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周的节目,看标题,老听友们应该会觉得有些熟悉,没错,本周上线的节目是过往老节目的一期重播。 先跟大家道个歉,上周和这周因为工作原因确实没能把节目及时的更新,而且连预告都没能做出来就这么水了一周。 这周跟几个对话嘉宾也打好了招呼,但确实对话的时间没安排好,也没能按时把节目聊上。 但我们节目每天都有新同学加入,也有不少老同学二刷三刷自己喜欢的老节目,我们节目更新7年,过往宝藏的节目太多了,所以这周为了不开空窗,也为了能让过去的经典宝藏节目被更多人听到,我这次选定了一期老节目。 这期应该是我印象中最快播放量破万的一期,我也只跟嘉宾做过这一场对话,至今还时不时的被听友们要求希望嘉宾能返场。 为什么呢? 因为就像这期标题一样,他给了我们很多打破认知的观点,无论身处什么阶段你听都会被震的脑瓜子嗡嗡的。 所以,值得我们的新老同学再刷一次。也可以翻翻过去节目下的评论区,看看当时的同学们都留下了多少高品质的反馈。 老节目连接:https://www.ximalaya.com/sound/209576879
本期内容内容有些特殊,也有些意义,这是最近3年我的第一次正式的线下分享的实录。 这些年,包括我曾所在的行业,我所从事设计这个职业,都面临着不少的震动和变化。 身边新老同学有的经历着裁员、有的对抗着大龄的职业焦虑,有的面临着学历的内卷整准备考研、考编,也有些生怕被AI所代替,不停的为自己增加各种技能。 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但似乎不同的问题背后,又是同样的问题: 对设计而言,这还是个友好的时代吗? 这次的演讲,我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面对这个不确定的真实世界,身为职业设计师,我身处其中也跳出职业之外的视角跟大家分享了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认为这是最好的设计时代? 2、为什么绝大多数不得志的设计师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持续的努力却不自知? 3、你做的设计,并不重要,为什么它只是“待办事项”? 4、被设计侵染过后,改行为什么会这么有优势 5、关于追风口、性格和爱好的几个迷思和我的几点深度思考。 听完这个分享之后,我相信,它或许能给你带来专业之外更多一点对这个世界确定性的思考。 这是我开播这个电台以来第一期付费的节目内容,为了让你能更好的获取我所分享的内容,我会把这期分享的演讲PPT随节目赠送给你。 当日分享嘉宾除我之外还有人气字体设计师刘兵克、站酷网总编辑纪晓亮以及方正字库的设计总监 汪文老师。他们的分享,有真诚,有干货。为了让你这次的付费更超值,我也将分享当日一位嘉宾的演讲实录的音频。 PPT及赠嘉宾演讲的音频的获取方式可以截图购买收听页面,发至我任何一个个人微信,若之前不是我微信好友,可搜索我公众号【大宝频道】添加。我将发你下载连接。 具体赠送哪位嘉宾分享,也请让我在节目里留个悬念。 这次的演讲我准备了太长时间和心血,这种付费的形式也是能让我持续经营下去的一个新的尝试,所以,你对我的支持投入我会让你获得远超于这几块钱的价格回报! 也希望每个设计师都能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创造属于自己的能量场域。 感谢你听到这里,也感谢你为我的第一期付费内容的支持。 那我带你进入这场分享现场,开始今天的节目:)
这期节目是跟小黑哥返场系列对话的最后一部分。最后这一部分内容在制作的时候我自己反复听了好几遍,因为我们节目里聊到如何调整更好的心态、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何找到一个长远目标来回看当下遇到的一个个问题,以及后半程给大家现场做的大家关心的问题的解答。 三期连刷,精彩翻倍。 BGM: Eric Clapton - Autumn Leaves
本期节目我们接回到上周跟小黑哥的对话,我们身处职场,或许有人会遇到跟自己价值观不统一的上级、遇到内卷的同事。 在真实的世界里,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小设计师一路进阶到大厂总监或者是创业成功。 这次我就把这些问题提给了小黑哥,他一路走来,让他再去回看,能给当下正身处在困惑中的同学们哪些有价值的建议? 我们在今天的节目里找答案吧:) BGM:Barcelona - Watching Me
刚好上周节目跟大家聊了聊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指南,这周跟大家聊聊身处职场的设计师在面试、晋升中的一些迷思跟困惑。 这期节目是先前我跟小黑哥的一场直播节目。时隔一段时间在听,特别有感触,也刚好能解答身处面试期、晋升期同学们所遇到的问题。 BGM:Dave Thomas Junior - Worse
