其实,电影节也是有档期的 00:24:21 向电影节的排片经理深表敬意! 00:28:48 敲黑板,细数一年到头的电影节展 2)电影节用户体验 00:34:19 也只有电影能把美好留在我们心里 00:42:26 影迷的用户体验,我们都收下啦 00:53:40 从何时起,我们习惯了在线选座 00:57:08 佛系抢票,认真观影,奇妙体验 01:04:26 和观未来展映影片大揭秘! 【旁支安利】 ·《天使爱美丽》让-皮埃尔·热内导演 ·《东京教父》今敏导演 ·《指尖的小星星!》许创导演* ·《钛》朱利亚·迪库诺导演 ·《寄生虫》奉俊昊导演 ·《心花路放》宁浩导演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 ·《恐惧的代价》4k 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 ·《恶魔》4k 亨利-乔治·克鲁佐导演* ·《里夫金的电影节》伍迪·艾伦导演 · 本期音乐抄送:Winterplay - バーボン・ストリートの月 *影片(含4K修复版)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和观映像独家提供 【关注我们】 嘉宾:肖博 | 前媒体人,电影节从业者,为各大电影节多年提供系统服务 飞行嘉宾:阿花 | 便利店女孩;和观映像 电影节专员 主播:乔奔 | 沉迷在场感;和观映像 新媒体运营 文字 / 制作:乔奔 *节目中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公众号:和观映像Hugoeast 微博:@和观映像 微店:和观生活馆 进影迷群,请添加微信:Hugoeast2020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听平台: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podcast / QQ音乐
今天这期节目是「和观选片会」的首次串台节目,我们和「深焦播客」联动录制啦!深焦DeepFocus主编圆首的秘书、编辑及联合创始人Peter Cat做客电台,与「和观选片会」主播乔奔、客串嘉宾松果儿,畅聊时隔两年终于如期举办的戛纳电影节。 身为国内的市场买家和媒体从业者,我们是如何度过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四个没有去成戛纳的人,围坐在北京的办公室,分享对久违的戛纳电影节的私人记忆,细说电影节期间我们看到的喜爱或不喜爱的影片,并探讨线上和异地戛纳电影节可能性。 音频较长,建议收藏慢慢听~ 【时间轴】 00:05:16 度过一个在北京的戛纳电影节 00:30:38 我们最喜欢哪部电影? 01:25:22 抱歉我们不押奖:) 01:43:22 感谢阿花场外援助,聊聊滨口龙介 02:12:49 主竞赛外的影片状况 【旁支安利】 ·《三层楼上》南尼·莫莱蒂导演 ·《六号车厢》尤霍·库奥斯曼恩导演 | 评审团大奖 ·《圣母》保罗·范霍文导演 ·《松开拳头》基拉·科瓦连科导演 | 一种关注大奖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约阿希姆·提尔导演 | 最佳女演员 ·《上路》Panah Panahi导演 ·《小野田的丛林万夜》阿图·阿拉里导演 ·《阿赫德的膝盖》那达夫·拉皮德导演 | 评审团奖 ·《内特拉姆》贾斯汀·库泽尔导演 | 最佳男演员 ·《驾驶我的车》滨口龙介导演 | 最佳剧本 ·《安妮特》莱奥·卡拉克斯导演 | 最佳导演 ·《彼得罗夫的流感》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导演 ·《钛》朱利亚·迪库诺导演 | 金棕榈奖 ·《指尖的小星星!》许创导演* ·《拯救拍立得》Jens Meurer导演* · 本期音乐抄送:Juliette Armanet - À la Folie - Hagueshuki (Japanese version);Mon Oncle - Mon Oncle (My Uncle) *标片目为和观映像引进影片 【关注我们】 嘉宾:圆首的秘书 | 深焦DeepFocus 主编;Peter Cat | 深焦DeepFocus 编辑,联合创始人 飞行嘉宾:松果儿 | 和观映像 版权采购 场外援助:阿花 | 便利店女孩;和观映像 电影节专员 主播:乔奔 | 沉迷在场感;和观映像 新媒体运营 文字 / 制作:乔奔 *节目中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公众号:和观映像Hugoeast 微博:@和观映像 微店:和观生活馆 进影迷群,请添加微信:Hugoeast2020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听平台: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podcast / QQ音乐
