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播客根据2021年5月18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对贺克斌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贺克斌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教育部科技委环境学部主任;担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GEA)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ICCT)委员等。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的研究,在大气颗粒物与复合污染识别、复杂源排放特征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50余篇,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扎雷利奖。出版专著6部,被爱斯唯尔连续评为2014-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18年-2021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2018年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奖”团队奖,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 步奖。 #本期内容 02:23 考入清华,投身大气治理 07:26 八十年代酸雨问题突出 09:41 恩师教导要有担当讲奉献 13:52 率先研究PM2.5 27:57 保障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 40:01参与制定大气十条 46:30 北京20年大气污染治理成果 50:21 核心能力:精准刻画污染源排放特征 54:09 推动国六标准荣获联合国奖项 56:49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59:32 环保人才要大气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3月23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光展厅对柳冠中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柳冠中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华龙腾奖委员会主席。 1989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两次获得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奖;主持的“综合造型基础”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课程;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章”;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先锋”:2012年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奖和十佳推广奖:2016年获世界绿色组织颁发的“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2016年12月获“2016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称号:2018年获光华设计基金会“改革开放40年设计40人特别奖”。 主要著作有《事理学论纲》《综合造型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论》《象外集》《中国工业设计断想》《事理学方法论》等。 #本期内容 01:11 中国工业设计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 07:18 参与起草工业设计发展指导意见 18:00 中国人误解了包豪斯 25:22 红点奖只是一种商业行为 38:30 获评清华文科资深教授,责任更大 39:14 最希望去国家设计研究院做设计 45:12 对年轻设计师的建议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刘亚蓉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3月23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光展厅对柳冠中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柳冠中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华龙腾奖委员会主席。 1989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两次获得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奖;主持的“综合造型基础”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课程;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章”;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先锋”:2012年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奖和十佳推广奖:2016年获世界绿色组织颁发的“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2016年12月获“2016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称号:2018年获光华设计基金会“改革开放40年设计40人特别奖”。 主要著作有《事理学论纲》《综合造型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论》《象外集》《中国工业设计断想》《事理学方法论》等。 #本期内容 01:26 考上中央工艺美院 03:12本科训练为未来打下基础 06:57毕业赶上“文革”,被分配去修下水道、搞绿化 12:52到建筑设计院工作,开始系统地理解设计 27:03考研重回学校 29:23留学德国,认识到大学应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40:10创办国内首个工业设计系 47:00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产品设计不同 50:11事理学:设计是创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59:47 被评为世界设计名人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刘亚蓉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5月22日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中心对薛澜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薛澜 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任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工程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国家战略咨询与综合评估特邀委员会委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家委员会主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任高级研究员等。 199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其后受聘担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1996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第二届创新争先奖章等奖项。 学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与管理的基础研究和若干应用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危机管理与全球治理等,在这些领域中多有著述,发表中英文论文上百篇;同时多项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并产生重要政策影响。2003年、2011年、2019年就中国科技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座。 #本期内容 02:09 要分清政府责任 14:01 中国要发展服务型政府 18:48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泥泞前行 34:58 公共产品需要多方面来提供,同时要加强监管 42:13 2018年的机构改革涉及面前所未有 48:15 从非典到应急管理部成立,见证中国危机管理发展历程 61:41 近年参与全球治理 63:05 愿做国家治理泥泞前行路上的一块“板子”,让现代化治理进程走得更顺畅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黄小妖