之前我们的节目听众群里有同学说正好赶上毕业季,能不能聊聊设计师在毕业季求职相关的话题。我想了一下觉得我虽然不是HR,但这些年我招聘和接触过不少实习生、校招生和刚毕业不久的设计新人,我还是有挺多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 然后把这个话题酝酿和准备了一些资料、梳理了脑图。咱们这周就给大家聊聊求职季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当然如果你不是应届生,你依然可以听听我给大家的求职建议,也可以分享给你身边正在面临求职的弟弟妹妹们,保证他们有收获。 BMG:Lube - Давай за…
我们节目做了这么多年,我给大家传递绝大多数是真实的,且相积极的职业能量。其实是想听到某期节目的你即便身处在某个低谷也能从节目里找到能让自己积极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因为一切的一切的前提是,我们都要好好的过生活。 这期节目对话的是一位我私房课小学员,他做设计前后五年时间,这期间他站转了不同的城市,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下他有个朴素的要求就是我只想找个做设计的工作,而不是还需要去做安装和制作的工作。 这个要求高吗?一点都不高。但为什么这么朴素的要求,对他而言却很难达成? 我们从这场对话中来帮他分析分析其中的原因吧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宝对话设计师。 本周刚好赶在这个端午的假期节点,先跟大家说声端午安康。希望大家在这个小长假里有出行计划的同学都能赶上好天气,玩得开心。不出去的呢,都能在家休息的好,过得充实且有意义。 今天啊我得跟大家分享两个消息,其中还有一个是先前跟大家做过承诺的。上个月的520号,大概刚好一个月左右,我参加了中科院你的心理咨询师考试,也就在本周一,成绩出来,我啊这次顺利通过咯~ 说实话,结果知晓的那一刻还是挺开心的,先前也跟大家提到说,如果这次考过,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报考前后的一些经历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一次有这个想法应该是在2021年的双十一还是双十二左右,当时想的是未来无论是否在公司上班还是有一天独立出来,总是需要一些“专业加持”,这种专业加持最好是跨领域的,因为跨领域可以辐射不同的人群,比如你在设计师群体里加上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标签,就会比多一个动效、3D等技能更加的与众不同。跨领域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降维去辐射,说白了,当他们不是专业的时候,你只要比他们多一些信息差,这就可以降为了。 我做设计这么多年,其实从体验设计也好 营销设计也好都避免不了在某些时候用到心理学、行为学的一些思考模式,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在有报考意愿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早就关注心理学很久了,而且如果获得了这样的一个认证,其实他可以放在任何现在或者未来或许会从事的领域里。毕竟懂人性肯定是加分的,哪怕让甲方听上去也是显得足够专业。先前自己就已经做了些了解,知道国家在2017年已经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定,但是目前市面上流通着几个不同机构的心理咨询师认证,也是在比较之下觉得当下的中科院心理所的比较主流也相对受认可度高一些,就想着要不就试试。因为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考试是需要有认证的机构挂靠辅导才有资格报考,也比较了几家,选了当时看的口碑和反馈都不错的一家。双十一的节点也多少给我了一些推动力,花了3000多报了课也算是报了名。 这一年多下来,现在看看我当时报的机构还是挺负责的,因为我算是整个从报名到最终拿证有一段时间了,中间教材也更新了一版,但机构还是给我免费更换了教材。虽然换不换的差别不算大。 这个考试一年两次,五月一次,十二月一次,我当时想着还有差不多半年时间,第二年五月刚好可以考过、拿证。也因为这算是一个重要但不算紧急的事儿,也高估了自己对精力的管理,一拖再拖一拖再拖,一晃五月到了,我我竟然离开大厂,独立出来创业了!!! 这也没被我在半年前计划在内。而且在离开前的一两个月还在准备各种独立出来之后的工作及未来规划,即便心里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但结果就是几乎一点也没复习,相比于考试,我觉得当下创业的工作更重要,所以直接跟老师提说这次放弃了,没考试,直接跟老师报名了22年12月的考试。 