《指尖的小星星!》主创谈下半集已更新,这一集,导演许创和制片人唐梓予,用口述的魔法,带我们身临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的社会纪录片电影(Social Documentary Film)的现场。出人意料的是,两位竟是当年班里的叛逆代表,许创为了拍片频繁翘课而被学校警告,梓予则为了等到心仪的选题临近毕业前三月才开机,好在他们都扛住了压力,顺利在毕业前完成各自的纪录电影。 两年间高强度的纪录片训练给予了他们更加多维的观察世界的功力,毕业后,他们成立了西21映画。他们笑着说自己不是急迫的电影人,并不想着一年要出多少个作品,只是不急不躁地搜集多元的讯息,耐心等待一个又一个值得付诸时间的题材,靠近它、深入它、表达它。 就好像等待一块尚未被探索的领地,接着用他们擅长且喜欢的影像表达,将这片奇迹分享给观众。 节目最后,许创和梓予念起玛格丽特赠写的信,封面上还有她与巧克力信纸的顽皮互动「You're both sweet」,真是可爱又「霸道」(bossy)的人。 亲爱的创和梓予: 我非常感动你们的陪伴, 陪伴我这个以自我为中心, 并且只和玩具还有狗狗玩的古怪的老女人(eccentric old lady)。 2017年被我们共同经历的令人兴奋的记忆所填满, 我会永远珍藏这些回忆, 谢谢你们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Love Margaret 【时间轴】 · 如果你也喜欢纪录片 02:11 凹凸镜DOC纪录片影评大赛 x 和观选择奖 · 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日子 03:39 叛逆小孩更偏爱作者电影 07:11 频繁翘课去拍小星星,险些被退学? 09:42 梓予:眼瞅着要毕业,终于等来想拍的题材 16:31 开学第一天,容光焕发的导演班 · Social Documentary Film 19:50 纪录片的四大配比 · 拍完城市风光,我们爱上了纽约 · 事与物的完成:做寿司、修打字机 · 丰富的多维度的人 · 抛出关键问题 22:02 和大师撞选题:我也想拍宝丽来复兴! 23:12 人肉背回老旧物件,喜欢上一个时代 · 关于创作的思考 30:03 电影需要由观众来完整,哪怕只拍一颗树 32:17「还好我们不是急迫的纪录片人」 35:32 国内电影节,竟能在IMAX厅看纪录片! 39:15 Mrs, Skeleton:舌尖触碰上颚三次 40:32 西21映画:21街是我们电影梦开启的地方 ·「A Lot of Miss and Love」 41:50 Margaret怎会不知道我们的近况? 45:28 许创和梓予朗读Margaret的手写信 48:08 实用派Margaret:送我实用的礼物就好! 【旁支安利】 · The Wanderer 唐梓予导演 ·《指尖的小星星!》许创导演* ·《柏林:城市交响曲》沃尔特·鲁特曼导演 ·《持摄影机的人》吉加·维尔托夫导演 ·《拯救拍立得》Jens Meurer导演* ·《再现康宁汉》阿拉·科夫根导演 ·《制作音效:电影声音的艺术》米奇·科斯汀导演 · 本期音乐抄送:Bing Crosby, Gary Crosby, Matty Matlock's All Star - Play A Simple Melody · 西21映画官网:https://www.cinessay21.com/ *标片目为和观映像引进影片 【和观选择奖】 如果你在今年上影节看过《指尖的小星星!》,别忘了来参与凹凸镜DOC纪录片影评大赛,撰写《指尖的小星星!》的影评并投稿至[email protected],有机会参与竞选「和观选择奖」,成为和观专栏作者。关注「和观映像」公众号,找到《真实不曾失去力量 | 凹凸镜 x 和观选择奖》一文即可了解详情。 【关注我们】 嘉宾:许创、唐梓予 飞行嘉宾:Sunny 主播:乔奔、bb安 部分提问credit:凹凸镜 张劳动 文字 / 制作:乔奔 *节目中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公众号:和观映像Hugoeast 微博:@和观映像 微店:和观生活馆 进影迷群,请添加微信:Hugoeast2020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听平台: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podcast / QQ音乐
