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书籍:A Casual Revolution: Reinventing Video Games and Their Players (《休闲游戏革命》), Jesper Juul, MIT Press, 2009.11.30 第52期读书会,我们探讨了Jesper Juul教授在他的著作A Casual Revolution里认为休闲游戏这一品类能创造一批新玩家,让游戏能被大众所接受。然而经历了一年在游戏行业中的实践工作,发现如今市场上的休闲游戏确实做到了扩大用户群体,却没有为整个市场带来更多好游戏。在如今快节奏的消费主义市场中,微信小游戏和IAA小游戏占居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各种令人迷惑的游戏广告层出不穷。休闲游戏大行其道的环境下,我们来重读Juul教授的这本书,以三消游戏为例,反思休闲游戏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 本期主播 殊昱、言十、sy 时间轴 00:43 批判如今休闲游戏市场和对《休闲游戏革命》这本书的反思 03:54 中国休闲游戏市场概况 06:58 以广告收益为游戏设计出发点的游戏 08:41 休闲游戏市场的品类,以三消游戏为主,《糖果传奇》,《开心消消乐》 10:42 休闲游戏的定义-休闲游戏五要素 14:43 手机游戏上的休闲游戏品类 25:54 游戏的目标用户和场合 28:59 三消游戏简史 35:09 游戏广告挂羊头卖狗肉,给游戏的口碑造成坏影响,是由于当今的商业化模式造成的 38:33 休闲游戏五要素被资本所利用 42:44 休闲游戏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48:00 游戏设计出nearmiss为玩家制造焦虑 1:05:52 腾讯next studio的没落 1:17:29 给认真做游戏的厂商和团队更多支持,让他们被看见 主题音乐 Ground Theme - Super Mario Bro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书籍:《北京折叠》郝景芳 周末漫步在紫玉公园时深刻感受到了同一空间的不同生活方式,在栅栏里隔离出来的铁皮小入口,无一座位的超大园林,每个小径口站着的保安以及三点的驱赶,无不让我们想起郝景芳的《北京折叠》。 北京是个巨大的机器,它冷漠又包容,我们皆生活其中,抬眸就能彼此相会,但却平行地生活着。 本期主播 殊昱、言十、老蔚、sy 时间轴 00:20把书读出去,把行读进来 03:08《北京折叠》前置背景 07:14内容概述 10:06住房 19:40教育 23:34着装 26:03食 28:38交通 29:36环境 30:32收入 32:01彭蠡/葛太平/老刀 40:10 戏剧冲突 43:18爱情 44:47皮和质 48:41紫玉公园见闻 01:17:14总结 主题音乐 【Kalafina】光之旋律 [広能昌三]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书籍:《日常的深处》,王小伟,中信出版社,2023 快节奏时代,我们的生活很难再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之中。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生活的注意力全部都被数据化,物质化:吃的食物变为对卡路里的精准计算;穿的衣服因为logo的不同而彰显身份;住房不再是保障生活的居所而是一笔不菲的资产;道路也成为功绩社会达成目标的实现手段。我们从王小伟老师的这本书中,通过阅读重新体会日常深处的每一个瞬间,回到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本期主播 殊昱、言十、sy 时间轴 00:40 《日常的深处》简介 02:30 日常的吃穿用住行 02:40 吃与热量的精准计算 06:08 食物的数据化与标签化 11:30 中产与外包的种植和收获 14:38 吃饭与食物来源之间割裂的认知 19:40 临时住房与过去住房的永久性 23:35 作者期望的家庭其乐融融的场景 32:50 道路与绩效社会 35:58 衣食住行与消费社会 主题音乐 Dusk - Blue Wednesday/ Soul Food Horn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你对红色旅游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现在的红色旅游发展早就超出了几位主播的印象。通过此次亲身经历和复盘,重新思考一下红旅对个人的价值,对经济的价值,以及其中的时代意义。 通过教育看懂风景,通过风景理解历史,通过历史传播精神。 多走、多看、多想。 祝每位行者都能在途中有所收获!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1:50冲出格子间,被自然洗涤心灵 06:50对红色旅游的刻板印象 08:20互联网上消隐的红旅信息 13:03红色教育如何与旅游结合 18:20 基于文旅,不提文旅 22:22 旅游看风景时,你真的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吗? 24:15 红旅产业高速发展的群体基础 26:00 红旅的资源点的共同挖掘 30:20 资源的联动性:乡村振兴连接著名景点 38:00 再看遵义:自然、人文与历史 40:20 历史教育与现代旅游的冲突 45:46 你真的会享受旅游吗?不同的人不同的玩法 主题音乐 交响诗 《亮剑》广州交响乐团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书籍:《倦怠社会》,【德】韩炳哲,中信出版集团 普罗米修斯因为偷窃火种,被铁链束缚在悬崖上,让他永远不得入睡,双膝不能弯曲,还有一直秃鹫每天啄食他的肝脏。普罗米修斯与鹰的关系是一种自我指涉关系,一种对自我的剥削。伤口在反复被撕开,反复被修复。这种重复性的,无法停下来的事件让大家感受到无形之中的倦怠感。 普遍和过多的信息交流让全人类的免疫体系收到威胁。不管是短视频,还是ai生成,人们能接收到更多但是不一定有真实信息价值的东西,使人们的免疫系统崩溃,无法再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消极的能力,它不是不去做某事,而是一种说不的能力。 本期主播 殊昱、言十、sy 时间轴 00:16近况:为什么会觉得累 01:46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03:25互联网的迭代和西西弗斯推球 08:41西西弗斯的故事 11:09过量的肯定性引发的精神暴力 19:27社会学意义上的免疫失调 28:45超越规训的社会 31:18功绩社会和抑郁 33:41深度无聊 37:54积极生活 46:07兴奋剂社会 47:47当代的丧文化 51:23总结 主题音乐 回春丹乐队 - 断气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主题:第100期特别期 本期是读书会的第100期,也是主播们因读书而相聚的第100次。