(本期播客根据2018年5月22日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中心对薛澜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薛澜 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任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工程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国家战略咨询与综合评估特邀委员会委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家委员会主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任高级研究员等。 199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其后受聘担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1996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第二届创新争先奖章等奖项。 学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与管理的基础研究和若干应用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危机管理与全球治理等,在这些领域中多有著述,发表中英文论文上百篇;同时多项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并产生重要政策影响。2003年、2011年、2019年就中国科技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座。 #本期内容 02:24 17岁下乡,上“社会大学” 04:24 考上工科大学 08:03 20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开始研究公共管理 23:31 倡导建立智库,期待形成思想市场 29:56 回国参与创办清华公共管理学院 32:54 提出“知识经济”概念引发巨大反响 40:08 评估中国创新情况,指出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47:20 两次给政治局讲课,参与国家重要规划 58:27 从中美贸易战看中美创新对比 62:24 华为不可复制,政府解决共性问题对创新有益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黄小妖
(本期博客根据2019年12月4日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景军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景军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1年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获终身教职;2002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并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5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聘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包括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运动、儿童饮食养育、自杀及艾滋病等,目前研究焦点为涉及公共健康领域的社会和政策议题。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人类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等。 #本期内容 01:40 通过儿童食品捕捉中国转型期变化 14:37 回国参与复建清华社会学系 17:11 研究艾滋病问题及时发出呼声 31:04 中国老年人自杀率居全球前列 34:55 中国养老形势严峻 37:39 积极老龄化的模式探索 45:03 老龄化光谱不是灰暗的,而是丰富的 48:28 中国人死亡质量低 50:02 不要安乐死,要安宁疗护 54:31 亚健康概念是中国特产,国际并不承认 55:52 主张无偿捐赠器官 58:02 人类学关心文化的多样性 1:02:12 悲悯之心贯穿于研究始终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胡莹盈
(本期播客根据2019年12月4日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景军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景军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1年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获终身教职;2002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并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5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聘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包括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运动、儿童饮食养育、自杀及艾滋病等,目前研究焦点为涉及公共健康领域的社会和政策议题。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人类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等。 #本期内容 01:35 1977年考入北外 02:35 在《中国日报》采访文化名家 04:19 哈佛读硕士,研究定县实验 14:56 进入北大研究所,研究大川村 19:16 重返哈佛读博,研究人类学 47:22 三峡水库移民研究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胡莹盈
(本期播客根据2019年7月1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钱易先生办公室、对她的采访整理而成,经本人审定。) #本期嘉宾 钱易 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处理机理和技术;致力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对国家环保决策献计献策并参与环境立法工作。她曾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截至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 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次,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她曾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等。 #本期内容 01:28 废水处理举世瞩目 05:55 中国工程院首批女院士 07:54 心系中国水问题 13:45 建言三峡工程 17:00 北京水资源短缺 20:16 任职国合会推广循环经济 22:53 中国消费不能像美国 32:03 提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8:45 环保路漫漫仍需上下求索 45:09 学术道路从微观走向宏观 55:59 从教60年桃李满天下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Lzt
(本期播客根据2019年7月3日在钱易老师家中对钱易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期嘉宾 钱易 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处理机理和技术;致力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对国家环保决策献计献策并参与环境立法工作。她曾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截至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 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次,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她曾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等。 #本期内容 01:24 慈母恩重一世难忘 06:45父女情深绵延两岸 24:33进入同济初识环保 28:34考上清华投师名门 34:16走上讲台教书育人 40:47访学美国打开视野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Lzt
(本播客根据2016年4月30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对万俊人教授的专访整理而成 ) #本期嘉宾 万俊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寻求普世伦理》等20余部,译著《道德语言》、《政治自由主义》等20余部(卷),另有古诗词集《悠斋清吟》等刊行。 #本期内容 01:56 不遗余力筹建清华哲学系 14:43 学术贡献 19:15 中国社会的正义程度偏低 25:28我们离理想的正义社会有多远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倩倩
(本播客根据2016年4月30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对万俊人教授的专访整理而成 ) #本期嘉宾 万俊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寻求普世伦理》等20余部,译著《道德语言》、《政治自由主义》等20余部(卷),另有古诗词集《悠斋清吟》等刊行。 #本期内容 01:38 私塾启蒙影响深远 10:56 大学之路与大师之风 23:18 伦理学的乐趣与寂寞 36:37 求学哈佛开启政治哲学之门 41:12 人生学术:伦理学家的使命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倩倩
(本播客根据2021年12月对白重恩教授的专访整理而成 ) #本期嘉宾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发展、公共经济学、金融、公司治理及中国经济。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 #本期内容 04:04 应对国际通胀,货币政策要找好平衡点 10:07 超前基础设施投资要真正找对地方 14:05 要摸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底牌 17:47 减税降费要针对市场主体 21:12 引入零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37:44 维持睡美人的机体健康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朱赛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