梅雨味儿的上影节刚刚过去,今年的上影节你一共看了哪几部影片?不知道「和观选片会」的上一期影片安利,有没有帮到你锁定心头爱?期待你的留言反馈! 今天,我们再次安利刚于上影节国内首映的纪录片《指尖的小星星!》,在结束了4场展映后,这部真诚的导演处女作赢得了豆瓣8.5高分。 我们沉浸于先锋钢琴大师玛格丽特丰富的生命经验,体会她处于多种角色下的自我矛盾与冲突,也被她与主创之间亲如家人的真情所感动。 怀揣着满腔的好奇,我们与本片的导演许创、制片人唐梓予,约定在上海碰面,细细追溯这段起源于纽约的奇妙的故事。如果说纪录片总能给创作者带来惊喜,一场酣畅淋漓且不加预设的播客,也有相似的魅力。 当晚,我们亲耳聆听《指尖的小星星!》的灵感来源、玛格丽特奶奶幕后的顽皮百态、SVA(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导演班同心协力的旧时光、两位主创抢占学校剪辑室呕心沥血出作品的后期阶段、导演唐梓予(《指尖的小星星!》制片人)真正想表达的作品、两位青年电影人联合创办的Cinessay21 Pictures(西21映画)长远的心愿。 由于篇幅过于丰富,本期播客将分为上下两期推送。连续两周有播客更新,还是挺开心的吧:D 祝收听愉快! 【时间轴】 ·《指尖的小星星!》三年的时光浓度 03:01 挑战一句话概括本片的故事 06:02 大伙围坐一堂看初剪,成为最珍贵的记忆 07:41 三年间的生死别离,狗狗是他们永远的家人 · 独属于纽约的故事:小人物与大人物的交汇 08:40 读到采访后,主动在脸书发出邀请 10:08 出发时惨遭纽约地铁停运,险些错过会面 11:08 偶遇墨西哥司机,载导演勇闯布鲁克林大桥 13:59 失联2小时,最后因独特的乌鸦声相认 · 如家人般,爱我们的拍摄对象 16:30 平安夜镜头之外:导演做饭,制片掌机,奶奶写信 21:05 心甘情愿地接受玛格丽特的安排 21:50 频繁见面,持续了五次的最后一餐 · 在时间线里找到故事和人物 25:38 冲突是影片的核,纪录片总能带来惊喜 27:06 古怪的老太太,刚好又是一位钢琴家 35:47 若一场戏漂亮但不帮助叙事…… 37:23 老派的生活方式,手动整理档案的玛格丽特 · 创作者的过山车心态 41:50 导演:我真的不爱剪辑 43:20 吃住剪辑室,锁住心流时间 45:20 纪录片人:游走于极度两端的心态 48:00 回想开学,差点成为SVA唯一的女性导演班 【旁支安利】 ·《我们讲述的故事》萨拉·波莉导演 ·《时空恋旅人》理查德·柯蒂斯导演 ·《指尖的小星星!》许创导演* · 本期音乐抄送:Bing Crosby, Gary Crosby, Matty Matlock's All Star - Play A Simple Melody *本片由和观映像代理全球版权 【关注我们】 嘉宾:许创、唐梓予 飞行嘉宾:Sunny 主播:乔奔、bb安 部分提问credit:凹凸镜 张劳动 文字 / 制作:乔奔 *节目中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公众号:和观映像Hugoeast 微博:@和观映像 微店:和观生活馆 进影迷群,请添加微信:Hugoeast2020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听平台: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podcast / QQ音乐
今日(6月3日)是非常特殊的一日,牵动影迷伙伴的两条重磅影讯陆续揭晓。一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排片表,另一个是第74届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入选片单。选片会的伙伴表示满心期待! 今年,共有12部和观引进的佳片入围上影节的6个单元,分别是4K修复、影展精粹、纪录片单元、多元视角、一带一路以及露天放映。本周六(5号)上午8点淘票票统一开票,大家记得锁定日程表哟。 和观选片会的伙伴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第一时间录制电台,与你安利那些我们珍爱的影片。 