第二次备考在离考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候开始断断续续的刷课课、背题,本来觉得有些准备,这12月的考试可以冲一冲拿下的,结果好巧不巧的,我们想想去年的12月,尤其是北京,是疫情最最严重的一段时间,也因为那段时间之后,全国开始全面的放开管控。在离考试还有两周的时候,家里人一个个开始陆续羊了,先前我还曾期待着考完拿证的场景,在离考试最后一周自己羊了也彻底崩溃、躺平了。然后我又找到机构跟老师说这次放弃不想考了,结果老师这边说这次有一些准备,考试的费用也交了,就象征性的参与一下感受感受,看看考试的题型以及考试的节奏。下一次也更有经验了。 反正也降低了预期,我也就打算凑合搞搞,三小时,300道选择题,考试的时候才发现确实有很多题机构都提供了资料,只是自己在这最后备考阶段没能好好全力的复习,最后大概的点了点把提看了一遍就交卷了, 一个月后,成绩出来了好像是53点几分。其实比我想的差的少的多,我以为自己会得三十几分,但看到最终结果相差不大反而有些后悔自己为啥最后一周就不能忍一忍、突击突击,或许就真的过了。 也因为有这样一次经验,也知道是怎样一个模式,之后有跟这边老师提要补考今年五月的考试。今年也是在考试前的一两个多月开始看课背题,这次算是认真且相对固定的去备考和复习。 在考试前两天真的all in 在这次考试的准备中,相比于上一次我个人心态倒是回反而在考试的时候真有些紧张,或许是有了期待和付出怕拿不到结果吧。 考完试等结果的这一个月中间还主动去问了成绩,告知要等一个月,今早还是因为这次跟我一起参加考试的另一个同学问我成绩我才知道是今天出了结果,她特别幸运考了61分,一点不浪费,而我按她给我的地址查分我的考分是 73.2,跟老师确认结果通过之后,也算一个石头落地了,好歹这件事儿努力了一下之后拿到了好的结果。 虽然有了认证,也了解到拿证后可以在国内几个平台挂上自己的证书接单 心理咨询,几百到上千元每小时的价格,但我是真从来没有想过要靠这个去赚钱。这段时间密集的背题多少对心理咨询相关的知识是有了一些储备,让自己从“爱好者”,变成了“入门者”,也可以给自己履历上加上一个设计专业之外的“身份标签”。更务实价值其实是可以给星球我同学们做专业咨询辅导之外,也有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专业储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给大家做咨询知道的话,其实我也知道可以怎么去聊。 要说搞这么个证书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回报我到无法估算拿出来,但给自己在心理学打开了一个门,以及能给自己找回学习的状态,我觉的就够了。毕竟我现在还在读海外的艺术硕士。在工作之外,下一个要打破的就是赶紧搞定学术研究的毕业论文拿到毕业文凭。 我今年37岁,9月份满38岁,相比于大家,我觉得想要开始,一切就都不晚。读书也好、考证也好,都是给自己人生增加一些“起伏感”。有人追求平平淡淡的小幸福,而我却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要过得精彩一些,不搞点大事儿似乎很是不甘心。所以搞大事情的人啊,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对不~ 那,我们就一个个来,做一件事儿第一好的时间过去了,第二好的时间就是现在。你要想开始,现在启动起码比我要早。 祝大家也能在职业之路上多多开启一些大门或小门,每一步人生路其实都有可能换个角度看到它更有价值的一面:) -- 第二个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接下来要在星球增加的一个连载专栏。 这几年关于这个“疫情”,无论我们身处在哪个城市,什么领域,肯定都主动被动的感受和感触到因为它而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我在节目、文章和视频里也都反复的提及,我曾认为去年是最差的一年,我自己的工作计划被一次次的按下暂停键,今年全面的放开管控之后,或许一开始大家跟我一样都认为今年是经济复苏的一年,大展宏图的一年。 但如果你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去有意看相关的新闻、数据,你会发现,今年并没有出现报复性的经济增长。有人说,不对啊,看五一假期已经和以前一样哪哪都是人的,这不说明经济已经好起来了吗? 其实不然。 看经济好不好不是看餐厅、电影院人多不多,旅游景区是否排队,而是要看企业是否停止了裁员,先前失业的年轻人是否都找到了工作,甚至找到了比之前更好的工作,如果失业的人找不到工作,企业别说扩张,甚至依然还在裁员,那才是当下经济的真实状况。 经济好转的真实状态应该是人人有班上,企业有钱赚,大家面对未来的心态都是积极且乐观的。但真实的世界好像远远没有达到,甚至有些悲观的经济学家预测,今年或许比去年还差。 如美团的王兴说的那句话说:2019年或许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或许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放在当下我觉得依然适用。 