我们回顾了三点吃茶从22年疫情开始,到如今两年中的点点滴滴。感谢因为播客而认识的各位阅读者,感谢听众朋友们的一路支持与陪伴。正是因为有各位朋友们和书籍的存在,让相聚在三点吃茶的我们从未孤单过!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1:06 读书会诞生之初 12:33 播客成员变动与sy的加入 14:38 三个打工人做播客 16:10 打工人亮明身份 33:10 看书与实践 38:14 量子速读 43:32 工作与阅读时间的平衡 46:07 法国当年的电台与现在播客的关系 50:15 大家在播客中的成长与合作 57:20 思考,思考,还是思考 01:04:25 希望未来可以没有顾虑地发声 主题音乐 朋友 - 周华健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展览:《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2024.05.27-2024.06.10 在如今互联网流量当道的时代,艺术家又将如何做出富有欣赏趣味的艺术作品,是每一个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艺术家所面临的困境。不管是未来进入设计行业也好,还是成为独立艺术家,艺术应该更加贴近群众还是只需做到艺术家自我的思想表达,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近期央美毕业展的一个作品《超级蜂巢》引起网络上的热议,许多网友并不认可由废品堆砌的纸壳堆是一件属于艺术殿堂毕业的“高端”作品。我们也借sy逛完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的机会,一起来讨论艺术究竟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 毕业展雕塑作品 罗中立,《父亲》油画 罗中立,《父亲》雕塑 安尼施·卡普尔,《云门》 本期主播 殊昱、SY 时间轴 00:38 当代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境况 04:52 毕业展海报 06:50 毕业展回顾 13:26 开放的六月,历史源头与核心价值 13:43 伤痕美术 17:56 重庆码头文化与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 21:30 学校所在的地域性和文化差异对学校艺术作品的影响 26:43 展览的作品给人一种平滑的感觉 27:35 曲线与审美上的无障碍平滑 28:55 芝加哥云门 32:22 一个有意思的苦瓜雕塑作品 35:14 油画与国画作品逐渐开始面向商业 40:03 艺术与艺术市场 45:52 热点与争议,央美毕设《超级蜂巢》 48:39 大众需要对艺术有更高的包容度,艺术家也需要多包容遇见新奇事物的大众 主题音乐 Gymnopedies 1 - Erik Sati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书籍:《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存在、空间、建筑》【挪威】Christian Norberg-Schulz 现象学的视角让西方20世纪的哲学领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二元对立,我们开始从思考是什么到思考怎么是,即从what到how的转变。现象学强调“体验才是一切真理”,将人们的视角从一种强调系统脉络,强调逻辑的思想“教条”,拉回到关注个人亲身的主观感受。这种思想也深深的辐射到了各种学科。 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讲述现象学和建筑学之间的关系,这些学者们通过自己的主张和研究,力图像从业者和读者大众传播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一种人的尺度和文化尺度的空间理念。当我们反思过去几百年数值至上、自上而下的建筑学时,建筑现象学为我们扣响警钟。科学也是一种哲学的分支,抽象提取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近似,它不能够代替事物本身。作为一个“自由人”,所看到的就是物其本身,当我们抛却抽象粗犷的数字化的空间概念,反而以更细微的视角来体会生活中的微妙感觉,场所的精神得以显现。 我们相信,我们所处的世界,也终将因为我们的认识和实践而改变。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1:00 20世纪现象学的诞生 05:00 为什么现象学如此重要? 12:30 现象究竟是什么? 16:20 胡塞尔:体验即真理 19:20 海德格尔:《住居思》《存在与时间》 25:20 舒尔茨简介 28:00 空间的概念:物理·心理·建筑 31:10 建筑空间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结构化” 44:00 空间特质与场所精神 48:00 人的存在以个人为单位 51:40 空间、文脉与场所 57:30 人的体验和参与赋予场所以精神 1:01:40 建筑现象学影响了我们的空间实践 主题音乐 Bosques de mi Mente - Estoy solo, respondio el eco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Bosques de mi Mente - Estoy solo, respondio el eco