入选2020年戛纳官方片单的导演处女作《十六个春天》(2020);讲述宝丽来公司的重生,力证「模拟」之美的纪录片《拯救拍立得》(2020);被誉为影史经典的李沧东的严肃影像文学《薄荷糖》(1999);玩具钢琴大师玛格丽特的珍贵的影像纪录《指尖的小星星!》(2020);传统渔民的现代生活征程及马耳他的风光启蒙《沧海渔生》(2020)…… 一下又滔滔不绝起来,不妨先听一听本期节目,等待淘票票的购票页面的更新,记得及时码住想看的影片,预祝抢票顺利,咱们线下大银幕相见! 【时间轴·亲孩子安利现场】 bb安 01:49-04:55 ·《十六个春天》苏赞妮·林顿导演 灵动纯粹的懵懂情绪与自我探索 ·《海莲娜:画布人生》安提·乔金恩导演 芬兰画家海莲娜的传记影片 乔奔 05:12-14:12 ·《十六个春天》苏赞妮·林顿导演 导演处女作,见证少女心事的潮起潮落 ·《拯救拍立得》Jens Meurer导演 宝丽来公司的重生,欢迎探入模拟digital的世界 ·《到达挚爱》麦温导演 年轻时总想放飞月球,甚至拯救世界 苏安 14:24-17:18 ·《薄荷糖》李沧东导演 文学性极强,天才般的倒叙,干净透彻的灵魂 ·《拯救拍立得》Jens Meurer导演 非数字的东西将来会被淘汰吗? ·《蓝色》吉田惠辅导演 非常不文艺的文艺片,既不励志,也不消沉 阿花 17:37-20:45 ·《指尖的小星星!》许创导演 两位不同代际的创作者的相遇 ·《蓝色》吉田惠辅导演 纵使经历不同,也要站上擂台 松果儿 21:21-28:22 ·《沧海渔生》Alex Camilleri导演 小人物的坚韧,我的首部马耳他电影 ·《我们来了》尼尔·伯格曼导演 以色列版《海洋天堂》父亲如何面对自闭症小孩? ·《偷摩托车的人》Matt Chambers导演 致敬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经典《偷自行车的人》 ·《粉红色的云》Luli Gerbase导演 后疫情时代的寓言电影 ·《针惜情缘》 Sonia Liza Kenterman导演 希腊导演处女作,当代手工裁缝的生活求索 *以上12部影片的中国大陆地区版权由和观映像独家提供 【旁支联想·一并吃下】 ·《百万美元宝贝》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 ·《败犬》武正晴导演 ·《百元之恋》武正晴导演 ·《啊,荒野》岸善幸导演 ·《海洋天堂》薛晓路导演 · 本期音乐抄送:李宰镇 - Main Title;Margaret Leng Tan, John Cage - Suite For Toy Piano:Part I;Alain Romans - Pianissimo (Les vacances de M. Hulot);Idir - A Vava Inouva;Caio Amon - La Vita (Life is Just Life) 【关注我们】 本期主播:乔奔、bb安、松果儿、阿花、苏安 文字 / 制作:乔奔 *节目中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公众号:和观映像Hugoeast 微博:@和观映像 和观蛋黄包:微店搜索「和观生活馆」 进上影节影迷群,请添加微信:Hugoeast2020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听平台: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podcast / QQ音乐
在阿那亚的48小时,和观伙伴们极致地拥抱了这片「寂静之地」,我们踏上黄金海岸的细沙,大口吸入清新的海风,在市集和高墙追寻诗句,仿佛唤醒了疫情前的舒适状态,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在阿那亚还能文艺追星,在孤独图书馆「文学与电影的表达欲」的沙龙,聆听了喜欢已久的kiva与阿郎老师的讲座交锋,散场后向前问好,我们实在鼓起了极大的勇气。 这些直觉的、高密度的感性体验,以及兴奋之后的反思与讨论,伴随着鱿鱼丝、薯片的咀嚼声,奠定了这次播客的基调。于是时长往一小时呼呼跑去。 希望你喜欢这期伴着海风的长播客节目,毕竟,美好的交流,值得用漫长的时光,去维系。 【时间轴】 02:09 阿那亚一日游,海边的乌托邦 10:16 为什么阿那亚要办/能办戏剧节? 39:40 文艺追星,如何打破交流的恐慌? 53:29 对话的不平等感背后是什么心理? 