钱包里要有钱。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我先前也提到,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要过得能好一些,收入的点点变化或许都能让你我在这个世界上过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 想去分享「设计师赚钱」这个话题的念头有一阵子了,放在脑子里酝酿了许久之后我决定这一年我要更新这样一个名为「365个设计师赚钱笔记」的专栏,我希望把我亲身经历、身边朋友做过、见过、知道的一切以设计师身份去做到甚至拿到结果的真实案例、故事整理分享给大家。 他们中有些是意外的打造了自己的第二曲线成为了自己新的事业,有些就是可以在不影响当下收入的前提做了某些副业。且真针儿的赚到了钱,拿到了小结果、小确幸、小欢喜。 每个人或许不甘心放弃所谓的大理想,而脚踏实地的小确幸却真能给自己带来确定性和幸福感,你说工作之余,周末赚他个几百块香不香?如果跟躺在床上耍手机相比,这种工资之外的小收入真的是比发工资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你感受不到,是因为你没有尝试且获得过。你感受不到,也或许你压根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 我会不会写出“365个”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会尽可能地把这些年我自己及身边所接触到的一切陆续分享给大家。 很多事儿我不说,你不看,或许你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赚钱,原来爱好还可以这样变现,原来做这个利润这么大,原来我每周多做这么几天或许生活会变得大不一样… 增开这个专栏里,我不会教你如何撬开那些大厂的门,不会去聊如何做个更高大上的简历、如何面试、如何提升设计专业能力...这个专栏,只聊跟你我一样的设计师他们做了哪些你我不知道甚至没想过的变现方式,只聊搞钱的思路和方法。其他你关心的专业内容我当然也会在星球给大家解答、分享和更新,这只是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分享给在这个时期希望能多多搞钱的同学。 这里,我也不是要跟大家聊如何去脱离设计去转型,而是以设计师的职业身份让自己变的更值钱。 我会尝试把这些赚钱的“大的或小的”生意更新分享给你,让你我在这个不确定的时期里在工作或者未来期待有副业、接单计划、尝试第二曲线的同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当然,经验也好、案例故事也好,最重要的不是去看我写的多好、多精彩,而是希望大家去找自己能借鉴的、适合自己当下情况的,真的去行动起来。 想起来全是问题,做起来才有答案。朴实的事情真的做好了,做成头部了,都值得尊敬。 就像我先前说的,很多大佬早期的创业现在让你去做,你或许也不见得能看的上。就像早期,贝索斯卖书、马化腾做BB机、刘强东卖光盘… 如果你是个行动派,赶尝试,肯反思,总有哪个最终能为己所用。我也希望同学们在某些领域有经验且拿到结果之后也都能反哺给大家。 这个已经过半的 2023我们一起加油~节前跟大家分享近期这两个我的喜悦和故事,下周大家假期归来之后我们再见喽还有,记得假期注意出行安全,如果没能陪在父母身边,就给他们发个信息,问候一下哈~
今天对话的嘉宾,是我在广告行业里特别特别崇拜的一位前辈。这些年,我一路关注他和他们产出的作品。从H5时代韩寒那句“一步一步来”,到后来豆瓣的“我们的精神角落”、李宗盛的“每一步都算数”、以及“真是踢不烂的”等等...如果你身处广告、营销相关行业,我说到这,你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公司了。 对,就是那个W,创始人自称野狗头子的李三水,水哥。如果你不是从事这个行业,或许你对“野狗头子”不算了解,但我相信你也一定刷到过这些曾经屏霸屏的H5、广告片。 也正是在今年杭州的U设计周,水哥作为演讲嘉宾才让我有机会作为一个小粉丝一样的跟他能面对面跟我们讲述这些年来,他对广告、创意、以及这个AI时代下,他那些具有颠覆性观点背后的思考逻辑。 加入W的投递邮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01:40 为什么自称野狗头子 02:30 不做创意人,只做创造者 指的是什么 05:10 设计师只是个翻译官? 07:30 个人风格是竞争力还是阻碍? 11:10 我们不是艺术家,我们是产品经理 13:00 如何与AI共处 16:10 W的创意方法论是什么 19:00当下客户对创意公司和人才的需求有哪些变化? BGM: Bang Gang - The World Is Gray