本期推荐:白粽/蛋黄肉粽/鲍鱼海鲜粽/《集权主义的起源》 大家端午快乐!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0:20大家端午准备怎么过 01:00百花齐放的粽子商品 06:45异类粽子:商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18:15端午节的游戏 20:03赛龙舟 22:35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 28:42屈原以身殉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38:48浪漫主义诗人 40:27《大兵小将》真正的英雄主义 51:40阿伦特《集权主义的起源》 主题音乐 押尾光太郎 (押尾コータロー) - Red Shoes Danc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动漫:《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 在儿童节来到之际,我们回顾自己童年最浓重的一抹亮色。 还记得小时候大家互相传阅的漫画书吗?还记得在课本和练习册上用稚嫩的线条留下的漫画吗?还记得和朋友们共同创建的“幼稚”的小游戏?还记得手工课做成的小武器吗? 在今晚我们一起回看宫崎骏重映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当我们成长了,小时候的童话故事中的白月光好像也换了一种样子,我们开始在意逻辑,研究作品背后的故事。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会被其中画面的张力和奇幻色彩所打动。 我们依然热爱,那个创造了无数奇幻梦境,纯粹世界的载体,那些画面所展现的无法言语的叙事魅力。 “大部分人都不想长大,只是没办法继续当一个小孩。” 或许那个已经走远的童年,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不灭的白月光。 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不管你多少岁,都祝大家儿童节快乐! 特邀嘉宾 老蔚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0:30介绍嘉宾老蔚 01:03聊一聊各自小时候的课余休闲 02:00言十的童年:同人游戏策划 03:45老蔚的童年 06:52前辈李建和极乐鸟 08:22老蔚《异世界讨伐老班》 12:25 sy的童年 13:33殊昱的童年 18:15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 30:45长大的烦恼 31:50宫崎骏头号黑子:押井守 37:50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 40:30达成沉浸感的重要因素 45:29高畑勋 48:54铃木敏夫 49:23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 50:35押井守锐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59:32画面的表现力 01:06:35两个主要角色的塑造 01:08:37批判工业色彩 主题音乐 哈尔的移动城堡-人生的旋转木马-CMJ 倍赏千惠子 - 世界の约束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书籍: 《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郑伊看,中国之于世界·跨文化艺术史文库,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3.03 萨义德曾在《东方学》中提出,东方主义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居高临下地观察东方,把东方作为他者和客体,塑造了一个西方中心主义下的,想象中的东方。《来者是谁》这本书,则以西方艺术作品中,细致入微的东方元素视角,将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解构,探索出了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东方人也存在于西方人的点点滴滴中的证据。这些跨学科的研究理论在当下东西方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对撞语境下,掀起了一波重新看待东西方关系的视角浪潮。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0:36 书籍简介 03:33 萨义德《东方学》 04:28 巫鸿《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06:17 东西方的区别 08:30 苏里埃对文艺复兴的研究 14:10 圣母主题绘画的东方元素 19:38 13-14 世纪,鞑靼人在欧洲人心中的形象 40:35 从三博士来拜,看欧洲视角下的东方 48:58 总结:政治永存 主题音乐 Palace Memories - Sunset (故宫迟暮) - S.E.N.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本期推荐书籍: 《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法】莫里斯·梅洛·庞蒂, 王士盛, 周子悦 译 / 王恒 译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05 本书是梅洛·庞蒂于1948年在法国的收音机节目中演讲的文字稿整理。梅洛·庞蒂在他的著作《知觉现象学》提出,感知对于人的存在起到了重要且不可否认的意义。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潮也让我们重新看见了知觉的世界,比如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不再以笛卡尔空间坐标系衡量一个均质的世界,而是承认了空间的非连续性和异质性,强调了人本身在空间中的重要性。 知觉的世界既不需要精密仪器的测量,也不需要精准公式的计算,当每个人睁开眼,相信自己所体验的一切就是真理本身。 本期主播 言十、殊昱、SY 时间轴 00:35 《知觉的世界》书籍简介 04:16 感知和理性的简单介绍 06:37 加斯特罗错觉 07:04 感知之于科学并不是错误,承认个人感知的存在 12:57 空间的感知:数字测量与心理地图 14:21 经验的变化 15:03 现代性与知觉感官 16:40 知觉谈不上正确与否 17:06 知觉不需要被量化 17:58 建筑后评估与个人性的抹杀 19:09 波粒二象性与准确性 21:03 笛卡尔的蜂蜡例子证明感官的不可信任和理性的绝对正确性 22:43 知觉的世界与现代艺术 26:14 绘画画的是一种观测者的感知,而不是一种客观的测量事实 36:58 立体主义与对空间的感知 39:04 龙吟甜品 41:19 文学的比喻与人的经验使文学富有趣味性 43:16 恋物,情节,物哀 48:58 接受一种模糊性,草稿性 主题音乐 Beauty of Life - Master Clas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无茶舍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