【吃下安利】 ·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 阿那亚艺术中心 · 乌镇戏剧节 ·《提琴与坟墓 : 洛尔迦诗选》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著 ·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艾伦·索金导演 · 本期音乐抄送:Martini Sunset 【关注我们】 本期主播:乔奔、bb安 飞行嘉宾:松果儿、阿花、苏安 文字 / 制作:乔奔 *节目中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公众号:和观映像Hugoeast 微博:@和观映像 和观蛋黄包:微店搜索「和观生活馆」 进影迷群,请添加微信:Hugoeast2020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听平台: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podcast / QQ音乐
作为持续关注女性影片、天然带有女性意识的选片会,今天要来聊一部热映的女性影片《我的姐姐》。上映两周,这部殷若昕导演的处女作,票房已突破7亿。乔奔和bb安,两位独生子女,娓娓道来片中两代人物丰盈的小传,激烈讨论影片的争议性结尾,最后还不忘大胆来一场揪心的思想实验。 是想要用尽全力,与你安利这部难得在影院放映的影片。 而且,这期播客的录制环境也略有改变。春意将近,我们走出办公室,来到咖啡馆的二楼小阳台,以更加闲适轻松的氛围聊天。你会听到一些细腻的背景声,比如磨豆机高速旋转的轰鸣声、临街车流穿梭的余音、邻座客人的畅怀大笑。 希望透过声音,将这份轻松传递与你。 【戴上耳机】 - 影片安利 00:32 bb安:推荐给全体女性,也推荐男性借电影进入女性视角 01:01 乔奔:推荐给姐弟,展开朋友间的讨论 - 人物评点 ·「姐姐」 女性遭遇的合集 04:26 银幕少见的冷脸形象 08:06 Pink Floyd,她的身份宣言 10:00「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姑妈」 传统女性的典范 12:11「不是每一个套娃都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 13:32 姑妈与姐姐的双线对抗与照应 16:41《缠足幽灵》式的隐性压力 ·「弟弟」 泪点担当 19:50 中国式关爱,爱是管束 23:36 原名《踢皮球》更为点题 ·「男性角色」大盘点 25:47 不在场的姑父、懦弱的前男友、内疚的肇事者 ·「舅舅」 靠不住 32:40 舅舅也有温情闪光时 - 夸夸主创 35:54 女性导演和金马奖编剧 37:43 话剧演员和00后实力小花 - 争议聚焦 39:26 结尾可以更开放性一些? 45:50 来一场揪心的「思想实验」 50:00 这与女性主义有什么关系? - 和观树洞 · 聊聊银幕上的女性形象? 52:23《你好,李焕英》看到妈妈身份之外的她 56:35《又见奈良》异国女性的生存现状 57:41《春潮》三代女性的纠葛 58:41《近乎正常》双相情感障碍的妈妈,什么才是正常? 【吃下安利】 ·《缠足幽灵》马思恩著 ·《相爱相亲》张艾嘉导演 ·《过春天》白雪导演 ·《一地鸡毛》冯小刚导演 ·《唐山大地震》冯小刚导演 ·《盗梦空间》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 ·《送你一朵小红花》韩延导演 ·《你好,李焕英》贾玲导演 ·《又见奈良》鹏飞导演 ·《春潮》杨荔钠导演 ·《近乎正常》七幕人生音乐剧 · 摇滚乐团 Pink Floyd · 本期音乐抄送:Finally See The Light - Bryan Teoh 青春舞曲伴奏带 - 冯豪杰 【关注我们】 本期主播:乔奔、bb安 文字 / 制作:乔奔 *节目中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公众号:和观映像Hugoeast 微博:@和观映像 和观蛋黄包:微店搜索「和观生活馆」 进影迷群,请添加微信:Hugoeast2020 树洞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听平台: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podcast / QQ音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