欢迎来到本周的大宝对话设计师,上周过了一个充实、繁忙、疲惫更是兴奋和收获的几天。我受邀来参加2023年的阿里举办的U设计周,也跟我们节目的老朋友,很多同学细化你的嘉宾超哥做了一期对话节目。 这次的对话,超哥和他的团队除了跟大家分享这次他们展位上展示的作品背后的思考和洞察之外,还跟我们分享去年他们这一年做的这场让我现场听完被感动且印象深刻的展览。 我特别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才是设计师在这个世界该去做的事,该有的职业追求。”超哥和他的团队做的这些事情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增量,也正是他总说的那句,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所以特别期待你听后把它传递给更多的人。大家能在这个即便很辛苦,但我们热爱的职业中去找到更多的能量和感动。 01 : 40 设计周上阿里健康带来的设计背后的洞察 10 : 40 艺术展的发起和坂本龙一等众多嘉宾合作的幕后故事 29 : 00 AI时代下设计如何与技术共处 36 : 30 从设计周上看到的几个发展趋势 BGM: Aqua - 坂本龍一 瓦尔登湖(Live) - 周云蓬
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阶段年轻设计师同学的简历,绝大多数时候,大家是希望我能够在简历上给与些指导来提升自己投递的成功率。 我工作这十余年来,我亲自参与面试、筛选和指导设计师没有上千人,也应该有大几百人,简历在整个求职链路上重要吗?它太重要了,因为它是求职的第一步,简历上的所有信息的呈现都决定着作为候选人的你是否有机会加入到对这个岗位的竞争当中。 所以近些年来设计师在简历上的准备也越来越内卷,都不想输在求职的起跑线上。 今天跟我对话的这位同学,是我私房课的学员,这位小伙子带着自己的作品集跟我发起这场对话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知道作为一个生活在三线城市对设计抱有热情的设计师,他和一线大厂的设计师在专业能力上到底差在哪? 带着他的这些疑惑我们也开始了今天的对话。 本期节目BGM: Thomas Fersen - Les Malheurs Du Lion [Best Of De Poche]
大家好,看到这期时长,大家应该能猜出来,这是这周节目停更的小小通知。 因为最近几个工作的同步进行,再加上本周六我要参加一个考试,正在为这个考试做最后的冲击准备。肯定有同学好奇,作为一个设计师,咋还参加啥考试? 其实是在我先前节目里就提到过的,去年的12月我参加的心理咨询师的认证考试。因为那个时间节点刚好是我们全家全阳的阶段,导致在考试前的关键时期没办法投入到复习中,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了重在参与。 这次算是正式做了准备,也因为有了上次的考试经验,知道这个考试的难度和自己需要准备的内容。所以最近也腾出固定时间去学习和复习,因为最后还剩下这么几天,就想把最后这几天都用来冲击冲击争这次考试。 人啊总会在不同时期主动或被动的去面对一个个挑战。有些是自我的驱动,有些啊,是不得已的,总之是需要去一个个打怪升级,人生才会更精彩一些。 这次考试如果考过拿到证书了我一定单独做一期关于我考试的节目分享给大家,也分享给对这块感兴趣的同学们。 大家容我在缓几天,这周的节目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还没来得及剪辑。我就想先把它放在下周的更新时段里。 5月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月份,因为这个五月刚好是我创业的一周年。过往的这一年,我收获最大的是,是认知的差距拉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职业甚至人生竞争力。 3流的交付是技能,二流的交付是逻辑,一流的交付是“顿悟”,是“觉醒”。 亚里士多德有句著名名言是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止在于生存。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学习、在成长上做了大量的投资付费。而我在知识付费上的花费都是为让自己找到自己的觉醒时刻。 我的观点就是,课程也好、干货也罢都不如让自己收获一场彻底的顿悟之后找到自己的那个人生解决方案。所以我做星球一部分是给大家答疑解惑,一部分是自我的反思以及能给大家带来的深度思考。你说它是不是知识?应该是,但更多的杠杆中的支点。 最近也在准备今年的星球私房课升级计划,会有侧重的调整,因为我即将要开启一段海外的求学、生活之旅,这也能给我注入大量新鲜的观点和见识,未来也会把这些都分享在我星球的私房课里面。 在这周没有更新的日子里,推荐大家多刷书先前的节目,很多宝藏内容值得你去二刷、三刷。也可以跟我聊聊你期待我在节目里去对话、和讲述哪类内容。未来啊说不定就会更新呢~ 好咱们这周就先这样,下周不见不散拉同学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